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比较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8
四川农业大学比较文学概论(本科)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111799--四川农业大学比较文学概论(本科)期末备考题库111799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单选题:(1)形象学脱胎于()A.阐发研究B.平行研究C.接受研究D.影响研究。
正确答案:D(2)中国比较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是在()A.西晋时期B.鸦片战争至五四前夜C.“五四“前至1949年D.唐宋时期正确答案:B(3)1827年,()在巴黎大学讲课时正式采用比较文学的名称。
A.歌德B.维耶曼C.波斯奈特D.诺埃尔正确答案:B(4)19世纪,比较文学从()研究中脱胎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文学理论B.文学史C.诗歌D.文学正确答案:A(5)太阳神话说是()创立的A.库恩B.雅科布·格林C.谬勒D.弗雷泽正确答案:C(6)法国最早的比较文学学者是()A.巴尔登斯伯格B.布吕纳季耶C.戴克斯特D.卡雷正确答案:B(7)()在《论文学》中提出了文学取决于社会生活和地理环境的著名论点,A.孟德斯鸠B.斯达尔夫人C.格林D.泰纳正确答案:B(8)“暗含的读者”这一概念是()提出的A.海德格尔B.伊塞尔C.布莱西特D.曼海姆正确答案:A(9)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19世纪()年代即已萌芽,七八十年代正式产生。
A.三十B.四十C.五十D.二十正确答案:A(10)形象学的研究对象是某国某民族文学作品中的()A.异国异族形象B.东方形象C.异国情调D.异域风物正确答案:A(11)主题学是从19世纪初期德国()中衍生出来的。
A.神话学上一页下一页。
大学试题(文学)-比较文学考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答案附后面)卷一:1.下面作家中,可以进行影响研究的是OA、鲁迅和果戈理Bs易卜生和曹禺C、托尔斯泰和罗星・罗兰D、拜伦和莱蒙托夫E、拜伦与普希金2.简述宗教对文学的影响。
3.什么是“期待视野”?4.关于哈罗德•布鲁姆,描述不恰当的是()。
A、他是“耶鲁学派”批评家B、他是美国著名文学教授C、他认为文本分析非常重要D、他提倡历史的、阶级的文学研究5.下面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比较文学所具有的作用()。
A、比较文学研究创造了“世界文学”的时代B、比较文学使文学研究的视野和范围更扩大了C、比较文学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学的共同规律D、比较文学研究能使各民族增强相互了解6.下列学者哪个不属于心理分析学派OA、弗洛伊德B、荣格C、钟敬文7.阐发研究作为一种研窕方法,是由法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
8.我国文学史上将诗歌和科学完美结合的杰作《天问》的作者是(〔A、屈原B、李白C、苏轼9.1979年,O的《管锥编》出版标志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
10.下列套话中,哪个不是中国人用来描绘日本人的?OA、倭寇B、小日本C、鹰钩鼻11.关于“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口,合理的做人”,正确的是()。
A、此语出自宗白华B、提出的问题与教育有关C、此语出自《美学散步》D、其思想与《弟子规》相似12.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窕有何关系13.为什么要在跨学科研究中引入跨文明的视野?14.美国学者()认为“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
A、基亚B、韦勒克C、雷马克D、韦斯坦15.比较文学就是要突破各种学术研究的界限,“打通”整个文化领域,使文学研究进入了()性研究的新阶段。
16.属于美国学派代表人物的有O.A、列文B、基亚C、卡雷D、韦勒克E、雷马克17.信息本身最根本的性质是()βA、独立性B、完整性C、不确定性D、确定性18.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一文中说哪篇文章是“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互参证"OA、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B、钱钟书的《通感》C、钱钟书的《诗可以怨》D、朱光潜的《诗论》19.下列作家研究中可以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的是OA、鲁迅与果戈理B、托尔斯泰与罗型•罗兰C、歌德与席勒D、拜伦与雪莱E、拜伦与普希金20.《西厢记》和《罗密欧与朱>叶》的比较研究属于OA、影响研究B、平行研究C、阐发研究D、接受研究21.什么是比较文学的可比性?22.比较文学要求在研究中国文学时,应以()为背景,以()为参照系统,认识和评价H己。
