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归自述:国内和国外生活的真实比较1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8
留学毕业后美国与国内的工作生活对比如今海外留学的人越来越多,那毕业后的留学生又该何去何从呢?留在国外,岁月静好,但不少人会感觉生活里缺乏兴奋感;回到国内,发展空间大一些,但留学生们也面临着种种尴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讲述的做出不同选择的两位年轻人在毕业后的经历吧。
有这二种情况的实例,即女儿入职美国公司和侄子留学澳洲毕业后回国就业的情况,主要从工作时间和生活二个方面作个大致的介绍,收入支出的数字不一定很全很准,但基本反映了留学生毕业后入职中国美国工作生活的状况。
女儿和秋生的侄子同年出生,四年前相继店铺,不同的是女儿去了美国,侄子留学澳洲,毕业于悉尼大学。
俩个孩子研究生毕业的时间前后也就差二、三个月,毕业后女儿有机会选择了美国,侄子有条件(工作签证雅思考试8分)留在澳洲却选择了回国,女儿落实工作的时间较早,毕业后给自己放了一段假,在美国旅游了一趟,回来便去公司上班了,侄子去年底一回国就加入了求职的大潮。
开始,我们都有些担心,“拼爹”是不可能了,留学澳洲几年的侄子,回来再面对国内的考试和“关系”能否适应?能拼的过国内“211”、“985”出来的大学生吗? 实践证明,担心是多余的,留学四年,侄子不仅学习刻苦,学业外有很多的实践,澳大利亚的法律规定留学生可以在外校打工,侄子留学四年,打了七、八份工,经过了多次实习,打工的日子,给了他艰苦的磨炼,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人际沟通交往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和提升,因此,在众多公司的笔试面试中,综合素质受到了这些公司的青睐,笔试面试都是“百发百中”,先后应聘了新东方、邮政银行、中移动等六家公司,每家公司都给了入职通知。
经过比较分析,他选择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一家公司(所在地是二线城市),虽然知道四大的工作强度大些,加班较多,且收入情况只能算是中等,但还是与这家公司签了约。
美国生活VS中国生活俩个孩子从留学奋斗到毕业求职,经历了很多,如今都开始工作了,家人自然开始都非常高兴,但侄子工作的这段时间,却又让我们高兴不起来了,原因就是工作时间太长,生活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从国外回来的国人的感慨
以下是从国外回来的国人的感慨:
国外的生活方式与国内截然不同,让我更加珍惜国内的文化和传统。
国外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而在国内,人际关系更加紧密,这也让我感到亲切和温暖。
国外的交通秩序井然,而国内的交通状况则更为复杂,需要更加注意安全。
国外的工作节奏相对较慢,更加注重生活品质,而在国内,工作节奏更快,但也更加充满活力和机遇。
国外的自然环境更加优美,空气清新,但在国内,我们也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国外的生活品质更高,设施完善,服务周到,但在国内,我们也拥有多样化的生活选择和便利的购物体验。
国外的人权保障更加完善,但在中国,我们也有自己独特的民主和人权保障机制。
国外的工作机会更加丰富,但在中国,我们也拥有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创业机会。
国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更加开放和多元化,但在国内,我们也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传统习俗。
国外的生活成本相对较高,而在国内,物价水平相对较低,这也为我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优势。
国外对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重视程度更高,但在中国,我们也拥有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
国外的人际交往更加直接和简单,而在国内,人际关系则更加复杂和微妙。
国外的生活节奏更加轻松和自在,而在国内,则更加充满活力和激情。
国外对个人隐私和自由的尊重程度更高,但在中国,我们也拥有自己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回国后更加珍惜祖国的发展和繁荣,也更加关注国家的未来和命运。
我在中国生活和在美国生活比较英语作文 Living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presents unique experiences and challenges that shape one's perspectiv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Having resided in both countries, I have witnessed the profound differences in culture, society, daily life, and values. While both nations boast their own distinct charm, there are also notable variations in terms of lifestyle, traditions, an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life.**Culture and Tradition**China, with its rich history and profou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fers a distinctive experience. The country's strong emphasis on collective harmony and social order is evident in its traditions and customs. In China, respectfor elders and authorities is paramount, and this is reflected in daily interactions and social norms. Conversely, the United States is known for its individualistic culture, where freedom, independence, and competition are highly valued. Americans prize innovation, creativity, and self-expression,鼓励个人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导语】[作为「海归」,回国后*不适应的有哪些⽅⾯?]现在的海归每⼀次回国都能感受到很多不同的地⽅,也深切感受到了祖国这⼏年的发展有多么迅速。
不吐不快!下⾯⽆忧考来说说中美⽣活⽅式对⽐。
不同的地⽅有好有坏,我没有特别绝对的说哪些地⽅美国好,也没有说哪些地⽅国内好过美国。
我想陈述的就是客观的事实吧,当作这⼏年的⽣活总结。
回到国内,不适应的地⽅渗透在⽣活的⽅⽅⾯⾯。
不过还好,毕竟是⾃⼰出⽣长⼤的地⽅,渐渐习惯了。
以下是我的吐槽。
归纳之后,我还采访了很多已经回了国的海归朋友们或者还在美国奋⽃的⼩伙伴,他们的回答会在⽂章后半部分放上。
关于移动App *不适应的就是国内这⼏年移动app发展太迅速了,以⾄于显得⾃⼰很落伍。
以前我⼏乎不叫外卖,回国这两个⽉天天都叫外卖。
太⽅便快捷了,突然⼼⾎来潮了想吃酸辣粉,直接饿搜索、下单,然后⼀扔⼿机,安⼼等别⼈送货上门就好。
之前在美国为了省钱,顿顿都是⾃⼰在家烧饭,回国再也没⼼情烧饭了,因为实在太便捷了,⾷物也不是很贵,哪有什么做饭的⼼情? ⼿机⽀付这⽅⾯,发展的速度到了让我⽬瞪⼝呆的程度。
两年多前回国其实我还是⽤现⾦卡多于⽀付宝的,⽀付宝的意义就在于淘宝购物。
如今什么都可以⽀付宝,连⽔电费、医院挂号都可以⽀付宝,验⾎报告都能⽀付宝查看,⽀付宝还可以理财,真的让我⼤吃⼀惊。
在国外,因为信⽤卡服务的全⾯以及便捷,⼤家都⽤银⾏卡付款,Applepay也根本不普及,很多地⽅⽤不到,基本到了不带钱包出门没法⽣存的地步。
⽽在中国,我⼏乎就不带钱包了,⼿机在⼿就没什么好怕了。
同时,每次吃饭,我和朋友在美国都习惯AA、splitbill,和服务员说分成多少份钱,每张银⾏卡刷多少。
这是很正常的事。
然⽽到了中国,要么⼀张银⾏卡刷,要么⼀个⼈⽀付宝付,不可能⼀张账单还分成好⼏份付。
我当时回国坚持这样AA付账时,就闹笑话了。
关于购物 我在美国常常买的牌⼦在国内变成了奢侈品,价格翻了好⼏倍。
中美生活差异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有着很大的差异。
在中国和美国生活的人们,常常会发现两国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中国和美国在饮食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喜欢吃米饭和面食,而在美国,人们更倾向于吃面包和土豆。
此外,中国人喜欢喝茶,而美国人更喜欢喝咖啡。
在饮食习惯上,两国有着明显的差异。
其次,两国在家庭观念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国,家庭观念非常重要,人们
常常会和父母一起生活,尊重长辈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而在美国,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独立和自由,很多人在成年后就会独立生活,家庭观念相对较弱。
再者,教育制度也是两国生活差异的一个方面。
在中国,教育非常重视考试成绩,学生们会花大量的时间在学习上。
而在美国,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课外活动和社交。
最后,两国的生活节奏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国,人们的生活节奏相对较快,
工作时间长,休息时间相对较少。
而在美国,人们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有更多的休息时间和假期。
总的来说,中美两国在饮食、家庭观念、教育制度和生活节奏等方面都有着明
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两国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也让人们更加了解和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
希望在不断的交流互动中,中美两国的生活差异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
【导语】移民美国,由于⽂化差异总是很多不愉快的饿事情发⽣。
⽽知道美国⽂化与中国⽂化的不同之处,就可以帮助⼩伙伴们避免尴尬情况的发⽣,下⾯来说说中美最⽇常的⽣活差异⼀览: 现在移民美国可以说不仅仅是⾝份地位的象征,更让孩⼦能够在美国学习美国的⽂化和知识,感受美国社会氛围,亲⾝体会中美⽂化的碰撞与交流。
但是,也是因为⽂化的不同,许多时候,⼩伙伴们会感受到异域⽂化冲击给⾃⼰带来的尴尬和窘困,其实,⽂化之间没有优劣,⽂化不同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1.洗澡 ⼀般美国⼈是在早上洗澡的,因为早起洗个澡可以让⾃⼰清醒,⽽且,在洗澡的时候,他们也可以有时间思考下这⼀天要⼲嘛! 咱们中国⼈都是在晚上洗澡的,这可以使我们感到放松,⼲净⼊眠! 2.草坪的使⽤ 在美国,除了私⼈草坪外,公共草坪是允许⼈们在上边野餐的。
