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二 企业税费计算与纳税申报
- 格式:ppt
- 大小:767.00 KB
- 文档页数:47
税费的计算与申报项目一企业纳税事务办理知识训练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A B B A C 6-10 B C A D A二、多项选择题1-5 ABC BC ABCD ABC BC 6-10 ABCD ABD BC ABC ABC 三、判断题1-5 ×√√√√ 6-10 √××××项目二增值税的计算与申报知识训练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D C D D B 6-10 A C C B D二、多项选择题1-5 CD ABCD ABD ACD ABC6-11 AB AD ABC CD BCD ABC三、判断题1-7 ××√×√×√技能实训参考答案答:(1)销项税额=1000001×60×17%=2 720 000元(2)销项税额=23400/1.17×17%=3 400元(3)进项税额=2 040 000+5 500=2 045 500元(4)销项税额=1000×160×17%=27 200元(5)进项税额=17 000元(6)进项税额转出=52 000×17%=8 840元(7)进项税额=20 400元宏发公司2016年6月增值税汇总如下:增值税进项税额=2 045 500+17 000+20 400=2 0829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2 720 000+3 400+27 200=2 750 600元应纳税额=2 750 600-2 082900+8840=676540元项目三消费税的计算与申报知识训练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C D A D A 6-10 B C D D B二、多项选择题1-5 ABCD AB ABC AC BC备注:多选题5由于法律规定的修改,答案应修改为C,化妆品消费税率现为15%。
6-10 BC BD 无正确答案 BCD BCD备注:多选题8由于法律规定的修改无正确答案。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申报流程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根据税法规定,按照其实际应纳税利润计算、申报和缴纳的一种税种。
本文将介绍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申报流程,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操作企业所得税相关事项。
一、企业所得税的计算1. 计算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是企业所得税核心工作之一,通常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纳税人类型:企业所得税适用于各类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
(2)计算税前利润:根据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计算企业所得税前的利润。
(3)调整利润:根据税法规定,对税前利润进行必要的调整,如不可抵扣的费用、非税收入等。
(4)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将调整后的利润减去减免性质的收入,得到应纳税所得额。
2. 确定税率和税额企业所得税税率根据不同情况而定,通常有两种税率,即普通税率和优惠税率。
(1)普通税率:根据税法规定,一般企业适用的税率是25%。
(2)优惠税率:根据税法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可以享受税率减半的优惠政策。
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出企业所得税额。
二、企业所得税的申报流程1. 申报事项准备在进行企业所得税的申报前,需要准备好以下相关事项:(1)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根据税务机关要求填写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2)相关财务报表: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等。
(3)税务登记证件及相关证明文件。
2. 申报方式选择企业可以选择线上或线下方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的申报。
(1)线上申报:通过电子税务局等在线税务平台进行申报,需要提前进行注册和申请数字证书。
(2)线下申报:将纸质申报表及相关资料送达当地税务机关。
3. 申报期限和缴款期限企业所得税的申报期限通常为每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具体以税务机关发布的通知为准。
缴款期限一般为税款申报成功后5个工作日内,需要及时缴纳应纳纳税所得额。
4. 审核与批复税务机关会对企业所得税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如有错误或疑义,可能会要求企业提供补充材料或进行核查。
所得税会计:理解企业所得税计算和申报所得税是一种由政府征收的税收,它是企业运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作为会计人员,掌握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和申报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所得税会计的步骤和要点。
一、企业所得税的计算:1. 确定税务法规定的计税依据:按照税务法规定,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利润。
会计人员需要了解税法中关于计算企业利润的规定。
2. 计算企业利润: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会计人员需要进行净利润的调整,排除非税前损益项目,比如非经常性损益和综合收益等。
3. 根据所得税税率表计算企业应缴的所得税金额:根据税务部门发布的税率表,会计人员可以计算出企业根据利润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
二、企业所得税的申报:1. 准备所得税申报表:根据税务部门要求,会计人员需要准备所得税申报表。
这需要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确保准确无误。
2. 填写所得税申报表:按照所得税申报表的要求,会计人员需要填写各项数据,包括企业利润、所得税税额和已缴税额等。
3. 提交所得税申报表:填写完毕后,会计人员需要将所得税申报表连同其他要求的附件一起提交给税务部门。
注意,在提交之前,要对申报表进行仔细核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4. 缴纳所得税款项:根据税务部门的要求,会计人员需要按时缴纳所得税款项。
可以通过银行转账或者其他指定的方式进行缴款。
三、企业所得税的注意事项:1. 税法变动的了解:税法是经常变动的,会计人员需要及时了解并掌握最新的税法规定,确保计算和申报的准确性。
2. 审计和核查:税务部门会对企业的所得税申报进行审查和核查,会计人员需要保留好相关的核查材料,并配合税务部门进行核查。
