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手册安装过程
- 格式:docx
- 大小:13.56 KB
- 文档页数:1
机械设计手册螺钉间距一、前言螺钉是机械设计中常用的连接元件之一,其安装方式及间距的确定对于机械的结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手册旨在系统地介绍螺钉间距的设计原则、常用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技巧,以期为工程师和设计人员提供一份可靠的参考指南。
二、螺钉间距的设计原则1. 结构稳定性原则:螺钉间距应能够确保所连接零部件之间的稳定性,避免因间距过大导致零部件的松动或失效。
2. 均匀分布原则:螺钉间距宜均匀分布在连接零部件上,以充分发挥螺钉的连接作用,减小零部件受力变形。
3. 适当预留原则:在设计螺钉间距时,应充分考虑约束面、零部件形状和连接原理,适当留出余量以保证螺钉的有效使用。
4. 结构紧凑原则: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尽量确保螺钉间距的紧凑,减小结构的占地面积,提高机械设备的整体性能。
三、常用的螺钉间距设计方法1. 经验法:根据实际工程经验和相关标准规范,设计螺钉间距。
此方法适用于一些常见连接情况,但缺乏系统性的科学依据。
2. 强度分析法:通过有限元分析、受力分析等手段,对连接部件进行强度分析,确定最优的螺钉间距。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结构强度要求较高的情况。
3. 实测法:根据实际可测量的零部件形状和连接原理,现场测量得到合适的螺钉间距。
此方法可直观地考虑到实际情况,但需要较多现场实际测试。
四、螺钉间距的实际应用技巧1. 考虑螺钉直径:螺钉间距应适当考虑到螺钉的直径,过小的间距可能会造成螺钉之间相互干涉,过大的间距则可能会影响螺钉的承载能力。
2. 注意螺钉扭力:螺钉间距应考虑到螺钉的扭矩传递特性,合理设计间距可降低螺钉的应力集中,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3. 螺纹间距:对于螺纹连接的螺钉,间距的设计需考虑到螺纹之间的相互配合,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紧密度。
五、结语螺钉间距作为机械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其合理设计对于机械结构的可靠性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手册介绍了螺钉间距的设计原则、常用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技巧,希望能够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一些帮助与启发。
非标自动化机械设计手册1. 引言自动化机械设计是将机械装置与智能控制系统相结合,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重要手段。
非标自动化机械设计是指根据不同生产需求,个性化设计制造适合特定用途的自动化机械设备。
本手册旨在介绍非标自动化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流程、关键技术和应用案例,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非标自动化机械设计,并能够在实际工程中作出合理的设计和应用。
2. 基本原理非标自动化机械设计的核心原理是将机械结构与控制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传感器、执行器和智能控制器实现对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操作。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机械结构的稳定性、传动系统的可靠性、控制系统的灵活性,以及整体系统的安全性和节能性。
3. 设计流程非标自动化机械设计的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等环节。
首先需要明确用户的需求和技术指标,然后进行概念设计,确定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的整体方案;接着进行详细设计,包括机械零部件的设计、控制系统的编程以及系统集成等工作;最后进行制造安装和调试,确保机械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达到设计要求。
4. 关键技术在非标自动化机械设计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包括机械结构设计、传感器与执行器选择、控制系统设计与编程、系统集成与调试等方面。
机械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结构强度、刚度和自重等因素,传感器与执行器选择需要满足精度、速度、力矩等要求,控制系统设计与编程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和编程语言。