一闭卷考试试卷及答案:比较文学测验题A卷--------系-------班----------姓名---------学号----------------一.填空:4比较文学的“四个跨越”是指——、--------、--------------、---------..二.名词解释:151.比较视域2.套话3.他者三.简答题:451.简述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原则2.简述迷狂说与妙悟说的异同3.简述比较视域的特点四.论述题:36举例说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特点比较文学测验题B卷--------系-------班----------姓名---------学号----------------一.填空:6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外部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内部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二.名词解释:152.文道论3.注视者4.理念说三.简答题:452.简述中西诗学比较的必要性3.简述中国现代文学与心理学的互渗关系4.简述中国古代诗学范畴体系的三重构造四.论述题:34举例说明比较视域中不同民族文学的对话过程比较文学测验题A卷答案一.填空: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二.名词解释:151.答:强调主体性..比较文学的本体2.答:一个民族反复用来描述异国和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汇3.答:形象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对异国认识的总和..三.简答题:451.答:一个本体;两个学贯;三种关系;四个跨越;汇通性;体系化2答:不同..1..理智与非理智..2..狂热与虚静..3..神赐与积累..同..1..强调直觉..2..与宗教有关3答:1..流动性与联系性..2..开放性..3..自觉性四.论述题:36答:1..变异性..2..综合性比较文学测验题B卷答案一.填空..6社会集体想象物、作家、他者形象与他者的关系..词汇、等级关系、故事情节二.名词解释:151.答:古代文论核心概念..关于文艺的起源、内容与形式..2答:当代形象学研究的重心..他者形象的建构者..3答:西方文论核心概念..关涉文艺的起源、内容与形式..具有宗教色彩三.简答题:451答:1..寻求共通规律..2..辨别差异性2答:1..心理学为文学提供思想、心理依据..2..文学为心理学提供形象、具体的文本3答:1..本源范畴..2..中心范畴..3..一般范畴四.论述题:34答:1..模仿..2..过滤..3..文化阐释..4..新文化样式的创造..二开卷考试:论文写作题目、写作要求及评分标准:1.论文写作题:论政治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2.论文写作要求:1.观点明确;有一定的新意..2层次清楚;结构严密..3.论证严密;材料翔实;4.语言准确而有文采..3.论文评分标准:1.90--95..思想深刻;论述有力度;文笔流畅..2.85---90..思想清楚;论述较有力度;文笔流畅..3.80---85..思想较清楚;论述较有力度;文笔较流畅.. 4.75—80..基本切题;思想较清楚;论述力度不够..5.60—75..基本切题;思想尚清楚;论述较乏力;语言组织能力一般..。
绪论常见问题1、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什么?查看答案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
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简要谈谈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查看答案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得以存在的立身之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同源性。
在以同源性为突出特征的影响研究的可比性中,影响的种类、影响的途径和接受的实证性方式就成为法国学派比较文学具体的研究内容。
除此以外的一切比较文学研究,由于缺乏同源性,法国学派均否认其属于比较文学。
由于在法国学派那里可比性已被人为限制到很小的领域内,显而易见,这并不是比较文学可比性的全部。
(2)、变异性。
出自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形象的变异与接受的变异,甚至发生“他国化”式的蜕变,这些都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差异性成为可比性的核心内容。
(3)、类同性。
比较文学发展到以平行研究为特征的美国学派时,影响研究的束缚便得以突破。
可比性的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类同性和综合性作为平行研究可比性的特征凸现出来。
平行研究的对象是彼此毫无直接影响和亲缘联系的不同国家或民族间的文学。
因此,类同性所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规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
而综合性则是立足于文学,以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比较的一种交叉关系。
因此,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就在于类同性与综合性。
(4)、异质性与互补性异质性与互补性的可比性主要是从跨文明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的,因为,法、美学派均属于同一欧洲文化体系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而随着比较文学发展到以跨文明研究为基本特征的第三阶段,异质性作为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又凸现出来。
