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之张先简介
- 格式:pptx
- 大小:1003.97 KB
- 文档页数:20
张先代表作著名词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
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
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
晚年退居湖杭之间。
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
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张先代表作著名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词牌名:天仙子|朝代:宋朝|: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境,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题西溪无相院朝代:宋朝|:张先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千秋岁·数声鶗鴂词牌名:千秋岁|朝代:宋朝|:张先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
惜春更把残红折。
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醉垂鞭·双蝶绣罗裙词牌名:醉垂鞭|朝代:宋朝|:张先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
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词牌名:木兰花|朝代:宋朝|:张先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词牌名:一丛花令|朝代:宋朝|:张先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青门引·乍暖还轻冷词牌名:青门引|朝代:宋朝|:张先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键入文字]北宋词人张先简介柳永同期词人张先柳永同时有张先,字子野,吴兴人。
他是天圣八年(一○三○)的进士,要比柳永中进士那年(一○三四)早得四年,这样看来,他还是柳永的老前辈呢。
但是,柳永比他先死,他享盛名却在柳永之张先的词,可说完全属于柳永这一派。
他的词在当时很负盛名,有的人恭维他的同是“协之以雅”、“雅”与“俗”对,当然一般守旧的复古的先生们,还是赞成张先而鄙弃柳永了。
但是据我们现在看来,张先的词,倒远不及柳永。
张先的病,即在他要协之于“雅”的方面,所以他的词注意词藻,注意纤巧,我们只从他一首有名的词便可以看出了;缭墙重院,间有流莺到;绣被掩余寒,画阁明新晓;朱阑连空阔,飞絮无多少。
径莎平,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香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门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谢池春>)张先的别号为张三影,因为他的词有“云破月来花弄影。
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
”故人都以三影称他。
其实这几句,除了纤巧而外,倒不见有什么好处。
但是时人偏以此来称赞他,而他自己也沾沾以此自喜,这倒是很奇妙的事。
张先任何种作品,所注重的是整个的表现,不在乎微末处纤巧上用工夫,而张先的词,却刚刚与此相反。
但是张先还有些好词,他的特殊的意境,是在《柳集》中找不出来的;然而是短词,不是长调,今举如下: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翠幙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月落花应满径。
(<天仙子>)屏山斜展,帐卷红绡半,泥浅曲池飞海燕,风度杨花满院。
云愁雨恨空深,觉来一1。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张先词赏析篇一:宋词欣赏——张先作品集宋词欣赏——张先作品集张先,乌程人,即今浙江湖州吴兴。
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
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
晚年退居湖杭之间。
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
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千秋岁》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
惜春更选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
《醉垂鞭》是酒宴上赠妓之作。
好像那时候的文人骚客总是与酒馆青楼是分不开的。
《醉垂鞭》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
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青门引》这是一首春日感怀之作,抒写寂寞情怀。
