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在肿瘤外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护理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围手术期患者使用胰岛素泵的血糖管理及其低血糖的危害目的探讨对处于围手术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胰岛素泵进行治疗,了解其血糖管理的效果以及低血糖的危害。
方法在该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48例,按照给药方式不同将其均分两组各24例。
对参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三餐前取诺和锐进行皮下注射,在睡前取诺和灵进行皮下注射,对实验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给药(诺和锐)进行持续皮下输注。
对比2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以及血糖达标时间等。
结果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但经统计学软件分析,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参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以及胰岛素用量等均明显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处于围手术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胰岛素泵的给药方式进行治疗,此方式为最大程度的模拟胰岛素分泌,具有快速、有效、平稳、安全的降糖效果,可使患者手术顺利进行。
标签:围手术期;胰岛素泵;血糖管理;低血糖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进而出现糖尿病的患者逐渐增加,据相关研究显示,有一半的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相关手术,而糖尿病患者行手术治疗的死亡率显著高于不患有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1]。
2型糖尿病患者在围术期时控制好血糖水平,可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
现临床医师对糖尿病患者予以有效、安全的降糖措施关注较多[2]。
该研究选取于2016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48例患者,对其胰岛素泵的使用效果作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给药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24例和参照组24例。
实验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6:8,其年龄选取范围为30~73岁之间,(47.29±3.46)岁为中位年龄;其病程范围为3个月~20年,(10.28±3.15)年为中位病程;参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4:10,其年龄选取范围为31~75岁之间,(47.97±3.58)岁为中位年龄;其病程范围为4个月~19年,(10.06±2.87)年为中位病程。
161的程度,以便指导用药。
绿区:最大峰流速达到个人最佳值的80%以上,表明患儿没有哮喘症状,可以按常规用药;黄区:最大峰流速达到个人最佳值的60%~80%,表明患儿即将发病,需要调整用药或看医生;红区:个人最大峰流速低于最佳值的60%,表明患儿已经发病,需要去医院。
5.3 认真记录药名剂量及发病情况 将缓解期及发作期的用药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同时将每次发作时间、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加以记录,以备复诊时使用。
6 按时复诊同医生建立良好的医疗伙伴关系[4]。
家长及患儿要经常同医生联系,随时接受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在复诊时须携带哮喘日记,以便医生正确分析治疗结果,为选择调整用药提供依据;同时也使家长有重点地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减少哮喘的发作。
总之,做好哮喘患儿的家庭护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减少哮喘发作,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减轻家长及患儿的心理负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件[ 1 ] 于浩菊.支气管哮喘的家庭护理指导[ J ] .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 ( 16 ):87.[ 2 ] 柯新桥,张敏.支气管哮喘[ M ]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2 .[ 3 ] 金春光,高红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家庭养护[ M ]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6[ 4 ] 迟春花.解读2004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J ] . 中国社区医师,2006,5 ( 22 ):12-13.我国是糖尿病的高发地区,很多糖尿病患者一生中会经历各种手术,糖尿病病人手术的并发症和病死率都比非糖尿病病人高。
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高,持续高血糖(>13.3mmol/L)的病人伤口愈合慢,加上感染可使切口裂开,而延长住院时间。
因此在围手术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良好的血糖控制对减少术中危险、术后伤口愈合不佳、感染、糖尿病酮症及死亡率至关重要。
本院近6年开始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围手术期的糖尿病患者,成功有效的控制血糖很重要。
---------------------------------------------------------------范文最新推荐------------------------------------------------------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研究论文[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如何做好护理工作,提高疗效。
方法:140例患者先后于2000年2月至2005年9月安装美国MiniMed507型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
安泵前严格掌握适应症及慎重选择对象,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讲清本疗法的目的、意义、方法及步骤等,以解除顾虑、更好合作,置泵中和置泵后均要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泵运行情况,并教会患者有关泵操作的各项技术,尿糖、血糖自我监测方法。
结果:本疗法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痛苦,方便生活,简化治疗程序,能帮助患者重新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能力,使他们能参与正常的社交活动,增强了自信心。
结论:胰岛素泵在强化治疗糖尿病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安全、可靠、方便及灵活性,是强化治疗的最佳手段。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护理糖尿病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综合症,涉及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其主要缺陷为胰岛素缺乏或不足和胰岛素作用减弱[1]。
