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参数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拔掉Q9保护插头,将复合电极插在电极插座上,并固定电于极架上。
插上电源,打开开关,仪器预热几分钟。
2、仪器的校正
a、仪器插上电极,选择开关置pH档。
定位调节器、斜率调节器都置于中间位置。
温度调节器转至相应的校正溶液温度。
b、电极用蒸馏水洗净甩干后,放入第一种缓冲溶液pH=6.86,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待读数稳定后,调节定位调节器使该读数为该缓冲溶液相应温度下的pH值(见附表)。
c、电极用蒸馏水洗净甩干后,放入第二种缓冲溶液pH=4.00(或PH9.18),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待读数稳定后,调节斜率调节器使该读数为该缓冲溶液相应温度下的pH值(见附表)。
经校正的仪器,各调节器不应再有变动。
否则必须重新校正。
常规使用时,每天校正一次已能达到使用要求。
3、测量pH值:
经校正的仪器,即可用来测量被测溶液。
(1)被测溶液和用作校正的标准溶液温度相同时。
电极插入被测溶液,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待读数稳定后,读取该溶液pH值;
(2)被测溶液和用作校正的标准溶液温度不相同时。
温度计测出被测溶液的温度值,调节温度调节器置于该温度值上;
电极插入被测溶液,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待读数稳定后,读取该溶液pH值;
4、测量电极电位(mV值):
①接上相应的离子选择电极;
②用蒸馏水清洗电极,用滤纸吸干;
③电极插入被测溶液,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待读数稳定后,读取该离子选择电极的电极电位(mV值)。
肌电图报告结果肌电图是一种用于记录肌肉电活动的检测方法。
通过肌电图可以了解肌肉的电活动情况,进而评估肌肉功能和疾病情况。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肌电图报告结果的分析和解读。
第一步:观察报告结果肌电图报告通常包括多个参数,如幅度、频率、时程和波形等。
首先,我们要观察报告中的肌电幅度。
肌电幅度反映了肌肉电活动的强度,通常以微伏(μV)为单位。
观察肌电幅度的变化可以了解肌肉的活动程度和力量。
高幅度可能表明肌肉的活动较强,而低幅度可能表明肌肉的活动较弱。
第二步:分析报告结果接下来,我们可以分析报告中的肌电频率。
肌电频率是指肌肉电活动的重复次数,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
观察肌电频率的变化可以了解肌肉的收缩速度和疲劳情况。
高频率可能表明肌肉的收缩速度快,而低频率可能表明肌肉的疲劳较重。
第三步:解读报告结果最后,我们需要根据观察和分析的结果来解读肌电图报告。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肌电幅度和频率的变化来评估肌肉的功能和疲劳情况。
例如,高幅度和高频率可能表明肌肉功能良好,而低幅度和低频率可能表明肌肉功能较差或处于疲劳状态。
其次,我们还可以根据肌电波形的形状来评估肌肉活动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正常情况下,肌电波形应该呈现规则的、对称的形状,如果波形出现异常或不规则的情况,可能表明肌肉活动存在问题。
总结:肌电图报告结果是评估肌肉功能和疾病情况的重要依据。
通过观察、分析和解读报告中的幅度、频率和波形等参数,我们可以了解肌肉的电活动情况,评估肌肉的活动程度、力量、收缩速度和疲劳情况。
在临床应用中,肌电图报告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肌肉功能是否正常,进而指导治疗和康复计划的制定。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肌电图报告结果分析和解读应由专业人士进行。
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技术参数一、适用范围:能够完成神经电图、肌电图、诱发电位等检测项目。
二、硬件技术要求(一)放大器★1、外置放大器通道数:次通道2、输入阻抗:>1000MΩ3、噪声水平:<O.5uV4、共模抑制比:>120dB★5、采样率:NlOoKHZ/通道★6、AD:>24Bit(二)电刺激器1、电刺激器接口:2个2、刺激类型:恒流3、刺激强度:O-100mA4、输出极性:正相、负相、交替、双相(三)听觉刺激器1、刺激器输出:标准声学耳机2、数量:1套3、刺激极性:疏音、密音、交替音(四)视觉刺激器1、刺激模式:棋盘格翻转、水平条栅、垂直条栅2、刺激输出:视觉刺激器3、刺激视野:全视野、半视野、1/4视野4、注视点:2种以上,可移动5、背景色:黑、灰(五)计算机系统要求1、计算机主机:不低于酷睿i7,8G内存,硬盘NlT,光驱刻录2、Windows操作系统3、键盘、鼠标、≥22寸液晶显木屏(六)软件功能要求1、神经电图1.1运动传导速度测定1.2感觉传导速度测定1.3微移定位1.4F-波1.5H-反射1.6重复频率电刺激1.7瞬目反射1.8植物神经电反应2、肌电图2.1定量肌电图分析:静息电位、单MUP、多MUP自动及手动分析、干扰相自动分析。
