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折的健康教育
- 格式:doc
- 大小:308.00 KB
- 文档页数:5
胫骨平台骨折概述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
胫骨平台是膝关节的重要负荷结构,一旦发生骨折,使内、外平台受力不均,将产生骨关节炎改变。
同时胫骨平台骨折常常伴有关节软骨、膝关节韧带或半月板的损伤,遗漏诊断和处理不当都可能造成膝关节畸形、力线或稳定问题,导致关节功能的障碍。
胫骨平台骨折发病机制胫骨平台骨折是强大的内翻或外翻应力合并轴向载荷的结果,可由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引起。
受伤过程中,股骨髁对下面的胫骨平台施加了剪切和压缩应力,可导致劈裂骨折、塌陷骨折,或两者并存。
实际上,单纯劈裂骨折只发生于骨松质致密的年轻人,惟有此关节面才能够只承受压缩力。
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表现伤后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障碍,因系关节内骨折均有关节内积血,应注意询问受伤史,是外翻或内翻损伤,注意检查有无侧副韧带损伤。
关节稳定性检查常受到疼痛、肌肉紧张的限制特别健康搜索是在双髁粉碎骨折者。
胫骨平台骨折可分为6型。
Ⅰ型:单纯外侧平台劈裂骨折Ⅱ型:外侧平台劈裂、塌陷骨折Ⅲ型:单纯中央塌陷骨折Ⅳ型:内侧平台骨折Ⅴ型:双髁骨折。
Ⅵ型:伴有干骺端和骨干分离的平台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辅助检查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可显示骨折及类型。
判定不清者,可行CT或MRI检查。
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一般均无困难,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有助诊断,伴有韧带损伤者应仔细检查,必要时术中同时予以探查判定。
需注意有无腘动脉腓总神经等伴发损伤。
鉴别诊断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胫骨平台骨折治疗1.非手术治疗(1)适应证:胫骨平台骨折无移位或者骨折塌陷<2毫米,劈裂移位<5毫米,粉碎骨折或不易手术切开复位骨折。
(2)牵引方法:跟骨牵引,重量3~3.5公斤,并做关节穿刺,抽吸关节血肿,牵引期4~6周。
依靠牵引力使膝关节韧带及关节紧张,间接牵拉整复部分骨折移位纠正膝内翻或外翻成角,在牵引期间积极锻炼膝关节活动,能使膝屈曲活动达90°,并使关节塑型。
胫腓骨骨折的健康教育胫腓骨骨折是指胫骨和腓骨两根下肢长骨之一或者同时发生骨折的情况。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骼损伤,可能由于意外事故、摔倒、运动损伤或者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
胫腓骨骨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了解胫腓骨骨折的预防、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1. 胫腓骨骨折的症状和原因:胫腓骨骨折的常见症状包括剧烈疼痛、肿胀、局部压痛、异常活动、畸形和皮肤破损等。
常见的原因包括高强度运动、交通事故、摔倒、骨质疏松和骨肿瘤等。
2. 胫腓骨骨折的预防:- 避免高风险运动:避免从高处跳下、进行高风险运动或者参预激烈的体育活动。
- 注意安全:保持家庭和工作环境的安全,避免摔倒和其他意外伤害。
- 增强骨密度: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补充维生素D和钙等营养素来增强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3. 胫腓骨骨折的治疗:- 医疗干预:及早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可能需要进行X射线检查、CT扫描等以确定骨折类型和程度。
- 确定治疗方法:根据骨折类型和程度,医生可能会选择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或者手术治疗(如内固定术)。
- 康复治疗:在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以恢复骨折区域的力量和灵便性。
4. 胫腓骨骨折的康复:- 保持歇息:在治疗初期,患者需要保持充分的歇息,避免过度活动和负重。
- 康复训练:根据医生或者物理治疗师的建议,进行适度的康复训练,包括肌肉强化、平衡训练和活动恢复等。
- 饮食和营养: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骨折愈合和康复。
- 心理支持:胫腓骨骨折可能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困扰,患者需要得到家人、朋友和专业人士的支持和鼓励。
