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哺乳期的饲养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19
畜禽养殖hVesfoc&Hreec/,Vig肉用犊牛哺乳期的饲养和管理刘传伟(北安市石泉镇畜牧服务中心,黑龙江北安164038) 中图分类号:S828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1-0084(2020)09-0090-01处于哺乳期的肉用犊牛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 细菌及病毒的抵抗力较差,极易感染各类疾病。
同时,犊 牛胃部的微生物区还未形成,响应消化能力还不完善,因此必须通过母牛哺乳而摄人营养。
犊牛的身体器官及相应 功能会在其日龄日益增加的同时逐步发育完善。
基于此,本文将对肉用犊牛哺乳期的饲养和管理展开相关探讨。
犊 牛出生后的两个月内是其哺乳期,此时其消化系统尚未发 育完全,消化能力不足,必须接受母牛的哺乳喂养。
在此 阶段,应对犊牛加强伺养及管理,以此保障犊牛的健康与 正常生长。
伺养管理人员应从断奶、补词、分栏以及运动 等多个方面人手,运用科学的饲养及管理措施,强化犊牛 的词养效果,以此提升犊牛的成活率。
1词养技术分析1.1初乳的饲喂方式母牛生产后初次产出的牛乳即为初乳,7d后的牛乳属 于常乳。
对于犊牛来说,初乳至关重要,初乳中含有多种 营养成分,免疫球蛋白含量极为丰富,可显著提升犊牛的 免疫力,进而降低犊牛对细菌与病毒的抵抗能力。
在初乳 词喂时应根据犊牛的体重合理控制饲喂量。
犊牛出生后应 尽量饲喂初乳,尽量不要超过出生后的l h,饲喂量应以超 过2.25 kg、不低于2.25 kg为宜,6~8h后再次饲喂,且也 应保持初乳时的饲喂量。
可将微导管插人奶瓶中进行饲 喂,可确保初乳摄人充足。
如母牛的泌乳性能较强,可将 饲喂后多余的初乳冷冻保存,喂食给其他犊牛。
1.2常乳的饲喂方法犊牛出生后胃部功能发育并不完善,仅其皱胃具有消 化功能,此时与单胃动物的消化系统特点及功能较为相 似。
因此,在犊牛出生一个月内,母乳仍是犊牛正常生长 的主要食物。
应确保其随母哺乳饲喂至断奶,也可采用人 工哺乳方式进行饲喂。
母牛妊娠期和哺乳期的饲养技术作者:张罡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22年第08期摘要:对于养殖场来说,繁殖母牛饲养管理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整个养殖场的整体经济效益。
为了保障母牛拥有较高的繁殖性能,确保分泌的乳汁品质较高,拥有较强的哺乳犊牛的能力,确保犊牛断奶之后能够快速发情,快速排卵,就需要注重做好肉用母牛妊娠阶段和哺乳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以此来提高母牛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为推动规模化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母牛;妊娠期;哺乳期;饲养管理母牛的繁殖期包括了哺乳阶段和妊娠阶段,这两个阶段是肉牛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会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如果没有做好针对性的养殖管理,难以维持肉用母牛的生产水平。
所以就需要结合母牛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养殖要求,注重做好针对性的管理工作,确保犊牛能够健康出生、健康成活,提高养殖场的生产能力,为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
1 肉用母牛妊娠期的养殖管理1.1 妊娠鉴别母牛在进入妊娠阶段之后初期要做好鉴别工作,以便将受胎的母牛和未受胎的母牛分开养殖,实行单独的饲养管理,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和饲养环境。
妊娠鉴别方法多种多样,母牛配种之后,如果成功妊娠,眼睛会发生显著的变化,瞳孔的正上方的虹膜会出现特别明显的三条竖直的血管,颜色呈现紫红色状态,充盈突出于虹膜表面,这一血管被称为妊娠血管,而没有妊娠的母牛通常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成功妊娠的肉用母牛乳房会出现逐渐膨胀的现象,乳头变得坚硬,用手轻轻触摸,能够挤出少量蜜桃色黏稠的内容物,有的甚至不具备流动性呈现糊状的牛奶。
