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经营权众筹的主要内容
- 格式:docx
- 大小:21.42 KB
- 文档页数:5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登记?
土地确权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精神为依据,以适度规模经营为目标,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引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明确农村土地“三权分置”。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登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姓名(姓名)和基本情况(性别、出生日期);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名称、编号;
(三)合同期限和起止日期;
(四)承包农村土地的集体经济组织名称、土地位置、土地面积和土地用途;
(五)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变动情况;
(六)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权限和日期;
(七)其他应当注意的事项。
2、不属于承包人的农民工土地承包经营权如何登记?
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不想耕种的承包地可以依法流转,但其承包经营权仍受法律保护。
除本人书面申请自愿放弃承包权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限制承包权。
承包地已收回或调整的,原则上应立即归还。
不能立即退还的,应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区别不同情况。
凯程法硕,国内领先的法硕法学辅导机构,法硕考研,首选凯程!第 1 页 共 1 页 2017法硕考研: 简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简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
答:承包人的权利:(1)对承包地进行使用并获取相应的收益,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
(2)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承包经营权,承包人有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荒地等农村土地,依照有关规定,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转让、入股、抵押或者以其他方式流转。
(3)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承包人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
承包人义务:(1)未经依法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
(2)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进行掠夺性经营,不得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
(3)在生产过程中要保护环境。
(4)接受发包人的必要指导和管理。
凯程法硕优势:凯程法硕辅导经验丰富,每年都有大量学员考取北大、清华、人大、中国政法、贸大、中财、北师大、中央民族大学、社科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等院校,在凯程官方网站有他们的经验谈视频,同学们可以查看,相信他们的经验对每位同学都有很大的帮助。
对法硕参考书、就业、择校、分数线、备考指导等不清楚的同学,可以查看凯程的官方网站,可以联系咨询老师,为同学们详细解答。
凯程法硕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很多机构说自己考了多少人,亮出来多少经验谈,但是几乎没有机构把自己学员的经验谈视频亮出来,凯程有实力把凯程学员部分学员视频经验谈亮出来,体现凯程的绝对优势。
详细请查看凯程官方网站法硕栏目。
凯程简介: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1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中传等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索玉柱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简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有哪些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方的权利1.家庭承包中承包方的权利。
(1)家庭承包中承包方的法定权利。
承包方享有下列权利(《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6条):①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②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有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③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该条是关于家庭承包的承包方享有的权利的规定。
维护农村土地承包方的合法权益是《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一个重要目的。
以前,对承包方到底享有哪些权利,各地规定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地方尚未作出规定。
由于在全国没有统一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一些地方出现发包方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在签订承包合同时,给承包方规定过多的义务,而忽视承包方权利或者任意侵犯承包方权利的现象,最终的结果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得不到完全实现,利益得不到保障。
为了使农民的土地权益得以实现,切实保障农村的长治久安,针对这种现象,本条规定了承包方享有的基本权利。
这些权利是法定权利,即使在承包合同中没有约定,承包方也依法享有这些权利。
任何组织和个人侵害承包方权利的,都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6条第3项规定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是一个兜底条款。
除了本条规定的第一、二项权利外,《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其他条款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也对承包方的权利做了规定。
例如《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1条规定,承包人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
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的,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3条第5项规定,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流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享有优先权。
