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纱线的分类与结构特征-王妮.
- 格式:ppt
- 大小:3.33 MB
- 文档页数:56
编辑本段纱线介绍纱分为:①短纤维纱,由短纤维(天然短纤维或化纤切段纤维)经纺纱加工而成,分环锭纱、自由端纺纱、自拈纱等。
②连续长丝,如天然蚕丝和化纤长丝,分加拈或不加拈、光滑长丝或变形长丝等。
③短纤维与连续长丝组合纱,例如涤棉长丝包芯纱等。
线由两股或两股以上的单纱并合加拈而成。
纱线的细度有多种表示方法,例如号数、公制支数、英制支数、旦尼尔等(见支数)。
纱线的拈度用每米或每英寸的拈回数表示。
拈回的方向分S拈和Z拈。
在一定拈度范围内,纱的强度随拈度增加而增大。
单纱的拈向和股线的拈向搭配根据股线的用途选择。
通常单纱与股线采用相反拈向,即ZS或SZ。
单纱与股线的拈度有一个最佳比值,在这范围内,股线强力随着股线拈度增加而增加,超过临界值时股线强力反而下降。
纤维的性状和纺纱方法对纱线的性能起决定性作用。
环锭纱在加拈过程中,由于纤维产生转移,从纱线内层到外层,再从外层到内层,多次反复转移,纤维围绕纱的轴心呈螺旋状,螺旋半径沿轴向交替增大或减小。
这时长度长的纤维较多地趋向纱的轴心,长度短的纤维较多地趋向纱的外层。
细度细的纤维趋向纱的轴心,细度粗的纤维趋向纱的外层。
初始模量较小的纤维较多地位于外层,初始模量大的纤维较多地位于内层。
合理选用不同性状的纤维,能够纺成不同风格的纱线,适应不同织物用途或改善服用性能。
由于化纤可以任意选择长度、细度和纤维的截面形状,外衣织物宜选用纤维稍粗、长度稍短的化纤与棉混纺,以增加成纱表面的毛型感。
内衣织物宜选用纤维稍细、长度稍长的化纤,使棉纤维在纱线的外层,以便改善吸湿性能和穿着舒适感。
自由端纺纱包括气流纺、静电纺、涡流纺等纺成的纱,因加拈时纤维向内转移少,纱芯与外层相比,内紧外松,结构较松散,纤维伸直度差,纤维间抱合力差,成纱强力低,但染色性和耐磨性能好。
自拈纺纱纺成的纱又称自拈纱,是利用搓拈辊对须条产生周期性正反向假拈度,成纱上出现周期性无拈点,因而强力较低,一般合股成股线后再织造。
科普纱线的种类和构成一、纱线的定义纱线是指由纤维或长丝组成的,具有较好的断裂强度和柔曲性等性能的线性集合体。
它们可以由一根或多根连续长丝或许多非连续的短纤维构成。
为了克服纤维的滑脱和形成有用的纱线。
总要给予短纤维大量的捻回或采用其他方法使它们缠结在一起。
各种短纤维单纱常指在纺纱机上纺制成的纱;两根或多根单纱可以捻合在一起,形成双股线或多股线;将几根股线捻合成为复捻股线,又称为缆线。
图1 纱线二、纱线的分类(一)按组成纱线的纤维种类分1.纯纺纱线用一种纤维纺成的纱线称为纯纺纱线,前面冠以纤维名称命名,如棉纱线、毛纱线、粘胶纤维纱线、腈纶纱线。
2.混纺纱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称为混纺纱线。
混纺纱线的命名,按原料混纺比的大小依次排列,比例多的在前。
如果比例相同,则按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再生纤维顺序排列。
混纺所用原料之间用符号“/”隔开。
如65%涤纶与35%棉的混纺纱,命名为涤/棉纱;50%涤纶、17%锦纶和33%棉的混纺沙,命名为涤/棉/锦纱;50%粘胶纤维与50%腈纶的混纺纱命名为腈/粘纱。
(二)按纺纱方法的不同分1.棉纺纱线棉纺纱线即用棉纺设备生产的纱线。
又分为精梳纱和普梳纱。
2.毛纺纱线毛纺纱线即用毛纺设备生产的纱线,又为精梳毛纱线和粗梳毛纱线。
3.麻纺纱线麻纺纱线即用麻纺设备生产的纱线。
又分为苎麻、亚麻纱线等。
4.绢纺纱线绢纺纱线即用绢纺设备生产的纱线。
又分为绢丝和䌷丝。
图2 绢纺纱线(三)按纱线的用途分1.机织用纱线机织用纱线又分经纱线和纬纱线。
2.针织用纱线3.其他用途的纱线如轮胎帘子线、手术缝合线、装饰用纱线、缝纫和刺绣用纱线等。
