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无线电广播接收机的基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3.61 MB
- 文档页数:29
目录摘要 (1)引言 (2)1 无线电广播接收机的基础知识 (2)1.1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 (2)1.1.1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 (3)1.1.2无线电广播收音机 (5)2收音机的背景与发展 (6)2.1收音机的背景 (6)2.2收音机的发展 (7)3全硅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 (9)3.1超外差式收音机工作原理 (9)3.2超外差式收音机电路分析 (11)3.3元器件说明 (15)3.4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 (19)3.4.1安装 (19)3.4.2调试及故障排除 (22)4结束语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6)附录1 (27)附录2 (28)全硅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装配与调试卞盼盼摘要: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已渗透到电子系统和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的各个环节,个中软件应用到电子设计,使电路的设计、调整和改进更加高效便捷。
简单分析了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组装和调试。
现在的9018将原来的插座改为立体声耳机插座,电路原理图未变,步线有所调整。
更改后的收音机灵敏度更高、声音更洪亮、用途更广泛,适合MP3、单放机等机型所使用的耳机。
散件为3V 低压全硅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具有安装调试方便、工作稳定、生硬洪亮、耗电省等优点。
它由输入回路高放混频级、一级中放、二级中放、前置低放兼检波级、低放级和功放级等部分组成,接受频率范围为535KHZ~1605KHZ的中波段。
关键词:高放混频级低放兼检波级低压全硅管Abstract: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technology has infiltrated into electronic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in all aspects, in a software applicati on to the electronic design and simulation, circuit design, adjust and improve more effici ent convenient.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superheterodyne AM radio circuit and the principl e of assembly and debugging. Now the 9018 the original stereo headphone socket to socket, circuit schematics unchanged, infantry line adjustments. After the change of radio sensiti vity higher, sound more resonant, more extensive use for MP3, player models, such as by us ing headphones. Parts of 3 V low-voltage of the silicon six superheterodyne radio, with th e installation debugging convenience, the stability, rigidity, whose advantages in power c onsumption. It is the importation of high-level radioactive mixer circuit level, in a rele ase, the two-in, pre-release of the detection of low-level, low-level and on the high-leve l and other components, to accept the frequency range of 535 KHZ~ 1605KHZ in the band.Key Words: Mixing high-level, Low-level detection , Low-voltage of the silicon引言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性能好以及易于使系统整机实现少调整和不调整等优点,通信电路也正迅速向这方向发展。
a类无线电考试题库A类无线电考试题库无线电通信技术是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海、气象、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等领域。
