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脊柱
- 格式:ppt
- 大小:6.39 MB
- 文档页数:64
腰椎间盘突出3一4用什么药物治疗好,6年了,治疗过,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就是腰椎间盘脱出椎间隙、向内压迫脊髓和神经根,引起相应部位的疼痛和症状。
该病大多在40岁以上的人中发生,同时也是造成腰痛、下肢疼痛、感觉异常、肌力下降等症状的重要原因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而在选择药物治疗时,也需要根据病情和个人体质选择适当的药物。
下面就为您介绍腰椎间盘突出3-4用什么药物治疗好、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疼痛和炎症的,同时也可以减轻神经根的压迫,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以下是几种经典的治疗方法:1.止痛药可选用复方丹参滴丸、角叉藤软胶囊、云南白药贴、芬必得等药物。
这些药物能够有效的缓解疼痛,但注意不能长期服用,可能会对肝脏和胃肠道造成不良影响。
2.去炎药例如消炎痛、止痛净、莫匹罗星等,这些药物可以减轻局部炎症,从而缓解疼痛。
但服用这些药物时也要注意剂量,避免出现胃溃疡等不良反应。
同时,对于有心脏病及高血压者停用。
3.肌肉松弛药如乐卡地平、痛风宁等药物,可使肌肉松弛,缓解周围肌肉的紧张及疼痛,并提高局部血流,但如过度使用可能会造成中毒问题。
二、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也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的一种方法,包括康复训练疗法和保持正确的姿势。
1.针灸使用针刺来刺激身体的穴位,达到缓解疼痛和消除炎症的效果。
但需要选择合适的针灸师,并注意不良反应,例如出血、感染等。
2.理疗应用各种物理手段进行治疗,包括电疗、磁疗、光疗等,通过刺激神经和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局部组织的代谢。
但理疗需要由专业人士进行,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3.康复训练在医院或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训练,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肌肉灵活性,从而预防和缓解疾病。
三、手术治疗若病情严重或持续无法缓解症状,就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通常包括椎间盘切除、腰椎植入等,但手术风险较大,需要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的具体内容和风险程度,以做出更加正确的决策。
椎体旋转度的五个度数等级
椎体旋转度是指脊椎在不同方向上的旋转角度。
在医学和康复领域中,椎体旋转度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因为它可以用来评估脊柱的稳定性和功能。
通常,椎体旋转度可以分为五个度数等级,分别为0度、1度、2度、3度和4度。
下面是这五个度数等级的具体解释:
1. 0度:表示椎体没有旋转,也就是说,它是在自身的轴线上保持不动的状态。
2. 1度:表示椎体在纵轴方向上旋转了1度。
这种程度的旋转通常是很轻微的,而且很难被肉眼观察到。
3. 2度:表示椎体在纵轴方向上旋转了2度。
这种程度的旋转虽然比1度要明显一些,但仍然是相对较轻微的。
4. 3度:表示椎体在纵轴方向上旋转了3度。
这种程度的旋转已经比前两个等级更加明显了,可以通过简单的观察判断出来。
5. 4度:表示椎体在纵轴方向上旋转了4度或更多。
这种程度的旋转是比较明显的,需要通过医学仪器或者专业的检查来进行准确的评估。
总的来说,椎体旋转度的五个度数等级可以帮助医生和康复师更好地评估脊柱的状况和功能,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L3-4椎间盘突出症手法治疗临床疗效观察柳小林;范宇;那涧【期刊名称】《空军医学杂志》【年(卷),期】2017(033)001【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anipulative orthopedic treatment on lumbar disc herniation of L3-4.Methods Fifty-six patients of lumbar3-4 disc herniation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while sixty patients of L5-S1 disc herniation served as group B. Both groups received manipulative orthopedic