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信息技术教案

地理信息技术教案

地理信息技术教案
地理信息技术教案

专题28 地理信息技术第二课时教案

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理解GPS、GIS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

(2)能够列举GPS、GIS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GPS、GIS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示意图,简单说出GPS、GIS的工作原理(2)通过使用GPS定位仪或者运用GIS软件操作,体验和感悟3S技术的实用价值和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功能介绍,突现地理科学技术对生产、生活实践的巨大作用,感悟信息技术和现代地理科学的巨大魅力,培养对地理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GPS、GIS的实际应用案例

【教学难点】

GPS、GIS技术的基本原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马航飞机失事的新闻大家都应该知道了,3月8日0点41分,MH370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起飞,飞往北京。航班原计划0点35分起飞,6点30分抵达北京,却在起飞不久后与地面失联,马航官网称该航班最后已知位置为北纬06°55′15″东经103°34′43″,现在已有25个国家参与到搜救工作当中,3月20日,澳大利亚海事安全局在“推特”公布了发现疑似与马航失联客机有关的物体的卫星图像

师:同学们,澳大利亚运用到的是我们上节课讲到的哪种地理信息技术来得到这一卫星图像的呢?

学生回答:遥感技术

师:是的,澳大利亚通过运用遥感技术发现了疑似与马航失联客机有关的物体的卫星图像,为了确定这些物体是否与失联客机有关,我们首先需要确定这些物体的位置,然后到达所在区域,打捞样本来验证是否与失联客机有关。那怎样才能准确的定位与到达该区域,这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讲的GPS技术与GIS技术

新课教授

师:同学们现在都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都有定位功能,只要我把手机的定位功能打开,在我发微博、朋友圈的时候,下面就会出现一个定位“我在某某地方”,看到我这条信息的人是不是就知道我所在的位置了呢?这幅图片是我们上师大的官微,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定位是上海师范大学。这就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我们身边的应用,从GPS的这一

个应用我们就可以知道,GPS的特点就是可以实时跟踪、准确的定位。

其实GPS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并不只有我们平时看到的导航仪、定位仪等,它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包括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空间部分就是指GPS 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是指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就是GPS信号接收机,地面监控系统负责监测、控制GPS卫星星座,然后GPS卫星星座再将导航、定位信息发送给地面的GPS信号接收机,这就完成了GPS传送信息的一个过程。

师:我们知道了GPS通过接收卫星信号来接受、传递信息,那GPS工作的原理又是什么呢?师:我们知道GPS利用的是卫星技术,运行在天空的卫星记录着自己和其它GPS卫星的位置。地面GPS装置接收到这些信息后,根据无线电波传播的速度推算出卫星的相对位置,而卫星只能完成对被测地点的距离测算,那如果要测定某一地点的具体位置,需要多少个卫星共同完成呢?(学生可能回答不出来,老师讲解)

师:我们知道两个球面相交会形成一个圆环,三个球面相交会形成两个交点,而四个球面相交则会形成唯一交点,那GPS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测距交会,就是利用三颗以上卫星的已知空间位置又可交会出地面未知点(用户接收机)的位置,静态的物体至少需要3颗卫星,动态的物体则至少需要4颗卫星可确定物体位置,卫星越多,定位越准确,一般来说,,GPS接收器可同时接收到4-8颗卫星的位置信息.

师:我们知道GPS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快速、准确地确定位置,那同学们可以说出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运用到了GPS技术吗?

学生回答:车载GPS,手机定位

师:GPS在可以定位的基础上,也可以应用于交通、军事、野外作业、大地测量等各个方面(通过图片展示GPS的应用)(介绍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新数据取得所依赖的技术,1975年,中国国家测绘局对珠峰进行了第三次测量。此次测量利用的是三角高程的方法,量出了珠峰高度——8848.13米。2005年,时隔30年,我国复测珠峰高度。除采用1975年时的传统测量方法外,还采取GPS测量系统,精确测定珠峰高度。此次测定的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由于测量结果可以达到厘米级精度,加之操作简便、仪器体积小便于携带、可全天候操作等优点,GPS正在成为高程测量中非常重要的工具)。

师:我们刚刚介绍了GPS技术,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假如你现在准备去某个地方,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去,你会怎么办?

