感统器材的作用与运用
- 格式:ppt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36
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的有效使用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的有效使用导语:感统教育是指通过感觉系统的刺激和训练,促进儿童感官统合能力的发展,以提高其学习、行为和情绪调节能力。
在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感统教育器械的有效使用方法,让儿童从中获益。
一、介绍感统教育器械的种类和作用1. 跳跃垫:跳跃垫是感统教育中常见的器械之一,它可以锻炼儿童的平衡感和身体协调能力,促进儿童大脑的后脑勺发育,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2. 延伸梯子:延伸梯子可以锻炼儿童的爬行和攀爬能力,增强他们的上下肢力量,并促进大脑左右半球的协调发展。
3. 摇摆秋千:摇摆秋千不仅可以为儿童带来欢乐,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促进大脑前脑勺的发育,提高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
4. 跳绳:跳绳可以锻炼儿童的眼手协调能力和节奏感,提高他们的动作反应能力和注意力集中力。
5. 平衡球:平衡球可以让儿童进行平衡训练,帮助他们提升身体的核心稳定性,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基于深度和广度评估器械的有效性在使用感统教育器械之前,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深度和广度评估。
深度评估是指对器械的单项功能进行详细的评估,确保其能够有针对性地满足儿童的需求。
广度评估是指对器械的多项功能进行综合评估,确保其能够覆盖儿童的多种感觉系统,以实现全面的感统训练效果。
1. 深度评估通过深度评估,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儿童的发展水平:不同芳龄段的儿童对感统教育器械的需求和能力不同,需要选择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器械。
- 儿童的个体差异:每个儿童在感统教育方面存在个体差异,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器械。
- 儿童的需求和目标:根据儿童的需求和目标,选择适合的器械进行训练,以达到预期效果。
2. 广度评估通过广度评估,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感觉系统的全面性:感统教育旨在全面发展儿童的感觉系统,因此选择器械时要覆盖听觉、视觉、触觉等多个感觉系统。
- 器械的多样性: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器械,使儿童的感觉训练更加丰富多样,避免单一刺激带来的疲劳。
感觉统合训练室的设备及使用常用设备及性能弹跳床(1)功能:可强化前庭刺激,并锻炼儿童弹跳力和下肢肌力。
(2)操作:睁眼或闭眼状态下完成跳下/跃上蹦床、双腿分合或前后交替跳、跳跃转体、跪跳等。
另有床上跳绳、跳跃接球等。
(3)安全要求:定期稳固螺丝,排除周边障碍物,跳跃时儿童双臂屈曲置于胸前。
羊角球(1)功能:用于驱赶、头颈姿势保持与下肢运动间协调训练,前庭觉训练,运动计划及空间感知能力训练,并对改善儿童注意力,增加下肢、腰腹部肌肉力量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还可以用于触觉训练。
(2)操作:儿童坐球上,双腿至于球前,稍分离。
双手紧握把手,身体屈曲,赤脚/穿鞋,睁眼/闭眼等不同方向跳动或转体或跨障碍物(表面钝角无尖角)等。
(3)安全要求:①训练场地地面平坦,场地开阔,无其他物品。
②多名儿童同时训练时,注意保持适当距离,防止互相撞击。
③训练时必须有感统老师在场监护,确保安全。
触觉球(大滚球)(1)功能:进行触压觉功能训练,并在平衡觉、本体感觉以及认知训练中有重要功能,是感觉统合训练中重要辅助器械之一。
(2)操作:用于儿童接受主动/被动的触压觉刺激,如持球搓揉肌肤、手抓握训练、脚踩/踢训练、儿童间互动抛接训练等。
(3)安全要求:幼儿踩踏触觉球易导致躯体失去平衡,倒地时应避开眼区、防止刺伤眼球,防止后仰跌倒,头颈受伤(颈椎畸形儿童慎用)大陀螺(1)功能:前庭功能训练器械,对儿童大脑刺激较强,可促进其动作协调能力。
(2)操作:儿童盘坐于陀螺内,身体晃动以带动大陀螺旋转。
另可依据儿童体态和大陀螺直径改为双人同坐训练。
(3)安全要求:年龄较小的儿童训练时,需要人员在旁协助。
袋鼠跳布袋(1)功能:增强儿童腿部和腰腹部力量,强化前庭刺激,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
(2)操作:立于袋中,双手提袋边,沿既定路线进退或原地前后、左右、转身跳跃。
(3)安全要求:场地平坦、开阔、松软。
平衡木(1)功能:用于前庭功能、本体感觉及空间感知能力训练。
