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及其化合物
- 格式:docx
- 大小:36.27 KB
- 文档页数:5
纯净的锡的熔点是232℃,沸点为2271℃,在600~1050℃的温度范围内锡具有较低的熔点和较高的沸点,较低的饱和蒸汽压,同时还具有较大的密度和容易还原的性质,以及锡液与玻璃液之间具有较大的浸润角(175°)几乎完全不浸润等性质,锡用来作为玻璃成形的良好载体。
氧化锡SnO2,密度6.7~7.0g/cm3,熔点2000℃,高温时的蒸汽压非常小,不溶于锡液,正常生产时在锡槽的温度条件下为固体,往往以浮渣形式出现在低温区的液面上,通常浮渣都聚集在靠近出口端。
如果氧化严重,浮渣会延伸很长,容易形成玻璃板下表面划伤。
氧化亚锡SnO,熔点为1040℃,沸点为1425℃,固体为蓝黑色粉末,能溶解于锡液中,SnO的分子一般为其聚合物(SnO)x形式。
在中性气氛中SnO只有在1040℃以上才是稳定的,1040℃以下会发生分解反应。
在锡槽的还原性气氛中SnO可以存在,它往往溶解于锡液中和以蒸汽形式存在于气氛中。
硫化亚锡SnS,密度5.27g/cm3,固体为蓝色晶体,熔点为865℃,沸点为1280℃,具有较大的蒸汽压,800℃时为81.3Pa,正常生产时,在高温区易挥发进入气氛,低温区易凝聚滴落。
锡及其化合物锡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Sn,原子序数为50。
它的化学性质较稳定,不易受空气和水的侵蚀。
锡的主要用途之一是制造锡器,如锡壶、锡碗等,这是因为锡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可塑性。
除此之外,锡及其化合物在许多其他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锡的最常见的氧化态是+2价,它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
锡化合物可以分为无机锡化合物和有机锡化合物两大类。
无机锡化合物中,最常见的是氧化锡(SnO2)。
氧化锡是一种无色或微黄色的固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光学性能。
它被广泛用作导电薄膜材料、光学涂层和催化剂等。
此外,氯化锡(SnCl2)和硝酸锡(Sn(NO3)2)等化合物也有重要的应用。
氯化锡可用于电镀、染料制备和橡胶加工等领域,而硝酸锡则常用于制备其他锡化合物。
有机锡化合物是锡与碳、氢、氧、氯等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其中,有机锡化合物的一个重要类别是有机锡氧化物。
有机锡氧化物是一类含有碳氧锡键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和涂料等行业,以提高产品的耐候性和耐热性。
此外,有机锡化合物还具有良好的杀菌和防霉作用,因此被广泛用于农药、防霉剂和木材保护剂等领域。
除了上述的锡化合物,锡还可以与其他元素形成多种化合物。
例如,锡和硫形成的硫化锡(SnS)是一种半导体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此外,锡和氧、氢、氮等元素形成的氧化锡(SnO),氢化锡(SnH4)和氮化锡(Sn3N4)等化合物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锡及其化合物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作为金属元素还是化合物,锡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锡的特殊性质使其在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和电子技术等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对锡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和应用将会更加深入和广泛。
锡化工分类
锡化工是涉及锡及其相关化学制品、材料和工艺的化工领域。
在化工产业中,锡化工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分类:
1. 锡化学品分类:
* 锡化合物:锡的化合物包括氧化锡、硫化锡、氯化锡等,常被用于化工反应、材料制备等领域。
* 有机锡化合物:如有机锡酸酯、有机锡醚等,在催化、聚合反应等中具有重要应用。
* 锡盐类:锡盐如硫酸亚锡、氯化亚锡等,在电镀、催化剂等方面有用途。
2. 锡材料分类:
* 锡合金:锡合金如锡铅合金、锡银合金等,用于焊接、包装、合金制备等领域。
* 锡基材料:包括锡箔、锡丝、锡片等,在电子行业、包装、建筑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3. 锡工艺分类:
* 电镀工艺:将锡沉积在金属表面,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导电性等。
