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站场设计课件》第8章 铁路车站及枢纽
- 格式:pdf
- 大小:348.26 KB
- 文档页数:8
西南交通大学《铁路车站及枢纽》课程设计枢纽区段站设计说明书学号:201学生姓名:班级:交运20班指导教师:时间:2018年6月目录第一章绪论 (1)一.车站概述 (1)二.设备 (1)三.主要任务 (2)第二章车站基本情况确定 (2)第一节站型选择 (2)第二节第三方向引入 (4)第三章车站设备配置 (5)第一节客运设备配置 (5)一、站房位置 (5)二、站台位置 (6)第二节货运设备配置 (6)第三节机务设备配置 (7)第四节车辆设备配置 (8)第五节运转设备配置 (9)一、到发线 (9)二、调车线 (11)三、机走线 (11)四、机待线 (13)五、机车出入段线 (13)六、牵出线 (13)第四章车站设计参数 (14)第一节线间距 (14)第二节道岔级渡线配置 (15)一、道岔辙岔号码 (15)二、确定线路连接的曲线要素 (16)三、道岔坐标计算表 (17)第三节到发线有效长 (26)第五章车站通过能力计算 (27)第一节到发线使用方案 (27)第二节道岔分组方案及咽喉区道岔组占用时间 (27)一、道岔分组方案 (27)二、咽喉区道岔组占用时间计算 (28)第三节咽喉通过能力计算 (33)第四节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 (34)一、各车场占用时间计算 (35)二、各车场方向别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表 (36)第五节车站最终通过能力计算 (38)第六章自我评价 (39)第一章绪论一.车站概述根据区段站在路网中的位置示意图可知,该站为衔接三个方向的有改编作业的区段站。
该站衔接的A和B两个方向在一条直线上,衔接的C方向则在A和B的垂直方向上。
(如图所示)车站的作业量不大,主要包括客货运业务、与旅客列车有关的运转作业、与货物列车有关的运转作业、更换货物列车机车和乘务组、列车的技术检查和车辆检修等等。
车站三个衔接方向的接发列车数量不均衡,A和B方向的较多,C方向的较少。
二.设备1、客运业务设备旅客站房、旅客站台、雨棚及横越线路设备等。
客货运站,枢纽❤要记住的长度客运站:旅客列车到发线有效长度应按旅客列车长度确定,其有效长度不应小于650m客运专线铁路:到发线有效长度为700m。
困难条件下,单方向使用的到发线有效长度可采用575m。
旅客站台的高度:1.客货共线:邻靠不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到发线一侧宜采用高出轨面1250mm,必要时也可采用500mm;邻靠正线或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到发线一侧应采用高出轨面300mm。
2.客运专线:站台高度应高出轨面1.25m。
❤货运站1.货运站按工作性质分为:装车站、卸车站、装卸站按其服务对象分为:公共货运站、换装站、工业站、港湾站。
按其办理的货物种类分为:综合性货运站和专业性货运站。
2.换装站:设在不同规矩铁路的接轨地点,为货物换装和旅客服务的车站。
分为:国境换装站和国内换装站。
3.企业站:设在工业企业范围内,主要为工业企业内部运输服务,其产权属企业。
4.※港口铁路的组成一般由港口的吞吐量的大小决定。
吞吐量达的港口,其铁路布置一般由港湾站、港区车场、码头线及货物装卸线组成。
5.铁路与企业(或港口)间的管理方式分为:由铁路同意管理的,简称“统管”;由铁路和企业、港口各自管理的,简称“分管”。
交接方式可以分为货物交接、车辆交接和列车交接。
6.货物交接方式是铁路与企业(或港口)之间仅将到达企业(或港口)甲和从企业(或港口)发出的货物交给对方。
7.车辆交接方式是企业(或港口)配有机车,铁路与企业(或港口)在指定地点将货物连同车辆一并交给对方。
8.列车交接时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交接方式,又称路企(港)交接。
通过适应性技术改造和运输组织化等措施,实现列车在铁路与三厂、两矿、一港、一路等企业间直入直出、运输作业全过程贯通和结合部的无缝连接。
9.※由于各国铁路运营条件、技术装备水平、发展重载运输的着眼点不同,采用的类型和组织方式也不同。
分为:1单元式重载列车;2组合式;3※整列式(是我国目前大部分繁忙干线发展重载运输的主要方式)10.重载列车作业站分为:装卸站、途中技术作业站(包括组合分解站)、中间站(包括会让站、越行站)等。
]2)确定车站各项设备的相互位置及数量;3)设计车站布置详图,并绘制比例尺平面图(1∶2000);4)用分析计算法计算车站通过能力;5)编写设计说明书。
1.3 初步分析1)从图1可知,D站的车流来源于A、B、C三个方向,必须考虑折角车流问题,即D站第三方向C的衔接位置问题。