资源教室感统器材的使用培训感统器材是现代教育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它能够帮助学生发展感觉统合的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正确使用资源教室感统器材进行培训。
一、了解感统器材的种类和功能1. 摇摆器:摇摆器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前后、左右的平衡感,同时锻炼他们的协调性和平衡感。
2. 压缩器:压缩器可以提供给学生一种安全、稳定的感觉,帮助他们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和压力。
3. 悬挂器:悬挂器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身体的悬挂感,锻炼他们的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4. 跳跃器:跳跃器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跳跃的快乐,并锻炼他们的肌肉力量和平衡感。
二、合理安排感统器材的使用1. 根据学生的需求,合理选择使用感统器材的种类和数量。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要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器材。
2. 合理安排感统器材的使用时间和频率。
感统器材是一种辅助工具,不能过分依赖,要在适当的时间和频率下使用,以免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三、正确使用感统器材的技巧1. 在使用感统器材前,要先给学生做好准备活动,例如拉伸运动、放松训练等,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2. 在使用感统器材时,要注意学生的安全。
确保器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感统器材。
教师要向学生示范正确的使用方法,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辅助。
四、感统器材的效果评估1. 在使用感统器材后,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效果评估。
可以观察学生的改变,比如平衡能力的提高、注意力的集中等。
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感统器材的使用方法和频率,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五、与学生家长的沟通1. 与学生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反馈,告知他们学生在使用感统器材后的进展和效果。
2. 向家长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在家中继续辅助学生进行感统训练。
六、培训师的专业能力提升1. 培训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了解最新的感统理论和研究成果,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感统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作用与运用1、滑板掌握滑板的特点滑板由一块木板的一面均匀位置安装四个万向轮组成。
掌握滑板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基本活动孩子俯卧在滑板上上身身躯紧靠滑板以腹部为中心头颈抬高挺胸双手双脚抬高如同飞机起飞状保持静态。
作用原理颈部张力的提高可刺激儿童的前庭体系和本体感觉俯卧姿势的维持可促进身体的双侧协调。
熟悉滑板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2、滑梯掌握滑梯特点滑梯的坡度应小于30°一般为15°坡度角度过大容易使滑下的速度过快从而造成危险且如果角度过大而接近垂直则易使儿童在滑行的过程中脱离滑板而摔倒。
在坡度上端是高度大约为40cm 的平台滑梯一般与滑板一起使用。
掌握滑梯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设计先将滑板放在平台上儿童俯卧在上面由高处滑下来。
作用原理不断加快的速度、重力的变化及身体位置的移动会对儿童的前庭体系产生较强烈的刺激同时在活动中头部颈肌的收缩及身体保护性伸展反应也能对本体觉产生一定的刺激。
熟悉滑梯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3、平衡台掌握平衡台的特点平衡台是底部略呈弧形的方台其长宽约80×40cm 高度约20cm。
掌握平衡台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基本活动站在平衡台上保持平衡静态平衡可以让儿童手插腰保持平衡也可以双手伸展保持平衡。
作用原理由于平衡台的着地面积较小如果身体重心控制不好两边易着地易使身体失去平衡而且站在平衡台上提高了人体的重心所以维持平衡的难度较大。