A类无线电考试是无线电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题库内容覆盖了无线电通信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设备操作、法规标准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A类无线电考试题库的主要内容概述:一、无线电通信基础知识1.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包括地波、天波、直射波等。
2. 无线电波的频率、波长、速度之间的关系。
3. 无线电通信的调制方式,如调幅(AM)、调频(FM)、调相(PM)等。
4. 无线电信号的解调原理与方法。
5. 无线电通信中的噪声和干扰类型及其影响。
二、无线电通信原理1. 无线电发射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无线电接收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 天线的基本类型、特性及其选择方法。
4. 无线电波的反射、折射、散射、衍射现象。
5. 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与处理。
三、无线电通信设备操作1. 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无线电接收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天线的架设、调整和维护。
4. 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5. 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测试与校准。
四、无线电通信法规与标准1. 无线电频率的分配与管理。
2. 无线电设备的发射功率、频率稳定性等技术要求。
3. 无线电通信中的保密与安全措施。
4. 无线电通信中的干扰处理与协调。
5. 国际无线电通信法规与标准。
五、无线电通信技术应用1. 移动通信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2. 卫星通信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3. 数字通信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4. 无线电导航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5. 无线电遥控与遥测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六、无线电通信系统设计1. 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组成与设计原则。
2. 无线电通信网络的规划与优化。
3. 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与冗余设计。
4. 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5. 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测试与评估。
小常识1.对讲机的通话距离有多远无线电通信没有"距离"这个指标,因为超短波通信为视线传播,信号受建筑物、丘陵、树林、电磁场等阻挡和干扰,影响实际通话距离和质量。
在理想状态下(无任何阻挡和干扰)专业对讲机的通话距离在10公里以上甚至更远,而实际通话距离一般只有3~5公里,在有高大建筑物、高山阻挡或空间电磁场干扰严重的情况下,通话距离有时会很短甚至无法通信。
2.使用对讲机为什么有频率限制为保证众多用户通话不受干扰以及合理地利用频率资源,国家对对讲机的使用频率进行了划分,规定不同的行业使用相应的频率。
用户在购买对讲机的时候,要向当地无线电管理部门申请使用频率。
3.大众消费能够买对讲机吗信息产业部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已经颁布了关于公众对讲机管理的通知,从2001年12月6日开始,设置和使用发射功率不大于瓦,工作于指定频率的无线对讲机,不需领取执照,免收网络使用费,使用人或单位只需在购买时填写一份「登记卡」,即可马上使用。
民用对讲机可一对多快速通话,在手提电话不能通达的地方和通话费过高的地方,其优越性尤为突出。
4.购买对讲机需要办理哪些手续%使用无线对讲机需占用频率资源,所以必须向当地无线电管理部门申请,待批准后方可购买使用。
第一步:向无线电管理部门或指定经销商领取"设置无线电台申报表"。
第二步:填写表格,使用地区、购买数量、用途必须填写清楚并加盖单位公章。
第三步:持申报表向所在地管理部门申报备案,经核准后在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并将表格退还申请人。
第四步:持申请表向无线电管理部门申报。
核准并批复使用频率后,发给申请人"准购证"。
第五步:持"准购证"购买对讲机。
第六步:持对讲机及"准购证回执"到无线电管理部门验机并交纳频率占用费等。
无委发给"无线电台执照"。
对讲机功能术语解释:1. 监听(MONITOR)为接受弱小信号而采用的一种收听方式。
教后记*A •引入1 •无线电信号的初步概念新课 2.无线电接收机B .新授课10.1.1 无线电波 一、无线电波1 •概念:当一根导线中通过高频电流时,导线的周围就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 周围又产生变化的电场,而变化的电场周围再产生变化的磁场。
这种电场和磁场的交替变 化向四周传播并能把能量传送出去的波,称为电磁波,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无线电波。
