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垃圾分类深度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7.03 MB
- 文档页数:19
日本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日本的生活垃圾一共分几大类:可燃烧垃圾,比如厨余垃圾、庭院杂草、树枝和碎纸等;不可燃烧垃圾,如金属制品和玻璃陶瓷等;再生垃圾,如书本、杂志和报纸等纸制品以及旧衣物;粗大垃圾,如淘汰的冰箱、电视和家具等。
旧电池和打火机必须单独装在透明塑料袋中丢弃,医疗废弃物(针头、药瓶)等则是需要特别处理的垃圾。
这些垃圾是如何处理的呢?在日本是有严格规定的,比如:周二、周六扔可燃烧垃圾,周五扔不可燃烧垃圾,周六扔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垃圾。
粗大垃圾则不能随便丢弃,而是给市区环保局打电话派人来拉,还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关于特殊垃圾(会污染环境的物品,如电池类),管理更是严格,一个月只有1-2次的回收。
这些要求已经被日本公民认为是一种“国家规定,公民必须执行”责任,反之便是违法、违背道德的事情。
偶尔也有偷偷丢弃粗大垃圾的现象,一旦被发现就会被罚款,甚至遭到起诉。
日本对垃圾分类规定执行得一丝不苟。
他们在扔可燃烧时挑得非常仔细,一点不可燃垃圾也不能混入,就是一个小小的塑料药袋也要挑拣出来。
扔瓶子就更没有那么简单了,所以在有的垃圾箱上,你会看见多出一个小筐子,里面堆满了瓶盖儿。
我曾经看见一位朋友,他把一支废圆珠笔的金属笔尖拧下来,分投在不可燃烧的垃圾袋中。
当时我很震惊,就问:“就那么一点点金属,你也拆下来,不怕麻烦吗?”他说:“习惯了就不觉得麻烦了,举手之劳嘛。
”从日本人的认真,也可见日本垃圾分类细化到什么程度,真是让人惊叹!如果问刚到日本的留学生或游客最不习惯的事情是什么,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扔垃圾太麻烦,分类太细。
我见过有位热心的邻居老太太,她把留学生扔的垃圾袋解开,把丢错的垃圾拣出来,重新归类,还和颜悦色地给留学生讲解。
日本装垃圾的塑料袋外面都印着“可燃烧”和“不可燃烧”字样。
垃圾袋中超市中出售,价格还是很便宜的。
有的日本家庭还购买了小型厨余垃圾处理器,随时把家中的厨余垃圾处理成肥料,供自家花园、花坛用,是很好的肥料。
为什么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类最严格的国家?最近关于垃圾分类的话题很热,今天我们来聊聊日本的垃圾分类。
为什么日本人可以把垃圾分类做到如此细致呢?要说刚在日本生活的外国人最初会陷入苦战,那就是垃圾分类。
“不知道应该把什么东西扔到哪里”、“规定太多了”等,对于外国人来说在日本垃圾分类很麻烦。
在日本生活的人不论是谁都会按照市政府发放的垃圾分类指南扔垃圾。
将垃圾分为“不可燃垃圾”、“可燃垃圾”、“纸”、“瓶子”、“罐”、“金属”等资源垃圾和生活垃圾、塑料垃圾等,并按类别分别装入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必须在指定的日期、指定的时间内丢弃。
如果在错误的日子扔错垃圾的话,就有可能不被拿走,或者被送回居民那里去。
日本的垃圾处理规则的细致和严格可以说是世界第一。
没有比这更严格、如此诚实地遵守规则的国家了。
那么,日本为什么成了对待垃圾分类如此严格的国家呢?这次来介绍日本的垃圾分类的做法与国外的垃圾分类有4个区别。
你对日本的垃圾分类情况有什么看法?1.1990年在日本开始意识到减少垃圾的必要性是在1990年。
“二噁英”(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问题被大写特写,是一个规制发达的时代。
之前可以用家庭的焚化炉进行垃圾处理,因此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垃圾处理方式。
因此,作为议题的当然是最终处理场的减少问题。
如何处理不断增加的垃圾的问题,对于地方自治团体而言已成为一大问题。
另外,根据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削减温室效应气体的总排放量等,可以说是整个国家从以往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转变为“环保”的时代。
没有1990年代就没有现在的垃圾分类,社会对垃圾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国民的价值形成的时代。