《青门引》乍暖还清冷,风雨晚来方定。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天仙子》是作者为嘉禾小卒,即副官时,因为生病而不能去参加宴席所作。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菩萨蛮》这首是咏叹歌女弹筝,写的是其在酒宴上弹筝时的婉转情态。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篇二:张先词“影”之意向探析张先词“影”之意象探析摘要北宋前期词人张先,以擅长写“影”著称,有意在词作中表现“影”这一意象,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词句,并因其三句写“影”名句得名“张三影”。
他笔下的“影”,形态各异,特征鲜明,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张先北宋词人张先,北宋早期著名词人。
在他今存的165首词作中,涉及女性题材的词作达到了140首,这一占比是很高的,占到张先词总数量的将近八分之七。
这些词中描写的女性形象大多清新婉约。
而且,这些女性形象大多出现在张喜安的闺阁词、宴席词和送别词中。
张先词中清新婉丽的女性形象形成原因首先,张是北宋初期一位重要的诗人,也是一位承前启后的诗人。
从唐到五代到宋初,他继承了婉约婉约的词风,又启发了苏轼等人以诗入词、题材广泛、直抒胸臆的词风。
宋神宗熙宁时期,柳永与晏殊、欧阳修都去世了,只有张先还健在,因为他高寿,活了89岁。
此时的张先又与词坛后辈苏轼等人经常唱和。
张先还用心地指导过苏轼的词作,两人亦师亦友,“一树梨花压海棠”就是苏轼对张先的戏谑之词。
张先在唐、五代词与北宋词之间起到了过渡的作用,他与晏殊、欧阳修、柳永等人一起推动宋词走向兴盛,最终使宋词成为“一代文学”。
张先的词风是婉约的,描写最多的还是有关女性形象的词作。
张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描写女性形象的词作呢?亦或说张先词中清新婉丽的女性形象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两点:(一)张先生活的时代张喜安生活在北宋前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北宋城市尤其是汴梁开封的经济日益繁荣。
文人阶层的生活待遇十分优厚,雅集文酒的风气在文人阶层十分盛行。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的数量也急剧增加。
工作之余,他们还参加文化娱乐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两次文酒雅集:一次是东晋的兰亭雅集,一次就是发生在北宋年间的西园雅集。
由此也可见张先生活的那个时期,文酒雅集是很流行的。
描绘北宋著名文人士大夫聚会的画作,《西园雅集图》·水墨纸本士大夫阶层和市民阶层出于对文化娱乐的共同需求,直接推动了宋词的发展,北宋文学家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于是描写仕大夫文酒雅集的词作和反映市民生活的民间词乐就迅速地发展起来,相应的填词人也应运而生。
宋代词人张先张先词宋代的文学代表人物不胜枚举,而其当中的词人群体,更是百花齐放,张先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飘逸清新的词风,令读者能顿时沉浸在那富有韵味的意境之中,让人不禁赞叹。
本文将通过资料和文学理论阐述张先的词风。
张先的人物背景张先,字太初,号夏山,夏山就是其家乡所在地的名字,属于当时的安陆府(今日湖北省安陆市)。
在他出生的时候,他的祖父已经是一位文学家,此外他的堂兄李清照(著名的女词人)也常常为他赋词。
在他年轻时,曾经有过不少官场春秋的经历,但他自己并不愿过多参与这些政治上的复杂考验,因此在官场上也没有达到太高的地位。
他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注在文学创作上。
他相当博学,喜欢研究音乐、文学、绘画等等艺术领域,参加过许许多多的文学派对。
张先的词理论张先在词学上也有一番独到的研究。
他提出过“以景为情,以情抒志”的说法,这便是说明他在他的词作中,以景色描写为情感表达的标志。
他不仅会以天地万物为题材,也能以亲人朋友、社会风俗为情感写作的起始点。
他的词作有两种风格,一种是豪情万丈,力图表现出浓厚的男子气概,另一种则是柔和细致,凝结着对女性的恒久怀念。
张先的作品风格张先的的词是富有思想内涵的,在形式上则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他在运用押韵方面有独到的才华,漂亮地把平仄、押韵、对仗等与含义完美结合。
而且他的词语鲜活自然,情景形象生动,抒情好比泉水一般自然流畅。
他的词作往往直入人心,让人在词语的情感氛围下胸中波涛,心思万缕。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等等,张先这些篇章真真切切地表达了一个又一个人生问题,准确地传达出了一种生命情境。
总结张先不愧为宋代词坛的一位高峰,他的词作之经典、之出众,得到后来的词人们的极高赞扬与传承。
他的词风还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一个楷模,而他的人物背景也确立了他的某些写作方向。
不论是在词学理论的提出,还是风格的展示上,他都是著名词作家,是具有一定时代思想特色的文化代表人物。
张先的朋友圈:苏轼是好友,王安石为他点赞张先在北宋中前期的精彩纷呈的词坛里,有这样一位词人,他有一个强大到令人惊叹的人脉系统。
朋友圈里是大咖云集,有:梅尧臣、欧阳修、苏轼、晏殊、王安石、宋祁、梅尧臣等人,常与赵抃、苏轼、蔡襄、郑獬、李常诸名士登山临水,吟唱往还。