没有妊娠的母牛,乳房松软不具备弹性,不会膨胀,乳头不硬,挤奶时挤不出白色流动的液体。
此外妊娠阶段的母牛口腔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将母牛的口腔打开之后,能够发现母牛嘴两边的舌头下部会呈现鲜红色,由此可以判定牛群存在妊娠的现象[1]。
母牛成功妊娠之后就不会再次发情,尾部低垂尾巴不会再频繁的摇动,尾部不会遮盖阴户。
肉乳兼用牛的饲养管理乳肉兼用牛是指引进或培育的牛品种,其中母牛胎次产奶量可达3500千克以上,乳脂率平均在4%以上,乳蛋白平均在3.2%以上;公牛个体育肥期的日增重在1千克以上,18月龄体重达450千克以上,屠宰率在55%以上。
1 各阶段的饲养管理犊牛出生后应尽早哺以其母亲的初乳,最迟不能超过2小时。
3~5天后,喂给犊牛常乳。
10~15日龄开始,逐渐由母乳改为喂给混合乳或代乳品,且哺乳量随着日龄增加而逐渐减少,直至断乳。
从1周龄开始逐渐在牛奶中补充添加营养价值高的精饲料,同时添加适量的粗饲料(包括优质干、青草)。
2月龄以后即可实行断奶,犊牛6月龄前的平均日增重应达0.65~0.7千克。
7月龄到配种前的母牛称为育成牛。
初配怀孕至分娩的母牛称为为初孕牛,进行分群饲养。
6~18月龄的育成牛的平均日增重应在0.7千克以上。
对16月龄以上育成牛,平时要仔细观察其是否有发情表现,当育成牛体重达到配种要求的350千克,在其发情时则要及时进行配种。
分娩前2个月的初孕牛,要转入成年牛舍,并加强护理和调教,定时梳刷并按摩乳房。
切忌擦拭牛的乳头,防止发生乳房炎和产后乳头坏死。
使育成牛保持中等体况,防止过于肥胖,以免分娩时难产或发生其他疾患。
产前30天,在正常饲养的基础上适量增加精料的喂量,但应限定在牛体重的1%之内;同时,在日粮中增加维生素和钙、磷等矿物质的含量。
产前7天左右,如果母牛乳房过度肿大或膨胀,则要适当减少投喂精料和多汁饲料,并适当增加活动量。
产前2~3天,应加喂轻泻性饲料,防止母牛便秘,同时还要饲喂适量的优质鲜草或干草。
体弱的母牛在产犊3天内只能喂给优质干草或少许轻泻性饲料,以防止乳房膨胀,3~4天后方可喂给精料或多汁饲料。
母牛产后15天内,日粮中精、粗饲料比2∶3,粗蛋白质13%,粗纤维20%左右。
母牛在这个阶段以恢复体膘为主,要喂给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精饲料根据食欲、消化、乳房、恶露等实际情况逐渐增加,应当控制青绿饲料、青贮饲料、糟渣、块根类等的喂给量,任其自由采干草食,防止母牛急剧消瘦。
哺乳期犊牛饲养和管理的几个方面摘要:犊牛质量的好坏对于今后生产性能的发挥有着重要影响作用。
在肉牛养殖过程中,其中以犊牛阶段的死亡率最高,这是由于犊牛器官发育不健全,功能性不强,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抗病能力弱,瘤胃的消化能力不强,导致其易患病发生死亡。
因此,需要加强犊牛的饲养管理工作,促进犊牛健康的生长发育。
哺乳期犊牛是指出生至断奶这一阶段的犊牛。
生产实际表明,犊牛死亡中约60%发生于哺乳期,这是由于哺乳期犊牛器官发育还不完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自身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健全,抗病能力差,导致其容易患病死亡。
如果对哺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不到位,会造成患病率和死亡率升高,严重影响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另外,新出生的犊牛消化系统还不健全,3~4周龄才开始出现反刍行为,瘤胃内的微生物区开始形成,一般到5月龄时前胃才基本成熟。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人为的干预使时间缩短,对于犊牛瘤胃的发育以及今后的生长发育和增重都有利。
1哺乳期犊牛的饲养1.1饲喂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最重要是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而犊牛在出生后不具备天生的免疫力,并且免疫系统处于逐步的发育过程,抗病能力差,需要通过吃初乳来获得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犊牛需要在出生后的1~2h时内尽早的吃上初乳。