农业法、渔业法、草原法、森林法等法律也对承包方的权利做了规定。
土地承包经营权名词解释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土地承包者依法获得的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收益、流转以及支配权利。
它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内容,对于农村土地的经营和农民的利益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相关参考内容。
1.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农民以个体或集体的名义,依法获得承包土地使用权、收益权和流转权的一种权利形式。
它确保了农民对土地的合法使用和经营权益,是农民经营农地的基础,也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包括:土地的占有和使用权、土地的流转权、土地的收益权、土地的扩大再生产权。
具体来说,农民可以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农田整理和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农民有权享有土地收益,包括农作物产量、土地增值所带来的收益;农民可以通过农田承包经营权进行扩大再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
3.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来源和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来源是法律法规,其中最基本的是中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土地承包经营权得到了国家的明确保障和法律保护,使农民可以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
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土地的持续经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4.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点和作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点是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流转性。
长期性是指承包合同期限一般为30年,确保农民能够长期投入和经营土地;稳定性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地位稳定,不会受到无故撤销或变更的影响;可流转性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可转让、可出租、可抵押等流转方式,方便农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土地流转。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作用包括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土地规模经营、保障农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等。
5. 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与发展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需求的变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也在不断深化。
根据国家政策,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多种经营主体的农业生产,推行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农民合作与龙头企业合作等模式,进一步激发农业市场活力和农民的创业热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第二编第十一章土地承包经营权3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第二编第十一章土地承包经营权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第二编第十一章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立与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为保障农民权益,维护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了详细规定。
本章将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义、性质、获取、变更、终止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义及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具有法律效力的承包经营土地的权利,其主体是承包方,而土地的所有权仍然归于国家。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一种制度安排,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农业产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现实意义十分重大。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获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获取应当依法程序进行,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承包;二是国家将土地承包给农民或集体经济组织。
对于第一种情况,农民承包土地,需要取得集体所有的同意,并在土地承包合同中明确约定承包土地面积、承包期限、承包方案等相关条款,并按照有关规定缴纳承包租金。
对于第二种情况,国家将土地承包给农民或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制定土地承包发包方案,按照发包方案进行招投标、公开竞价或协商确定承包方。
承包方应当依法依规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并遵守土地承包合同中的相关条款。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变更分为正常变更和特殊变更两种情况。
正常变更包括承包期限到期、承包经营权转移等,特殊变更包括土地面积不足或超过承包面积、产权纠纷等。
对于正常变更,承包期限到期,可以对土地承包合同进行续期、重新承包或恢复耕种。
承包经营权转移需要满足多种条件,符合规定的交易可以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移手续。
对于特殊变更,土地面积不足或超过承包面积,应当及时调整承包面积;产权纠纷需要提起诉讼,经法院判决后,再行处理。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终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终止是指原承包合同依法终止或被迫终止。
简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有哪些
