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业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2
福建循环农业的成就与展望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十几年来各地开创了“农—牧—沼—菌—肥”等多种循环农业模式。
省农科院研发了20多种循环农业技术,开辟了40多个示范推广基地,向物质、能源多级循环利用的方向前行。
福建省与台湾省协同打造现代循环农业,可联手将优质的生态农产品销往国际市场。
标签:福建;循环农业;闽台合作地处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建省,山多地少,生态环境复杂多样。
10多年来通过农牧结合、秸秆菌业、固碳减排等多方面的探索,创建了“农—牧—沼—菌—肥”等多种农业循环利用的技术体系和生产经营方式,开辟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农业之路,正在向物质、能源多级循环利用的方向前行。
一、多种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耕地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
但光照、热量、雨量充沛,生物多样性在全国居前。
福建简称“闽”,就因山林草莽中蛇虫特多,人们自古以来且捕且养,烹为美食。
农民依靠各种不同的山川水土谋生,有的在山林中种植、放牧,秸草喂牲口过腹肥田;有的在水田中养殖鱼、虾、蟹类;许多农户都会收集农、林、牧剩余物培育蘑菇。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这里从台海对岸获知“循环农业”的概念,方知本地早就有自发的循环农业的雏形。
但从总体而观,农业经营粗放,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耗,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紧缺的生产资源、严重的生态污染并存。
省决策层和农林科技界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就展开讨论:怎样将自然资源中的物质和能量在生产过程中循环利用,使农业永续发展?福州市郊摸索创立了4种循环农业模式:油茶—牧草—牛羊种养模式;油茶—草—鸡鸭鹅种养模式;林—药共生互惠模式;牧草—鱼类种养模式。
全省各地陆续开创了12种生态农业循环类型:丘陵地乔、灌、竹、草、田并举的农林复合型;山区横坡打垄植被修复治理水土流失的粮草轮作型;林下种养综合开发型;茶园—牧草—养殖循环型;水田稻萍鱼共生型;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型;立体种植养殖互馈型;农田秸秆菌业型;畜禽—生物垫料—有机肥—果菜型;沿海低湿地芦贝鱼藻共繁共育型;亚热带生态家园休闲观光型;农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型。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金融监管局关于印发水稻、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福建监管局
•【公布日期】2024.10.12
•【字号】闽农规〔2024〕7号
•【施行日期】2024.10.1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
正文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金融监管局关于印发水稻、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实施方案的通知
闽农规〔2024〕7号
各市、县(区)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农业农村局、财政金融局,各金融监管分局、平潭金融监管支局,相关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
根据《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在全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的通知》(财金〔2024〕45号)和《福建省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管理实施细则》(闽财规〔2022〕12号)有关要求,为推动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稳定种粮农民收益,支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结合福建实际,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福建金融监管局联合制定《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实施方案》和《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1.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实施方案
2.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实施方案
3.水稻和玉米完全成本保险保费补贴结算表
4.水稻和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分机构承保情况汇总表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福建省财政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福建监管局
2024年10月12日。
福建农村调研报告福建农村调研报告为了深入了解福建农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农村调研。
通过实地走访和采访,我们对福建农村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状况以及农村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整理了以下报告。
一、农业发展状况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资源丰富,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条件。
我们调研的农村地区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种植茶叶、水稻、糖果、水果等农产品。
农田规模较小,多种植多样化农作物的现象普遍存在。
同时,福建的农业生产也在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农业设施条件也得到不断改善。
二、农村经济发展福建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农业产值逐年增长,农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
村庄内出现了一些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农民的经济收益增加。
农产品销售渠道也在不断拓宽,从过去的传统集市到现在的电商平台,农产品能够更好地进入市场。
此外,一些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也通过农村旅游、乡村民宿等方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民生活状况在农村调研中,我们了解到部分农民生活条件相对较好,住房改善、饮水安全等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但也有一些农民仍然面临住房条件差、教育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一些农民通过务工、经商等方式脱离了传统的务农模式,收入水平有所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但也有一些农民因为缺乏技能、教育水平低等因素,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因此,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是解决农村贫困的关键。
四、农村环境问题农村环境问题是福建农村面临的诸多挑战之一。
农村垃圾处理、水资源管理、农药合理使用等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
同时,农民对农田土壤养分的过度耗用,导致农田退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因此,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福建农村在农业、农村经济、农民生活状况以及农村环境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宁德市农业温暖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为宁德市名优特农副产品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闽东是中国重点产茶区,现有茶园面积4.71万公顷,省级以上名茶产品30多种。
闽东是中国产量最多、品种最全的重要食用菌产区,银耳、香菇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闽东水果种类繁多,盛产四季柚、油柰、板栗、芙蓉李、水蜜桃和晚熟荔枝、龙眼等。
畜牧业特产有福安杜花猪、福安水牛、古田黑番鸭、霞浦山羊等。
全市森林覆盖率为62.7%,活立木总蓄积量1527万立方米,用材林面积44万公顷。
福安市农业之最:●全国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福安市是全省茶叶主产区,全市现有茶园总面积16万亩,年产茶叶1.27万吨。
●全国最大的绿竹生产基地●南方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福建省“芙蓉李之乡”●福建省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县●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全国绿化百佳县●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县●全国农村电气化示范县福鼎市农业概况:福鼎市以构建“茶都、菇城、芋乡、水产大市”为目标,积极实施“3358”农业工程建设,即优化沿海蓝色、山区绿色、平原高优三大产业带,加快推进前岐、秦屿、店下三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打造好福鼎槟榔芋、福鼎白色双孢蘑菇、福鼎四季柚、太姥绿雪芽、申石蓝紫菜五大特色品牌,培育水产业、茶业、食用菌、畜牧业、粮食、林竹业、蔬菜、水果八大主导产业链。
