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图及PCB设计规范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77.00 KB
- 文档页数:8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一、适用范围该设计规范适用于常用的各种数字和模拟电路设计。
对于特殊要求的,尤其射频和特殊模拟电路设计的需量行考虑。
应用设计软件为Protel99SE。
也适用于DXP Design软件或其他设计软件。
二、参考标准GB 4588.3—88 印制电路板设计和使用Q/DKBA—Y004—1999 华为公司内部印制电路板CAD工艺设计规范三、专业术语1.PCB(Print circuit Board): 印制电路板2.原理图(SCH图):电路原理图,用来设计绘制,表达硬件电路之间各种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图。
3.网络表(NetList表):由原理图自动生成的,用来表达器件电气连接的关系文件。
四、规范目的1.规范规定了公司PCB的设计流程和设计原则,为后续PCB设计提供了设计参考依据。
2.提高PCB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减小调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增加电路设计的稳定性。
3.提高了PCB设计的管理系统性,增加了设计的可读性,以及后续维护的便捷性。
4.公司正在整体系统设计变革中,后续需要自主研发大量电路板,合理的PCB设计流程和规范对于后续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SCH图设计5.1 命名工作命名工作按照下表进行统一命名,以方便后续设计文档构成和网络表的生成。
有些特殊器件,没有归类的,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其英文首字母作为统一命名。
对于元器件的功能具体描述,可以在Lib Ref中进行描述。
例如:元器件为按键,命名为U100,在Lib Ref中描述为KEY。
这样使得整个原理图更加清晰,功能明确。
5.2 封装确定元器件封装选择的宗旨是1. 常用性。
选择常用封装类型,不要选择同一款不常用封装类型,方便元器件购买,价格也较有优势。
2. 确定性。
封装的确定应该根据原理图上所标示的封装尺寸检查确认,最好是购买实物后确认封装。
3. 需要性。
封装的确定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的。
总体来说,贴片器件占空间小,但是价格贵,制板相同面积成本高,某些场合下不适用。
2023年大学生protel电路板设计实习报告-电路板设计实习报告篇1:大学生protel电路板设计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掌握一种电路原理图与电路板的绘制方法是电类工程师的必备条件。
本实习可使用软件工具Protel99SE(或Altium Designer或POWERLOGIC、PADS)。
本实习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实际操作练习,使学生掌握利用电路设计软件绘制各种电路板原理图的方法,SCH部分应掌握: PROTEL99系统界面和基本操作;元件封装的设计; 原理图设计的基本操作;系统工作环境的设置等基本应用。
学会绘制的技巧和了解设计各种实际应用电路的方法,同时可以进行PCB设计。
二、实习内容1、绘制具有一定复杂度的电路原理图。
结合以前所学课程(例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电子设计自动化、通信原理等)设计一个系统,要求:1)所给出的原理图设计应有系统的理论完整性,此系统理论上可以完成2-3种以上可以描述的硬件功能,不同型号的大于8脚的芯片器件(例如89c51等)数量不少于3个,如液晶、键盘、下载接口、扩展接口等非芯片接口不计入芯片数量。
本设计给出一些可以选择的原理图(PDF格式),也可以自己来设计满足要求的原理图。
2)根据自己设计的系统,设计芯片的原理图封装,按照设计绘制正确的原理图。
3)根据设计的原理图设计PCB图(可选)三、实习报告的内容要求与作业(1)根据实习的要求和内容,自行用Protel设计完成原理图设计。
提交实习报告一份,其中报告中一般包括:1) 实习目的2) 实习内容3) 根据实习内容自行设计系统的基本硬件功能描述4) 原理图中典型元件原理图库设计方法5) 原理图6) 实习的心得体会,包括对设计成果作出评价,可以包含部分实习中问题解决方法的介(2)设计原理图附图四、U盘电路设计及各部分功能描述1、 U盘的结构U盘基本上由五部分组成:USB端口、主控芯片、FLASH(闪存)芯片、PCB 底板、外壳封装。
原理图设计规范修订历史目录第1章硬件原理图设计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基本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AW 印制电路板(PCB)设计规范A版(第0修改)编制:年月日审核:年月日批准:年月日2011-11-15 发布 2011-12-15 实施印制电路板(PCB)设计规范1 目的为了规范公司产品的PCB 工艺设计要求,使得PCB 的设计从生产、应用等角度满足良好的生产装配性、测试性、安全性等要求,并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构建产品的工艺、技术、质量、成本优势。
2 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公司自主开发的PCB 设计以及PCB 审核。
3 职责一般职责参考PCB管理规范。
4 工作程序4.1PCB 设计模板使用CADENCE 软件设计PCB,可以直接选择使用设计模版:Template.brd ,模版中已经配置完成了以下4.1.1-4.1.6 的内容。
模版使用时可以直接将模版文件复制、重新命名形成新的PCB 设计文件。
