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经济学

  • 格式:docx
  • 大小:23.43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农业技术经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9-1965年,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经济问题提出和兴起阶段。

第二阶段:1965-1977年,是农业技术经济研究停滞休眠阶段。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是农业技术经济研究恢复和发展阶段。

技术的含义:狭义的技术一般泛指根据生产实践和自然科学的原理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技能和技艺。广义的技术是指人们按照预定的目的,实现对物质、材料、能量、信息进行改造、改换、加工的物质手段和方法。

技术的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多元属性、中介属性。

技术的分类:第一级:四种基本技术;第二级:劳动过程的技术——八类劳动过程;第三级:产业技术分类。

技术进步的作用:①促进了经济增长;②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③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变化。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三要素:技术、经济、计量。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分类:1.广义农业科技经济学与狭义农业技术经济学。2.宏观农业技术经济学、中观农业技术经济学和微观农业技术经济学。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以农业生产力中技术要素组合、运用及其发展的经济效果和条件为对象。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主要特征:①综合性;②系统性;③数量性;④比较性;⑤预测性;⑥决策性;⑦优先性。

第二章

经济效果的概念:是对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经济上合乎目的性程度的评价。

技术效果的概念:是指某项技术的功能价值,它表现为技术性能、满足生产要求的程度,以及最终产生的某种生产成果。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涵义: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为基础,以培养提高土地生产力和促进生态环境良好循环为前提,研究应用农业技术方案、技术措施或技术制度等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与农业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关系。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特点:①相关性;②持续性;③综合性;④多样性;⑤不稳定性。

农业生产资源的分类: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

农业生产资源的性质:①资源的可控性与不可控性;②资源的贮藏性与流失性;③资源间的互补性与互代性④资源的再生性和相对性。

第三章

制度研究计划包括的内容:确定课题项目;拟定研究提纲;明确资料的来源;确定课题项目的研究方法。

农业技术资料收集的重要性及其内容:(1)重要性:①农业技术经济资料包括各项指标数值,是研究农业技术经济措施、技术方案、技术政策的重要基础;②收集、运用农业技术经济资料,便于计算、比较和评价农业技术措施、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③收集农业技术经济资料,可以为充分合理一利用农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经济效果提供经济参数;④收集农业技术经济资料是进行农业技术经济认证的基础。(2)内容:①研究对象的劳动消耗方面的资料;

②研究对象的劳动成果方面的资料;③研究对象的技术效果方面的资料;④研究对象的可行性方面的资料。

农业技术资料收集的方法:(一)调查法(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二)实验法。

农业技术经济的评价内容:技术评价、生态评价、经济评价、社会评价。

农业技术方案评价的一般标准:1.技术先进性,2.经济合理性,3.生产可行性。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一般方法:1.定性分析法;2.定量分析法。

第四章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作用:(1)有助于衡量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优劣,深入揭示取得这种经济效果的技术原因与经济条件(2)有助于对农业技术经济效果作比较系统、全面而又简明的评价,防止主观随意性,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3)有助于在评价工作中准确反映被评价的农业技术的经济效果,不至于把其他工作的效果也算进去,从面提高评价的准确性(4)有助于比较系统地认识各种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便

于针对不同评价对象和目的的选择适当的指标。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1.科学、实用2.系统、全面3.简便、易行。

1.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衡量指标: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利润等。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分类: 2.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分析指标:经济分析指标、技术效果分析和生态效果分析

3. 农业技术经济目的指标:如利润计划完成率、人均收入水平等。

选用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应遵循的原则:1.根据评价对象的内容选用指标,2.根据评价要求选用指标,3.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选用指标。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构成: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衡量指标、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分析指标、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目的指标。

第五章

我国研究农业技术经济问题一般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试算分析法、连环替代法、综合评分法。

一般分析方法的重要性:(1)经济现象的复杂程序是不同的,因此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2)一般分析方法具有对数学知识要求不多,数据容易收集,用常规计算工具计算的特点。

比较分析法的条件与原则:①劳动对象的可比性;②资源的可比性;③技术功能的可比性;④消耗费用的可比性;

⑤价格指标的可比性;⑥时间的可比性;⑦空间的可比性;⑧特定因素的可比性。

比较分析法的应用对象:规模、水平、速度、结构、效益。

试算分析法的含义:试算分析法又称预算分析法,由于试算分析法往往以一般标准方案作为参照进行比较。

第六章

边际分析的概念:

边际产量的概念:是指增加一单位可变资源的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定义公式:

总产量的概论:是指在其他投入资源不变的情况下,随变动资源投入量变化所能得到的产品总量。其函数公式:TPP=

平均产量的概念:是投入资源在各不同投入水平时单位投入资源所取得的产品量,即总产量与甩使用的变动资源投入量之比。其公式:

生产弹性的含义:是产品数量变化率与生产资源变化率的比率。

生产弹性通常用表示,计算公式:

生产函数三阶段的划分:第一阶段:>1时,即从原点起到平均产量最高点止为生产的相对不合理阶段。第二阶段:0<<1时,即从平均产量最高点到总产量最高点之间,为生产的合理阶段。第三阶段:<0时,即在总量曲线的最高点经后(边际产量转为负值)生产的绝对不合理阶段。

边际均衡原理:即获得最大利润必须满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1.边际产量最大法 2.边际产量相等法

第七章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农业生产函数的概念:是在函数这个纯数学概念的基础上赋予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经济内涵,用数学形式描述农业生产过程中变量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数学表达方式。

线性生产函数表达式:

农业生产函数的特点:①反映农业生产的周期性;②生产函数表明的投入产出关系是一种统计相关关系;③生产函数反映的一般是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的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④农业生产函数是对农业生产过程高度简化的数学模型;⑤农业生产函数中变量的纯质性;⑥农业生产函数通常采用连续可导的函数;⑦农业生产函数的定义域均为正数,值域具有最大值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