犊牛可以随母牛哺乳,也可以使用保姆牛,或者进行人工饲喂,目前大多数的规模化养殖场都采取人工饲喂的方式,这样可以控制犊牛的采食量。
一般犊牛在出生后1h内饲喂2.25kg的初乳,在出后6~8h再喂2.25kg,在饲喂时使用有胃导管的奶瓶强制饲喂,可以确保犊牛初乳的摄人量。
饲喂初乳时要定温、定质、定量。
对于乳汁分泌旺盛的母牛,初乳吃不完可以进行冷冻保存,可以给没有奶的母牛产下的犊牛使用。
1.2饲喂常乳一般犊牛在吃7天左右的初乳后即进入吃常乳阶段,由于犊牛阶段胃结构的特殊性,犊牛在出生后4周左右的时间都要以吃母乳为主。
在吃常乳时,可以使其随母牛哺乳、找保姆牛,也可以人工哺乳,如果母乳不足时可以选择找保姆牛,在选择保姆牛时要注意,选择泌乳量高、母性强、性情温驯、健康无病的母牛。
肉用哺乳期犊牛的饲养和管理方法-养牛技术犊牛阶段的饲养管理是否到位对其成年后的生产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犊牛可分为初生期和哺乳期,肉用犊牛的生长发育迅速,如果饲养管理不到位会导致发病率以及死亡率较高,影响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加强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犊牛的饲养管理方法。
1、哺乳期犊牛的饲养饲喂初乳。
初乳是指母牛在产犊后第一次挤出的牛奶,此后7天所产的奶为过渡期牛奶,以后的则为常乳。
初乳对犊牛的意义重大,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尤其是免疫球蛋白,可使犊牛获得被动免疫,增加抵抗力。
初乳的饲喂量要根据犊牛的初生重来确定,要尽早的让初生犊牛吃上初乳,一般以犊牛在出生后th内饲喂2.25~2.5 kg的初乳,在出生后6~8 h再喂2. 25~2.5 kg的初乳。
饲喂方法是使用插有胃导管的奶瓶进行强制饲喂,这种饲喂方法可保证犊牛摄入充足的初乳,对健康有益。
对于泌乳性能好的母牛,初乳吃不完时可将其挤出进行冷冻保存,在其他母牛无奶的情况下给其产下的犊牛食用。
饲喂常乳。
犊牛在刚出生后肠胃结构和功能的发育还不完全,唯一具有消化功能的胃是皱胃,此时消化系统的功能与单胃动物相似,因此在出生后4周左右的时间以吃母乳为主。
常乳的饲喂方法主要有随母哺乳、人工哺乳。
随母哺乳是指犊牛在出生后与母牛在一起一直到断奶。
目前规模化肉牛养殖场多使用人工哺乳的方法,这样可控制犊牛的采食量,便于管理。
犊牛在饲喂完初乳后即可进行吃常乳的阶段,般在30~40日龄以内都以吃常乳为主,饲喂量一般占体重的8%~20%,每天的饲喂次数为3次,饲喂时要注意避免饲喂过量,否则会导致多余的牛奶返流到不具备消化功能的瘤胃而引起消化系统紊乱,引起腹泻或者其他方面的健康问题。
饲喂常乳的方法可以使用带有奶嘴的奶瓶,或者直接使用奶桶。
要注意喂奶时要严格的消毒。
饲喂时还要注意控制好牛奶的温度,犊牛在出生后的前几周对牛奶温度的要求较高,如果犊牛饮用冷牛奶易引发腹泻,所以在犊牛出生后的第一周,饲喂牛奶的温度最好与体温相近,对于日龄稍大的犊牛饲喂的温度则可以低于体温。
肉用母牛妊娠期和哺乳期的饲养管理
肉用母牛是畜牧业上的重要经济动物,饲养管理对其妊娠期和哺乳期的饲养十分重要。
以下是肉用母牛妊娠期和哺乳期的饲养管理的相关内容。
妊娠期饲养管理:
1. 精选饲料:妊娠期的肉用母牛饲养应以精选饲料为主,提供丰富的能量和蛋白质。
可以选用玉米、豆饼、苜蓿等饲料,确保母牛每天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
2. 添加微量元素:母牛妊娠期中需要大量的微量元素,特别是氧化锌、氧化铜等轻微抑菌剂,预防淋病、病毒等疾病的发生。
3. 按时免疫:妊娠期的肉用母牛需要定期接种疫苗,以预防牛瘟、狂犬病等常见疾病。
4. 补充营养:妊娠前三个月缺乏营养迅速补充,提高妊娠成功率。
哺乳期饲养管理:
1. 多给优质草料:哺乳期的母牛应该多提供优质草料,保证饲料的品质和品种,一方面增加母牛乳量奶质,另一方面做到恰好满足牛的需求,避免浪费。
2. 加强氧化锌的补充:氧化锌对肉用母牛的产奶量和增进奶质及饲料转化率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经常在碾磨饲料中加入氧化锌,可以提高母牛的免疫力和耐受力。
3. 确保饮水质量:哺乳期的肉用母牛需要大量的饮水,水源要干净卫生。