4.1.1 设置Drawing Parameters按照IPC 标准,PCB 设计中使用的绘图单位为毫米(mm),精度一般精确到小数点后3 位。
根据我们通常的PCB 尺寸,选择PCB 设计图纸尺寸为A3,如果PCB 尺寸超过A3 大小,则可选择A2 或其他。
根据以上设置Drawing Parameters 如下:●User unit:Millimeter;●Size:A3●Accuracy: 3●Drawing Extents:W:440,H:3174.1.2 PCB设计Format 文件PCB 设计图纸框图FormatA3.dra 文件保存在Cadence 封装库中。
通用模版已经将该文件导入完成。
4.1.3 器件布局栅格的设置元件密集的PCB 栅格设置为0.05mm ,其他PCB 的栅格以0.05mm 的倍数递增。
4.1.4 文字字体设计规则根据PCB丝印层设计规范的要求,共需要四种字体规格,即常规、小字体、对外接口的接插件丝印标号字体以及PCB 编码和设计日期。
具体设置见下表:WIDTH HEIGHT LINE SPACE PHOTO WIDTH CHAR SPACE 常规35(0.89) 50(1.27) 30(0.76) 7(0.18) 6(0.15)小字体16(0.41) 50(1.27) 30(0.76) 4 (0.1) 4(0.1)接插件50(1.27) 80(2.03) 30(0.76) 10(0.25) 8(0.20) CODE 50(1.27) 80(2.03) 30(0.76) 10(0.25) 8(0.20)PCB 模版中已经将以下几种字体在“TEXT SIZE ”中的1、2、3 项中增加。
CADENCE原理图与PCB设计说明内部资料请勿外传CADENCE原理图与PCB设计说明(第1版)⽬录⽬录序⾔ (1)第⼀章系统简介 (2)1.1 系统组成 (2)1.1.1 库 (2)1.1.2 原理图输⼊ (2)1.1.3 设计转换和修改管理 (2)1.1.4 物理设计与加⼯数据的⽣成 (3)1.1.5 ⾼速PCB规划设计环境 (3)1.2 Cadence设计流程 (3)第⼆章Cadence安装 (4)2.1安装步骤 (4)2.2 LICENSE设置 (7)2.3 库映射 (7)2.4 修改cds.lib⽂件,设置原理图库: (8)2.5 编辑ENV⽂件,设置PCB库: (9)第三章CADENCE库管理 (11)3.1 中兴EDA库管理系统 (11)3.2 CADENCE库结构 (13)3.2.1 原理图(Concept HDL)库结构: (13)3.2.2 PCB库结构: (13)第四章项⽬管理器 (15)4.1 项⽬管理的概念 (15)4.2 创建或打开⼀个项⽬ (15)4.3 原理图库的添加: (16)4.4 填写设计(Design)名称 (17)4.5 增加新的Design(设计) (18)- I -CADENCE原理图与PCB设计说明4.6 项⽬的⽬录结构 (18)第五章原理图设计 (20)5.1 图纸版⾯设置 (20)5.1.1 图纸统⼀格式设置 (20)5.1.2 栅格设置 (22)5.2Concept-HDL的启动 (23)5.3添加元件 (24)5.3.1 逻辑⽅式添加器件 (24)5.3.2 物理⽅式添加器件 (25)5.4画线 (26)5.4.1 Draw⽅式 (26)5.4.2 Route⽅式 (27)5.5 添加信号名 (27)5.6 画总线 (28)5.7 信号名命名规则 (29)5.8 元件位号 (31)5.8.1 元件位号⼿⼯标注 (31)5.8.2 元件位号的⾃动标注 (32)5.8.3 元件位号的⾃动排序 (33)5.9 Cadence属性 (34)5.10 组操作 (36)5.10.1 组定义: (36)5.10.2 组命名 (36)5.10.3 组操作 (37)5.11 常⽤命令 (38)5.11.1 常⽤的快捷键 (38)5.11.2 检查连接关系 (39)5.11.3 点画命令 (39)5.11.4 查找元件和⽹络 (39)5.11.5 两个不同⽹络名的⽹络连接的⽅法 (40)5.11.6 错误检查 (40)5.11.7 检查Cadence原理图单个⽹络名 (40)- II -⽬录5.11.8 对隐藏了电源和地腿的器件定义电源和地信号 (41)5.12 增加新的原理图页 (41)5.13 原理图多页⾯操作 (42)5.14 信号的页区位置交叉标注(Cross Reference) (42)5.14.1 信号的页区位置交叉标注(Cross Reference)的作⽤ (42) 5.14.2 交叉标注需注意的⼏点: (43)5.14.3 信号的交叉标注(Cross Refrence)的⽅法 (43)5.14.4 层次设计中出模块信号的交叉标注 (43)5.14.5 出页信号的交叉标注的要求 (44)5.15 在不同的project下实现原理图拷贝 (44)5.16 打印图纸 (47)5.17 ⾃动⽣成料单 (48)5.18 原理图归档 (50)5.19 原理图评审 (51)第六章从原理图到PCB (52)6.1从原理图到PCB的实现 (52)6.1 .1 原理图到PCB的转换过程: (52)第七章PCB设计 (55)7.1 导⼊数据 (55)7.2 Allegro⽤户界⾯ (55)7.2.1 控制⾯板的作⽤ (56)7.2.2 ⼯具栏的显⽰ (57)7.3 Layout准备 (58)7.3.1 创建PCB图的物理外形 (58)7.3.1.2 在Allegro界⾯下创建板外框: (61) 7.3.2 设置板图尺⼨参数 (62)7.3.3 设置版图的栅格值: (63)7.3.4 设置板图选项 (63)7.3.5 设置PCB板的叠层 (64)7.3.6 设置约束条件 (65)7.3.6.1 设置板的缺省间距: (65)- III -CADENCE原理图与PCB设计说明7.3.6.2 设置扩展的距离规则 (66)7.3.6.3 设置扩展的物理规则 (69)7.3.6.4 编辑属性 (69)7.3.7 可视性和颜⾊设置 (70)7.4 PCB布局 (70)7.5 PCB布线: (73)7.6 添加过孔和替换过孔 (74)7.6.1 添加过孔 (74)7.6.2 替换过孔 (75)7.7 优化⾛线 (76)7.8 覆铜处理 (77)7.8.1 阴版覆铜 (77)7.8.2 阳版覆铜 (78)7.9 分割电源平⾯ (80)7.10 位号标注 (83)7.11 加测试点 (83)7.12 DRC检查 (83)7.13 ⽣成报告⽂件 (84)7.14 V ALOR检查 (85)7.15 ⽣成光绘⽂件和钻孔⽂件 (85)7.15.1 ⽣成光圈⽂件(art-aper.txt),即D码表 (85)7.15.2 ⽣成钻孔⽂件 (86)7.15.3 ⽣成光绘⽂件 (86)7.15.3.1 在Artwork中加⼊所需的层 (86)7.15.3.2 ⽣成光绘⽂件 (90)7.16 PCB评审 (93)第⼋章公司的PCB设计规范 (94)- IV -序⾔序⾔Cadence软件是我们公司统⼀使⽤的原理图设计、PCB设计、⾼速仿真的EDA⼯具。