(四)按纱线线密度和后处理不同分1.按线密度分按线密度可分为特细特纱10tex以下(60英支以上)、细特纱11~20tex(58~29英支)、中特纱21~31tex(28~19英支)、粗特纱32tex以上(18英支以下)。
2.按纱线卷装不同分按纱线卷装不回可分为筒子纱线、绞纱线和团纱线。
纱线是一种用于编织、钩织等手工艺品的材料,它由纤维或纱线组成。
纱线的分类主要基于纤维的类型、粗细度、纺纱方式等因素。
不同类型的纱线适用于不同的用途和制作方式。
本文将对纱线的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一、按纤维类型分类1.1 棉线棉线是由棉纤维纺制而成的纱线。
它柔软、透气且吸湿性好,非常适合夏季穿着的衣物和亲肤产品的制作。
棉线多用于编织T恤、内衣、袜子、婴儿服装等。
1.2 羊毛线羊毛线是由羊毛纤维纺制而成的纱线。
它具有保暖性、弹性和柔软度,非常适合制作冬季服饰、围巾、帽子等。
羊毛线还可以通过水洗和卷曲,使编织品具有更好的保暖效果。
1.3 丝线丝线是由蚕丝或人造纤维纺制而成的纱线。
它具有光泽、柔软和舒适的特性,适用于制作面料优雅的衣物、丝带、领带等。
丝线的质地独特,手感顺滑,非常适合做优雅款式的编织品。
1.4 化纤线化纤线是由合成纤维(如涤纶、锦纶)或其他纤维纺制而成的纱线。
它具有吸湿性低、弹性好、不易变形、抗皱等特点。
化纤线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饰品等领域。
二、按粗细度分类2.1 粗纱线粗纱线是指粗细度较大的纱线。
它适用于制作针织品,可以快速编织出有质感的效果。
粗纱线的特点是编织出来的面料松散、厚实,适合制作冬季服装和毛衣。
2.2 细纱线细纱线是指粗细度较小的纱线。
它适用于细致的编织工艺,可以制作出细腻、轻盈的面料。
细纱线常用于制作夏季服装、薄纱围巾等轻薄物品。
三、按纺纱方式分类3.1 单纱线单纱线是由单根纱线组成的,纱线之间没有捻合。
它常用于制作针织面料,编织出的布料柔软度较高。
3.2 捻合纱线捻合纱线是由两根或多根纱线相互捻合而成的。
捻合纱线在编织过程中更牢固,适用于制作针织面料、服装等。
3.3 弹性纱线弹性纱线是一种具有弹性的纱线,常用于制作紧身衣物、袜子等。
它能够使编织品具有更好的伸缩性和贴身性。
四、纱线的用途4.1 针织衣物纱线常常用于编织针织衣物,如毛衣、针织衫、围巾等。
不同类型的纱线可用于制作不同风格的针织品,以满足不同季节和场合的需求。
第十一章 纱线的基本特征参数纱线的基本特征包括纱线的外观形态特征、加捻特征、纤维在纱线中的转移及分布特征,以及纱线表面的毛羽和内部膨松性等,。
第一节 纱线的细度与不匀一、纱线的细度1. 纱线的细度指标 ⑴ 线密度N t特克斯制是ISO 采用的纱线细度指标,是千米长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标准重量)。
即LG N kt 1000=(11-1) o ko k t )100(11010G K W G G N ⋅=+⋅=⋅=(11-2) 表11-1 各种纤维的纱线的公定回潮率纱线种类 公定回潮率 棉纱 8.5(英制9.89)亚麻纱 12.0 苎麻纱 10.0 精梳毛纱 16.0 粗梳毛纱 15.0 涤纶纱及长丝 0.4 锦纶纱及长丝 4.5 粘胶纱及长丝 13.0 腈纶纱 2.0 涤/棉65/35纱3.2⑵ 公制支数N m毛纺及毛型化纤纯纺或混纺纱线的细度也应以特克斯为计量单位。
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仍习惯沿用传统的公制支数来表示。
tk m 1000N G L N ==(11-3) ⑶ 英制支数N e英制支数是我国计量棉纱线及棉型纱线细度曾用旧指标。
目前,仍有国家和地区在使用该细度指标。
英制支数是指在英制公定回潮率下(表11-1),一磅重的棉纱线所具有多少个840码的长度倍数,既多少英支。