中国么,⼩伙伴们都知道,禁⽌践踏草坪的警告牌⼩伙伴们都见过吧? 3.信⽤卡 对于美国⼈来说,每天都要使⽤信⽤卡,不管是买⼤件商品还是⼩物件,美国的伙伴们时刻都在准备着刷卡,即使是要买苏打⽔或是⽜奶,他们也要⽤信⽤卡! ⽽中国⼈不是很经常⽤信⽤卡的,咱们⼀般直接⽀付现⾦! 4.茶和咖啡 如果你⽣活在美国,每天早上你都能看到⼿拿咖啡的美国⼈,美国⼈在开始新的⼀天的时候是离不开咖啡的。
但是,咱们中国⼈对咖啡就没那么痴迷了,⼤多数中国⼈喜欢喝茶,中国⼈喝茶不就是把茶放进茶壶,倒进去开⽔么?多简单啊~ 5.姓⽒ 美国⼥⼈结婚后⼀般会把⾃⼰的姓⽒改为⾃⼰⽼公的姓⽒。
中国⼥⼈结婚后倒是不需要改姓⽒,但是她的孩⼦要跟着男⽅姓! 6.关于安全带 在美国,即使你坐在后座,在车上你也要系上安全带。
在中国,后座的乘客是不需要系上安全带的。
7.菜单 去美国参观,⼈⼿⼀份菜单,各⾃点各⾃的。
但是在中国呢,⼀般只有⼀份菜单,然后⼀个⼈点全桌⼈的菜! ⽽且,在美国,你拿到菜单后,服务员会给你⼏分钟点菜,但是在中国,你拿到菜单的那⼀刻,服务员就希望你开始点菜啦! 不仅如此中国⼈热情好客,喜欢招待客⼈,⽽美国⼈在招待你之前会问你是否对某些菜过敏; 中国菜⼤都是由许多⾷材,许多⾷谱混合⽽成,味道很好,但是美国却不喜欢吃混合的菜,他们在吃东西之前都要搞明⽩这菜是啥材料做的;在中国,请客吃饭,⼈们争相付钱,但是在美国,⼈们更喜欢先搞明⽩今天轮到谁付钱了,或是AA;中国⼈⼀般在室内穿拖鞋,出门就换上鞋⼦,但是美国⼈却不⼀样,他们在室内室外都穿⼀样的鞋⼦。
我在中国生活和在美国生活比较英语作文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Living in China and Living in America: A ComparisonLiving in China and living in America are two very different experiences. Both countries have unique cultures, customs, and ways of life that shape the daily lives of their residents. In this essay, I will compare and contrast my experiences living in China and America, highlighting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se two vastly different countries.One of the biggest differences between living in China and America is the pace of life. In China, life moves at a fast pace, with crowded cities, bustling streets, and a constant buzz of activity. People in China are always on the go, rushing from one place to the next. In America, on the other hand, life tends to be more relaxed and laid-back. People in America value their leisure time and often take a more leisurely approach to life. This difference in pace can be both exhilarating and exhausting, depending on your personal preferences.Another difference between living in China and America is the cultural attitudes towards work and family. In China, work is often seen as a top priority, with long hours and a strong focus on career advancement. Family is also important in China, but it often takes a backseat to work. In America, on the other hand, work-life balance is more highly valued, with Americans placing a strong emphasis on spending time with family and pursuing leisure activities. This cultural difference can be seen in the way holidays and weekends are celebrated in each country. In China, public holidays are often seen as an opportunity to catch up on work, while in America, holidays are a time to relax and spend time with loved ones.One aspect of living in China that I have found challenging is the language barrier. While English is widely spoken in many parts of China, there are still many areas where Mandarin is the primary language. This can make it difficult to communicate with locals and navigate daily life. In America, on the other hand, English is the primary language, making it much easier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This language barrier can also make it difficult to make friends and form connections in China, as many Chinese people may be hesitant to engage with foreigners due to the language barrier.On the other hand, living in China has also allowed me to experience a rich and diverse culture that is steeped in history and tradition. From the ancient temples of Beijing to the bustling markets of Shanghai, China is a country full of fascinating sights and sounds. The food in China is also incredibly diverse and delicious, with a wide variety of flavors and ingredients to explore. In America, I have found that the culture is more homogenized, with a strong emphasis on fast food and convenience. While America offers a wide range of cuisines, it can sometimes be difficult to find authentic and traditional dishes.Overall, living in China and America has been a rich and rewarding experience. Each country has its own unique challenges and rewards, and both have shaped me in different ways. While China has taught me to embrace a fast-paced lifestyle and immerse myself in a rich and diverse culture, America has taught me the value of work-life balance and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and community. I am grateful for the experiences I have had in both countries, and I look forward to continuing to explore the world and learn from new cultures and perspectives.篇2Living in China and L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Living in China and l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two completely different experiences. As someone who has had the privilege of living in both countries, I have come to appreciate the unique aspects of each culture. In this essay, I will compare and contrast my experiences living in China and l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One of the first things that I noticed when I moved to China was the fast-paced lifestyle. Everything seemed to move at a rapid pace - from the crowded streets filled with honking cars to the bustling markets where people haggled over prices. In contrast, l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felt much more relaxed and laid-back. People seemed to have more personal space, and there was less of a sense of urgency in daily life.Another major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s the food. Chinese cuisine is known for its bold flavors and diverse range of dishes. From spicy Sichuan hotpot to delicate dim sum, there is a wide variety of culinary delights to explore in China. On the other hand, American cuisine tends to be more standardized and often focuses on fast food and convenience. While both countries have their own unique food culture, I found myselfmissing the vibrant flavors of Chinese cuisine when I was l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One aspect of life in China that I