川大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四川大学的校训?A. 海纳百川B. 有容乃大C. 厚德载物D. 博学笃行答案:C2. 四川大学位于我国的哪个省份?A. 四川省B. 重庆市C. 云南省D. 贵州省答案:A3. 四川大学的前身是哪一所大学?A. 成都大学B. 四川师范大学C. 四川大学D. 华西医科大学答案:D4. 四川大学的校徽颜色是什么?A. 蓝色B. 绿色C. 红色D. 黄色答案:A5. 四川大学的校庆日是哪一天?A. 5月4日B. 9月28日C. 10月1日D. 11月11日答案:B6. 四川大学的校歌名称是什么?A. 《川大之歌》B. 《四川大学校歌》C. 《海纳百川》D. 《川大颂》答案:B7. 四川大学的校训中“海纳百川”的含义是什么?A. 包容并蓄B. 勇敢无畏C. 智慧卓越D. 勤奋进取答案:A8. 四川大学的校训中“有容乃大”的含义是什么?A. 包容并蓄B. 勇敢无畏C. 智慧卓越D. 勤奋进取答案:A9. 四川大学的校训中“博学笃行”的含义是什么?A. 广泛学习,坚定实践B. 勇敢无畏C. 智慧卓越D. 勤奋进取答案:A10. 四川大学的校训中“厚德载物”的含义是什么?A. 广泛学习,坚定实践B. 勇敢无畏C. 智慧卓越D. 包容并蓄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四川大学的校训包括哪些内容?A. 海纳百川B. 有容乃大C. 厚德载物D. 博学笃行答案:ABCD2. 四川大学的校徽中包含哪些元素?A. 书卷B. 校名C. 校训D. 校庆日答案:ABC3. 四川大学的校歌中提到了哪些内容?A. 川大精神B. 川大历史C. 川大校训D. 川大校徽答案:ABC4. 四川大学的校训中体现了哪些价值观?A. 包容B. 智慧C. 勤奋D. 勇敢答案:ABC5. 四川大学的校训中“海纳百川”和“有容乃大”共同体现了什么?A. 包容并蓄B. 勇敢无畏C. 智慧卓越D. 勤奋进取答案:A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四川大学的校训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川大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四川大学的校训是()。
A.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B.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C.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D.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答案:A2. 四川大学的前身之一是()。
A. 华西医科大学B. 成都科技大学C. 四川联合大学D. 成都大学答案:A3. 四川大学的校庆日是每年的()。
A. 5月4日B. 9月29日C. 10月1日D. 11月11日答案:B4. 四川大学的校歌是()。
A. 《四川大学校歌》B. 《华西医科大学校歌》C. 《成都科技大学校歌》D. 《四川联合大学校歌》答案:A5. 四川大学的校徽中的主要元素是()。
A. 书卷和凤凰B. 书卷和龙C. 书卷和熊猫D. 书卷和莲花答案:A6. 四川大学的校花是()。
A. 梅花B. 荷花C. 桂花D. 牡丹答案:C7. 四川大学的校树是()。
A. 松树C. 银杏树D. 榕树答案:C8. 四川大学的校史馆位于()。
A. 望江校区B. 华西校区C. 江安校区D. 龙泉校区答案:A9. 四川大学的图书馆藏书量超过()万册。
A. 300B. 400C. 500答案:C10. 四川大学的现任校长是()。
A. 李言荣B. 谢和平C. 李向群D. 张林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四川大学的前身包括()。
A. 四川中西学堂B. 华西协和大学C. 成都工学院D. 成都科技大学答案:ABD12. 四川大学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包括()。
A. 数学B. 材料科学与工程C. 化学工程与技术D. 生物学答案:ABCD13. 四川大学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包括()。
A. 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B. 国家高分子材料工程研究中心C. 国家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D. 国家能源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答案:ABC14. 四川大学的国家级教学团队包括()。
A. 数学教学团队B. 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团队C. 化学工程与技术教学团队D. 生物学教学团队答案:ABCD15. 四川大学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包括()。
四川大学中文系文学概论试题(适用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1997年试题一.词语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形象大于思想;2.济金根与《济金根》;3.艺术直觉;4.游戏说;5.文学的民族性;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作为一种文学的创造方法,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的意义和局限性何在?2.结合具体的例证,简论文学风格的形成。
