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
- 格式:pdf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7
初中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学习从来无捷径。
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其实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练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八年级数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全等三角形】1、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2、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3、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4、判定定理 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5、判定定理 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6、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7、性质定理 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8、性质定理 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性质定理 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10、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1、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2、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3、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4、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15、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等腰、直角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2、推论 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4、推论 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5、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6、推论 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7、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8、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9、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平行四边形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教案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相似三角形》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相似三角形》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三角形的全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三角形的全等,他们对这些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运用。
但是,学生对于相似三角形的理解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因为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又有其特殊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深化对相似三角形知识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能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2.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三角板。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套三角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一组相似的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发现相似三角形的特征。
八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精品教学设计)一、知识要点:相似三角形(similar triangles):在和中,如果我们就说与相似,记作∽。
k 就是它们的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二、例题解析:例1.判断对错:(1)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为什么?(2)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为什么?(3)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为什么?(4)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为什么?(5)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为什么?提示说明:要说明两个三角形相似,要同时满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要说明不相似,则只要否定其中的一个条件。
解:(1)不一定相似。
反例直角三角形只确定一个直角,其他的两对角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所以直角三角形不一定相似。
(2)不一定相似。
反例等腰三角形中只有两边相等,而底边不固定。
因此两个等腰三角形中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两底边的比不一定等于对应腰的比,所以等腰三角形不一定相似。
(3)一定相似。
在直角三角形ABC与直角三角形A′B′C′中设AB=a,A′B′=b,则BC=a,B′C′=b,AC=a,A′C′= b∴∴ABC∽A′B′C′(4)一定相似。
因为等边三角形各边都相等,各角都等于60度,所以两个等边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因此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
(5)一定相似。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所以对应边比为1,所以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且相似比为1。
变形:两个相似比为1的相似三角形全等吗?分析:全等。
因为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所以对应角相等。
又相似比为1,所以对应边相等。
因此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相似三角形2A卷窗体顶端1、如果△ABC∽△A′B′C′,相似比为k (k≠1),则k的值是()A.∠A:∠A′B.A′B′:AB C.∠B:∠B′D.BC:B′C′2、若△ABC∽△A′B′C′,∠A=40°,∠C=110°,则∠B′等于()A.30°B.50°C.40°D.70°3、三角形三边之比3:5:7,与它相似的三角形最长边是21cm,另两边之和是()A.15cm B.18cm C.21cm D.24cm4、如图AB∥CD∥EF,则图中相似三角形的对数为()A.1对B.2对C.3对D.4对5、△ABC∽△A1B1C1,相似比为2:3,△A1B1C1∽△A2B2C2,相似比为5:4,则△ABC与△A2B2C2的相似比为()A.B.C.D.6、在比例尺1:10000的地图上,相距2cm的两地的实际距离是()A.200cm B.200dm C.200m D.200km7、已知线段a=10,线段b是线段a上黄金分割的较长部分,则线段b的长是()A.B.C.D.8、若则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A.B.C.D.9、已知△ABC中,D、E分别在AB、AC上,且AE=1.2,EC=0.8,AD=1.5,DB=1,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A.B.C.D.10、如图:在△ABC中,DE∥AC,则DE:AC=()A.8:3B.3:8 C.8:5D.5:8B卷1、计算(1)若求的值.(2)已知:且2a-b+3c=21,求a,b,c的值.2、如图:AD∥BC∥EF,则图中有多少对相似的三角形并写出来.3、在等边△ABC中,P是BC上一点,AP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M、N,求证:△MBP∽△PCN.。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相似三角形知识点