treatment. The outcomes were evaluated by means of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VAS score before manipulative orthopedic treatment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in group A and group B(P<0.01). However,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fter the manipulative orthopedic treatment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 (P>0.05). Conclusion Manipulative orthopedic treatment is effective for lumbar3-4 disc herniation.%目的观察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L3-4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L3-4椎间盘突出症56例为A组,L4-5及L5-S1椎间盘突出症60例为B组,均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用VA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B组手法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相比,手法治疗后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3-4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运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手治疗,其临床疗效与L4-5和L5-S1椎间盘突出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页数】3页(P52-54)【作者】柳小林;范宇;那涧【作者单位】100142 北京,空军总医院全军中西医结合正骨治疗中心;100142 北京,空军总医院全军中西医结合正骨治疗中心;100142 北京,空军总医院全军中西医结合正骨治疗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相关文献】1.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J], 赵鹏菊;张俊2.温针灸配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J], 赵鹏飞;张亚君3.L_(3-4)椎间盘突出症手法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J], 柳小林;范宇;那涧;4.中医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J], 肖良峰5.舒筋袪痹汤联合四步松解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张其彬;王丹;余桂敏;王浩;曹玉宁;李慧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及作用
脊柱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四个生理弯曲,这些弯曲对于维持身体的平衡和保护脊柱本身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脊柱四个生理弯曲的详细介绍:
1.颈椎弯曲
颈椎弯曲位于脊柱的顶端,它允许头部进行左右旋转和前后倾斜的动作。
这个弯曲使得头部能够轻松地适应不同的姿势,从而进行各种日常活动,如看书、写字、使用电脑等。
此外,颈椎弯曲还有助于保持头部的平衡,防止头部受伤。
2.胸椎弯曲
胸椎弯曲位于脊柱的中部,它与肋骨和胸骨一起构成胸腔。
这个弯曲使得胸腔能够容纳心脏、肺和其他重要器官。
此外,胸椎弯曲还有助于实现肩部和臀部的灵活性,从而进行各种运动,如呼吸、咳嗽、打喷嚏等。
3.腰椎弯曲
腰椎弯曲位于脊柱的下部,它与骨盆相连。
这个弯曲使得腰椎能够适应不同的姿势,从而进行各种活动,如走路、跑步、跳跃等。
此外,腰椎弯曲还有助于分散身体的重量,减轻脊柱的压力。
4.骶椎弯曲
骶椎弯曲位于脊柱的底部,它与骨盆的后部相连。
这个弯曲使得骶椎能够与骨盆形成一个整体,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
此外,骶椎弯曲还有助于分散来自下肢的力量,减轻脊柱的压力。
总之,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对于维持身体的平衡和保护脊柱本身具有重要的作用。