避免病菌细菌在水中滋生,影响母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4. 坚持定时定量饲喂:哺乳期的母牛宜定时定量饲喂,不要过量饲喂,以免影响牛的健康和产奶量。
总之,妊娠期和哺乳期是母牛生产周期关键时期,良好的饲喂管理是确保母牛生产安全和正常发育的重要保障。
摘 要:肉用哺乳期犊牛正处在生长阶段,其身体的各个器官、功能还未发育健全,容易收到外界细菌、病毒的影响,导致疾病发生。
不仅如此,犊牛瘤胃内部还没有形成微生物区,没有响应的消化能力,所以需要母牛哺乳。
犊牛的身体器官和各项功能会随着其月龄的增长而完善。
本文主要就肉用哺乳期犊牛的饲养和管理方法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哺乳期犊牛;饲养管理;措施方法通常情况下,犊牛的哺乳期为0~60日龄,在哺乳期乳牛的消化系统化为发育健全,没有足够的消化能力,需要由母牛哺乳喂养。
在哺乳期犊牛饲养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犊牛的健康发育,要做好乳牛的饲养和管理工作。
其中包括断奶、补饲、分栏、运动等多个方面。
饲养人员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科学合理的饲养措施,进而保障犊牛具有较高的成活率。
1 肉用哺乳期犊牛的饲养1.1 初乳饲喂所谓初乳,就是母牛生产之后初次挤奶时产出的牛乳,初乳后的7d皆为过渡期,再之后产出的牛奶则为常乳。
初乳对犊牛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其营养丰富,具有大量免疫球蛋白,能够增加犊牛免疫能力,减少病毒、细菌对犊牛的影响。
在初乳饲喂的过程中,饲喂量要以犊牛重量为基础。
初乳要尽快饲喂,通常在犊牛出生1h内进行饲喂最佳,饲喂量为2.25~2.5kg,出生6~8h之后,进行第二次饲喂,饲喂量不便。
通常会利用奶瓶采取强制饲喂的方式,奶瓶上会插有微导管,这种饲喂方式可以保障初乳的充分摄入,从而保障犊牛健康。
如果母牛具有较强的泌乳性能,在犊牛饲喂完成后,还有剩余初乳,可以冷冻保存,并提供给无奶母牛产出的犊牛。
1.2 常乳饲喂犊牛出生之后,胃部的各项功能都还处在发育阶段,只有皱胃具有一定的消化功能,其消化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很接近单胃动物。
所以,为了保障犊牛的存活,在犊牛出生4周内,仍旧要以母牛的母乳作为犊牛的主要食物。
可以采用随母哺乳的饲喂方式,也可以视情况采取人工哺乳的饲喂方式。
所谓随母哺乳就是让犊牛与母牛一起生活,直到犊牛断奶。
哺乳期的母牛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母牛产奶量增加,这样就可以给牛犊提供充足的母奶,而且母牛在哺乳期所需消耗的营养比在孕期以及其他的生长期都要多,在此期间一般有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喂养都有一定的区别。
那么哺乳期母牛如何养殖?畜牧堂和你一起来了解一下:一、初乳期在牛犊产下之后,这时母牛的身体机能还没有完全恢复,在这个阶段一般只能喂食一些优质的干草以及用麦麸熬制的汤水,过了两三天之后就可以适量的喂一些多汁的草料和营养成分均衡的精料,但是其中要注意的是精料一定不能喂多了,通常到了半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可以将精料的饲养量恢复到正常饲养时的量了,这时母牛的乳房也已经消肿,身体机能也在逐渐恢复。
二、盛乳期盛乳期一听就知道是母牛产乳量最多的时期,而且盛乳期的额时间也是比较长的,一般是从牛犊产下后半个月开始一直到三个月左右,这段时间母牛的产奶量都是比较多的。
在此期间,牛的饮食也恢复正常,但饲料的营养需求相对较高,通常我们是按照细小和粗糙的数量喂养,我们必须定期清洁牛棚,维持它们生活的卫生环境,在牛棚境,在牛棚里放充足的饮用水,同时允许它缓慢运动。
三、中乳期中乳期如果饲养不当的话会直接导致母牛的产奶量急剧下降,甚至是断乳,中乳期通常是在盛乳期之后的一个月到末乳期的前一到两个月左右,这段时间根据母牛的正常情况是产奶量慢慢的下降,这是一种正常的自然规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饲养的方式来保持现有的产奶量,使产奶量的速度减慢,为此我们可以选用经过精心配制的饲料进行喂养,同时我们自己也可以按照精料和粗料为四比六的比例配制饲料进行喂养,因为精料的比例如果过大的话,会导致母牛变肥,从而影响之后的生育能力。