2.2同心圆针肌电图耗材可实现做单纤维肌电检测。
3、诱发电位3.1体感诱发电位(上肢体感、下肢体感、脊髓诱发、三叉神经体感)。
3.2听觉诱发电位(脑干诱发电位、40Hz、客观测听等)。
3.3视觉诱发电位3.4事件相关电位(P300)4、全中文病历管理和中文报告生成系统。
5、中国人正常值数据库。
6、配套全中文软件及全中文报告系统,可根据需要自定义报告格式,表格、数据、图形自动进入中文报告系统,不需要手工输入数据或屏幕抓图粘贴完成中文报告。
报告结果可转入微软办公软件读取分析。
拔掉Q9保护插头,将复合电极插在电极插座上,并固定电于极架上。
插上电源,打开开关,仪器预热几分钟。
2、仪器的校正
a、仪器插上电极,选择开关置pH档。
定位调节器、斜率调节器都置于中间位置。
温度调节器转至相应的校正溶液温度。
b、电极用蒸馏水洗净甩干后,放入第一种缓冲溶液pH=6.86,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待读数稳定后,调节定位调节器使该读数为该缓冲溶液相应温度下的pH值(见附表)。
c、电极用蒸馏水洗净甩干后,放入第二种缓冲溶液pH=4.00(或PH9.18),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待读数稳定后,调节斜率调节器使该读数为该缓冲溶液相应温度下的pH值(见附表)。
经校正的仪器,各调节器不应再有变动。
否则必须重新校正。
常规使用时,每天校正一次已能达到使用要求。
3、测量pH值:
经校正的仪器,即可用来测量被测溶液。
(1)被测溶液和用作校正的标准溶液温度相同时。
电极插入被测溶液,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待读数稳定后,读取该溶液pH值;
(2)被测溶液和用作校正的标准溶液温度不相同时。
温度计测出被测溶液的温度值,调节温度调节器置于该温度值上;
电极插入被测溶液,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待读数稳定后,读取该溶液pH值;
4、测量电极电位(mV值):
①接上相应的离子选择电极;
②用蒸馏水清洗电极,用滤纸吸干;
③电极插入被测溶液,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待读数稳定后,读取该离子选择电极的电极电位(mV值)。
emg参数
EMG(Electromyography)参数是肌电图分析中的重要参数,用于评估肌肉的电活动和功能状态。
以下是常见的EMG参数及其意义:
1. 肌肉激活次数:表示肌肉被激活的次数,可以反映肌肉的疲劳程度。
2. 肌肉激活的最大持续时间:表示肌肉被激活并持续收缩的时间,可以反映肌肉的耐力和力量。
3. 肌肉激活的最小持续时间:表示肌肉被激活并持续收缩的最小时间,可以反映肌肉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4. EMG样本的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值:这些数值可以帮助评估肌肉的电活动水平,以及肌肉活动是否稳定。
5. 均方根(RMS):表示肌肉电活动的平均功率,可以反映肌肉的总体活动水平。
6. 曲线下面积:表示肌肉电活动的总量,可以反映肌肉的总体工作量。
7. 总功率、最大频率和中频:这些参数可以帮助评估肌肉的电活动特征和功能状态。
除了上述常见的EMG参数,还可以通过更专业的仪器和方法来测量和分析更多的参数,如肌肉的疲劳程度、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等。
这些参数可以用于评估和治疗各种肌肉骨骼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
肌电图报告单正常值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是一种用于测量肌肉电活动的检查方法,通过记录肌肉的电活动来评估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功能。
肌电图报告单是医生根据患者接受肌电图检查后所做出的结果报告,其中包括了肌电图波形图和相关参数的分析,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判断肌肉和神经系统是否存在异常。
在进行肌电图检查时,医生会将肌电图电极置于患者的肌肉上,通过记录肌肉在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的电活动情况,来评估肌肉的功能状态。
在肌电图报告单中,通常包括了多个参数的分析,例如肌电图波形、肌电图幅度、肌电图频率、肌电图时程等。
正常情况下,肌电图波形应该呈现出稳定、规则的特征,肌电图幅度和频率应该在正常范围内,肌电图时程也应该符合正常的生理规律。
下面是肌电图报告单中一些常见参数的正常范围值:1. 肌电图波形,正常情况下,肌电图波形应该呈现出稳定、规则的特征,没有异常波形出现。