这些弯曲的存在使得我们的身体能够适应不同的姿势和进行各种活动。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进行适当的锻炼,以保护我们的脊柱健康。
认识我们的脊柱脊柱是由33块椎骨及其相关的椎间盘、韧带、小关节囊等连接构成的有机整体,从侧面观,脊柱自上而下形成前后方向的4个生理弯曲,依次为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其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方、胸曲和骶曲凸向后方。
成人脊柱长度平均约为70cm,女性和老年人稍短。
脊柱作为人体的中轴其主要功能为支持体重,传递重力,保护脊髓与神经根和沿脊柱走行的血管、神经、气道及食道等,参与形成胸腔、腹腔和盆腔并保护其中脏器,支持和稳定头部,支持和附着四肢与躯干连接的肌肉与筋膜;脊柱可完成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旋转等复杂的运动,缓冲外力对身体的撞击与震荡。
总之,脊柱是人体结构最复杂、功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母亲子宫中的胎儿,其脊柱呈“C”型弯曲,只有凸向后方的一个生理弯曲;出生后的婴儿,能抬头和爬行时脊柱便出现了凸向前方的颈曲;站立和行走时,脊柱便形成了凸向前方的腰曲;胸曲和骶曲仍然凸向后方,形成了脊柱整体的生理弯曲。
从婴儿出生之日起,外界影响的劳损及自身因素的发育,脊柱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以生长发育为主,劳损可完全被代偿。
2.20岁左右脊柱的生长发育与劳损趋于平衡。
3.25岁以后便以劳损为主。
所以,25岁以后的人群颈椎病和(或)腰椎病已比较常见,因此脊柱是目前人体最早退变老化的结构。
由于平常人体的脊柱支撑着承重的头部和内脏器官,承受着重压,所以在睡眠中让脊柱得到休息、缓和压力是极其重要的。
选择理想的寝具,达到科学健康的睡眠,才能使你仰卧时脊背曲线与睡眠垫完全嵌合,由仰卧到侧卧的动态过程中睡眠垫与头面部、胸廓、骨盆一起为脊柱提供水平支撑力而维持脊柱自然的生理状态。
为了你的健康,请关怀的你脊柱!脊柱亦称脊梁骨,由形态特殊的椎骨和椎间盘连结而成,位于背部正中,上连颅骨,中部与肋骨相连,下端和髋骨组成骨盆。
自上而下有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由5块骶椎合成)和1块尾脊骨(由4块尾椎合成)。
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
护考成人腰穿位置a3-4腰椎穿刺术对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准确的腰穿定位是腰穿成功的一半。
由于成人的腰1椎体下缘平脊髓的末端,因此为了确保病人的安全性,在进行腰椎穿刺时,成人通常选择腰3-4椎体间隙、腰4-5椎间隙或者腰5骶1椎体间隙为穿刺点。
通常让病人取左侧卧位,弯腰、屈颈抱膝,脊背尽量靠近床面,且于床面垂直。
操作者以病人的髂后上棘的最高点与脊柱的交点,也就是以腰3-4椎体间隙为体表标志进行选择穿刺点,然后给患者局部消毒麻醉,戴手套进行穿刺术。
1、临床腰椎穿刺部位在哪?为什么?你懂不懂医学啊,不懂不要乱说,成人在第三四或第四五腰椎间隙,新生儿,在第三四腰椎以下椎间隙。
2、腰椎穿刺术的穿刺部位有哪些?以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一般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3、简述腰椎穿刺的常选部位和临床意义部位:腰椎穿刺通常取弯腰侧卧位,自腰2至骶1(以腰3-4为主)椎间隙穿刺。
临床意义:目的加深对腰神经根四周解剖的认识,选择经皮穿刺最佳途径.办法对30具成人腰神经根四周构造停止解剖学察看、丈量和摹拟穿刺.结果丈量三角工作区面积(mm2):L4~5为104.65±23.66, L5~ S1为91.81±16.78;直视下穿刺针进入角度(°): L4~5为45.33±1.81, L5~S1为40.43±3.49, 外区为48.4±2.56;穿刺点距后中线间隔(mm): L4~5为69.8±5.7, L5~S1为60.6±7.0, 外区为97.1±9.9; 闭合穿刺胜利率:L4~5为100%,L5~S1为90%,外区为60%.结论经三角工作区穿刺是经皮后外侧入路腰椎间盘摘除术的最佳途径;对L5~S1间隙穿刺有艰难时,可经三角工作区的外区停止穿刺手术。
4、进行腰椎穿刺在等几腰椎? 要如何定位?哦,对了那个没说定位标志,呵呵。
2021255脊柱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特征及危险因素调查分析苍姗,张转运,荣辉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麻醉手术科,江苏南京21000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01136)摘要:目的调查分析脊柱手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特征及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进行脊柱手术病人5021例,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临床资料,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