5. 应用案例非标自动化机械设计在电子制造、汽车制造、医疗设备和食品包装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电子制造领域,可以设计生产线上的自动化装配设备;在医疗设备领域,可以设计手术机器人和辅助诊断设备;在食品包装领域,可以设计自动化包装线和质量检测设备等。
6. 结语非标自动化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和自动化技术相结合的重要领域,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产环境,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希望通过本手册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非标自动化机械设计,并在实际工程中取得更好的设计应用效果。
方便各位刚入会机械设计的朋友,4册手册找很麻烦,在电子版里直接CTRL+F 输入关键词搜索就能找到你想找的。
书籍目录:第1章概述1.1 简介11.2 购买1第2章安装与卸载2.1 安装要求22.2 安装软件22.3 安装硬件狗驱动程序42.4 启动程序92.5 注册92.6 卸载软件10第3章使用说明3.1 界面简介113.2 使用方法12附录a 《机械设计手册》电子版快捷键19附录b 《机械设计手册》电子版详细目录201 一般设计资料201.1 常用基础资料和公式201.2 铸件设计的工艺性和铸件结构要素221.3 锻造和冲压设计的工艺性及结构要素231.4 焊接和铆接设计工艺性25.1.5 零部件冷加工设计工艺性与结构要素261.6 热处理271.7 表面技术281.8 装配工艺性301.9 工程用塑料和粉末冶金零件设计要素311.10 人机工程学有关功能参数311.11 符合造型、载荷、材料等因素要求的零部件结构设计准则321.12 装运要求及设备基础321.13 参考文献332 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结构332.1 机械制图332.2 极限与配合342.3 形状和位置公差352.4 表面结构352.5 孔间距偏差362.6 参考文献363 常用机械工程材料363.1 黑色金属材料363.2 有色金属材料393.3 非金属材料413.4 其他材料及制品453.5 参考文献464 机构474.1 机构分析的常用方法474.2 基本机构的设计484.3 组合机构的分析与设计51 4.4 机构参考图例514.5 参考文献525 连接与紧固525.1 螺纹及螺纹连接525.2 铆钉连接545.3 销、键和花键连接545.4 过盈连接555.5 胀紧连接和型面连接555.6 锚固连接555.7 粘接565.8 参考文献566 轴及其连接566.1 轴和软轴566.2 联轴器576.3 离合器606.4 制动器626.5 参考文献637 轴承637.1 滑动轴承637.2 滚动轴承677.3 直线运动滚动功能部件697.4 参考文献708 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708.1 起重机械零部件708.2 输送机零部件728.3 参考文献749 操作件、小五金及管件749.1 操作件及小五金749.2 管件7510 润滑与密封7610.1 润滑方法及润滑装置76 10.2 润滑剂7810.3 密封7910.4 密封件8110.5 参考文献8311 弹簧8311.1 弹簧的类型、性能与应用83 11.2 圆柱螺旋弹簧8311.3 截锥螺旋弹簧8411.4 蜗卷螺旋弹簧8411.5 多股螺旋弹簧8411.6 碟形弹簧8511.7 开槽碟形弹簧8511.8 膜片碟簧8511.9 环形弹簧8511.10 片弹簧8611.11 板弹簧8611.12 发条弹簧8711.13 游丝8711.14 扭杆弹簧8711.15 弹簧的特殊处理及热处理8811.16 橡胶弹簧8911.17 橡胶-金属螺旋复合弹簧(简称复合弹簧)89 11.18 空气弹簧9011.19 膜片9011.20 波纹管9111.21 压力弹簧管9111.22 参考文献9112 螺旋传动、摩擦轮传动9112.1 螺旋传动9112.2 摩擦轮传动9112.3 参考文献9213 带、链传动9213.1 带传动9213.2 链传动9313.3 参考文献9314 齿轮传动9314.1 本篇主要代号表9314.2 齿轮传动总览表9414.3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9414.4 圆弧圆柱齿轮传动9814.5 锥齿轮传动9914.6 蜗杆传动10014.7 渐开线圆柱齿轮行星传动10214.8 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10314.9 销齿传动10414.10 活齿传动10414.11 点线啮合圆柱齿轮传动10514.12 塑料齿轮10614.13 参考文献10715 多点啮合柔性传动10715.1 概述10715.2 悬挂安装结构10815.3 悬挂装置的设计计算10815.4 柔性支承的结构形式和设计计算10815.5 专业技术特点10915.6 整体结构的技术性能、尺寸系列和选型方法110 15.7 多点啮合柔性传动动力学计算11015.8 参考文献11016 减速器、变速器11016.1 减速器设计一般资料11016.2 标准减速器及产品11116.3 机械无级变速器及产品11516.4 参考文献11617 常用电机、电器及电动(液)推杆与升降机116 17.1 常用电机11617.2 常用电器11817.3 电动、电液推杆与升降机11817.4 参考文献11918 机械振动的控制及利用11918.1 本篇主要符号11918.2 概述11918.3 机械振动的基础资料12018.4 