3.试析灵感。
4.列宁对于托尔斯泰的评论综述。
三.论述题(选作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文艺学专业考生必选第3题。
)1.你是怎样理解文艺的审美性特征的?对于当前文艺创作中出现的审美性的失落这一现象,你认为原因何在,应该作何评价?2.恩格斯《致保·恩斯特》(1890年6月5日)述评。
3.解释“人化自然”(文艺学专业考生必选)1998年试题一.词语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内在的尺度”;2. 通感;3. 悲剧性;4.创作方法与文艺思潮;5.艺术概论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毛泽东在《讲话》中对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作出了什么样的论述?你对此的观点有何看法和评价?2.你是怎样看待“三一律”的?3.恩格斯对歌德的评论对于我们评论古典作家继承文学遗产有何启示?4.简论文学形式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
三.论述题(选作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文艺学专业考生必选第3题。
)1.联系文学创作实际,谈你对“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观点的理解。
2.现实主义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异同评述。
3.“实践派”美学观述评。
(文艺学专业考生必选)1999年试题一.词语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古典主义;2.“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3.“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4.文学鉴赏的差异性和一致性;5.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现象;6.福斯泰夫与“福斯泰夫式背景”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文艺创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有何特征?2.简述列宁论述托尔斯泰的基本观点。
比较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比较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比较文学一、选择题1、下面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比较文学所具有的作用(A)A 比较文学研究创造了“世界文学”的时代。
B 比较文学使文学研究的视野和范围更扩大了。
C 比较文学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学的共同规律。
D 比较文学研究能使各民族增强相互了解。
2、下面哪一项是法国学派的特点( B )A 法国学派重视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
B 法国学派重视具有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
C 法国学派认为各民族的文学没有优劣之分。
D 法国学派最早倡导了无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
3、下面哪一项,与美国学派的产生没有关系(C )A 第二次大战后,美国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已经不亚于欧洲。
B 在20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在美国兴起了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思潮,名为“新批评”。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的强大,美国人认为美国的比较文学已经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D 美国学派不满意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欧洲中心论”4、下面哪一项属于文类学研究的问题( C )A 《西游记》在个别情节上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相似之处。
B 孙悟空与神猴形象的关系。
C 《西游记》与《罗摩衍那》在叙述方式和体裁形式上的不同。
D 《西游记》中人物形象的变异问题。
5、下面关于媒介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媒介学研究接受国在接受过程中所受的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 媒介学研究文学影响的传播过程。
C 媒介学研究以翻译为主的传播手段。
D 媒介学主要研究媒介者、媒介工具和媒介过程。
6、形象学十分强调对“主观性”的分析,下面对这种主观性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A 形象学十分注重对主观性进行分析,因此,形象学就没有什么客观依据可言。