* 焊接工艺:锡焊、焊锡等技术在电子制造、金属加工中常用于连接和焊接。
* 制备工艺:包括锡化合物的合成、有机锡化合物的制备等工艺。
4. 应用领域分类:
* 电子行业:锡在电子焊接、电子元器件制造中被广泛应用。
* 建筑材料:锡合金、锡基材料用于建筑防腐、密封等方面。
* 化工反应:锡化合物、有机锡化合物在催化剂、化学反应中有重要应用。
以上分类方式是根据锡化工在化学品、材料、工艺和应用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进行的,涵盖了锡化工领域的主要方面。
锡及相关化合物介绍1、什么是锡锡是一种比较稀贵的有色金属,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仅为0.0001~0.0002%。
但它却是人类最早发明和利用的金属之一,青铜器时代(锡铜合金)便是锡应用的象征。
约在公元前3500多年,人类就开始制造和使用铜和锡的合金——青铜。
锡是银白而略带兰色的金属,其表面光泽与铸造温度有关。
通常锡锭表面由于生成氧化物薄膜而呈现金黄色。
锡的熔点低,为232℃;沸点高,为2270℃。
比重为7.3(20℃时)。
锡的延展性很好,能制成0.04mm 厚的锡箔,但不能拉成细丝。
锡的导电性次于铜,优于铅。
锡在常温下几乎不受空气影响,长时期与潮湿空气接触,其表面生成一种极薄的氧化膜而防止内部继续氧化。
锡与大多数其它金属比较,具有较大的抗蚀能力。
锡能与多种金属组成合金。
锡的无机化合物无毒。
2、锡的分布全世界有锡资源的国家约为32个,主要分布在锡成矿条件好的环太平洋的东部,主要产锡国为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西、玻利维亚、泰国、秘鲁等发展中国家以及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
从各方面的统计数据综合分析,世界锡资源的储量按锡含量计大致有960万吨,而储量基础则在1200万吨以上。
其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国、巴西、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玻利维亚等国家。
其中,中国的锡资源储量居于世界首位,占世界总储量的36.5%左右;巴西占22.9%;马来西亚占12.5%3、锡的生产和消费世界锡生产国精锡产量受世界经济形势、市场价格、资源状况、品位和生产成本高低等因素影响很大中国既是锡生产大国,又是锡的消费大国和贸易大国。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大小锡生产企业140多家,其中主要的两大锡生产企业是云南锡业公司、广西华锡集团。
进入80年代以来,由于地方小型锡矿采矿单位的大量出现,使我国锡精矿的产量呈现逐年增长的势头,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
精矿锡的增长进一步刺激了国内精锡的生产,精锡产量一直保持着高产量、高增长率(年增长率高达13.7%)的态势。
化学元素锡
锡是化学元素,原子序数为50,化学符号为Sn。
它属于碱土金属的第14族元素。
以下是关于锡的一些基本信息:
1. 物理性质:
- 锡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常温下呈现出柔软的特性。
- 它的熔点相对较低,约为232摄氏度(449华氏度),而沸点约为2,602摄氏度(4,716华氏度)。
- 锡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可以被轻松地压制成薄板或拉伸成细线。
- 在空气中稳定,但会受到强酸和浓碱的影响。
2. 化学性质:
- 锡是一种相对不活泼的金属,通常以+2和+4的价态存在。
- 它可以与许多非金属形成化合物,如氧化物、硫化物和卤化物。
- 锡可以通过加热和还原反应从其矿石中提取出来,并且在工业上广泛用于制造各种合金,如青铜和钎料。
- 锡也广泛用于制造罐头、管道和电子器件等应用领域。
3. 常见化合物:
- 氧化锡(SnO)和氧化二锡(SnO2)是最常见的锡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应用。
- 锡酸盐、硫酸锡和氯化锡等也是一些常见的锡化合物。
整体而言,锡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在工业、科研和其他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锡有害物质标准锡有害物质标准一、概述锡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以下对锡及其化合物的标准进行了规定。
二、锡及其化合物锡及其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如焊接材料、包装材料、化妆品等。
然而,这些物质如果排放不当,可能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锡及其化合物的排放限制进行了规定。