站在平衡台上人容易两边摇晃使身体双侧不能协调这时为维持平衡所做的身体调整对前庭体系的刺激较大可唤醒个体较弱的前庭平衡感觉对前庭感觉过度敏感的儿童也有一定的调整作用提高身体双侧协调能力。
同时对身体本体感觉有一定的刺激对注意力的改善有所帮助。
熟悉平衡台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24、海洋球池掌握海洋球池的特点海洋球池是一个大塑料筐内装有许多软硬适度、颜色各异直径10厘米的塑料空心球小球。
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应用的研究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通过刺激感觉系统来帮助孩子发展身体协调和感知能力的训练方法,其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觉系统的训练。
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应用感觉统合训练器械,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和运动技能,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1. 视觉统合训练器械视觉统合训练器械主要包括彩色球、光滑球、书包迷宫等,通过使用这些器械,幼儿可以锻炼他们的眼球运动能力、空间定位能力和目标追踪能力。
这些功能可以帮助幼儿在体育游戏中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视觉和运动,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3. 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器械的使用,幼儿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身体和大脑,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感知能力。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快乐成长。
三、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对一所幼儿园进行了体育游戏中感觉统合训练器械的运用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在体育游戏中广泛使用各种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包括彩色球、音乐球、软垫等,这些器械的使用丰富了体育游戏的形式,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度和乐趣。
幼儿在使用这些器械时,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感知能力的培养,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运动技能,还促进了他们的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的提高。
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发现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它可以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和运动技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我们期待在未来的幼儿园体育教育中,感觉统合训练器械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运用球池适用儿童:主要针对触觉敏感或不足指导重点:1 指导孩子用力跳入或轻轻跨入球池内。
2 将身体全部藏入球池中,接受球的挤压。
3 可以在球池中翻动或摆动身体,在浮力状态中;也可以坐或站在球池中,跃动身体或双脚踏步;以调整身体的重力感信息延伸活动:在球池中可以做飞机起飞,火车开动、航天员漫步等游戏;也可以在球池中央吊绳索,将自己吊往绳索的另一端;也可以在球池中掺入报纸团、海绵团等,给孩子不同的触觉刺激和重力感。
此游戏每次可进行30分钟,每周2-3次大龙球压滚适用儿童:触觉异常指导重点:让孩子趴卧或仰卧在地上,指导者以大龙球放置在他的身上,慢慢在前后左右或中间做轻轻的压挤。
对敏感度较强的孩子,压背部(趴卧)比压腹部(俯卧)容易接受些。
也可以尝试压压孩子的足部,由于足部离大脑较远,有助于大脑与身体间的协调延伸活动:可以在大龙球上加毛巾,大龙球的气体只要装一半,会让孩子感到重力感的变化。
此游戏每次可进行20-30分钟,每周2-4次俯卧大龙球调整触觉、颈部张力、前庭、调整重力感。
指导重点:让孩子俯卧在大龙球上,头部抬高,视线向前方,指导者由后方抓住他的双脚,注意不要太快,配合大龙球的运动,前后、左右、快慢的拉动孩子的双脚。
让孩子练习如何用双手、脚、头部的平衡来保护自己。
