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第二课时教
- 格式:docx
- 大小:21.72 KB
- 文档页数:3
9 夜色(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胆、敢”等12个生字和厂子头;会写“色、外”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节奏,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3.读懂课文,体会“我”的前后心理变化,尝试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
4.了解省略号表达的内容;并学会用“一……就……”的句式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读好长句子以及带有省略号的句子,深刻体会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是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我”的前后心理变化,尝试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任务一:品读课文,体验心情活动1:品读课文,感受“害怕”1.出示图片。
仔细观察第一幅插图,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图上的小朋友是什么表情呢?他的周围都有什么?他会想些什么呢?)小朋友害怕、惊恐的表情,周围有玩具娃娃,窗外是漫天星星……2.由图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夜晚,他是什么心理?(板书:害怕)找一找文中“我害怕”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
(1)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2)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3)“我”看到乌黑的夜色,会想到一些什么呢?指导想象练说并读好省略号。
(4)你有过类似害怕的经历吗?请你用上“一……就……”也来给同学们介绍介绍?3.这个小朋友一天黑就不敢往外瞧,一看窗外心就乱跳,原因是什么呢?找一找第一节的哪句话能体现害怕的原因。
(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比较与区别:“很小”与“很小很小”代入语境中读:我从前胆子很小。
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
小朋友,带着与“我”一样的感受,用你的声音把“我”的胆小读出来吧。
重点指导朗读好省略号。
活动2:品读课文,感知“勇敢”1.出示图片:看,同样是满天星星的背景下,这个小男孩的表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找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高兴、欢笑、接受、开心等等)2. 是谁让这个小男孩的脸色在夜色下发生了变化的呢?读读第二节,找找句子。
指生读句子: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
指导理解“偏要”的意思。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第二课时备课教案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第二课时备课教案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第二课时备课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分组开火车读课文。
2.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3.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4.抽读本课生字卡片。
5.开火车进行扩词。
6.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记方法。
7.出示词语。
(1)指名读,齐读。
(2)你还喜欢课文里的哪些词语,说一说,再抄一抄。
(3)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
二、认识偏旁,书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
2.分类识记,指导书写。
(1)独体字:再
(2)左右结构:晚外
(3)上下结构:笑爸色看
3.学生书空。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意思。
2.启发学生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就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课文,问题导入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回顾上节课内容。
2.设疑导入:夜色下面有什么,是什么原因让怕黑的小朋友胆子变大,不再害怕?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今天的课堂。
板块二细读课文,理解分析1.学习第1小节,体会害怕的原因和感觉。
(1)朗读第1小节,注意提醒学生读通、读顺,注意停顿。
(2)引导学生交流对文中小朋友的了解,总结出“我”害怕黑夜,胆子很小。
(3)在对内容基本理解的基础上,深入交流探讨:①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胆子很小?引导学生抓重点,在文中找答案。
(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一看窗外心就乱跳)②学习“可我一看到窗外心就乱跳”中“一……就……”的句式,引导学生体会妈妈讲勇敢的故事对“我”没有作用,我依旧胆小的心酸无奈。
并鼓励学生尝试造句。
示例:天一下雨我心情就不好。
我一到家小狗就出来迎接我。
一放假,爸爸妈妈就带我出去玩儿。
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我”会看见什么,心里怎么想的等等,让学生互相交流。
示例:“我”会看到晃动的树,黑黢黢的大鸟;想到吃人的野兽,想到书中描绘的大妖怪等。
④鼓励学生结合实际,说说自己害怕黑夜的经历,说清楚自己为什么害怕,当时想的什么,有怎样的举动,是什么样子的等等,尽量说得清楚具体。
示例:我很害怕黑夜,一听到呼呼的风声就觉得是野兽在嘶吼,总担心它会跑到家里把我吃掉。
这个时候我的心跳会加速,非常恐惧害怕,我赶紧把窗帘紧紧拉上,飞快地跳到床上,蒙头躲在被子里,大气也不敢喘。
(4)在理解诗歌内容后,指导学生朗读第1小节,注意读出小诗的韵脚,读出“我”害怕、恐惧的感情。