此病是本世纪危害人类的严重性疾病之一。
在我国由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平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慢性并发症如失明、肾功能衰竭、肢端坏疽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及脑血管病变已成为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2]。
DCCT研究证实,强化治疗能有效地延缓Ⅰ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脏和神经病变的发生,并延缓其发展,这一结论也适用于Ⅱ型糖尿病患者,并已为UKPDS1/ 6研究证实[3]。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我院于2000年2月引进美国MiniMed公司生产的507型胰岛素泵,已为140例患者进行强化治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疗效及应用中的护理要点。
方法:对本科50例需要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每日给予胰岛素泵治疗,监测治疗前后血糖变化、胰岛素用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应用过程在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
结果:通过治疗期间的疗效观察及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泵;围手术期;护理糖尿病是一种累及全身,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约有25%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各种手术治疗,手术可使糖代谢紊乱,加重糖尿病病情,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因此糖尿病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尤为重要。
胰岛素泵又称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是临床上模拟人体胰岛素分泌的一种胰岛素输注系统,被认为是控制血糖的最佳手段的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1],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用于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作用明显。
现就我科50例需要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采用csii 后,观察血糖控制情况,主要谈胰岛素泵使用的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0 例均为2010 年10 月~2013年6月在我科需接受手术治疗的2 型糖尿病患者,病程3 个月~20 年。
1.2 采用韩国丹纳胰岛素泵经导管持续皮下输注优泌淋r,全天胰岛素总量的50%作为基础量,另外50%为三餐追加量在进餐前分次泵入。
1.3 血糖检测:所有患者都采用强生稳步血糖仪检测血糖7~8 次/d(三餐前、三餐后2h、睡前,必要时测凌晨3:00 血糖)。
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以fbg45℃或<0℃的环境中,防止胰岛素泵失效。
3.3 血糖监测的重要性:血糖监测对保证成功和安全用泵极为重要[3],为医生调整胰岛素用量提供可靠依据。
置泵后应每日监测血糖7~8 次,及时调整基础输注量及餐前大剂量的值。
尤其置泵后3~7d 为胰岛素剂量调整期,容易发生低血糖,一旦出现心慌、乏力、饥饿等反应,立即查血糖,根据血糖值及时处理。
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研究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法和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方法(MSII)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疗效。
方法选择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CSⅡ组)和对照组(MSII组),CSⅡ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短效门冬胰岛素。
对照组于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门冬胰岛素和睡前(22:00)注射中效诺和灵,术中及术后禁食期则停用餐前胰岛素,只给予基础量。
结果CSⅡ组控制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CSII较MSII能明显缩短待手术期;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能更平稳、更迅速地控制血糖;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标签:糖尿病;胰岛素泵;围手术期笔者所在科于2005年10月~2011年8月采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方法治疗围术期糖尿病患者58例,与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进行比较,观察CSlI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笔者所在科住院手术治疗并糖尿病患者108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68例,女40例;年龄18~82岁,平均(43.1±11.2)岁;Ⅱ型糖尿病105例,Ⅰ型3例。
所有病例按患者和家属意愿分为CSⅡ组和对照组,其中CSⅡ组58例,男38例,女20例;平均年龄(43.1±8.2)岁;病程1月~23年;Ⅰ型糖尿病2例,Ⅱ型56例;入院前已用胰岛素治疗16例。
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42.4±11.2)岁;病程1月~20年;Ⅰ型糖尿病1例,Ⅱ型49例;入院前已用胰岛素治疗22例。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糖尿病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术前:CSⅡ组,采用美国Minimed公司生产的508型胰岛素泵治疗,治疗前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带泵前剂量×0.8;应用口服降糖药及未用药的患者,胰岛素的起始量0.44 U/kg为全日量,全日量的50%作为每天基础剂量,50%作为三餐前负荷量。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治疗组采用CSII治疗(CSII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治疗(MSII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
结果治疗后两组各时点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CSII组达到血糖目标水平所用的时间、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术前准备时间、住院时间、感染率均明显低于CSII 组(均P<0.05),但两组住院总费用无差异(P>0. 05)。
结论CSII 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面优于MSII。
标签: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围手术期据报道,中国>20 岁的成年人2 型糖病发病率为9.7%[1],约50%的糖尿患者一生中会经受1次手术[2]。
据统计,糖尿病患者手术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非糖尿病者高5倍左右[3]。
良好的血糖控制能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手术病死率。