found challenging was the language barrier. As a non-native speaker of Mandarin, I often struggled to communicate with locals and navigate everyday tasks such as ordering food or asking for directions. In contrast, l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felt much easier in terms of language as English is widely spoken and understood. This made it easier for me to integrate into American society and form connections with people around me.In term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 found that Chinese society places a strong emphasis on collectivism and family values. People in China tend to prioritize the needs of the group over the individual and place a high value on loyalty and respect for elders. In contrast, American society tends to be more individualistic and values personal freedom and independence. This difference in cultural values was something that I had to adapt to when moving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Despi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living in China and l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both countries have their own unique charms and attractions. China's rich history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fer a wealth of opportunities for exploration and discovery. From theancient wonders of the Great Wall to the modern skyscrapers of Shanghai, there is always something new to see and experience in China. On the other h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known for its diverse landscapes and vibrant cities. From the natural beauty of national parks like Yosemite to the bustling urban streets of New York City, there is something for everyone to enjoy in the United States.In conclusion, living in China and l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two distinct experiences that offer a wealth of opportunities for personal growth and exploration. While each country has its own unique challenges and rewards, I have come to apprecia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and value the experiences that I have gained from living in both countries. Whether it's the fast-paced lifestyle of China or the laid-back atmosphere of the United States, I have learned to embrace the diversity of the world around me and cherish the memories that I have made in each country.篇3Living in China and l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two very different experiences for me. I hav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live in both countries for an extended period of time and have come to appreciate the unique qualities of each place.One of the biggest differences between living in China and l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hina, the culture is deeply rooted in tradition and family values. There is a strong emphasis on respect for elders and a collectivist mindset. In contrast, the United States is known for its individualistic culture and emphasis on personal achievement.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more likely to focus on their own goals and ambitions rather than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Another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s the pace of life. In China, life moves at a faster pace, with crowded streets, bustling markets, and constant activity. In contrast, life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more laid back and relaxed, with a focus on work-life balance and leisure activities. I found it easier to find time to relax and pursue my interests in the United States, whereas in China, I often felt overwhelmed by the hustle and bustle of everyday life.The food is another major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China, I had the opportunity to try a wide variety of delicious and exotic dishes, from spicy Sichuan hot pot to savory Peking duck. In the United States, I enjoyed the convenience and diversity of American cuisine, from fast food burgers to gourmetmeals at fine dining restaurants. The food culture in each country reflects the unique history and traditions of the people.One aspect of l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that I found particularly appealing was the freedom and opportunity to pursue my dreams. The United States is known for its diverse and inclusive society, where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have the chance to succeed. I felt empowered to chase my goals and aspirations, whether it was furthering my education, starting a business, or pursuing a creative passion. In contrast, I often felt constrained by the societal expectations and limitations in China.On the other hand, living in China gave me a deep appreciation for the rich history and traditions of the country. I had the chance to explore ancient temples, visit historic sites, and participate in traditional festivals. The sense of cultural pride and identity in China is something that I found deeply inspiring and meaningful. I also developed close friendships with the warm and hospitable people of China, who welcomed me with open arms and shared their customs and traditions with me.In conclusion, living in China and l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have both been valuable experiences that have enriched my life in different ways. Each country has its own unique qualities and challenges, and I have learned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anddiversity of both cultures. Whether it is the vibrant energy of China or the freedom of the United States, I have found something special in each place that has left a lasting impact on me.。