2)从○2和○3给出的站坪长2200米和到发线有效长1050米的数据,并结合表2可确定本区段站的车站布置形式应当为单线横列式区段站。
表2 不同车站站坪长度车站种类车站布置形式远期到发线有效长度(m)1050 850 750 650 单线双线单线双线单线双线单线会让站、越行站横列式1450 1700 1250 1500 1150 1400 1050 中间站横列式1600 2000 1400 1800 1300 1700 1200区段站横列式2000 2500 1800 2300 1700 2200 1600 纵列式3500 4000 3100 3600 2900 3400 26003)由○4可知各衔接方向机车类型一致,结合○3中,限制坡度均为6‰,到发线有效长为1050米,可知在D站不需要变换牵引重量,无需增减轴作业,则不需要加挂补机。
4)根据○5可知,在D站需要定期对机车进行保养、维修,需要在D站设立站修所和机务段。
5)根据○8可以确定D站第三方向C的衔接位置、到发线的数量、牵出线的数量。
6)根据○8和○9的综合考虑可以确定机车走行线的数量,机车出入段线的数量。
2 车站基本布置图选择2.1 车站类型的确定设计车站为单线铁路区段站,按《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1-2006)的有关规定,单线铁路区段站应选择横列式布置图型,在有多个方向接入且运量较大时,可以预留或采用纵列式图型。
设计车站衔接三个方向,运量适中,根据规定选用横列式布置图。
西南交通大学《铁路车站及枢纽》课程设计枢纽区段站设计说明书学号: 201学生姓名:班级:交运20班指导教师:时间:2018年6月目录第一章绪论 (1)一.车站概述 (1)二.设备 (1)三.主要任务 (2)第二章车站基本情况确定 (2)第一节站型选择 (2)第二节第三方向引入 (3)第三章车站设备配置 (4)第一节客运设备配置 (4)一、站房位置 (4)二、站台位置 (4)第二节货运设备配置 (4)第三节机务设备配置 (5)第四节车辆设备配置 (5)第五节运转设备配置 (6)一、到发线 (6)二、调车线 (7)三、机走线 (7)四、机待线 (8)五、机车出入段线 (8)六、牵出线 (8)第四章车站设计参数 (9)第一节线间距 (9)第二节道岔级渡线配置 (10)一、道岔辙岔号码 (10)二、确定线路连接的曲线要素 (10)三、道岔坐标计算表 (11)第三节到发线有效长 (17)第五章车站通过能力计算 (17)第一节到发线使用方案 (17)第二节道岔分组方案及咽喉区道岔组占用时间 (18)一、道岔分组方案 (18)二、咽喉区道岔组占用时间计算 (18)第三节咽喉通过能力计算 (21)第四节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 (22)一、各车场占用时间计算 (22)二、各车场方向别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表 (23)第五节车站最终通过能力计算 (24)第六章自我评价 (25)第一章绪论一.车站概述根据区段站在路网中的位置示意图可知,该站为衔接三个方向的有改编作业的区段站。
该站衔接的A和B两个方向在一条直线上,衔接的C方向则在A和B的垂直方向上。
(如图所示)车站的作业量不大,主要包括客货运业务、与旅客列车有关的运转作业、与货物列车有关的运转作业、更换货物列车机车和乘务组、列车的技术检查和车辆检修等等。
车站三个衔接方向的接发列车数量不均衡,A和B方向的较多,C方向的较少。
二.设备1、客运业务设备旅客站房、旅客站台、雨棚及横越线路设备等。
铁路站场及枢纽西南交通大学绪论一、铁路车站(一)为保证在线路上运行列车的安全,必须将铁路正线划分为若干线段。
在划分的线段中,每个线段在同一时间内只准许进入一个列车,当前一个列车未腾空该线段前,后一列车不得进入,从而保证了列车在该线段内运行的安全。
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在满足列车长度、列车制动力、信号显示距离等条件的前提下,多划分线段可以多开行列车,从而提高通过能力。
这些线段就是区间或闭塞分区。
将铁路划分为区间及闭塞分区的设备有车站、线路所及自动闭塞通过色灯信号机。
(二)车站:设有配线办理列车到发、会让、越行、解编及客货运业务的地点。
(三)几个概念分界点:全国每一条铁路线都是由车站和区间组成的。
也可以说,许多个车站将铁路线分成了若干个区间,因此车站和区间就成为铁路的两个主要环节。
车站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它都设有一定的线路,通常称为配线。
为此,有人把车站称作为有配线的分界点,而把线路所和自动闭塞分区设置的通过色灯信号机称作为无配线的分界点。
1 、分界点:有配线——车站无配线——线路所、通过色灯信号机。
列车在铁路线上运行正是以车站、线路所、通过色灯信号机这三种分界点作为划分区间的间隔的。
2 、区间的三种形式:站间区间——两相邻车站之间的距离;所间区间——线路所与车站之间的距离;闭塞分区——通过色灯信号机之间或通过色灯信号机与车站之间的距离。
