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源国概况-重点笔记亲自整理教学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客源国概况课程总结客源国概况课程总结一、引言客源国概况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旨在让学生了解世界各个国家的旅游资源、文化特点、经济发展情况等,为未来从事旅游行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对该课程进行全面详细的总结。
二、客源国概况简介1. 客源国概念及意义客源国指旅游目的地所在的国家或地区,它们是旅游消费者的来源地。
客源国概况是指对各个客源国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深入了解其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背景等因素对旅游市场的影响,为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2. 客源国分类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客源国分为多种类型。
按照地域划分可分为欧洲、亚洲、非洲等;按照发达程度可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按照文化差异可分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等。
三、主要客源国简介1. 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旅游业也是其重要的产业之一。
其旅游资源丰富,包括自然景观、文化遗产、主题公园等。
美国的旅游市场以家庭旅游为主,主要消费群体为中高收入人群。
2. 日本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经济体,也是一个富有文化特色的国家。
其旅游资源以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为主,如京都、富士山等。
日本的旅游市场以个人自由行和团队旅游为主,消费者偏好于购物和美食。
3. 泰国泰国是东南亚地区的经济体之一,也是该地区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其旅游资源以海滩、文化遗产和美食为主,如普吉岛、清迈等。
泰国的旅游市场以个人自由行和团队旅游为主,消费者偏好于购物和享受当地美食。
4.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一个发达的经济体,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
其旅游资源以大堡礁、悉尼歌剧院等为代表。
澳大利亚的旅游市场以家庭旅游和个人自由行为主,消费者偏好于探索当地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
四、客源国对旅游市场的影响1. 经济因素客源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能力是影响旅游市场的重要因素。
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高端奢华旅游,而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更偏好于低价位的休闲度假。
2. 文化因素不同客源国之间存在文化差异,这也会影响到他们在旅游中所追求的体验和需求。
第一章亚洲地区一、教学目标1、了解亚洲地区主要客源国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风俗民情。
2、掌握亚洲地区各客源国旅游业发展概况以及旅游资源现状。
3、掌握亚洲各国家出入境旅游以及国内旅游现状,尤其是来华旅游情况。
二、课时分配共5节,每节课2课时。
三、教学重点难点能够根据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及各国自然旅游资源,结合各国风土人情,预测各客源国未来发展趋势,针对其来华旅游特点,进行客源开发。
四、教学大纲第一节日本一、国家概况二、自然环境1、地形特征2、气候特征3、资源特征三、人文环境1、历史2、经济3、政治4、教育与文体艺术四、民俗风情1、服饰2、饮食3、住宅4、结婚仪式5、丧葬仪式6、主要节日7、礼仪8、禁忌五、旅游业1、旅游业发展概况2、旅游资源第二节韩国一、国家概况二、自然环境1、地形特征2、气候特征3、资源特征三、人文环境1、历史2、经济3、政治4、教育与文体艺术四、民俗风情1、服饰2、饮食3、住宅4、结婚仪式5、丧葬仪式6、主要节日7、礼仪8、禁忌五、旅游业1、旅游业发展概况2、旅游资源第三节新加坡一、国家概况二、自然环境1、地形特征2、气候特征3、资源特征三、人文环境1、历史2、经济3、政治4、教育四、民俗风情1、服饰2、饮食3、结婚仪式4、丧葬仪式5、主要节日6、礼仪7、禁忌五、旅游业1、旅游业发展概况2、旅游资源第四节马来西亚一、国家概况二、自然环境1、地形特征2、气候特征3、资源特征三、人文环境1、历史2、经济3、政治4、教育与文化四、民俗风情1、服饰2、饮食3、结婚仪式4、丧葬仪式5、主要节日6、礼仪7、禁忌五、旅游业1、旅游业概况2、旅游资源第五节泰国一、国家概况二、自然环境1、地形特征2、气候特征3、资源特征三、人文环境1、历史2、经济3、政治4、教育与文体艺术四、民俗风情1、服饰2、饮食3、结婚仪式4、丧葬仪式5、主要节日6、礼仪7、禁忌五、旅游业1、旅游业概况2、旅游资源第六节菲律宾一、国家概况二、自然环境1、地形特征2、气候特征3、资源特征三、人文环境1、历史2、经济3、政治4、教育与文体艺术四、民俗风情1、服饰2、饮食3、住宅4、婚俗5、丧葬习俗6、礼仪7、主要节日8、禁忌五、旅游业1、旅游业概况2、旅游资源第七节印度一、国家概况二、自然环境1、地形特点2、气候特征3、资源特征三、人文环境1、历史2、经济3、政治4、教育与文体艺术四、民俗风情1、服饰2、饮食3、婚俗4、丧葬仪式5、主要节日6、礼仪7、禁忌五、旅游业1、旅游业概况2、旅游资源第八节蒙古一、国家概况二、自然环境1、地形特征2、气候特征3、资源特征三、人文环境1、历史2、经济4、教育与文体艺术四、民俗风情1、服饰2、饮食3、住宅4、结婚仪式5、丧葬仪式6、主要节日7、礼仪8、禁忌五、旅游业1、旅游业概况2、旅游资源第九节印度尼西亚一、国家概况二、自然环境1、地形特征2、气候特征3、资源特征三、人文环境1、历史2、经济3、政治4、教育与文学艺术四、民俗风情1、服饰2、饮食3、婚丧仪式4、主要节日6、禁忌五、旅游业1、旅游业发展概况2、旅游资源。