以老师自己为例,我现在是在南洋模范中学,而我的学校是在上海师范大学,首先我先在谷歌地图上找到了这两个地方的卫星图,然后我想找到最适合我的回去的路线,我在网上搜索丁丁地图,将我的起点和终点输入进去,它就会显示出最适合我的路线

师:那这种电子地图的开发既有我们刚刚讲到的GPS技术,利用GPS定位到起点和终点。

而寻找最佳路线,则用到了另一种地理信息技术,叫做GIS技术,GIS技术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师:我们知道文字是地理科学的第一代语言,地图是地理科学的第二代语言,而GIS就是地理科学的第三代语言。

师:GIS的构成主要有四个部分,硬件、软件、数据和用户。简单的来说GIS技术利用的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将信息输入计算机的GIS软件中,软件会根据数据建立数据模型和空间模型,将地物空间特征和属性的各项数据结合起来,构成某一主题的图层,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所研究的区域进行空间分析,最后将系统处理、分析的结构形成可供研究、规划和决策人员使用的产品,比如:地图、图像、数据表格等等

师:这两幅图第一幅是苏、浙、沪三地的政区分布图,我将这三地的高速公路的数据导入

Arc gis软件,软件经过数据处理之后,就会生成高速公路分布图,我将两张图层叠加,就可以得到苏、浙、沪三地的高速公路分布图。

师:我们知道GIS是对数据进行处理,那我们平时用的Excel也是对数据进行处理的,那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呢?

师:Excel只是对数据进行分析,而GIS技术是对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在地图上呈现出来,因此与一般的数据库相比较,GIS具有图形化、可视化优点,而它与传统的纸质地图相比较,GIS又具有数据量大,随时更新,选择性显示的特征

师:那同学们想一想GIS在我们身边又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呢?

学生回答:电子地图

师:GIS技术在我们身边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测绘、土地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灾害监测与评估、城乡规划、市场分析、区域管理、军事领域等,对于零售业来说,GIS技术可以帮助他们优化配送过程,可以帮助企业选址,用户通过最优的选址获得最大的边际效益,还可以对灾害进行预测,减少灾害产生的损失,还有就是110接到报警电话后,可以根据出示地点,通知最近的巡警快速出警

师:总结:GIS已活跃于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商业组织和管理、城市规划、卫生救护、物流等部门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3S技术的原理以及各自的应用,那我们一起用3S技术来解决一个问题:假设大兴安岭发生一场森林火灾,作为森林防火指挥部的指挥员该做些什么?

(先让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师:首先检索最新的遥感像片,找到各个火点,分析火情发展态势,再借助于专门的GIS 软件找出相关区域内各个消防站的位置,制定到达各个火点的最佳路径,然后通知各个消防部门,他们接到通知后,立即派出装有GPS导航系统的消防车,迅速准确地奔赴各个火点,开展救火工作。

师:3S技术如今在我们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既是独立发展又是密不可分。结合上一节课的我们学习的遥感技术,最后,我们将这3S技术进行简单的比较一下。RS主要是提供基础数据,告诉我们有什么;GPS是主要给图像定位;最后把处理好的图像录入GIS进行数据管理和应用分析。

练习

1 图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

的不同应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

的是⑤和_____,

表示“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的是⑥和___

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_____。

2当今,3S(RS、GPS、GIS)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运用有关3S 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GIS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根据图1显示的查询半径,图中以北京为查询中心的地图比例尺为________。根据图中显示的经纬度可知,地图中代表呼和浩特、济南、太原、天津的字母分别是________。

3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门为了及

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______技

术。图2所示的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根据交通

事故发生地点,利用________技术,快速设

计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的最佳行车路线。

而交通事故发生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是利用

______技术获取的。为了能对运动中的汽车精

确定位,至少需要接收___颗卫星的信息。

GIS高校主要课程

G I S高校主要课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武汉大学 专业基础课: 必修:自然地理学、地貌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数字测土与GPS、专题地图编制、GIS图形算法基础、 选修:模糊数学、计算方法、数字摄影测量学、经济地理学与区域规划、地图投影与变换、人文地理学、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地图艺术设计、地图制图数学模型、地图代数概论 专业课: 必修:地图设计与编绘、空间分析与地学统计、数字地图制图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空间数据库原理 选修:空间数据处理、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环境分析、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技术、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图形图像软件应用、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土地评价与规划、多媒体电子地图设计、空间信息可视化、WebGIS与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综合、地理信息学进展 北京大学 必修课: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设计与应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实验 选修课:自然地理学与地貌学基础、环境与生态科学、城市与区域科学、测量学概论、计算机图形学基础、色度学、地学数学模型、地理科学进展、数字地球导论、网络基础与WebGIS、数字地形模型、遥感应用、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操作系统原理、导航与通讯导论、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智能交通系统概论南京师范大学 学科基础课程: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GIS专业导论 专业主干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工程、GIS设计与应用、测量学、地图学、空间定位技术、摄影测量学、遥感概论、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地学分析、C语言与程序设计、C语言实践、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GIS算法基础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10:1.2.2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课时2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的概念和工作过程。 2.结合实例,理解“3S”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重点) 3.掌握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区别与联系。(重难点) 阶段1 知识梳理 教材整理1 地理信息系统(GIS) 阅读教材P 10至P 11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专门处理___________的计算机系统。 2.简要程序: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3.应用 (1)区域地理环境研究 ①提供反映________的各种________。 ②对环境和________进行动态监测及________。 (2)城市管理????? 查看、查询相关信息资源制作相关的统计分析图和专题图 综合分析相关信息,进行应急事件的 录入、处理、决策等工作 微体验 正误判断: (1)地理信息系统即计算机系统。( ) (2)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的根本区别在于地理信息系统具有空间分析功能。( ) (3)地理信息系统可以为应急事件的处置提供决策支持。( ) 教材整理2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阅读教材P 11最后两自然段至P 12活动,完成下列问题: 1.数字地球: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_______后,由_______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2.“3S”技术与数字地球的关系