延伸活动:可以用较小的弹力球,置于孩子的腹部,让他自己操作前后、左右及快慢的滚动。
此游戏每次可进行20分钟,每周2-4次仰躺大龙球触觉、本体感、调整重力及身体协调指导重点:做此游戏前要让孩子做好前项趴卧大龙球的游戏,比较不会受到排斥。
让孩子仰躺在大龙球上,由指导者握住他的大腿或腰部,做前后、左右、快慢的滚动。
注意提醒孩子留意全身关节、肌肉的感觉。
协调他控制自己的身体平衡。
延伸活动:可以用小弹力球放置于孩子的背后,让他自己去滚动,也可以将气球放在他的屁股下,鼓励孩子设法去坐破气球。
此游戏每次可进行20分钟,每周3-4次坐上大龙球:指导重点: 让孩子坐在大龙球上,协调他自己控制重力感,并练习自我保护功能.对发展前庭功能和视觉稳定有帮助.指导重点: 协助孩子坐在大龙球上,老师可以放手,只要协助保持大龙求的稳定即可.这时孩子可以自己利用屁股力量作上下振动.孩子要做前后左右摇晃时,老师可以用手握住孩子的双手或腰部,以协助孩子进行不至倒下来.根据孩子自身能力和对游戏的熟悉程度,在球上摇晃的速度可以有变化。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作用与运用1、滑板掌握滑板的特点滑板由一块木板的一面均匀位置安装四个万向轮组成。
掌握滑板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基本活动孩子俯卧在滑板上上身身躯紧靠滑板以腹部为中心头颈抬高挺胸双手双脚抬高如同飞机起飞状保持静态。
作用原理颈部张力的提高可刺激儿童的前庭体系和本体感觉俯卧姿势的维持可促进身体的双侧协调。
熟悉滑板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2、滑梯掌握滑梯特点滑梯的坡度应小于30°一般为15°坡度角度过大容易使滑下的速度过快从而造成危险且如果角度过大而接近垂直则易使儿童在滑行的过程中脱离滑板而摔倒。
在坡度上端是高度大约为40cm 的平台滑梯一般与滑板一起使用。
掌握滑梯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设计先将滑板放在平台上儿童俯卧在上面由高处滑下来。
作用原理不断加快的速度、重力的变化及身体位置的移动会对儿童的前庭体系产生较强烈的刺激同时在活动中头部颈肌的收缩及身体保护性伸展反应也能对本体觉产生一定的刺激。
熟悉滑梯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3、平衡台掌握平衡台的特点平衡台是底部略呈弧形的方台其长宽约80×40cm 高度约20cm。
掌握平衡台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基本活动站在平衡台上保持平衡静态平衡可以让儿童手插腰保持平衡也可以双手伸展保持平衡。
作用原理由于平衡台的着地面积较小如果身体重心控制不好两边易着地易使身体失去平衡而且站在平衡台上提高了人体的重心所以维持平衡的难度较大。
站在平衡台上人容易两边摇晃使身体双侧不能协调这时为维持平衡所做的身体调整对前庭体系的刺激较大可唤醒个体较弱的前庭平衡感觉对前庭感觉过度敏感的儿童也有一定的调整作用提高身体双侧协调能力。
同时对身体本体感觉有一定的刺激对注意力的改善有所帮助。
熟悉平衡台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 24、海洋球池掌握海洋球池的特点海洋球池是一个大塑料筐内装有许多软硬适度、颜色各异直径10厘米的塑料空心球小球。
感统教具的作用范文感统教具(也称为感觉统合教具或感觉统合道具)是一种用于帮助儿童发展和提高他们感觉统合能力的工具。
感觉统合是指将我们通过不同感官获取的信息整合在一起,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外部世界。
感统教具可以通过提供刺激和活动来促进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从而改善他们的交流、学习和生活技能。
以下是感统教具的一些主要作用:1.促进感觉统合发展:感统教具提供了多种感觉刺激,如触觉、视觉、听觉等,帮助儿童将这些刺激整合在一起。
这对于儿童发展感觉统合能力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其他认知和运动技能的基础。
2.改善注意力和集中力:感统教具可以要求儿童集中注意力,并专注于特定任务。
这有助于锻炼和提高儿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儿童需要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
3.促进经验和探索:感统教具可以鼓励儿童参与感觉统合活动,如触摸、探索、抓取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建立对世界的认识,并通过亲身经验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和技能。
4.帮助儿童调节情绪:感统教具可以提供一种安全和放松的环境,让儿童在进行感觉统合活动时放松和放松紧张情绪。
这有助于帮助儿童调节情绪和情感,提高他们的情商和心理健康。
5.促进运动和协调发展:感统教具可以通过各种运动和协调活动来帮助儿童发展其肌肉力量、平衡和协调能力。
这对于促进儿童的生理和运动发展非常重要,有助于改善他们的运动技能和运动控制能力。