2.严格遵守规则的国民性世界上所有人都知道应该减少垃圾。
但是,像日本人那样恪守规则的国家不是没有吗?即使是在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也姑且分辨垃圾。
但是垃圾的分类方法不像日本那么细,只有“普通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两种。
另外,尽管分类这么简单,把“可回收垃圾”放进“普通垃圾”用的箱子里的人也不在少数。
介绍日本人的圾处置经验日本人的圾处置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高效和环保的方式之一、他们通过创新的方法和严格的规定,成功地减少了垃圾量,并将回收和循环利用作为重要的环保理念。
首先,日本人十分注重垃圾分类。
他们通常将垃圾分为可燃和不可燃两类,再根据不同的垃圾类型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类。
这样一来,垃圾袋内仅装入同一类别的垃圾,方便后续的回收处理。
例如,他们将塑料、纸张、玻璃瓶等可回收物品分别放入专门的回收袋中,而将湿垃圾、厨余废料等放入饭店废料袋中。
由于分类明确,垃圾处理的效率大大提高。
其次,日本人非常重视回收利用。
他们积极推广各种回收设施和回收方法,例如回收箱、回收站和回收点等。
这些设施常常位于社区内或小区附近,方便居民随时投放回收物品。
此外,日本还对回收物品进行多种处理措施。
许多回收物品通过高温焚烧来发电,或者经过特殊的处理工艺制成再生材料。
这种循环利用的方式为环境保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三,日本人通过创新的垃圾处理技术来减少垃圾量。
他们对垃圾进行粉碎处理,使其变得更加密集。
此外,他们还鼓励居民在购买产品时,尽量选择体积小巧、易于储存和处理的包装。
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垃圾的体积,并减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成本负担。
此外,日本政府和居民也非常注重环保教育。
他们通过学校、社区和媒体等渠道,向公众普及垃圾分类和处理的重要性。
儿童从小就接受环保教育,养成了垃圾分类和环保行为的习惯。
这种教育导向使得日本社会形成了良好的环保氛围。
总的来说,日本人的圾处置经验是一个集体努力的结果。
他们通过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和创新技术的应用,成功地减少了垃圾的数量并循环利用资源。
这种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成为了日本人生活的一部分,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日本垃圾分类学习第一类:可燃垃圾源。
包括厨房垃圾:食物残渣、茶叶烟灰、蛋壳等“生活垃圾”,尿不湿、不能再生的纸类(餐巾纸,包装袋等)、木屑、鲜花、小木棒、烟头等;塑料制品:水桶、录像带、光盘、笔;橡胶制品:胶皮手套、胶皮水管、皮球等;皮布制品:皮包、鞋、旧衣服、窗帘;已污损的塑料包装:洗发香波、洗洁精的瓶子,果酱塑料瓶、牙膏管等。
第二类:金属、陶器及玻璃制品。
包括陶瓷类:碗、陶瓷、砂锅等;玻璃制品:杯子、化妆品的玻璃瓶、电灯泡等;金属制品:菜刀、炊具、剪子、保温瓶、溜冰鞋、雨伞、打火机、手表、小型煤气罐、喷雾器、铝制品等;小型电器:熨斗、吹风机等。
第三类:可再利用资源类垃圾。
包括塑料类:方便面的塑料碗、一次性塑料水杯、豆腐、饭团和便当等的塑料包装盒、各种塑料包装袋、泡沫塑料缓冲材料、清洗干净的饮料、酒类、酱油、食用油、沙司、洗洁精的塑料瓶等;纸类:报纸、宣传单、杂志、蛋糕包装盒、信纸、硬纸箱等,面积大于明信片的纸张属于“资源垃圾”;金属类:罐头盒、易拉罐等;玻璃类:酒类、醋、酱油瓶、威士忌酒瓶、玻璃杯、啤酒瓶、玻璃渣等;其他:干电池、荧光灯管等。
第四类:大型垃圾。
包括电器类:如空调、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冰柜等;家具类:废旧家具、家用电器柜、被褥、电磁炉、电热器等;其他:如自行车、音箱、旅行箱等。
分类:垃圾分为10 类1、生活垃圾(可燃垃圾):包括食品残渣、吸油纸、贝壳、蛋壳、破损纺织品、吸尘器的灰卷、女同胞的“生理用品”、绷带、创可帖、草木以及其他任意边长不超过40cm 的可燃物等等。
生活垃圾必须使用调布市指定的橙色垃圾袋(超市有卖)盛放。