民法典第三百三十四条删除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的流转方式,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修改为“互换、转让”。
宣讲指出,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收回承包地。
遇到随意调整、收回承包地的,村民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宣讲重点对增设土地经营权这个创新点作了讲解,《民法典》确认承包农户可以从其土地承包经营权中为其他经营主体流转土地经营权,由此形成了“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的权利结构。
彭华律师以案例为切入点解读土地经营权,土地经营权人有权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占有农村土地,自主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并取得收益。
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如出租、入股或其他方式,出租、入股等流转方式不仅可以使土地经营权充分进入流通市场,而且并不影响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继续保有土地承包经营权。
同时,受让方取得土地经营权后,可以利用流转的土地自主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并取得收益,从而更好发挥土地的效用,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相信在《民法典》的普照光辉下,农民的生活会过的越来越好!
本期内容主要立足于《民法典》中与民众尤其是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土地经营权。
彭华律师梳理了《物权编》第二编第十一章“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要内容,重点分析了土地经营权这个新增规定,对农民土地权利作了详细的讲解。
宣讲中指出,《民法典》物权编第十一章完善了农村集体产权相关制度,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的要求,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相关规定作了完善,增加土地经营权的规定,并删除耕地使用权不得抵押的规定,以适应“三权分置”后土地经营权入市的需要,充分显示了土地经营权的重要地位,也彰显了土地经营权所具有的时代价值。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经营权众筹的主要
内容
经营权众筹的主要内容一、经营权众筹的特点
不稀释筹资人的股权,并且具备购买、交割、退出的灵活机制,是经营权众筹的主要特点。
与业已熟知的奖励众筹、公益众筹、股权众筹以及债券众筹不同,为了使众筹行为更加可信、可靠、可持续,经营权众筹主要将依托交易所平台实现,旨在通过公平交易和风险控制机制,更好地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
二、经营权众筹的社会认可
对交易所的认可度,是看交易所品种,传统的品种比如证券、期货等等,都已经深入人心了,一些新型的交易所,比如有色金属、文化艺术品、碳排放、知识产权和经营权等,是主流市场的一个补充,我们为什么会向众筹进军,是因为互联网金融带来了一个更大的普惠价值。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还是比较认可的,特交所众筹平台主要支持创新和中小企业发展,该平台自6月上线内测以来已受到众多项目方关注,目前的主要工作在于接洽和选择优质的经营权众筹项目,未来平台的功能将会逐步完善。
三、经营权众筹的业务模式
主要围绕特交所的三个板块:
一是商业特许经营权(连锁店)收益权众筹,已经涉及75个行
业,企业特许经营权拿出来做众筹,可以围绕单店或者总部来进行,而且收益权很好计算,这种众筹可以和奖励众筹、商品众筹结合在一起发展,对实体经济将产生很大帮助。
二是知识产权许可收益权众筹,主要涉及专利、商标、动漫、app以及版权等,该板块的空间也很大,众所周知,中国是专利申请大国,但却不是专利成功转化的大国,如果把经营权、许可权、收益权结合起来,将对那些“虚火”比较旺盛的行业产生促进作用。
三是公共事业经营权众筹,主要涉及市政工程、公共设施、开发区等。
四、经营权众筹的风险防范
风险防范可以从三个维度来体现:
一是合格投资人制度,这是监管层要求的,包括投资人要经过测试、告知和培训,同时不要拿出全部的资金来投资,只是积蓄的一部分。
二是第三方进场,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征信机构等等,他们要为“说的话”负责,同时还通过保荐人制度和领筹人制度加大可信度。
三是严格的交易制度,历经过去一年证监会整顿交易所的过程,所有交易所都经过严格的审查、控制和培训,在风控方面应该会比一般的互联网企业更有保障,同时,交易所制度还约定了众筹产品的设计和发行过程,什么样的产品能做众筹,发行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需要做什么样的资产质押及信息披露等等。
五、特许经营交易所
2014年是公认的“众筹元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短短不到一年时间,“众筹”的模式已经遍布各个领域,成为一种全新的融资和经营方式。
众筹最初是艰难奋斗的艺术家们为艺术创作,筹措资金的一种手段,现在已经演变成初创企业和个人为自己的项目争取资金的一个渠道,而现代众筹则是指通过互联网方式发布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
目前,众筹分为奖励众筹、公益众筹、债权众筹、股权众筹,而北京特许经营权交易则是在股权众筹基础上开创性的提出了经营权众筹的概念。
股权价值是经营的结果,产权是经营的基础,但是经营就是产权和股权之间流动的水,如果可以分享经营权,不涉及股权问题,用经营权进行众筹,就会对企业的发展壮大带来很大的帮助。
六、用经营权众筹
为了规范经营权众筹,北京特许经营权交易所引入了交易所众筹模式,用交易所流程加大了第三方信息披露的力度,加大了资金托管者的制度建设,加大了信用证信力度,加大了合格投资人。
在北京特许经营权交易所的经营权众筹模式中,引入了6个角色,即:筹资人、保荐人、领筹人、承销人、托管机构和认筹人。
这个6个角色保证了经营权众筹的规范和安全。
筹资人是项目的发起者,通过众筹获得资金,一般都是企业家;领筹人主要挖掘、推荐、领投优质的众筹项目,一般领投总额度的20—30%;保荐人主要服务众筹项目,参与产品设计,担任信息披露的责任;承销人负责销售和推广众筹项目,从中获得佣金;托管机构为项目的某个环节提供增信,对资金走向和过程进行监
管;认筹人就是投资众筹标的的人。
事实上,在经营权众筹的基础上,还可以衍生出复合众筹,也就是说把五种众筹并在一起,以某种众筹为主线,结合其他模式,根据项目的特点,吸收不同众筹模式各自的优点。
相关阅读:
经营权的内容与特征
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规定,国有企业的经营权具体分为十四项。
a.生产经营决策权;
b.产品劳务定价权;
c.产品销售权;
d.物资采购权;
e.进出口权;
f.投资决策权a;
g.留用资金支配权;
h.资产处置权b;
i.联营兼并权c;
j.劳动用工权;
k.人事管理权;
l.工资奖金分配权;
m.内部机构设置权;
n.拒绝摊派权;
经营权是经营者对其经营财产的一种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特征
其一,经营权的主体不再是自然人,而是经济组织,尤以企业法人为主;
其二,经营权的客体不再局限于土地及其之上的附着物,而是包括几乎全部的有形物质财产和无形财产,统称之为资产;
其三,经营权的行使不仅仅是直接作用于物质资源,如耕种土地、居住房屋、穿行邻地,而是现代广义的资产经营行为;
其四,经营权的效益实现不仅仅来源于客体本身,还来源于客体以外;
其五,所有权人的利益更为密切地与经营权人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