2.公式:. c扎=—f解c = 3X io 8m/s ,如波长;c :波速;f :信号频率。
例:频率为1 000 kHz 的无线电波,其波长为多少? 解: k = — = ―3―10~~- m = 300 mf 1000 勺03结论:不冋频率的无线电波,其波长不冋,频率越咼,波长越短;频率越低,波长越 长。
过渡:由于不冋波长的信号,其主要用途,传播距离不冋。
因此,为了便于分析和应 用,一般将无线电波划分为若干区域。
3 •无线电波的波段划分(见下表)二、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1地面波传播(表面波传播)农而波「地球///(1)概念:无线电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到达接收点的传播方式,叫做地面波传播。
(2)特点:长波,中波及部分短波能利用表面波传播方式传到数百公里的距离。
2 •天波传播1 概念:无线电波向天空辐射,经由天空中的电离层反射到达地面接收点的传播方式,叫做天波传播。
2 特点:电离层内含有电子和离子,也就相当是由导电物质组成的导电层,所以对一定波长范围内的无线电波具有反射作用。
3.空间波传播(视距直线传播)(1)概念:无线电波在大气层低层空间沿直线传播到达接收点的传播方式,叫做空间波传播(2)特点:电波在传播途中走的是直线, 并且由于地球是个椭圆球体,在地面传播距离只能限于视距离之内,所以又叫视距离直线传播。
练习习题十10—2小结无线电波f传播方式布■/M习题十10—1课! 题页10.1.2无线电广播的发射与接收课型新课授课班级授课时数1教学目标1 •理解无线电广播发射的原理2 •理解无线电接收机的方框图教 〔学重点无线电发射原理教学难点调制的工作过程学* ? :情分析Jil?教学效果教后记A •复习1无线电波的频率与波长的关系是什么?2 •无线电波有哪几种传播途径?B.引入众所周知,音频信号(20 Hz •、20 k Hz )由于其频率很低,无法实现远距离传输,而无线电技术的主要任务是利用电磁波将各种电信号从发送者传递给接收者,以达到远距离传递消息的目的。
一、基础知识1.1 填空题1.1864年,由著名的物理学家_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后来赫兹又通过一系列的实验验证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并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2.1887年赫兹首先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3.在空中以一定速度传播的交变电磁场叫电磁波4.电磁场场强标准单位为伏特每米(或V/m),磁场场强的单位为安培每米(或A/m),功率通量密度的标准单位为瓦特每平方米(W/m2)5.在国际频率划分中,中国属于第三区6.通常情况下,无线电波的频率越高,损耗越大,反射能力越强,绕射能力越低7.无线电波甚高频(VHF)的频率范围是从30MHz 到300MHz8.IS-95标准的CDMA移动系统的信道带宽为1.23MHz9.在1800~1805MHz有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系统,这个系统是TD-SCDMA10.20XX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中,频率规划到1000G Hz。
11.600MHz无线电波的波长是0.5 m 。
12.0dBW= 30 dBm,1V=0 dBv= 60 dBmv= 120 dBμV13.f0=2f1-f2是三阶一型互调,f0=f1+f2-f3是三阶二型互调。
14.dB(pW/m2)是功率通量密度参数的单位。
15.输出输入曲线上的电平根据线性响应被减少1dB的点叫1dB压缩点16.最简单的检波器元件是晶体二极管。
17.带外发射指由于调制过程而产生的刚超出必要带宽的一个或多个频率的发射。
18.杂散发射指必要带宽之外的一个或多个频率的发射,其发射电平可降低而不致影响信息的传输,但带外发射除外。
19.Okumura模式的适用频段范围是UHF ; Egli 模式的适用频段范围是VHF 。
20.在多径传播条件下,陆地移动无线设备所收到的射频信号,其包络随时间(或位置)的快速变化遵循瑞利分布律,这种衰落叫瑞利衰落21.“频率划分”的频率分属对象是业务,“划分”用英文表示为Allocation ;“频率分配”的频率分属对象是地区或国家或部门,“分配”用英文表示为Allotment ;“频率指配”的频率分属对象是电台,“指配”用英文表示为Assignment22.无线通信系统中常用的负载阻抗为50 欧姆23.一般而言,通信系统是由收信机、发信机及传输信道三部分组成24.短波主要是靠地波、天波和反射波传播25.超短波主要是靠直射波和反射波传播26.微波、卫星主要是靠直射波传播,频率高时受天气变化的影响较大27.我国GSM的双工间隔为45MHz28.占用带宽的测量方法通常为99%功率比法和频谱分析x-dB法,如6dB与26dB上测定带宽的方法,作为一种带宽估算29.灵敏度是指接收机能够正常工作的最小输入电平30.卫星链路是一个发射地球站和一个接收地球站通过卫星建立无线电链路31.对给定的发射类别而言,其恰好足以保证在相应速率及在指定条件下具有所要求质量的信息传输所需带宽称为必要带宽32.电台(站)是指为开展无线电通信业务或射电天文业务所必需的一个或多个发信机或收信机,或发信机与收信机的组合(包括附属设备)33.某一调频信号,其基带信号频率为fm,相位偏差为m f,当m f≤0.5时,其频谱宽度B近似为2fm34.扩频技术有三种类型,它们是直接序列扩频、跳频扩频以及直接序列和跳频的混合制式35.数字调制最基本的调制方式有:幅度键控ASK、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36.在HF频段,传播介质主要是电离层。