Protel 99SE实训汇报一、实训地点:思行楼312教室二、实训时间:—学期第十六七周三、实训指导老师:张丽霞何涛四、实训目旳:掌握PROTEL软件旳基本运用,能用它绘制原理图和制作PCB板五、实训内容概要:绘制手表电池充电器电路原理图、绘制点阵显示电路原理图、绘制基本放大电路原理图及其PCB 板旳设计、绘制数据采集电路原理图、绘制信号放大电路原理图及其PCB板、原理图库和PCB封装库旳设计、层次原理图旳设计(信号发生电路原理图及其PCB板旳设计)六、实训内容详要1.绘制手表电池充电器电路原理图和点阵显示电路原理图1).①、手表电池充电器电路原理图②点阵显示电路原理图2).内容及规定熟悉PROTEL旳构成和特点、安装与认证、界面;练习工作面板旳操作与控制、项目管理和编辑;熟悉原理图编辑环境,练习图纸参数设置。
3).环节①.首先新建立一种工作空间,在次工作空间里建立一种以“熟悉工作环境“为名称旳工作项目,然后在此项目下建立两个原理图文献,分别为“绘制手表电池充电器电路原理图和点阵显示电路原理图”②.打开已建立旳原理图文献,在此基础上进行原理图旳绘制。
③.在原理图库中找到需要旳元器件合理旳放置在图纸中并对其参数设置。
④.对已步好局旳元器件进行连接。
⑤.检查划好旳原理图,看与否有错误。
4).操作过程中碰到旳难点初次接触到PROTEL软件,操作起来难免会碰到诸多困难,不过这也是此学习任务旳目旳—熟悉PROREL旳工作环境及基本操作。
操作过程中碰到旳重要问题就是找我们需要旳元器件,很难找到,不过通过自己旳一翻揣摩之后懂得,只要记住所要元器件旳名称,问题也就处理了。
2.绘制基本放大电路原理图及其PCB板旳设计1).基本放大电路原理图2).内容及规定原理图设计旳基本知识;原理图图纸设置;放置元件及元件属性设置;放置导线及导线属性设置;窗口操作及对象编辑旳措施。
3).环节①.创立原理图文献在绘制原理图前,需要在集成工作环境中创立原理图设计文献,以便绘制原理图。
PCB设计步骤一、电路版设计的先期工作1、利用原理图设计工具绘制原理图,并且生成对应的网络表。
当然,有些特殊情况下,如电路版比较简单,已经有了网络表等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原理图的设计,直接进入PCB设计系统,在PCB设计系统中,可以直接取用零件封装,人工生成网络表。
2、手工更改网络表将一些元件的固定用脚等原理图上没有的焊盘定义到与它相通的网络上,没任何物理连接的可定义到地或保护地等。
将一些原理图和PCB封装库中引脚名称不一致的器件引脚名称改成和PCB封装库中的一致,特别是二、三极管等。
二、画出自己定义的非标准器件的封装库建议将自己所画的器件都放入一个自己建立的PCB库专用设计文件。
三、设置PCB设计环境和绘制印刷电路的版框含中间的镂空等1、进入PCB系统后的第一步就是设置PCB设计环境,包括设置格点大小和类型,光标类型,版层参数,布线参数等等。
大多数参数都可以用系统默认值,而且这些参数经过设置之后,符合个人的习惯,以后无须再去修改。
2、规划电路版,主要是确定电路版的边框,包括电路版的尺寸大小等等。
在需要放置固定孔的地方放上适当大小的焊盘。
对于3mm的螺丝可用6.5~8mm的外径和3.2~3.5mm内径的焊盘对于标准板可从其它板或PCB izard中调入。
注意:在绘制电路版地边框前,一定要将当前层设置成Keep Out层,即禁止布线层。
四、打开所有要用到的PCB库文件后,调入网络表文件和修改零件封装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网络表是PCB自动布线的灵魂,也是原理图设计与印象电路版设计的接口,只有将网络表装入后,才能进行电路版的布线。
在原理图设计的过程中,ERC检查不会涉及到零件的封装问题。
因此,原理图设计时,零件的封装可能被遗忘,在引进网络表时可以根据设计情况来修改或补充零件的封装。
当然,可以直接在PCB内人工生成网络表,并且指定零件封装。
五、布置零件封装的位置,也称零件布局Protel99可以进行自动布局,也可以进行手动布局。
电子工艺报告模板一、前言电子工艺报告是设计和制造电子产品过程中的必要文件之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电子工艺报告的模板,方便读者快速编写电子工艺报告并降低错误率。
二、报告要求1.电子工艺报告应该包含电路设计的详细信息,包括原理图、PCB版图、电气规范等。
2.报告要求清晰明确,必须包含完整的步骤和操作指南,方便质量控制和以后的维护工作。
3.报告中应该包含制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确保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此外,报告还应该包含所有需要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和分析数据,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详细解释,并确保制造的产品符合所有相关标准和要求。
三、报告模板3.1 项目名称[在此处输入项目名称]3.2 设计概述[在此处输入设计概述,包括设计目的、功能、特点等]3.3 设计方案[在此处输入具体设计方案和实现步骤]3.4 PCB设计[在此处输入PCB版图,包括PCB布局、电路板尺寸、PCB制造工艺等]3.5 元器件清单[在此处输入电路元器件清单,包括元器件名称、规格、型号、供应商等信息]3.6 制造过程[在此处输入制造过程,包括制造方法、工艺流程、组装工艺等]3.7 制造问题及解决方案[在此处输入可能出现的制造问题以及解决方案]3.8 测试方法[在此处输入测试方法,包括测试设备、测试方法等信息]3.9 测试结果和分析[在此处输入测试结果和分析,包括测试数据、结论等信息]3.10 结论[在此处输入结论,总结此次设计和制造的结果,并对未来改进提出建议]四、结语以上就是电子工艺报告的模板,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以保证其完整性和准确性。