微体验 正误判断: (1)数字地球是“3S”技术的综合。( ) (2)利用数字地球,可以预测未来,但无法模拟数世纪前的环境。( )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阶段2 合作探究 [ 材料一甲图为一幅具有林木、河流和住房的景观图,乙图是根据该图而建立的空间数据模型。 材料二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交通线、功能分区、地价图”。

中学地理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 地理校本课程 *** 前言 ***坐落于甘肃省玉门市赤金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学校.赤金镇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也继承了“铁人精神”,建校几十年以来,通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在学校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发展的思维正日趋形成新教育理念的潮流,******遵循着与时俱进的思想,认为单纯靠“教师的讲授、学生的接受、考试的分数”来诠释的旧教育观,应该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遗弃.应该将目光投入到新课程的开发上来,以期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培养全新的能独立思考和进

行自主学习的新一代接班人。而校本课程的开发自然就成了这种实践的一种相当有效的手段和措施. ***基于学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和学生、老师的特点,通过各种方式,如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对国家地理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国家地理课程和地方地理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特点和需要的地理课程,形成了具有赤金特色的校本课程. 在课程编写过程中,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1、制定目标、明确要求。 校本课程的设计不能违背国家课程的要求,同时也不能随意地开设.明确了课程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素质,最后要求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或者是能拿出什么成果。对于课程目标的设定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第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操以及作为主人翁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第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敢想敢做"的行动能力。对学生的要求突出以下方面:首先,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到一定程度。其次,明确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即课程评价方式。 2、最大限度利用现场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立足于我们所学过的课本知识,同时也是对所学内容的一个扩充;立足生活题材,让学以至用;借助各方教学资源,让课程变得生动有趣. 3、结合时事热点,开发校本课程。 学生对时事热点的了解往往是来自网络、报纸,而对于这些报道的内容,因此往往是停留在知道的基础上,要他们进一步解析或者是提出意见、见解就显得困难了;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对时事的了解不够深入、全面。开设与时事有关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有一定的帮助。 4、重视学生兴趣,让校本课程更具活力. 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在开设地理校本课程的时候,注意学生兴趣与知识的结合,务求令到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从而期望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ArcEngine 的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ArcEngine的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张世良 (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宁德 352100) 摘要:针对校园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和可视化,本文在分析现有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校园系统数据模型的设计方法,并以宁德学院为例,建立了基于ArcEngine 的校园地理信息系统,详细阐述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为数字校园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GIS;ArcEngine;数字校园;C#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ampu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ArcEngine Shiliang Zhang (Ningde Institute of teachers ningde fujan 352100) Abstract :For the informationization,scientific and visualization in campus management , the paper studies the design method of data model of campu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campus information. As an example of Ningde college, campu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ArcEngine , and the method of design and development is proposed in detail so as to provide a useful explor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gital campus. Key words :GIS;ArcEngine;Digital Campus;C#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日趋广泛,不但在资源和环境管理与规划中成功应用,而且成为设施管理和工程建设的重要工具,同时还进入物流配送、商业选址以及大型的企业管理领域中,地理信息也正逐渐应用于校园信息日常管理当中。因此为加快校园信息化步伐,提高工作效率,强化信息管理,有必要建立校园地理信息系统(CGIS)。本文利用组件式开发模式开发了校园地理信息系统,以实现对学校地理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的管理与查询,并实现可视化的功能[1 ]。从而服务于校园的建设、规划与管理。 1、开发工具与开发平台 现有的校园管理信息系统是各部门根据管理目的建立的,并与组织管理的模式相适应的一种人机系统,大多数各自独立、条块分割、往往只注重功能的实现,统一的规范,难 以进行集成,无法适应现代信息系统网络化的要求。为了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本 校园地理信息系统集图形、图像数字信息于一身来表示校园各种空间和属性要素,为用户提供了各种校园信息的查询、检索和必要的空间分析、统计操作以及相应的专题要素输出,为校园的发展预测、规划决策以及科学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现有的校园管理信息系统中缺乏本文以宁德学院为例, 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为系统开发平台,采用C#语言和ArcGISEngine开发组件,探讨了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宁德学院校园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2 ]。 2、系统数据库设计 对于一个良好的GIS管理系统,必须有一个数据库的支持,目前大多数GIS系统通常采用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并存来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系统采用GeoDatabase来统一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GeoDatabase是Arc/Info8 引入的一种全新的空间数据模型, 实际上