阵容如此豪华,堪比那个时代的“大佬”。
他就是北宋著名词人张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人脉资源丰富的风流词人的朋友圈里的红尘趣事。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
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
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
晚年退居湖杭之间。
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著有《张子野词》(一名安陆词),存词一百八十多首。
他身上的光环,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北宋前期的词坛高手,更是因为他擅长绘画,画《十咏图》更是精妙绝伦,加之他的一些轶事,让他这个人物在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
提及张先,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张三影,他嗜好写“影”,花影、月影、人影、灯影皆入诗中。
《古今诗话》中:子野曰:“何不曰之为张三影?”客不晓。
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此余生平所得意也。
后来,人们就称呼他'张三影'。
据统计,他的诗词中用“影”字多达29处,当然,他所有带'影'的词作中,最为著名的要数“云破月来花弄影”这句。
它出自《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
伤流景。
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
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
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
此词上阕写春愁无限及人生遗憾,回忆往事历历,只有空怀旧梦;下阕通过月弄花影烘托出人生之无奈;全词将作者慨叹年老位卑、前途渺茫之情与暮春之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调子沉郁伤感,情蕴景中,用语精准,工于锻炼字句,体现了张词的主要艺术特色。
这么有名的一个词人,总该要有几个笔名才像样,这样才能显出他的成就与地位,除却他自谓张三影,他还有张三中、张子野、张安陆、“桃杏嫁东风郎中”等雅号。
宋名家词集锦之四——张先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人。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及第。
以秘书丞知吴江县(今江苏省吴江县)。
晏殊知永兴军,辟为通判。
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
晚年往来于杭州、吴兴之间,过着逍遥优游的生活。
他还是宋代寿命最长、创作时间最长的词人,享年八十九。
其词与柳永齐名,但才力不如柳永,柳词通俗,张词含蓄,韵味悠长。
吴曾在《能该斋漫录》中言:“张子野与柳蓍卿齐名,而时以子野不及蓍卿,然子野韵高,是蓍卿所乏处。
”现存词集《安陆词》,又名《张子野词》。
由于张先天性风流潇洒,喜欢吟风弄月,绮筵当时,花前月下,留下了许多风流韵事。
同时,从这些见诸记载的风流韵事中也可见张先喜爱交友,性格豪放豁达,心思细腻传神,词作颇受时人欢迎。
张先有很多的别名,如“张三中”,“张三影”。
据《古今诗话》云:“有客谓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
’公曰:‘何不曰之为张三影。
’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此余平生所得意也。
’”其中所言的“三中”出之于张先词《行香子》:“江空无畔,凌波何处,月桥边、青柳朱门。
断钟残角,又送黄昏。
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其中关于“三影”有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就是上面《古今诗话》所说,赞同第一种说法的还有北宋诗人陈师道《后山诗话》:“尚书郎张先善著词,有云:‘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轻絮无影’。
世称诵之,号张三影。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也认可此二说。
第二种说法出自南宋初年诗人曾慥《高斋诗话》云:“子野尝有诗云:‘浮萍断处见山影。
’又长短句云:‘云破月来花弄影。
’又云:‘隔墙送过秋千影。
’并脍炙人口,世谓张三影。
”但是,我翻阅了《安陆词》也没有找到“浮萍断处见山影”这句,原来这句是出自他的诗歌《题西溪无相院》,诗曰:“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断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张先最有名的诗词
摘要:
1.张先的简介
2.张先的诗词创作特点
3.张先最有名的诗词及其特点
4.张先诗词的影响和价值
正文:
张先,字子野,南宋著名文学家,擅长诗词创作,尤其以词作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先的诗词创作以豪放、奔放、婉约、清新为特点,注重内在情感的表达,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他的作品既有豪放不羁的气势,又有细腻入微的描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张先最有名的诗词当属他的《天净沙·秋思》和《青玉案·元夕》等。
其中,《天净沙·秋思》以写景抒怀的手法,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描绘了一幅深秋荒凉、萧瑟的景象,展现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被誉为“秋思之祖”。
而《青玉案·元夕》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繁华景象和民间风俗,诗句“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富足,成为元夕诗词的代表作。
张先的诗词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他的诗词风格独特,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另一方面,他的诗词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哲理思考,为后世读者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张先的诗词全集张先,是我国古代着名的词人。
他的很多诗词都入选了中小学课本。
下面小编带你了解一下张先的生平及诗词全集。
1作者简介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
北宋时期着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
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
晚年退居湖杭之间。
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
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着有《安陆集》,长调颇多。
1张先的诗词全集《题西溪无相院》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相思令·苹满溪》苹满溪。
柳绕堤。
相送行人溪水西。
回时陇月低。
烟霏霏。
风凄凄。
重倚朱门听马嘶。
寒鸥相对飞。
《醉垂鞭·双蝶绣罗裙》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
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醉垂鞭·赠琵琶娘,年十二》朱粉不须施,花枝小。
春偏好。
娇妙近胜衣。
轻罗红雾垂。
琵琶金画凤。
双条重。
倦眉低。
啄木细声迟。
黄蜂花上飞。
《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楼倚春江百尺高,烟中还未见归桡,几时期信似江潮?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日长才过又今宵。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花前月下暂相逢。
苦恨阻从容。
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
花不尽,月无穷。
两心同。
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
《减字木兰花·垂螺近额》垂螺近额,走上红裀初趁拍。
只恐轻飞,拟倩游丝惹琢。
文鸳绣履,去似杨花尘不起。
舞彻《伊州》,头上宫花颤未休。
《更漏子·锦筵红》锦筵红,罗幕。
中国历史故事-北宋词人张先简介张先与苏轼对诗文人风流,最开始说的是文人潇洒不羁,不惧礼教的生活态度。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渐渐变了味,开始与“情”和“色”挂钩。
狎妓取乐是风流,广纳小妾是风流,甚至与良家女子幽会私情也是风流故事。
张先是北宋著名词人,“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
在他的诗词中,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的尤为出色。
艺术来源于生活,男女之情诗词的出色,也说明了张先在这方面经历不少。
张先一生最广为人知的故事,就是他与苏轼之间的对诗。
当时张先已经八十岁,头花银白,却还娶了年仅十八岁的俏姑娘为小妾。
纳妾当日,张先喜气洋洋,请了不少好友前来庆祝娱乐,苏轼也在众宾客之中。
当时就有人问张先,娶了这样美丽年轻的姑娘有何感想。
张先一脸喜气,笑的欢乐,随口吟诗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八十岁老头娶十八小姑娘,放在今天都是臊人的事儿。
但是从这首诗中却可以看出,张先不仅不害臊,还非常自得,认为自己风流极了。
当时苏轼听了这首诗,立马对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脱口就是名句,特别是“一树梨花压海棠”更时流传千古。
而苏轼在这首诗中,毫不掩饰对张先老牛吃嫩草的讽刺之意。
不止八十取十八小妾这一事儿,张先还有不少的风流故事传出。
年轻的时候,跑到佛门亲近之地与小尼姑私会。
老尼姑发现了这事儿,将小尼姑严加看管,甚至夜晚还专门关到阁楼之中。
可这也挡不住张先采摘娇花之心,每晚深夜他都会划着小船到阁楼下,小尼姑则悄悄放下梯子,让张先进屋。
张先晚年寓居杭州,在这儿与妓女打的最是火热。