四、末乳期末乳期可想而知就是母牛产乳的最后阶段,也就是说奶水基本上已经停止分泌的时期,这时我们就需要从根本上为母牛调节身体,为下次孕育做准备。
此时,我们主要是粗料,辅之以细料,通常是根据三至七种细料与原料的比例,一般配以玉米、麸皮、豆粕、饲料和其他必需微量元素,并确保母牛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以使母牛的身体恢复到更好的状态。
肉犊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5篇第1篇示例:肉犊牛是指出生后不久即开始饲养的小牛,主要是用于肉类生产。
在肉犊牛的饲养过程中,合理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地提高肉犊牛的生长速度和产肉量。
下面将介绍肉犊牛各个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
一、出生后至断奶阶段1. 出生后的头几小时,肉犊牛需要吸食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和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肉犊牛的抵抗力。
因此要确保母牛有足够的初乳供应。
2. 在母牛断奶前,逐渐开始为肉犊牛提供精细颗粒料和优质青贮料,保证其获得充足的营养。
可以在一岁以下就断奶,喂牛群食的时候要及时换水,确保饮水卫生。
3. 定期给肉犊牛进行防疫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保持牛棚的清洁卫生,确保肉犊牛生长环境的良好。
1. 在断奶后,逐渐将肉犊牛转移到精饲料和粗饲料的混合饲养模式,逐渐增加精饲料的比例,保证其获得充足的蛋白质和能量,促进生长发育。
2. 根据肉犊牛的生长情况和体重进行分类饲养,确保每头肉犊牛都能得到适量的饲料,避免出现过度肥胖或生长不良的情况。
3. 定期进行体重测量和生长性能评估,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措施,以保证肉犊牛的生长速度和产肉量。
三、肥育阶段至出栏阶段1. 在肉犊牛进入肥育阶段后,应逐渐增加饲料的能量含量,促进体重的快速增长,提高产肉量。
同时可以适当增加添加剂,如抗生素和激素,加快生长速度。
3. 在肉犊牛接近出栏的阶段,逐渐减少饲料的含量,以减少脂肪沉积,保证肉质的品质。
同时要注意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压力,避免对肉犊牛造成伤害。
肉犊牛的饲养管理是一个复杂而严格的过程,需要合理的饲料配方、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定期的疫苗接种等措施。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肉犊牛的快速生长和良好的养殖效果。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
第2篇示例:肉犊牛是一种优质的肉源动物,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而肉犊牛的饲养管理对于其生长发育和肉质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肉犊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
肉牛的饲养管理方法肉牛的饲养管理方法肉牛养殖的前景广阔。
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肉牛的饲养管理方法吧。
肉牛的饲养管理方法一、购肉牛:买架子肉牛最好买2岁左右,体重在250300千克,是育肥最适合期,选种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以后的育肥效果。
二、驱虫:要及时驱除架子肉牛体内外寄生虫,常用的驱虫药有丙硫咪唑、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敌百虫等。
三、补充精料,为使日粮营养全价,均衡,可补充精料、尿素和添加剂,下列配方供参考:玉米250—500g,米糠或麦麸400—1000g,尿素50—150g,碳酸钙50g,食盐45g,平均每头肉牛精料用量500—750g,尿素50—150g,与粗饲料混均后饲喂,饲喂1小时后再让肉牛饮水。