B 在形象学研究中,我们必须把握当时民众的社会心理。
C 一个国家之所以对某一个国家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想象,它的文化传统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D 在形象学的研究中,一定要兼顾对历史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只有这样,形象学的“主观性”才不至于走向极端。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期末考试试题(一)(闭卷)一、填空:(16分)1、英文中的“比较文学” 一词是年由书中确定并使用的。
2、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最终诞生于世纪年代末至90年代。
3、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是___________、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和比较文学学位论文与工具书的出现。
5、世界比较文学大致可以分为三大学派。
7、当代文类学把文学作品分和戏剧类三大类。
&《文心雕龙》的作者是10、形象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两方面。
12、中国大陆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是1984年卢康华、孙景尧所著的二、简要回答:(30 分)1、什么是比较文学的可比性?2、什么是“期待视野” ?3、什么是“社会总体想象物” ?三、论述:(54分)1、试论述跨学科研究。
2、试述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消极作用和积极意义一、填空:(16分)1、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是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的、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课程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和____________________2、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开始得比较早,但是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在年代。
世纪3、渊源学分为集体的渊源。
4、当代文类学把文学作品分抒情类、三大类。
5、比较文学的可比性由、跨越性和三个条件组成。
7、《管锥编》的作者是 二、简要回答:(30分) 1、什么是题材研究? 2、什么是“文学误读”? 3、什么是“套话”? 三、论述:(54分) 1、试从形象学研究的角度谈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人对中国人形象的描写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 2、试述比较文学的三大学派及其基本特征。
、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2、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开始得比较早,但是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在 年代。
3、世界比较文学大致可以分为 三大学派。
4、中国大陆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是 1984年卢康华、孙景尧所著的《原始文化》的作者是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是比较文学?2、跨文明阐发研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3、在文学的他国化过程 中,接受国如何以本民族的文化规则和思维方式为主?4、跨文明对话研究的主要方式 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
四川农业大学“汉语言文学”《比较文学概论(本科)》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20题)1.太阳神话说是()创立的A.库恩B.雅科布·格林C.谬勒D.弗雷泽2.()是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文学界的一股重要思潮。
A.存在主义B.结构主义C.女性主义D.新历史主义3.4.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是以1979年()的《管锥编》前四册问世为标志。
A.乐黛云B.矛盾C.朱光潜D.钱钟书5.丹麦文学史学家勃兰兑斯的()不仅为大规模的欧洲文学史的编订提供了经验,而且为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提供了范例。
A.《论史诗》B.《对文学进行历史比较研究的问》C.《十九世纪文学主流》D.《试论影响的概念》6.中国比较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是在()A.西晋时期B.鸦片战争至五四前夜C.“五四“前至1949年D.唐宋时期7.8.主题学是从19世纪初期德国()中衍生出来的。