高考地理复习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学案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考试标准 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知识体系预览 必考加试 1.地理信息系统 ①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②地理信息系统的五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 过程 2.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a a b 了解地理信 息系统在城 市管理中的 作用 3.遥感技术 ①遥感的概念 ②遥感的技术系统和分类 4.遥感与资源普查 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 5.遥感与环境和灾害监测 遥感在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a a c c 了解遥感在 资源普查、环 境和灾害监 测中的应用 6.全球定位系统 ①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组成 ②全球定位系统的工作过程 7.全球定位系统与定位导航 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 a b a 考点一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必考+加试) [考点梳理] 1.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a)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五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过程(a) (1)地理信息系统由GIS硬件、地理数据、GIS软件、GIS人员和应用模型等五部分组成。 (2)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地理数据的输入、存储,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以及地理信息输

出等环节。 3.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b+加试) (1)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公安、水利、公共设施、商业金融等。 (2)GIS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城市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土地利用与管理、生态环境管理。 思考 (1)为了规划鸟类自然保护区,在获取了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准确划定保护区范围可以采用的效率最高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 (2)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并用于国土整治的技术是________。提示(1)地理信息系统(GIS) (2)地理信息系统 [考点突破] 1.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 2.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915294251.html,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作者:潘新春殷黎荣 来源:《安徽教育科研》2019年第18期 摘要:“十三五”规划期间,我校提出了“依托学校茶果园构建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实践研究”的重点课题。该课题旨在大力推进我校基础教育改革,调整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内容与结构,实现学生所期待的教育。本文以我校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思路为背景,深层次探讨了地理校本课程的具体实践做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思路;教学实践活动;课例设计 一、我校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价值 我校位于千年古镇张渚,这里有“苏南屋脊”“梁祝之乡”“茶洲竹海”等美誉,镇内拥有丘陵山地1万余公顷,林、茶、果等林特产品资源相当丰富。我校在“依托学校茶果园构建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的指导下充分考量了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教育环境、文化氛围,再结合课程资源优势充分认识到我校学生应该深度融入“茶果之乡”的自然氛围之中,认识茶果、了解家乡、学习差异、宣传茶洲果乡。对此,我校因势利导,将通用技术课程——现代农业技术与校本文化相互整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地域文化、产业发展与学校教育联系起来,构建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果校本课程体系。 经过深思熟虑,我校选择高中地理学科的人教版教材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基础,将地方悠久的茶果栽培历史与丰富的人教版地理课程资源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如“茶果园基地建设”“茶果校本课程建设”等课程,并设置“茶的栽培与制作”“果树的栽培与管理”等主题,与人教版高中 地理必修教材中的《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这一单元相关联,共同探讨“家乡的农业园区变化”这一与家乡茶果栽植文化相关联的主题内容,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的实施方式,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实践、创新能力,引导他们关心家乡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提高人文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将茶果园文化与高中地理学科联系起来且共同开发校本课程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建构这一新兴的联合式校本课程实施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我校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 我校从实际情况出发,依托校内的茶果园基地与镇内的茶果文化资源进行课程选择优化、生成重组和实施,全方位打造全新的具有互动性内涵的地理校本课程,保证地方茶果文化与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合二为一,互融共生,不断拓展、深化高中校本课程实施的方法与策略。 具体来讲,我校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就是首先构建农业技术课程,结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中的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探讨家乡农业区位的选择、以种植

GIS地理信息与二次开发专业面试宝典(130912)

GIS地理信息系统与二次开发专业面试宝典 一、简述题 1、什么是GIS: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即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输入、存储、编辑、分析、显示空间信息及其属性信息的地理资料系统。在地GIS信息数据分两大类:第一类是地图数据,即图形数据。第二类是属性信息,即属性数据(也可称为文字数据,非图形数据)。通过GIS 系统这两类信息的特有管理方式,在它们之间建立双向对应关系,实现图形和数据的互查互用。 2、GIS与CAD系统的区别: 首先,GIS 是图形和属性的结合体,而CAD 是单纯的图形,很难和大数据量的属性信息关联;其次,GIS 中的图形有拓扑信息,可以进行各种复杂的空间分析,而CAD 图形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没有空间的概念;再次,GIS 可以做多种基于图形或属性的查询统计,也能制作各种表现形式的专题图,而CAD 一般不能;最后,GIS 能理大数据量,甚至是高达数十G 的海量数据,也能读写存储于数据库中的空间图形,而CAD 不能。 二、名词解释 3.地理参考系统(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地理信息包含有明确的地理参照系统,例如经度和纬度坐标,或者是国家网格坐标。 4.地图投影:地图投影就是指建立地球表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上点之间一一对应关系的数学方法。地图投影是解决地球椭球面上地物绘制到平面图纸上的问题。 5. 空间分析:是基于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常见的有拓扑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网格分析和地形分析等。

