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杜甫》——杜甫诗歌专题之杜甫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36
《走进杜甫》主题单元教案《走进杜甫》主题单元教案主题单元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因此他的诗歌也是反应唐朝历史的一面镜子,他的诗歌因此被称为“史诗”本专题围绕“走进杜甫”这一主题选取两个专题专题一:“杜甫的诗歌成就”专题二:“杜甫的诗歌艺术风格”通过阅读杜甫大量的诗歌来了解杜甫本人及诗歌的思想感情和杜甫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和坎坷命运2、了解杜甫的几个不同创作阶段3、了解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4、掌握杜甫诗歌的主要成就5明白杜甫“抑郁顿挫”的诗歌风格过程与方法:1、借助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杜甫生平2、通过阅读杜甫诗歌了解诗歌中蕴含的杜甫之思想3、通过名家名作对杜甫的评价,了解世和后人人眼中的杜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如何在时代的变迁、时政的动荡面前保持自己的高洁情操2、激发学生向杜甫一样热爱生活和爱国主义情怀对应课标1、在阅读和鉴赏中,不断的深入对杜甫的了解,不断地从他的诗歌中汲取营养精华2、发展独立阅读诗歌的能力能通过各种信息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体会字词的传达效果3、注重个性化的阅读,通过有效信息能独立鉴赏杜甫的作品,发展独立思考、丰富想象能力4、根据不同的阅读方式,攫取诗歌中传达的不同意向和情感,感受杜甫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5、要有正确的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心灵,涵养对古代文化的性情6、能通过诗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并从中有所启迪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杜甫的生平经历对他诗歌有什么影响?2、杜甫的诗歌成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杜甫的诗歌艺术风格有哪些?4、杜甫的诗歌对后人有什么影响?专题划分专题一:杜甫的诗歌成就( 2 课时)专题二:杜甫的诗歌艺术风格( 2 课时)专题一杜甫的诗歌成就所需课时2专题一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他写了大量的'流传千古的名篇通过阅读《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从而让学生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诗歌被称为“史诗”2、了解杜甫是新乐府体例的开创人3、杜甫的七律在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方面积累了完整的艺术经验本专题问题设计1、杜甫的诗歌成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杜甫的诗歌为什么被称为是唐代历史的一面镜子?3、面对网络上恶搞杜甫的现象,你有什么样的想法?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常规资源苏教版高中必修四《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北河南》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其他《杜工部集》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1、通过一课时的作家和时代背景介绍,让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和情感对作品的影响以及时代在作品中打下的烙印2、通过名家的配乐朗诵、教师朗诵、学生的默读、诵读、赏读、品读,来把握诗歌的情感内容?3、通过阅读诗歌了解杜甫诗歌的伟大成就4、除了《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北河南》,还有哪些代表作?5、除了在诗作方面有较大的成就,其他方面是否还有杰作?6、假如你穿越到唐代,见到杜甫,你想对他说些什么?教学评价(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1、积极阅读,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准确的把握朗读中的情感2、发言积极踊跃,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3学生明确杜甫的诗歌言说着自己最真挚的情感,诗作是他精神追求的化身,也是他灵魂深处最真切的呐喊专题二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所需课时2专题二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把《诗经》开创的现实主义风格推向顶峰,并且对后世影响深远“沉郁顿挫”是其最主要的特点他的这种风格与他的生平经历与他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文章憎命达”在他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时,学生还要了解杜甫诗歌“兼容并蓄”“内容深远”“炼字对仗”等特点,全面了解杜甫的伟大成就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掌握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2、明确杜甫诗歌兼容并蓄的特点3、领悟杜甫诗歌内容深远的特点4、了解杜甫在炼字、对仗上的成就本专题问题设计1、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什么?2、除了“沉郁顿挫”,杜甫诗歌还有哪些特点?3、杜甫诗歌风格是怎样形成的?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摄影设备常规资源苏教版必修四《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北河南?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其他《杜工部集》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1、通过名家的配乐朗诵、教师朗诵、学生的默读、诵读、赏读、品读,来把握词作的情感内容?2、杜甫在立意取向和表现方法上有什么特点3、《登高》这首诗,杜甫是通过哪些意象来抒发身世家国之感?4、后世是如何评书杜甫诗歌成就和风格的?5、假如让你给杜甫写一段颁奖词,你如何着笔?教学评价(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1、学生能积极阅读,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和特点2、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对杜甫的了解更全面更具体3、通过学习和走进杜甫,感受杜甫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激情。