6.提供自我调节机会:感统教具可以提供给儿童自我调节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参与感觉统合活动来调整身体和情绪状态。
这有助于儿童学会自主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7.促进社交互动和合作:感统教具可以作为一种儿童之间互动和合作的媒介。
通过共同参与感觉统合活动,儿童可以与他人进行互动、分享和交流,从而促进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总之,感统教具在儿童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感觉刺激和活动,它们帮助儿童发展感觉统合能力,提高注意力、集中力、认知和运动技能,促进情绪调节和自我管理,以及提高社交互动和合作能力。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功能及训练方法第一篇: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功能及训练方法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功能及训练方法(一)滑板功能:调节前庭感觉、触觉和本体感觉,引发平衡反应。
训练时间:每周 2-3次,每次20-30分钟。
方法:1、静态飞机式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头颈部抬高,挺胸,双手双脚伸展提高,如同飞机起飞状。
6岁左右的儿童可保持这种姿势 20 30秒钟。
2.乌龟仰躺让儿童仰卧,抬起头,四肢屈曲抬起,身体呈弓形,仅以腰部着地,并努力保持这种姿势。
6岁左右的儿童,一般可以维持这种姿势 20 30秒。
3.乌龟爬行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抬头、挺胸,头颈部抬高,双脚并拢抬起,以双手伸展慢慢往前爬行移动。
爬行时双手要同时着地,手指张开,手掌和手指都紧贴地板,收缩手臂,对抗手掌和手指与地面的摩擦力,带动滑板和滑板上整个身体的重量移动。
4.青蛙蹬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抬头、挺胸,头颈部抬高,双脚如青蛙游泳般屈曲,顶在墙壁上,用力一蹬,使身体贴着滑板往前滑行,同时,双手伸展,像游泳似的从两侧往后划,保持滑板继续向前滑行,滑到接近对面墙壁时,用手控制方向做180度回转,同时双脚屈曲,再蹬、再滑,每次蹬墙后双腿应并拢抬起,脚尖绷直。
5.俯卧旋转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双手交叉控制方向带动滑板和身体进行原地旋转,左右交替。
旋转的次数由少而多,至100次以上。
尤其适用于严重前庭反应不足的儿童(旋转时手不过中线,而且很少引起头晕)。
6.单人牵引滑行让儿童俯卧或仰躺在滑板上,用手拉着绳子或呼拉圈,指导者牵动绳子或呼拉圈,带动趴在滑板上的儿童做前进、转弯及旋转等任何动作。
7.双人牵引滑行让儿童俯卧或仰躺在滑板上,由两位指导者拉动一条绳子,让儿童手握绳子的中间,以绳索的力量带动儿童的滑行。
可做前进、转弯及旋转等任何动作。
8.滑板过河让儿童仰躺在滑板上,以背部为支撑点,颈、手、脚弯起向上,在手和脚可以够得着的位置上架一条绳索,让儿童可以用手抓住绳索并同时用脚钩住绳索,通过手和脚的协同运动带9.过隧道当儿童在滑板上的爬行动作熟练以后,用积木围成一条曲折变化的通道,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顺着通道的方向,逐步爬行前进。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及功能1、滑梯:强烈刺激孩子的前庭体系、头部、颈肌同时收缩,促进身体保护伸展行为的成熟。
增进触觉、视觉平衡的发展。
2、三角形滑车: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运动中大量的视觉情报、脊髓及四肢的本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运动功能积极发展。
3、方形滑车: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运动中大量的视觉情报、脊髓及四肢的本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运动功能积极发展。
4、圆形滑车:双手滑行、连结车阵、手搭肩、搬运、玩法多样,随心所欲。
5、大陀螺:高级前庭平衡训练器。
强力刺激孩子左右脑发展。
6、平衡触觉板:各种不同形状的触点可刺激孩子的脚部神经及全身触觉感。
可任意变换,训练平衡能力,体验行走乐趣。
7、太极平衡板:针对身体协调不良、触觉敏感或迟钝的孩子进行训练,增加前庭及本体感的刺激。
8、踩踏石:训练孩子平衡与逻辑思考的能力9、跳袋:通过在跳袋内向前后左右跳跃,可帮助儿童克服本体感不足及触觉敏感或不足。
10、88轨道: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专注力及动作的灵活反应。
11、上下转盘:将球放置在轨道上并慢慢地转动转盘,令球在轨道上持续滚动。