中西方生活差异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许多方面,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习俗等。
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西方生活中的一些差异。
首先,在饮食方面,中西方有着明显的差异。
西方人更注重个人的口味和喜好,他们喜欢吃烤肉、汉堡、披萨等快餐食品。
而中国人则更注重饮食的平衡和营养,他们喜欢吃米饭、面条、蔬菜等传统食品。
此外,中国人还有着许多独特的饮食习惯,比如喜欢喝茶、吃糖醋排骨等。
其次,在家庭观念方面,中西方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西方社会,个人主义比较重,人们更注重个人的自由和独立。
而在中国,家庭观念比较重,人们更注重家庭的和谐和团结。
在中国,孩子们通常会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直到他们结婚或者工作后才会搬出去。
此外,在社交习惯方面,中西方也有着不同的表现。
在西方社会,人们更注重
个人空间和隐私,他们喜欢独自生活或者和朋友一起聚会。
而在中国,人们更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交活动,他们喜欢和家人、朋友一起吃饭、聊天。
总的来说,中西方生活差异体现在许多方面,这些差异不仅是文化的差异,也
是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差异。
通过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融入到不同的文化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海归留学美国后的真实感受从许多经典的美国影视作品里,我们可以领略到美国繁华的东海岸和浪漫的西海岸。
然而真实的美国留学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了?是否和我们影视剧中看到的相同了?2014年的暑假,一趟从北京起飞,飞往美国芝加哥的飞机在转机到爱荷华城把我从中国带到了地球的另一边-美国。
在这个陌生的国度,我独自开始了四年的留学生涯。
出了机场,第一感受是:天真的很蓝,云朵仿佛在头顶漂浮一般,空气可真好啊。
我的大学坐落在美国中西部一个小城市爱荷华城。
爱荷华城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小城市,四周围绕着玉米地,小镇上当地人对待留学生非常的热情。
刚到学校时,最惊讶的发现莫过于常能在路边看见蹲着的毛茸茸、眼睛黑溜溜的松鼠。
这些松鼠天生不怕人,如果你正吃着零食,他们可能会蹲在你脚边,眼巴巴想分一杯羹。
在美国校园你能感受到人和动物的和谐相处。
时间久点会发现,这里的气候相当于中国的北方。
冬季非常的漫长,大雪能从12月持续到开春四月,其他季节气温适合。
这里的住宅和房子都配有空调。
而且美国大学的学校校园空调一年四季开放,所以在学校里学习会非常的舒适。
交友和选专业在美国,如果想要快速融入集体,你得主动的和别人沟通交流。
在一些基础课例如数学、政治经济学等课上,有很多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这个时候就应该抓住机会和更多人接触,练习口语的同时也能收获一份友谊。
另外,说到选专业一事,大家大可不必急于一时。
因为在美国大学,大一基本上是通识课程,大二读完后才真正确定你的专业方向。
如果你刚来美国无法确定专业,没关系,你可以先多修几门感兴趣的学科,你有充分的时间考虑兴趣爱好、未来就业、人生规划,再做选择。
宿舍和食堂爱荷华大学的寝室什么样形式的都有。
单人间,双人间还有三人间。
在入学之间学校根据你的提供给他的选择来分配你的室友。
如果入住后发现性格不合,可以和宿管说调换室友。
美国大学的食堂都还蛮棒的。
在那里,你可以吃到中餐、意大利面、寿司、韩国料理……不过我还是最爱学校的炸鸡和汉堡。
中国生活和外国生活的区别英语作文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Life and Foreign LifeLife in China and life in other countries are vastly different in many aspects. From cultural practices to daily routines, there are a plethora of disparities that distinguish these two ways of living. In this essay, we will delve into 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living in China and living in foreign countries.One of the most noticeable differences is the pace of life. In China, life tends to move at a much faster pace compared to many other countries. The hustle and bustle of big cities like Beijing and Shanghai create a sense of urgency and busyness among its residents. On the other hand, in many foreign countries, people tend to have a more relaxed approach to life. They prioritize work-life balance and enjoy leisure activities without feeling the need to constantly be on the go.Another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s the emphasis on family. In China, family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one's life and decisions are often made with the family's best interests in mind. Children are expected to take care of their parents as they age and maintain strong bonds with their extended family members. In contrast, in foreign countries, individualism is often valued over collectivism.People may move away from their families for work or personal reasons and may not have as close of a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relatives.Cultural practices and traditions also vary greatly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In China, ancient traditions and customs are deeply rooted in everyday life. From the celebration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like Chinese New Year to rituals like the tea ceremony, these customs are a signific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In foreign countries, the culture may be more diverse and influenced by a mix of different traditions. People may celebrate holidays and practices that are unique to their own cultural background.In terms of food and cuisine, there are also noticeabl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Chinese cuisine is known for its diverse flavors and cooking techniques, with a heavy emphasis on rice, noodles, and vegetables. In foreign countries, the cuisine may vary depending on the region, with a focus on different types of meats, bread, and dairy products.The healthcare system is another area wher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are evident. In China, healthcare is often provided by public hospitals and clinics, with a focu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actices. In foreigncountries, healthcare may be more privatized, with a variety of insurance options and healthcare providers available to choose from.Overall, living in China and living in foreign countries present unique challenges and experiences. While both ways of life have their own set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t is essential to embrace and appreciat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that make each experience special. By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ing these distinctions, we can gain a deeper appreciation for the diverse ways in which people live and interact around the world.。
出国后的真实感受:国内和国外年轻人的区别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讲述了中外年轻人有什么区别。
看完后,自己对于出国前和出国后的年轻人,也有一些分析,在这里谈谈他们的区别在哪里?
我们都知道国内和国外的世界观不一样。
听一些留学后回来的学生反映,国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以玩乐、自由为中心,不受束缚。
而国内的年轻人都有着很大的目标性,以长大后有一番作为为重心。
从小就受到一定要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的观念的熏陶,很多时候就被无形的压力所束缚着。
国外,他们崇尚自由快乐主义,他们认为高中结束就是学业的告一段落,他们很多选择自力更生,赚钱做自己想做的事儿,并不是为了我们所说的买房买车而努力赚钱,他们只是不想亏待自己,不辜负自己!