结果5021例病人术后手术部位感染31例(0.62%),共分离出41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25株(61.0%),革兰阴性菌16株(39.0%)。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与未感染病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值,糖尿病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入路及内固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内固定为脊柱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脊柱手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等为主。
病人年龄,BMI值,糖尿病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入路及内固定为手术部位感染独立危险因素。
同时对于有相关因素的病人需加强预防,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外科伤口感染;手术后并发症;脊柱手术;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危险因素Pathogenic bacteria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surgical siteinfection after spinal surgeryCANG Shan,ZHANG Zhuanyun,RONG HuiAuthor Affiliation: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Nanjing,Jiangsu210008,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af‐ter spinal surgery.Methods5021patients treated with spinal surgery in 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 from August2017to August 2019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by univariate analysis and Logistic multivariable analysis.Results20cases had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after spinal surgery(0.62%).Totally41strains of pathogens were cultured and isolated,including25strains of gram-positive bacte‐ria(61.0%),and18strains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39.0%).Univariat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age,BMI index,diabetes,opera‐tion time,blood loss in operation,surgical approaches and internal fixation had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between uninfected patients and infected patients(P<0.05).Logistic multivariabl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age,diabetes,operation time,blood loss in opera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ere risk factors(P<0.05).Conclusions The Staphylococcus aureus,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and