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深圳中考语文卷
- 格式:doc
- 大小:95.50 KB
- 文档页数:6
深圳市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1—6题)一、语言技能考查(14分)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2分)A 踌.躇(chóu) 静谧.(mì) 言简意赅.(hài)B 惬.意(qiè)尴尬. (gà ) 忍俊不禁.(jìn)C 晨曦. (xī ) 禁锢. (gù ) 重蹈覆辙.(zhé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2分)A 我们不能将生态失衡的原因仅仅归咎..于自然环境的变化。
B 只要..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我们吸收了书中的精华,才能C 班会课上,大家七嘴八舌,讨论热烈,莫衷一是....,很快就“献爱心”活动形成了一致意见。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2分)A 深圳的夏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B 通过老师三年的教育,使我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C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4.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2分)⑴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
⑵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
⑶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⑷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A④③①② B ②④①③ C ①②④③5.请选出下列句子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2分)A 节日的红树林,风景如画,游人如织,简直是世外桃源。
B 民间艺人王叔远技艺精湛,他雕刻的人物山水都惟妙惟肖。
C “爸爸,今天是‘父亲节’,这是我送给您的礼物,祝您节日快乐!”6.阅读下列各句子和词语,选出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两组..(4分)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B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比至.陈,车六七百辆,骑千余,卒数万人C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不期.而遇D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朝.思暮想第二部分非选择题(7----20)二、古诗文能力考查(21分)(一)古诗文默写考查(10分)7.请把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深圳市近五年中考《语文》试题简析、命题趋势及教学对策及2014年中考命题走向浅说深圳启灵教育中考研究专家团【主题词】题型简析命题走向教学对策【分析依据】1、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参考)。
2、深圳市2009-2013届中考语文考题(重点)。
3、深圳市近五年中考考试说明(重点)。
【近四年试卷浅析】一、整体特点:十六字特征——“重视积累、突出读写、强调运用、鼓励创新。
”1、试卷结构:结构稳定、分值稳定、覆盖适中、题量适中。
◆两大部分四大板块。
深圳历年中考试题涉及到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实际上按知识面来分可分为“基础知识考查(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呈现)、课内文言文考查、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及作文”四大板块。
◆分值相对稳定。
18-20道题(2009年20道,2010年18道,2011年18道,2012年18道,2013年18道);单项选择12-15分,古诗文默写15分,文言文阅读8-10分,实用文体阅读8分,文学作品阅读14-16分,作文40分。
◆覆盖面及题量适中。
基础部分覆盖1-6册中的重点内容;古诗词默写课内课后并重;文言文句子默写以名句为主;文言文阅读不分重点非重点篇目;应用文体阅读八年级学习的说明文与九年级学习的议论文各占50%的出题机率;文学作品阅读主要以散文这种文学体裁为主;习作侧重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突出文美情真,意蕴深刻。
2、出题导向:重视基础、重视经典、重视运用、考察能力。
◆重视基础知识题的考查,不出难题、偏题、怪题,所有基础题相关知识点都能够在初中语文课本上找到。
◆重视语文经典古诗文的熟读、背诵、默写的考查;默写所占分值较大且稳定。
◆着重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与考查,古文阅读、应用文体阅读、文学作品阅读和作文等,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比重占70%左右。
3、教学与复习对策:关注平时、关注课堂、关注考点、考教结合。
◆注重利用文本。
中考语文试卷的难度并不大,知识点都在课本上,即使是语言能力的考查点也是平时课文教学中应涉及到的。
2009年深圳市中考语文试卷点评深圳市翠园中学特级教师杨秀珍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中考改革百花齐放,各具特色,语文考试更是走在改革的前列。
综观2009年深圳市中考语文试题,旨在面向全体学生,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
主要在于立足基础、着眼能力,注重创新,体现了中考语文改革的新趋势。