2.学习第2小节,体会夜晚的美好。
(1)带领学生回顾第1小节内容,根据妈妈讲故事并没有让“我”勇敢,引导学生思考爸爸又是怎样做的,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第2小节。
9 夜色(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胆、敢”等12个生字和厂子头;会写“色、外”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节奏,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3.读懂课文,体会“我”的前后心理变化,尝试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
4.了解省略号表达的内容;并学会用“一……就……”的句式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读好长句子以及带有省略号的句子,深刻体会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是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我”的前后心理变化,尝试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任务一:品读课文,体验心情活动1:品读课文,感受“害怕”1.出示图片。
仔细观察第一幅插图,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图上的小朋友是什么表情呢?他的周围都有什么?他会想些什么呢?)小朋友害怕、惊恐的表情,周围有玩具娃娃,窗外是漫天星星……2.由图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夜晚,他是什么心理?(板书:害怕)找一找文中“我害怕”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
(1)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2)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3)“我”看到乌黑的夜色,会想到一些什么呢?指导想象练说并读好省略号。
(4)你有过类似害怕的经历吗?请你用上“一……就……”也来给同学们介绍介绍?3.这个小朋友一天黑就不敢往外瞧,一看窗外心就乱跳,原因是什么呢?找一找第一节的哪句话能体现害怕的原因。
(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比较与区别:“很小”与“很小很小”代入语境中读:我从前胆子很小。
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
小朋友,带着与“我”一样的感受,用你的声音把“我”的胆小读出来吧。
重点指导朗读好省略号。
活动2:品读课文,感知“勇敢”1.出示图片:看,同样是满天星星的背景下,这个小男孩的表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找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高兴、欢笑、接受、开心等等)2. 是谁让这个小男孩的脸色在夜色下发生了变化的呢?读读第二节,找找句子。
指生读句子: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
指导理解“偏要”的意思。
一下语文《夜色》第二课时教案课时目标:1.复习巩固“胆、敢”等12个生字,会写“爸、笑、看、再”4个字。
2.通过朗读和想象画面感受“我”在夜色中看到的美丽景色,体会“我”从胆小到勇敢的变化。
3.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1.复习巩固课后习题“读一读,记一记”中的四组词语,学生开火车读、齐读。
2.学生齐读第1小节,体会“我”的胆小。
二、学习第2小节,读好长句子,体会“勇敢”1.启发思考:这个胆小的孩子后来变得怎么样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自由读第2小节找找答案。
2.了解“偏要、原来”的意思,读好长句子,读懂爸爸的办法。
(1)引导思考,了解“偏要”的意思:爸爸拉着“我”去散步,“我”想去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2)引导发现“我”看到的夜色:当“我”走出家门,走进夜色中,“我”看到了怎样的景象?(3)想象画面,拓展练说,了解“原来”的意思。
①出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自主交流:夜幕降临,月亮婆婆出来了,一阵微风吹来,“我”还发现了什么?②拓展练习说句子:原来________都像白天一样________。
(4)指导读好第2小节第一句话:“偏要”要重读,读出无可奈何又想撒娇的语气;后半句要读出惊讶而欣喜的语气,读“微笑”时可以面带微笑,读得轻轻的、甜甜的,表现夜晚的美好。
3.了解“从此”的意思,读好长句子。
(1)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从此”指什么时候?(2)引导学生比较:“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和“从此再黑的夜晚”两个短语有什么不同?预设:“再黑再黑”这个叠词强调了夜深的程度,更加突出了“我”不再怕黑的勇敢,更能凸显出“我”由胆子很小、怕黑转变为不再怕黑、勇敢的心理。
(3)引导学生根据省略号交流:在这美丽的夜晚,“我”还能看见什么呢?(4)指导读好第2小节第二句话:“再黑再黑”要读得响亮些,表现“我”的勇敢;“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要读得轻一点、慢一点,以免惊动了“睡觉”的小鸟。
《夜色》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外、晚、笑、再”4个生字。
2.通过朗读和想象画面感受“我”在夜色中看到的美丽景色,体会“我”从胆小到勇敢的变化。
3.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1.会写“外、晚、笑、再”4个生字。
2.通过朗读和想象画面感受“我”在夜色中看到的美丽景色,体会“我”从胆小到勇敢的变化。
【教学难点】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复习字词: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朋友,一起来认读一下词语吧。
(PPT出示词语)胆子窗外往外乱跳散步微笑勇敢偏要原来都像2.复习文意:课文第1小节主要写了什么?预设:写了“我”从前非常胆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妈妈给“我”讲勇敢的故事,可“我”还是心乱跳。
(板书:夜色从前很小很小不敢心乱跳胆小)3.导入新知: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看一看后来胆小的“我”有没有改变。