竹签、木棍需折成不长于40cm 再装袋。
盛装牛奶用的纸盒不属此类,后文专门有叙述。
2、不可燃垃圾:包括金属、陶瓷、橡胶、小型废旧电器、传统钨丝电灯、CD、雨伞、毛绒玩具、化妆品的瓶以及其他任意边长不超过40cm 的不可燃物。
不可燃垃圾必须使用调布市指定的蓝色垃圾袋(超市有卖)盛放。
垃圾分类的国际经验学习先进做法垃圾分类是目前全球各国都在积极推行的环保举措之一。
为了有效解决垃圾处理问题,各国纷纷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并采取一系列先进的垃圾分类做法。
本文将探讨几个国际上的垃圾分类经验和先进做法,以供参考。
一、日本的垃圾分类制度日本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垃圾分类的典范之一。
日本的垃圾分类法规十分细致,几乎涵盖了各类垃圾。
他们将垃圾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可回收垃圾以及有害垃圾四大类,每类垃圾都有其专门的分类和处理方式。
日本政府通过不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使整个垃圾分类系统趋于完善。
日本垃圾分类的先进之处在于他们不仅仅依赖于居民的自觉性,更侧重于强制性措施。
政府对于垃圾分类违规行为实施罚款制度,严厉打击不按规定分类垃圾的行为。
此外,还有严格的监督机制,将垃圾处理视为每个居民的责任。
二、德国的垃圾回收模式德国是欧洲垃圾回收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他们实行了高度有效的垃圾回收模式,以减少可回收材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德国将垃圾分为纸类、塑料类、玻璃类等各类可回收垃圾,居民需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投放。
德国政府还鼓励居民回收利用,并设立了大量的回收站点,方便居民回收投放。
德国垃圾回收的先进之处在于他们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垃圾回收的质量。
政府组织专业的回收公司负责垃圾的回收和处理,定期对回收公司进行审核和检查,防止所收集的可回收垃圾被误处理或被转卖。
三、新加坡的垃圾焚烧处理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家,土地资源有限,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垃圾填埋。
因此,他们采用了垃圾焚烧处理的方法,将垃圾通过高温焚烧转化为能源,同时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
新加坡垃圾焚烧处理的先进之处在于他们实施了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监控措施。
政府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对焚烧厂的排放进行严格监测,确保排放符合标准。
同时,他们还积极研究和推广垃圾焚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四、美国的可持续垃圾管理美国是一个大国,垃圾处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不同国家的垃圾分类实践垃圾分类是一项重要的环保举措,可以有效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并为可回收垃圾的再利用创造条件。
不同国家在垃圾分类实践方面有着各自的经验和措施。
本文将分析和比较几个国家的垃圾分类实践,包括德国、日本、美国和中国。
一、德国的垃圾分类实践德国在垃圾分类方面非常注重,他们采用了一种袋子分类的方法。
每个家庭都会收到几种颜色不同的垃圾袋,如蓝色袋子用于包装可回收垃圾,黄色袋子用于装有生活垃圾,绿色袋子则是专门用来装有有机垃圾。
这种分类的方法便于用户进行垃圾分类,并方便回收处理厂进行进一步的处置。
二、日本的垃圾分类实践日本被誉为垃圾分类的典范,他们实行了高度细分的垃圾分类制度。
日本将垃圾分为多个类别,如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有害垃圾、纸类、塑料类等。
并且根据不同的分类要求,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比如焚烧、回收、填埋等。