无线电接收器原理无线电接收器是一种能够接收无线电信号并将其转换成可供人们听到或者看到的声音或图像的设备。
它在现代通信和广播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线电接收器的原理是基于电磁波的接收和解调,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无线电接收器的原理。
首先,无线电接收器的核心部件是天线。
天线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会被送入接收机的前置放大器中进行放大。
前置放大器的作用是增强信号的强度,以便后续电路对其进行处理。
经过前置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会被送入混频器。
混频器是无线电接收器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将不同频率的信号混合在一起。
在混频器中,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会与由本地振荡器产生的参考信号进行混合。
混频器的输出包含了原始信号频率的和频、差频以及本地振荡器频率。
这些混频后的信号会被送入中频放大器进行放大。
经过混频器混合后的信号会被送入中频放大器进行放大。
中频放大器的作用是进一步增强信号的强度,并且滤除掉不需要的高频和低频信号。
经过中频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会被送入解调器进行解调。
解调器是无线电接收器中的另一个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将调制过的信号转换成原始的基带信号。
在解调器中,信号会经过解调电路进行解调,最终输出成为可供人们听到或者看到的声音或图像。
解调后的信号会被送入音频放大器进行放大,最终输出到扬声器或显示器上。
综上所述,无线电接收器的原理是基于天线接收信号、前置放大器放大信号、混频器混合信号、中频放大器放大信号以及解调器解调信号。
这些部件共同协作,将无线电信号转换成人们可以感知的声音或图像。
无线电接收器在现代通信和广播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原理也为我们理解无线电通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总之,无线电接收器的原理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密的系统工程,它的核心在于将无线电信号转换成人们可以感知的声音或图像。
通过对无线电接收器原理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无线电通信的工作原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广播基本常识、收音机选择及收听经验收听广播有10多年了,也很喜欢收音机,通过对一些资料的摘录、整理和自己的经验,总结了一些文字,供新人参考,在选择机器和收听上少走弯路。
不对的地方,欢迎大侠们指正。
无线电广播常识篇一、广播基本概念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具有多种功能的现代化的传播工具。
1、广播的好处:(1)广播节目丰富多彩:从地域看,有本地的、国内的、国外的节目;从内容上看,有新闻实事、气象预报、交通信息、股市行情、流行音乐、外语教学、科技知识等。
(2)听众参与性强,比如可以点播歌曲,基本上是免费的。
(3)无需付费,只要有收音机就行,购置一台一般的收音机的价格只有几十至百元左右。
(4)接收信息方便,现时的收音机体积小,虽然在家里没了它的摆设位置,但它却被做进了MP3、手机、圆珠笔里,钻进了人们的口袋里,携带容易,走到哪里都可以听。
(5)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因线路受损,没有了固定电话和移动通讯,没有电也就看不了电视,这个时候,广播就成了灾民与外界联系的唯一渠道,他们既可以通过广播了解到外界救援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广播寻找与自己失去联系的亲人。
2、广播的分类:从传播手段看,广播分两大类:①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为无线广播;②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为有线广播。
从传播媒介看,广播也可分为两大类:①仅仅传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简称广播;②传送声音、图像的,称为电视广播。
从广播信号的调制方式分为:调频(FM)广播与调幅(AM)广播两种。
从使用的无线电波段分为:长波(LW)、中波(MW)、短波(SW)和超短波。
目前,长波、中波、短波广播使用的均为调幅模式;调频广播使用的是超短波波段。
3、广播的原理人的声音在空气中只能传播几十或上百米,怎样才能把声音传到很远的地方去呢?无线电广播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无线电波传播的速度近似于光速,而且传播时衰减很慢,自身能量在传播过程中消耗很小,其波形基本上不会随时间而改变,我们就是利用无线电波这两个特性来传输信号的。