5. 胫腓骨骨折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 感染:骨折后的伤口容易感染,患者需要保持伤口清洁,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预防。
- 血栓:长期卧床歇息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活动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
- 骨不愈合:某些情况下,骨折可能不愈合或者愈合缓慢,患者需要密切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定期复查。
胫腓骨骨折术后健康教育一、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禁食禁饮6小时。
保持情志调达。
二、食疗:伤后1—2周饮食宜活血化瘀、清淡易消化之品,如田七瘦肉汤、鱼片汤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忌食酸辣、燥热及肥腻滋补之品。
3—5周后饮食宜补气和血、接骨续筋,如猪脚筋汤、北芪乌鸡汤。
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
6—8周后饮食可以解除禁忌,宜多食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之品,如杜仲、枸杞子煲乌鸡、兔肉等,食疗有鹿筋花生汤,冬虫草炖瘦肉,杜仲牛膝猪骨汤等。
三、功能锻炼:循序渐进1、外固定术后第1~2天酌情减缓,3天后恢复锻炼。
踝、膝关节暂固定,有跟骨牵引者在做上述锻炼时应练习三点撑抬高上身和臀部。
可用两手支起臀部并将健肢蹬起,每隔2小时做1次,夜间睡眠时每隔3~4小时做1次,每次抬起至少15秒。
2、2周后除进行患肢肌肉锻炼外,可逐渐轻轻活动骨折上下关节,主要做抬腿练习和膝关节屈伸活动。
3、3周后,持双拐下地,患足下地,但不负重,不可悬起,4周时改用单拐(去掉健侧拐杖) 5周时可弃拐。
四、出院指导:出院后患肢继续抬高,不过早负重。
合理饮食,进营养丰富及易消化的食物。
小儿及老人应适当补充含钙食物(如奶制品、豆类、虾皮、海带、坚果等)。
肱骨髁上骨折健康教育一、食疗:伤后1—2周宜食活血化瘀、清淡易消化之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忌食酸辣、燥热及肥腻滋补之品。
对于热象的患儿宜凉血清热的食物。
3—5周(儿童3—4周)后饮食宜多补充补气和血、接骨续筋之食物.6周(儿童4周)后饮食可以解除禁忌,宜多食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之品等。
二、病情观察指导:不能随意松解小夹板系带。
若小夹板松脱或过紧或患者肢端皮肤出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牵引患者不要擅自改变体位,保持牵引重锤悬空,不得在牵引绳上覆盖被服等物品。
保持牵引针孔敷料干燥。
三、功能锻炼(1)骨折早期(1-2周):伤后即可开始主动握拳练习,每日200次左右,及腕关节屈伸活动,并配合予以手指、手腕轻抚摸或按压、推压消肿。
胫腓骨骨折
一、常规护理
①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应48小时内应进行常规冷敷
②体位:抬高患肢(抬高患肢有助于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以减轻水肿和疼痛,术后可促进伤口愈合)保持外展中立位。
③石膏固定的护理:石膏固定24小时内应经常检查足趾的背伸和跖屈情况,以判断腓总神经是否受压。
二、饮食
胫腓骨骨折患者饮食方面忌吃酸辣、燥热、油腻、难消化的食物。
并且不能抽烟、喝酒,也不能喝碳酸饮料,以免影响恢复。
①骨折早期进补容易导致淤血积滞,导致骨痂生长迟缓。
(如新鲜蔬菜、蛋类、豆制品、田七瘦肉汤、黑木耳瘦肉汤等)
②骨折中期饮食应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食物,以满足骨痂的生长需要。
(如骨头汤、动物肝脏等)
③骨折后期需继续给予营养丰富的食物,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同时补给足够的钙磷物质,以利于骨的钙化。
(如瘦肉、牛奶、蛋黄等食物。
)
三、功能锻炼
①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的基本原则是保持骨折位置稳定,促进骨折处尽快愈合,逐步恢复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以及负重。
恢复方法包括仰卧起坐、抬起臀部、勾脚绷腿、空蹬蹦腿、直腿抬高、下肢旋转摆动以及屈膝屈髋等,循序渐进。
②扶拐下床活动时,患侧肢体全足底着地,不可足尖着地,更不能悬空,防止跌倒。
康复期不可做剧烈运动。
四、复诊