(板书:后来)设计意图:通过认读词语,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通过对第1小节内容的回顾,对本课继续学习的内容进行铺垫。
二、问题探究(一)自主探究1.探究任务学习第2小节,通过朗读和想象画面感受“我”在夜色中看到的美丽景色,体会“我”从胆小到勇敢的变化。
2.探究活动(1)自由读第2小节,思考:文中的“我”后来变得怎么样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预设:“我”后来变得勇敢了。
(板书:勇敢)因为爸爸带“我”去散步。
(板书:散步)点拨:你说得真好,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课文第3句话)(2)了解“偏要”“原来”的意思,读懂爸爸的办法。
①师:爸爸带“我”去散步,“我”想去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预设:不想去,从“偏要”“拉”就可以看出来“我”不想去。
师:“偏要”是什么意思?预设:一定要、就要。
②师:当“我”走出家门,走进夜色中,“我”看到了怎样的景象?预设: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板书:花草微笑)点拨:“原来”这个词让我们知道了这个小朋友看到的夜色和自己想象的一点儿也不一样。
《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0篇)《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第9课《夜色》(共2课时)【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我”的心情变化和夜色的美好。
3.在文中理解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进一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培养学生勇敢独立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培养学生勇敢独立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课文,质疑导入(5分钟)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指名学生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文中的“我”从前胆子很小,害怕夜晚,后来不再害怕了。
3.师质疑过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位怕黑的小朋友胆子变大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夜色》去看一看。
板块二:学习第1小节,体会“害怕”(15分钟)1.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
2.引导学生交流对文中小朋友的了解,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小结:胆子很小。
3.师质疑: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胆子很小?鼓励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
4.学生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以下几点:(1)出示“很小很小”与“很小”,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我”的胆子非常之小。
(2)从“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中引导学生体会妈妈通过讲述勇敢的故事来鼓励“我”不要害怕。
(3)抓住“一看窗外心就乱跳”中的“一……就……”这个关联词,引导学生体会妈妈讲的勇敢的故事对“我”来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5.拓展体会:(1)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是否害怕黑夜,为什么害怕以及害怕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夜色》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做个勇敢的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读课文。
2.小星星给我们送来了词语卡片,谁来试着读一读。
课件出示词语(背景是小星星卡片):胆子不敢往外瞧勇敢窗户乱跳偏要散步原来好像微笑再见夜晚看见(1)指名读。
(2)重点词语。
①勇敢:你能用“勇敢”说一句话吗?希望你们能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②窗户:应该怎么读?“户”读轻声。
③再见:哪个字和“再”字读音相同?(在)老师这有一句话,你能把它填正确吗?课件出示:再在()一个有月亮的晚上,爸爸拉着我一起去散步,我()也不害怕了。
这两个字是同音字,在汉字中,区分同音字的用法是最难的,你有什么好办法区分它们吗?(组词的方法来区分;通过字义来区分)(3)齐读。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是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个环节,一方面可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字词,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情境中,更好地展开教学。
二、精读课文,深入探究1.学习第一小节。
(1)边读边想:从前的“我”是怎样的呢?(胆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2)指名回答。
(3)说一说,你有没有过怕黑的时候?(学生自由表达,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4)“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可我为什么一看窗外心就乱跳呢?这时“我”心里都想了什么?(小组内讨论交流)读读这句话,读出害怕的语气。
(5)你认为这个小朋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胆小、怕黑)(6)指导朗读,指名读,评议。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由读读二小节,想想“偏要”是什么意思?(非要)谁能用“偏要”说一句话?(指名说)(2)我和爸爸一起出去散步时,“我”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汇报。