protel实习报告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实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实习,我们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次实习中,我选择了 protel 作为实习的内容,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 protel 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一、实习目的1、熟悉 protel 软件的操作环境和基本功能,掌握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和 PCB 板的设计流程。
2、培养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了解电子产品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规范,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我实习的单位是_____,在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使用 protel 软件进行电路原理图和 PCB 板的设计工作。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1、电路原理图的绘制首先,我学习了 protel 软件中原理图库的创建和管理。
通过创建自己的原理图库,我可以方便地调用所需的元器件符号,提高了绘图效率。
在绘制原理图的过程中,我严格按照电路设计的规范和要求进行布局和连线。
注意了元器件的摆放位置、引脚的连接以及信号的流向等问题,以确保原理图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完成原理图的绘制后,我进行了电气规则检查(ERC),及时发现并修正了原理图中的错误和警告,保证了电路的正确性。
2、 PCB 板的设计由原理图生成 PCB 网络表后,我开始了 PCB 板的设计。
首先确定了 PCB 板的尺寸和形状,并根据电路的复杂程度和元器件的数量合理规划了布局。
在布局过程中,考虑了元器件的散热、电磁兼容性以及布线的便利性等因素。
将高频元器件、模拟元器件和数字元器件进行了合理的分区,以减少相互干扰。
布线是 PCB 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我采用了手动布线和自动布线相结合的方式,先使用自动布线完成大部分线路的连接,然后再对关键线路进行手动调整和优化,以保证布线的质量和性能。
完成布线后,我进行了 PCB 板的设计规则检查(DRC),检查了线宽、间距、过孔等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时修正了存在的问题。
DKBA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技术规范DKBA4031-2003.06PCB设计规范2003-06-30发布2003-07-XX实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布1..1 PCB(Print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
1..2 原理图:电路原理图,用原理图设计工具绘制的、表达硬件电路中各种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图。
1..3 网络表:由原理图设计工具自动生成的、表达元器件电气连接关系的文本文件,一般包含元器件封装、网络列表和属性定义等组成部分。
1..4 布局:PCB设计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把元器件放置到板上的过程。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999-07-30批准,1999-08-30实施。
1..5 仿真:在器件的IBIS MODEL或SPICE MODEL支持下,利用EDA设计工具对PCB的布局、布线效果进行仿真分析,从而在单板的物理实现之前发现设计中存在的EMC问题、时序问题和信号完整性问题,并找出适当的解决方案。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999-07-30批准,1999-08-30实施。
II. 目的A. 本规范归定了我司PCB设计的流程和设计原则,主要目的是为PCB设计者提供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B. 提高PCB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
提高PCB的可生产性、可测试、可维护性。
III. 设计任务受理A. PCB设计申请流程当硬件项目人员需要进行PCB设计时,须在《PCB设计投板申请表》中提出投板申请,并经其项目经理和计划处批准后,流程状态到达指定的PCB设计部门审批,此时硬件项目人员须准备好以下资料:⒈经过评审的,完全正确的原理图,包括纸面文件和电子件;⒉带有MRPII元件编码的正式的BOM;⒊PCB结构图,应标明外形尺寸、安装孔大小及定位尺寸、接插件定位尺寸、禁止布线区等相关尺寸;⒋对于新器件,即无MRPII编码的器件,需要提供封装资料;以上资料经指定的PCB设计部门审批合格并指定PCB设计者后方可开始PCB设计。
PCB电路板PCB布线设计规范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一、适用范围该设计规范适用于常用的各种数字和模拟电路设计。
对于特殊要求的,尤其射频和特殊模拟电路设计的需量行考虑。
应用设计软件为Protel99SE。