三、有机锡化合物有机锡化合物是一种常见的锡化合物,主要用作农药、杀虫剂、杀菌剂等。
这些化合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可能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对有机锡化合物的排放限制和监测方法进行了规定。
四、无机锡化合物无机锡化合物是一种常见的锡化合物,主要用作制造陶瓷、玻璃等材料的原料。
这些化合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仍然需要对其进行监测和限制。
五、锡及其化合物排放限制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对锡及其化合物的排放进行了限制。
具体限制标准根据不同地区和行业而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要求降低排放量,提高回收利用率。
六、有机锡化合物排放限制有机锡化合物的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较大,因此对其排放进行了严格限制。
具体标准根据不同行业和地区而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要求降低排放量,提高回收利用率。
七、无机锡化合物排放限制无机锡化合物的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仍然需要对其进行限制。
具体标准根据不同行业和地区而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要求降低排放量,提高回收利用率。
八、锡及其化合物监测方法为了确保锡及其化合物的排放符合标准,需要对其实施监测。
监测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等。
监测周期和监测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中文名称】锡酸钠【英文名称】sodium stannate 锡酸钠【结构或分子式】Na2SnO3·3H2O【分子量】266.73【CAS号】12209-98-2【性状】白色至浅褐色晶体【溶解情况】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丙酮。
【用途】可用作纺织品的防火剂、增重剂和媒染剂,也可用于制玻璃、陶瓷,碱性镀锡和镀酮锡合金、锌锡合金等。
【制备或来源】由锡与氢氧化钠、硝酸钠灼烧共熔,或由锡与氰酸钠溶液共沸而制得。
【其他】加热至140℃时失去结晶水。
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而分解为氢氧化锡和碳酸钠,因而水溶液呈碱性。
化学性质无色六角板状结晶或白色粉末。
溶于水,不溶于醇和丙酮。
加热至140℃时失去结晶水而成无水物。
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而成碳酸钠和氢氧化锡。
熔点140°C近年来,世界上用于生产无机锡化合物的金属锡,年耗量在8000吨以上。
用途广泛,需求量逐渐增大。
据统计,1980年世界上各种无机锡化合物的年消耗量约1.355万吨,1986年增加到1.6万吨,至90年代消耗量已达2.5万吨,广泛用于锡及合金电镀、陶瓷釉及颜料、催化剂、玻璃等工业生产(详见表1-18)。
主要有锡的氧化物、锡的氯化物、锡的硫化物、锡酸盐等。
(1) 锡的氧化物1) 氧化亚锡(SnO)氧化亚锡是一种稳定的具有高度金属光泽的兰黑的结晶物。
主要用作还原剂,•还用于电镀工业、玻璃工业及某些亚锡盐的制造,一般是将它作为制造其它锡化合物的中间物料使用;在制造Au/Sn和Cu/Sn红宝石玻璃的玻璃工业中也少不了它的作用。
据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的迅速发展,对SnO的需求逐步增大。
目前国内外的SnO年耗量为400吨,市场前景是乐观的。
2) 二氧化锡(SnO2)二氧化锡是一种特殊的多种用途的产品,其制造方法有火法(气化法)和湿法二种。
页码序号第1页/共3页标题工作场所锡及其化合物的测定实施日期2014-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监测工作场所的空气中锡及其化合物浓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中锡及其化合物的测定。
本法的检出限为1.5μg/ml;最低检出限为0.1mg/m³(以采集75L空气样品计),测定范围为1.5~160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9%~2.9%。
2.方法原理空气中气溶胶态的锡及其化合物用微孔滤膜采集,消解后,在224.6nm波长下,用乙炔-空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3.试剂本标准所用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去离子水。