线性振动12018.5 非线性振动与随机振动12018.6 振动的控制12118.7 机械振动的利用12318.8 机械振动测量技术12518.9 轴和轴系的临界转速12618.10 参考文献12619 机架设计12619.1 机架结构概论12619.2 机架设计的一般规定12719.3 梁的设计与计算12819.4 柱和立架的设计与计算12919.5 桁架的设计与计算12919.6 框架的设计与计算13019.7 其他形式的机架13119.8 参考文献13220 塑料制品与塑料注射成型模具设计13220.1 塑料制品设计13220.2 塑料注射成型工艺13320.3 塑料注射成型模具设计13320.4 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13520.5 塑料注射成型模具实例13520.6 塑料注射成型模具标准模架13620.7 塑料注射成型模具设计程序与cad 13620.8 参考文献13621 液压传动13621.1 基础标准及液压流体力学常用公式13621.2 液压系统设计13721.3 液压基本回路13821.4 液压工作介质13821.5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13921.6 液压缸14021.7 液压控制阀14121.8 液压辅助件及液压泵站14321.9 液压传动系统的安装、使用和维护14421.10 参考文献14522 液压控制14522.1 控制理论基础14522.2 液压控制概述14722.3 液压控制元件、液压动力元件、伺服阀147 22.4 液压伺服系统的设计计算14822.5 电液比例系统的设计计算15022.6 伺服阀、比例阀及伺服缸主要产品简介15222.7 参考文献15623 气压传动15623.1 基础理论15623.2 压缩空气站、管道网络及产品15723.3 压缩空气净化处理装置15823.4 气动执行元件及产品15923.5 方向控制阀、流体阀、流量控制阀及阀岛163 23.6 电-气比例伺服系统及产品16423.7 真空元件16423.8 传感器16523.9 气动辅件16523.10 新产品、新技术16623.11 气动系统16723.12 气动相关技术标准及资料16823.13 气动系统的维护及故障处理16923.14 参考文献169技术支持与服务170。
64位WIN7系统下安装机械设计手册2008版步骤
1、解压“BDE”压缩包,安装“BDE”文件,如下图
2、双击“setup”文件(如下图),安装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2008版本
3、将破解文件(如下图1)复制到机械设计手册安装目录下,双击破解文件运行,点击“应
用补丁”,如下图2,OK!
图1
图2
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V3.0 在Win7 64位系统下,我按照网上的方法安装:1.运行setup安装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V3.02.以兼容模式Windows XP(Service Pack 2)及管理员身份运行补丁程序对安装后的PMain.exe 打补丁 3. 3.1. 删除文件:c:\Windows\cmmdjxsjcl.dll 3.2. 删除注册表项:(regedit)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jxsjsc 4.复制Movie.avi 和keycode.txt 到安装后的目录覆盖原来的文件 5.以兼容模式Windows XP(Service Pack 2)及管理员身份运行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 V3.0 6.注册用户名:12345678 注册码:12345-12345-12345-12345 但是安装并破解完之后注册时输入用户名:12345678和注册码:12345-12345-12345-12345后点“确定”,提示“用户码或注册码不对,请重新输入”,有哪们大侠知道怎么回事吗?谢谢!问题补充:。
机械设计手册紧固件第一章:引言1.1 目的和范围机械设计中的紧固件是对机械装置进行组装和安装的重要部分。
本手册旨在介绍各种类型的紧固件及其应用,以及在机械设计中的选用和计算方法。
1.2 术语和定义紧固件:指用来连接和固定机械组件的螺栓、螺母、垫圈、销钉等。
1.3 章节概述本手册包括了紧固件的基本原理、常见类型、选型计算方法以及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技巧。
第二章:紧固件的基本原理2.1 紧固件的分类根据使用方式和结构形式,紧固件可以分为螺栓、螺母、垫圈、销钉等多种类型。
2.2 受力分析紧固件在机械装置中承受着不同方向的力和扭矩,因此需要进行受力分析以确定合适的规格和材料。
2.3 材料选择紧固件的材料需根据使用条件和载荷进行选择,常用的材料有碳钢、合金钢、不锈钢等。
第三章:常见类型的紧固件3.1 螺栓和螺母介绍各种规格的螺栓和螺母的结构、用途以及选型计算。
3.2 垫圈详细介绍平垫圈、弹簧垫圈等不同类型的垫圈的作用和选用方法。
3.3 销钉讲解销钉的种类、用途和安装注意事项。
第四章:紧固件的选型计算4.1 螺纹连接的计算介绍常见螺纹连接的计算方法,包括预紧力、摩擦系数、载荷分布等。
4.2 紧固件的强度计算根据紧固件的受力情况,进行强度计算,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第五章:紧固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技巧5.1 安装与拆卸介绍紧固件的安装和拆卸方法,包括使用工具、注意事项等。