日本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日本的自然地理风情、人文地理风情、文化艺术、主要历史时期、政治体制、经济概况、旅游资源等。
2、掌握日本的民俗风情、礼仪与禁忌等。
授课时数: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日本的民俗风情、礼仪与禁忌等。
教学过程及内容:日本概况一、日本现状亚洲大陆东岸外的太平洋岛国。
西、北隔东海、黄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与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相望,东濒太平洋。
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4大岛及附近3900多小岛组成。
面积约37.78万平方公里,其中4大岛面积占95.4%。
人口约1.3亿。
绝大多数为大和族,少数民族阿伊努族仅2万多人。
日本语为国语。
首都东京都。
二、历史上的日本公元3—4世纪,日本成为统一的国家。
公元645年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
12世纪末叶以后,农业进一步发展。
1639年起奉行锁国政策。
1868年明治维新。
1894年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
日俄战争(1904一1905年)后,在中国东北以旅大和南满铁路沿线为据点进行侵略。
1910年吞并朝鲜。
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
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1945年战败投降。
三、日本的民族风情祭典日本神话中有八百万神,认为神就是万物之精灵与祖先之灵,祭典神灵,析求神的恩施仍是日本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全国各地都有各种带有本地特色的祭典和传统仪式,如札幌的雪祭,东京的山王祭,京都的抵园祭,大限的灭神祭,青森的睡魔祭等,祭典场面由多人抬着豪华的彩车、神舆,喊着“啦舍、啦舍”的号子在街头游行,街头悬着神灯,再现了日本历史的美丽画卷。
日本人喜欢席地而坐,房间里没有凳子和床,睡觉也直接睡在地板上,近些年这些习惯有所改变。
在餐厅里有桌和凳子,房间里也摆有床铺,在奈良等地的小型旅馆中。
还是设有“和”式房间,直接在地板上吃饭和睡觉,在一些村庄,人们也沿用这种传统的房舍。
服饰礼仪日本人无论在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都很注重自己的衣着。
世界及中国旅游业务发展世界旅游业发展阶段:旅游业发展速度快,增幅大旅游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遍及全球、旅游内容和方式日趋多样化。
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最大产业,成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创汇来源。
旅游业的国内管理和国际协调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世界旅游组织:是全球唯一的政府间国际旅游组织,其宗旨是促进和发展旅游事业,使之有利于经济发展,国际间互相了解,和平与繁荣。
总部:西班牙马德里世界六大旅游市场东亚及太平洋旅游区任务:开发既能满足远程旅游者,又能满足东方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品,加强区域合作,形成统一的亚太旅游形象,高度重视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日本政策:振兴国际旅游,保护旅游资源(温泉为主要旅游资源),增设公共旅游休养区,旅游公共设施,住宿休养设施,建设旅游基础设施。
服务意识确保旅客安全和利益。
韩国:基础设施,服务质量好旅游业“三化”措施:因地制宜开放并合理利用(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取景)充分发挥各旅游区的特色,把各项经济产业都看作旅游资源,把经济发展与旅游观光有机结合,大力优化交通设施和条件,不断开辟经过亚洲、欧洲、大洋洲的航线,改善各旅游区的陆海空交通条件(韩国人重视交通),扩大影响,加强宣传,重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意识。
澳大利亚(金合欢)新西兰(银蕨)东南亚旅游区——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当前任务:发挥历史、山地生态、热海滨特点,利用毗邻东亚太地区的优势,重点开发洲内进程客源市场。
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睡莲)旅游纪念品:皮具(鳄鱼皮)、珍珠鱼皮、大象皮,宝石仅次于意大利,榴莲糖寺庙:曼谷玉佛寺、金佛寺、卧佛寺白象仅皇家可养,象不可杀不可吃,蛇为释迦摩尼的护法不可杀芭堤雅:东方夏威夷,花城,世界上最大的人妖集聚地。
习俗:死后面朝西,平时睡觉不面朝西,头贵,宋干节(求雨),玉佛节(水净佛身)主要接待海外游客,服务设施,质量规格较高。
中东旅游区(——三大宗教发源地(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三条主要河流(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当前任务:保持政治稳定、实现持久和平。
《主要客源国概况》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和目的《主要客源国概况》是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
该课程计划54学时,3学分。