也适用于DXPDesign软件或其他设计软件。
二、参考标准GB4588.3—88印制电路板设计和使用Q/DKBA—Y004—1999华为公司内部印制电路板CAD工艺设计规范三、专业术语1.PCB(PrintcircuitBoard):印制电路板2.原理图(SCH图):电路原理图,用来设计绘制,表达硬件电路之间各种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图。
3.网络表(NetList表):由原理图自动生成的,用来表达器件电气连接的关系文件。
四、规范目的1.规范规定了公司PCB的设计流程和设计原则,为后续PCB设计提供了设计参考依据。
2.提高PCB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减小调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增加电路设计的稳定性。
3.提高了PCB设计的管理系统性,增加了设计的可读性,以及后续维护的便捷性。
4.公司正在整体系统设计变革中,后续需要自主研发大量电路板,合理的PCB设计流程和规范对于后续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SCH图设计5.1命名工作命名工作按照下表进行统一命名,以方便后续设计文档构成和网络表的生成。
有些特殊器件,没有归类的,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其英文首字母作为统一命名。
表1元器件命名表对于元器件的功能具体描述,可以在LibRef中进行描述。
例如:元器件为按键,命名为U100,在LibRef中描述为KEY。
这样使得整个原理图更加清晰,功能明确。
5.2封装确定元器件封装选择的宗旨是1.常用性。
选择常用封装类型,不要选择同一款不常用封装类型,方便元器件购买,价格也较有优势。
2.确定性。
封装的确定应该根据原理图上所标示的封装尺寸检查确认,最好是购买实物后确认封装。
3.需要性。
封装的确定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的。
总体来说,贴片器件占空间小,但是价格贵,制板相同面积成本高,某些场合下不适用。
印制电路板(pcb)设计技术与实践第3版摘要:1.印制电路板的概述2.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流程3.设计技术的发展4.实践案例分析5.总结正文:一、印制电路板的概述印制电路板(PCB)是电子产品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功能主要是通过导线将各种电子元器件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电路的闭合。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对于印制电路板的需求越来越高,设计和生产印制电路板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本文将从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技术与实践两方面进行探讨。
二、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流程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理图设计:原理图设计是印制电路板设计的第一步,主要是将电路原理用图形化的方式表达出来。
2.元器件封装与库:在原理图设计完成后,需要将各种元器件转化为实际可用的封装形式,并建立相应的库。
3.布局布线:布局布线是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核心环节,主要是根据原理图和元器件封装,在印制电路板上合理布置元器件的位置,并完成导线的连接。
4.设计规则检查与仿真:在布局布线完成后,需要对设计进行规则检查,以确保设计符合要求。
同时,通过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模拟测试,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5.文件输出与生产:设计检查无误后,将设计文件输出为生产所需的格式,并交由生产厂家进行生产。
三、设计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印制电路板设计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从最初的手工绘制到现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印制电路板设计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此外,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也在不断涌现,如高速电路设计、电磁兼容设计、信号完整性设计等,这些都为印制电路板设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四、实践案例分析本文以某智能手机为例,分析其印制电路板设计过程。
首先,根据手机的功能需求,设计人员绘制出原理图,并将各种元器件转化为封装形式。
接着,设计人员根据原理图和元器件封装进行布局布线,将元器件合理布置在印制电路板上,并完成导线的连接。
然后,设计人员对设计进行检查,并进行仿真测试。
最后,将设计文件输出为生产所需的格式,交由生产厂家进行生产。