5.2 预紧讲解预紧操作的原理和方法,确保紧固件在使用中不会松动。
5.3 温度和环境影响分析温度、湿度、腐蚀等环境条件对紧固件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结语本手册介绍了机械设计中常见的紧固件原理、种类、选型计算和应用技巧,旨在帮助机械工程师和设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紧固件,确保机械装置的安全和可靠性。
希望本手册能对相关领域的同行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2008》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图书,机械设计手册用于常用的连杆结构设计制作,简单实用,是创新制作中不可缺少的助手。
平面连杆机构设计与分析的功能包括文件管理、机构选型、平面连杆机构设计、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平面连杆机构运动仿真。
第1章软件系统概况与安装方法11.1 软件系统概况11.2 软件系统安装需求21.3 软件系统安装步骤31.4 添加《机械设计手册(新编软件版)2008》81.5 卸载《机械设计手册(新编软件版)2008》81.6 注册《机械设计手册(新编软件版)2008》81.7 启动《机械设计手册(新编软件版)2008》9第2章主界面介绍102.1 功能划分102.2 菜单区112.2.1 “文件”菜单112.2.2 “视图”菜单112.2.3 “常用公式计算”菜单122.2.4 “常用设计计算程序”菜单122.2.5 “帮助”菜单132.3 工具栏132.4 导航器142.4.1 目录导航功能142.4.2 索引导航功能172.4.3 模糊导航功能182.4.4 书签导航功能192.5 资料显示区19第3章主要功能使用介绍22 3.1 数据保存223.2 数据查询233.3 数据检索243.4 查询结果输出25第4章公差与配合查询28 4.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28 4.2 操作注意事项294.2.1 公差查询操作注意事项30 4.2.2 配合查询操作注意事项33 4.3 查询实例364.3.1 公差查询实例364.3.2 配合查询实例37第5章形状与位置公差查询39 5.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39 5.2 操作注意事项405.3 查询实例42第6章螺栓连接设计校核6.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456.2 螺栓连接设计和强度校核计算方法476.2.1 受轴向载荷-松螺栓连接强度校核与设计476.2.2 受横向载荷-铰制孔螺栓连接强度校核与设计47 6.2.3 受横向载荷-紧螺栓连接强度校核与设计486.2.4 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静载荷强度校核与设计49 6.2.5 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动载荷强度校核与设计51 6.3 程序使用方法和设计实例526.3.1 受轴向载荷-松螺栓连接526.3.2 受横向载荷-铰制孔螺栓连接526.3.3 受横向载荷-紧螺栓连接536.3.4 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静载荷546.3.5 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动载荷54第7章键连接设计校核567.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567.2 键连接强度校核计算方法577.2.1 平键连接强度校核计算方法577.2.2 半圆键连接强度校核计算方法597.2.3 楔键连接强度校核方法597.2.4 切向键连接强度校核计算方法607.2.5 矩形花键连接强度校核计算方法617.2.6 渐开线花键连接强度校核计算方法62 7.3 程序使用方法和设计实例647.3.1 平键连接647.3.2 半圆键连接657.3.3 楔键连接657.3.4 切向键连接667.3.5 矩形花键连接677.3.6 渐开线花键连接68第8章弹簧设计708.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708.2 设计方法718.2.1 螺旋弹簧718.2.2 碟形弹簧868.3 设计实例938.3.1 压缩弹簧938.3.2 拉伸弹簧978.3.3 扭转弹簧1008.3.4 碟形弹簧102第9章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1059.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1059.2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方法106 9.2.1 转矩与功率1069.2.2 传动比i的计算1079.2.3 圆柱齿轮传动简化设计计算公式1079.2.4 齿轮疲劳强度校核公式1079.2.5 计算中的有关数据及各系数的确定1099.2.6 外啮合变位斜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计算公式118 9.2.7 圆柱齿轮极限偏差、公差计算公式1209.2.8 齿厚极限偏差1219.2.9 中心距极限偏差值1229.3 设计实例1229.3.1 设计信息1229.3.2 设计参数1239.3.3 布置与结构1249.3.4 材料及热处理1249.3.5 确定齿轮精度等级1259.3.6 齿轮基本参数1259.3.7 疲劳强度校核1279.3.8 程序用数据维护129第10章滚动轴承设计与查询13110.