3.1 硝酸(HNO3):ρ=1.42g/ml。
3.2 硫酸(H2SO4):ρ=1.84g/ml。
3.3 盐酸(HCl):ρ=1.18g/ml。
3.4 盐酸溶液,10%(v/v)3.5 锡标准贮备液:1.000g/L。
购买国家认可的有证标准贮备液。
临用前,用硝酸溶液稀释成500μg/ml锡标准溶液。
4.仪器4.1 一般实验室仪器。
4.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相应的辅助设备。
4.3 乙炔钢瓶或乙炔发生器。
4.4 锡空心阴极灯。
4.5 空气压缩机,具备除水、除油、除尘装置。
4.6 微孔滤膜,孔径0.8μm。
4.7空气采样器,流量0~3L/min和0~10L/min。
注:实验用的玻璃或塑料器皿用洗涤剂洗净后,在(1+1)硝酸溶液中浸泡,使用前用水冲洗干净。
页码序号第2页/共3页标题工作场所锡及其化合物的测定实施日期2014-5.采样和样品5.1采集5.1.1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以5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5.1.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1L/min流量采集2~8h 空气样品。
5.1.3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
系列二 主族金属专题6 锡及其化合物一、锡单质(1)锡有三种同素异形体,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为灰锡(α锡),白锡(β锡)、脆锡。
锡制品是白锡的制成,但是长期处于低温会毀坏,这是β锡转变为α锡的缘故,这一现象叫做锡瘟,灰锡是粉末状,β锡在低于13.6℃转变为α锡,α锡本身就是这类反应的催化剂。
(2)锡是两性金属,与稀盐酸缓慢作用,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加快:Sn+2HCl(浓)=====△SnCl 2+H 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锡酸钠和氢气:Sn+2NaOH=====Na 2SnO 2+H 2↑(3)冶炼锡时,以锡石SnO 2为原料,以焦炭为还原剂,在高温下可制得粗锡:SnO 2 + C=====高温Sn+2CO ,粗锡经电解精练可得纯锡。
二、氧化物(4)二氧化锡是锡最重要的化合物,是锡石的主要成分。
它不溶于水,也难溶于酸或碱的水溶液,但与NaOH 或Na 2CO 3和S 共熔,可转变为可溶性的盐:SnO 2 + 2NaOH=====Na 2SnO 3 (锡酸钠)+ H 2O ,SnO 2 + 2Na 2CO 3 + 4S=====Na 2SnS 3(硫代锡酸钠) + Na 2SO 4 + 2CO 2↑三、氢氧化物(5)氢氧化锡是两性氢氧化物,既可溶于酸又可溶于Sn(OH)2+2HCl=====SnCl 2 +2H 2O ,Sn(OH)2+2NaOH=====Na 2SnO 2 +2H 2O.四、锡盐(6)Sn 2+与Sn 4+均易水解:SnCl 2+H 2O=====Sn(OH)Cl(白色)+HCl ;SnCl 4+4H 2O=====Sn(OH)4↓+4HCl ;故配制SnCl 2溶液要使用盐酸,抑制Sn 2+水解;Sn 2+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2Sn 2++O 2+4H +=====2Sn 4++2H 2O ,要加入单质Sn ,防止Sn 2+被氧化,这一点与Fe 2+相似。
【习题1】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锡的还原方法一、前言锡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可塑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化工等领域。
而锡的还原方法,是将锡化合物还原成纯净的金属锡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锡的还原方法。
二、锡化合物锡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最常见的是氧化锡和氯化锡。
氧化锡分为二氧化锡(SnO2)和三氧化二锡(SnO)。
氯化锡分为四氯化锡(SnCl4)和二氯化亚锡(SnCl2)。
在还原过程中,需要根据所选用的还原剂选择相应的化合物。
三、还原剂在进行还原反应时,需要使用一定量的还原剂。
常见的还原剂有金属铝、金属钠、金属镁等。
本文以金属铝为例进行介绍。
四、反应条件进行还原反应时,需要注意以下条件:1.温度:反应温度通常在200-400℃之间。
2.压力:反应压力通常为大气压或稍高于大气压。
3.时间:反应时间通常为数小时至数十小时不等。