胫腓骨骨折后的患者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在伤后1年内都需要到医院进行定期的门诊随访,时间点通常为术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到门诊找相关医师进行复查。
胫腓骨骨折的健康教育胫腓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导致骨折,如摔倒、跌落或剧烈的运动等。
本文旨在向大家提供关于胫腓骨骨折的健康教育,包括骨折的定义、症状、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内容。
一、胫腓骨骨折的定义胫腓骨骨折是指胫骨和腓骨两根长骨之一或同时发生骨折的情况。
胫骨和腓骨是人体下肢的重要组成部分,骨折会导致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等症状。
二、胫腓骨骨折的症状1. 疼痛:骨折部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特别是在活动或负重时更加明显。
2. 肿胀:骨折部位会出现明显的肿胀,局部皮肤可能会变红或紫。
3. 变形:骨折部位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畸形,如肢体弯曲或错位。
4. 压痛:骨折部位会对压力敏感,轻微的触摸或压力就会引起疼痛。
5. 功能障碍:受伤的肢体会失去正常的功能,无法进行正常的活动。
三、胫腓骨骨折的诊断如果怀疑胫腓骨骨折,应尽快就医进行专业的诊断。
医生通常会进行以下步骤来确认诊断:1. 症状询问:医生会询问病史和受伤情况,以了解疼痛、肿胀和活动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2. 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受伤部位,观察是否有明显的畸形、肿胀和压痛等症状。
3. 影像学检查:医生通常会要求进行X射线检查,以确认骨折的位置、类型和严重程度。
四、胫腓骨骨折的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取决于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1. 保守治疗:适用于骨折较为稳定且未错位的情况,通常通过固定石膏或可调节的支具来固定骨折部位,促进骨折愈合。
2. 手术治疗:适用于骨折严重、错位明显或无法通过保守治疗恢复的情况。
手术通常包括骨折复位、内固定(使用钢板和螺钉固定骨折)和外固定(使用金属支架固定骨折)等步骤。
3. 康复治疗:在骨折治疗后,康复治疗是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功能的重要环节。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和功能训练等,旨在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活动。
五、胫腓骨骨折的康复胫腓骨骨折的康复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
胫腓骨骨折康复教育
术前指导:
1、抬高患肢,消除肿胀,肢体的远端要高于近端,近端要高于心脏。
2、保持中立位,严禁外旋,为防止足跟压伤,可踝部垫小软枕,以使足跟悬空。
3、对肢体末端的关节进行主动锻炼,如活动下肢的足趾,并进行患肢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每日不少于1000次,所谓等长收缩,就是在不活动关节的情况下,有意识的绷紧肌肉,持续一定时间后再放松,该锻炼属静力锻炼,一般不会导致骨折移位,每日可多次进行,每次15—20分钟,做100次左右的收缩。
4、解释夹板或石膏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术后指导:
1、在医生指导下股四头肌功能训练和踝泵锻炼,防止膝、踝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
2、在外固定坚强牢固的情况下,早期下床,适当给骨折端以应力刺激,促进骨折愈合。
3、鼓励患者早期床上运动,手拉吊环,抬高身体,增加肺活量及促进循环,防止肺不张、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4、健侧肢体每日做关节全范围运动。
出院指导:
1、定期复查,发现患肢血液循环、感觉、运动异常,请及时就医。
2、扶拐下床活动患侧肢体全脚着地,防止摔倒,加强患肢膝踝关节伸屈锻炼,如有踝关节功能障碍可做踝部旋转,斜坡练步等功能锻炼,踝关节强硬者,可做踝关节的下蹲背伸和站立届膝背伸等。
3、多食动物内脏如心、肝、肾、排骨汤以及新鲜瓜果蔬菜,以促进骨折愈合。
4、保持心情愉快,劳逸适度。
胫腓骨骨折的健康教育引言概述:胫腓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发生在运动或事故中。
