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行为理论和中国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

  • 格式:pdf
  • 大小:190.23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 = w1A+ w2SN + w3PBC 感知行为控制由两个因素决定, 一是便利条件,反映资源的可获性,如 从事某种行为所需的时间、金钱和努 力等;二是自我效能,即某人对实施某 种行为能力的认知或自信。[ 19 ]、[ 20 ] 感 知行为控制影响意图,因为一个人会 评估实施某种行为成功的可能性。 BI 对行为有直接的影响。阿吉 恩和麦顿(Madden)认为,PBC 直接影 响行为,即 PBC 反映实施某种行为的 实际能力,因此可以表述为: B = w4 BI + w5 PBC 意图的每一个决定因素 (即态 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都由根 本 的 信 念 结 构 决 定 ,即 态 度(bi)规 范 信念(nbj)和控制信念(cbk)。 A 等于 b(i 实施某种行为将导致 某种特定的结果)乘以 e(i 对这种结果 渴望程度的评价),即: A=∑bi ei 如某人可能相信,绿色消费可以 减少污染 (bi),期望结果评价很高 (ei)。 主观规范是某人的主观规范 nbj (涉及参考人的影响,如家庭、朋友)乘 以 mc(j 即顺从该参考人的动机),即: SN = ∑n bjmcj 例如某人可能感知其家庭相信 他应该进行绿色消费(nbj),但是顺从 家庭希望的动机(mcj)可能相对不重 要。 感知行为控制等于控制信念 (cbk)乘以感知便利(pfk)(限制或便于
一致。[ 15 ]如果人们关心环境的改变, 但却认为本身的努力并无法促成任何 改变,他们便不愿意参与相关的行为。
5. 实 施 环 境 行 为 的 障 碍 和 便 利 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不方便、努力、时 间、成本、资源的可用性或缺乏相应的 便利,以及阻碍或便于环境的行为。一 般而言,当出现障碍时,实施环境行为 的可能性将会降低。李淑清认为消费 者购买绿色商品时,成本(寻找时间、 价格、便利性) 仍是最主要的考虑因 素,大部分家庭已经意识到目前环保 问题的严重程度,也愿意身体力行去 配合,但有 40.64%的家庭只愿意多付 出 5%以下的差价购买绿色商品。[ 16 ]
6. 其他因素 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的心理 过程,社会文化因素,绿色教育,以及 包括年龄、家庭、生活周期、职业、经济 环境、生活方式、个性、自我概念、教育 水平等的消费者自身因素,都是影响 绿色消费行为的因素。[ 17 ] 泰纳(Tan- ner)与卡斯特(Kast)在研究影响瑞士 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的因素时,认为 个人因素(如态度、个人标准、知觉行 为阻碍、知识)及环境因素(如社会经 济情况、生活条件、商店特征)能提升 可持续消费行为,绿色行为与知觉时 间的阻碍及在超级市场购物次数呈负 相关,但绿色购买行为与道德思考、经 济困难或消费者的社会经济情况并无 显著的相关关系。 如果全面研究上述变量对绿色 消费行为的影响,就有必要整合这些 变量,并将其纳入一个理论模型。该模 型基于阿吉恩(Ajzen)所提出的计划 行为理论(简称 TPB),[ 18 ] 可以使我们 审视不同变量的相对影响程度,探究 介于这些变量与绿色消费行为之间的 中介变量。同时,该综合性模型也可使 决策者能够预测这些变量对绿色消费 行为的影响。
67
某种行为的控制因素)的总和,即: PBC = ∑c bkp fk 控制信念反映了实施某种行为
所感知的难易程度,例如某人可能感 觉 他 或 她 没 有 绿 色 消 费(cbk)所 需 的 时间,而充足的时间对绿色消费非常 重要(pfk)。
四 、绿 色 消 费 行 为 的 整 合 模 型
绿色消费行为的整合模型(见图 1)是 TPB 的应用。该模型是基于熟知 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的决 定因素,并对其进行了分解,而这些分 解的因素都与前述变量如认知心理、 社会文化、人口统计等因素密切相关。
和复杂性以及自我效能与便利条件。
关键词: 消费者行为;绿色;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中图分类号: F7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8266( 2008) 08- 0066- 04
一、引言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 益严重,原材料的开采与制造、消费者 的消费活动、废弃物的处置等都可能 对环境造成冲击,其中 30% ̄40%的环 境恶化是由家庭消费活动造成的。[ 1 ] 同 时 ,《中 国 公 众 环 保 民 生 指 数 (2006)》表明,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总 体得分为 57.05 分,环保行为得分为 55.17 分。[ 2 ] 而陈怡光的研究发现,中 国消费者对绿色消费持积极态度,并 有较明显的转化为消费意图的倾向, 但将绿色消费意图转化为相应绿色消 费行为的过程并不有效。[ 3 ] 对此需要 新的理论解释及其相应的政策建议。