Escherichia coli are the major bacteria in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after spinal surgery.Age,BMI value,diabetes,operation time,blood loss in opera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ere risk factors.At the same time,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of patients with related factor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after spinal surgeryKey words:Surgical wound infection;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Spinal surgery;Surgical site;Infection;Pathogenic bac‐teria;Risk factor脊柱手术为外科常见手术,而手术部位感染为其常见并发症,其原因主要为手术时间长,手术创伤面积大及合并基础疾病等[1-2]。
吉,竺焉誊三曩j开E瑟。
d。
R。
zo s,sz(z):舛~,sJ o um al of B i om ed i ca l E n五ne er i n g ReseaI℃h圳。
,。
二~‘J:7-r-7uC3—4、T9—10、L2—3椎间盘与相邻椎体弯曲(屈曲)的力学特性彭传刚1,杨琦1,李鹏2△(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长春130031;2.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工程力学系,长春130022)摘要:对正常国人新鲜尸体C3—4、四一10、L2—3椎间盘与相邻椎体进行弯曲(屈曲)实验,分析c3—4、眄一10、L2—3椎间盘与相邻椎体的弯曲(屈曲)力学性质,确定不同部位的椎间盘与相邻椎体是否具有不同的弯曲(屈曲)力学性质。
取C3—4、四一10、L2—3椎间盘与相邻椎体标本各13个,以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弯曲(屈曲)实验。
以统计学分析和t检验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结果表明,L2—3组最大载荷、最大弯距、最大应力大于C3—4、四一10组,差异显著(尸<0.05),四一10组最大载荷、最大弯距、最大应力大于C3—4组,差异显著(P<0.05)。
C3—4、四~10、L2—3椎间盘与相邻椎体标本的弯曲(屈曲)力学性质有一定区别,标本的横截面积越大,承受的载荷和应力越大,但不成正比关系。
关键词:人脊柱;C3—4;四一10;工2—3;弯曲;力学性质中图分类号:R318.0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278(2013)02蜘94旬3T he B e ndi ng M echaI l i cal Pr oper t i e s be t w ee n C3—4,r r9—1O,L2—3I nt er V e r t e br a l D i sc and A dj acent V er t ebr al B odyPE N G C huanga n91,Y A N G Q i l,L I Pen92(1.吼i,l n一.,叩帆踟幻n舶印如nf旷^‰踟讹巧毋,‰咿^un13003l,吼i№;2.DepⅢ脚眦旷嘶肿e^ng胁批n如,‰Ⅳ0剐嘶co唧淞矿脚n‰眈瑙毋,吼。
腰椎3-4和腰5骶1突出。
,治疗方法腰椎3-4和腰5骶1突出是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表现,常见于中老年人。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神经根压迫、肌肉萎缩,甚至引起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下面就腰椎3-4和腰5骶1突出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一、治疗方法1.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可选用以下方法:(1)休息:尤其是在疼痛更加严重的时候,应该进行适当的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常常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以采用温热疗法、电疗、按摩、康复训练等方法。
(3)药物治疗:可以采用镇痛剂、消炎药、肌肉松弛剂等药物,以减轻疼痛和炎症,但是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服用。