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专注力及动作的灵活反应。
12、独脚凳: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协调身体,控制重力感,建立前庭感觉机能。
13、万象组合:组件种类多,兼顾儿童感官、肌体、前庭平衡,精细动作及创作游戏互动等各种能力资源开发需要。
分种组件,分开使用可促进孩子基本动作发展,混合使用时则能增进较多变化的身体协调统合。
动作计划,训练更高层次的运动。
14、S形平衡台:建立身体平衡能力。
15、平衡踩踏车:训练儿童关节、肌肉讯号输入加强,培养协调能力及信心。
16、圆形跳床:有利于前庭平衡,以及手眼协调的训练。
17、圆筒吊缆:调节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促进身体协调。
18、1/4圆平衡板:不同的变化做不同玩法,为孩子提供难度较高的动作并提升平衡能力。
19、平衡步道:由塑柄横杆组成的步道,每组4串4种颜色,可相互串边,让孩子在上面尽情爬、走、跑、跳刺激孩子脚底神经及全身触觉感应。
教育是指通过刺激儿童感官系统来提高他们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对自身动作的控制能力。
在幼儿园教育中,感统教育被广泛应用,而感统教育器械的使用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的使用方案进行研究,探讨其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一、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的作用1.促进儿童感官系统发育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的使用可以刺激儿童的感官系统,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从而促进儿童感官系统的发育。
在感统教育中使用颜色鲜艳的球类器械,可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好地感知外界的视觉刺激;而使用响声清脆的铃铛等器械,则可以促进儿童对外界声音的感知和区分能力。
通过感统教育器械的使用,可以全面培养儿童的感官系统,为其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提高儿童动作控制能力感统教育器械的使用还可以帮助儿童提高对自身动作的控制能力。
在感统教育中使用平衡球、摇摆椅等器械,可以让儿童在移动和平衡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身体的姿势和重心,从而提高其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一些需要用手部进行操作的感统器械,如操纵球、握力器等,也可以锻炼儿童手部的灵活性和精细动作能力。
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动作控制能力,增强其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动手能力。
3.促进儿童身心发展感统教育器械的使用可以促进儿童身心的发展。
通过感统教育,儿童在参与各种感统活动和使用感统器械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得身体上的锻炼,还可以在与其他儿童互动和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其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感统教育还可以为儿童提供放松身心的机会,缓解学习和生活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的使用方案1.选择适合儿童的器械在幼儿园感统教育中,选择适合儿童年龄和身体特点的感统器械是十分重要的。
器械应该符合儿童的生理发育特点,如大小适中、重量适宜、易于操作等;另器械的外观和材质也应该符合儿童的审美和安全标准,如颜色鲜艳、表面光滑、无尖锐边角等。
在选择感统教育器械时,可以结合专业教育机构的建议,参考儿童体能发育规律和健康安全标准,选用适合儿童使用的器械。
感统训练器材及功能感统训练是一种以感觉统合为基础的干预方法,旨在帮助儿童和成人改善感觉统合功能,促进全面发展。
感统训练器材是该训练方法的重要工具,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感统训练器材及其功能。
一、平衡板平衡板是一种常用的感统训练器材,通过站立或行走在平衡板上,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平衡板常用于儿童感统训练,可以帮助儿童培养自信心、平衡力和协调能力。
平衡板可以促进人体的体感觉,训练身体的核心稳定性和平衡感。
它可以让身体感受到平衡的状态和体重的分布,激发人体对平衡状态的感觉和调整。
通过平衡板的训练,人们可以提高平衡能力,预防跌倒和摔伤。
二、摇摆椅摇摆椅是一种模拟秋千运动的器材,可以让人们体验到来回摇摆的感觉。