他在这儿给很多官妓作词,甚至有官妓亲自上门索要诗词。
当时有一位叫龙靓的官妓,眼见张先给很多人都写了词,却独独忽视了自己,于是就自己写了一首诗给张先。
诗言:“天与群芳千样葩,独无颜色不堪夸。
牡丹芍药人题遍,自分身如鼓子花。
”这诗中心,就是想要张先给自己写词。
张先看了之后,立马就回了首双调《望江南》。
宋朝张先最著名的诗词张先(990—1078年),字子野,湖州人。
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工诗,词与柳永齐名,以写花月影名句而戏号“张三影”。
1.华灯火树红相斗。
往来如昼。
桥河水白天青,讶别生星斗。
选自宋·张先词《玉树后庭花·上元》。
色彩明亮的灯火,在争奇斗艳,照耀在夜晚的大地上,就像是白天一样。
桥下的河水闪耀着白光,天色碧青,无数的灯火,像姓都一样映在河中。
这四句词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元宵夜的美景。
2.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选自宋·张先词《千秋岁·数声鹞鴂》。
苍天不会衰老,情意很难断绝。
我的心就像双丝结成的网,其中有千千万万条难以解开的情结。
这两句诗常用来形容爱情的坚贞难解。
3.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选自宋·张先词《行香子·舞雪歌云》。
心中满怀心事,眼中不停地流泪,痴情的想念着意中人。
4.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选自宋·张先词《木兰花·龙头舴艋吴儿竞》。
中庭的月色,清澈明朗。
数不清的花从空中飞掠而过,没有留下一丝花影。
这两句诗词是描写夜色的清幽与静寂,意境高雅而迷人。
5.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选自宋·张先词《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把幽恨沉到心底,仔细的思索。
自己实在还不如一株桃树和杏树,桃杏还可以自由的随嫁东风。
这几句中隐含无穷幽恨,读来为止动容。
6.隔墙送过秋千影选自宋·张先词《青门引·乍暖还轻冷》。
安静的夜晚,隔着围墙,明亮的月光将随风摆动秋千的身影投射过来。
这首词是在描写闺情,月下思人,不免心生惆怅。
7.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选自宋·张先词《天仙子·〈数声持酒听》。
风不停地催动着,人刚刚寂静下来。
被风吹落的红花,明天应该会布满整个路径。
这两句诗,借落红,哀叹自己身世的凄凉困顿。
8.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选自宋·张先词《青门引》。
“三影"诗人张先词趣话北宋词人张先(990 -1078),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号子野。
据记载,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诗句精工而受人称赞。
张先绰号张三影。
《古今诗话》说:"有客谓子野日:‘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
"子野日:问不日之为张三影?"客不晓。
公日: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此余生平所得意也。
"后来,人们就称呼他"张三影"。
他人说的张先的“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是张先《行香子》词里的句子:舞雪歌云。
闲淡妆匀。
蓝溪水、深染轻裙。
酒香醺脸,粉色生春。
更巧谈话,美情性,好精神。
江空无畔,凌波何处,月桥边、青柳朱门。
断钟残角,又送黄昏。
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而张先说的“三影"”词则分别是: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水调数声持酒听。
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
伤流景。
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
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
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
归朝欢声转辘护闻露井。
晓引银瓶牵素绠。
西园人语夜来风,丛英飘坠红成径。
宝猊烟末冷。
莲台香蜡残痕凝。
等身金,谁能得意,买此好光景。
粉落轻妆红玉莹。
月枕横钗云坠领。
有情无物不双栖,文禽只合常交颈。
昼长欢岂定。
争如翻作春宵永。
日瞳胧,娇柔懒起,帘押残花影。
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
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
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
如解凌波,泊烟渚春瞑。
彩绦朱索新整。
宿绣屏、画船风定。
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
玉盘大小乱珠迸。
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
重听。
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