A.神话学B.民俗学C.文艺学D.文学9.历史地理学派又叫做()A.德国学派B.芬兰学派C.荷兰学派D.法国学派10.圆形研究是指从()来研究一个作家所受的外国影响。
A.一个角度B.各个侧面C.两个方面D.立体角度11.“暗含的读者”这一概念是()提出的A.海德格尔B.伊塞尔C.布莱西特D.曼海姆12.法国最早的比较文学学者是()A.巴尔登斯伯格B.布吕纳季耶C.戴克斯特D.卡雷13.19世纪,比较文学从()研究中脱胎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文学理论B.文学史C.诗歌D.文学14.“平行回现论”是由俄国比较文学先驱()提出的A.马雅可夫斯基B.维谢洛夫斯基C.日尔蒙斯基D.别林斯基15.形象学的研究对象是某国某民族文学作品中的()A.异国异族形象B.东方形象C.异国情调D.异域风物16.1963年()在他著名的《比较不是理由》中首次提出“从比较文学到比较诗学”的设想。
A.刘若愚B.艾田伯C.叶维廉D.季羡林17.()是第一个把比较文学引进高校的中国学者。
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两部史诗,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发生的特洛亚战争的历史事件,有相当长的民间传唱和吟诵过程。
公元前9世纪左右,相传由行吟诗人荷马编订完成,故名荷马史诗。
公元前6世纪由学者用文字写定。
《伊利亚特》的主题是赞美古代英雄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讴歌他们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奥德修纪》讴歌了古代英雄在同自然力的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机智勇敢和坚强意志,表达了主人公对部落集体和乡土的眷恋之情。
两部史诗结构巧妙、形象鲜明、语言质朴、比喻奇特,并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
荷马史诗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社会风貌,是认识希腊史前社会的重要文献。
赫西奥德(前8世纪末-前7世纪初)著有教诲诗《工作与时日》,为最早的长诗运用格律和方言。
内容上多反映氏族贵族仗势欺凌小农的现实,并庙会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和美丽的农村景色。
另一长诗《神谱》,叙述诸神由来,收集古代传说。
把不同神话传说组成一个完整体系。
现今流传下的古希腊神话,宇宙起源,神的谱系,多出自这首长诗。
古希腊抒情诗盛行于公元前7世纪至前5世纪,大多用来歌唱。
源于民歌,多以双管、排箫和竖琴伴唱,主要体裁有哀歌、讽刺诗和琴歌,分独唱体和合唱体,反映上层贵族的情趣。
诗的内容主要歌颂神和英雄、赞美爱情等。
最著名有萨福,她的诗篇多抒发恋爱的欢乐和痛苦,友谊和母爱的可贵,风格细腻,感情真挚。
其他有阿里克瑞翁和品达,前者大多赞美自然风光和真挚爱情,诗体清新优美;后者多讴歌神和英雄,诗风庄重崇高。
伊索寓言P19和抒情诗同时兴起的另一文学体裁是散文体的动物寓言,相传由公元前 6 世纪的奴隶伊索所作,实际上是希腊人民民间口头创作的结晶。
现存多由后人编撰写定,总数在400则左右。
反映的是下层平民与奴隶的思想感情和哲学观点。
谴责专制暴虐、残酷压迫,总结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教训。
作者在保留寓言中的动物本性特征的同时,赋予它们以人的语言和思想,并阐明道理或观点,发人深省。
比较文学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一门以人文关怀为宗旨,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为手段,通过全球文学的交流、沟通、对话、互溶、互补、共建来谋求改善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为传播新的人文精神和建设人类的多元文化而架桥铺路,从而为实现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合理化社会作出贡献的学科。
2、法国学派:法国学派是比较文学学科史上最早形成的一个学派,也是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维尔曼、戴克斯特、巴登斯贝尔、梵·第根、卡雷和基亚等。
法国学派的比较文学研究是在进化论和实证主义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
他们着重研究各国文学的联系,用确凿的事实证明各国文学之间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使比较文学的国别文学和民族文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研究国际间文学交流、影响与融合的独立学科。
但由于法国学派只注重事实的考据,崇尚实证,而且将文学比较的范围仅仅集中在以法国文学为中心的欧洲,而缺乏更为广泛的视野和对文学的美学规律的关注,受到了后来的美国学派为主的比较文学研究新学派的攻击与批评。
3、套话:套话,又称惯用语,是不同民族文学中经常出现的习惯性的称谓、表述等等。
如西方文学中的“伊甸园”、“禁果”、“方舟”,中国文学中的“江郎才尽”、“穷而后工”等等。
套语背后往往凝聚着特定的文化意蕴和深刻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根源,套语往往还与一个民族对另一民族的陈见、偏见甚至误识有关,它是形象学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4、渊源学:渊源学也称源流学,主要研究文学作品的主题、题材、思想、人物、情节、语言、风格以及艺术技巧等因素来源。