2. 外科手术如果腰椎间盘突出所造成的疼痛和不适感较为严重,也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如椎间盘摘除术、减压术、脊柱融合术等。
二、注意事项1. 要合理运动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可以适当运动,如常规性的低强度的体育运动、游泳、慢跑等运动。
但需要注意运动的频率和强度,以免加重疼痛症状。
2. 饮食注意腰椎3-4和腰5骶1突出的患者饮食上要注意清淡,以粗纤维和维生素为主,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规律和均衡。
3. 注意保暖冬天来临,患者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等疾病加重腰痛。
同时需要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以通过加湿器来调节室内湿度。
4. 注意饮水足够的饮水是缓解腰痛的重要方式,每天饮水量要足够,不要过量喝水或随意饮用含糖或一些刺激性饮料。
5. 等等。
总之,对于腰椎3-4和腰5骶1突出患者,早期进行综合治疗,可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进展的目的。
同时也需要做好预防工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常的体态,以防疾病复发。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治疗方法一、疾病概述腰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的腰椎疾病之一,也叫做腰椎间盘脱出或腰椎间盘突出症。
它是由于椎间盘纤维环的损伤或退行性变造成的,导致椎间盘组织向后外移,压迫椎间孔的神经根或腰骶神经丛,引起神经症状,使疼痛、麻木、乏力等感觉从腰部放射到腿部。
人体正常脊柱曲度(原创版)目录1.引言2.人体正常脊柱的结构3.脊柱曲度的分类4.正常脊柱曲度的功能和意义5.脊柱曲度异常的影响和预防6.结论正文【引言】脊柱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支撑身体、保护神经和器官等重要任务。
脊柱的形态结构特点,特别是其特有的曲度,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人体正常脊柱曲度进行介绍,分析其功能和意义,并探讨脊柱曲度异常的影响及预防方法。
【人体正常脊柱的结构】脊柱由 26 块椎骨、1 块骶骨和 1 块尾骨组成,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五个部分。
每个椎骨之间通过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等结构构成椎间盘相连接。
椎间盘具有缓冲、支撑和运动等功能,可以保证脊柱在承受压力的同时保持一定的活动度。
【脊柱曲度的分类】根据脊柱在冠状面上的弯曲形态,正常脊柱曲度可分为四类:1.颈曲:位于颈椎部分,向前凸出;2.胸曲:位于胸椎部分,向后凸出;3.腰曲:位于腰椎部分,向前凸出;4.骶曲:位于骶椎和尾椎部分,向后凸出。
【正常脊柱曲度的功能和意义】正常脊柱曲度具有以下功能和意义:1.减轻冲击:脊柱曲度使椎间盘受力均匀,减轻运动过程中对脑和内脏器官的冲击;2.保持稳定性:脊柱曲度使脊柱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抗弯能力,保持身体稳定性;3.增加活动度:脊柱曲度使脊柱具有一定活动范围,有利于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4.保护神经和血管:脊柱曲度使神经和血管在脊柱内分布有序,避免受到压迫。
【脊柱曲度异常的影响和预防】脊柱曲度异常可能导致以下影响:1.疼痛:脊柱曲度异常可能导致颈部、背部和腰部等部位的疼痛;2.神经受损:严重的脊柱曲度异常可能导致神经受压,影响神经传导功能;3.肢体功能障碍:脊柱曲度异常可能导致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预防脊柱曲度异常的方法:1.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2.加强锻炼,增强颈部、背部和腰部肌肉的力量;3.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4.定期检查脊柱,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脊柱骨折试题A型题1. 脊髓颈膨大的位置是A、C1-2B、C2-3C、C3-5D、C5-7E、C3-72. 不稳定性脊柱骨折卧床时间一般为A2-4周B4-6周C6-8周D8-10周E8-12周3. 单纯性脊柱压缩性骨折卧床时间一般为A2周B3周C4周D5周E6周4. 用帆布担架抬运屈曲型脊柱骨折的病人时,病人应取A仰卧位B俯卧位C侧卧位D损伤当时的体位E抱膝位5. 腰脊髓的水平位置为A、T9-10之间B、T10-11之间C、T11-12之间D、T12-L1之间E、L1-L2之间6. 引起锥体压缩性骨折的最常见原因是A传达暴力B直接暴力C肌肉拉力D慢性劳损E旋转暴力7. 胸腰段压缩性骨折发生的部位多见于A、T10B、T10-11C、T11-12D、T12-L1E、L1-28. 脊柱中活动范围最大的是D腰椎E骶椎9. 成人脊髓末端水平为AT11下缘BT12下缘CL1下缘DL2下缘ET12-l1之间10. 颈椎骨折脱位可选用以下合法治疗A双踝悬吊法B攀索叠砖法C垫枕法D持续牵引法E拔伸足蹬法11. 正常成人,第〔〕腰椎以下无脊髓。
