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图片素材
- 格式:doc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3
秦灭六国经过春秋和战国长期的兼并战乱,中国社会逐渐向全国统一的趋势发展。
到公元前246年,也即秦始皇即位的初年,随着秦灭六国统一战争的开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国,即将在刀光剑影中诞生。
六国日渐没落、秦国蒸蒸日上已成不可逆转之势。
秦依次对韩,赵,魏,楚,燕,齐发起了战争,采取“远交近攻”的攻法逐渐得取天下。
齐向为东方之强国。
但到秦始皇初年,齐政权传至齐王建时,齐威王时期建立起来的霸业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齐国实已徒具东方强国的虚名。
它政治落后,经济发展缓慢,国无贤臣良将,军无奋进战斗之志,面对强秦即将发动的并灭六国的战争,竟毫无准备,坐以待毙。
韩本来就是三晋中最弱的一方。
到韩桓惠王时,韩就已臣服于秦国。
秦始皇初年,韩国的疆域更加缩小,只剩下都城阳翟与其周围10多个中小城邑,基本上已是名存实亡之国了。
魏虽然也曾经历过战国初期最强盛的时期,曾力压战国群雄,它据有河东、河西、河内、河外广大地区,疆域之内山河纵横,形势险要,但由于它阻扼秦东出函谷之咽喉,多年均为秦之首要对手,但自魏惠王以来,不断被秦战败,疆域日渐缩小。
秦始皇初年,正当魏安厘王晚期,国势更加衰弱。
但信陵君窃符救赵,尤其是联合各诸侯国合纵抗秦,取得河外大捷,大大提高了魏的威望,本应乘胜恢复魏之疆域,然而安厘王昏聩无能,不但不借机复国,反而听信秦国离间挑拨,罢黜信陵君,失去了东山再起的可贵时机。
赵地处中原之北方,方圆2000里,也是北方之强国。
在赵武灵王时,倡导胡服骑射,革新政治,富国强兵,国势为之一振。
赵国北拒匈奴,南抗强秦,成为唯一可与秦相抗衡之国。
但赵武灵王死后,赵屡被秦兵攻伐,对本国良将廉颇、李牧等不予任用,竟听信谗言妄加诛黜,赵王的这种昏庸无能,使赵终于为秦所破。
燕春秋初期尚属极弱小之国,到燕昭王时,励精图治,疆域扩大,国力日强,曾北至辽东,西至上谷,南与齐、赵接壤。
到燕王喜当政时期,非但不与近邻赵、齐修好,且常常发动混战,劳民伤财,国力损耗巨大,成为六国之中略强于韩的弱小之国。
中国历史朝代演进图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史前时期旧石器时代约73万年前:北京直立人,已经会使用火,并会保存火种,有部分学者认为北京直立人与中国现代人类并无连续演化关系。
公元2万~1万年前:山顶洞人约5万年~5千多年前:长滨文化新石器时代前7500年前:彭头山文化,最早出现稻谷的中国史前文化。
前7000年前:裴李岗文化前6000年前:磁山文化前3000年前:龙山文化(黑陶文化)7,000年前-5000年前:大坌坑文化约在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500年:圆山文化青铜时代约1800至500年前:十三行文化2000年前到400年前:番仔园文化夏商周夏朝约前2029年:禹建立夏朝。
约前1950年:夏王少康消灭有穷国,中兴夏朝。
约前1559年:商汤于鸣条之战打败夏桀,夏朝灭亡。
商朝约前1320年:商王于盘庚时把都城自奄迁殷,甲骨文和金文得到发展。
前1264年:商王武丁分封他的叔父蔓叔于邓国。
前1147年:商王武乙继位,与巫术作斗争,实行礼制改良。
前1046年:周武王于牧野之战击败商王帝辛的军队,商朝灭亡。
西周前899年:周懿王元年,郑国的天亮了两次(发生了日食)。
前842年:都城发生平民暴动,周厉王逃离至彘。
前841年:召穆公、周定公共同行政(一说由诸侯共伯和摄政),号称共和前771年:西夷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镐京,杀周幽王,周平王继位。
前770年:周平王向东迁都至雒邑。
春秋春秋前722年:郑庄公平定共叔段之乱。
时为鲁隐公元年,史书《春秋》编年始于此。
前720年:周平王、郑庄公互派儿子为人质,周天子地位大为降低。
前707年:周桓王率诸侯军队伐郑,被郑庄公打败且肩膀中箭,诸侯争霸时代开始。
前704年:楚武王熊通称王,为诸侯称王之始。
2024年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一、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1.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 元谋人:发现于云南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70 - 20万年。
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他们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2. 原始农耕生活。
- 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
他们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河姆渡居民还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等。
- 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
他们使用磨制石器,主要种植粟,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半坡居民能制作彩陶,陶器上有许多刻画符号,可能是早期文字的雏形。
他们还会纺织、制衣。
3. 远古的传说。
- 炎黄联盟: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部落。
之后,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 禅让制: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即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采用疏导的方法,成功治理了洪水,被尊称为“大禹”。
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1. 夏商周的更替。
-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夏朝最后一个王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商朝前期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商朝的青铜铸造业发达,如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重的青铜器。
1、元谋人:云南,距今170万年2、北京人:距今70-20万年,前额低平、眉骨粗大,嘴部前伸,带有古猿的特征;身高、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直立行走。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为人类起源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3、山顶洞人:距今3万年,集体群居生活,实行原始公有制度:1、半坡居民:陕西西安,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2、河姆渡居民:浙江余姚,长江流域,干栏式建筑,种植水稻;3、原始农业起源: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定居生活)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他们生活的时期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农业)发展水平;1、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2、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3、传说与神话中的可能包含一定真实的历史信息;七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BC2070-BC221)1、夏朝建立,标志国家的产生,王位世袭制一“公天下”变“家天下”;2、商朝,四羊方尊、司母戊鼎代表青铜制作的高超工艺;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成熟汉字,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3、西周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核心,以宗亲为主体,广建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周期的统治范围;但后期由于地方势力过于强大,不利于国家的统一;1、政治: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分封制瓦解,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