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考】2015届中考语文 知识清单复习 文言文词类活用集锦
- 格式:doc
- 大小:117.50 KB
- 文档页数:4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总结(大全)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实词运用现象,它主要有以下几类:(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
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化为动词“打洞”之义。
(2)一般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途”,原意为道路,这里作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
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如“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中的“法”,原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表示行为的依据,是“按照法律”的意思。
表示动作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中的“兄”,本为名词,化为状语,是“用对待兄长的礼节”的意思。
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3)方位名词作状语方位名词直接作状语,这种语法现象在古汉语中很多,往往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
如“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来修饰“望”,限制其方向。
(4)时间名词作状语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
如“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作状语。
它们往往用“而”或“以”同动词相连接。
(注:以上三项都可视作名词作状语现象。
)(5)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作名词。
如“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
(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义,形容词就化为名词。
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一)名词作状语1、狐鸣呼曰狐:像狐狸一样。
《陈涉世家》2、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那样。
蛇:像蛇那样。
《小石潭记》3、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小石潭记》4、四面竹树环合环:像环一样。
《小石潭记》5.乃丹书帛曰丹:用丹砂《陈涉世家》6、手自笔录笔:用笔。
《送东阳马生序》7戴朱缨宝饰之帽:朱缨宝:用朱缨,用宝(同上)8.失期,法皆斩法:按照法律《陈涉世家》9、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当面。
《邹忌讽齐王纳谏》10、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
《小石潭记》11.潭西南而望西南:向西南《小石潭记》12.俶尔远逝远:向远处《小石潭记》13.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在空中《小石潭记》14.日光下彻下:向下《小石潭记》15.县官日癝稍之供日:每天《送东阳马生序》16.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岁:每年《送东阳马生序》17.乡邻之生日蹙日:一天天的《捕蛇者说》18.时而献焉时,按规定的时间《捕蛇者说》(二)名词作动词1.策之不以其道策:用鞭打,驱使。
《马说》2.每至晴初霜旦霜:降霜《三峡》3.朝服衣冠服:穿戴《邹忌讽齐王纳谏》4.腰白玉之环腰: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5.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緼袍敝衣:穿着破旧的衣服《送东阳马生序》10、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
《岳阳楼记》15、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出师表》19、皆指目陈胜指:用手指示意目:用眼睛示意。
《陈涉世家》20、尉果笞广笞:用竹板打。
《陈涉世家》21、皆下之下:攻下,攻克。
《陈涉世家》22、陈胜王王:为君王。
《陈涉世家》23、置人所罾鱼腹中罾:用鱼网捕。
《陈涉世家》24、功宜为王功:论功劳。
《陈涉世家》25、皆刑其长吏刑:惩罚。
《陈涉世家》26.夜篝火篝:笼子,这里是用笼子罩《陈涉世家》29、负势竞上上:向上延伸《与朱元思书》30、齐人三鼓鼓:击鼓《曹刿论战》31、神弗福也福:赐福保佑《曹刿论战》(二)动词活用(动词作名词)1、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飞奔的马《三峡》2、猛浪若奔奔:奔跑的马《与朱元思书》3.不敢稍逾约约:约定的时间、期限《送东阳…》4、入则无法家拂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国外。
中考语文之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归纳分析中考语文之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归纳分析中考语文之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归纳分析1、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a.焉用亡郑以陪邻?b.项伯杀人,臣活之。
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简析]以上例句中的“亡”“活”“忿恚”都是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之”“尉”,成为使动用法。
“亡郑”即“使郑国灭亡”;“活之”即“使之活”,这里可译为“救了他”;“忿恚尉”即“使尉忿恚(发怒)”。
②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例如:a.谨食之,时而献焉。
(小心地喂养它,到时候把它献上去)b.晋侯饮赵盾酒。
(晋侯让赵盾饮酒)[简析]a句中的“食”,吃,及物动词,但这里不是捕蛇者吃蛇,而是捕蛇者“使蛇吃”(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
“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ì。
b句中的“饮”,及物动词,但这里说的不是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晋侯给赵盾喝酒,让赵盾喝酒。
“饮”用作使动意义时读yìn。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a.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现在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b.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各国诸侯(因此)畏惧(秦国),会合结盟想办法削弱秦国(的势力)]c.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3)名词的使动用法①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
例如:a.尔欲吴王我乎?(你想让我做吴王吗?)b.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
(齐桓公亲自解开管仲的绳索束缚,并且让他做丞相)c.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即使江东父兄可怜我使我继续做王,我有什么面目见他们呢?)②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的。
例如: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天子不能使他为臣,诸侯不能使他为友)[简析]“不得而臣”相当于“不得而臣之”;“不得而友”相当于“不得而友之”,意思是“不得使之为臣”“不得使之为友”(不能和他作朋友)。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词类活用一、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直接用作状语,但一些名词在文言文中经常用作状语来修饰句子。
例如,《太阳割月,趋向死亡》中的“日”和“月”是作为状语的名词,它们被翻译成day by day、Janur和month,它们一起延伸到缓慢和渐进。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1.全世界聚集在一起,做出反应,赢得食物和风景。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2.每个人都可能受制于它:就像奴隶一样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二、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找出下列句子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加以解释。
1、沛公欲王关中王:统治2.屠呦呦不好意思,怕被敌人攻击3、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缟素:穿孝服4.大楚星,陈生,王:王5、范增数目项王。
目:示眼色三、名词使役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
(使天下之主臣服。
)1.第一个打破秦朝进入咸阳的国王:让。
为王2、汗牛充栋汗:使……出汗3.齐卫王想任命孙斌为将军四、名词意动用法在古典汉语中,一些带有宾语的名词表示主语对宾语的看法。
例如,在“他所听到的方式”中的“老师”也坚定地走在我前面,所以我可以成为一名老师”意味着“作为一名老师”。
①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把……当作宾客。
② 鱼肉:吃。
作为鱼肉③孟尝君客我客:把……当作门客④ 老朋友不只是亲吻他们的亲戚,也不亲吻他们唯一的孩子。
“不仅仅是亲戚,也不仅仅是孩子。
”五、动词用作名词在文言文中,动词常被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还受到“气”、“直”等词语修饰的限制,使其具有名词的特征。
词类活用1 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A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