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13110.2 滚动轴承承载能力计算方法13310.2.1 滚动轴承承载能力的一般说明13310.2.2 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13310.2.3 温度系数ft 13310.2.4 当量动载荷13410.2.5 载荷系数fp 13410.2.6 动载荷系数X、Y 13410.2.7 成对轴承所受轴向力13710.2.8 成对轴承当量动载荷13810.2.9 修正额定寿命计算13810.3 设计实例13910.3.1 单个(角接触球轴承)轴承设计界面13910.3.2 成对(角接触球轴承)轴承设计界面143第11章平面连杆机构设计与分析14811.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14811.2 平面连杆机构设计方法15311.2.1 按两连架杆对应位置设计15311.2.2 按两连架杆对应位置呈连续函数关系设计铰链四杆机构15511.2.3 按从动件的急回特性设计15611.2.4 按从动件的近似停歇要求设计15811.2.5 按传动角设计15911.3 平面连杆机构设计与分析运行流程与实例161第12章平面凸轮机构设计16912.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16912.2 设计方法17112.2.1 设计流程17112.2.2 设计步骤17112.2.3 凸轮设计公式17212.3 平面凸轮机构设计运行实例176 第13章普通圆柱蜗杆传动设计184 13.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184 13.2 设计方法18513.3 设计实例190第14章摩擦轮传动设计19514.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195 14.2 设计方法19914.2.1 圆柱摩擦轮设计19914.2.2 槽形摩擦轮传动设计计算202 14.2.3 端面摩擦轮传动设计计算204 14.2.4 圆锥摩擦轮传动设计计算206 14.3 设计实例208第15章带传动设计21715.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217 15.2 设计方法22115.2.1 V带传动设计22115.2.2 平带传动计算22315.2.3 同步带传动计算225 15.2.4 圆弧齿同步带传动计算226 15.2.5 多楔带传动计算228 15.3 设计实例23015.3.1 V带传动设计23015.3.2 平带传动设计23215.3.3 同步带传动设计235 15.3.4 圆弧齿同步带传动设计237 15.3.5 多楔带传动设计240第16章链传动设计24316.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243 16.2 设计方法24816.2.1 滚子链传动设计248 16.2.2 齿形链传动计算250 16.3 设计实例25216.3.1 滚子链传动设计实例252 16.3.2 齿形链传动设计实例254 第17章螺旋传动设计25717.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257 17.2 滑动螺旋传动设计262 17.2.1 设计方法26217.2.2 滑动螺旋传动设计实例26717.3 滚动螺旋传动设计27417.3.1 设计方法27417.3.2 滚动螺旋传动设计实例279 第18章轴的设计28718.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287 18.2 设计方法29418.3 设计实例303第19章机械工程常用公式计算316 19.1 列表公式的计算31619.2 数学计算器31719.3 用户自定义公式的计算318 19.4 用户自定义公式的保存319 19.5 用户自定义公式的删除320 19.6 组合公式的设计32019.7 组合公式的计算32219.8 组合公式的删除32319.9 组合公式的修改32319.10 计算结果的保存、查阅324 19.10.1 保存32419.10.2 查阅324第20章机械工程常用英汉词典327 20.