教师抓住“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进行体会。
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针对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使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本课的字词。
1、出示生字:色外看爸晚笑再读准字音并组词。
2、出示词语:胆子勇敢往外窗外乱跳偏要散步微笑故事夜晚原来晚上从前睡觉很小很小再黑再黑指名读,读准字音。
3、填一填:在再小鸟好像()和我说话:“小朋友()见!”同学们掌握的很好,为我们的努力加油!鼓励一下自己。
下面我们继续学习学习第九课《夜色》。
(图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2、读第一句:师:你觉得“我”怎么样?(生答)(板书:胆小)师:她刚才说,怕黑色,你们让你同意吗?师:头发是黑色的,他怕吗?师:衣服师黑色的,他怕吗?师:皮鞋师黑色的,他怕吗?师:怕什么?师:怕天黑,也就是怕夜晚的黑色。
出示图片: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同学们齐读红色的字,谁能用这两个字说一句话?(生答)出示图片:(1)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2) 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同学们再齐读较大的字,这两个词说明什么?(胆小、害怕)(板书:胆小)过渡:后来这个小朋友变得怎样了?(生答)3、指名读最后一句,出示图片:(教师随机板书“勇敢”)过渡:他是怎样由胆小变勇敢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三、诵读诗歌,讨论、交流。
1、自由读课文,寻找答案。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师生交流。
(1)、在第一小节中,找出描写“我”胆小害怕夜晚的句子,读一读。
(第一句)(2)、指导朗读。
(音调放低,读出胆小害怕的语气)(3)、指名读。
(适时指导)(4)、齐读。
读出小朋友对夜晚害怕的心情。
(5)小朋友到最后胆子还是很小很小吗?(很勇敢)请同学们读第二小节,找出从胆小到勇敢的句子,读一读。
(6)、指名朗读第二节。
第8课 夜色(第2课时)1.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2.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1.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2.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1.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2.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胆子 勇敢 往前 窗外 乱跳 偏要 散步 原来 好像 微笑 再见2.开火车读课后题“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
3.齐读课后题“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每组词语的共同规律。
合作探究(一)探究一:学习第1小节。
1.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第1小节,思考:诗歌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学生:“我”是一个胆小、怕黑的孩子。
教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找找文中相关的词语。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胆子”“很小很小”“一……就……”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
(2)教师:妈妈是怎么帮助“我”的? 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学生:给“我”讲勇敢的故事。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妈妈“讲了又讲”?(3)教师:如果你就是这个怕黑的小主人公,天黑下来了,你的心情会怎样?学生畅所欲言。
2.指导朗读。
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了第1小节的意思后,再来朗读课文。
(1)“很小很小”表示“我”的胆子太小了。
朗读时,要读得轻一些,表现出“我”的“胆怯”。
(2)“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这两句话都用了“一……就……”的句式。
读这两句话时,音调应放得低些,读出害怕的语气。
(3)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根据句子的意思读好停顿。
(4)学生借助教师划分的停顿,自由练习读好长句子。
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5)同桌合作,一人读,一人听并作出评价。
(6)学生齐读第一小节,读出“我”对黑夜害怕的心情。
(二)探究二:学习第2小节。
统编本《夜色》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材分析(二)从课文内容来看课文有两个小节,第一小节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语言开头,写了“我”从前胆子很小,很怕黑。
第二小节描写了“我”在爸爸的帮助下踏出家门,发现了夜晚景色的美好。
两个小节对比的表现出“我”对夜色由害怕到接受的心理变化。
培养语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读懂文中作者我”的心理变化,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从插图的内容看课文配的两幅插图,第一幅插图对应的是第一小节的内容,第二幅插图对应的是第二小节的内容。
教学中要充分借助插图,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由对夜色害怕到接受的心理变化过程。
(三)从识字的重点看“笑”是本课要会写的生字。
教学中,要在朗读句子的过程,借助图片感受变勇敢后的“我”面带微笑的画面。
在理解词语“微笑”的基础上,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进行写字练习,将理解、积累、运用和书写几方面的有机结合。