通过这份试卷为初中语文教学起到合理的导向作用,从而改革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要通过课堂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具备基本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要能够跳出“小课本”、“小课堂”,树立“大语文”观,在生活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学活用语文。
关注现实,学以致用,这才是语文学习的魅力所在。
笔者以为2009年深圳市中考语文试卷总体承袭往年风格,难度与去年相当,但在保持平稳中也有一些变化,更凸显学科特点,进一步体现新课程教学的思想理念。
一、试题的特点深圳市中考语文命题思路以“重视积累,突出读写,强调运用,鼓励创新”为特点,稳中求变,变中求新。
全面考查学生语文素养,富有浓厚的语文味,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凸现鲜明的时代气息。
与前三年试题相比,结构稳定,难易比例适当,达到了考基础、考素质、考综合能力的考试目的。
在知识点的设置上,注重了材料的选用,贴近生活实际,在心理上拉近了考生与试题的距离,激活学生的思维。
可以说试题考查全面,题干简练,文字阅读量合理,内容涉及六册教材,主、客观题比例适当,客观题从多角度、多层面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内容涉及字音、词语运用、语言的顺序等几方面知识,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稳定,覆盖面及题量适中。
本套试卷涉及到基础知识考查、课内文言文考查、初中语文第一册到第六册课本中重要的知识点。
阅读能力考查(课外议论文和课外文学作品考查)及作文四个部分。
考查内容紧扣教材,同时又不拘泥于教材,从相关期刊上选取了两篇文质兼美、结构相对完整的作品,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
2009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基础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曾在08年中考出现过默写,今年再次出现。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曾在07年中考出现过默写,今年再次出现。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曾在04年中考出现过默写,今年再次出现(4)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秋思》从未考过(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曾在06年中考出现过默写,今年再次出现(错、漏、多1字均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从以上可以看出,默写必须39首都过关。
不管以前有无考过,均应先扎实完成。
出题者有时就是要与你过不去。
我在复习末段,曾用了四天时间叫学生重点背诵去除近几年考试的内容。
幸亏时间不长。
2.B C这道题并不难,有了一定基础,凭感觉就可搞定。
B的“方”,前者为名词,后者为动词;C的“观”前者为动词,后者为名词。
连词性都不同,还要再花时间吗?这四分实在太好拿了。
相信这道题的得分率会很高。
需要注意的是,这道题是对一项得2分,不是全对才得分。
所以,考生要大胆填上两个答案。
即使是猜也不吃亏。
3.空旷煎熬相信这道题得分率也会很高的。
“熬”字可能会有部分考生无法写出。
这类题,完全靠平时的积累,老师是无法在复习阶段进行突破的。
4.提示:内容上,应是写外界的严酷条件而不屈服;格式上,应都有“把它们”。
各得1分。
5.提示:这道题并不难,但它的好处是,打击平时答题追求“精练”者。
没有文采的考生在这里少拿点分是应该的。
可能会有个别考生耍个性,把原文段稍作改动以作答案,对这类考生,建议评分员不必留情面。
提醒一下,下面的答案不得分:寂寥、肆虐、凝聚几个词我都不懂。
6.提示:主要是三点:可以介绍你所看到的一些不良广告;不良广告有什么危害;怎样解决不良广告的问题等。
下面的回答不得分:同学们要积极参加(太虚了);内容要丰富(无实在东西);墙报版面设计要符合中学生特点(看清楚,是“内容”)。
广东深圳200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伟大的力量⑴伟大究竟是怎样成就的,决定伟大的力量究竟在哪里?⑵决定伟大的是两个最基本的力量。
一个是时间,即伟大的时间函数。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件事的价值就显现了。
例如,我端杯子喝水是正常行为,连喝50个小时叫行为艺术。
如果我这个动作保持5000个小时,我就成了雕塑。
⑶实际上一件事是不是伟大要靠时间去证明。
当你做一件你希望它伟大的事情时,首先要考虑你准备花多少时间。
如果是1年,绝对不可能伟大,20年就可能有机会了。
在大足石窟,一个人坐着小板凳,敲了70多年,于是他也就成了塑像。
而敲20年的都不见了。
⑷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聪明的人和愚蠢的人在互相转化。
当所有的聪明人都急于去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他们的决策就成为一个愚蠢的决策。
反过来,一个愚蠢的人做了一个谁都不相信的愚蠢的决定,然后,每天都倒腾一点,虽然很慢,但到第18年时他的竞争对手都不见了,到第20年他就成功了。
时间使愚蠢的人变成聪明人,而聪明人想偷懒节省时间,却使自己做了愚蠢的事。
所以,伟大的人一开始做的决定常常被认为是愚蠢的,但他往往用十足的耐心,靠时间去颠覆世俗观念,成就伟大。
⑸另一个决定伟大的力量就是跟谁一起做。
你花了很长时间,但不是和伟大的人一起做,这件事就会沦为平凡,你就会和英雄无关。
⑹我在纽约做世贸项目的时候有一个极深的印象:所谓创造历史,就是在伟大的时刻、伟大的地点和一群伟大的人做一件平凡的事。
具体行为都很凡庸,如讨价还价等等,只是时间、场合、人物是伟大的,结果这些平凡的事改变了历史。
相反,普通人是在平凡的时间、平凡的地点和平凡的人做着看似伟大的事情,其结果没有改变任何社会现状,也不会改变任何人。
所以,要想成为伟大的人,就要选择伟大的时机、伟大的伙伴。
⑺你选择了好的伙伴,然后以足够的时间做一件常人还看不到结果的所谓不正确的事,你就有机会成为非常伟大的人。