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32720.2 使用方法328第21章机械设计禁忌查询系统33321.1 功能简介和界面构成33321.1.1 功能简介33321.1.2 界面构成33321.2 机械设计禁忌查询系统操作334 21.3 退出系统336第22章用户自定义数据管理33722.1 功能说明33722.2 数据文件准备33722.2.1 网页数据文件准备33722.2.2 表格数据文件准备33822.2.3 图像数据文件准备33822.3 数据导入33822.3.1 数据分类节点建立33822.3.2 导入网页数据33922.3.3 导入表格数据34222.3.4 数据节点的删除34522.3.5 数据分类节点的删除34622.4 用户自定义数据保存、恢复及共享346 22.4.1 用户自定义数据保存34622.4.2 用户自定义数据恢复34622.4.3 用户自定义数据共享346附录《机械设计手册(新编软件版)2008》软件目录348 ……[看更多目录]第1章软件系统概况与安装方法1 1.1 软件系统概况11.2 软件系统安装需求21.3 软件系统安装步骤31.4 添加《机械设计手册(新编软件版)2008》81.5 卸载《机械设计手册(新编软件版)2008》81.6 注册《机械设计手册(新编软件版)2008》81.7 启动《机械设计手册(新编软件版)2008》9第2章主界面介绍102.1 功能划分102.2 菜单区112.2.1 “文件”菜单112.2.2 “视图”菜单112.2.3 “常用公式计算”菜单122.2.4 “常用设计计算程序”菜单122.2.5 “帮助”菜单132.3 工具栏132.4 导航器142.4.1 目录导航功能142.4.2 索引导航功能172.4.3 模糊导航功能182.4.4 书签导航功能192.5 资料显示区19第3章主要功能使用介绍22 3.1 数据保存223.2 数据查询233.3 数据检索243.4 查询结果输出25第4章公差与配合查询28 4.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28 4.2 操作注意事项294.2.1 公差查询操作注意事项30 4.2.2 配合查询操作注意事项33 4.3 查询实例364.3.1 公差查询实例364.3.2 配合查询实例37第5章形状与位置公差查询39 5.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39 5.2 操作注意事项405.3 查询实例42第6章螺栓连接设计校核45 6.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456.2 螺栓连接设计和强度校核计算方法476.2.1 受轴向载荷-松螺栓连接强度校核与设计476.2.2 受横向载荷-铰制孔螺栓连接强度校核与设计47 6.2.3 受横向载荷-紧螺栓连接强度校核与设计486.2.4 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静载荷强度校核与设计49 6.2.5 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动载荷强度校核与设计51 6.3 程序使用方法和设计实例526.3.1 受轴向载荷-松螺栓连接526.3.2 受横向载荷-铰制孔螺栓连接526.3.3 受横向载荷-紧螺栓连接536.3.4 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静载荷546.3.5 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动载荷54第7章键连接设计校核567.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567.2 键连接强度校核计算方法577.2.1 平键连接强度校核计算方法577.2.2 半圆键连接强度校核计算方法597.2.3 楔键连接强度校核方法597.2.4 切向键连接强度校核计算方法607.2.5 矩形花键连接强度校核计算方法617.2.6 渐开线花键连接强度校核计算方法627.3 程序使用方法和设计实例647.3.1 平键连接647.3.2 半圆键连接657.3.3 楔键连接657.3.4 切向键连接667.3.5 矩形花键连接677.3.6 渐开线花键连接68第8章弹簧设计708.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708.2 设计方法718.2.1 螺旋弹簧718.2.2 碟形弹簧868.3 设计实例938.3.1 压缩弹簧938.3.2 拉伸弹簧978.3.3 扭转弹簧1008.3.4 碟形弹簧102第9章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105 9.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1059.2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方法106 9.2.1 转矩与功率1069.2.2 传动比i的计算1079.2.3 圆柱齿轮传动简化设计计算公式1079.2.4 齿轮疲劳强度校核公式1079.2.5 计算中的有关数据及各系数的确定1099.2.6 外啮合变位斜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计算公式118 9.2.7 圆柱齿轮极限偏差、公差计算公式1209.2.8 齿厚极限偏差1219.2.9 中心距极限偏差值1229.3 设计实例1229.3.1 设计信息1229.3.2 设计参数1239.3.3 布置与结构1249.3.4 材料及热处理1249.3.5 确定齿轮精度等级1259.3.6 齿轮基本参数1259.3.7 疲劳强度校核1279.3.8 程序用数据维护129第10章滚动轴承设计与查询13110.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13110.2 滚动轴承承载能力计算方法13310.2.1 滚动轴承承载能力的一般说明13310.2.2 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13310.2.3 温度系数ft 13310.2.4 当量动载荷13410.2.5 载荷系数fp 13410.2.6 动载荷系数X、Y 13410.2.7 成对轴承所受轴向力13710.2.8 成对轴承当量动载荷13810.2.9 修正额定寿命计算13810.3 设计实例13910.3.1 单个(角接触球轴承)轴承设计界面13910.3.2 成对(角接触球轴承)轴承设计界面143第11章平面连杆机构设计与分析14811.