3. 税收政策优惠的申请: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申请享受相应的税收政策优惠,比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型企业等,会计人员需要了解相关政策,并按要求进行申请。
4. 专业知识的提升:税法和会计准则都是复杂的体系,会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企业所得税计算和申报工作中的各种情况。
税法企业所得税计算与申报方法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根据税法规定,根据利润额进行计算并缴纳的一种税种。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和申报方法是企业管理者必须熟悉和掌握的重要知识。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税法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申报方法,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一、企业税法所得税计算方法1.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根据税法规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需要先计算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使用的是全面收入减除发生所得的方法。
全面收入包括企业的销售收入、投资收益、资产处置收益等,减除发生所得则包括企业的成本、费用等支出。
具体而言,计算应纳税所得额需要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相关减除和抵扣操作。
2. 税率和税费抵免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计算的,税率的具体数值根据税法的规定有所不同。
同时,根据税法的规定,企业可以享受一定的税费抵免政策,如减免企业所得税、减免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这些税费抵免政策可以降低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实际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
3. 税务申报和缴纳企业在计算完应纳税所得额和税费抵免后,需要进行税务申报和缴纳。
税务申报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形式和时间向税务机关报告自己的纳税事项,包括填写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提供相关资料等。
纳税期限的具体规定可以根据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的规定来执行。
税务缴纳是指企业按照自己的纳税义务,根据法定的税率和缴纳规定,将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款项缴纳到国家税务部门。
二、企业所得税申报的注意事项1. 及时了解税法政策企业管理者需要及时了解国家税务政策的更新和调整,因为税法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对企业的所得税计算和申报产生影响。
及时了解税法政策变化,可以帮助企业合理规划所得税的计算和申报,避免因为政策不明而导致纳税行为不当。
2. 良好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良好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是保证企业所得税计算准确性的基础。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企业才能按照税法规定,正确计算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并提交准确的税务申报。
《企业税费计算及纳税申报》课程标准1.课程描述1.1 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企业税费计算及纳税申报适应专业:会计与审计、金融实务与管理等专业的专业课学时标准:68学分标准:31.2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高专会计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以企业报税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的。
纳税申报是企业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项重要工作,一般均要设置报税岗位来处理涉税事务。
本课程主要学习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企业经常涉及的税收相关法规、税款计算、申报缴纳、涉税会计处理的专业知识和纳税工作流程的规定,使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职业岗位所必需的税务登记、税费计算、纳税申报、税款缴纳、会计核算等相关职业技能。
本课程对于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前序课程需安排《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会计职业道德与财经法规》等相关专业课程。
1.3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面向中小企业报税岗位日常涉税业务处理工作任务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与必要技能为依据设计的。
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采用项目化课程模式,将课程内容项目化,项目任务化,实现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学边做,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实际动手能力。
选择以每个税种的计算与申报作为项目学习,每个项目的学习均能体现报税工作的全过程,各项目学习之间保持内容变化而过程不变。
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紧跟经济发展步伐,依据最新税收法律制度,反映最新税收法规动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
税种全面、分类清楚,知识点突出。
本课程共涉及18种税费,基本覆盖了各行业可能涉及的税种,每一税种都以基本原理、要素,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申报为主线进行对比分析学习。
本课程总共有十个项目,分别是税收基本知识、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销售类税、期间费用类税、成本类税的计算及纳税申报,每一个项目都有拟真的应纳税额计算和与纳税申报综合日常业务处理相关的案例,能贯穿本项目的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对该项目知识点的巩固和掌握,能使税收法律法规与日常业务处理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