摇摆椅可以训练人体的视觉、听觉和平衡感,有助于提高感觉统合功能。
摇摆椅的摇摆运动可以帮助人们调整平衡和姿势,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同时,摇摆椅还可以刺激内耳,增强听觉感受力,促进视听统合。
这对于儿童感统训练尤为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注意力、集中力和学习能力。
三、触觉球触觉球是一种质地柔软的球状器材,可以帮助人们感受到触觉刺激。
触觉球通常用于感统训练的触觉刺激部分,可以促进人体对触觉的感知和处理能力。
触觉球可以用手握、抓、挤等操作方式进行训练,帮助人们感受力度、形状和质地的变化。
这有助于提高感觉统合能力,训练人体的触觉系统,增强手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触觉球还可以用于放松和舒缓压力,帮助人们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四、挤压玩具挤压玩具是一种可以挤压变形的玩具,常用于儿童感统训练。
挤压玩具可以提供压力感知和深压力刺激,帮助儿童放松身体、调节情绪。
挤压玩具可以通过挤压、揉捏、按摩等方式进行使用。
这些动作可以刺激深压力感受器,帮助儿童感受到身体的反馈。
挤压玩具可以帮助儿童放松紧张的肌肉,减轻焦虑和压力。
同时,挤压玩具也可以培养儿童的细致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五、弹力绳弹力绳是一种具有弹性的器材,可以用于感统训练的拉伸运动。
幼儿园感统器械介绍及使用方法感统器械是一种专门用于幼儿园教育中的教具,帮助幼儿发展感觉统合能力。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幼儿园感统器械及其使用方法:●填充物:填充物可以是豆子、小球或者其他材料,用于幼儿练习抓握、挤压等动作。
教师可以在填充物中隐藏各种物品,让幼儿寻找。
●轮胎:轮胎是一种重量轻、易于搬运的感统器械。
教师可以在轮胎中放置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物品,让幼儿寻找。
●平衡球:平衡球可以帮助幼儿练习平衡和协调性。
幼儿可以在球上做各种运动,例如跳跃、跑步等。
●晃荡板:晃荡板可以帮助幼儿练习平衡和协调性。
幼儿可以在板上走、跑、跳等。
●拉伸带:拉伸带可以帮助幼儿练习柔韧性和力量。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各种拉伸动作,例如伸展、扭转等。
使用感统器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适合幼儿的器械。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需要使用不同的器械,选择器械时需要考虑幼儿的身体发育和能力水平。
●操作简单易懂。
教师应该向幼儿清晰地介绍器械的使用方法,并且要确保幼儿能够理解和掌握。
●安全第一。
教师需要在使用器械时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多样化教学。
教师应该在使用感统器械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1.双重平衡板(Wobble Board):双重平衡板是一个双面的平衡器,可以帮助儿童训练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孩子可以站在平衡板上,利用身体控制平衡板,训练身体平衡和肌肉控制能力。
这种器械对于孩子的视觉、听觉、前庭感受和动觉反馈都有很好的刺激作用,可以提高儿童的身体感知和协调能力。
使用方法:双重平衡板可以在室内或者室外使用,孩子可以在平衡板上做单脚站立、跳跃、侧身平衡、前后倾斜等动作。
最初使用时,可以让孩子双手扶着墙或者其他支撑物,慢慢适应平衡板的稳定性,之后逐渐练习不借助支撑物的平衡动作。
2.特殊材料球(Sensory Ball):特殊材料球是一种质地柔软、触感舒适的球体,可以让孩子进行感觉刺激和肌肉锻炼。
这种球体材质可以有多样化的选择,例如硅胶、橡胶、泡沫、绒布等,每种材质都有其特殊的感觉和效果。
感统器材的设计原理应用1. 感统器材的定义感统器材是指用于帮助儿童发展感觉统合能力的专业工具和设备。
它能够提供各种刺激,有助于儿童建立正确的感觉遗留,促进感觉系统的发展。
感统器材的设计原理应用是指在设计和开发感统器材时,根据感统理论和儿童的特殊需求,考虑到器材的形状、结构、材料以及使用方式等方面的因素,使得器材能够更好地满足儿童的感觉统合发展需求。
2. 设计原理2.1 统合感觉刺激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来自各个感觉系统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的能力。
感统器材的设计需要提供多种感觉刺激,如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运动等。
通过综合不同的感觉刺激,可以促进儿童的感觉统合发展。
2.2 引导运动发展感统器材应该设计成能够引导儿童进行各种运动的形式。