所以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伟大的领导人不仅仅要敢于坚持原则,而且要敢于坚持“错误”的原则。
2009深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六)2009.3说明: 1.全卷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4页。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1—5题)一、语言技能考查(10分)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2分)A.狼籍.(jí)荒谬.(miào)锐不可当.(dāng)物竟.天择(jìng)B.绮.丽(yǐ)伧.俗(cāng)重峦叠障.(zhàng )张皇.失措(huáng)páng bï)C.愧怍.(zuî)匀称.(chân)长途跋.涉(bá)气势磅礴..(D.蹒跚.(shān)吊唁.(yán )转弯抹.角(mǒ)亭台轩谢.(xiâ)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2分)A.报纸大量刊登我们工作中的成绩,正确地反应..了现实。
B.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惟妙惟肖....的艺术品。
C.长达4个多小时的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伴着新春的钟声和人们的祝福销声匿迹....了。
D.人类的远祖在一定条件下从古猿分化出来以后,通过必.需.的生活活动,使前肢解放为手。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2分)A.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B.临近毕业,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C.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全校广大师生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读书节。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似无似有。
4.下面几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直到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动惊愕。
某某市2009届高中阶段招生考试模拟试题(一)语文科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4题)一、语言技能考查(12分)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3分)A、暄.腾(xuān) 成吉思汗.(hán) 伫.立(zhù) 鳞次栉.比(jié)B、愧怍.(zuò)伧.俗(cāng)皓.月(gào ) 因地置.宜(zhì)C 拮据.(jū) 阔绰.(chuò) 谦逊. (xùn) 衰草连天(shuāi)D、迷惘.(wǎng)攫.取(huò)寂寥. (liáo) 禄.禄终生(lù)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3分)A.这篇文章篇幅冗长,语言枯燥,读起来味同嚼蜡....。
B.这座大厦装修一新,显得气宇轩昂....。
C.他奶奶去世了,他的脸上洋溢..着忧伤。
D.李老师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经常吹毛求疵....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3分)A、在阅读《名人传》这部名著时,使我明白了面对人生磨难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
B、天空渐渐转暗,墨似的乌云和倾盆大雨顿时从空中倾泻下来。
C、写文章语言要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的话删掉。
D、为了提高成绩,我们要广泛征求并虚心接受别人的合理化建议。
4.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3分)①所以,诗人写道:“春色先以柳荫归”,“春风杨柳万千条”。
②你看,在那冰雪初融的时候,不是暗暗泛青的柳芽首先把春意带到人间吗?③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
④你再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
⑤它那轻盈婆娑的树姿,那迎风摇摆的树枝,那青翠欲滴的细叶,不仅为桃杏增添了色彩,还给人们送来了春的气息。
A.③②④①⑤B.③②④⑤①C.②④③⑤①D.⑤①②④③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19题)二、名著阅读考查(3分)5、阅读名著片段,写出所描写的人物某某并联系该名著对人物做简单评价。
★机密·启用前200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说明:1.全卷共4页,考试用时100分钟,满分为120分.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基础(28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子曰:“其恕乎!□□□□,□□□□。
”(《论语》)(1分)(2)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木兰诗》)(2分)(3)凝望着故乡的方向,凝望着渐渐坠入大海的夕阳,老人哽咽着吟诵起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
”闻者无不潸然泪下。
(2分)(4)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分)(5)把杜甫《春望》默写完整。
(4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4分)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博古通今B.有朋自远方来/今齐地方千里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5题。