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实训报告应用电子1121 姓名: 学号:指导老师:冯薇王颖实训时间:2012.12.29 ----------- 2013.1.6实训地点:6407 目录实训目的实训内容(1)电路简介(2)手绘电路图(包括测绘数据)(3)bom 表(4)原理图库文件(5)原理图绘制(6)封装库(7)pcb 板绘制一、实训目的增加我们对pcb 制板工艺流程的熟悉程度,增强我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训内容(1)电路简介(2)手绘电路图(包括测绘数据)1、原理图设计打开protel99se建立库文件,通过file/new/project/pcb project 建立,然后在file/new/schemotic 建立原理图将此原理图移到库里面并通过file/save as 保存到u 盘里面首先打开prtoel99e软件,新建一个名位17张准.ddb文件,会生成design team recycle b表,为以后的pcb 图及自动布线,做好铺垫。
要注意的是:a.画导线要用连线工具。
因为这样才有电气属性,b.放置网络标号。
放置网络标号要用连线工具栏的网络连接工具,不要用画图工具去自己制作。
(3)bom 表篇二:电路板设计制作实习报告电路板设计制作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200x. 1 .2——200x. 1 . 1 1二、实习地点:xx 工业大学电气楼三、指导老师:四、实习目的:通过二个星期的电子实习,对绘制原理图pcb 图打印曝光显影腐蚀钻孔焊接门铃电路工作原理等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对制作元器件收音机的装机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了日后学习计算机硬件基础。
同时实习使我获得了收音机的实际生产知识和装配技能,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
1.熟悉手工焊锡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
电子行业电路设计规范电路设计在电子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影响着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为了确保电子行业的发展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制定一套电路设计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就电子行业电路设计规范进行论述,以期为电路设计师和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指导和借鉴。
一、引言电子行业电路设计规范是指在电路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准则和要求。
它对电路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包括电路设计的基本要素、设计流程、性能要求、可靠性要求等。
二、电路设计基本要素1. 元器件选择在电路设计中,正确选择合适的元器件是确保电路性能和可靠性的基础。
在选择元器件时,应考虑其参数和特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工作电压范围、频率响应等。
2. 电路拓扑电路拓扑决定了电路的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电路拓扑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在设计电路拓扑时,应充分考虑其性能、可靠性和成本等因素。
3. 电路分析与仿真在电路设计过程中,进行电路分析和仿真是确保电路性能和可靠性的有效手段。
通过分析和仿真,可以评估电路的工作状态、性能指标,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三、电路设计流程1. 需求分析在开始电路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产品的需求和设计目标。
通过与用户和市场的沟通,了解用户的需求和要求,为设计提供明确的目标。
2. 电路原理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电路原理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电路的功能实现、性能指标和可靠性要求等因素。
3. 电路细化设计在电路原理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电路细化设计。
细化设计包括元器件选择、电路拓扑设计、参数计算等,以确保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4. 电路实现与测试在电路设计完成后,进行电路的实现和测试。
实现包括电路原理图和PCB布局设计,测试包括电路的功能验证和性能测试等。
四、性能要求和可靠性要求1. 性能要求性能要求是指电路在设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应满足的技术指标和要求。
例如,电路的工作频率、功耗、噪声等性能要求应根据具体产品的需求来确定。
2. 可靠性要求可靠性要求是指电路在设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应具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PCB设计实验报告(1)PCB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学习和掌握PCB设计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板,了解PCB设计步骤和工具使用。
二、实验原理PCB设计是指基于电子电路原理图,通过设计软件将电路原理图制为电路板的过程。
整个PCB设计主要分为原理图设计、封装库设计、布线设计、辅助设计以及输出制图等环节。
三、实验步骤1.电路原理设计根据实验要求,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简单的NAND逻辑电路。
首先需要通过EDA工具(如Altium Designer等)绘制电路原理图。