运动是感觉统合发展的基础,通过特定的器材和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发展身体控制和协调能力,提高感觉运动整合水平。
2.3 提供适度的挑战感统器材的设计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能力水平提供适度的挑战。
适度的挑战可以激发儿童的兴趣和潜力,促进他们的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
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器材都无法有效地提升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
2.4 考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和探索欲,感统器材的设计应该能够满足儿童的这些天性。
器材应该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和刺激性,使儿童愿意主动参与并进行探索。
3. 感统器材的应用感统器材的设计原理应用不仅应用于儿童感觉统合问题的治疗,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教育中。
3.1 儿童学习感统器材可以用于儿童学习过程中,通过提供适度的感觉刺激和引导运动,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使用柔软的躺椅可以增加儿童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提高学习效果。
3.2 儿童娱乐感统器材也可以作为儿童娱乐的一种方式。
通过在游戏中使用感统器材,儿童可以锻炼身体、发展感觉统合能力,同时享受游戏的乐趣。
例如,使用平衡板可以帮助儿童提高平衡能力,同时可以作为儿童游戏的一部分。
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实践操作指导与安全保障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感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感统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发展感觉统合能力,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而感统教育器械在感统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合理的使用和操作感统教育器械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实践操作进行指导,并提出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1. 感统教育器械的种类和作用在幼儿园的感统教育中,常见的感统教育器械包括摇摆板、蹦床、感统球、平衡木等。
这些器械可以帮助幼儿进行平衡训练、肌肉力量训练、感觉刺激等,促进幼儿感官的发展和运动协调能力的提高。
2. 感统教育器械的实践操作指导在幼儿园老师的引导下,幼儿需要在玩耍中进行感统教育器械的操作。
老师需要提供指导,教会幼儿正确的器械操作姿势和方法,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训练。
在使用摇摆板时,老师需要教会幼儿如何站稳、保持平衡,避免摔倒或受伤。
在使用感统球时,老师需要教会幼儿正确的坐姿和动作,引导他们进行感觉刺激训练。
3. 感统教育器械操作的安全保障措施在幼儿园使用感统教育器械时,首要考虑的是幼儿的安全。
老师需要确保器械的安全性,定期检查器械的稳固性和使用状态,防止因器械损坏而导致幼儿受伤。
幼儿在使用器械时,需要有老师的指导和监督,避免幼儿在操作中发生意外。
另外,在使用蹦床等器械时,一定要铺设好防滑垫,避免幼儿在跳跃时滑倒或摔倒。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感统教育器械在幼儿园的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正确的使用和操作感统教育器械,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运动能力和感官发展,对幼儿的全面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在使用感统教育器械时,幼儿的安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老师需要加强对幼儿的指导和监督,保障幼儿在使用器械时的安全。
总结回顾:感统教育器械是幼儿园感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正确的使用和操作感统教育器械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教育中,老师需要对感统教育器械进行详细的指导和安全保障,以帮助幼儿安全地进行器械训练,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