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14811.2 平面连杆机构设计方法15311.2.1 按两连架杆对应位置设计15311.2.2 按两连架杆对应位置呈连续函数关系设计铰链四杆机构15511.2.3 按从动件的急回特性设计15611.2.4 按从动件的近似停歇要求设计15811.2.5 按传动角设计15911.3 平面连杆机构设计与分析运行流程与实例161第12章平面凸轮机构设计16912.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16912.2 设计?? 18413.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18413.2 设计方法18513.3 设计实例190第14章摩擦轮传动设计19514.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195 14.2 设计方法19914.2.1 圆柱摩擦轮设计19914.2.2 槽形摩擦轮传动设计计算202 14.2.3 端面摩擦轮传动设计计算204 14.2.4 圆锥摩擦轮传动设计计算206 14.3 设计实例208第15章带传动设计21715.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217 15.2 设计方法22115.2.1 V带传动设计22115.2.2 平带传动计算22315.2.3 同步带传动计算22515.2.4 圆弧齿同步带传动计算226 15.2.5 多楔带传动计算22815.3 设计实例23015.3.1 V带传动设计23015.3.2 平带传动设计23215.3.3 同步带传动设计23515.3.4 圆弧齿同步带传动设计237 15.3.5 多楔带传动设计240第16章链传动设计24316.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243 16.2 设计方法24816.2.1 滚子链传动设计248 16.2.2 齿形链传动计算250 16.3 设计实例25216.3.1 滚子链传动设计实例252 16.3.2 齿形链传动设计实例254 第17章螺旋传动设计25717.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257 17.2 滑动螺旋传动设计262 17.2.1 设计方法26217.2.2 滑动螺旋传动设计实例267 17.3 滚动螺旋传动设计274 17.3.1 设计方法27417.3.2 滚动螺旋传动设计实例279 第18章轴的设计28718.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287 18.2 设计方法29418.3 设计实例303第19章机械工程常用公式计算316 19.1 列表公式的计算31619.2 数学计算器31719.3 用户自定义公式的计算318 19.4 用户自定义公式的保存319 19.5 用户自定义公式的删除320 19.6 组合公式的设计32019.7 组合公式的计算32219.8 组合公式的删除32319.9 组合公式的修改32319.10 计算结果的保存、查阅324 19.10.1 保存32419.10.2 查阅324第20章机械工程常用英汉词典327 20.1 功能简介与界面构成327 20.2 使用方法328第21章机械设计禁忌查询系统333 21.1 功能简介和界面构成333 21.1.1 功能简介33321.1.2 界面构成33321.2 机械设计禁忌查询系统操作334 21.3 退出系统336第22章用户自定义数据管理33722.1 功能说明33722.2 数据文件准备33722.2.1 网页数据文件准备33722.2.2 表格数据文件准备33822.2.3 图像数据文件准备33822.3 数据导入33822.3.1 数据分类节点建立33822.3.2 导入网页数据33922.3.3 导入表格数据34222.3.4 数据节点的删除34522.3.5 数据分类节点的删除34622.4 用户自定义数据保存、恢复及共享34622.4.1 用户自定义数据保存34622.4.2 用户自定义数据恢复34622.4.3 用户自定义数据共享346附录《机械设计手册(新编软件版)2008》软件目录348《机械设计手册(新编软件版)2008》是一种支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集成基础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手册软件,由机械设计常用基础资源数据库、常用设计计算和查询程序、机械工程常用公式计算、机械工程常用英汉词汇、用户自定义数据等模块组成。
机械设计手册紧固件第一章:引言随着机械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紧固件在机械制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紧固件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关系到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性能。