北风在kōngkuàng()寂寥的大地上呼啸肆虐,冰雪冷酷无情地封冻了一切扎根于泥土的植物,无数生命用消极的冬眠躲避严寒。
这时候,腊梅,你却清醒着,毫无畏惧地伸展出光秃秃的枝干,并且把毕生的心血都凝聚在这些光秃秃的枝干上,凝结成无数个小小的蓓蕾,一任寒风把它们摇撼,一任_______,没有一星半瓣绿叶为你遮挡风寒!你能忍受这种jian’āo()么?也许,任何欢乐和美都源自痛苦,都经历了殊死的拼搏,但是,世人未必都懂得这个道理。
2009年深圳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命题:新安中学初三语文备课组一.语言技能考查(12分)1.下面加点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狩.猎shòu玷.污diàn决.别jué险象迭.生 diéB、确凿.záo羸.弱léi埋.怨mán 正襟.危坐jīnC、倒坍.dān骸.骨hái缄.默jiān诚皇.诚恐huángD、归省.xǐng冗.杂yǒng安祥.xiáng 鲜.为人知xiǎn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A.对员工来说,惟有怀感恩之心,敬业之心,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才能与企业一起度过..这个经济的冬天。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C.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要..有信心,它才.能有继续改革和继续开放的勇气。
D. 我们不要总是以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他人,去轻率..地批评和嘲笑他人的生活。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①享受审美乐趣②受到情感熏陶③加深理解和体验④获得思想启迪⑤有所感悟和思考A、②①③④⑤B、④②⑤③①C、⑤③④②①D、③⑤②④①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位台湾歌星在大陆红透半边天,不但会唱英文歌,也会唱中文歌。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在韩国学生赵承熙制造了校园枪击惨案后,立即受到世界各大媒体的关注。
D.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日前表示,重视外语学习、忽视中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二.古诗文能力考查(24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5-7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2009年广东省深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1-5题)一、选择题(15分)【说明:本大题均为选择题,共5小题。
每小题3分,计15分。
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集中填写在下面表格中;否则,不计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B B A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A.襁褓(qiángbāo)喑哑(yīnyǎ)亵渎(xièdú)恪尽职守(kè)B.诓骗(kuāng)诘难(nán)承蜩(diáo)怒不可遏(è)C.妖娆(yāoráo)留滞(zhì)旁骛(wù)味同嚼蜡(jiáo)D.枘凿(nèi)灰烬(jìng)狡黠(xía)吹毛求疵(cī)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A.春节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
B.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和敬业乐群的态度,都是科学研究的必备条件。
C.全运会期间,青岛市实行了交通管制,交通拥堵的状况戛然而止。
D.不言而谕,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3.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①极目远望②那波浪互相拥挤着,追逐着,越来越近,越来越高③那从天边垂下来的波涛,一排赶着一排,浩浩荡荡④那由地心里泛起的浪花,沸沸扬扬,一层紧追着一层⑤像冲锋陷阵的大军⑥像秋天田野上盛开的棉朵A、③⑥①②④⑤B、①③⑤④⑥②C、③⑥④⑤①②D、①④⑥②③⑤4.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A.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诗歌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杜甫的《石壕吏》是叙事诗,北朝民歌《木兰诗》也是叙事诗。
B.除非星期天没有事,我们就去看一场电影。
C.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两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D.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广东省深圳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1-5题)一、选择题(15分)【说明:本大题均为选择题,共5小题。
每小题3分,计15分。
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将正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A.芳馨.(xīng)睿.智(ruì)绮.丽(qí)怏.怏不乐(yàng)B.寥.落(liáo)沉湎.(mián)丘壑.(hâ)咬文嚼.字(juã)C.幽径.(jìng)嗤.笑(cī)追溯.(sù)草长.莺飞(cháng)D.迸.射(bâng)恻.隐(câ)花圃.(pǔ)无与伦.比(lún)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句:A.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B.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必须..的过程。