6.1954 年北京坐标系Beijing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l9541954 年我国决定采用的国家大地坐标系,实质上是由原苏联普尔科沃为原点1942 年坐标系的延伸。 7.1956 年黄海高程系统Huang hai Vertical Datum l956以青岛验潮站根据1950 年一1956 年的验潮资料计算确定的平均海面作为基准面,据以计算地面点高程的系统。 8.1985 国家高程基准National Vertical Datum 1985:1987 年颁布命名的,以青岛验潮站1952 年一1979 年验潮资料计算确定的平均海面作为基准面的高程基准。 9.WGS-84 坐标系WGS-84 Coordinate System: 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称为1984 年世界大地坐标系统。 10.城市地理信息Urban Geographic lnformation: 城市地理信息是城市中一切与地理分布有关的各种地理要素图形信息、属性信息及其相互间空间关系信息的总称。 11.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Urban FundamentaI Geographic lnformation: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是指城市最基本的地理信息,包括各种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界址点、建筑物、道路、水系、境界、地形、植被、地名及某些属性信息等,用于表示城市基本面貌并作为各种专题信息空间定位的载体。它具有统一性、精确性和基础性的特点。 12.等高线contour: 地图上地面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成的曲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GIS高校主要课程

武汉大学 专业基础课: 必修:自然地理学、地貌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数字测土与GPS、专题地图编制、GIS图形算法基础、 选修:模糊数学、计算方法、数字摄影测量学、经济地理学与区域规划、地图投影与变换、人文地理学、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地图艺术设计、地图制图数学模型、地图代数概论 专业课: 必修:地图设计与编绘、空间分析与地学统计、数字地图制图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空间数据库原理 选修:空间数据处理、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环境分析、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技术、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图形图像软件应用、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土地评价与规划、多媒体电子地图设计、空间信息可视化、WebGIS与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综合、地理信息学进展 北京大学 必修课: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设计与应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实验 选修课:自然地理学与地貌学基础、环境与生态科学、城市与区域科学、测量学概论、计算机图形学基础、色度学、地学数学模型、地理科学进展、数字地球导论、网络基础与WebGIS、数字地形模型、遥感应用、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操作系统原理、导航与通讯导论、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智能交通系统概论 南京师范大学 学科基础课程: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GIS专业导论 专业主干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工程、GIS设计与应用、测量学、地图学、空间定位技术、摄影测量学、遥感概论、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地学分析、C语言与程序设计、C语言实践、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GIS算法基础 首都师范大学 专业基础课:地球科学导论、自然地理学、景观生态学、水文学、 专业核心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遥感概论、GPS概论、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数字图像处理、地图学、遥感图像处理、组建地理信息系统 专业方向课程: 必修:GIS工程、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字高程模型、计算机图形学、空间信息技术基础、面向对象编程(C++)、地质地貌、环境学 选修:网络编程技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计算机网络、微波遥感、计算机视觉、实用遥感图像处理、资源环境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多媒体技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三维信息可视化、测量学与误差基础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 学科基础课:地质学与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概论、测量与地图、地理科学导论、遥感原理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二节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知识梳理学案 湘教版必修3

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中国遥感系列卫星 中国遥感系列卫星是指利用遥感技术和遥感设备,对地表覆盖和自然现象进行观测的人造卫星,主要应用于国土资源勘查、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规划、农作物估产、防灾减灾和空间科学试验等领域,与人们生活也密切相关。 中国“遥感”系列卫星专指冠以“遥感XX号卫星”的系列卫星,不包括中巴系列、资源系列、环境系列、高分系列等国产遥感卫星。2006年4月27日,“遥感卫星一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至2015年8月27日10时31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遥感二十七号卫星送入太空,中国已经成功发射27颗“遥感”系列卫星。 节次考试内容 学考 要求 选考要求考点1:遥感技术 (1)遥感的概念 (2)遥感的技术系统和分类 a a b b 考点2:遥感与资源 普查 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 c c 考点3: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遥感在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c c 遥感技术 ◆遥感的概念 遥感(RS)是指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遥感的技术系统和分类 1.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 2.分类 依据分类 根据遥感平台的高度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 根据传感器是否主动向观测目标发射电磁波主动式遥感与被动式遥感 续表 依据分类 按照电磁波的波谱 范围 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等 按照应用领域或专题环境遥感、大气遥感、资源遥感、海洋遥感、地质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等 遥感与资源普查 ◆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 勘探矿产资源、调查生物资源、水资源等是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中的重要应用领域。它的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的速度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的信息量大,可减少资源普查的盲目性。其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如下表所示: 应用 领域 具体内容备注 矿产资源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 易借助遥感技术“发现”矿产 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 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 的大致区域 生物资源在对森林、草原、绿地以及农作物等资源的调查中,通过 遥感图像解译或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 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信息 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 环境保护等部门提供服 务 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 ◆遥感在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中学地理校本课程