本手册将对紧固件的种类、规格、选用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以便于读者在机械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紧固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第二章:紧固件的种类与结构本章将介绍常见的紧固件种类,包括螺栓、螺母、螺钉、螺柱、垫圈等。
对不同种类紧固件的结构特点进行详细说明,包括螺纹类型、头部设计、材质选择等方面的知识。
第三章:紧固件的材料和表面处理紧固件的材料选择直接关系到其强度、耐腐蚀性和使用寿命。
本章将介绍常见的紧固件材料包括碳钢、合金钢、不锈钢等,并对不同材料的特性和适用范围进行详细介绍。
还将介绍紧固件的表面处理工艺,包括镀锌、镀镍、氧化等,以提高紧固件的防腐蚀性能。
第四章:紧固件的选用原则机械设计中,对于不同工况下的紧固件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原则性和技术性,选择不当可能导致机械设备因松动或者损坏而发生事故。
本章将介绍紧固件的选用原则,包括受力分析、安全系数、环境条件等方面的考虑,以确保紧固件的合理选用。
第五章:紧固件的安装与调整紧固件的安装和调整影响着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性能表现。
本章将介绍不同种类紧固件的安装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拧紧扭矩、螺纹润滑、安装工具等方面的技术要点。
第六章:紧固件的故障分析与解决在机械设备运行中,紧固件的松动、断裂、腐蚀等故障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者事故发生。
本章将介绍紧固件故障的常见类型和原因分析,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第七章:紧固件的检测与评定保证紧固件质量和性能的一种方法是进行检测和评定。
本章将介绍常见的紧固件检测方法,包括拉伸试验、扭矩测定、硬度测试等,以确保紧固件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结语紧固件作为机械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选用和应用对于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手册不仅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紧固件的种类、材料、选用原则,还能够指导读者在实际工程中正确使用和保养紧固件,以提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v3.0安装教程1、解压安装包
打开安装包,如下所示
将此文件夹拖到桌
面
2、安装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
打开桌面上的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V3.0文件夹,如下所示
双击setup.exe进行安装
点击 浏览 可更改安装目录,建议不更改
等待安装完成
3、安装数据更新包
单击打开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V3.0数据更新包文件夹
装目录
找到C:\Program Files (x86)\minfre\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V3.0文件夹,
点击确定确定安
装目录
确认此处路径为 C:\Program Files (x86)\minfre\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V3.0
.
确认此处路径为 C:\Program Files (x86)\minfre\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V3.0
4、安装破解补丁
单击打开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V3.0补丁文件夹
1、定位到C:\Program Files
(x86)\minfre\机械设计手册(软
件版)V3.0
2、单击PMain.exe 文件
双击桌面打开
安装完成 1、用户码 12345678
2、注册码 12345-12345-12345-12345。
机械设计手册(新编软件版)2008安装过程从网上下载《机械设计手册(新编软件版)2008压缩文件后,新建一个文件夹,将其剪切复制进去,然后将其解压到当前文件夹。
打开这个文件夹,点击机械设计手册(新编软件版)2008.iso 文件,按照提示直至安装完成。
在选择安装位置时,建立一个安装目录文件夹,便于破解时找到其位置。
安装完成后的破解方法:打开刚才解压的文件夹,双击打开第一个文件,即patch文件,点击运行,弹出一个“未找到该文件,搜索该文件吗”,点击是。
在弹出的打开窗口,找到安装的目录文件夹,点击《机械设计手册(新编软件版)2008.exe》,点击打开。
把创建备份前面的小方框打上勾,便出现“补丁运行完毕"的提示信息,点击退出就完成了安装破解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