日本的垃圾分类制度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使得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更加高效和环保。
三、美国的垃圾分类实践相对于德国和日本,美国的垃圾分类实践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在不断完善。
一些城市开始推行可回收物单独收集和处理,鼓励市民将可回收物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出来。
此外,一些地区还致力于发展可生物降解的垃圾袋和容器,以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
美国的垃圾分类实践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但整体上正在朝着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四、中国的垃圾分类实践中国的垃圾分类实践经历了多个阶段,目前正处于推行的初期阶段。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一些城市采取了类似于德国和日本的袋子分类方式,也有一些城市采用了智能垃圾分类设备。
然而,由于垃圾分类意识的普及程度和执行力度的不一致,中国的垃圾分类实践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宣传推广不到位、设施和设备建设滞后等问题。
总结:不同国家的垃圾分类实践显示出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德国和日本通过完善的垃圾分类制度和高效的处置方式,实现了有效的废弃物管理和资源回收利用。
美国和中国则分别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但都在努力推进垃圾分类事业,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日本垃圾分类分析日本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行全国的垃圾分类,至今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循环经济模式。
在日本,政府不断完善有关垃圾处理的法律体系,企业也十分注重研发新的垃圾处理技术,民众的环保意识更是达到妇孺皆知的地步。
与日本相比,中国的垃圾分类制度还处于初始阶段,但堆积成山的垃圾以及由此产生的污染问题迫使我国不得不加快对垃圾分类制度的改革,因此我们可以从日本的垃圾分类制度中借鉴经验。
标签:日本;垃圾分类;生态文明;循环经济F741日本垃圾的主要分类日本人多地少,资源匮乏,为了最大程度的实现垃圾资源的回收利用,尽量减少对垃圾的焚烧和填埋处理,日本实行了一套严格、细致的垃圾分类回收制度。
日本人对垃圾的分类十分用心,在不同的城市和地区的垃圾分类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来说可将垃圾分为:“资源类垃圾”、“非资源类垃圾”、“粗大件垃圾”及“有害垃圾”这几大类。
1.1资源类垃圾资源类垃圾即可作为资源回收利用的垃圾,它是垃圾资源回收的中心环节。
这类垃圾包括的范围非常广,它涵盖了大部分的生活垃圾。
如塑料垃圾、纸质类垃圾、玻璃类垃圾、金属类垃圾等。
对于这列垃圾,不同的种类对于投放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对于一般的玻璃瓶、塑料瓶、水桶、需要清洗整理排放干净,而牛奶盒不但要清洗,而且要晒干、折叠整齐后才能扔。
这类垃圾必须放在政府推荐的垃圾袋中,如果有人放错垃圾袋,就会被拒绝回收,只能等待下次投放。
1.2非资源类垃圾非资源类垃圾主要是那些不能直接回收利用的垃圾,按照垃圾的性质也可将之细分为“可燃性垃圾”和“不可燃垃圾”。
(1)可燃垃圾。
这类垃圾大多是不能直接回收的燃烧垃圾,如厨余垃圾、文具用品类垃圾、橡胶类皮质垃圾等。
这类垃圾在整理、清洗、晒干后才能放在指定垃圾袋中。
(2)不可燃垃圾。
不可燃垃圾大多是不能回收、需要焚烧或其他特殊处理的垃圾,如就玻璃灯泡、碎玻璃、菜刀、打火机、喷雾器、废旧陶瓷制品等。
这类垃圾也需要分门别类处理:保温瓶、热水瓶、废旧灯泡等玻璃易碎品则需要用厚厚的报纸包,并且标上“危险”等字样;对于喷雾器等罐装压缩气体的金属制品,必须在瓶底打洞防止爆炸。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做得十分严格且相对成熟的国家。