地理校本课程 *** 前言 ***坐落于甘肃省玉门市赤金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学校。赤金镇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也继承了“铁人精神”,建校几十年以来,通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在学校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发展的思维正日趋形成新教育理念的潮流,******遵循着与时俱进的思想,认为单纯靠“教师的讲授、学生的接受、考试的分数”来诠释的旧教育观,应该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遗弃。应该将目光投入到新课程的开发上来,以期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培养全新的能独立思考和进行自主学习的新一代接班人。而校本课程的开发自然就成了这种实践的一种相当有效的手段和措施。 ***基于学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和学生、老师的特点,通过各种方式,如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对国家地理课程进行

再加工、再创造,使国家地理课程和地方地理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特点和需要的地理课程,形成了具有赤金特色的校本课程。 在课程编写过程中,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1、制定目标、明确要求。 校本课程的设计不能违背国家课程的要求,同时也不能随意地开设。明确了课程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素质,最后要求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或者是能拿出什么成果。对于课程目标的设定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第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操以及作为主人翁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第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敢想敢做”的行动能力。对学生的要求突出以下方面:首先,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到一定程度。其次,明确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即课程评价方式。 2、最大限度利用现场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立足于我们所学过的课本知识,同时也是对所学内容的一个扩充;立足生活题材,让学以至用;借助各方教学资源,让课程变得生动有趣。 3、结合时事热点,开发校本课程。 学生对时事热点的了解往往是来自网络、报纸,而对于这些报道的内容,因此往往是停留在知道的基础上,要他们进一步解析或者是提出意见、见解就显得困难了;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对时事的了解不够深入、全面。开设与时事有关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有一定的帮助。 4、重视学生兴趣,让校本课程更具活力。 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在开设地理校本课程的时候,注意学生兴趣与知识的结合,务求令到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从而期望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教材主要由“气象万千”和“野外生存”两部分组成。教材编写紧扣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气候,锻炼学生的生存能力。希望本教材对学生的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国际贸易地理 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二O一O年九月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1课程性质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是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1、2课程任务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的历史,理解国际贸易与各国地理分布之间的联系,能够了解影响商品生产与市场变化的诸多要素。初步了解世界各主要经济贸易区分布及主要贸易国的贸易状况,了解自然资源、经济部门结构、世界港口分布、现代贸易交通运输方式等要素对当今国际贸易的影响作用。通过对上述知识的学习,根本目的是要让学生对我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及贸易市场的分布情况由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对外贸易研究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在教学中作好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 二、课程的内容及要求 2、1绪论——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 1、了解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熟悉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2、掌握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2、2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1、掌握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了解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和人文地理环境要素的种类,掌握这两类要素对国际贸易活动的影响。 2、掌握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学会甄别和分析国际贸易活动

中的自然地理要素或人文地理要素。 2、3国际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与转移 1、产业革命前的区域贸易中心区,了解产业革命前区域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与转移,熟悉并领会世界 2、世界贸易中心区的形成,贸易中心区的形成过程,地理大发现与第一、第二次产业革命对该行程过程的作用与影响,能分析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障碍。 3、亚太地区——正在兴起的世界贸易中心 2、4世界区域经济贸易集团 1、区域贸易经济贸易集团概论,重点掌握区域经济贸易集团的定义、类型、形成原因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世界三大主要区域贸易集团,了解三大区域经济组织以及组织内主要国家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领会区域经济集团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内在关系。 2、5世界经济特区 1、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简史及其主要类型,掌握各种经济特区如自由港、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高科技园区等在促使国家经济贸易发展中的作用。 2、世界经济特区区位选择及其分布,了解区位选择的条件,掌握我国经济特区与国外经济特区的异同点,能够结合有关特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指出我国特区发展的借鉴。 2、6世界石油及大宗农矿原料贸易地理 1、世界石油贸易,掌握世界石油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分布、贸易流向以及我国石油贸易动态,了解世界石油界贸易战略和储备制度。

《GIS二次开发》课程设计报告

《GIS二次开发课程设计》报告 院(系)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小组成员吴波,黄聪,蔡劼,米锐,房海峰,黄罡起讫日期2010.01.04—2010.01.17

目录 1 系统实现目标 .................................... 2 系统需求分析 .................................... 3 系统设计 ........................................ 3.1 总体设计 .......................................................................... 3.2 数据库设计 ...................................................................... 3.3 平台选择 .......................................................................... 3.4 详细设计 .......................................................................... 4 功能实现 ........................................ 4.1 地图载入 ............................................................................ 4.2 添加图形要素 ..................................................................... 4.3 通过图形查属性……………………………………………… 4.4 通过属性查询图形…………………………………………… 4.5 通过位置查询图形…………………………………………… 4.6 缓冲区分析…………………………………………………… 附件 ..............................................