课程主要介绍中国主要客源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政治经济、文化、民俗、旅游业等内容。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中国旅游海外客源市场,对我国旅游客源国或旅游客源地区的基本情况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和掌握。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旨在通过对主要客源国家上述各个方面的学习和研究,熟悉、掌握相关内容,学习旅游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尊重游客的风俗习惯,以有效地指导旅游实际工作,更好地服务游客,促进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因此,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对我国海外客源市场即主要客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旅游业以及地理、人文概况等有一个全面的、准确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使其专业知识结构更加全面和合理,以符合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知识素养。
三、教材及学时分配建议本课程教材采用舒惠芳主编的《旅游客源国概况》,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课程课内54学时,3学分,一学期开设。
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1章世界及中国旅游业本章导读学习目标1.1 世界旅游业概况1.2 世界旅游组织与世界旅游区1.3 中国旅游业和海外客源市场补充阅读1-1 加快推进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2章世界自然旅游地理概况本章导读学习目标2.1 世界地质地貌旅游地理2.2 世界气象气候旅游地理2.3 世界水体旅游地理2.4 世界生物旅游地理补充阅读2-1 世界自然遗产:澳大利亚大堡礁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3章世界人文旅游地理概况本章导读学习目标3.1 世界人口和人种3.2 世界民族和语言3.3 世界宗教概况补充阅读3-1 中国与世界的理想人口和极限人口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4章亚洲地区主要旅游客源国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亚洲地区各主要旅游国家的自然与人文情况,政治与经济发展的特点;掌握该地区各主要旅游国家主要的民风民俗及旅游发展的概况及特点。
主要客源国概况第⼀章国际旅游业总论学习⽬的掌握国际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格局和基本特点熟悉国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掌握中国国际旅游业现状特征熟悉中国国际旅游业发展前景学习内容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格局与趋势国际旅游发展的基本格局;国际旅游发展的特点;国际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中国国际旅游市场中国的⼊境旅游现状;中国的出境旅游现状;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
第⼀节国际旅游业⼀、国际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格局(⼀)发展历程旅游业已成为世界最⼤的产业。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给许多国家提供了⼤量的就业机会,⽽且还为它们带来丰厚的外汇收⼊。
因此,旅游业⽇益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
许多国家通过颁布旅游组织法或旅游基本法、直接投资或减税、设⽴旅游发展基⾦、制定休假制度实⾏“低门槛”⼊境和“低门槛”收费政策等,以保证和⽀持本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国际旅游业的基本格局现代世界国际旅游市场在不断向纵深发展,与20世纪50年代相⽐,其格局已发⽣了⼤变化,各⼤区域旅游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态势。
1. 欧洲旅游市场⽆论从国际旅游接待⼈数,还是国际旅游收⼊来衡量,欧洲在国际旅游业中⼀直处于领先地位,是世界上接待国际旅游的中⼼地区,也是世界上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
2. 美洲旅游市场美洲国际旅游业开始较早,20世纪80年代发展尤为迅速。
⽬前美洲国际旅游业发展⽔平仅次于欧洲和亚太地区,美国是美洲、也是世界头号旅游⼤国。
然⽽,近年来,美洲受到世界经济衰退“9.11”危机和反恐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其旅游业发展速度减缓。
3.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旅游市场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重⼼向亚太地区的扩⼤,加上亚太地区各国政府的重视,国际旅游业发展迅猛,在国际旅游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跃居世界第⼆位。
4. ⾮洲旅游市场⾮洲现代国际旅游业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后,⾮洲采取了⼀系列⾏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长⾜的进展,并有明显的的经济效果。
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加上区内民族的纷争、政局的不稳定、⾃然灾害频繁、传染病流⾏、社会经济及⽂化不发达等影响,阻碍了本区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第十一章-亚洲主要客源国概况第十一章中国主要客源国概况第一节亚洲主要客源国概况第二节欧洲主要客源国概况第三节美洲主要客源国概况第四节大洋洲、非洲主要客源国概况考试大纲要求:了解: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国的基本情况、风俗习惯、主要城市与景点。
第一节亚洲主要客源国概况一、日本二、韩国三、新加坡四、泰国五、印度六、马来西亚七、菲律宾八、印度尼西亚一、日本(一)简况亚洲大陆东部群岛国家。
陆域面积约37.79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1.282亿(截止2015年)。
日出之国、火山地震之国、樱花之国。
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国花为樱花。