张法的三影中,又尤以云破月来花弄影名声最著。
据说张先去见尚书宋祁,宋祁即称张先为"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而张先则称尚书宋祁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因为未祁的一首《木兰花》词里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张先最有名的诗词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张先简介
2.张先诗词创作成就概述
3.张先最有名的诗词及其特点
4.张先诗词对后世的影响
正文
张先,字子野,南宋著名文学家,与辛弃疾、陆游、姜夔并称“南宋四大诗人”。
他在诗、词、散文方面的成就都颇高,其中尤以诗词创作最为著名。
张先的诗词创作成就概述:张先的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他的诗以豪放、奔放著称,词则以婉约、柔美见长。
他的诗词作品既有咏史抒怀之作,也有山水田园之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张先最有名的诗词及其特点:
1.《天净沙·秋思》:这是张先最著名的一首词,描绘了一个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的心情。
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以秋风、夜雨、落叶等自然景观表现出游子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婉约柔美的风格令人陶醉。
2.《青玉案·元夕》:这是一首描绘元宵节夜晚热闹景象的诗,诗中通过描述灯火、烟花、笙箫等节日景象,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同时,诗中还融入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3.《破幽梦孤雁》:这是一首表现诗人孤独心境的词,以孤雁为喻,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上的失意和内心的悲凉。
词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象,以孤雁、沙洲、残霞等意象烘托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张先诗词对后世的影响:张先的诗词作品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词风格独特,既有豪放不羁的气魄,又有婉约柔美的风情。
同时,他的诗词作品中充满了对生活、对理想的关注和思考,为后世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精神启示。
张先诗词赏析张先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词人,造语工巧,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
天圣八年(1030)进士,任安陆知县,人称“张安陆”。
康定元年(1040年)以秘书丞知吴江县,次年为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
皇祐二年(1050年),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
四年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
嘉祐四年(1059年),知虢州。
明道元年(1032年)为宿州掾,后留恋山水,作诗自娱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
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
他“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其词大多抒写诗酒生活、男女之情,词风冶艳、语言工巧、情韵兼备。
曾因三处用“影”绝妙,世称张三影,著有《张子野词》(一名安陆词),存词一百八十多首。
醉垂鞭(正宫)双蝶绣罗裙。
东池宴。
初相见。
朱粉不深匀。
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
人人道。
柳腰身。
昨日乱山昏。
来时衣上云。
赏析:“东池宴”初见,淡妆轻扫,犹如初春闲花,美丽不似凡尘女子。
这首词神采飞扬、亦真亦幻,极富艺术感染力。
醉垂鞭(赠琵琶娘,年十二)朱粉不须施,花枝小。
春偏好。
娇妙近胜衣。
轻罗红雾垂。
琵琶金画凤。
双条重。
倦眉低。
啄木细声迟。
黄蜂花上飞。
赏析:词风妖冶、格调欢快,多角度花样赞美少女美好的模样。
南乡子(中吕宫)何处可魂消。
京口终朝两信潮。
不管离心千叠恨,滔滔。
催促行人动去桡。
记得旧江皋。
绿杨轻絮几条条。
春水一篙残照阔,遥遥。
有个多情立画桥。
南乡子(中秋不见月·中吕宫)潮上水清浑。
棹影轻于水底云。
去意徘徊无奈泪,衣巾。
犹有当时粉黛痕。
海近古城昏。
暮角寒沙雁队分。
今夜相思应看月,无人。
露冷依前独掩门。
赏析:这组情词,犹如温婉女子在耳畔倾诉相思。
前首先抒情,后写景,一腔深情欲说还休,后以秋景衬离愁,一片景,一缕愁,黯然销人魂。
菩萨蛮(中吕宫)忆郎还上层楼曲。
楼前芳草年年绿。
绿似去时袍。
回头风袖飘。
郎袍应已旧。
颜色非长久。
惜恐镜中春。
不如花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