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
- 格式:ppt
- 大小:474.50 KB
- 文档页数:10
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有啥区别一、防火分区划分(民建、工建)1. 分隔要求1)厂房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除甲类厂房外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当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大于规范规定,且设置防火墙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或防火分隔水幕分隔。
2)仓库内的防火分区之间必须采用防火墙分隔,甲、乙类仓库内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地下或半地下仓库(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不应大于相应类别地上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
3)民用建筑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如果因使用功能需要不能采用防火墙分隔时,可以采用防火卷帘、防火分隔水幕、防火玻璃或防火门进行分隔,但要认真研究其与防火墙的等效性。
2. 防火分区面积及调整1)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规范规定增加1.0 倍。
当丁、戊类的地上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限。
厂房内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的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 1.0 倍计算2)仓库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除冷库的防火分区外,每座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规范规定增加 1.0倍。
3)当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民用建筑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规定增加1.0倍;局部设置时,防火分区的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 1.0倍计算4)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设置防火墙时,裙房的防火分区可按单、多层建筑的要求确定5)商店营业厅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商店营业厅、展览厅,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采用不燃或难燃装修材料时,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不应大于4000 m20设置在单层建筑或仅设置在多层建筑的首层内时,不应大于10000 m2o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不应大于2000 m2o6)物流建筑防火要求当建筑功能以分拣、加工等作业为主时,应按规范有关厂房的规定确定,其中仓储部分应按中间仓库确定。
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一、防火分区1、防火分区的概念防火分区是指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他防火分隔物人为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划分防火分区的目的在于有效地控制和防止火灾沿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向统一建筑物的其他空间蔓延;减少火灾损失,同时能够为人员安全疏散、灭火扑救提供有利条件。
防火分区式控制耐火建筑火灾的基本空间单元。
防火分区按照限制火势向本防火分区以外扩大蔓延的方向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竖向防火分区,用耐火性能较好的楼板及窗间墙(含窗下墙),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对每个楼层进行的防火分隔。
竖向防火分区用以防止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层与层之间竖向发生火灾蔓延;另一类为水平防火分区,用防火墙或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物将各楼层在水平方向分隔出的防火区域。
水平防火分区用以防止火灾在水平方向扩大蔓延。
2、防火分区划分原则建筑设计划分防火分区时,每个防火分区之间可用建筑构件或防火分隔物隔断。
防火分隔物可以是防火墙、耐火楼板、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防火阀、排烟防火阀等。
防火分区划分得越小,越有利于保证建筑物的防火安全。
但如果划分得过小,则势必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这样显然是不可行的。
防火分区面积大小的确定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性质、重要性、火灾危险性、建筑物高度、消防扑救能力以及火灾蔓延的速度等因素。
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等均对建筑的防火分区面积作了具体规定,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严格执行。
当高层建筑与其裙房之间设有防火墙等防火分隔设施时,其裙房的防火分区不应大于2500 m2,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
多层建筑内的营业厅、展览厅等,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分区的最大建筑面积为10000 m2,地下部分为2000 m2。
建筑物的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及防火分隔物建筑物的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及防火分隔物第一节防火分区一、防火分区的概念所谓防火分区是指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区域(空间单元)。
在建筑物内采用划分防火分区这一措施,可以在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时,有效地把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火灾损失,同时可以为人员安全疏散、消防扑救提供有利条件。