首都东京。
主要宗教有神道教和佛教。
议会君主立宪制,天皇为国家象征,无权参政。
高度发达的制造业。
一、日本(一)简况传统文化的“三道”,茶道、花道、书道。
生鱼片、寿司、清酒。
忌讳数字4、42、13等。
最忌讳绿色,忌讳荷花,不愿接受有菊花或菊花图案的礼物。
一、日本(二)著名旅游城市与景点1.东京日本的首都,古称江户。
现代化国际都市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之一。
主要景点有银座、东京塔、富士山、浅草寺、迪斯尼乐园和上野公园等。
富士山为日本第一高峰,海拔3776米,是世界著名火山及风景游览区。
被誉为“圣岳”,是日本的象征。
2.京都著名的历史古城和旅游观光城市。
与大阪、神户共同成为“京都阪神大城市圈”。
主要景点有京都御苑、金阁寺、岚山、清水寺等。
一、日本(二)著名旅游城市与景点3.奈良市日本历史文化的遗产的宝库,国际文化观光都市。
8世纪时日本的首都,日本佛教文化中心。
著名景点有唐招提寺、东大寺等。
唐招提寺是日本佛教律宗的总寺院,由唐朝鉴真亲自建造,保留着中国唐代的建筑风格,现已被定为日本的国宝和世界文化遗产。
一、日本(二)著名旅游城市与景点4.北海道位于日本最北部。
冬季可观赏冰雪节、溜冰和滑雪;夏季气候凉爽,是著名的避暑胜地。
主要景点有大雪山国立公园、知床半岛、知笏洞爷国立公园等。
还有登别、定山溪、层云溪等温泉区。
第九章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国(地区)概况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台湾、香港、澳门简况,熟悉台湾、香港、澳门的民俗风情;
2.掌握台湾、香港、澳门的著名景点和特产。
3.了解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国简况,掌握主要旅游客源国的主要民俗和著名景点。
二、教学重点
掌握我国主要旅游客源国(地区)的主要民俗、著名景点和特产等。
三、教学难点
根据主要旅游客源国(地区)的发展情况,探讨如何搞好和开发其旅华市场。
四、课时安排
6课时。
五、教学大纲
第一节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
一、台湾省
二、香港特别行政区
三、澳门特别行政区
第二节亚太地区主要客源国
一、日本
二、韩国
三、新加坡
四、马来西亚
五、泰国
六、菲律宾
七、印度尼西亚
八、澳大利亚
第三节欧洲地区主要客源国
一、德国
二、英国
三、法国
四、俄罗斯
第四节北美地区主要客源国
一、美国
二、加拿大
六、主要概念
客源国(地区)。
七、实训。
客源国地区概况重点第一章1、近代旅游业发端于19世纪中叶的西欧和北美。
2、人类进入全球性的大众旅游时代。
3、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1)旅游业发展速度快、增幅大(2)旅游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3)旅游活动遍及全球(4)旅游的内容和方式日趋多样(5)旅游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也是从业人员最多的产业,成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创汇源。
迅速发展的原因:(1)国民收入明显增加(2)闲暇时间增多(3)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4)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5)国际关系日趋缓和,交流增多4、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标准,全球分为六个旅游区:非洲、美洲、东亚及太平洋、欧洲、中东和南亚。
重点旅游区是东亚太和欧洲。
5、在199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的工作会议,旅游业被党中央确立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6、中国的入境旅游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旅游者和华侨、港澳和台湾同胞。
7、中国的客源市场将保持“一个主体、两翼起飞”的格局。
日本一、基本国情(一)自然地理环境1、地理位置:东北亚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伊豆、冲绳、小笠原等约4000个岛屿组成。
2、地形地貌:多山(4/5)火山地震之国最大的温泉国日本最高峰:富士山(被称为圣岳)3、气候:日本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常有台风“梅雨”现象4、自然资源:森林、渔业、水力资源丰富矿产、土地资源贫乏人文概括1、人口:日本人口约1.2776亿人分布不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城市化水平高有世界第一长寿国的称号2、名族构成:单一名族国家(主要名族是大和族)北海道地区约有2.4万阿伊努族人3、宗教信仰:很多人同时信仰多种宗教主要宗教:神道教、佛教、基督教4、语言:日语(北海道地区有少量人会阿伊努语)5、“国字号”(国名:“日本”,意思是“日出之国”“太阳升起的地方”。
在明治宪法中称“大日本帝国”,现行宪法中称“日本国”)(国旗:日本国旗的图案是白色布地中央有一个象征太阳的红色圆轮,称为“日之丸旗”或“日章旗”)(国歌:“君之代”,歌词取自《古今和歌集》中的一首,作曲是宫内省林广守)(国花:樱花)(国鸟:绿雉)6、民间节庆:1月1日元旦1月15日成人节2月11日建国纪念日3月21日前后春分4月29日绿色和平日5月3日宪法纪念日5月5日儿童节9月15日敬老节9月23日前后秋分10月10日体育节11月3日文化节11月23日劳动感谢节12月23日天皇明仁诞辰日(三)政治经济1、政体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原则日本实行以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
《客源国概况》教学大纲编写说明《客源国概况》是全国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基础理论课。
主要研究和介绍:1、中国国际旅游业和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及趋势;2、中国入境客源市场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3、中国旅游资源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及其对客源地的吸引力;4、中国主要客源产出国和地区的自然、社会人文、政治经济和旅游业等概况。