在胫腓骨骨折的健康教育中,了解相关知识和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对于减少骨折的发生和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胫腓骨骨折的健康教育。
正文内容:1. 胫腓骨骨折的基本知识1.1 胫腓骨的解剖结构1.2 胫腓骨骨折的分类和常见原因1.3 胫腓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2. 胫腓骨骨折的预防措施2.1 预防意外伤害2.1.1 注意家居安全,减少跌倒风险2.1.2 遵守交通规则,减少交通事故2.2 加强运动前的热身活动2.3 使用适当的保护装备3. 胫腓骨骨折的急救处理3.1 确保伤者安全3.2 保持伤者平卧,避免移动受伤部位3.3 使用冰敷减轻疼痛和肿胀3.4 尽快送伤者就医4. 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4.1 保守治疗4.1.1 石膏固定4.1.2 牵引治疗4.2 手术治疗4.2.1 内固定手术4.2.2 外固定手术5. 胫腓骨骨折的康复护理5.1 康复训练5.1.1 功能锻炼5.1.2 步态恢复5.2 饮食调理5.2.1 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5.2.2 控制体重,减轻骨折部位的负荷5.3 心理支持5.3.1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康复过程5.3.2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总结:胫腓骨骨折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和康复的关键。
通过了解胫腓骨骨折的基本知识,采取预防措施,正确处理急救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进行综合的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减少骨折的发生和促进患者的康复。
在胫腓骨骨折的健康教育中,除了专业知识,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通过综合的健康教育,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胫腓骨骨折的健康教育胫腓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发生在腿部,特别是胫骨和腓骨之间的部位。
它可能是由于外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或者是由于扭伤或压力过大而导致的。
胫腓骨骨折的健康教育旨在向患者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指导,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这种骨折。
以下是一些关键信息和建议,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胫腓骨骨折。
1. 胫腓骨骨折的症状和诊断:- 症状:胫腓骨骨折通常会引起剧烈的疼痛、肿胀、淤血和局部压痛。
患者可能无法行走或承受体重。
- 诊断:医生通常会进行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或CT扫描)来确诊胫腓骨骨折。
2. 紧急处理:- 如果怀疑骨折,请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
- 在等待医疗救援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 避免移动受伤的部位,尽量保持固定。
b. 如果有明显的外露骨骼,可以用干净的布料轻轻覆盖,避免直接接触。
3. 医学治疗:- 医生会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来制定治疗计划。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a. 石膏固定:对于稳定的骨折,医生可能会将患肢固定在石膏中,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b. 外固定:对于复杂或不稳定的骨折,医生可能会使用外固定器来稳定骨骼,并允许更好的愈合。
c.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骨折,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来重新定位和固定骨骼。
4. 康复和自我护理:- 康复过程是恢复骨折后功能的重要阶段。
以下是一些建议:a. 遵循医生的康复计划和建议。
b. 保持适当的休息和睡眠,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c. 饮食要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支持骨折的愈合和骨骼健康。
d. 避免吸烟和饮酒,因为它们可能延缓骨折的愈合过程。