通过身边出国朋友的讲述,国内和国外的追求也不同,国内的年轻人对于物质生活有着很大的向往性。
工作努力赚钱的目的就是买房买车,这样在亲戚朋友面前也不会丢了面子,对于面子一词,国内的人尤其注重。
而国外年轻人对于物质没有那么大的功利性和炫耀心理。
他们更加倾向于精神享受,有很大的主见性以及做人做事的风格。
也比较独立,适应能力强。
他们更加追求内心的快乐,一些内在的实质,而国内大多来源于外在的因素。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年轻人总喜欢把事情、压力揽在自己身上,失去了很多原本的快乐。
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反映了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出国,我想,并不是因为国外的教育一定好,而是因为那种独立自主及追求快乐的感染性吧!。
【留学生就业】一个海归留学生眼中的中外经济生活比较因专业和工作的关系,我的同学亲友中有不少是海归。
我挑几只来说说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并无意做什么概括或总结,各人的境遇不同,价值观和理念也不一样,我只是闲来无事,上来唠唠嗑罢了。
海归A,男。
A是98年出去的。
之前是一家合企的中层。
出去的原因,一是开始厌倦平淡小康生活,二是不满单位那些台湾新加坡的人在相同的职位上薪水却数倍于他。
在美国两年取得MBA学位后,并没有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就申请到全奖读博士。
2001年回国,没想到遭遇9.11, 没能再出去。
郁闷了几个月后,开始在北京找工作。
回国以后整半年,得到第一份工作,起薪只有5000,他当时被国内的就业形势弄得不太自信,就先接受了。
上班半个月后,得到另一家公司的offer,月薪8500,义无反顾地去了。
是很辛苦的咨询业,一个月最少在外20天。
三个月转正当项目经理。
当年税后总收入约12万多一点。
一年后升总监,薪水差不多税后24万。
两年快结束时,公司给了一个五年的合同,薪水每年递增,五年的平均薪水约税前48万/年,同时成为公司的合伙人之一。
可是有一家外地民营上市公司来挖他了。
这家公司有三大块业务,老板将其中一块完全交给他管理运作,年薪税后60万,完成任务另有奖励,并提供房子和车。
他觉得这是一个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毕竟咨询师是纸上谈兵,MBA 谁都想有做职业经理人的实际体验。
原来的单位老板很理解地让他走了,并且表示他可以随时回去。
经过艰苦磨合,目前他在那家民营公司已扎下了根,不过任期满后,他会坚决回北京,那儿有很多理念及价值观相近的人。
单从收入讲,留在美国的同学税后可能不如他。
但他时常怀念美国的日子,在他看来,海外经历最可贵的财富不是挣到多少钱,也不是所谓前沿专业知识,而是独立人格、自由思想,以及因此体现的一系列价值观。
他从中受益良多。
他没有国内同龄人的焦虑和浮躁。
将工作和私人生活分得很开,下了班的时间都给家人,吃穿一概随意不讲究,有了假期一定旅游。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外国人有哪些差异
中国人得生活方式一定会与外国人的生活方式有着较大的差异,但是你又能够说出几点与他们不同的地方呢?这里我们也是总结了10条给大家对比看下:
1、都说老外注重形象,可衣服上有几个洞啥的也穿出来,当然不是工作时间,而中国人至少会打个补丁。
2、在国外生活其实很单调,老外的生活咱们很难融入,中国人喜欢聚餐,老外喜欢聚会,出游,运动。
3、中国人喜欢抹防晒霜,然后躲在家里,吹空调,老外喜欢抹防晒霜,然后呆到大太阳下去晒。
4、老外的超市里,从来看不到人山人海,所以东西常打折,如果结算价格和标价不一样,东西是免费送的。
5、中国人喜欢美白色,老外喜欢健康小麦色。
6、中国人喜欢送大礼,老外只送小东西。
7、中国人喜欢含蓄,老外(当然不是所有)通常喜欢直来直去。
8、中国人三餐不可少,老外早上中午都喝一杯咖啡,晚上吃牛排。
9、老外间的勾心斗角不亚于中国人。
10、老外结婚请客,分三档人请:参加婚礼,留吃饭的;参加婚礼,不留吃饭的;告知你婚礼,不用来的。
相比肯定不仅仅只有以上的十点,肯定还有很多的不同之处,不论是生活,饮食,教育,福利,等等。
中国生活和美国生活对比,有什么区别中国生活和美国生活是存在一定的区别,首先这两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就是不一样的,且各种生活文化也都是不一样的。
今天店铺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中国生活和美国生活对比,有什么区别,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欢迎点击。
一、中国与美国生活环境对比1.从吃的方面来看:要说是物价,国吃的齜较便宜,牛奶3美元可以买-大桶,牛肉猪肉等都是3 ~ 5美元/磅。
可能青荣比较贵-些。
但是从吃的种类肯定中国的品类多样化,且好吃。
这一在美国没办法比的2.从交通方面来说,肯定是中国要方便一些,国大多数地方公交很少,没有地铁。
就算是纽约等大城市有地铁那也是很脏很乱。
3.穿的方面虽然是美国的名牌便宜,但是中国的电商发达,可选的种类比较多。
美国的衣服款式比较单一,没有中国风格那么多,而且欧美风也未必适合我们中国人4.从生活的便利程度来说,肯定是国便利,国的外卖,还可以网上从网上菜,国虽然也外卖外购但可选的种类很少,网上买菜的话也需要付额外的手续费。
而且中国可以手机支付,国手机支付很少,大多数还是信用卡支付,如果忘记带钱包就什么都买不了。