4.反应容器:反应容器需要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的性质。
五、锡的还原方法1.锡化合物的选择根据所选用的还原剂选择相应的锡化合物。
如果使用金属铝作为还原剂,则选择氧化锡作为反应物。
2.反应前处理将所选用的锡化合物粉末放入干燥器中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水分和杂质。
3.反应装置在反应容器中加入所选用的锡化合物和金属铝,并密封好反应容器。
4.加热反应将密封好的反应容器置于高温炉中,进行加热。
温度通常在200-400℃之间。
在加热过程中,金属铝逐渐被氧化成为Al2O3,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促进了氧化锡和金属铝之间的还原反应。
5.冷却处理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容器从高温炉中取出,并进行冷却处理。
此时已经生成了纯净的金属锡。
六、结论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得到纯净的金属锡。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反应条件的控制,以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
此外,在还原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系列二 主族金属专题6 锡及其化合物一、锡单质(1)锡有三种同素异形体,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为灰锡(α锡),白锡(β锡)、脆锡。
锡制品是白锡的制成,但是长期处于低温会毀坏,这是β锡转变为α锡的缘故,这一现象叫做锡瘟,灰锡是粉末状,β锡在低于13.6℃转变为α锡,α锡本身就是这类反应的催化剂。
(2)锡是两性金属,与稀盐酸缓慢作用,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加快:Sn+2HCl(浓)=====△SnCl 2+H 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锡酸钠和氢气:Sn+2NaOH=====Na 2SnO 2+H 2↑(3)冶炼锡时,以锡石SnO 2为原料,以焦炭为还原剂,在高温下可制得粗锡:SnO 2 + C=====高温Sn+2CO ,粗锡经电解精练可得纯锡。
二、氧化物(4)二氧化锡是锡最重要的化合物,是锡石的主要成分。
它不溶于水,也难溶于酸或碱的水溶液,但与NaOH 或Na 2CO 3和S 共熔,可转变为可溶性的盐:SnO 2 + 2NaOH=====Na 2SnO 3 (锡酸钠)+ H 2O ,SnO 2 + 2Na 2CO 3 + 4S=====Na 2SnS 3(硫代锡酸钠) + Na 2SO 4 + 2CO 2↑三、氢氧化物(5)氢氧化锡是两性氢氧化物,既可溶于酸又可溶于Sn(OH)2+2HCl=====SnCl 2 +2H 2O ,Sn(OH)2+2NaOH=====Na 2SnO 2 +2H 2O.四、锡盐(6)Sn 2+与Sn 4+均易水解:SnCl 2+H 2O=====Sn(OH)Cl(白色)+HCl ;SnCl 4+4H 2O=====Sn(OH)4↓+4HCl ;故配制SnCl 2溶液要使用盐酸,抑制Sn 2+水解;Sn 2+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2Sn 2++O 2+4H +=====2Sn 4++2H 2O ,要加入单质Sn ,防止Sn 2+被氧化,这一点与Fe 2+相似。
【习题1】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锡及其化合物
锡,金属元素,一种有银白色光泽的的低熔点的金属元素,在化合物内是二价或四价,不会被空气氧化,主要以二氧化物(锡石)和各种硫化物(例如硫锡石)的形式存在。
元素符号Sn。
锡是大名鼎鼎的“五金”——金、银、铜、铁、锡之一。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便发现并使用锡了。
在我国的一些古墓中,便常发掘到一些锡壶、锡烛台之类锡器。
据考证,我国周朝时,锡器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了。
在埃及的古墓中,也发现有锡制的日常用品。
锡,碳族元素,原子序数50,原子量118.71,元素名来源于拉丁文。
在约公元前2000年,人类就已开始使用锡。
锡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4%,几乎都以锡石(氧化锡)的形式存在,此外还有极少量的锡的硫化物矿。
锡有14种同位素,其中10种是稳定同位素,分别是:锡112、114、115、116、117、118、119、120、122、124。
金属锡柔软,易弯曲,熔点231.89℃,沸点2260℃。
有三种同素异形体:
白锡为四方晶系,晶胞参数:a=0.5832nm,c=0.3181nm,晶胞中含4个Sn原子,密度7.28g/cm-3,硬度2,延展性好;