C.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和敬业乐群....的态度,都是科学研究的必备条件。
D.追求梦想,与其..付诸一次行动。
..下一百次决心,不如3.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①博士除授予学官,还授予一些有专门技艺、专门学问的职官,如魏晋以后的太医博士、天文博士、历博士、卜博士等。
②秦始皇时,博士只作政府顾问。
③唐宋以后,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如“茶博士”“酒博士”等。
④汉代以后,博士开始任学官,担任教学工作。
③博士在我国古代是个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
A.⑤②④①③ B.①⑤②④③ C.⑤④③①② D.①④②③⑤4.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A.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这两篇文章,都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这美丽的城市将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座以钢琴艺术为优秀品牌的文化特区。
D.在成长的岁月里,生活老人悄悄告诉我:“性格开朗”并非“豁达”的全部内涵。
5.请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A.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中间.力拉崩倒之声B.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亲贤良,远.小人C.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见渔人,乃大惊.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未尝稍降辞色.第二部分非选择题(6-18题)二、填空题(15分)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计15分)(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2)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3),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4)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5)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6),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7)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8)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山州台歌》)(9)“,”,这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的末尾两句,抒发了诗人在时世凋敝丧乱之际又见故人的无穷感慨。
(10)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深刻地揭示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11)古人写雪,手法不一。
刘义庆《世说新语·咏雪》中的“”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比喻精妙;而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的“湖上影子,、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则用白描,同样形神兼备。
三、阅读题(30分)(—)文言文阅读〈7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7~8题。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子?传不习乎?”(节选自《论语十则》)(乙)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节选自《墨子·公输》)7.《论语》虽是语录体,但每则都有一个中心,各句联系紧密。
请把甲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意思连贯的一段话,注意其中前两句与第三句之间的内在联系。
(3分)8.甲文体现了儒家重视“修身”,乙文反映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
请你先简要解释“兼爱”或“非攻”的意思,然后简答:重视“修身”和主张“兼爱”“非攻”对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1)(2)(二)议论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2题。
伟大的力量⑴伟大究竟是怎样成就的,决定伟大的力量究竟在哪里?⑵决定伟大的是两个最基本的力量。
一个是时间,即伟大的时间函数。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件事的价值就显现了。
例如,我端杯子喝水是正常行为,连喝50个小时叫行为艺术。
如果我这个动作保持5000个小时,我就成了雕塑。
⑶实际上一件事是不是伟大要靠时间去证明。
当你做一件你希望它伟大的事情时,首先要考虑你准备花多少时间。
如果是1年,绝对不可能伟大,20年就可能有机会了。
在大足石窟,一个人坐着小板凳,敲了70多年,于是他也就成了塑像。
而敲20年的都不见了。