二、中美教育环境对比中美教育的差异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美国教育重视知识非他人传授,学生自我领悟是根本;第二是美国教育的目标不在高分,而重在引导和启发;第三是美国教育的内生性驱动力比外部强加的力量大很多。
三、中美就业情况对比中国工作压力比较大,竞争激烈,大公司内部消耗严重,对外协调及沟通潜规则较多,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和资本获得。
生活上,二线以上城市生活便利程度很高,公共交通发达,吃喝玩乐-应俱全,外卖快递电商便捷,但是房价居高只可远观,居住感和自然环境还是较差。
薪资水平处在低水平,尤其是对于劳动型行业存在歧视环境和极低薪酬。
美国工作压力不是很大,但就业压力很大,内部_工作环境较为宽松,对待员工自主观念较为尊重和劳动保护措施比较到位。
生活上,城市治安要分区域,晚上没有娱乐,一般不是三两人party就是自己宅在家里,基本上除了纽约其他城市相当于没有公共交通吧,外卖和快递基本上没啥效率,在美国个人要有较强的自制力,一些酒吧还是不去为好。
中美两国生活水平比较中美两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到底有多大差距?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专家直言:中国人的生活水平过100年也超不过》。
就人均水平而言,中国的确很难在短期内超过,至于100年以后,本人不愿妄加预测。
即使是现在,也不是所有人的生活都比中国人的生活强,也有不少人的生活不怎么好。
同样,现在也有相当数量的中国人生活得不比人差,甚至过得更好。
真正的富翁是少数,大多数人多多少少都欠银行贷款,是“负翁”,但过着有欠债的富裕生活。
近几年,本人年年到,了解了一些人的生活情况。
总体上讲,的确比中国富有很多。
人一般都有较大的房子,但相当比例的人是租房子住;人人有车,工作和生活比较悠闲,没有中国人那么紧张、幸苦。
其实不是什么都好,中国也不是什么都不好。
相反,也有不如中国的地方,中国也有比好的地方。
下面就事论事,从“衣、食、住、行、乐”五个方面说说吧:一、从穿的方面看,中国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已经很小了,中国东部和中部农村在穿着方面与城市基本没有两样,已很难看出谁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
有的地方,农村人的穿戴比城里人还时髦。
本人观察,中国人的穿戴与人的穿戴已不相上下。
现在的人大都不很讲究穿戴,衣着很随便,衣料也不高级,穿西服的人很少。
相反,一些中国人到是很讲究,常常西装革履,衣料也很高级,款式时髦,可能是穷讲究吧。
正因如此,一些名牌服装和鞋子在中国卖得很火,价格比还贵。
二、在食的方面,从中国人的角度看,肯定在中国吃得好。
中国有悠久的饮食文化历史,食品的花样品种实在太丰富了。
中国的农贸市场和超级市场到处都有,即使没有冰箱也能过日子,因为买菜十分方便,可以做天买天吃。
其实中国冰箱已经普及了,没有的人家极少。
当然中国西部农村还有相当的人家没有冰箱。
人大都吃西餐,与中国没有办法直接对比。
很多人爱吃高脂、高糖、高能的肉类、奶酪、黄油、汉堡、薯条、奶稀等食品。
所以人胖子多,肥胖率很高。
人一般每周采购一次食品放到大冰箱中,吃一个礼拜,肯定没有中国人吃得新鲜。
旅美海归总结回国一年的15点感想發表於2008-2-20 09:36 資料短消息国内脏乱差??本人回国一年多一点, 因为工作原因与出游, 已经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包括三亚, 广州, 杭州, 南昌, 上海, 苏州, 成都, 西安, 西宁, 乌鲁木齐, 呼和浩特, 沈阳, 石家庄, 天津等地, 亲眼目睹了祖国的巨大变化. 下面就想到哪写哪吧.首先, 肯定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十年前走新疆从吐鲁番到乌鲁木齐是戈壁公路, 路面上的石头能把人颠死. 现在从乌鲁木齐到新疆主要城市都是大高速, 半夜奔驰在上面有回到辽阔的TEXAS的错觉. 国内的基础建设如火如荼, 2006年回京等于躲避了最大规模的基建, 现在北京建设得基本成型, 尘土比以前要少许多, 07年春也没有遭遇沙尘暴.其次, 是祖国人民的富裕. 如果从账面看死工资, 中国人还是很穷. 如去苏州玩的时候, 导游就说普通文员, 工人大概一月两千不到, 可是中国存在庞大的地下经济. 很多人倒个旧手机, 往来于湖北云南之间, 一年就能挣几十万. 一句话, 现在在中国, 随便做个什么, 比如包个荒山, 开个小店卖装修材料, 都比白领要强.旅游点到处都是人, 老百姓消费能力强, 旅游意愿高. 穷人都向往来北京旅游, 富人喜欢去海南.三, 社会普遍存在戾气, 开车剐蹭, 追尾, 机动车与行人冲突, 很容易就动手, 甚至叫人, 持械格斗. 我在北京已经目睹多起, 也与人动过手, 幸好没吃亏, 还打赢了. 交警根本不管打架, 治安警在接到报警后, 40分钟才到. 不管谁打谁, 一律按打架处理, 带回派出所调解, 有钱有势能使鬼推磨.然而, 中国却是超稳定的社会. 在每天忙忙碌碌慌乱喧闹的表像后, 有强大的力量维持社会正常运转.四, 炒股,股市粗暴, 简单与强横. 几刀砍下去, 牛市鲜血淋漓, 百姓欲哭无泪. 这时候就怀念起美国的慢牛与靠市场调控来.五, 无处不在的污染. 北京的秋天最要命, 06年秋只下了两小场雨, 空气干燥污灼令人窒息, 国外刚回来, 难免咳嗽百日. 冬天风大, 空气品质还行. 室内的污染主要来自装修, 自己家的, 家具, 写字楼, 宾馆里的油漆, 木料, 都可能含有甲醛, 苯, 无处可逃.六. 车满为患. 