目前我市已列入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县(市)、全省生态农业试点县(市)、林业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示范县(市)建设;全市成立了市级专业协会12个、乡镇级产业协会26个、村级科技协会152个,其中前岐蘑菇专业合作社被列为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试点,秦屿蔬菜协会被省农业厅列为试点;秦屿镇农村社会服务联动中心被列为全省“三农”服务中心建设试点。
主要农产品生产1、粮食作物:2004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2.37万亩,粮食总产量9.4万吨,其中稻谷20.92万亩、7.03万吨,甘薯6.84万亩、1.69万吨,马铃薯3.41万亩、0.58万吨。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公布农业项目专家库成员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4.07.24•【字号】•【施行日期】2024.07.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正文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公布农业项目专家库成员名单的通知厅各处室、厅属各单位:为规范农业项目评审工作,充分发挥专家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参谋作用,我厅出台了《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农业项目评审管理办法〉和〈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农业项目专家库管理办法〉的通知》(闽农计函〔2024〕56号),组建了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农业项目专家库。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专家库基本情况经个人自愿申请、单位审核推荐,目前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农业项目专家库共有577名专家,现予以公布(附件1)。
请厅各处室、厅属各单位积极组织各有关单位推荐专家入库。
二、专家入库条件根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农业项目专家库管理办法》,受聘专家原则上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中国法律和社会公德,无重大违法行为,无犯罪记录;(二)身体健康,年龄在65周岁以内,能够承担项目评审工作;(三)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认真、公正、诚实、廉洁地履行职责;(四)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具备相关专业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达到同等专业水平;2.具备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或达到同等专业水平,并在相应的技术岗位上工作5年及以上;3.具备国家认定注册的中级及以上资质人员;4.在相关领域有突出贡献并熟悉农业项目管理工作的其他专业人员。
(五)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专家任职条件。
省农业农村厅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不得作为专家进入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农业项目专家库。
三、专家入库程序依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农业项目专家库管理办法》,专家入选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农业项目专家库,采取本人自愿申请、单位审核推荐方式。
福建农业信息网
福建农业网简介
福建农业信息网(福建农业信息网,福建八亩地网
)是福建本地唯一一家农业信息的门户网站,网站以为福建人民提供农业信息、农业企业、农产品、农产品报价、农业企业资讯等信息免费发布服务。
农业信息分类:专为福建人民提供农业信息服务,如粮油、苗木、养殖、农资、农机等信息查询发布服务;
农业企业分类:为大家的农业企业提供网络门牌宣传服务,为福建本地农业企业提供企业信息查询发布服务;
农产品价格查询:为福建地区农民以及涉农企业提供一个农产品报价、农产品价格实时查询服务。
福建农业信息网网站定位
核心定位:中国最大的农业信息网站集群;
区域定位:本地化、区域化、可靠化、便捷化;
服务定位:服务三农、服务涉农企业、个体户、涉农工作者以及爱好者;
精神定位:持之以恒,永不放弃;
福建农业信息网站宗旨
以本地化、身边化、便捷化服务为目的,逐步发展成为线上线下,双服务于民的网络综合平台,做NO.1的地方农业信息平台,做农民信得过的网络服务平台。
福建农业信息网站口号
实实在在做市场,踏踏实实为民服务。
农民好朋友,农业好帮手;。
福建省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一、规划背景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
福建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为了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决定规划建设福建省农业科技园区,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收入增加。
二、规划目标福建省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的目标是在2025年前,建设成为具有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生产高效率、农产品质量优异的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成为福建省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点。
具体目标包括:1.建设一批农业科研机构和实验基地,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2.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3.培育一批知名的农业品牌,打造农产品质量优势;4.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5.实施培训和技术服务,提升农民的科技创新和管理水平。
三、规划内容福建省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区位选择根据福建省的自然资源和农业发展现状,选择适宜的区域作为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地点。
选择的原则是: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良好、交通便利、农业发展潜力大。
2. 综合规划根据福建省农业发展战略和农业科技创新需求,制定农业科技园区的综合规划。
规划主要包括园区的布局、功能区划、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
3. 科研机构建设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农业科研机构,包括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苗繁育中心等。
这些机构将负责农业科技研究、技术推广、种苗繁育等工作,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4. 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基地,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5. 农业品牌培育培育一批知名的农业品牌,推动农产品产业化、品牌化和规模化发展。
通过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6.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
《福建农业》征稿函
简介:
主管:福建省农业厅
主办:福建省农业信息中心
国际刊号:ISSN0429-8047
国内刊号:CN35-1085/S
主要栏目
农村讲坛、农业经济、土壤肥料、良种工程、水产养殖、现代农机、科教兴农、贮藏加工、科普天地
收录
《中国知网》全文收录
《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可查询,收录期刊
要求
①、文章需要有标题、单位、省市、邮编。
文章末尾注明:邮寄地址、姓名、电话。
②、2500-2700字符为宜。
③、原创率70%以上。
④、请勿一稿多投,凡发现一稿多投者将通过网络通知相关媒体作出处置,必要时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警告。
用电子邮件的“附件”投邮箱:ybj003@【邮件需注明刊物名+作者名+联系电话】
⑤、文稿应具有较强说服力和实用性。
突出报道其学术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经验。
选题新颖,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文字精炼,资料可靠,层次分明,写作规范。
作者文责自负,请自留底稿,采用或未被采用的稿件均一律不退。
⑥、来稿请用office软件录入保存为word文档格式,
用电子邮件的“附件”投邮箱: 1001@,
邮件正文注明:刊物名称+作者姓名+电话,2个工作日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