3 、车站与区间的范围规定:在单线铁路,以车站两端进站信号机柱的中心线为界,外方是区间,内方则属车站范围。
在双线铁路上,是按列车的上下行方向分别确定的,一端以进站信号机柱中心线,另一端以站界标的中心线为界。
(四)铁路车站的作用铁路运输最基本的任务是安全、迅速、经济、合理的运送旅客和货物,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在完成上述任务时,车站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车站的作业车站必须完成下述作业:( 1 )商务作业:办理客票的发售、旅客的乘降,有关行李、包裹和邮件的业务等;办理货物的承运、装卸、保管和交付等工作.( 2 )技术作业:办理列车的通过、会让和越行,向货场或岔线 ( 通向路内外单位的专用线路 ) 取送车辆和车辆的摘挂,办理机车上水、转向和列车的检查,更换机车及列车的解体和编组等作业。
1
绪论
1.本课程是铁道运输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在该课程的基础上才使铁运专业发展成熟。
2.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
根据运输工作的作业特点和组织管理需要,对车站的各项运输设备的布置及运用提出合理要求,提供设计方案,并将其研究范围扩展到枢纽。
它是运输组织学与一般工程设计两类知识的结合。
2
3.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1)为设计部门(设计院站场处、局设计事务所)培养站场方面的设计专门人才。
(∵一般的工程设计人员不懂运输过程的特点和要求)
(2)使运输工作的组织管理者深入了解其所运用的有关技术设备特点、布局理由及作业能力,掌握既有设备的分布是否合理,“硬件”的薄弱缓解和关键设施在哪里。
当车流(大小、性质)、作业组织方法、路网设置(正线数、牵引类型等)变化后,能提出对站场设备进行改进的设想和方案,以实施站场的改扩建。
(3)使高层的管理者和规划人员了解铁路站场及枢纽布局与城镇发展规划及其它运输方式布局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性,做好宏观层次的设计和规划。
3
4.本学科的特点
实际运用性强,专业针对性明确,硬件与软件(设备与作业)结合紧密,专业内容实在而丰富。
不仅要求掌握其原理、规划、而且要通过课程设计训练设计能力,能提供合理、规范、表达清晰、美观的设计图表。
5.教学内容
第一篇站场设计技术条件
第二篇中间站
第三篇区段站
第四篇编组站
第八篇重载、高速铁路站场设计与改建
第九篇铁路枢纽
4
5
6.几个概念
(1)分界点:有配线—车站
无配线—线路所、通过色灯信号机。
(4)区间的三种形式
站间区间:两相邻车站之间的距离;
所间距离:线路所与车站之间的距离;
闭塞分区:通过色灯信号机之间或通过色灯信号机与线路
所或车站之间的距离。
(2)铁路车站:设有配线办理列车到发、会让、越行、解编及客货运业务的地点。
(3)线路所:为提高区间通过能力或管理区间分歧道岔,应设置线路所。
线路所只有正线,没有配线,一般不办理客货运业务。
线路所只设有通过信号机(无管辖区段),办理列车的通过。
线路所也可以有管辖地段(该线路所设有进站及出站信号机)。
6
(5)车站与区间范围的规定
在单线铁路,以车站两端进站信号机柱的中心线为界,外方是区间,内方则属
车站范围。
双线铁路,是按列车的上下行方向分别确定的,一端以进站信号机柱中心线,另一端以站界标的中心线为界。
(1)铁路车站及枢纽的设计年度应分为近、远两期。
近期为交付运营后第10年,远期为交付运营后第20年。
(2)坚持以人为本,按规定配置保障人身和行车安全,方便旅客旅行的设施设备。
(3)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相互配合协调,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防灾减灾,文物保护,节约能源和土地。
(4)编组站、区段站应按减少车流改编次数,实现车流快速移动的原则设置。
货运站设置应有利于实现货运组织集中化和专业化,客、货运量较小时不应设置中间站。
7
(5)设计应根据运输需要,系统、经济、合理确定站段布局及规模。
(6)铁路枢纽和复杂车站的设计方案,必须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在满足设计年度要求能力的前提下,铁路车站及枢纽的改、扩建应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和设备。
复杂的车站改、扩建工程应有指导性施工过渡设计。
(7)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