四、提高饲料利用率:喂肉牛的草料应切短后进行氨化,秸秆经氨化后,采食量和消化率可提高20%,粗蛋白质含量增加1—2倍。
同时应限制肉牛的运动,可用1米长的绳子拴养,减少肉牛的体能消耗,加快脂肪沉积,圈舍的温度要适宜,夏季要做好通风换气,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肉牛舍要保持卫生,一天最少要打扫粪便三次,肉牛体每天梳理一至两次。
五、育肥期管理要点:整个育肥期80—100天,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10天,可将少量精料拌入氨化饲料饲喂,必要时可饿肉牛一天,强迫肉牛采食,缩短氨化饲料适应期,一般经2—3天调教后,即可上槽采食。
第二阶段10—20天,逐渐增加精料喂量,每头肉牛每日可用精料700—800g,草料应满足肉牛的自由采食不厌粗,第三阶段30—80天,精料量可增至1000—1200g,优质干草和氨化秸秆饲料任其自由采食,晚上10点左右还要添加夜草。
肉牛的饲养管理要点1.早喂初乳初乳是母牛产犊后5~7天内所分泌的乳。
初乳色深黄而粘稠,干物质总量较常乳高1倍,在总干物质中除乳糖较少外,其他含量都较常乳多,尤其是蛋白质、灰分和维生素A的含量。
在蛋白质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它对增强犊牛的抗病力起关键作用。
初乳中含有较多的镁盐,有助于犊牛排出胎便,此外初乳中各种维生素含量较高,对犊牛的健康与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肉牛标准化饲养管理与育肥技术手册一、犊牛的饲养管理(一)、初生期(初生至7日龄) 1、消除黏液正常分娩,母牛会舔去犊牛身上的黏液。
若母牛不能舔掉黏液,则要用清洁毛巾擦干,尤其要注意擦掉口鼻中的黏液,防止呼吸受阻,若已造成呼吸困难,应使其倒挂,并拍打胸部,使黏液流出。
通常情况下,犊牛的脐带自然扯断。
未扯断时,用消毒剪刀在距腹部6—8㎝处剪断脐带,将脐带中的血液和黏液挤净,用5—10%碘酊药液浸泡2—3分钟即可。
断脐不要结扎,以自然脱落为好。
另外,剥去犊牛软蹄。
2、哺喂初乳犊牛出生后应在0.5—1小时内让其吃上初乳。
3、日常管理保持牛舍干燥卫生。
随时观察犊牛的精神状况、粪便状态以及脐带变化,防止舔癖发生。
(二)、哺乳期(8日龄至断奶) 1、人工哺乳对于产奶量高的兼用牛,如西门塔尔牛,通常用于产奶,因此犊牛采取人工哺乳。
人工哺乳包括用桶喂和代乳头的哺乳壶喂饲两种。
哺乳方案:200—250公斤全乳,45—60天哺乳期。
1—20日龄,每日6公斤;21—30日龄,每日4—5公斤;31—45日龄,每日3—4公斤;46—60日龄,每日0—2公斤。
2、补饲 1周龄时开始训练饮用温水,提早喂给一些青、精饲料。
青绿多汁饲料如胡萝卜、甜菜等,犊牛在20日龄时开始补喂,每天先喂20克,到2月龄时可增加到1—1.5公斤,3月龄为2—3公斤。
从一周龄开始,在牛栏的草架内添入优质干草(如豆科青干草等),训练犊牛自由采食。
青贮料可在2月龄开始饲喂,每天100—150克,3月龄时1.5—2.0公斤,4—6月龄时4—5公斤。
生后10—15天开始训练犊牛采食精料,初喂时可将少许牛奶洒在精料上,或与调味品一起做成粥状,或制成糖化料,涂擦犊牛口鼻,诱其舔食。
开始时日喂干粉料10—20克,到一月龄时,每天可采食150—300克;2月龄时可采食到500—700克;3月龄时可采食到750—1000克。
常用的犊牛料配方:玉米50%,豆饼30%,小麦麸12%,孝母粉5%,碳酸钙1%,食盐1%,磷酸氢钙1%(对于0—90日龄犊牛每吨料内加50克多种维生素)。
如何搞好肉牛母牛哺乳期的饲养管理母牛哺乳期日粮除供给维持营养需要外,另需供给日泌乳4mdash;6千克。
哺乳母牛日粮应以青草、多汁饲料、青贮饲料为主,并配以一定量的优质干草和精料。
哺乳期青草不足时,日粮应以优质青干草和混合精料为主。
夏秋季应尽量以青割草或放牧满足母牛的营养需要,促使母牛发情。
应随时注意母牛发情,如发现呜叫、不安、阴户红肿、阴户流黏液等症状应及时输精配种。
母牛怀孕前期处在泌乳末期或断奶前后,日粮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应充足,管理上避免拥挤、抵架、急赶、爬坡等。
母牛怀孕中期一般处在冬季,除供给能量较高的日粮外,要注意圈舍保暖,不喂冰冻霉烂饲草料,不饮冰雪水。
母牛怀孕后期必须加强营养,喂以优质足量的饲草料,管理上严防拥挤、驱赶、鞭打。
经常观察怀孕牛只体况,过肥过瘦都应及时调整日粮,并坚持经常运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