《WebGIS课程》期末考试复习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第一章绪论 1.名词解释 WebGIS:即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是Internet与WWW技术应用于GIS开发的产物,是利用WEB技术拓展和完善GIS的一项新技术。 2.简答 (1)WebGIS的组成以及各个承担的功能: WEB浏览器: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分布在Internet上的各种地理信息 通信协议:通过相关协议,设定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方式及数据访问接口,是地理信息在Internet上发布的关键技术。 WEBGIS服务器:根据用户请求操作GIS数据库,为用户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的交互。 (2)WebGIS的基本架构: (3)WebGIS的特点。 1、基于Internet/Intranet标准 2、分布式体系结构:有效平衡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处理负载 3、发布速度快,范围广 4、数据来源丰富,分布储存 5、用户界面友好 6、平台无关 7、成本低廉,操作简单

(4)WebGIS的作用。 <1>促使传统工作站版的GIS走向分布式、大众化,使GIS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 <2>空间数据的分发、获取、浏览更加方便、快捷; <3>更加友好的、互动的可视化界面,是对传统GIS的一种革新; <4>使空间分析无处不在,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使用GIS的分析功能; <5>将GIS与其他软件系统之间的集成变得更加容易,推动了GIS向纵深快速发展,使GIS走向企业化、社会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补充知识点: WebGIS基本思想:就是在Internet网上提供地理信息,让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得一个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和服务 WebGIS的功能:地图服务、数据查询服务、地理编码服务、要素服务、导航或位置服务、个性化地图服务、远程数据维护功能。 3.论述 结合实例说明当前WebGIS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至少四个)。 大数据、云计算、分布式、三维GIS、移动GIS (1)基于分布式计算的WebGIS 要实现地理信息的分布式计算,必须采用标准的、开放的和广泛支持的分布式对象体系结构。例如,CORBA具有完美的平台无关性和兼容性,如与JAVA结合,可解决代码复杂、实现困难的问题,因而受到日益广泛的支持,必将成为未来WebGIS发展的主流技术 (2)三维GIS 目前GIS大多提供了一些较为简单的三维显示和操作功能,但与真正的三维表示和分析还有很大差距,真正的三维GIS必须支持真三维的矢量和栅格数据模型及以此为基础的三维空间数据库,解决三维空间操作和分析问题。

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31讲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学案中图版0001

第31讲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I板块一I落实基础知识丨死预习再听谏课堂丸高败1.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读GPS卫星系统组成图,回答问题。 □PS卩星系统州戒 (1) 概念: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2) 系统组成: ⑶应用: ①最初用于军事。 ②目前拓展到交通、邮电、地矿、建筑以及农业、气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等部门和行

业。 ③其他用途:还可监测地壳的微小移动,从而帮助预报地震;与G§、RS结合,为资源调查、工程管理、精细农业服务。 【深度思考1】汽车导航运用了哪些技术? 提示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读遥感(RS)的工作过程图,回答问题。 (1) 概念: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提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2) 组成: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 (3) 应用。 ①资源普查:勘探矿产资源,调查生物资源、水资源等是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中的重要应用领域。 ②环境灾害监测:有助于人类重新审视“地球家园”,提高人们对周围生活环境与灾害的认 识。 3.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读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构成图,回答问题。 (1) 概念: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2) 功能:①存储、管理数据;②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③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 (3) 系统组成:人员、A硬件、数据、B应用模型和软件。 (4) 工作过程。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地理)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地理)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为了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方式搜集、整理资料信息,写调查报告和地理论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读图信息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地理意识,提升综合能力。 二、课程背景 根据关于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地理教学的教材建设应该由国家统编教材、地区教材和校本教材共同组成,其中校本教材的开发建设是由各学校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组织编写。那么如何界定校本课程的地位是编写的关键,因为这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之所在。现行国家统编教材的编写既提供了指导思路,也为校本课程的建设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加强地理学习能力和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是中学尤其是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可以大做文章的地方和突破口。因而在完成统编教材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做好活动和选修课的设计安排是提高地理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统编教材有机补充的校本课程,应该为选修课和活动课的开设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案。所以把校本课程定位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以能力培训为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的选修课、活动课教材的层面上,既可以避免内容上和统编教材的冲突与雷同,又可以充分发挥灵活机动的设计思路,对统编教材的内容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予以有机补充。 三、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下面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志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这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地球与地图的基础知识,船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 2.了解家乡、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貌,了解家乡与祖国、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3s地理信息系统