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公司家庭,都要进行严格的垃圾分类。
日本居民扔垃圾时非常认真,他们会将废旧报纸和书本捆得非常整齐,将有水分的垃圾控干水分,锋利的物品用纸包好,用过的喷雾罐扎一个孔以防出现爆炸。
就连一个塑料瓶也要将瓶盖、瓶身以及外包装商标分开放置,并将瓶身用水涮干净、压扁后才投放进专用垃圾箱。
如此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与政府的有力推动是密不可分的。
严格法律,有法可依制定严厉的法律制度,确保垃圾分类有法可依。
日本制定并实施了相关法律,对垃圾分类处理进行规范。
如《废弃物处理法》《家电回收法》《关于包装容器分类回收与促进再商品化的法律》《食品回收法》等,都是与垃圾减量相关的法律。
在日本,如果不按规定扔垃圾,不仅会面临政府人员的说服和周围舆论的压力,还会受到严厉处罚。
比如,《废弃物处理法》中第25条14款规定:胡乱丢弃废弃物者将被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000万日元;如胡乱丢弃废弃物者为企业或社团法人,将重罚3亿日元。
法律还要求,公民如发现胡乱丢弃废弃物者要立即举报。
另外,日本政府还通过法律法规形式对垃圾收集日、具体投放时间、投放类型等进行了规定,居民如果错过了规定时间,就只能存到下个收集日再进行投放。
所以,在日本的街道上几乎不设垃圾桶,一般只在便利店门口和自动贩卖机旁边设置公共垃圾桶,或者在举办大型活动的时候会有临时的垃圾桶。
细化标准,有据可依在实施垃圾分类的初期,日本人仅将垃圾分为可燃烧与不可燃烧两类,分类效果不明显。
如今,日本垃圾分类的细化程度和复杂程度早已远远超出最初的设想。
他们将垃圾分类为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类、有害类几类,这几类再细分为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可分为孙项目。
如爱媛县新居浜市生活垃圾被分为可燃烧垃圾、不可燃烧垃圾、塑料容器和包装、瓶和罐、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标识的塑料瓶、废纸类、有害垃圾和大型垃圾8类。
看看日本、美国的垃圾分类不论日本右翼势力多么猖獗、多么可恨,也不论我们对日本这个民族怀有怎样的心态,我们对现代多数日本人的民族意识,文明意识、规则意识,环保意识和人的凝聚力不得不心存敬意。
一码是一码,善于发现人家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对人是如此,对一个国家民族同样如此。
从网上搜索了一点资料,让我们和自己对照一下。
日本、的垃圾分类初到日本的外国人,都会对其叹为观止的垃圾分类所折服。
瞥其一斑,日本的垃圾分类有以下几大特点。
一是分类精细,回收及时。
最大分类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类,有害类,这几类再细分为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可分为孙项目,以此类推。
可燃类:简单讲就是可以燃烧的--但不包括塑料,橡胶制片,一般剩菜剩饭,和一些可燃的生活垃圾都属于可燃垃圾。
资源类:报纸,书籍,塑料饮料瓶,玻璃饮料瓶不可燃类:废旧小家电(电水壶,收录音机)衣物,玩具,陶瓷制品,铁质容器。
粗大类:大的家具,大型电器(电视机,空调),自行车。
前几年横滨市把垃圾类别由原来的五类更细分为十类,并给每个市民发了长达27页的手册,其条款有518项之多。
试看几例:口红属可燃物,但用完的口红管属小金属物;水壶属金属物,但12英寸以下属小金属物,12英寸以上则属大废弃物;袜子,若为一只属可燃物,若为两只并且“没被穿破、左右脚搭配”则属旧衣料;领带也属旧衣料,但前提是“洗过、晾干”。
不过,这与德岛县上胜町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该町已把垃圾细分到44类,并计划到2020年实现“零垃圾”的目标。
在回收方面,有的社区摆放着一排分类垃圾箱,有的没有垃圾箱而是规定在每周特定时间把特定垃圾袋放在特定地点,由专人及时拉走。
如在东京都港区,每周三、六上午收可燃垃圾,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周二上午收资源垃圾。
很多社区规定早8点之前扔垃圾,有的则放宽到中午,但都是当天就拉走,不致污染环境或引来害虫和乌鸦。
