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棉铃虫药剂筛选试验
- 格式:pdf
- 大小:124.37 KB
- 文档页数:2
农药生物活性测定实验指导游红编实验一供试目标昆虫的饲养——棉铃虫的饲养一、实验目的:1、明确标准目标昆虫饲养在生物测定中的意义;2、了解常见目标昆虫的饲养条件及方法;3、学习棉铃虫的饲养方法。
二、实验原理:杀虫剂生物测定必须使用大量、群体整齐、健康程度一致,龄期一致的标准目标昆虫,才能保证对杀虫剂毒力的反应准确。
因此,进行杀虫剂生物测定必须采用人工饲养标准目标昆虫,以保证供试昆虫的充分供应,这是农药毒力试验工作中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饲养目标昆虫的种类,除采用农作物害虫外,仓库害虫、卫生害虫及其他繁殖力强,便于饲养的昆虫也可采用,通过饲养条件的控制,促使供试目标昆虫尽量达到生理状况一致,以减少试验中的误差。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属鳞翅目夜蛾科。
食性杂,可长年饲养。
但因幼虫在三龄期以后有相互残杀习性,故必须单头饲养。
对该虫可采用天然植物饲料,如棉蕾铃、青豌豆、新鲜玉米和辣椒等。
若连续大量饲养,须用人工饲养。
三、主要仪器及试材:1、试虫:棉铃虫;2、饲养用具:养虫室,培养皿(15cm),培养皿(5cm),养虫缸,纱布等。
3、饲料:(1)、饲料组成:熟大豆粉(g)20.0 玉米粉(g)30.0大麦粉(g)30.0 抗坏血酸(g) 1.0干酵母(g)8.0 琼脂(g) 3.5苯甲酸钠(g)0.8 棉油(ml) 0.536%醋酸(ml) 6.0 10%甲醛(ml) 1.0水(ml) 200(2)、配制方法:取总水量30%的水,加入玉米粉等成分搅拌;另取70%的水,以溶解琼脂,冷却至70℃时与上述成分混合搅拌;饲料均匀倒入培养皿(15cm)内,厚度1.0——1.5cm,冷却后备用。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饲养条件:养虫室温度保持26——28℃,相对湿度60%——70%,12小时光照。
2、饲养方法:(1)、在培养皿(16cm)放入约0.3——0.5mm厚的饲料若干块,将附有卵块的纱布放入皿内,用黑布将皿口封住,布上压玻璃板,缸下部对着光源,孵化的幼虫可很快到饲料上取食。
文章编号:1002-1302(2004)04-0059-02氰戊菊酯与辛硫磷混剂防治棉铃虫的增效机理韦存虚1,朱福兴2(11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9;21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本研究点滴法生测结果表明:氰戊菊酯与辛硫磷1∶2混剂对棉铃虫抗性(R )品系3龄幼虫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高达330.68。
离体条件下测定了各药剂对抗性棉铃虫酯酶、谷胱甘肽S -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中浓度I 50及混剂对上述三种酶的共抑制系数,结果表明,该混剂对棉铃虫增效的机理可能与抑制谷胱甘肽S -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关。
关键词:棉铃虫;杀虫剂混剂;增效作用;酶 中图分类号:S48213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3-12-08作者简介:韦存虚(1973-),男,安徽临泉人,博士,副教授,原从事昆虫抗药性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现从事细胞生物学研究。
T el :(0514)7991556-8688;E -mail :yzuwcx @ 。
化学防治是目前控制害虫的主要措施,针对害虫抗药性的主要机制开发具有克服抗药性的药剂联合应用技术是抗性治理的重要研究内容。
辛硫磷是有机磷农药中高效低毒的品种,它与多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混配均有增效作用。
胡岳等[1]报道,辛硫磷与氰戊菊酯混配对抗性棉铃虫增效明显,辛硫磷与溴氰菊酯混配可延缓家蝇抗性的产生。
在混剂中,菊酯类农药与辛硫磷混配相对常用,因此研究它们的增效机理具有普遍意义。
本试验旨在探索氰戊菊酯和辛硫磷单剂及其混剂对抗性棉铃虫酯酶、谷胱甘肽S -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离体抑制作用,为分析混剂对棉铃虫增效的机理及杀虫剂合理混用、复配提供理论依据,为害虫抗性治理及害虫综合防治提供线索。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昆虫棉铃虫抗性(R )品系采自山东省夏津县的棉田,该地区有多年棉花种植历史,用药量大,棉铃虫对多种杀虫剂具有较高的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