因此,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尤为重要。
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是模拟正常人体胰岛B细胞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方式的治疗方法。
我院于2010年1月~2012年6月将胰岛素泵应用于糖尿病围手期患者,并与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治疗作对比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0 例患者均为我院2010 年1月~2012年6 月外科住院准备接受手术的糖尿病患者,诊断标准符合1999 年WHO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
其中男42 例,女38 例;年龄23~77 岁,平均(46±2.1)岁。
将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和MSII组。
CSII组40 例,男22 例,女18例;其中胆结石11例,急性阑尾炎3例,白内障8例,脑出血3 例,股骨颈骨折4 例,前列腺增生3 例,子宫肌瘤2 例,剖宫产 2 例,腹股沟斜疝 2 例,肝脓肿1例,睥切除1 例。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应用的疗效,总结护理经验。
方法:将90例围术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组(CSII)和多次皮下注射组(MSII),各45例,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并根据带泵治疗的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
结果:CSII组血糖控制时间、住院天数、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切口感染率五个方面疗效指标均明显优于MSII组(P<0.05)。
结论:CSII组在糖尿病围术期应用疗效显著,能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缩短术前血糖控制时间及住院总天数,胰岛素用量减少,低血糖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显著减少,保证了术后伤口愈合,同时良好的护理也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标签:胰岛素泵;糖尿病;围术期;护理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改变和老龄化而迅速升高。
由于存在以高血糖为主的代谢紊乱,手术、麻醉中发生危险及术后伤口感染、不愈合等并发症明显增高。
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血糖和良好的护理是保障手术成功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本院在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使用CSII与MSII 作了对比研究,同时进行相应的护理和技术指导,效果良好。
现将有关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月本院外科围术期糖尿病患者共90例,其诊断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诊断标准[1],全部为2型糖尿病,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外科疾病种类:胆道手术30例,胃肠手术33例,胰腺手术12例,股骨颈骨折10例、前列腺增生5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SII组45例,MSII组4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血糖监测:均采用美国罗氏血糖仪监测指端末梢血糖。
1.2 方法术前两组患者均停用口服降糖药物,给予糖尿病饮食。
MSII组采用三餐前10 min皮下注射优泌乐R胰岛素和睡前皮下注射优泌林N胰岛素。
胰岛素泵治疗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朱小丹任乐慧 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 佳会严重影响切口的愈合。
在手术过程中,紧张 等应激因素刺激易诱发急性并发症,尽快控制血 糖、稳定血糖成为糖尿病围手术期首要问题。
胰 岛素泵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较皮下注射胰岛 素更快,更有效,更稳定地控制高血糖,在更短的 时间内使血糖接近正常波动,但围手术期是否能 够正确认识和使用胰岛素泵,直接影响到治疗效 果。
关于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护理,国内 多有报道,但是围手术期2型尿病患者使用胰岛 素泵治疗(CSII)在应用中如何进行护理管理报道 较少,现将我院30例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围手术 期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1]罗予晓,等.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 行为的影响[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0,4;47 -48.@@[2]孙茵,潘晓黎,等.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与护 理体会[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1 (10):136.@@[3]吴灵修,邵薇,等.胰岛素泵的应用及护理问 题[J].中国医疗前沿,2009,13(4);104- 105.护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影响章美华刘朝华阿斯亚 化疗是目前治疗急性白血病最主要的手段,但治疗中引起的恶心、呕吐副作用,常使患者感到痛苦,且影响病人生活质量。
呕吐引起脱水、代谢紊乱、营养不良等反应[1]影响化疗的顺利进展。
因此如何减轻病人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对改善急性白血病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临床护理中,采取一些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使病人顺利渡过化疗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床资料830054 新疆 乌鲁木齐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岛素泵治疗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作者:朱小丹, 任乐慧作者单位:830002,新疆 乌鲁木齐 新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内分泌科刊名:新疆医学英文刊名:Xinjiang Medical Journal年,卷(期):2012,42(5)本文链接:/Periodical_xjyx201205039.aspx。
外科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泵治疗临床探讨目的探究外科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泵治疗的效果。
方法以2017年1—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该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采用掷币随机法,将之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应用胰岛素,观察组进行胰岛素泵治疗,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进行胰岛素泵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值得采纳应用。