2. 肌电图幅度,肌电图幅度是指肌肉电活动的振幅,正常情况下,肌电图幅度应该在一定范围内,不应该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3. 肌电图频率,肌电图频率是指肌肉电活动的频率,正常情况下,肌电图频率应该在一定范围内,不应该出现过快或过慢的情况。
4. 肌电图时程,肌电图时程是指肌肉电活动的时程特征,正常情况下,肌电图时程应该符合正常的生理规律,不应该出现异常情况。
在肌电图报告单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肌电图波形图和相关参数的分析,来判断肌肉和神经系统是否存在异常。
如果肌电图报告单中的参数都在正常范围内,那么说明患者的肌肉和神经系统功能正常;如果肌电图报告单中的参数出现异常,那么可能意味着肌肉或神经系统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总之,肌电图报告单中的参数分析对于评估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肌电图报告单中参数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异常情况,为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因此,及时进行肌电图检查,并认真对待肌电图报告单中的参数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肌电图部分正常值
运动单位电位(MUP)
时限:儿童5~12ms, 成人7~17ms。
60岁以上老人可较成人再延长2ms。
波幅:200uV~1mV之间。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上肢>45m/s,下肢>37.5m/s 波幅:>5uV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上、下肢均>45m/s 波幅:>5mV
运动神经潜速率:上、下肢均>30m/s 波幅:>5mV
末稍潜伏期:正中神经(腕――拇短展)<4.2ms
尺神经(腕――第一骨间肌)<4.6ms
尺神经(腕――小指展肌)<3.9ms
腓总神经(踝――趾短伸肌)<5.5ms
尺神经肘上5cm――肘部传导时间<1.0ms
尺神经肘下5cm――肘部传导时间<1.0ms
腓总神经腓骨小头传导时间<1.3ms
(腓骨小头上2.5cm—腓骨小头下2.5cm)
H反射:
预测值:H反射潜伏期(ms)=-1.1+0.16×身高(cm)+0.06×年龄
标准差(SD)=1.4ms
正常值范围:预测值+/-2SD(2.8)
H反射:一般身高、中青年<33ms
F反应:F-M<26ms。
常见生理参数的测量范围三大组成部分传感器:将生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2. 放大器和测量电路:将微弱的电信号放大、转换、调整。
3.数据处理和记录、存储、显示装置。
低频电流对人体的三个作用:产生焦耳热;刺激神经、肌肉等细胞;化学效应。
这些作用使组织液中的离子、大分子等粒子振动、运动和取向。
在整体情况下,由感知电流造成的电击称为宏电击(0.7~1.1mA),通常指加于体表引起的电流效应。
由感觉阈以下的电流所造成的电击,成为微电击,通常指电流直接加到心脏产生的电流效应临床上用双极或单极记录方法在头皮上观察皮层的电位变化,记录到的脑电波称为脑电图EEG。
周期:正常值为8~12HZ脑电图的分类:(1)α波:可在头颅枕部检测到,频率为8~13HZ,振幅为20~100uV,它是节律性脑电波中最明显的波。
(2)β波:在额部和颞部最为明显,频率为18~30HZ,振幅为5~20uV,是一种快波,它的出现意味着大脑比较(3)θ波:频率为4~7HZ,振幅为10~50uV,它是在困倦时,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时所记录的波形。
(4)δ波:在睡眠,深度麻醉,缺氧或大脑有器质性病变是出现,频率是1~3.5HZ,振幅为20~200uV。
根据脑电与刺激之间的时间关系,可将电位分为特异性诱发电位和非特异性诱发电位。
在临床上一般只进行特异性诱发电位的检查,简称EP。
EP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在感受外在或内在刺激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电活动,是代表中枢神经系统在特定功能状态下的生物电活动的变化临床上常用的诱发电位有: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和事件相关电位ERP。
肌电图记录的是不同机能状态下骨骼肌的电位变化肌肉的生物电活动形成的电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称为肌电图EMG,肌电活动是一种快速的电变化,它的振幅是20uV到几个毫伏,频率为2Hz~10kH所谓运动电位就是用来表示肌肉基本功能的单位,它是由一个运动神经元和由它所支配的肌纤维构成的,运动单位为肌肉活动的最小单位。
肌电图部分正常值
运动单位电位(MUP)
时限:儿童5~12ms,成人7~17ms.
60岁以上老人可较成人再延长2ms.