小区里, 度假村里, 甚至大学里, 到处都是呼啸着不让行人的机动车, 横七竖八乱停乱放, 堵得你的车出不来. 国外回来的人如果受不了, 那只能天天跟凶悍的北京司机打架. 想要有个清静的散步的地方难找.七. 不自由. 国内生个孩子要去男方单位, 女方单位, 街道办事处等地盖章. 在自由世界里呆过的, 实在是想不明白, 生孩子跟单位有个鸟关系.八, 人治, 朝令夕改. 今天出规定说发生事故不能挪车, 挪了无法判定事故, 明天又说必须挪, 不挪罚款. 今天规定出租车司机必须装防护栏, 不装罚款, 明天又规定必须拆除护栏, 不拆罚款.九, 法律法规多如牛毛. 开公司的同学说的, 关于公司分类, 注册, 税务, 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条文与手续,首先把大家都弄晕了, 这样就没时间提什么反对意见了.十, 北京与上海的不同. 上海这个城市特别看中一个人在美国呆过几年的经历, 如果知道你是海归, 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会对你刮目相看. 即使明知道你可能没有很多国内的人有钱, 也多一分敬重. 北京是个官本位的地方,官老爷听到INTEL, AMD, IBM这些名字, 都会很烦的说, 公司多了, 记不住这些名字. 但是海归如果是北方人, 还是不容易适应上海.上海的剩女很多, 原本很挑剔的过了30, 条件也逐渐降低下来. 外地女孩到了上海, 时间长了也被同化了.上海女的一定要求男方买房子准备结婚的话, 要把自己的名字加到产权证上, 即使男方家长出了大头. 这一点是她们父母教的, 用这方法把男人栓住. 这一点在北方比较不为接受, 大家普遍认为, 如果是婚前财产, 就不应该强求.十一, 物价. 中国的对象其实很不便宜. 在超市里买三瓶酸奶, 半个西瓜, 一袋面包就是三十多. 可比三十美元能买到的东西少多了. 在北京上海, 一套能结婚的房子至少一百五十万, 装修, 暖气, 空调, 热水器, 洁具, 家具, 其它家电加起来不下二十万. 好点的有牌子的衣服, 换成美元比美国的还贵. 当然, 同样牌子的衣服在二线三线城市就便宜多了.美国卖1.1万美员的FORD FOCUS, 到中国重庆生产出来, 居然卖十五六万. CAMRY, ACCORD在广州生产, 居然卖二三十万.十二, 中国地区发展非常不均衡, 北方除了北京外, 其它城市污染都更严重, 如天津, 太原, 石家庄. 这些地方, 更没人管, 没钱治理. 被国人吹上天的长三角, 河道里也是垃圾漂浮, 百姓沿河涮拖把, 我80年代去那里玩看见的驳船到现在还在使用.同一地区, 贫富差距也很大. 广州, 一座世界级消费水准的城市, 阔太太满街走, 外来人口占60%. 本地人当然有优越感, 以广州人自豪. 然而很多老广州一月收入两千不到,还有大量下岗的更惨, 许多人夏天在闷热的广州开不起空调. 虽然搬到韶关, 清远就能过上好日子, 买一千一平的房子, 但是大家都死撑不走, 因为做广州人多有面子啊.十三. 工作难找. 现在一些健全的城里的女孩居然愿意嫁给盲人按磨师, 因为这些人开个诊所, 基本就是铁定粮票. 网吧里充斥着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 大专生, 自考生.十四, 政府工作人员脸色难看, 事难办. 上班打电子游戏, 炒股, 看黄色网, 就是懒得搭理你. 不过, 在中国要认识人, 那事情就好办多了, 让人感到政策由人制定的灵活性与快感.十五. 社会上的人普遍有过一天算一天的想法.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 中国人的家族家庭观念, 已经在计划生育政策的扼杀下, 荡然无存. 过去国人的生活动力是培养接班人延续香火, 现在没了这动力, 大家空虚了很多, 放纵了很多. 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 但是很多人提起体检与看病还是烦, 不想相信医生的话.总之, 如果有好的机会, 回国还是比在美国踏实. 但是也别想生活品质不能比美国差. 大环境比较乱, 脏, 人比较躁, 修养跟不上情感语录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美国海归自述:国内和国外生活的真实比较
1
我在美国时也和各位想法差不多,那时候在美国一年下来税前也有8万多(我在的地方在美国算中等偏上的消费水平,房租one bed room 一个月$800)。
回国的offer给了三十几万,算了半天才下决心。
等到了国内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一来国内的税低,年收入50万以下真正交的税在22%左右。
此外还有住房公积金,一般是10%,也就是说你工资的10%放在公积金里,剩下的90%才交税,公司另外在match 10%的工资,这比美国的401k可强多了。
通常年末还有10%的奖金,和美国同样的stock option。
所以算下来实际拿到手里的税后也是三十几万。
而在加州这种地方一年的联邦税和州税加起来怎么也在30%以上,大打折扣。
当然在国内时间久了,你还会有做个生意等其他赚钱的法子。
此外国内的外企里有各种补助,比如手机费报销(我现在的公司一个月最多1000元,足够了),午饭(500元)等等。
国内实实在在做research的很少,大多都要和客户打交道,这样出去吃饭打车的开销都可以报销。
我现在也就是租个房子花钱,2000每月在北京不比美国的apartment差,上网水电杂费一月四百,其余还不是衣服鞋子追追女孩。
兄弟我在美国作过几年IT咨询的,美国东南西北
都跑过,要说看到的中国人个个都挺省的,大多数情况下自己做饭,也没见租多好的房子,要攒个四五年才出个首付,连看个电影都很少。
美国值得一提的地方就是环境,还有城郊的一个single house。
在国内可以说是五光十色.