e.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运动和物理治疗,以帮助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5. 预防和注意事项:- 预防骨折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骨骼健康和避免意外伤害。
以下是一些建议:a. 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以促进骨骼健康。
b. 参与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增强骨骼和肌肉的力量。
c. 注意安全,避免意外摔倒或其他危险活动。
胫腓骨骨折的健康教育胫腓骨骨折的健康教育概述胫腓骨是人体腿部中的长骨,由胫骨和腓骨组成。
胫腓骨骨折是指胫骨或腓骨骨干或骨端发生断裂或骨折。
胫腓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由外伤引起,如跌倒、交通事故或运动损伤。
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骨折后的健康教育对于患者恢复身体功能至关重要。
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可以了解胫腓骨骨折的原因、症状和治疗方式,学习正确的康复方法,掌握预防骨折的知识,并尽早恢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中。
胫腓骨骨折的症状胫腓骨骨折的症状包括:- 剧烈疼痛- 肿胀和淤血- 无法站立或行走- 可能听到骨头断裂的声音- 可能出现骨骼错位胫腓骨骨折的常见治疗方式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式根据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定。
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1. 保守治疗:对于部分简单的骨折,可以通过戴上石膏固定或外固定器的方式进行治疗。
2. 手术治疗:对于复杂或不稳定的骨折,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来修复骨折部位。
康复期的重要性胫腓骨骨折的康复期对于恢复患者的功能和减少并发症非常重要。
康复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物理治疗:通过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理疗和运动疗法来帮助恢复骨折部位的功能。
- 药物治疗:通过药物控制疼痛和消炎,促进骨折愈合。
- 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可以提供患者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骨折愈合。
- 心理调适:由于骨折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患者情绪低落,需要进行心理调适,提供心理支持。
预防骨折的建议为了避免发生胫腓骨骨折,以下是一些建议措施:- 注意安全:注意行走过程中的安全,并避免跌倒和摔倒。
- 适当锻炼:通过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特别是增强腿部肌肉的锻炼,可以增强骨骼的强度和稳定性。
- 遵医嘱:遵守医生的建议,包括定期复查骨折部位和长期服用药物等。
结论胫腓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需要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和预防措施。
通过正确的健康教育,患者可以了解骨折的原因、症状和治疗方式,并进行积极的康复和预防工作,以尽早恢复到正常生活中。
胫腓骨骨折的健康教育胫腓骨骨折的健康教育胫腓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指的是下肢的胫骨和腓骨骨干发生断裂或裂纹。
本文将详细介绍胫腓骨骨折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内容。
一、病因胫腓骨骨折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原因包括车祸、运动伤害、摔倒以及骨质疏松等。
骨折部位可以分为胫骨中段骨折、胫骨远端骨折和腓骨骨折等。
二、症状胫腓骨骨折的症状表现为剧烈疼痛、肿胀、局部压痛、活动受限、畸形以及听到骨折部位的杂音等。
在检查中常常发现局部出现血肿,且有可能伴随皮肤破裂。
三、诊断胫腓骨骨折的诊断需要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并且常常需要辅助检查如X光检查、CT扫描或MRI等。
这些检查能够帮助医生准确确定骨折的类型、位置和程度。