A1B2C3D4E512.〔〕是确定脊柱骨折脱位及损伤病理的重要方法。
A病史B临床表现C体格检查DX线检查E血液检查A11B12C13D14E15A1B2C3D4E5A《世医得救方》B《医宗金鉴。
正骨心法要旨》C《普济方。
折伤门》D《伤科汇纂》E以上都不是A2-3周B3-4周C4-5周D4-6周E6-8周17.对于轻度移位,无关节交锁的颈椎骨折,一般采用枕颌布脱牵引,其牵引重量为A1-2kgB1-3kgC2-3kgD2-4kgE3-4kg18.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共有〔〕对A29B30C31D32E331. 颈神经共有〔〕对A8B9C10D11E122. 脊椎的小关节面在何处接近前后方向A颈椎B胸椎C腰椎D骶椎E尾椎3. 脊柱骨折的正确搬运法是A单人搀扶B双人搀扶C抱扶D背负E平卧式4. 下颈椎骨折脱位是指A5-7颈椎B4-7颈椎C3-7颈椎D2-7颈椎E1-7颈椎5. 颈椎骨折脱位,采用颈骨牵引,复位后维持重量为A6kgB4kgC3kgD1/10体重E1/8体重6. 脊髓有两个扩张部,其中一个在第几颈椎之间,称为颈膨大A1-2B2-3C3-4D3-7E3-57. 以下哪项属脊柱稳定性骨折A锥体骨折压缩不超过1/2B锥体骨折压缩超过1/2C压缩并粉碎骨折D骨折伴有脱位E骨折伴有韧带断裂8. 以下哪项与腰椎练功活动的作用无关A使压缩的锥体复原B增强腰背肌力C防止骨质疏松D减少或防止后遗慢性腰痛E防止损伤性骨化9. 脊髓腰膨大的位置是AL1-2BL1-3CL2-4DT10-L1ET10~L2B型题1. 颈椎的旋转活动主要发生在2. 颈椎屈伸活动主要发生在A?枢椎之间B枢椎与第3颈椎间C第3-7颈椎D上颈段锥体E下颈段锥体X型题1. 环枢和枢椎之间的活动范围包括A旋转B左侧弯C右侧弯D屈E伸2. 关于脊柱骨折病因病机,正确的说法有A后纵韧带组合完整时,可产生楔形压缩骨折B后纵韧带断裂合并后神经脱位经常是颈部挥鞭伤的后果CX线片上未见明显脊椎骨折也可出现截瘫D颈椎骨折与脱位多发生于C3-4、C5-6E屈曲性压力致锥体压缩骨折可使锥体呈“鱼锥体”双凹形变3. “关节突跳跃症”是指A脱位的上下关节突相互依托,形成顶对顶B上经脊椎的下关节突超过了下经脊椎的上关节突,形成背靠背C以C4最多见D只发生于C3-7间节段E以C6最多见4. 单纯横韧带断裂的X线表现中,关于环遗间距,正确的说法有A成人正常在4mn以内B如果成人距离在4-5mn之间,提示横韧带折裂C距离为5-10mn,提示横韧带合并部分辅助韧带断裂D距离为10-12mn,提示全部韧带结构撕裂E距离为5-10mn提示全部韧带结构撕裂5. 屈曲型单纯性腰椎压缩性骨折可选用以下合法治疗A攀索叠砖法B颈骨牵引C热枕法D枕颌布脱牵引E持续牵引6. 正常脊柱的生理弧度为A脊椎前突B胸椎后突C腰椎骨前突D骶尾椎后突E胸椎前突7. 屈曲型腰椎压缩性骨折可采用的练功法为A飞燕点水法B仰卧架桥法C风摆荷叶法D五点支撑法E三点支撑法8. 胸腰椎骨折或骨折脱位,在X线片上应明确A有无脱位及脱位程度B明确压缩程度C椎管径改变D脊椎后突角度E有无椎板、关节突、衡突骨折9. 屈曲型胸腰椎骨折整复方法有A风摆荷叶法B转腰推痹法C五点支撑法D三点支撑法E飞燕点水法10. 人体的脊柱包括A颈椎B胸椎C腰椎D骶椎E尾椎11. 脊柱骨折脱位的好发部位是AC1-6BT1-2CT11-12DL1-2EL4-512. 脊柱易发生骨折和脱位的节段是AC1-6BT6-10CT11-12DL1-2EL3-413. C3-7负责的活动范围包括A旋转B左侧弯C右侧弯D屈E伸14. T11-12与腰椎的活动范围包括A旋转B左侧弯C右侧弯D屈E伸15. 脊椎的活动范围包括有A旋转B左侧弯C右侧弯D屈E伸16. 脊椎骨折和脱位经常可出现的症状为A局部肿痛B两侧肌肉紧张C不能站立D脊椎活动受限E头晕头痛17. 脊柱骨折并截瘫患者可出现A肢体麻木或丧失B肢体不能活动C排尿功能障碍D大便功能障碍E病理反射18. 屈曲型的脊柱骨折的整复方法有A双踝悬吊法B攀索叠砖法C垫枕法D拔伸足蹬法E攀门拽神法19. 腰椎骨折并后腹膜血肿时可伴有以下哪些症状A腹部肿痛B胃纳不消C便秘D舌苔薄白转黄腻E脉弦数20. 锥体的附件是指A椎板B椎弓根C关节底D横突E棘突21. 脊髓有两个扩张部,颈膨大经于22. 脊髓腰膨大经于A颈胸椎向前突;腰骶尾椎向后突B颈腰椎向前突;腰骶尾椎向后突C颈骶尾椎向后突D颈胸椎向后突;胸腰椎向前突E 颈腰椎向后突;胸骶尾椎向前突填空题1. 胸腰椎骨折脱位时,除锥体骨折外,常伴有_______骨折和_______断裂等联合损伤。