10无线电广播接收机的基础知识课题10.1.1无线电波课型新课授课班级授课时数 1 教学目标1.了解无线电波的基础知识2.培养学生学习无线电通信的兴趣教学重点无线电基础知识教学难点无线电播的传播方式学情分析教学效果新课 教后记A .引入1.无线电信号的初步概念 2.无线电接收机B .新授课10.1.1 无线电波一、无线电波1.概念:当一根导线中通过高频电流时,导线的周围就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又产生变化的电场,而变化的电场周围再产生变化的磁场。
这种电场和磁场的交替变化向四周传播并能把能量传送出去的波,称为电磁波,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无线电波。
2.公式:fc =λ 解c = 3×108m/s ,λ:波长;c :波速;f :信号频率。
例:频率为1 000 kHz 的无线电波,其波长为多少? 解:m 300m 10100010338=⨯⨯==f c λ 结论: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其波长不同,频率越高,波长越短;频率越低,波长越长。
过渡:由于不同波长的信号,其主要用途,传播距离不同。
因此,为了便于分析和应用,一般将无线电波划分为若干区域。
3.无线电波的波段划分(见下表)波段名称 波长范围 频率范围 频段名称 用 途短长波 104~105m 30~3kHz 甚低频VLF 海上远距离通信 长 波 103~104m 300~30kHz 低频LF 电报通信 中 波 2×102~103m 500~300 kHz 中频MF 无线电广播中短波50 ~2×102m6 000~1500 kHz中高频IF电报通信、业余者通信短波10~50m 30~6 MHz 高频HF 无线电广播、电报通信和业余通信米波1~10m 300~30 MHz 甚高频VHF 无线电广播、电视、导航和业余通信分米波1~10dm 000~300 MHz 特高频UHF 电视、雷达、无线电导航厘米波1~10cm 30~3GHz 超高频SHF 无线电接力通信、雷达、卫星通信毫米波1~10mm 300~30GHz 极高频EHF 电视、雷达、无线电导航亚毫米波1mm以下300GHz以上超级高频无线电接力通信二、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1.地面波传播(表面波传播)(1)概念:无线电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到达接收点的传播方式,叫做地面波传播。
(2)特点:长波,中波及部分短波能利用表面波传播方式传到数百公里的距离。
2.天波传播(1)概念:无线电波向天空辐射,经由天空中的电离层反射到达地面接收点的传播方式,叫做天波传播。
(2)特点:电离层内含有电子和离子,也就相当是由导电物质组成的导电层,所以对一定波长范围内的无线电波具有反射作用。
3.空间波传播(视距直线传播)(1)概念:无线电波在大气层低层空间沿直线传播到达接收点的传播方式,叫做空间波传播(2)特点:电波在传播途中走的是直线,并且由于地球是个椭圆球体,在地面传播距离只能限于视距离之内,所以又叫视距离直线传播。
练习习题十10 2无线电波→传播方式小结习题十10 1布置作业课题10.1.2无线电广播的发射与接收课型新课授课班级授课时数 1 教学目标1.理解无线电广播发射的原理2.理解无线电接收机的方框图教学重点无线电发射原理教学难点调制的工作过程学情分析教学效果教后记新课A.复习1.无线电波的频率与波长的关系是什么?2.无线电波有哪几种传播途径?B.引入众所周知,音频信号(20 Hz 20 k Hz)由于其频率很低,无法实现远距离传输,而无线电技术的主要任务是利用电磁波将各种电信号从发送者传递给接收者,以达到远距离传递消息的目的。
C.新授课10.1.2无线电广播的发射与接收一、无线电广播的发射1.问题的提出(1)音频信号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而且衰减很快,不能传得很远。
(2)只有当天线的尺寸与信号波长相比拟时,才会有足够强的电磁波从天线辐射出去,而制造出长度与音频波长相当的天线是不可能的。
即使可以发射,由于各发射台频率相近,必然干扰,接收者也无法选择出某一需要的信号。
2.解决的办法为了将原始电信号通过空间传到远方去,必须借助于频率更高(波长更短)的电磁波,利用高频电磁波将低频的电信号“携带”到空间去,这样,天线的尺寸就可以比较短,而不同的电台可以采用不同频率的高频电磁波,彼此互不干扰,接收者也就可以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某一信号了。
3.无线电调幅发射机的方框图(1)组成:a.低频部分,用于声音的变换与放大。
b.高频部分,包括高频振荡的产生、放大、调制和高频功率放大。
c.传输线与天线部分,作用是把已调制的高频信号由传输线发射至空间。
d.供电系统。
(2)工作过程:话筒和音频放大器的作用是把声音变换成调制器所需的一定强度的音频电信号,高频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高频正荡波信号,即载波,它的频率叫载频。
在广播发射机中,高频振荡器所产生的频率不一定就是所需载频,功率也较小,往往需要用倍频器将载频提高,再经高频功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最后由天线发射出去。
二、无线电广播的接收。
1.简单调幅接收机方框图2.工作过程由发射机发出的电磁波,经接收机无线接收,感生出电信号,由于空中存在着众多电台发射的不同频率的已调波,所有要从无线感生出的不同频率的已调波信号中选取出需要收听的信号,这一任务,由接收机的输入电路来完成。
而输入电路选出的信号,不能直接用来推动扬声器(或耳机),必须把它恢复成音频信号,这种从已调信号中检取出音频信号的过程,叫做解调。
解调器就是用来还原出音频信号的,最终,将音频信号由扬声器还原出声音。