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表达能力。
班中很多孩子和文中小朋友一样,对黑夜有着莫名的恐惧。
学习课文时,他们能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到“我”那种紧张、害怕的心情。
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以直观、形象为主,要借助诗歌中的省略号引导学生想象,并仿照书上的句子表达夜晚美好的景色,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巩固本课生字和词语,正确书写“笑”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我”从前和现在的心理变化。
3.懂得勇敢的孩子才能看到美好的风景。
(二)教学重点1.巩固本课生字和词语,正确书写“笑”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我”从前和现在的心理变化。
(三)教学难点懂得勇敢的孩子才能看到美好的风景。
教学流程环节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预设时间:6分钟)(一)教师课堂行为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谁来读课题。
2.夜色是什么意思?3.请和我一起写课题。
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第二时教案设计部编版
【教学内容】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第9《夜色》(共2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文。
2理解文内容,体会文中“我”的心情变化和夜色的美好。
3在文中理解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进一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培养学生勇敢独立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培养学生勇敢独立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
板块一:回顾文,质疑导入(分钟)
指名学生朗读文。
2指名学生交流文的主要内容:文中的“我”从前胆子很小,害怕夜晚,后来不再害怕了。
3师质疑过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位怕黑的小朋友胆子变大了呢?这节我们就一起走进《夜色》去看一看。
板块二:学习第1小节,体会“害怕”(1分钟)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
2引导学生交流对文中小朋友的了解,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小结:胆子很小。
3师质疑: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胆子很小?鼓励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
4学生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以下几点:(1)出示“很小很小”与“很小”,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我”的胆子非常之小。
(2)从“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中引导学生体会妈妈通过讲述勇敢的故事来鼓励“我”不要害怕。
(3)抓住“一看窗外心就乱跳”中的“一……就……”这个关联词,引导学生体会妈妈讲的勇敢的故事对“我”来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拓展体会:
(1)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是否害怕黑夜,为什么害怕以及害怕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2)学生交流(比如:害怕黑夜。
担心有鬼:听到黑夜里的风声就害怕;总是担心野兽会跑到家里来等等。
害怕的时候心跳就会加速,会把窗帘紧紧拉起来,藏在被窝里等等)。
(3)练习表达:
“我”一看到窗外心就乱跳,总是担心--------------------------------------------------------。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小节,注意读出小诗的押韵,通过朗读表现“我”的胆小。
板块三:学习第2小节,感受“夜晚的美好”(1分钟)师过渡:妈妈讲勇敢故事的方法并没有让“我”变得勇敢,爸爸又想出了什么办法来让“我”不再害怕夜晚呢?请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第2小节。
2学生轻声朗读第2小节,交流爸爸有什么办法:偏要拉“我”去散步。
(引导学生体会“偏要”是指在“我”胆子很小、极不情愿的情况下,爸爸非要拉“我”去散步。
)3引导学生想象“我”在夜色中看到了什么:
(1)指名学生朗读“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这句话,引导学生从“原来”一词中体会到“我”看到“花草微笑”时的惊讶心情。
(2)拓展想象: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在晚上散步的时候还能看到什么。
(3)师出示有关美丽夜色的图片,让学生直观体验夜色的美丽。
(4)练习表达:
在夜色中散步,“我”发现,原来-------------------------------------------------------------------。
4师小结:夜色中其实有许多美丽的景色,只要我们敢于走出去,就会发现黑夜其实并不可怕。
正是有了这种发现,文中的“我”才会说道(师引读,出示):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鼓励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再黑再黑”这个词语中体会“我”的胆子变大了:拓展想象“我”还能看到了什么,进一步巩固对省略号的认识。
6指导血红色呢过朗读第2小节,读出略带惊讶的兴奋心情。
7师生配乐朗读全文,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学习了这首小诗的收获。
板块四:堂小结(分钟)
小朋友们,美丽的夜色中藏着许多我们原来不知道的小秘密,只要我们勇敢地走出去,就一定会有惊喜。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勇敢独立,收获更多精彩的发现。
(再次配乐朗诵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