二是管理到位,措施得当。
外国人到日本后,要到居住地政府进行登记,这时往往就会领到当地有关扔垃圾的规定。
日本垃圾分类措施简介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地区。
由于这些因素,垃圾处理和垃圾分类一直是日本政府和居民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日本的垃圾分类措施是全球闻名的,并且被认为是非常成功的。
本文将介绍日本的垃圾分类措施,包括其背景、政府的角色、居民的责任以及取得的成就。
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水平的增加,日本面临了越来越多的垃圾问题。
过去,垃圾处理主要是通过焚烧或填埋来进行。
然而,这种方式不仅浪费资源,还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政府决定实施垃圾分类措施。
政府的角色日本政府在推动垃圾分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法规,以规范垃圾的分类和处理。
政府还组织了宣传活动,向居民们普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意识。
此外,政府还与垃圾处理公司合作,建立了垃圾处理设施,并提供资金支持。
居民的责任在日本,居民有义务参与垃圾分类。
居民需要将垃圾分成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和有害物三类。
可回收物包括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不可回收物主要是食物残渣、纸巾等,而有害物则包括电池、荧光灯等。
居民需要按照规定的分类要求将垃圾放置在指定的垃圾箱中,并确保准确分类。
居民还需要积极参与垃圾回收和再利用活动,例如废纸回收、家电回收等。
成就日本的垃圾分类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根据统计数据,日本的垃圾处理率在近年来保持在90%以上的高水平。
通过有效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日本成功地减少了对焚烧和填埋的依赖,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
此外,垃圾分类还为日本创造了经济效益,通过回收利用垃圾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
垃圾分类措施的成功也使日本成为了其他国家在垃圾处理和垃圾分类方面的学习对象。
总结日本的垃圾分类措施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政府、居民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使得这一措施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垃圾分类,日本成功地减少了垃圾产生的环境污染,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其他国家和地区可以从日本的经验中学习,并借鉴其成功的垃圾分类模式。
日本的垃圾分类第一类:可燃垃圾厨房垃圾(菜叶子、剩菜剩饭、蛋壳等“生垃圾”),不能再生的纸类(餐巾纸,面积大于明信片的纸张属于“资源垃圾”),木屑及其他(小棒棒棍棍、草草、烟头、湿毛巾、尿不湿、宠物粪便、宠物用灰沙、干燥剂、抗氧化剂等)方法:厨房垃圾需要沥干水分用报纸包好、棍棒类砍成约50厘米的长度捆牢,食用油或废油需要用抹布擦干净,瓶口用报纸封堵,牛奶盒尽量回收到设在超市门口的回收箱。
第二类:塑料瓶类饮料、酒类、酱油等塑料瓶(装饮料、果汁、茶、咖啡、水等的塑料瓶),酒类(日本酒、烧酒、料酒瓶等塑料瓶),酱油食用油、沙司、洗洁精的塑料瓶属于“可回收塑料”方法:拧开瓶盖,揭开塑料商标,用水洗净瓶内、压扁瓶身,装入透明或半透明塑料袋里第三类:可回收塑料商品的容器或包装袋、蛋糕、蔬菜的口袋、方便面的口袋、洗头香波洗洁精的瓶子,蛋黄酱塑料瓶、牙膏管洋葱或橘子等的网眼口袋,超市购物袋方法:洗净并撕下附着在口袋上东西,剪开蛋黄酱或番茄酱的塑料瓶将会利于清洗瓶罐的塑料盖也属于可回收塑料、装食物的发泡包装尽量回收到设在超市门口的回收箱第四类:其他塑料容器、包装以外的塑料、录像带、cd及其盒子、洗衣店的口袋、牙刷、圆珠笔、塑料玩具、海绵、拖鞋、鞋类、布制玩具等方法:含有金属或陶瓷的物品属于“不可燃垃圾”,软管类需要剪成30