灰锡为金刚石形立方晶系,晶胞参数:a=0.6489nm,晶胞中含8个Sn原子,密度5.75 g/cm-3;
脆锡为正交晶系,密度6.54 g/cm-3。
在空气中锡的表面生成二氧化锡保护膜而稳定,加热下氧化反应加快;锡与卤素加热下反应生成四卤化锡;也能与硫反应;锡对水稳
定,能缓慢溶于稀酸,较快溶于浓酸中;锡能溶于强碱性溶液;在氯化铁、氯化锌等盐类的酸性溶液中会被腐蚀。
锡是银白色的软金属,比重为7.3,熔点低,只有232℃,你把它放进煤球炉中,它便会熔成水银般的液体。
锡很柔软,用小刀能切开它。
锡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不易被氧气氧化,所以它经常保持银闪闪的光泽。
锡无毒,人们常把它镀在铜锅内壁,以防铜与温水生成有毒的铜绿(碱式碳酸铜)。
牙膏壳也常用锡做(牙膏壳是两层锡中夹着一层铅做成的。
近年来,我国已逐渐用铝代替锡制造牙膏壳)。
焊锡,也含有锡,一般含锡61%,有的是铅锡各半,也有的是由90%铅、6%锡和4%锑组成。
展性
锡在常温下富有展性。
特别是在100℃时,它的展性非常好,可以展成极薄的锡箔。
平常,人们便用锡箔包装香烟、糖果,以防受潮(近年来,我国已逐渐用铝箔代替锡箔。
铝箔与锡箔很易分辨——锡箔比铝箔光亮得多)。
不过,锡的延性却很差,一拉就断,不能拉成细丝。
其实,锡也只有在常温下富有展性,如果温度下降到-13.2℃以下,它竟会逐渐变成煤灰般松散的粉末。
特别是在-33℃或有红盐
(SnCl4·2NH4Cl)的酒精溶液存在时,这种变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一把好端端的锡壶,会“自动”变成一堆粉末。
这种锡的“疾病”还会传染给其他“健康”的锡器,被称为“锡疫”。
造成锡疫的原因,是由于锡的晶格发生了变化:在常温下,锡是正方晶系的晶体结构,叫做白锡。
当
你把一根锡条弯曲时,常可以听到一阵嚓嚓声,这便是因为正方晶系的白锡晶体间在弯曲时相互摩擦,发出了声音。
在零下13.2℃以下,白锡转变成一种无定形的灰锡。
于是,成块的锡便变成了一团粉末。
由于锡怕冷,因此在冬天要特别注意别使锡器受冻。
有许多铁器常用锡焊接的,也不能受冻。
1912年,国外的一支南极探险队去南极探险,所用的汽油桶都是用锡焊的,在南极的冰天雪地之中,焊锡变成粉末般的灰锡,汽油就都漏光了。
锡不仅怕冷,而且怕热。
在161℃以上,白锡又转变成具有斜方晶系的晶体结构的斜方锡。
斜方锡很脆,一敲就碎,展性很差,叫做“脆锡”。
白锡、灰锡、脆锡,是锡的三种同素异形体。
锡具有惰性,不和空气、水反应。
和稀盐酸反应缓慢,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锡;与稀硫酸不反应,与浓热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锡(IV);与浓热硝酸生成β-锡酸。
氧化锡,化学式SnO2。
为白色、淡黄色或淡灰色四方、六方或斜方晶系粉末。
熔点1630℃,沸点1800℃。
密度6.95 g/mL at 25 °C [1],同时是一种优秀的透明导电材料。
它是第一个投入商用的透明导电材料,为了提高其导电性和稳定性,常进行掺杂使用,如SnO2:Sb、SnO2:F等。
氧化锡以锡石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
锡石一般为红褐色,呈微粒状或块状,多分散于花岗岩里,是提炼锡的主要矿石。
氧化锡对空气和热都很稳定,不溶于水,也难溶于酸或碱溶液,但能溶于热浓硫酸以及熔融苛性碱和氢氧化钾,微溶于碱金属碳酸盐溶液中。
不与一
般化学试剂反应,不与硝酸作用。
与浓HCl共热慢慢变为氯化物而溶解。
高温下与氢气作用被还原为金属锡。
与CO反应得金属锡和CO2,反应可逆。
制法:由锡在空气中燃烧,或由四价可溶性锡盐与碱作用,也可由金属锡与浓HNO3作用生成β-锡酸沉淀,再经加热、脱水而得氧化锡。
[1]
SnO2同时是一种优秀的透明导电材料。
它是第一个投入商用的透明导电材料,为了提高其导电性和稳定性,常进行掺杂使用,如SnO2:Sb、SnO2:F等。
SnO2和其掺杂都具有正方金红石结构(tetragonal rutile),如图所示。
红色为O,黑色为Sn,SnO2由两个Sn和四个O原子组成,晶格常数为a=b=0.4737nm,c=0.3186nm,c/a=0.637。
O2-=0.140nm,Sn4+=0.071nm。
SnO2是n型宽能隙半导体,禁带宽度为3.5-4.0eV,可见光及红外透射率为80%,等离子边位于3.2μm处,折射率>2,消光系数趋于0.SnO2附着力强,与玻璃和陶瓷的结合力可达20MPa,莫氏硬度为
7—8,化学稳定性好,可经受化学刻蚀。
SnO2作为导电膜,其载流子主要来自晶体缺陷,即O空位和掺杂杂质提供的电子。
[2]氢氧化锡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为Sn(OH)₄。
具有酸性
氢氧化锡遇强碱,可反应而溶解,生成锡酸盐。
Sn(OH)4 + 2OH- = [Sn(OH)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