⑷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聪明的人和愚蠢的人在互相转化。
当所有的聪明人都急于去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他们的决策就成为一个愚蠢的决策。
反过来,一个愚蠢的人做了一个谁都不相信的愚蠢的决定,然后,每天都倒腾一点,虽然很慢,但到第18年时他的竞争对手都不见了,到第20年他就成功了。
时间使愚蠢的人变成聪明人,而聪明人想偷懒节省时间,却使自己做了愚蠢的事。
所以,伟大的人一开始做的决定常常被认为是愚蠢的,但他往往用十足的耐心,靠时间去颠覆世俗观念,成就伟大。
⑸另一个决定伟大的力量就是跟谁一起做。
你花了很长时间,但不是和伟大的人一起做,这件事就会沦为平凡,你就会和英雄无关。
⑹我在纽约做世贸项目的时候有一个极深的印象:所谓创造历史,就是在伟大的时刻、伟大的地点和一群伟大的人做一件平凡的事。
具体行为都很凡庸,如讨价还价等等,只是时间、场合、人物是伟大的,结果这些平凡的事改变了历史。
相反,普通人是在平凡的时间、平凡的地点和平凡的人做着看似伟大的事情,其结果没有改变任何社会现状,也不会改变任何人。
所以,要想成为伟大的人,就要选择伟大的时机、伟大的伙伴。
⑺你选择了好的伙伴,然后以足够的时间做一件常人还看不到结果的所谓不正确的事,你就有机会成为非常伟大的人。
所以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伟大的领导人不仅仅要敢于坚持原则,而且要敢于坚持“错误”的原则。
错误..到头了,真理就出现了。
讲的就是敢于坚持一个别人看不到结果的事,靠时间把这件事坚持下来,同时团结一些伟大的人来共同完成。
(作者:冯仑选自《读者》2008年第7期《怎样成就伟大》一文,有改动)9.通读全文,你认为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分)10.第⑹段除了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它有什么作用?(2分)11.请分析第⑺段画线句中“错误”一词在文中的含义。
(2分)12.“聪明人”和“愚蠢人”常常相互转化。
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请选取一例,加以简要评析。
(3分)(三)文学作品阅读(14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7题。
大唐柳色⑴渭城在哪儿?唐代的柳色是否还那么清新?⑵每次送别时,总想陪伴着友人走进客含,像唐代诗人那样叫上一壶酒,点上几碟菜,在四周绿色中间“一杯一杯复一杯,二人对酌山花开”。
可每次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总也无法如愿以偿。
同唐人相比,我们总是少了一份旷达,一份恬淡,一份缠绵。
⑶唐人的神韵,唐人的风范,犹如他们所歌颂的柳色一样,永远那么潇洒,那么清新,那么多情,也永远在唐诗里“依旧烟笼十里堤”,让我们这些后来人向往,又让我们无法企及。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又名《渭城曲》)⑷今夜,月色宜人,独坐在客舍里,看黄昏的月光给窗户镶上一道金边,一直伸向山的那一边。
我的思绪又一次踏着遍地月光,沿着《渭城曲》所铺设的意境,走上了去阳关的古道。
⑸去阳关的道路上,多了驼铃狼烟,多了孤独、寂寞与苍凉。
然而,这一切都挡不住唐人哒哒的马蹄。
不就是沙漠吗?他们就是为了沙漠而来,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而来;为了“瀚海阑干百丈冰”的奇异而来;为了“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自信而来。
⑹于是,唐诗中出现了离别,出现了折柳。
⑺客含对饮,灞桥折柳,这种习俗不知是否起于唐代,然而却被唐人挥洒得淋漓尽致,情意万千。
当他们拉着马缰绳,立柱斜阳下的驿道边,折柳相送依依惜别时,风吹动着他们青色的长衫,飘飘欲飞。
⑻唐代国势强盛,读书士子人人奋袂而起,走出书斋,离家别子,仗剑远游,去河朔,去塞上,去长安,以求博取功名利禄,入世之心极重。
可一旦他们发现追求必须以人格付出为筹码时,他们却惶惑了,他们沉默了,他们爆发了,最终选择义无反顾地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长揖而去,拂袖归山;然后再去寻找新的起点。
⑼他们重视功名,但更重视人格;人世之心不死,道德之树常青。
唐代文人的腰杆同笔杆一样,铁硬。
因而,唐诗就显得洒脱,富有个性;而唐代的诗人们漂泊南北,沦落天涯,受够了颠沛流离之苦。
⑽别,是经常的;聚,是短暂的。
可唐人的感情从没被滚滚红尘所消磨。
相反,由于长期漂泊在外,他们更需要友情慰藉。
于是,他们更看重友情。
倾盖如故,一见倾心,彼此从不因身份、地位与政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也不因生死而隔离。
⑾唐人,真是太多情了。
在南来北往的路上,送人的,折柳相赠;离去的,接枝挥别。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然而,柳条一年一青,岁月却慢慢老去,唐人衣袂飘飘,迈着潇洒的步子,一步步走入历史的深处,成为一处可望而不可即的风景。
⑿隔着岁月,仿佛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长河,“野渡无人舟自横”,让我们无论如何也渡不过去,无法进入那种境界。
⒀。
(作者:余显斌选自《时文选粹》第6辑有改动)13.作者在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4.第⑷段之前,作者引用王维的诗《渭城曲》有什么作用?(3分)15.请看第⑺段画线处,按照“飘飘欲飞”的结构形式,仿写一个四字短语,可以是。
(2分)16.《伟大的力量》和《大唐柳色》都采用设问开头,既有共同的作用,也有不同的妙处。
请就这两个方面分别简要回答。
(3分)(1)相同:(2)不同:17.第⒀段画线处省去了原文结尾。
请你拟写一个符合本文风格意蕴的结尾(不超过30个字)。
(3分)四、写作(40分)18.命题作文:一次班级表演,我发现自己竟拥有如此美妙的歌喉;一番书海徜徉,我发现思绪驰骋原来是送样的自由;一回亲友送别,我发现从此多了一份牵挂;一轮朝阳初升,那片辉煌居然洒满我的心头;也可能,一场误会摩擦,我还发现自己并不那么高尚,理智,成熟……行走在这迷惘而美丽的青春路上,我们是否步履匆匆,来不及发现别样的自我?(1)请你以“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