厘米的长度第五类:不可燃垃圾陶瓷类(碗、陶瓷、砂锅等)、小型电器(熨斗、吹风)其他(耐热玻璃、化妆品的玻璃瓶、保温瓶、溜冰鞋、雨伞、热水瓶、电灯泡、一次性取暖炉、一次性和非一次性打火机、铝制品、金属瓶盖)方法:耐热玻璃、化妆品瓶与其他玻璃的溶解温度不同,故不能一起回收,需视为“不可燃垃圾”一次性打火机必须用尽第六类:资源垃圾纸类(报纸、宣传单、杂志、蛋糕包装盒、信纸、硬纸箱等)布类(旧衣服、窗帘等)金属类(锅、平底锅、金属制罐子、空罐子(喷雾器的管子必须用尽),玻璃类(酒类、醋、酱油瓶、威士忌酒瓶、玻璃杯、啤酒瓶、玻璃渣等)方法:硬纸箱需要折好、报纸杂志等用绳索捆牢喷雾器瓶子必须用尽,在无火且通风的地方将瓶身凿开若干小孔、啤酒瓶尽量返还商铺第七类:有害垃圾荧光棒、干电池、体温计(用水银的体温计)有害垃圾必须与资源垃圾必须装入不同的垃圾袋充电电池尽量回收到商铺的回收箱方法:装有荧光棒、干电池、体温计的垃圾口袋上必须注明“有害”二字未使用水银的体温计属于“不可燃垃圾”第八类:大型垃圾家电回收法规定范围内的电器(空调、电视、冰箱、洗衣机、冰柜)家具、家用电器(柜子、被褥、电磁炉、炉子等)其他(自行车、音箱、行李箱等)处理大型垃圾需要打电话预约,并支付一定“处理费”。
关于日本垃圾分类的背景描述日本在垃圾分类及处理方面的意识和技术居世界前列。
最早在日本市民层面开始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始于在日本各地进行的垃圾处理活动,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1971年发生在东京的垃圾战争,由于将未经分类的垃圾送到了集中分布于江东区等海湾地区的垃圾焚烧厂进行不完全燃烧,最终产生了黑烟,在海湾地区形成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
1974年,在广岛发生了因垃圾处理不当造成的环境问题,第二年政府发布了紧急情况宣言,广岛在全国率先开始了五大种类垃圾的回收。
20世纪90年代是日本社会改变对垃圾的看法,形成国民环保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社会各界经过反复试验和不断探索,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垃圾分类,并设立特殊垃圾回收点,从回收的垃圾中提取可利用资源,这为日后日本垃圾分类的形成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府的责任第一,政府制定详细严苛的关于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处理以及违反的惩罚条目的三层法律法规。
第一层次也可称为基础层次的《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第二层次是综合性的2部法律,《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和《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第三层次是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的具体法律法规。
有的地方政府还会针对辖区内的实际情况制定适用于本地的更苛刻的法律或者惩处条例。
第二,政府进行多层级处理的方法。
对于环境的处理按照从全国1到各个市区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从全国层面来说,有关环境大臣必须要制定符合全国环境治理的有关方案,并且在处理过程中要听取其他府县知事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实施。
在下级层面,必须要按照环境大臣制定的基本方针来进行具体的政策制定。
第三,市町村负责处理生活垃圾。
市町村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开展垃圾处理会议,找到适合自己地区垃圾处理的最佳方案。
可以对区域内废弃物和垃圾排放量最多的土地或者工厂占有者提出要求,制定相关的废弃物减排措施。
受到市町村约束的还有相关企业,企业必须要建立记账薄,记录企业内部的垃圾排放量,按照环境法律规定在固定时间上交记账薄接受检查。
--●国外动态日本城市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体系解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消耗量迅速增长,废弃物产生量不断增加,废弃物性状的多样化等问题也日益严峻。