2.选型与封装在电路原理图绘制好后,需要在EDA软件库中选择器件封装,或者自己设计器件封装。
挑选合适的封装并进行库设计,以便后续布局设计。
3.布局设计将原理图转化为简单的电路板后,我们需要进行组件布局,以最小化电路板空间,并确保布局和所设计的电路板之间的距离符合设计要求。
在布局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实用规则,如地和电源平面的铺设,布线之间的距离,信号阻抗等。
4.设计验证完成布局之后,我们需要对电路板进行原理图与电路板的一致性验证。
在验证过程中,还需要检查电路板的规格以及冲突。
5.布线设计在绘制初始布局之后,我们需要进行电路布线设计。
通过布线软件完成电路信号线路的设计,选择合适的线径以最小化环路电阻,确保电路板的最佳性能。
6.生成部件完成信号线路布线之后,我们需要生成部件。
对于电路板的制造,我们需要在生成部件后进行飞针测试和自增测试。
通过部件的质量检验和偏差分析,来自动排除制造零件的故障。
7.输出制图生成电路板后需要输出制图,输出所需填充和确定参数,制作详细的文件列表,便于进行电路板制版。
四、实验结果通过以上步骤,最终我们成功设计出了一个简单的电路板,实验结果准确无误,制材完美。
此次实验,不仅让我们对PCB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升了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实验结论本次PCB设计实验通过学习和掌握PCB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了PCB设计步骤和EDA工具的使用。
印制电路板(PCB)设计规范Ⅰ. 术语1..1 PCB(Print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
1..2 原理图:电路原理图,用原理图设计工具绘制的、表达硬件电路中各种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图。
1..3 网络表:由原理图设计工具自动生成的、表达元器件电气连接关系的文本文件,一般包含元器件封装、网络列表和属性定义等组成部分。
1..4 布局:PCB设计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把元器件放置到板上的过程。
1..5仿真:在器件的IBIS MODEL或SPICE MODEL支持下,利用EDA设计工具对PCB的布局、布线效果进行仿真分析,从而在单板的物理实现之前发现设计中存在的EMC问题、时序问题和信号完整性问题,并找出适当的解决方案。
II. 目的A. 本规范规定了PCB设计的流程和设计原则,主要目的是为PCB设计者提供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B. 提高PCB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
提高PCB的可生产性、可测试、可维护性。
III. 设计任务受理1. 仔细审读原理图,理解电路的工作条件。
如模拟电路的工作频率,数字电路的工作速度等与布线要求相关的要素。
理解电路的基本功能、在系统中的作用等相关问题。
2. 在与原理图设计者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确认板上的关键网络,如电源、时钟、高速总线等,了解其布线要求。
理解板上的高速器件及其布线要求。
3. 根据《硬件原理图设计规范》的要求,对原理图进行规范性审查。
4. 对于原理图中不符合硬件原理图设计规范的地方,要明确指出,并积极协助原理图设计者进行修改。
5. 在与原理图设计者交流的基础上制定出PCB设计计划,计划要包含设计过程中原理图输入、布局完成、布线完成、信号完整性分析、光绘完成等关键检查点的时间要求。
6. 必要时,设计计划应征得上级主管的批准。
IV. 设计过程A. 创建网络表1. 网络表是原理图与PCB的接口文件,PCB设计人员应根据所用的原理图和PCB设计工具的特性,选用正确的网络表格式,创建符合要求的网络表。
电路原理图及PCB设计规范探讨
一、原理图绘制规范
1、电阻标号规范:电阻的标号统一采用Rn,R代表的是电阻,n代表的是编号1、
2、3······依照依次增大的原则。
滑动电阻标号统一采用RPn,RP代表的是电阻,n代表的是编号1、2、3······依照依次增大的原则。
2、电容标号规范:电容的标号统一采用Cn,C代表的是电容,n代表的是编号1、2、3······依照依次增大的原则。
3、其它元件的标号规范:三极管的标号统一采用Qn,排针和接头都采用JPn,Q代表的是三极管,JP代表的是排针和接头,n代表的是编号1、2、3······依照依次增大的原则。
4、电源标识规范:正负电源统一采用+VCC,—VCC。
当有其它的不同电源值的电源的时候,其规范为+或—所加的电源值,如正负电源3.3V分别表示为+3.3V,—3.3V。
5、布局规范: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按照原理图的设计思路,比如方波、三角波、正弦波之间的相互转换。
6、其他规范:在元器件的放置时考虑美观,原理图对称的时候放置元器件也对称,走线也遵循这样的原则,之后生成元器件报表。
7、原理图
二、PCB设计流程
(一)Pcb设计准备
1.与项目主管确认电路原理图设计已经通过评审,且不会有较大更改。
2.确认所有器件封装都已经建立,位于Powerpcb标准器件库或临时器件库。
3.熟悉电路要求:了解电路原理、接口和模块划分;了解电路设计中对PCB
设计有特殊要求的网络和器件,如高速信号、设计关键点、特定封装的器件(如对于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较大的组件,要加金属附件固定,以提高耐振、耐冲击性能);对PCB布局设计的特殊要求(如需要尽量放在正面的器件、需要考虑散热的器件等)。
4.了解结构制约:与项目主管、工业设计人员一起协商确定外部接口的要求、
影响内在结构的器件和电路板尺寸的要求。
5.分析和确定PCB的层数、基本布局、层安排、散热考虑、产品EMC/ESD等。
(二)Pcb布局设计(前期设计)
1.网表输入:运行“FILE->INPORT”导入。