为旅游专业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从事旅游业,特别是国际旅游业,打下必备的、坚实的基础,为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而做准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联系当今中国和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实际,了解中国国际旅游业和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及趋势,中国旅游资源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及其对客源地的吸引力。
完整掌握中国入境客源市场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中国主要客源产出国和地区的社会人文、政治经济和旅游业概况。
运用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及其应注意的问题:一、教学内容的安排可概括为四大部分:第一、中国国际旅游业和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第二、中国旅游资源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及其对客源国(或地区)的吸引力;第三、中国入境客源市场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第四、中国主要客源国和地区的社会人文、政治经济和旅游业概况。
总的,第一、二、三部分是学习本门课程的背景分析,是为后几章学习打基础;第四部分是本课程主要知识点的分析。
二、本课程教学时数18学时,可以根据不同专业方向的学习需要安排36学时,这样可保证相关知识点的深化与细化,不同的教学学时可采用同一个教学大纲。
三、教学方法建议本课程教学以讲授为主,穿插讨论、指导性自学及阅读相关资料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本课程的主要知识和相关的知识点。
四、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本课程知识的系统性以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四大部分依次展开,注重前后之间的逻辑性,章与章之间内容相扣。
2、注意本课程知识的新进展我国的入境旅游正在向深度和广度快速推进,入境客源产出地区在不断扩大,这些客源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也经常发生变化。
致使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密切注意形势的发展,并将中国入境客源市场的新发展、新特点融入教学中,增进课程学习的前瞻性。
客源国概况课程总结一、介绍客源国概况课程是为了帮助企业了解不同客源国的特点、市场规模、文化特色等信息,以便制定针对性的市场策略。
本文将对客源国概况课程进行总结,介绍其中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二、重点内容2.1 客源国分类客源国可以根据各种因素进行分类,比如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等。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常见的客源国分类:1.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经济发达,人均收入较高,消费能力强。
举例:美国、德国、日本等。
2.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收入相对较低。
举例:印度、巴西、埃及等。
3.欧洲国家:欧洲是一个特殊的客源国群体,地理位置接近,文化背景相似。
举例:英国、法国、意大利等。
2.2 客源国市场规模客源国的市场规模对于企业制定市场策略至关重要。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获得客源国市场规模的数据,以及如何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
1.数据来源:通过政府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报告等途径获取客源国市场规模的数据。
2.市场调研: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客源国市场的信息,包括消费习惯、偏好、购买力等方面。
3.市场分析:通过对市场数据的分析和比较,了解客源国市场的竞争情况、发展趋势等,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2.3 客源国文化特色客源国的文化特色对于企业的产品设计、市场定位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客源国不同文化特色的案例和分析方法。
1.文化差异:不同客源国的文化差异体现在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
企业在进入客源国市场时需要充分了解和尊重客源国的文化特色。
2.跨文化沟通:企业在客源国市场的沟通和交流需要注意跨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比如语言、礼仪等方面。
3.文化创意:通过融入客源国的文化元素,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产品,可以增加产品的市场吸引力。
三、学习收获3.1 对客源国进行全面了解客源国概况课程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客源国的特点和市场情况,使我们能够对客户进行更准确的分类和定位。