防火分区,按照防止火灾向防火分区以外扩大蔓延的功能可分为两类:其一是竖向防火分区,用以防止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层与层之间竖向发生火灾蔓延;其二是水平防火分区,用以防止火灾在水平方向扩大蔓延。
竖向防火分区是指用耐火性能较好的楼板及窗间墙(含窗下墙),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对每个楼层进行的防火分隔。
水平防火分区是指用防火墙或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物将各楼层在水平方向分隔出的防火区域。
它可以阻止火灾在楼层的水平方向蔓延。
防火分区应用防火墙分隔。
如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加冷却水幕或闭式喷水系统,或采用防火分隔水幕分隔。
二、防火分区的划分从防火的角度看,防火分区划分得越小,越有利于保证建筑物的防火安全。
但如果划分得过小,则势必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这样做显然是行不通的。
防火分区面积大小的确定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重要性、火灾危险性、建筑物高度、消防扑救能力以及火灾蔓延的速度等因素。
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均对建筑的防火分区面积作了规定,在设计、审核和检查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严格执行。
(一)单层、多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单层、多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面积是以建筑面积计算的。
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331.1的要求。
在进行防火分区划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如有困难时,可采用以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耐火极限3小时以上)、不以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加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防火水幕带分隔。
建筑的防火和防烟分区当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的空间净高不超过3.0m时,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为500㎡,长边最大允许长度为24m。
当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的空间净高超过3.0m且不超过6.0m时,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为1000㎡,长边最大允许长度为36m。
当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的空间净高超过6.0m时,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为2000㎡,长边最大允许长度为60m;具有自然对流条件时,不应大于75m。
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中的走道宽度不大于2.5m时,其防烟分区的长边长度不应大于60m。
当空间净高度大于9m时,防烟分区之间可不设置挡烟设施。
汽车库防烟分区的划分及其排烟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
防烟分区是指在建筑内部采用挡烟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烟气向同一防火分区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灭火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变配电室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
当建筑横梁的高度超过50cm时,该横梁可作为挡烟设施使用。
锅炉房、柴油发电机房内设置储油间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 的防火隔墙与储油间分隔。
二级耐火等级乙类厂房的最多允许楼层数为6层。
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内的防火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00h。
对于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的,防火墙上确需开设门、窗、洞口时应为甲级防火门、窗、洞口,确需开设时,应设置不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一、二级耐火等级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1500㎡,当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即3000㎡。
防火墙是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建筑或相邻水平防火分区且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性墙体,是建筑水平防火分区的主要防火分隔物,由不燃材料组成。
仓库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除冷库的防火分区外,每座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规定增加1.0倍。
建筑物防火分区与防烟封闭的设计要点建筑物防火分区与防烟封闭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在建筑物的设计阶段,合理划分防火分区,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烟封闭,可以有效地遏制火灾蔓延速度,确保人员疏散顺利,并减少火灾对建筑物结构造成的破坏。
首先,在建筑物的设计中,必须合理划分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是指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区域,以阻止火灾的蔓延,为人员疏散提供时间和空间。
划分防火分区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火灾危险性、人员密度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
一般来说,高层建筑应划分得更为细致,以确保疏散通道的畅通和逃生的有效性。
其次,在每个防火分区之间设置有效的防火墙或防火门,以实现防烟封闭的目的。