相似三角形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在八年级下册的数学课程中有相关的研究内容。
下面是一些关于相似三角形的知识点: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相似三角形指的是具有相同形状但大小不同的三角形。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是它们的对应角度相等,并且对应边的比值相等。
判断相似三角形的方法
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 AA判据: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相等,则它们是相似三角形。
- SSS判据: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度比值相等,则它们是相似三角形。
- SAS判据: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边的比值分别相等,则它们是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相似三角形具有以下性质:
- 对应角相等: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 对应边比值相等: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值相等。
- 对应高比值相等: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的比值等于对应
边的比值。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
- 海上测距:通过相似三角形可以使用测距仪测量远距离物体
的高度或距离。
- 影像处理:在电脑图像处理中,相似三角形可以用于图像的
放大或缩小。
- 工程模型:在建筑和工程设计中,相似三角形可以用于制作
模型以便于观察和分析。
以上是关于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相似三角形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相似三角形作为重要的几何概念,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会经常应用到。
希望这份文档对你有所帮助!。
八年级数学相似知识点总结一、相似的定义当两个图形中对应的角分别相等,对应的边的长度成比例时,那么这两个图形就是相似的。
具体表达为:如果△ABC和△A'B'C'两个三角形中有,∠A=∠A', ∠B=∠B', ∠C=∠C',且AB/A'B'=BC/B'C'=AC/A'C',那么就可以得出△ABC~△A'B'C'。
其中,记作△ABC~△A'B'C'。
二、相似的判定1. 两个三角形中对应的角相等。
2. 两个三角形中对应的边成比例。
3. 如果两个三角形满足以上两个条件,那么它们就是相似的。
三、相似的性质1. 两个相似三角形中对应的边的比例等于它们对应的角的正弦值。
2. 相似三角形中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比例相等,对应高比例相等,对应中线比例相等。
3. 具有公共顶点的两个三角形分别与第三个相似的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四、相似三角形的应用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在已知一个三角形和要证明相似的三角形中每次要找两个相等的角。
2. 相似三角形应用在海伦公式中,海伦公式:设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p是它的半周长,S是它的面积。
那么有S=√p(p−a)(p−b)(p−c),p=a+b+c/2。
3. 利用相似三角形求解高度或者长度,当一个三角形内接一圆时,三角形的高和半径成比例。
4. 利用相似三角形求解两个相似图形的未知边。
当两个图形相似时,我们只需要通过已知边的比值求解未知边,可以通过比例关系来解决。
在现实生活中,相似的概念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建筑物的设计、地理地貌的测算、地图的制作等等,相似的知识都有所体现。
因此,学好相似知识对我们在实际应用中解决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数学中相似知识点的总结,使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了相似的定义、判定、性质及应用,为学习几何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定义: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记作:△ABC∽△A′B′C′另外,相似三角形具有传递性(性质)。
2.典型例题例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AE=EB,MN=1,线段MN的两端在BC、CD上,若△AED与以M、N、C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求CM的长.例2.如图,AB∥CD,S△AOB=m2, S△DOC=n2,求S梯形ABCD.B CDMNEAD CA BOm2n2例3.如图,已知梯形ABCD 中, AB ∥BC,AC,BD 交于E,过E 作FG ∥BC,求证:EF=EG.例4.如图,在ABC ∆中,矩形DEFG 的一边DE 在BC 上,点G 、F 分别在AB 、AC 上,AH 是BC 边上的高,AH 与GF 相交于K ,18=GF ,10=EF ,48=BC 。
⑴求AH 的长;⑵若设x AH =,矩形DEFG 的周长为y ,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思考:如图,P 为△ABC 内一点,求P 点作线段DE 、FG 、HI 分别平行于AB 、BC 和CA ,且DE=FG=HI=d ,AB=510,BC=450,CA=425,求d.A CFEB DGC B A I F G E PD H C课堂小练1.如图所示,CA ∥FG ∥BD ,若每两个三角形相似,构成一组相似三角形,那么图中相似三角形的组数是( )A .1B .2C .3D .4 2.如图所示,△ABC 中,DE ∥BC ,GF ∥AB ,则图中与△ABC 相似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A .2B .3C .4D .3.如果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之比为1:2A .1:1 B.1:2 C .1:2 D .1:44.如图,在△ABC 中,DE ∥BC ,AD :BD=1:2 A .21=BC DE B .31=BC DE C .12ADE ABC ∆=∆周长周长 D .13ADE ABC ∆=∆面积面积5.如图所示,AC ⊥BC ,AD ⊥CD ,AB=5,AC=3, 要使Rt △ABC ∽Rt △ACD ,则CD 应为( )A .59 B .512 C .59或512D .无法确定 6.如图所示,E 、F 分别是线段AB 、CD 上的点,且AB ∥CD ,CE ∥FB ,AD 交CE 、BF 于点M 、N ,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 ) A .8对 B .6对 C .4对 D .2对7.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条高分这个三角形为两个相似三角形,则这个三角形必是( A .等腰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8中,AE :EB=1:2,若△AEF 的面积为6cm ,则△DCF 的面积为( )A .54cm 2B .18cm 2C .12cm 2D .24cm 29.如图,DE ∥BC ,EF ∥AB ,S △ADE =1,S △EFC =4,则四边形BFED 的面积为( ) A .2 B .4 C .8 D .910.如图,矩形EFGH 内接于△ABC ,AD ⊥BC 于点D ,交EH 于点M ,BC =10㎝,AM =8㎝,S △ABC =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