我觉得回不回去看个人性格和背景,你要是做research或编程序的,性格内向,在国内只会吃亏,不会有什么太大发展。
要是你性格外向,想做市场或者销售,开公司,那赶快收拾收拾回家了吧,熬着实在难受。
兄弟我说的可能有点不清楚,我在美国工作了几年后又念了个MBA才回去的,所以你说我是学生刚回去也可以。
我在美国是做IT咨询的,其实就是系统集成和架构设计,再管管和印度方面的外包服务,技术含量不如编程序的高,不过和各种各样的客户打交道,挺长见识的。
在美国我就是一普通作技术的,工资8万在IT行业里不算高,相信在美国做过的都清楚,就是由两三年工作经验人的平均数,真没什么好吹的,只是供大家参考。
至于税,我从来都是用TurboTax 之类的软件,不大会用exemption, 加上加州的州税高,确实就是30%那个数。
当然我也交401K(我那会好像是11000每年),不过剩下的还是有30%交给Uncle Sam了。
俺在美国就买过本公司的股票,因为有15% discount, 不过还是赔了点,买股票赚钱真的不容易。
我现在从20 B-School出来,也不认为以个人的精力和掌握的信息炒股能真赚到大钱,当然管个基金除外。
至于在国内的工资水平,有过几年美国经验的,只要不是人
太死板纯搞技术,三十几万在IT行业的外企真不算什么高薪。
即使是local的人拿到这个数的也不再少数。
国内靠跳槽涨工资不难,按我现在的背景,在公司里再干两年跳一次,那个五六十万还是有信心的。
另外,国内的工资水平涨得很快,和外派的差距现在是越来越少了。
回国还是留在国外还是看个人
其实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回国就一定比国外怎么样。
国外确实有比国内好的地方,但也有不如国内的地方。
也有人在国外混得不错,我也承认。
就我个人而言,国内生活比较适合我。
一来经济上我虽然绝对数字比国外低,但我在国外买东西吃饭还要考虑一下,在国内我基本不怎么考虑。
有人非要说国外净收入高,我可感觉不到。
二来国内文化上适应,朋友也多。
国外中国人的娱乐就那么些,交往圈子也窄。
国外的生活对我而言比较枯燥,当然有些中国人能完全融入主流社会,不过我孤陋寡闻,还真没见到上完国内大学出来的大陆人真能做的到的。
第三呢,我最看重的是事业上的发展,以我的背景,人际网和工作经验,在国内往上走的几率肯定要比国外大。
国外的公司不是人际关系不复杂,而是人家根本就没打算让你参与,你没到那个圈子里,只是一个技术工具而已。
不少中国人充其量做个team manager 而已。
我觉得这里有些朋友动不动就拿国内的平均水平比,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对自己的定位错了。
在美国大学拿学位,几年工作经验,只要人灵活一点,在国内怎么也是top10%里的。
至于吃饭报销,手机,打车之类的让各位见笑了,兄弟我还是一穷人。
关于我什么回国再说两句
真的让各位见笑了。
兄弟我真的就是一普通的俗人,回国不是因为什么爱国情结,实实在在是因为在美国混不上去才回国的。
一来觉得在中国有机会发展,顺带着发点财。
我现在自己搞了几个项目,虽然还没见到钱,但想来也是迟早的事。
在美国我从来没这个机会。
二来想着生活过的舒服一点,和朋友们在一起吃喝玩乐还有人买单我就是挺高兴的,你要是说我没啥品味,我承认。
前面有位老兄说纳税是天经地义的,这说得没错。
不过我就挣这么多钱,不管是给中国的贪官污吏还是美国的Uncle Same,我都是想能少交点就少交点,当然我也不会故意去偷税漏税。
在美国那么多年,我也没见到谁以多交税为荣的。
当然物以类聚,我周围也都是俗人。
有人说我给Top 20 school 的MBA丢脸了。
兄弟我念书就是为了自己的事业发展,没想着给谁挣脸,所以你要不愿意与我为伍,那也随你。
Top 20 School 的MBA里我算干的中等的,比我好的差的都多了去了,其实做事完全看人,不是念个书拿个学位就能怎么样的。
这里这么多人都是精英见多识广,要么是在美国做到VP年薪至少二三十万,要么是思想高尚看不起吃喝玩乐,要是觉得我给中国人丢脸,那我也在这说一句抱歉。
我也在中西部住过。
生活确实平静但很boring.我认识的朋友里,特别是大城市过来的都很不happy.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感觉和经历。
我喜欢热闹,向往挑战的生活,在那种地方我真得很不适应。
在美国每年Top 20 BSchool的MBA有一万多,实际上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去IBank或Management Consulting,大多数MBA 最后也就是financial analyst, marketing analyst,product
manager 之类的工作,更不用说中国学生在语言,文化和networking方面的劣势了。
你可能听过不少top MBA的传闻,但不幸的是,那只是传闻而已。
但在中国,不仅仅是由于20 MBA在中国很少,美国的MBA学历和经历确实能对你的职业道路帮助很大,再加上文化上的适应和networking,很多人几年之内就升上去了。
我个人的经历是在国内的朋友比国外过的好,职业发展好,当然,你所看到的可能不一样。
至于报销,手机,Taxi之类的,我说过我不是富人,你也可以认为我在美国是低收入。
在美国,我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每天在饭馆里消费(如果相同的质量的话,差不多$30/meal), 我也不可能每天taxi和随便用手机聊天. 当然,美国人人都自己开车上班。
但在中国,I drive for fun, not for work.我现在工作开展得很好,生活也很开心,当然,这里有不少很有钱的朋友看不起我这样的生活,不过对我来说也没什么。
我只是说说个人感觉罢了。
关于海归再说两句看了前面几个人的回答,不妨再说两句。
国内的工作没大家想像得那么累。
有些人以为在国内拿个几十万就得一天十几个小时不休息,其实没有的事。
和在美国一样,不一定拿钱越多就越辛苦,一个月几千块钱的人有时候比一个月几万块钱的还累。
只是拿钱越多,责任越大,可供调用的资源越多而已。
海归在国内平均收入很高的,和国内平均水平比较基本没有任何意义。
中国大部分人口都在农村,没受过高等教育,而海归清一色的至少大学本科以上,更多的还是硕士博士。
海归收入高的原因也很简单,中国现在每年进出口贸易几千亿,每年FDI几百亿,更有大量跨国公司直接把工厂销售直接设在中国本地,这么庞大的资本都需要通晓中国文化市场和西方公司管理的人才管理,而中国这类人才的数目和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实在是太小了,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和市场人才。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外国公司的高管是外籍和港台人士的原因,实实在在是找不到合适的人。
这几年海归在公司里升得很快,是因为本身比外籍和港台人相比有优势,一旦经验到了,自然就上去了。
说到回国发展,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我的个人感觉是原来在国内干得还算可以的,比如年薪十几万以上的,出来后都叫苦,回去的比例也很大。
而在国内国企,本地小公司干的都不愿意回去,因为对国内的负面印象深。
前面有位加拿大的兄弟说IBM不好进,其实国内的IT外企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一旦进去了,跳来跳去还是很容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