2、经济:铁犁牛耕出现和推广,水利设施完善(都江堰),封建小农经济发展:3、文化:老子、孔子;百家争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1、确立县制,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加强中央集权;2、废井田制,确立地主土地私有制,鼓励耕织,统一度量衡,推动封建经济发展;3、奖励军功,提高军队战斗力;这些措施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1、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社会变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3、我国有优秀的文化传统,保持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色;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早期人类文明起源认识文明起源远古传说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早期国家春秋战国社会变革认识社会变化改革商鞅变法1、统一:秦灭六国,公元前221年建立秦朝,我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2、大一统措施:①废分封,置郡县,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开创历代王朝行政模式);②统一文字、货币、度最衡、车轨;③北击匈奴、修筑长城;3、短暂:秦暴政,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刘邦项羽,秦朝短命而亡1、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吸取秦灭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2、文景之治,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为汉武帝时的强盛奠定基础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措施:①推恩令,削弱王国诸侯势力;②设刺史,代表中央监督地方;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④盐铁专营,铸币权收归中央;⑤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公元25年,东汉建立,刘秀“光武中兴”;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王朝走向衰亡;民族:①张赛通西域,加强与西域的联系;②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对外:中外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司马迁《史记》;蔡伦改进造纸术;医圣张仲景,华佗“麻沸散”;佛教传入,道教产生;七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208年,赤壁之战,孙刘联手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202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一、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1.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 北京人:- 生活在距今约70 - 20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 北京人的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能够直立行走。
他们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过着群居生活,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火的使用改善了生存条件,增强了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
- 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有了爱美意识,会用骨针缝制衣服,有了原始的宗教意识。
2. 原始农耕生活。
- 河姆渡居民:-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
- 房屋类型:干栏式建筑,这种建筑适合南方潮湿闷热的气候,通风防潮。
- 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等。
- 半坡居民:- 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
- 房屋类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适应北方寒冷干燥的气候,保暖性好。
- 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他们饲养猪、狗等家畜,会制造彩陶,陶器上有精美的图案,如人面鱼纹彩陶盆。
半坡居民还会纺织、制衣。
3. 远古的传说。
- 炎黄联盟:- 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部落结成联盟。
- 涿鹿之战:炎黄部落联盟打败蚩尤部落。
从此,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传说炎帝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 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七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全)(22页)一、史前时期1. 人类的起源:约三四百万年前,人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进化而来。
2. 中国的史前时期:约一百七十万年前,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3.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会使用天然火。
4. 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会人工取火,会磨光和钻孔技术,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埋葬。
二、原始农耕生活1. 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饲养家畜,会制作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2. 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陕西西安的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种植粟,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饲养家畜,会制作彩陶。
三、炎帝与黄帝1. 炎帝:传说中神农氏的化身,教民开垦耕种,制作工具,教人们通商交换。
2. 黄帝: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
3. 炎黄战蚩尤:炎帝和黄帝联合起来打败了蚩尤,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4. 禅让制:传说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出现了尧、舜、禹三位伟大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之间采用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
四、夏商西周的更迭1. 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标志着原始社会的结束,奴隶社会的开始。
2. 商汤灭夏: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战胜夏桀,建立商朝,都城多次迁移,直到盘庚迁都到殷,才稳定下来。
3. 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大战中击败商朝,商纣自焚,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五、西周的分封制1. 分封制的实施: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