简述无线电广播的发射与接收过程练习发射——接收(完成通信)小结习题十10 4布置作业课题10.1.3无线电广播收音机课型新课授课班级授课时数 2 教学目标1.理解调制的原理2.掌握调幅波及调频波的形成3.认识直接放大式调幅收音机的方框图,了解其工作原理教学重点调制原理及方式教学难点接收机的构成方框图及原理学情分析教学效果教后记新课A.复习1.请说出一台发射机的基本组成2.画出简单调幅接收机的方框图B.引入如前所述,高频振荡信号将低频信号携带至空间是怎样携带的?C.新授课10.1.3无线电广播收音机一、调制1.概念:用低频信号控制高频振荡的过程,称为调制。
2.方式:I调幅(AM):用低频信号控制高频振荡的幅度,称为调幅。
调制信号(低频),见图(b);载波(高频),f C 一定,幅度一定,见图(a);调幅波:f A = f C,调幅波的振幅随调制信号的幅度变化而变化,见图(c);调频波:幅度不变,调频波的频率随调制信号的幅度变化而变化,见图(d);II调频(FM):用低频信号控制高频振荡的频率称为调频。
III调相(PM):用低频信号控制高频振荡的相位称为调相。
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调幅→检波;调频→鉴频。
二、无线电广播收音机1.概念:指接收广播电台播音的无线电接收机。
2.分类:(1)按元器件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
(2)按电路特点分:直接放大式,超外差式。
(3)按波段分:中波,短波。
(4)按调制方式分:调幅,调频。
(5)按电源分:交流,直流,交直流。
(6)按用途分:汽车收音机,电唱收音两用机,收录两用机,收扩两用机,立体声收音机等。
3.直接放大式调幅收音机组成方框图信号流程:无线感应到各电台的信号→输入回路(输入回路起到选频(选台)的作用,选出某一电台的信号)→高频放大器(高频放大器将微弱的电信号进行直接放大,不改变其频率)→检波器(检波器从调幅波中还原出原始的调制信号,完成解调的任务)→低频电压放大器(低频放大)→低频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扬声器(电→声)特点:电路简单,易于安装,性能不稳定,灵敏度和选择性较差。
简述无线电广播的发射与接收过程练习调制与解调,简单直接放大式调幅收音机的构思。
小结习题十10 3布置作业课题10.2.1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工作原理课型新课授课班级授课时数 1 教学目标1.理解变频构想2.掌握超外差接收法教学重点超外差接收法教学难点变频、混频原理学情分析教学效果教后记新课A.复习1.什么叫调制,调制有几种方式?2.简述直接放大式调幅收音机组成方框图。
造成直接放大式收音机性能不稳定及灵敏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高频放大器很难实现宽频带高增益放大,如何克服呢?B.新授课10.2.1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工作原理一、变频1.问题的提出:为了有效地对信号进行解调,必须对高频信号放大几万倍甚至几百万倍。
若直接放大会遇到两个困难:(1)频率很高时,要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做得很大是不容易的,而且各级放大易引起自激振荡。
(2)要在频段很宽的范围内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大致一样也是很难的。
2.解决的方法:如果把不同频率的高频信号,在保持其调制类型(如AM,FM等)和调制参数(如调制频率,调制系数等)都不变的条件下,先变换成一个载波频率较低且固定不变的中频,然后对这个固定的中频信号再进行放大,就可以既提高放大倍数,又可对各频率信号保持相同的灵敏度。
3.变频:只改变信号的频率,变频是一门技术,实现这种功能的电路叫变频器。
二、超外差接收法:1.概念:超外差接收方法是一将收到的各个电台的具有不同载波频率的高频无线电信号先与本机振荡信号混合,产生出一个统一的固定不变的差频信号(中频)由于产生出的这个中频是超音频信号,故有“超外差接收”之名称。
超外差也是一门技术,应用极广。
变频是超外差的核心,超外差实现了变频。
2.方框图(一)f o=f c -f if o:固定中频频率我国调幅广播中频是465 kHz。
f c:本机振荡频率。
f i:某台信号频率。
例:某台信号频率是747 kHz,求此时本振频率是多少?f c = f i + f o =(747 + 465)kH Z = 1 212 kH Z(二)统调:使本机振荡(本振)频率始终跟踪输入回路信号频率,以使本振频率总比输入信号频率高出一个固定中频(465 kH Z)选台时同时调节输入回路与本振的频率,称为统调。
(三)混频→变频3.超外差接收的优点(一)避免了对高频信号进行直接放大的困难和大大简化了接收机结构。
(二)超外差接收大大提高了接收机的性能。
(三)在中频频率上可以方便地附加一些改善接收机性能的附加电路。
(四)超外差接收,使得用一台收音机既可以接收许多中波电台的节目,也可有收听短波广播节目,只要拨动一个波段开关就可行了。
练习简述超外差接收法及其优点小结超外差接收技术的出现使得无线电广播事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并为超短波和微波通信及卫星通信开避了无限宽广的发展道路布置作业练习十10 5 b补充:画出超外差接收方框图并解释原理课题10.2.2变频电路课型复习授课班级授课时数 2 教学目标1.了解非线性元件的频率变换作用2.掌握变频器的组成3.理解实用变频电路工作原理教学重点实用变频电路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变频器的组成及原理学情分析教学效果教后记新课A.复习1.请说出我国AM广播收音机的中频是多少?2.解释超外差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