行为意图

行为
图 1 绿色消费行为的整合模型
1. 态度信念 在绿色消费行为模型中,态度被 分解为两个组成部分,即相对利益和 复杂性,这两个因素影响态度和接受 的行为。为了成功导入绿色消费行为 的观念,需要人们接受新奇或创新的 行为。 相对利益指的是一项创新提供 替代先前事物利益的程度,即优于现 行产品的程度,包括经济利益和个人 满足。经济利益可能与绿色消费的个 人利益相关,个人满足也可能源于实
能、实施环境行为的便利或障碍程度等, 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整合 了 这 些 因 素 , 以 审 视 不 同 变 量 的 相 对 影 响 程
度, 探究介于这些变量与绿色消费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 认为绿色消费行为是行为意图和感知行为控制的函数,
行为意图依次取决于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 这三种因素分别取决于信念、个 人相对利益、社会相对利益
2. 规范信念 规范的影响类似于社会的影响, 它受社会文化因素的综合制约,尤其 是群体的价值观对其存在显著影响, 它也是环境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基 于不同参考群体的期望影响,这些规
个人相对利益 +

社会相对利益
态度


复杂性
内部规范 外部规范 自我效能 便利条件

主观规范


+百度文库

感知行为控制

注:“+”、 “- ”分别表示假设的正、负相关关系
generation),具体包括选择可再生能 源,节约资源、减少过度消费及浪费, 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选择使用绿色 商品,多使用大众运输交通工具,垃圾 减量与资源回收等。
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分 别探讨了影响消费者绿色消费的众多 因素。
1. 认知和心理变量 范宁(Vining)和厄 布 芮(Ebreo) 的研究发现,与资源不回收者相比,回 收者具有较高的资源回收知识,知道 更多的回收物质种类及回收机构。卡 撒 简(Kassarjian)在 研 究 消 费 者 对 于 低污染汽油的消费行为时发现,消费 者针对环境污染的态度是其愿意支付 较高价格购买绿色产品的重要变量。 金尼(Kinnear)对 698 位加拿大家庭 意见会成员所作的调查发现,消费者 个人是否具有生态保护的态度和行为 与其对洗发精用品的品牌认知有显著 差异影响。国外绝大多数研究结果支 持这样的结论,即态度与负责任的环 境行为有正相关关系,正向态度者较 多会采取负责任的环境行为。[ 4 ] 对于中国人的绿色消费态度与 绿色消费行为的关系,实证研究的结
66
去。[ 9 ]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他人导向 与情境导向更适合概括中国消费者绿 色消费行为的价值倾向。
作为重要的参考群体,家庭影响 着消费者行为。黄龄仪的研究结果显 示,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能影响学生 的绿色消费行为。[ 10 ] 林玉贵的研究表 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对绿色食 品消费的认知与行为意图就越好。[ 11 ] 但陈思利的研究发现,父母亲的教育 程度与环境行为无关。[ 12 ] 因此,父母 教育程度的影响可能会因其他因素的 不同而对行为意图或行为产生不同的 结果。