肋间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intercostal nerve block)自1907年首先由Braun等应用于临床,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胸腹部手术及疼痛治疗[1]。
剖胸手术后剧烈疼痛是阻碍呼吸功能恢复和引起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传统的镇痛方法如口服阿片类药物、持续硬膜外镇痛常导致低血压、恶心、呕吐、嗜睡、尿储留等并发症,并非理想的镇痛方法,而肋间神经阻滞因良好的镇痛效果且能保持良好的觉醒状态,较少的副作用,逐渐成为剖胸术后镇痛方法的首选[2]。
本文将肋间神经阻滞从应用解剖、阻滞方法、临床应用、并发症等方面作一简要阐述。
1.应用解剖[3、4]胸神经(thoracic nerve)的前支称肋间神经,与颈、腰、骶、尾的前支不同,不组成葱丛,故皮支比较明显。
T1-2分布于上肢和上胸部,T3-6只分布于胸壁,T7-11分布于胸腹壁,T12神经前支走行于肋下称肋下神经。
肋间神经起自胸椎旁神经的前支,典型的肋间神经有四个重要分支,第一支为成对的灰白交通支,从前面穿过与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链相接。
第二支为后皮支,支配椎旁区的皮肤和肌肉。
第三支为外侧皮支,向前恰到腋中线,支配大部分胸腹部皮肤。
第四支为前皮支,支配中线部位的胸腹部皮肤。
有时,一些肋间神经的终末支会跨越中线,支配对侧的胸腹壁的感觉。
肋下神经和L1的一些神经纤维共同构成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
上6对胸神经的前支(图1)[1]:第1胸神经:有交通支与交感神经节相联系,并接受第2肋间神经的交通支。
第1胸神经的前支在第2肋横突前韧带处分为大小两支。
大支向外上加入臂丛,小支为第1肋间神经,穿行于肋间肌之间,并支配该肌,近胸骨时穿出至皮下,为胸前第1皮支,此支常无或细小。
第1胸神经也常无外侧皮支。
第2-6肋间神经出椎间孔后,位于胸膜和肋间韧带之间,在胸骨旁穿出支配皮肤称前皮支。
肋间神经肌支,走行于肋间肌发出小支支配肋间内外肌及腹横肌。
肋间神经外侧皮支,行至肋骨角附近分出,与主干伴行,到达腋中线,向外穿过肋间外肌及前锯肌至皮下,分为前后两支,前支分布于胸外侧皮肤,还发出乳房外侧支至乳房,后支向后分布于肩胛骨下部的皮肤。
颈椎JOA评分1、上肢运动功能(4分)0分:自己不能持筷或勺进餐;(不能自己进食持勺困难)1分:能持勺,但不能持筷;(不能自己进食持筷困难)2分:虽手不灵活,但能持筷;(能持筷手不灵活)3分:能持筷及一般家务劳动,但手笨拙;(做家务有困难)4分:正常。
(无障碍有病理征)2、下肢运动功能(4分)0分:不能行走;(卧床不起)1分:即使在平地行走也需用支持物;(拄拐在平地走路)2分:在平地行走可不用支持物,但上楼时需用;(可上下楼扶梯)3分:平地或上楼行走不用支持物,但下肢不灵活;(行走不稳不能快走)4分:正常。
(无障碍有病理反射)3、感觉(6分)A、上肢0分:有明显感觉障碍;(严重障碍)1分:有轻度感觉障碍或麻木;(轻度)2分:正常。
B、下肢与上肢评分相同。
C、躯干与上肢评分相同。
4、膀胱功能(3分)0分:尿潴留;(尿闭)1分:高度排尿困难,尿费力,尿失禁或淋漓;(尿潴留使劲可排尿)2分:轻度排尿困难,尿频,尿踌躇;(排尿困难)3分:正常。
(JOA改善率计算公式为: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7-术前评分)x100%)治疗后颈髓功能改善率计算公式:改善分=术后总分 - 术前总分损失分=17 - 术前总分改善率=(改善分/损失分)×100%或(JOA)评分标准第一部分运动功能评价上肢:下肢:不能用筷或匙自行进食0分不能行走0分用匙进食1分扶持在平地行走1分用筷进食,较困难2分扶持上下楼2分用匙进食稍困难3分行走稍困难3分正常进食4分行走正常4分第二部分感觉功能评价上肢:下肢:严重感觉障碍或疼痛0分严重感觉障碍或疼痛0分轻度感觉障碍1分轻度感觉障碍感觉正常2分感觉正常2分躯干:严重感觉障碍或疼痛0分轻度感觉障碍1分感觉正常2分第三部分膀胱功能尿失禁0分排尿严重困难1分排尿轻度困难2分正常3分满分17分JOA改善率计算公式为: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7-术前评分)x100%平林冽法改善率评定:JOA评分改善率75%以上为优;50%~74%为良;25%~49%为可;25%以下为差。
脊椎的分类和数量
一、脊椎的分类:
脊椎主要包括胸椎、颈椎、腰椎、尾椎以及骶椎。
二、脊椎的数量:
胸椎为12节、颈椎为7节、腰椎为5节、尾椎为3-5节、骶椎为5节,共有32-34节组成。
但在成年之后,5节的骶椎与3-4节的尾椎,可各自融合成一块骨头变成骶骨与尾骨,因此在成年之后脊椎通常变为26节,此外,在临床上也有部分的人群,尾骨和骶骨可能会融为一块骨头,虽然数量有所减少,但并不影响机体正常的运作。
总结:脊椎骨是人体比较重要的组织,生活当中如果坐姿不良或者是经常做重体力劳动,都有可能会导致脊柱发生变形,也可能会压迫到周围的神经组织和血管组织,从而引起疼痛,还需要定期到医院做检查,观察是否发生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