波幅:200uV~1mV之间.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上肢>45m/s,下肢〉37。
5m/s 波幅:〉5uV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上、下肢均〉45m/s 波幅:〉5mV
运动神经潜速率:上、下肢均〉30m/s 波幅:〉5mV
末稍潜伏期:正中神经(腕――拇短展)〈4.2ms
尺神经(腕――第一骨间肌)〈4。
6ms
尺神经(腕――小指展肌)<3。
9ms
腓总神经(踝――趾短伸肌)〈5.5ms
尺神经肘上5cm――肘部传导时间<1.0ms
尺神经肘下5cm――肘部传导时间〈1.0ms
腓总神经腓骨小头传导时间〈1.3ms
(腓骨小头上2。
5cm—腓骨小头下2。
5cm)
H反射:
预测值:H反射潜伏期(ms)=-1.1+0.16×身高(cm)+0.06×年龄
标准差(SD)=1.4ms
正常值范围:预测值+/-2SD(2.8)
H反射:一般身高、中青年<33ms
F反应:F-M<26ms。
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技术参数一、数量:1套二、技术参数及要求(一)硬件技术参数1、电压灵敏度:0.05uV/div到10mV/div分档控制;2、主机要求:工控主机;3、系统噪音电压≤0.5uV RMS,(非单独部件);★4、系统共模抑制比:≥117dB(非单独部件)(必须提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加以核验);5、分辨率:24比特;6、采样率:≥200千赫/每通道;★7、频率范围:0.5Hz~10KHz,电压测量误差+5%-- -15%(必须提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加以核验);8、刺激强度≤125dB刺激耳给予Click声,刺激极性:密波,交替波;9、最大Click声强:125-135dB;10、恒流源:最大电流脉冲输出强度:100mA(安全上限),有自动复零功能。
(二)软件功能和要求1、肌电图软件包:干扰相、运动单位电位、静息电位、单纤维、同步电位;2、神经传导速度软件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F波、H反射、重复电刺激、运动单位数目估计、瞬目反射、交感皮肤反应;3、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软件包:听觉脑干诱发、多道听觉诱发;4、体感诱发电位软件包:上肢诱发电位、下肢诱发电位、脊髓诱发电位;5、视觉诱发电位软件包:常规棋盘格视觉诱发、LED闪光诱发。
(三)配置要求★1、仪器符合YY0505-2012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实验标准要求(必须提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加以核验);2、系统工作站:具有处理软件功能;中央处理器:工控主机,主频≥1.7GHz 处理器内存:≥2G、硬盘:≥320G、标准接口、显示器:≥19”液晶,打印机:黑白激光;3、配稳压隔离电源。
三、售后服务1、免费质保期:≥1年,终身维修;2、保修期外收取零配件费,不收维修费;3、接到用户维修通知后, 2小时内作出响应,并在24小时内派员到达用户现场实施维修;4、免费提供操作和维修培训。
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技术参数
一、数量:1套
二、技术参数及要求
(一)硬件技术参数
1、电压灵敏度:div到10mV/div分档控制;
2、主机要求:工控主机;
3、系统噪音电压≤ RMS,(非单独部件);
★4、系统共模抑制比:≥117dB(非单独部件)(必须提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加以核验);
5、分辨率:24比特;
6、采样率:≥200千赫/每通道;
★7、频率范围:~10KHz,电压测量误差+5%-- -15%(必须提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加以核验);
8、刺激强度≤125dB刺激耳给予Click声,刺激极性:密波,交替波;
9、最大Click声强:125-135dB;
10、恒流源:最大电流脉冲输出强度:100mA(安全上限),有自动复零功能。
(二)软件功能和要求
1、肌电图软件包:干扰相、运动单位电位、静息电位、单纤维、同步电位;
2、神经传导速度软件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F波、H反射、重复电刺激、运动单位数目估计、瞬目反射、交感皮肤反应;
3、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软件包:听觉脑干诱发、多道听觉诱发;
4、体感诱发电位软件包:上肢诱发电位、下肢诱发电位、脊髓诱发电位;
5、视觉诱发电位软件包:常规棋盘格视觉诱发、LED闪光诱发。
(三)配置要求
★1、仪器符合YY0505-2012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实验标准要求(必须提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加以核验);
2、系统工作站:具有处理软件功能;中央处理器:工控主机,主频≥处理器内存:≥2G、硬盘:≥320G、标准接口、显示器:≥19”液晶,打印机:黑白激光;
3、配稳压隔离电源。
三、售后服务
1、免费质保期:≥1年,终身维修;
2、保修期外收取零配件费,不收维修费;
3、接到用户维修通知后, 2小时内作出响应,并在24小时内派员到达用户现场实施维修;
4、免费提供操作和维修培训。
注明:招标文件中标注“★”号的为关键技术参数,对这些关键技术参数的任何偏离将导至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