客源国概况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客源国,客源国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2. 掌握客源国的分类及其特点;3. 了解客源国的文化差异对旅游活动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客源国1.1 客源国的定义1.2 客源国对旅游业的意义2. 客源国的分类及其特点2.1 按地理位置划分客源国2.2 按经济水平划分客源国2.3 按文化背景划分客源国3. 客源国的文化差异对旅游活动的影响3.1 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差异3.2 礼仪习惯的差异4. 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4.1 学习如何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4.2 学会适应和享受异国文化4.3 提高与不同文化背景人士沟通的能力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去旅游时,是否会考虑游客来自的国家或地区?客源国对旅游业有什么影响?2. 学习客源国的定义及意义2.1 学生自主学习客源国的定义2.2 教师示范解释客源国对旅游业的意义2.3 学生小组讨论并展示他们对客源国意义的理解3. 学习客源国的分类及其特点3.1 学生小组展示不同的客源国分类方式,并分享各类客源国的特点3.2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确保学生明确客源国的分类及其特点4.1 学生小组讨论并列出不同文化背景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4.2 学生展示并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4.3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化差异对旅游活动的重要性5. 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5.1 学生小组自主学习如何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5.2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适应和享受异国文化的方法5.3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进行沟通6. 总结与评价6.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6.2 学生进行课程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四、教学评价: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展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评价学生对于客源国概况的理解和对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发展情况。
五、教学延伸: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客源国进行深入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展示。
《客源国概况》教案教案:《客源国概况》一、教学内容1. 亚洲客源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国家的地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政策等方面内容。
2. 欧洲客源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瑞士、奥地利、希腊、荷兰等国家的地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政策等方面内容。
3. 北美洲客源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的地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政策等方面内容。
4. 南美洲客源国: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等国家的地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政策等方面内容。
5. 非洲客源国:埃及、南非、摩洛哥、肯尼亚、塞舌尔等国家的地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政策等方面内容。
6. 大洋洲客源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的地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政策等方面内容。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不同客源国的地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政策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客源国知识水平。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客源国服务水平。
3. 激发学生对旅游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旅游业职业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不同客源国的文化差异、旅游资源特点和旅游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2. 教学重点:各个客源国的地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不同客源国的旅游景点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教材内容讲解:分别讲解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客源国的地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了解不同客源国的旅游资源特点和旅游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答有关客源国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世界及中国旅游业务发展世界旅游业发展阶段:旅游业发展速度快,增幅大旅游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遍及全球、旅游内容和方式日趋多样化。