2.规则设置:运行“setup”各菜单项,设置相关参数,包括最小线宽和线
间距、层定义、过孔设置等。
3.导入结构制约图形(如果有)。
通常结构制约采用AutoCAD,输出DXF(建
议 R13 DXF)文件后直接由PowerPCB Import。
注意二者的尺寸单位要设置一致。
4.定义板边框。
除了自定义,OUTLINE可以根据DXF CHANGE 生成,也可建
SYMBOL再导入。
5.元器件布局。
运行“Tools->Disperse Components”进行器件分散后,依
据模块化、接口要求、结构制约等因素放置器件。
6.前仿真分析。
对拓扑复杂的网络、所有并行总线、高速串行总线、时钟都要进行仿真分析,制定布线规则,必要时调整器件布局或电路设计。
7.布局确认。
可以打印出1:1包含元件管脚和器件框图的验证图纸,验证器
件封装是否正确,与外部接口的线缆连接、信号顺序是否正确,与项目主管、工业设计人员一起确认是否满足模块化、结构因素等要求。
通常在完成基本布局后,完成主要部品的下单采购和申请。
(三)Pcb布线设计
依据pcb设计规则完成走线、电源设计、铺铜、文字调整等。
(四)检查和验证
运行“Tools->Verify Design”检查间距、连接性、高速规则和电源层(Plane)。
检查的项目有间距(Clearance)、连接性(Connectivity)、高速规则(High Speed)和电源层(Plane),这些项目可以选择“Tools->Verify Design”进行。
仿真验证。
结构验证。
可以打印出1:1包含元件管脚和器件框图的验证图纸,与结构、接插件等进行验证。
(五)复查
根据“PCB检查表”,检查设计规则、层定义、线宽、间距、焊盘、过孔设置,重点检查器件布局合理性,电源和地线网络的走线,高速信号、时钟信号、差分信号等特殊要求信号走线与屏蔽,去耦电容的放置和连接等。
三、PCB布局
(一) PCB布局原则
在布局的时候需要对信号的走向以及电源和地线网络有整体的了解和规划。
1.按照信号走向布局原则
1).通常按照信号的流程逐个安排各个功能电路单元的位置,以每个功能电路的核心元件为中心,围绕它进行布局。
2).元件的布局应便于信号流通,使信号尽可能保持一致的方向。
多数情况下,信号的流向安排为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与输入、输出端直接相连的元件应当放在靠近输入、输出接插件或连接器的地方。
输入和输出元件尽量远离。
2.元件排列规则
1).在通常条件下,所有的元件均应布置在印制电路的同一面上,只有在顶层元件过密时,才能将一些高度有限并且发热量小的器件,如贴片电阻、贴片电容、贴IC等放在底层。
2). 元器件应均匀、整齐、紧凑地排列在PCB上,尽量减少和缩短各元器件之间的引线和连接, 去耦电容尽量靠近器件的VCC。
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元件重叠。
适当调整栅格设置可以使元件排列整齐、美观,有利于走线。
3).某元器件或导线之间可能存在较高的电位差,应加大它们的距离,以免因放电、击穿而引起意外短路。
4).带高电压的元件应尽量布置在调试时手不易触及的地方。
5).位于板边缘的元件,离板边缘要求≥3.0mm。
6).元件在整个板面上应分布均匀、疏密一致。
3.防止电磁干扰
1).对辐射电磁场较强的元件,以及对电磁感应较灵敏的元件,应加大它们相互之间的距离或加以屏蔽。
2).尽量避免高低电压器件相互混杂、强弱信号的器件交错在一起。
3).对于会产生磁场的元件,如变压器、扬声器、电感等,布局时应注意减少磁力线对印制导线的切割,相邻元件磁场方向应相互垂直,减少彼此之间的耦合。
4).对干扰源进行屏蔽,屏蔽罩应有良好的接地。
5).在高频工作的电路,要考虑元件之间的分布参数的影响。
4.抑制热干扰
1).对于发热元件,应优先安排在利于散热的位置,必要时可以单独设置散热器或小风扇,以降低温度,减少对邻近元件的影响。
2).一些功耗大的集成块、大或中功率管、电阻等元件,要布置在容易散热的地方,并与其它元件隔开一定距离,如电解电容。
3).热敏元件应紧贴被测元件并远离高温区域,以免受到其它发热功当量元件影响,引起误动作。
4).双面放置元件时,底层一般不放置发热元件。
5.可调元件的布局
对于电位器、可变电容器、可调电感线圈或微动开关等可调元件的布局应考虑整机的结构要求,若是机外调节,其位置要与调节旋钮在机箱面板上的位置相适应;若是机内调节,则应放置在印制电路板便于调节的地方。
(二) PCB布局检查表
1)印制板尺寸是否与加工图纸尺寸相符,能否符合PCB制造工艺要求、有
无定位结构等。
2)元件在二维、三维空间上有无冲突。
注意器件的实际尺寸,特别是器件
的高度。
元件布局是否疏密有序、排列整齐,是否全部布完。
在元器件
布局的时候,不仅要考虑信号的走向和信号的类型、需要注意或者保护
的地方,同时也要考虑器件布局的整体密度,做到疏密均匀。
3)需经常更换的元件能否方便地更换,插件板插入设备是否方便。
应保证
经常更换的元器件的更换和接插的方便和可靠。
4)调整可调元件是否方便。
5)热敏元件与发热元件之间是否有适当的距离。
6)在需要散热的地方是否装有散热器或者风扇,空气流是否通畅。
应注意
元器件和电路板的散热。
7)信号走向是否顺畅且互连最短。
8)插头、插座等与机械设计是否矛盾。
线缆接插件有一定尺寸,需要相应
过渡空间,检查是否可装配。
9)线路的干扰问题是否有所考虑。
10)在设计许可的条件下,元器件的布局尽可能做到同类元器件按相同的方
向排列,相同功能的模块集中在一起布置;相同封装的元器件等距离放
置,以便元件贴装、焊接和检测。
11)电路板的机械强度和性能是否有所考虑。
12)相邻导线间距必须能满足电气安全要求,最小间距至少要能适合承受的
电压,在布线密度较低时,信号线的间距可适当地加大,对高、低电平
悬殊的信号线平行长度应尽可能地短且加大间距。
13)电解电容不可触及发热元件,如大功率电阻,热敏电阻,变压器,散热器等.
电解电容与散热器的间隔最小为10.0MM,其它元件到散热器的间隔最小
为2.0MM。
14)螺丝孔半径 5.0MM内不能有铜箔(除要求接地外)及元件(或按结构图要
求)。
15)完成好布局走线后,要敷铜,敷铜时选择移除死铜,敷铜选择连接到GND这样可以减少外界对班子的干扰。
下面是分别是布好局,走好线的图、敷好铜的图以及3D状态下板子的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