因此,如何有效地对城市生活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
日本的生活垃圾处理和循环利用体系经历了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目前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本文介绍了日本都市固体废弃物分类、回收、处理、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一些主要内容。
为了构建循环型社会,应尽量抑制废弃物的产生,把产生的废弃物作为资源进行循环利用。
希望日本的经验和经过实践检验的先进技术及完善的废弃物处理体系能够为全球的环保事业及资源循环利用做出贡献。
1.日本生活垃圾回收体系介绍日本将生活垃圾称为“废弃物”,废弃物分成一般废弃物、产业废弃物和有毒有害废弃物3大类,生活垃圾属于一般废弃物。
当前,日本的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粗大垃圾和资源垃圾。
具体的分类体系如下。
(1)可燃垃圾包括厨余垃圾、报纸、纸箱、纸盒、杂志、旧布料、包装容器等。
垃圾丢弃方法:放入市指定的垃圾袋丢弃。
(2)不可燃垃圾包括金属、玻璃、破碎的家电制品、陶瓷器、塑料等。
垃圾丢弃方法:放入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袋丢弃。
(3)粗大垃圾包括白色家电类(电视机、空调机、冰箱/柜、洗衣机)、金属类、家具类、自行车、陶瓷器类、不规则形状的罐类、被褥、草席等。
垃圾丢弃方法:首先,测量垃圾的大小。
最长的部分的长度为50cm 以上的物品被认定为大型垃圾,2m 以上以及70kg 以上的物品不收集,需要预约大型垃圾受理中心处理。
其次,按照长度交完粗大垃圾处理费用之后丢弃。
(4)资源垃圾包括饮料瓶、茶色瓶、无色透明瓶、可以直接再利用的瓶类。
垃圾丢弃方法:罐清空后冲洗,然后放入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袋丢弃。
具体的回收和处理体系如图1。
图1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倒放垃圾根据垃圾种类有所不同,按照垃圾倒放日历,务必在规定的日期,时间(当天早上8点以前)倒放在指定的垃圾点。
日本厨房垃圾分类中国人到日本定居或留学,最抓狂的事情恐怕要数扔垃圾了。
在日本,扔垃圾不但要分种类,还要分时间,一本垃圾分类的说明细则竟长达27页,甚至连天天负责此事的日本主妇都要对照着才记清。
要是谁家分错了,那可是老丢人的事儿了!那么日本厨房垃圾分类是怎样进行的呢?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垃圾生产量最少的国家,每年只有410公斤,同时也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
日本把厨房垃圾分生活垃圾,玻璃,塑料,金属等可利用垃圾几类就可以了。
然后比较麻烦的就是要看着日历仍,每天倒什么垃圾各个地方都有各自的规定。
从1980年开始,日本逐步建立起一套近乎苛刻的垃圾分类制度。
每年12月,日本的每一家住户都会收到一张来年的特殊“年历”:每月的日期都用黄、绿等不同的颜色来标注,每一种颜色代表哪一天可以扔哪种垃圾。
比如,厨房垃圾,每周三和周五才能扔。
“年历”上还配有各种垃圾的漫画,告诉人们不可回收的垃圾包括哪些,可回收的垃圾包括哪些。
如果不严格照规程分类操作、按规定时间扔到指定地点的话,将面临巨额罚款。
日本的垃圾分类标准严格而细致。
即使是信封,也不能放在纸类回收,因为有胶水,必须放在可燃的垃圾类别里。
日本高度重视餐厨垃圾回收处理,朝野各界纷纷配合。
日本最近开发出可以在24小时以内分解及消化餐厨垃圾的完全除臭型垃圾处理机。
该产品采用由环境生物化学研究所开发出的细菌和由富士电机开发的控制分解及消化的软件,用机械来模仿类似人体的结构,通过导入的控制系统实现温度、感觉神经以及连锁动作等功能。
比如,由相当于人体肺部的部分对恶臭进行处理,而水蒸汽等则导入“肾脏”进行过滤。
另外该产品还具有“排泄”矿物质等无机成分的功能。
利用真空吸附法将转基因培养的好氧性纤维素菌、淀粉分解菌、动植物分解菌以及动物性蛋白分解菌等菌株固定陶瓷球上,投入处理机中,用来处理餐厨垃圾。
菌体在陶瓷球中可以保持活力,可长时间使用,无需更换和添加,对于投入的餐厨垃圾不需要进行脱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