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最大产业,成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创汇来源。
旅游业的国内管理和国际协调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世界旅游组织:是全球唯一的政府间国际旅游组织,其宗旨是促进和发展旅游事业,使之有利于经济发展,国际间互相了解,和平与繁荣。
总部:西班牙马德里世界六大旅游市场东亚及太平洋旅游区任务:开发既能满足远程旅游者,又能满足东方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品,加强区域合作,形成统一的亚太旅游形象,高度重视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日本政策:振兴国际旅游,保护旅游资源(温泉为主要旅游资源),增设公共旅游休养区,旅游公共设施,住宿休养设施,建设旅游基础设施。
服务意识确保旅客安全和利益。
韩国:基础设施,服务质量好旅游业“三化”措施:因地制宜开放并合理利用(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取景)充分发挥各旅游区的特色,把各项经济产业都看作旅游资源,把经济发展与旅游观光有机结合,大力优化交通设施和条件,不断开辟经过亚洲、欧洲、大洋洲的航线,改善各旅游区的陆海空交通条件(韩国人重视交通),扩大影响,加强宣传,重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意识。
澳大利亚(金合欢)新西兰(银蕨)东南亚旅游区——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当前任务:发挥历史、山地生态、热海滨特点,利用毗邻东亚太地区的优势,重点开发洲内进程客源市场。
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睡莲)旅游纪念品:皮具(鳄鱼皮)、珍珠鱼皮、大象皮,宝石仅次于意大利,榴莲糖寺庙:曼谷玉佛寺、金佛寺、卧佛寺白象仅皇家可养,象不可杀不可吃,蛇为释迦摩尼的护法不可杀芭堤雅:东方夏威夷,花城,世界上最大的人妖集聚地。
习俗:死后面朝西,平时睡觉不面朝西,头贵,宋干节(求雨),玉佛节(水净佛身)主要接待海外游客,服务设施,质量规格较高。
中东旅游区(——三大宗教发源地(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三条主要河流(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当前任务:保持政治稳定、实现持久和平。
加强旅游业的区域合作和联合促销,并大力改善基础和服务设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美洲旅游区美洲:北美、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北美:加拿大、美国南美: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秘鲁当前任务:巩固现有市场、开发新的客源市场,特别是高质量,高产出的亚洲市场,加勒比海地区要用丰富的新产品和有利的促销手段重新推向美国市场,拉丁美洲的旅游业需要该国各区政府给予相应的重视。
非洲旅游区——全称阿非利加州,拉丁文叫“阳光灼热的地方”当前任务: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改进开发新的旅游产品,进行得力的市场促销。
欧洲旅游企业(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希腊、意大利)当前任务:充分发挥其丰富多彩的历史遗产和先进的旅游接待设施的优势,大力开发面向亚太,北美和南美旅游者的旅游产品,特别是家庭旅游产品。
欧盟(25个成员国):英、德、法、意、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瑞典、西班牙、葡萄牙、芬兰、希腊、奥地利、荷兰、爱尔兰、赛普勒斯、捷克、伊斯坦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斯洛维利亚(统一货币:欧元)2007年1月1日保加利亚、罗马利亚正式加入欧盟,欧盟历史上第六次扩大成员国增至27 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欧共体”)1952年法、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共同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在卢森堡签约申根协议)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统称欧洲共同体——(1993年11月1日欧共体正式易名为欧洲联盟)1973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欧共体1981年希腊成为欧共体第十个成为欧共体成员国1986年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共体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欧盟英国:(传统守旧)(玫瑰)基本国情简介西部的岛国,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西方七大经济强国之一,农业生产水平高,服务业十分发达,总人口5884万分布不均,80%居住城市,英国人比较含蓄,庄重而有幽默感。
华尔街——伦敦金融中心,仅次纽约交易所的第二大金融交易所伦敦——雾都,中国重要的客源地旅游特色:大学游——牛津(学术大师)、剑桥(诺贝尔奖)忌讳:菊花、大象,孔雀,13英国:比较守旧,与中国的旅游贸易并不开放,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旅游委员会。
法国(鸢尾)基本国情:国名-法兰西共和国,位于欧洲大陆西部,地势较低,2/3地区低于海拔250米,高卢-罗马文明定都于里昂,一个洋溢着浪漫主义的国度,巴黎的地铁以最方便闻名于世。