一、3s的概念: rs(遥感):从航空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Gps(全球定位系统):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导航定位的系统。 Gis(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存储、管理、和显示空间要素位置和属性的计算机系统。 二、大地水准面的定义: 假想水面静止,延伸则被淹没的面,就是大地水准面。 椭球体: 与地球形状比较接近的,是一个以椭圆短轴旋转而成的椭球,也称为椭球体。 矢量数据结构: 通过记录空间对象的坐标及空间关系表达空间对象的几何位置。 栅格数据结构: 是指栅格数据的存储方法或格式。 元数据: 提供空间数据信息的数据。 三、高斯投影定义:.高斯投影的概念 高斯是德国杰出的数学家、测量学家。他提出的横椭圆柱投影是一种正形投影。它是将一个横椭圆柱套在地球椭球体上,如下图所示: 椭球体中心O在椭圆柱中心轴上,椭球体南北极与椭圆柱相切,并使某一子午线与椭圆柱相切。此子午线称中央子午线。然后将椭球体面上的点、线按正形投影条件投影到椭圆柱上,再沿椭圆柱N、S点母线割开,并展成平面,即成为高斯投影平面。在此平面上: ①中央子午线是直线,其长度不变形,离开中央子午线的其他子午线是弧形,凹向中央子午线。离开中央子午线越远,变形越大。 ②投影后赤道是一条直线,赤道与中央子午线保持正交。 ③离开赤道的纬线是弧线,凸向赤道。 (2)分带投影n 6°带投影是从英国格林尼治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隔6°投影一次。这样将椭球分成

60个带,编号为1~60带,如下图所示: 各带中央子午线经度(L)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n为6°带的带号。 已知某点大地经度L,可按下式计算该点所属的带号: 有余数时,为n的整数商+1。 3°带是在6°带基础上划分的,其中央子午线在奇数带时与6°带中央子午线重合,每隔3°为一带,共120带,各带中央子午线经度(L)为: 式中n′为3°带的带号。 我国幅员辽阔,含有11个6°带,即从13~23带(中央子午线从75°~135°),21个3°带,从25~45带。北京位于6°带的第20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17°。 高斯克吕格平面坐标系的解算。 根据高斯投影的特点,以赤道和中央子午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中央子午线方向为x轴,北方向为正。赤道投影线为y轴,东方向为正。象限按顺时针Ⅰ、Ⅱ、Ⅲ、Ⅳ排列,如下图所示:

理第一轮复习专题9微专题三十三地理信息技术思维导图学案

微专题三十三: 地理信息技术
1.(2012·山东文综,5)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A.获取卫星云图 B.查询地理数据 C.选择考察路线
) 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
2.(2013·福建文综,5)下图示意我国某家电企业组织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辅助( A.企业空间布局决策
) B.总部调控生产
1

C.总部监控产品质量
D.研发中心创意
3. (2014·山东文综, 7)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 8 时至次日 8 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 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读图完成下题。
道路积雪会影响交通,应用 GPS 技术可以( A.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 C.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
)
B.解译积雪遥感影像 D.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
1.遥感技术的应用 目前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方面运用广泛,具体应用分析如下: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 矿产资源 资源 调查 生物资源 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 术 “发现”矿产 通过遥感图像解译,用图像处理技 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 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 监测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海上冰 环境 和灾 害监 测 灾害监测 环境监测 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 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 大气污染等 监测旱情、洪灾、滑坡、泥石流、 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有利于防灾减灾 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环 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备注 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 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
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 保护等部门服务
2.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教学案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教学案例 《旅游地理》§1旅游景观的欣赏 绥林一中张慧文 【课标要求和解读】 1.课标内容: 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活动建议----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交流欣赏旅游景观的体验。 2.课标解读: 要正确欣赏旅游资源,首先要以了解旅游资源的不同类型和景观特点为前提,并且对中外著名旅游景点有必要的了解; 不同旅游景观形成原因不同,所以欣赏方法不同; 了解欣赏旅游景观的主要方法----了解景观特点、选择合适的观察位置、把握有利的观察时机、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和历史内涵、激发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目标:明确旅游景观的描述和欣赏是多角度的,掌握不同景观的一般欣赏方法----了解景观特点、精选点位、把握时机、洞悉文化定位。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不同的地文景观、气象景观、水域景观的正确的欣赏方法。 3.德育目标: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激发学生探索神奇大自然的兴趣;巩固学生热爱自然和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在这一章中起导入作用,为学习旅游资源评价形成感性基础。 对旅游资源的了解,学生兴趣高,但亲身旅游经历少,所以对旅游景观欣赏方法的介绍,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联系生活实际,先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感性认识,然后分别从地文景观、气象景观、水域景观、人文景观等不同方面,以典型而著名的旅游景观为例,分别介绍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精选观赏电位、把握观赏时机、了解人文景观的内涵和特点......这既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也是本节的学习难点。

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经历得以充分体现,善于运用引言的探索和课后的案例,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拟采用“激趣-探究-讲授-反馈-延伸”的教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教学中要避免景观图像的简单堆砌,必须精选图案,注意知识的扩充和延伸。旅游景观千差万别,旅游主体的人文素养和审美素质也各有差异,必要让学生明白欣赏旅游景观的多样性,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精神情操。 【教学对象分析】 我们学生对旅游资源的了解,还只是停留在初步的感性认识,缺乏系统的了解。但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旅游活动活跃,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旅游体验,为学习旅游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为课堂的互动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可以通过学生的谈体验、感受发挥他们的主动作用,老师只是需要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分析,形成不同类别旅游资源的一般欣赏方法,并帮助他们适当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教学实施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