3. 个人因素 有研究发现,绿色消费者年龄较 轻,教育程度较高,大多来自较高收入 的家庭,女性多于男性,有较高的职业 地位。但高明瑞认为年龄较大者更可 能采取绿色消费行为。[ 13 ] 因此,绿色 消费行为与性别、年龄、收入等人口统 计特征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于绿色消费与生活方式,金尼 (Kinnear)、泰 勒(Taylor)和 艾 哈 迈 德 (Ahmed)认为,关心生态环保的消费 者观念较开放,且倾向于认同个人的 付出能对环保有所帮助。贝勒德柬 (Balderjahn)发现,具有较佳内在意志 控制力的消费者能预期可表现环保意 识的购买决策及消费行为。谢罗默的 研究表明,绿色消费者多具有意见领 导者的特质,且能主动寻求有关绿色 产品的精确信息。何志毅、杨少琼的研 究显示,绿色消费者是引导消费潮流 的意见领导者,重视与他人的口头交 流,愿意尝试新产品,对价格比较敏 感,且消费比较理性,愿意付出更多的 支出进行绿色消费,相对于电视、广播 等媒体,他们更能接受杂志等平面媒 体。[ 14 ] 4.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的含意是,如果人们自 认为有能力改变情况时,就容易表现 出某种行为。罗伯特茨(Roberts)指出, 对于绿色消费行为,自我效能比环保 关心度更有预测及解释力,而此结果 在一般人样本及大学生样本中均相当
三、计划行为理论
在 TPB 模型中,行为(Behavior,
简 称 B) 是 行 为 意 图(Behavior Intention,简称 BI)的直接函数,而行 为意图则由态度(Attitude,简称 A)、 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简称 SN) 和感知行为控制 (Peceived Behavior Control,简称 PBC)构成。态度反映人 们对某一种行为喜爱或不喜爱的感 觉;主观规范则反映某人的重要参考 人物希望他从事或不从事某种行为的 认知;感知行为控制(PBC)反映的是 可能便于或阻碍某种行为实施的因素 控制方面的信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可 表述为:
中国流通经济 2008 年第 8 期
□营销管理
计划行为理论和中国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
刘宇伟
(扬州大学管理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
摘 要 : 影 响 消 费 者 绿 色 消 费 行 为 的 因 素 包 括 消 费 者 的 认 知 和 心 理 变 量 、社 会 文 化 因 素 、个 人 因 素 、自 我 效
果未反映上述一致性。蔡佳伶的研究 发现纸张回收的态度能显著影响纸张 回收行为的意图,[ 5 ] 晏涵文等人的研 究却表明具有正向环境态度者只有少 数人能确实采取环境行动。[ 6 ]
2. 社会文化 文化中的价值观是人类需要和 行为最基本的决定因素之一。麦肯锡 (McCarty)和 谢 罗 默(Shrum)认 为 ,集 体主义比个人主义者更具合作性,个 人的集体主义倾向对其再循环行为存 在着重大影响。霍夫斯坦德认为,中国 人秉承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强调把某 特定社会组织的利益放在首位,并能 维持组织的凝聚力。李(Li)的研究发 现,集体主义取向对中国消费者寻求 绿色产品信息的习惯和实际的绿色消 费有着显著影响。[ 7 ] 许烺光曾用“情 境中心”和“他人导向”两个概念形容 中国人的行为特性,[ 8 ] 但这与集体主 义精神相距甚远。 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一般认为,绿 色消费具有正的外部性,若没有适当 的制度安排,作为理性人的消费者自 然缺乏绿色消费的积极性,通过不付 费或少付费而获得正的外部性的搭便 车行为会增加,非绿色行为会持续下
施了有利于社会的行为。我们假定社 会和个人的相对利益都与绿色消费行 为相关。社会相对利益包括环境改进、 可持续发展等,而个人相对利益主要 指个人的利益,如身体健康、节约等。 随着这些相对利益的上升,态度应更 加积极。
我们还假定复杂性影响态度。复 杂性代表一种创新行为被感知地理解 和执行的难度,一般而言,感知的复杂 性越低,就越赞成绿色消费。
二 、绿 色 消 费 行 为 的 影 响 因 素
既然消费行为无法避免,则应减 少消费过程对环境的冲击。笔者认为, 绿色消费行为泛指消费领域中一切能 减少环境污染、维持环境可持续发展 的任何行动与作为,以达到 4R 效果, 即 减 量 (Reduction)、 重 复 使 用 (Reuse)、回 收(Recycling)、再 生(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