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膜的形成
细菌的粘附和共 聚
菌斑生物膜形成
(三) 菌斑生物膜的结构
不同生物量的细菌群体杯获得 性薄膜和胞外基质包裹,内部 为大小不等的水性通道所间隔 ,通道内有液体流动
二、 菌斑生物膜分类
牙菌斑
龈上菌斑 龈下菌斑
菌斑生物 膜
龈上菌斑 (supragingival
plaque)
龈下菌斑 (subgingival
釉质或龈缘处 暴露的牙骨质
G+需氧菌 和兼性菌
在牙周袋内的 根面牙骨质
G+兼性菌 和厌氧菌
龈沟上皮、结合上皮、 牙龈结缔组织
G-厌氧菌 和能动菌
致病性
龋病、龈炎、 龈上牙石
根面龋、牙 周炎、龈下 牙石
牙周炎、牙 槽骨吸收
三、牙菌斑生物膜作为牙周病始动因子的证据
• 大量的实验研究、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观察证明,牙周病是菌斑微生物引 起的感染性疾病,菌斑微生物是引发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是造成牙周病破 坏的必需因素,证据如下:
(1)实验性龈炎观察:1965年,LÖ e等选择12名牙周健康的志愿者,停止口腔卫 生措施,使菌斑在牙周积聚,所有受试者在10~21天内均发生了实验性龈炎, 菌斑量增多,牙龈出现炎症、出血。菌斑的组成也发生改变,牙周健康时菌斑 细菌数量较少,革兰氏阳性球菌和短杆菌约占85%.龈炎形成过程中细菌数量 增加,革兰氏阴性菌的百分比增加至40%~55%。恢复口腔卫生措施,清除牙面 菌斑后,发炎的牙龈在1~8天内全部恢复健康。该实验有力地证明了菌斑的 堆积可直接引起牙龈炎症。此后,在动物实验中还证实长期的菌斑堆积可导 致牙周炎的发生。
一、 牙周病的始动因子----牙菌斑生物膜
牙菌斑染色显示
Dental pla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