比利牛斯山、侏罗山脉(法国、瑞士的边界)法国认为自己是单一名族,但其他人种南北差异大,现法国人多为高卢和罗马人的后裔,法语在欧洲较通用,联合国官方语言:英语、汉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著名旅游景区埃菲尔铁塔,凡尔赛宫,卢浮宫(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后来被贝韦铭扩建,扩建后的卢浮宫包含两个金字塔,四个喷泉池,现在分希腊、罗马、埃及、东方、绘画、素描、雕塑等艺术部,镇馆之宝有:蒙娜丽莎的微笑,胜利女神雕塑(展翅作飞翔之状),维纳斯(断臂爱神)餐桌上的黑钻石:松露菇法国:度假时间主要为夏季(海水、阳光),冬季旅游现已受到重视,发展相当迅速法国自驾游大大高于欧盟平均自驾游人数68%。
意大利(雏菊)(热情)首都罗马米兰(经济之都)基本国情:欧洲南部地中海北岸,多山,阿尔卑斯,亚平宁山脉文明古国,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文艺复兴发源地,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人口5768万,居欧洲第三位。
皮肤偏黑,身材高大古罗马人使用拉丁语(贵族用的古典拉丁语,民间拉丁)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很大,以私人和家庭经营为主,橄榄油世界销量第一,皮革加工世界第一,(荷兰畜牧业第一),木材加工业发达,米兰的工业,石油化工业,交通以公路铁路为主,意大利是最早有大学的国家,罗马大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学著名旅游景区第一个用大理石建造房屋的国家交通情况很糟(古罗马建筑保存,筑路工程无法开展)骑士阶级(武士),从商古罗马人分三六九等:世袭制元老阶级从政,拥有国籍、自由、财富,把持朝政,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意大利人(美酒、洗澡、性)——玩——角斗场(奴隶社会地位低下玩的)庞贝古城(贵族娱乐休闲、澡堂多)罗马、比萨、竞技场俄国:边境活跃是中俄旅游发展之初(中俄边境),旅游手续简便,深受两国人民的欢迎黑龙江地区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俄国来华游客以边境旅游者为主,或乘船于我国沿海,口岸城市旅游。
旅游形式为购物观光(中俄签订协议,俄国成为中国游客旅游目的地)欧洲概况欧洲八座大山: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比利牛斯山脉亚平宁山脉喀尔巴汗山脉狄那里克阿尔卑斯欧洲东面是乌拉尔山高加索山经济:农业:北欧:丹麦、芬兰畜牧业发达(乳制品)南欧:意大利、希腊种水果、蔬菜、橄榄、葡萄东欧:俄罗斯种植玉米和小麦西欧:法国农业发达林业:森林面积覆盖总面积的30%,主要在北欧,俄罗斯:覆盖率占世界的25%世界上林业最发达的国家:挪威、瑞典、芬兰其他:渔业,制造业,贸易发达,对外贸易超过英国日本是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实体,采矿业不十分兴盛,主要矿资源在西伯利亚(进口)语言:罗曼语: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罗马尼亚日耳曼语:英国、德国、丹麦、瑞典、挪威拉斯夫语:俄国、乌克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白俄罗斯、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埃及(阿拉伯埃及共和国)首都开罗(睡莲)沙漠游,探险游自然条件:埃及拥有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他出于阿拉伯世界的中心地带,临近欧洲,地跨亚洲。
总面积100.145万平方公里,人口居住占国土面积的5.5%(经过世界上最长的尼罗河,亚马逊,长江,密西西比,黄河)神秘,地形:开罗以北的尼罗河下游三角洲地区,开罗以南的尼罗河流域,沙漠地区四个自然区:尼罗河谷和三角洲地区,西部沙漠地区,东部沙漠地区,西纳半岛。
人口和居民:2002年1月,全国人口6788万,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信奉伊斯兰教的占87%(白色人种)史前时代:公元前6000-3100年古代:公元前3100-2686年(第一王朝至第十七王朝)新王国或底比斯第二帝国:公元前1567—1085年(第十八至二十七王朝)罗马和拜占庭的埃及:公元前30年,屋大维征服埃及景区景点:金字塔三角顶代表法老(金字塔象征法老的陵墓)哈夫拉金字塔前,有一座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最大的一个四个星座的合体:狮子座(权力、政治)-狮身,天枰座(精神、宗教)-人面,天蝎座(智慧、科技)-鹰的羽毛,金牛座(经济、财富)-牛尾木乃伊:古埃及国王为保持自己的尸体不朽,在死后仍旧维持在生时的权盛并期望复活。
帝王谷:缺水、卫生条件差、左手不洁、禁止与别人握手或吃饭等,穆斯林国家有很多禁忌,不能穿暴露的衣服,很少有酒,下午3-5点禁止买针,阿拉伯女子以胖为美。
美国:周边墨西哥,加拿大旅游相对较多,美国对其他国家没有开放的旅游政策,其旅游主要以国内游为主,多以中老年人为主,中上层阶级美国客源结构比较稳定,目的地比较固定,近年来,美国散客和商务游客增加我国国际客源市场中,美国游客平均消费水平较高,是我国平均消费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国希望2020年成为第一接待国,第四客源国。
中国客源市场的现状:海外游客人数增加,多为邻近国家,长线团日趋减少,一日游以及自助游增多,格局:以亚洲为主体客源市场,欧美为两翼发展,旅游项目呈现多元化发展。
国际客源市场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1、促进了我国旅游业国家化发展方向2、对从业人员素质提出更高要求3、逐渐形成全球化旅游格局的趋势4、达到标准——旅游强国5、国际旅游接待人数和创汇水平名列世界前茅6、出境旅游规模达到世界前列7、国内旅游人次、出游率、消费要达到世界先列8、旅游经济总量在国民消费水平中的比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9、培育一批享誉世界的旅游精品、名品10、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实力的骨干旅游品牌企业集团11、早就宏大高素质的旅游产业队伍12、建立现代科技教育支撑体系13、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旅游经营管理体制14、建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体系东亚太地区:互补型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