tt e k e C590.5)/100(100)/100(100N N W W N =⋅++=(11-4)⑷ 旦尼尔数D旦尼尔数(旦数D )较多地在化学纤维中应用,因此长丝纱的粗细表达仍有应用D 来表示的。
LG N KD 9000=(11-5)2. 纱线的直径 ⑴ 直接测量纱线的直径或称投影宽度常用显微镜、投影仪、光学自动测量仪测量等。
图11-1 纱线直径的测量示意图⑵ 理论估计平均值yt03568.0δN d = (11-6)表11-2 部分纱线体积重量纱线种类 体积重量δ(g/cm 3) 棉纱 0.80~0.90 精梳毛纱 0.75~0.81 粗梳毛纱 0.65~0.72 亚麻纱 0.90~1.00 绢纺纱 0.73~0.78 粘胶纤维纱 0.80~0.90 涤棉纱(65/35)0.80~0.953. 重量偏差0S 0N0N100G G D G -=⨯ (11-7)4. 纱截面中的纤维根数n)1(tf ty μ-=N N n (11-8)5. 复合纱的细度计算ftf D B tB tC 19/1μμμ+-+-=N N N (11-9)二、纱线的细度不匀1. 细度不匀率指标 ⑴ 平均差系数U指各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对数据平均值的百分比,100%11⨯-=∑-xx x n U ni i (11-10)⑵ 变异系数CV又称离散系数, 指均方差σ对平均值x 的百分比。
第一章纱线的结构与性能第一节纱线的分类★纱线是由纺织纤维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质、细度和柔软性的连续细长条。
★纱线形成的方法有两类,一类是长丝不经任何加工,即直接作纱线用;或经并合、并合加圭及变形加工形成,称为长丝纱。
另一类是由短纤维经纺纱加工形成,称为短纤维纱。
一、按纱线的结构外形分-----大体可分为单丝、复丝、捻丝、复合捻丝、变形丝、单纱、股线、花式线、序体纱、包芯纱等10种。
各种纱线的理想结构如图。
(1)单丝——实心、无限长的丝缕(2)复丝——由很多根连续长丝组成(3)短纤维纱——很多短纤维依靠加捻捻合在一起(4)双股线——两根单纱捻合在一起(5)复合股线—--股线捻合在一起(6)多股线——两根及以上单纱捻合在一起(7)绳或缆——很多根股线并捻后形成的分层结构(8)花式纱——具有特种结构与色彩(一)单丝---指长度很长的连续单根丝。
(二)复丝---指两根及以上的单丝并合在一起的丝束。
(三)捻丝---由复丝经加捻而形成。
(四)复合捻丝---捻丝经过一次或多次并合、加捻即成复合捻丝。
(五)变形丝---化纤原丝经过变形加工使之具有卷曲、螺旋、环圈等外观特性。
加工的目的是增加原丝的膨松性、伸缩性和弹性。
根据变形丝的性能特点,通常有弹力丝、膨体纱、网络丝三种。
1.弹力丝---绝大多数的弹力丝都是用假捻法加工制造而成的,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合成纤维的热塑性,经过假捻、热定形、退捻三个过程。
除了用假捻法制造变形丝,还可用刀口卷曲变形法、填塞箱变形法、喷气变形法、齿轮赋形变形法、拆编法等。
2、膨体纱---是利用腈纶纤维的热收缩性加工的,具有高的松软度和丰满度的纱线。
(六)单纱----由短纤维经纺纱工艺过程的拉细加捻形成的,单根的连续细长条。
(七)股线----由两根及以上单纱合并加捻而形成的。
(八)花式线---用特殊工艺制成的,具有特种外观形态与色彩的纱线、称为花式线,包括花色线和花饰线。
(1)疙瘩花线(3)竹节花线(2)螺旋花线(4)毛圈花线(5)绳绒线(九)包芯纱---是以长丝或短纤维纱为纱芯,外包其他纤维或纱线而形成的纱线。
纱线分类和主要类型纱线定义:由纺织纤维制成的细长、柔教并其有一定械性能的连续长条,统称为纱线。