防火墙是指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墙体结构,能够有效隔离不同防火分区之间的火灾,防止烟气和火焰蔓延。
防火门则是指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门,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有效隔离不同防火分区,防止火势扩散和烟气侵入。
防火墙和防火门的防火等级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火灾危险性进行选择,并符合相关的建筑规范和标准。
此外,在建筑物中还需设置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确保人员能够及时疏散。
疏散通道应满足宽敞、明亮、直达和易于辨识的要求,通道内不得堆放杂物,应保持畅通。
安全出口应设置合理,并标示清晰,以便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迅速找到并逃生。
应在建筑物的设计中考虑灭火设施的设置。
灭火设施包括自动喷水系统、手提灭火器等。
自动喷水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危险性来设置,合理布局喷头,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手提灭火器应根据建筑物的面积、人员密度等确定数量和种类,并设置在易于取用的地方,以便人员在火灾初期进行扑救。
最后,在建筑物的设计中,还需考虑电气系统、通风系统、燃气系统等相关设施的布置和安全性。
电气设备要满足防火要求,防止电气设备引发火灾。
通风系统要合理设置,保证烟气排放畅通,并避免火灾扩散。
燃气系统要设置可靠的防火阀门,以防止燃气泄漏引发火灾。
综上所述,建筑物防火分区与防烟封闭是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建筑的防火和防烟分区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建筑防火和防烟分区的概念及意义。
2.掌握建筑防火和防烟分区的分类及要求。
3.了解建筑物内部的消防设施及使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1.建筑防火和防烟分区的概念及意义。
2.建筑防火和防烟分区的分类及要求。
3.建筑物内部消防设施及使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建筑防火和防烟分区的分类及要求。
2.建筑物内部消防设施及使用方法。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使学生对建筑物的防火和防烟分区有更深入的了解。
2.案例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建筑物内部消防设施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建筑防火和防烟分区的概念及意义1.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知识,简单介绍什么是建筑物的安全出口,以及为什么需要设置安全出口。
2.通过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让学生了解建筑防火和防烟分区的概念及意义。
第二节建筑防火和防烟分区的分类及要求1.让学生了解建筑防火和防烟分区的分类及要求,包括:(1)建筑物内部的防火分区:主要是指在建筑物内部设置隔墙、隔板等措施,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在发生火灾时可以减少火势蔓延。
(2)建筑物内部的防烟分区:主要是指在建筑物内部设置隔墙、隔板等措施,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在发生火灾时可以减少烟气扩散。
2.通过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类型的建筑物需要满足哪些具体要求。
第三节建筑物内部消防设施及使用方法1.让学生了解常见的消防设施有哪些,如灭火器、消火栓、喷淋系统等。
2.通过案例演示和模拟操作,让学生掌握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
六、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检查学生对建筑防火和防烟分区的理解程度。
2.通过模拟操作和答题考核,检查学生对建筑物内部消防设施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本次教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法等,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建筑防火和防烟分区的相关知识。
2.在模拟操作环节中,可以增加一些实际场景的演练,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5 防火、防烟分区和建筑构造5.1 防火和防烟分区5.1.1~5.1.4 这几条基本上保留了原规范该条的内容。
一、在高层建筑设计时,防火和防烟分区的划分是极其重要的。
有的高层建筑规模大、空间大,尤其是商业楼、展览楼、综合大楼,用途广,可燃物量大,一旦起火,火势蔓延迅速、温度高,烟气也会迅速扩散,必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
因此,除应减少建筑物内部可燃物数量,对装修陈设尽量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以及设置自动灭火系统之外,最有效的办法是划分防火和防烟分区。
例如某医院大楼,每层建筑面积2700m2,没有设防火墙分隔,也无其它防火安全措施。
三楼着火,将该楼层全部烧毁,由于楼板是钢筋混凝土板,火才未向下蔓延。
而某学校一座耐火等级为三级的学生宿舍楼,占地面积为1312m2,由于设了三道防火墙,起火时,防火墙阻止了火势蔓延,使2/3的房间未被烧掉。
又如美国二十六层的米高梅饭店,内部设有2076套客房、4600m2的赌场、1200个座位的剧场,可供11000人就餐的8个餐厅以及百货商场等。
该饭店设备豪华、装修精致,是一个富丽堂皇的现代旅馆。
但是,设计时忽略了建筑物的防火安全,致使建筑物内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
主要问题是:采用了大量的可燃建筑装修材料,家具和陈设大多数是木质等可燃材料,致使室内火灾荷载大;大楼又缺少必需的防火分隔,甚至4600m2的赌场内,没有采取任何防火分隔和防烟措施。
防火墙上开的一些大洞孔,穿过楼板的各种管道缝隙没有堵塞。
因此,当1980年11月21日一楼餐厅发生火灾时,由于发现较晚,扑救不奏效,火势迅速蔓延(餐厅内有大量的可燃物),顿时,餐厅变成了一片火海。
由于没有设防火分隔门,火很快通过门洞扩大到邻接的赌场。
这场火灾导致84人死亡和679人受伤的惨重恶果。
巴西圣保罗三十一层的安得拉斯大楼和二十五层的焦马大楼,前者室内为大统间,没有采用不燃烧材料作隔断,加之窗间墙(多数为落地窗);而后者结构是耐火的,但其内部没有采取防火分隔措施,而且只有一座敞开式楼梯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