B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
4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
5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伤仲永》)(形容词作意动词):感到惊异。
6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同上)(形容词作意动词):认为……奇特、非凡。
7 父利其然也。
(同上)(名词作意动词)把……看作有利。
8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同上)(动词用作名词):名声。
9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
10 会宾客大宴。
(《口技》)(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
11 不能名其一处也。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12 其一犬坐于前。
(《狼》)(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狗一样。
13 一狼洞其中。
(同上)(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
14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同上)(名词活用为状语):从隧道。
15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桃花源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异或认为……奇怪。
16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著名。
17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同上)(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显出灵异。
18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同上)(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此处指居室的主人道德美好高尚,可译为有了芳馨。
19 无丝竹之乱耳。
(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受到扰乱。
20 无案牍之劳形。
(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
21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核舟记》(名词用作状语):用箬篷。
22 石青糁之。
(同上)(名词用作状语):用石青。
23 石青糁之。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原意是煮熟的米粒,在此用于代词“之”的前面,用作动词,即涂染。
24 卧右膝。
(同上)(使动用法):使……卧,平放。
第5篇三峡知识清单一、重点字词1.重点实词(1)自非亭午..夜分亭午:正午(2)不见曦.月曦:日光,文中指太阳(3)沿溯..阻绝沿溯:顺流而下;逆流而上(4)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5)素湍.绿潭湍:白色的急流(6)每至晴初霜旦.旦:早晨(7)属.引凄异属:连接2.通假字略无阙处阙通缺,意思空缺3.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事(3)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4)不以疾.也古义:快今义:疾病(5)自.非亭午夜分古义:如果今义:自己4.一词多义(1)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从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2)绝:①沿溯阻绝断绝②绝多生怪柏极,最③哀转久绝消失(3)清:①回清倒影清波②清荣峻茂水清5.词类活用(1)动词作名词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在文中意思为奔驰的快马(2)形容词作名词回清倒影清,在文中意思为清波(3)名词作动词晴初霜旦霜,在文中意思为下霜(4)名词作状语空谷传响空谷,在文中意思为在空荡的山谷里二、成语积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悬泉瀑布清荣峻茂三、名句积累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关键句子翻译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3.(2014·重庆)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上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激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映出了各种景物的影子。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悬在空中的泉流和瀑布,飞流冲荡在山峰之间。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第13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清单一、重点字词1.重点实词(1)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被任用畎亩:田间、田地(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3)动.心忍.性动:使……惊动忍:使……坚韧(4)人恒过..恒:常常过:犯过失(5)而后作.作:奋起(6)而后喻.喻:明白,了解(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8)百里奚举.于市举:被举用,选拔(9)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来(10)征.于色征:表现2.通假字(1)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意思增加(2)衡于虑衡通横,意思梗塞、不顺(3)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意思辅佐3.古今异义(1)舜发.于畎亩之中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被举用今义:举起(3)所以..动心忍性古义:用这些办法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4)而后喻.古义:明白今义:比喻(5)入.则无法家拂士古义:在国内今义:进入(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古义:在国外今义:出去4.一词多义拂:①行拂.乱其所为违背②法家拂.士通“弼”,辅佐5.词类活用使动用法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苦,在文中意思为使……痛苦劳,在文中意思为使……劳累饿,在文中意思为使……饥饿空乏,在文中意思为使……贫困二、成语积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名句积累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四、关键句子翻译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并被提拔,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被请到朝中,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高位。
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个人常常犯错,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初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初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汇总在文言文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
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①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②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④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⑤名词用作状语下面就初中文言文常见词类活用现象作如下归纳1、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A.焉用亡郑以陪邻?B.项伯杀人,臣活之。
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简析]以上例句中的“亡”“活”“忿恚”都是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之”“尉”,成为使动用法。
“亡郑”即“使郑国灭亡”;“活之”即“使之活”,这里可译为“救了他”;“忿恚尉”即“使尉忿恚(发怒)”。
②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例如:A.谨食之,时而献焉。
(小心地喂养它,到时候把它献上去)B.晋侯饮赵盾酒。
(晋侯让赵盾饮酒)[简析]A句中的“食”,吃,及物动词,但这里不是捕蛇者吃蛇,而是捕蛇者“使蛇吃”(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
“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ì。
B句中的“饮”,及物动词,但这里说的不是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晋侯给赵盾喝酒,让赵盾喝酒。
“饮”用作使动意义时读yìn。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A.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现在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B.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各国诸侯(因此)畏惧(秦国),会合结盟想办法削弱秦国(的势力)]C.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3)名词的使动用法①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