标签: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泵治疗[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insulin pump therapy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 the department of surgery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Methods 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for surgical oper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5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routine insulin,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the insulin pump,and the blood glucose control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postprandial 2 h blood gluc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nd the blood glucose standards-reaching,insulin daily usage and incidence rate of hypoglycemia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insulin pump therapy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 the department of surgery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blood glucose,and ensure the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surgery,and it is worth recommend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Insulin pump therapy糖尿病是一種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基本特征为高血糖,根据病症特点,可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这两种症型,其中9成患者都属于2型糖尿病,由胰岛素生物作用受损致病,在临床上表现为过度肥胖、疲乏无力等症状[1-2]。
胰岛素泵在肿瘤外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03-01
【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肿瘤外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与护理。
方法:应用胰岛素泵对30例肿瘤外科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强化治疗。
结果:本组30例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满意,手术均成功,无低血糖和手术切口感染病例发生。
结论:胰岛素泵能够完善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手术的风险,保证手术的安全及术后切口的愈合。
【关键词】胰岛素泵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
胰岛素泵又称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u2 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csii),是近20 年来临床上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的一种胰岛素运载系统,能模拟正常的胰岛分泌模式,是所有胰岛素治疗方案中最有效的方法[1],我院在肿瘤外科2型糖尿病患者外科围手术中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0年5月~2012 年5 月,经统计糖尿病择期手术病人共30例,男19 例,女11例。
年龄23~68 岁,平均52 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 年who 糖尿病诊断标准[2],空腹血糖8.3~20. 5
mmol/l 。
病程10个月~15 年。
30 例患者均行相应的择期手术。
围手术期带泵治疗,血糖控制在3.9~8.0mmol/l 时进行手术。
1.2 方法
使用韩国丹纳胰岛素泵,胰岛素为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诺和r 300 u /3 ml 。
以患者实际体重计算每日起始泵基础量(实际体重×0. 22)。
当空腹血糖>9 mmol/l,增加基础剂量2~ 4 u /24 h;如空腹血糖< 4. 0 mmol/l,减少基础剂量2u/24 h 。
取基础剂量的1 /3,于三餐前分别以追加剂量的形式输入皮下,或者口服糖苷酶抑制剂控制餐后血糖。
术中及术后禁食阶段基础量不变,停追加剂量及口服降糖药。
术后恢复进食同时恢复术前的追加量或口服药治疗。
根据病人安泵前胰岛素用量和血糖监测结果,计算并设定初始的胰岛素基础释放量和餐前大剂量。
采用快速血糖仪(罗氏)测定三餐前、三餐后2h 和凌晨2时毛细血管血糖。
血糖值:餐前及凌晨血糖达到3. 9~8. 0 mmol/l,为临床血糖控制稳定标准,可择期手术。
2结果
2.1经胰岛素泵治疗后各点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能明显缩
短术前血糖达标时间及住院天数。
本组病例血糖控制天数3~5d 、住院总天数12~18d 、无低血糖和手术切口感染病例发生。
3护理
3. 1 术前护理
置管前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泵的目的、意义、
方法,尤其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介绍胰岛素泵的原理和基本操作过程,解释使用胰岛素泵的优点。
3. 2术中护理
术中给予基础量胰岛素,注意低血糖的发生,如血糖< 3. 5 mmol/l,可停用胰岛素治疗,给予静脉推注5% 葡萄糖。
如术中出现血糖显著升高,则必须静脉应用胰岛素。
3. 3 术后护理
此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治疗,除控制糖尿病所需胰岛素外,肠外营养中葡萄糖输注时还要追加胰岛素,胰岛素与糖的比例为1:3~4,并根据血糖变化而相应追加。
4.体会
本组病例经过精心护理,手术前、中、后血糖控制均理想,无1例发生低血糖,术后伤口愈合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观察显示,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具有以下优点:①胰岛素泵能模拟生理胰岛素基础分泌,有波峰有波谷.使血糖平稳较传统皮下注射胰岛素更为快速、稳定、理想; .由于胰岛素泵夜晚仅输出微量胰岛素,血糖稳定,减轻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的毒性作用,减少了黎明现象及低血糖③术中或术后禁食的病人,可给予小剂量基础量维持,解决了因病人不能进食而停用皮下注射胰岛素调整血糖的困难;④胰岛素泵治疗胰岛素用量少于皮下注射胰岛素;减少餐前胰岛素用量,避免了大剂量短效、中效胰岛素注射后在体内的重叠作用,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
⑤胰岛素泵治疗可以明显缩短
术前血糖调整期,从而减少了住院时间⑥胰岛素泵在短期内强化治疗,除快速降血糖方面,还可改善脂代谢,改善胰岛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⑦胰岛素泵能够完善控制高血糖,纠正糖代谢紊乱,维持内环境稳定,降低糖尿病手术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廖二元,莫朝晖主编. 内分泌学(下) [m] 第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1408 -1409.
[2]廖二元主编. 内分泌学(下)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374 -1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