纱线品种繁多,名称各异,分类方法也多种多样,但从构成纱线的基本单元纤维来讲,纺织纤维有短纤维和长丝之分,所以短纤纱和长丝纱便构成了纱线的两大体系,此外还有各种具有新颖外观和复杂结构的特殊纱线。
一、短纤纱由短纤维(包括天然短纤维和化学切断纤维)纺制而成的纱。
1、按并合加捻情况分(1)单纱:短纤维沿纱条轴向排列加捻而成单纱。
(2)股线: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并合加捻而成股线。
(3)复捻股线:两根或两根以上的股线再并合加捻而成复捻股线。
2、换组成线的纤推种类分(1)纯纺纱线:由一种纤维纺成的纱线,如棉纱线、毛纱线、麻纱线、涤纶纱线、豬胶纱线。
(2)混纺纱线: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混和纺成的纱线。
如65%涤涤纶、35%棉组成的混纺为涤/棉鈔。
3.接纺纱工艺流程的不同分(1)棉纱线分为普梳纱、精梳纱、废纺纱。
(2)毛纱线分为粗梳纱、精梳纱、废纺纱。
4.接纺织机的类型分(1)环锭纱:用传统的环锭细纱机纺制的纱。
(2)新型纱:用各种新型纺纱机(如转杯纺纱机、喷气纺纱机、自捻纺纱机、摩擦纺纱机、静电纺纱机等)纺制的纱。
5、接化学短纤维的长度分(1)棉型化纤纱线:长度接近于棉纤维,一般为30~40mm。
(2)毛型化纤纱线:长度接近于毛纤维,一般为70~150mm。
(3)中长化纤纱线:长度介于棉、毛之间。
6、按纱的粗细分棉或棉型化纤纱分为特细特纱(≤10tex)、细特纱(11~20tex)、中特纱(21~31tex)、粗特纱(≥32tex)毛或毛型化纤分为特细支纱(≤12tex)、细支纱(12~31tex)、粗支纱(≥31tex)二、长丝纱1、平丝纱长度很长的连续单根纤维。
2、复丝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丝纱并合在一起的丝束。
3、捻丝复丝加捻而成捻丝4、复合捻丝捻丝再经一次或多次并合加捻而成复合捻丝。
5、变形丝伸直、光滑的化学纤维原丝经变形加工,呈现卷曲、环圈、螺旋等外观特征而具有蓬松性、伸缩性,这样的长丝纱称为变形丝。
纱线篇(⼋):纱线的结构[编辑:Cyx] [发布时间:2015-06-17] [] ⼀、纱线的基本结构特征 纱线结构的要求:外观形态的均匀性、内在组成质量和分布的连续性、纤维间相互作⽤的稳定性。
决定因素:纤维的排列状态、堆砌密度及纤维间的相互作⽤。
纱线加捻后,外层张紧,内层皱缩,纤维倾斜,纱线长度缩短。
外层纤维的伸长张⼒产⽣的轴向皱缩⼒,迫使纤维在纱线中内外转移。
⼆、常⽤纱线的结构特征 (⼀)短纤纱和复合纱线 1.环锭纱 1)基本结构特征是内紧外松; 2)半数纤维呈圆锥形螺旋线;⼩部分纤维不发⽣内外转移,呈圆柱形螺旋线; 3)⼩部分纤维呈弯钩、打圈、对折等; 4)多数纤维头端外露形成⽑⽻,少数头端弯曲、皱缩或卷绕其他纤维。
2.⾃由端纱 1)纤维内外转移不显著,多数纤维呈圆柱形螺旋线。
2)纱条中纤维伸直度低,弯钩、打圈、对折的纤维数量多; 3)转杯纺纱内松外紧、外层多包缠纤维、内层纤维取向性⾼; 4)⾃由端纱表⾯粗糙,光泽差、⼿感硬,但条⼲均匀度好。
3、复合纱和结构纱的结构特征 复合纱的结构特征,由其长/短、短/短、长/长复合⽐例与张⼒所决定。
这种结构可有效提⾼纱强,增加纱的连续性和平稳性。
结构纱的结构特征,由其纤维分布⽅式和聚集密度决定。
(⼆)长丝纱结构特征 1、⽆捻长丝纱结构特征 横向结构极不稳定,柔软。
2、有捻长丝纱结构特征 纵横向都很稳定,硬挺。
3、变形纱结构特征 加⼯⽅法不同,卷曲形态不同,如螺旋形、波浪形、锯齿形、环圈形等。
堆砌密度与排列及其分布也不同。
(三)股线的结构特征 ⼀次并捻单纱的根数在3根以内股线结构稳定;4~5根有不稳定因素,6根及以上,必然回到3根的稳定态。
单纱和股线的捻向相反时,捻回稳定,股线结构均匀稳定。
纱线篇(⼋):纱线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