四、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可以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使用石膏固定、戴拐杖辅助行走以及进行物理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的骨折或合并其他严重损伤的情况,常常需要进行内固定手术。
五、预防为了预防胫腓骨骨折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锻炼,提高腿部肌肉力量和骨骼密度;2.避免高风险运动和活动,如高空作业、高速运动等;3.使用合适的保护装备,如护膝、护脚等;4.注意骨质健康,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 等。
本文档涉及附件:1.胫腓骨骨折的X光照片;2.胫腓骨骨折的保守治疗方案;3.胫腓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案。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骨折:骨头发生断裂或裂纹的损伤,属于刑法上的伤害行为;2.保守治疗:通过非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如使用石膏固定;3.手术治疗:通过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如内固定手术。
胫骨平台骨折的健康教育
一、定义:
胫骨上端与股骨下端形成膝关节。
胫骨与股骨下端接触的面为胫骨平台。
胫骨平台是膝关节的重要负荷结构,一旦发生骨折,使内、外平台受力不均,将产生骨关节炎改变。
二、症状、体征:
外伤后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障碍,因系关节内骨折均有关节内积血,应注意询问受伤史,是外翻或内翻损伤,注意检查有无侧副韧
带损伤。
关节稳定性检查常受到疼痛、肌肉紧张的限制,特别是在双髁粉碎骨折者。
三、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四、护理
(一)体位护理
患者仰卧,去枕,患腿抬高放于一枕上,足尖朝向正上方,并使腿的位置高或平于心脏,促进静脉回流,减缓肿胀;不得用枕头垫在膝下使之弯曲,以免影响日后膝关节伸直角度;如果疼痛加剧,可询问医师、治疗师进行正确的体位摆放。
(二)功能训练
1、踝泵练习:患者仰卧位,患膝伸直,踝关节交替做背伸、跖屈动作,在可达到关节活动度的最末端尽量保持10-15s。
注意无痛训练原则。
20-30次/组,1组/20min 。
作用:可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预防静脉血栓,消除肿胀。
股四头肌静力收缩:用毛巾卷或其他可支撑物于患者足跟处垫高,踝背屈,膝关节伸直,股四头肌发力,下压毛巾,每次动作保持10-15s,再松开进行下一次动作。
10-15次/组,3-5组/天。
2、术后一周内
直抬腿:患者仰卧位,健侧屈髋屈膝90度,患侧踝背屈,膝伸直,股四头肌、髂腰肌发力屈髋,使患侧下肢抬离床面至最大程度,并保持至力竭,再缓慢下放,准备进行下一次动作。
15次/组,4-6组/天。
侧抬腿:患者侧卧位,健侧腿微微屈髋屈膝,进行支撑;患侧腿伸直,脚尖正向前方;患侧臀中肌发力髋外展,大腿抬离床面约30度左右;角度可以稍小,避免腰部肌肉过度代偿;保持10-15s,再缓慢下,一次结束。
15次/组,4-6组/天。
后抬腿:患者俯卧位,健侧腿放松;患侧腿伸直,脚尖向下,臀大肌发力髋伸展,使之抬离床面;角度可稍小,避免腰部肌肉过度代偿;保持10-15s ,再缓慢下放为一次。
15次/组,4-6组/天。
3、术后2-4周
屈曲-坐位垂腿:患者长坐位于床边,依靠重力或在踝关节处绑沙袋使膝关节屈曲,在末端保持10min ,1次/天。
适用于0-95度范围。
另外,治疗师可进行一定量的运动训练,辅助运动下改善患者屈伸活动范围。
4、术后5-12周
负重练习:一般从术后4-6周开始负重练习。
治疗师可用特定设备进行减重训练,康复条件优越可利用水中减重训练,患者使用体重秤,患腿可从10%的体重负重,每周增加5-10%,12周基本可全负重,特别硬注意不可增加疼痛程度。
重心转移训练:治疗师辅助保护,患者首先健腿全负重,再缓慢地将重心放到患腿,使之受力。
重心转移的比例根据患者自身感受和骨折愈合的情况决定。
1min/次,10-15次/天。
随病情变化可进阶。
5、术后3月后
上、下楼梯训练:上楼梯,患腿先上,下楼梯时,患腿先下。
五、出院指导
1.定期复查,发现患肢血液循环、感觉、运动异常,请及时就医。
2、加强营养,多食排骨汤、鸡汤、动物内脏,以及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水果、蔬菜以补充机体所需。
3、进行扶拐下床不负重活动,随着骨折愈合的强度增加逐步增加肢体负重,并加做小腿带重物的伸膝抬举操练,以加强股四头肌肌力,增加膝关节的稳定度。
下床时应有保护,防止摔倒造成2次损伤。
4、保持心情愉快,按时作息,劳逸适度。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