5、美国学派:美国学派是比较文学史上第二个影响最大的学派,它的主要是针对法国学派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偏颇和不足而产生。
强调文学首先是一种美学活动,它的审美价值是第一位的,因而比较文学应该首先建立在不同国别文学的自身审美规律的比较基础之上,据此,美国学派向法国学派提出了挑战,提出了平行研究的研究方法。
考试科目:外国文学
适用专业:世界文学比较文学
研究方向:西方文学思潮欧洲文学 20世纪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荷马式的比喻
2、《约伯记》
3、普罗旺斯诗歌
4、玄学奇喻(metaphysical conceit)
5、巴罗克风格
6、拜伦式英雄
7、后期象征主义
8、新小说
二、简答:(每题8分,共16分)
1、狄更斯小说的艺术特色。
2、表现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三、论述:(共60分)
1、比较索福克勒斯的《俄底浦斯王》和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中所表现出的“命运”观念。
(18分)
2、分析《喧哗与骚动》叙述方式中视点的运用。
(18分)
3、比较俄国文学中描写“多余人”的作品(任选一部)和加缪的《局外人》。
(24分)。
《比较文学专题》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名词解释(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渊源学:2、文类学: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1、影响研究的模式是什么?2、主题和母题有何区别?3、比较诗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4.什么是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专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渊源学:渊源学又称为源流学,是从接受者的角度老研究某一文学作品的外来影响,研究它的题材、主题、人物、情节、思想、语言、风格乃至艺术技巧等的来源。
概言之,就是溯本求源,顺藤摸瓜,揭示出接受者与放送者之间的某种因果关系,这是一种典型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方法,在西方曾被广泛普遍运用。
渊源学的特点是从各国语言文学有因果联系的终点或接受者出发,去探求影响的放送者或起点的研究;它可以从本国立场出发,也可以从他国立场出发,但研究的目的是在考察一个作家或一种文学所曾吸收或改造过的外来因素之源头。
2、文类学:比较文学的文类学研究是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视域下对文类问题的探讨,既包含上述各个层面的问题,也包括某一文类的跨国界流传演变现象和缺类现象的研究。
相对于民族文学中的文类学研究,比较文学的文类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更加宽泛和复杂。
二、简答1、影响研究的模式是什么?法国比较文学学者梵·第根通过总结文学实践与理论研究,提出了比较文学影响研究著名的“放送者——接受者——传递者”的前因后果的图式,指出:“在一切场合中,我们可以首先去考察那穿过文学界线的经过路线的起点:作家、著作、思想。
这便是人们所谓的‘放送者’。
其次是到达点:某一作家某一作品或某一页,某一思想或某一情感,这便是人们所谓的‘接受者’。
可是那经过的路线往往是由一个媒介者沟通的:个人或集团,原文的翻译或模仿,这便是人们所谓的‘传递者’。
”我们可以依据这条谱系划分影响研究的三种主要类型,即注重发送者、追溯影响源头的“渊源学”;注重发送过程查究影响途径的“媒介学”;注重接受者、探究影响落点的变异与转化的“流传学”研究。
比较文学试题与答案一、解释名词1、比较文学2、民族文学3、国别文学4、总体文学5、影响研究6、平行研究7、跨学科研究8、文类学9、主题学10、类型学11、比较文学的可比性12、接受13、模仿14、框范影响15、比较文学的“对话”16、传播研究法17、影响分析法18、平行贯通法19、阐发研究20、渊源学21、流传学22、媒介学23、译介学24、比较诗学二、论述分析题1.试析比较文学产生发展的文化原因。
2.简析比较文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3.简述比较文学与比较方法的区别?4.比较文学的意义何在?5.试析比较文学的“开放性”。
6.试析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7.为什么说“跨文化”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实质?8.法国学派有何特点?试对法国学派作出你的评价。
9.美国学派有何特点?试对美国学派作出你的评价。
10苏联比较文学研究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些特点?11.谈谈你对中国学派的看法。
12.谈谈你对比较文学现状的看法。
13.比较文学有哪几种基本类型?14.什么是影响?什么是影响研究?15.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有什么不同?16.阐发研究包括哪些内容?17.阐发研究应注意什么?18.什么是接受研究?19.简述接受研究的意义20.什么是媒介,什么是媒介学?21.什么是媒介的方法?媒介的方法主要有哪些?22.什么是媒介的途径?媒介的途径主要有哪些?23.何谓翻译中的“叛逆性再创造”?文学翻译中为何少不了“叛逆性再创造”?24.什么是诗学?什么是比较诗学?25.谈比较诗学研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26.什么是主题,它与母题有何不同?27.主题学研究范围包括哪些对象?28.试述中外文学中的“启悟”主题?29.简述“灰栏记”题材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表现30.为什么要以“对话”作为比较文学的方法论基础?31.试比较分析中、西神话的特点。
32.试比较分析中、西诗歌意象运用的特点。
33.试比较分析中、西爱情诗的差异。
34.结合实例比中、西小说表现手段的差异。
他们被其自身所属的文化烙上了强烈的特征。
当他们对另一个文化进行审视时,必然带有其社会整体想象的浓厚印记。
三、论述:(54分)
1、试论述跨学科研究。
(1)定义:是以文学为一端,以其他学科(如各种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为另一端,对它们相互关系的研究。
因而又称为科际整合。
目的在于揭示不同知识形态的一致性、共通性,同时也彰显文学之为文学的独特性,把握文学的内在规律。
(2)必须注意文学性与系统性两个方面。
(3)举例:比如文学与音乐:《诗经》与音乐的关系;文学与哲学:存在主义与文学。
2、试述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消极作用和积极意义。
消极一面:“误读”就是对原作的“曲解”、“误解”、“改变”,它自然会导致文学传播中的部分失败,使译作读者看不到异质文化文学的真相;而且,翻译界已取得共识,文学翻译应最大程度地在各个层面上忠实于原作,所谓“信、达、雅”,“误读”显然与翻译的宗旨相悖。
如上世纪30年代,中国学界有人讨论哈姆雷特的“孝”与“不孝”问题,应该说就是翻译“误读”引起的后果。
积极作用:
(1)便于外国文学作品在本国传播,促进文化交流。
(2)在“误读”中可能阐发出原作中一些未被发掘的新意,重新发现原作的价值,甚至“创造”出文学名家。
(3)“误读”往往由译者自身的文化历史需求造成,因而它也能促进本民族文学的发展。
(4)举例:林纾对西洋文学的翻译,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期末考试试题(二)答案一、填空:(16分)
8、《原始文化》的作者是泰勒。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答: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
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答:我们依据阐发过程当中相关对象的不同,可以把跨文明阐发研究分为四种主要方式:作品阐发、理论阐发、科际阐发和综合阐发。
3、答:首先就是接受国必须充分认识到本国文学传统的重要性,尊重本国的文化规则和话语言说方式。
其次,接受国在坚持本国文学文化规则的基础上,结合本国文学和外来文学的特点,对外来文学进行本土化的改造。
再次,文学的他国化研究还应该注意,文学的他国化必须与接受国当下的语境或者说是文学要求结合起来。
4、答:跨文明研究的主要方式有:共同话题的对话、共同语境的对话、话语互译的对话、杂语共生的对话与激活的对话等五种。
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
1、答:比较文学的三大学派及其基本特征:
法国学派,主张影响研究。
影响研究包括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形象学等研究。
美国学派,主张平行研究,指研究那些没有明确直接的影响关系的两个或多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现象。
平行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如哲学、宗教、心理学等之间的比较研究。
中国学派:以跨异质文明研究为基本特征,主张双向阐发研究。
(可根据论述情况酌情给分)
2、答:比较诗学和诗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联系来看,诗学和比较诗学都是以文艺理论作为学科的中心,都在探讨文学的基本规律。
但是,二者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首先,诗学和比较诗学研究的对象不同。
诗学是以文学实践为对象。
通过研究总结文学的经验,而后上升到理论的层面做出阐释,建立一套话语体系。
而比较诗学则是以各文明的诗学为对象。
在世界各文明中形成了各有千秋的种种诗学体系,它们都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都在一定的语境中对文学做出了探讨,但这其中的差异也或大或
小。
怎样沟通呢?这就是比较诗学的任务,让各种诗学互识、互解、互补,以期在将来能够在多元化的基础上构建一种一般诗学(共同诗学)。
其次,诗学和比较诗学研究的范围不同。
诗学一般是在一个文化内部进行的,而比较诗学必须要求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与文明中展开。
如西方的诗学体系是欧洲文化和北美文化内进行的,这两种文化实际上也是属于同一种文化。
真正总体性的比较诗学就必须在不同文明之间进行,当前广泛引起学界重视的中西诗学的比较研究就属于比较诗学的范围。
最后,诗学和比较诗学研究的方法不同。
诗学常常运用的是归纳推理的方法,而比较诗学则更多的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
比较诗学的‘比较’,不同于一般学术研究的比较。
比较方法是一种辩证思维方式与方法论的结合,它是综合的、多层次的,也是分析的,它超越了一般民族文学研究的方法,从总体上与对象构成了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