杜甫的简介资料和古诗句杜甫,唐代杰出的文学大师,被人们尊称为“诗史之祖”,代表作品包括《将进酒》、《丽人行》、《赤壁怀古》等。
他的诗歌风格有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常以社会现实为主题,表达人民的苦难和不公。
在古代文学史上,杜甫的位置不言而喻。
一、杜甫的生平简介杜甫的生卒年份为712年至770年,原籍南阳(今属河南),后移居成都(今属四川),是唐朝文学的巨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诗人之一。
他的祖父曾经担任过官职,曾祖父则是唐太宗的宰相,因此杜甫生于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家庭。
杜甫早年曾随父亲云游天下,拜访诸多名士,使他对于历史文化有着较为深厚的认知。
不过,他的人生经历颇为坎坷,连续多次赋闲,债台高筑,日子过得极为贫苦。
他在成都时曾经为了生计,做过军官、税官、民间医生等各种职业,总算保住了小康生活。
770年杜甫离世,享年59岁,葬于岳阳楼下。
二、杜甫的文学成就杜甫在文学方面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就。
他的作品包括诗、赋、文、序、碑等,尤以诗歌为最。
他的诗歌作品大约有1500多首,包含了社会民生、风景山水、政治历史、哲学思考等各个领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
1、杜甫的诗歌杜甫的诗多以现实生活为主题,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表现了很多市井百姓的苦苦哀愁,多次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同时,他的诗中也充满了对宏大的事物的人文主义思考。
例如《将进酒》这首诗中,杜甫赞美了自己的才华和豪迈,表现了“壮志未酬”的激愤之情。
虽然这首诗有些自夸之嫌,但是却极具感染力和凝聚力,令人振奋。
2、杜甫的风景诗杜甫的风景诗也是他的经典之作。
他在诗歌中细致地描绘着风景的细节,通过独特的语言和写作风格,赋予风景更丰富的意义和感情。
例如《登高》这首诗,集中了他所想所感,用艳丽的笔墨描绘出自然之美,表现了杜甫的感慨和惆怅。
三、杜甫被誉为“诗史之祖”的原因杜甫因其卓越的诗歌才华和独特的思想见解,被公认为“诗史之祖”。
首先,他的诗歌表现出了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反思,是对时代精神的卓越展现。
杜甫的简介资料作品有哪些诗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也是文学界的巨匠。
他的诗歌以立意深远、风格雄浑、情感真挚著称,被誉为唐诗的“国之奇才”。
本文将为您介绍杜甫的简介资料和代表作品。
一、杜甫简介杜甫出生于唐代贞元元年(公元713年),原籍河南巩县(今洛阳市)。
父亲杜审言是一名州刺史,家境殷实。
杜甫的童年十分幸福,但在他15岁时父亲去世,家境一落千丈。
他曾在咸阳吏部试中考中第二,但因其出身贫寒,朝廷并未授予他官职。
自此以后,他开始了漫长的流浪生涯,经历了许多苦难和挫折。
杜甫的性格十分坚韧不屈,他对生活和社会的种种不公和腐败现象十分痛恨。
他用自己的诗歌表达对时代的关注和担忧,通过阐述自己的不满和呐喊,希望能引起社会的重视和改变。
杜甫的作品风格多样,涵盖了政治、社会和人文等不同领域,同时充满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操。
他的诗歌不仅充满了激情和生命力,而且富有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杜甫代表作品1.《丽人行》《丽人行》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诗歌描绘了唐代美女的风姿和气质。
其中的“云鬓花颜金步摇”一句被奉为经典,成为古代爱情诗的经典之作。
2.《登高》《登高》是杜甫的另一代表作,描写了登高所看到的美景,包括森林、山峦和江河。
诗中表现了杜甫的豁达和乐观,以及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3.《春望》《春望》是杜甫又一经典之作,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其中的“飞花共舞鸟飞回,万物更新世无疆”一句被称为经典之作,表达了杜甫对生命力的认知和肯定。
4.《李陵》《李陵》是杜甫的历史题材作品之一,诗歌描绘了三国英雄李陵的生死轨迹。
杜甫通过史诗般的叙述,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赞颂和对历史传承的思考。
5.《赤壁》《赤壁》是杜甫的又一历史诗作,描写了三国时期曹操和孙权的战争,并通过对两个不同势力的对比,体现出了诗人对和平、统一的向往和寄托。
总之,杜甫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他的诗歌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社会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杜甫的介绍及事迹关于杜甫的介绍及事迹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杜甫的介绍和他的事迹,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杜甫的介绍及事迹1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河北),因曾祖父杜依艺当过巩县县令,于是就定居在巩县(今属河南),杜甫于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生于巩县。
远祖杜预是西晋名将,又是注释《春秋左氏传》的学者。
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的膳部员外郎,与沈佺期、宋之问齐名的诗人。
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终奉天(今陕西乾县)县令。
杜甫对这个“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又有诗歌创作传统的家庭,是很引为骄傲的。
母亲崔氏,在杜甫年幼时就故去。
崔家也是有名望的世家大族,所谓“舅氏多人物”,“吾舅尽知名”,他一生中曾多次和亲疏不等的舅父、表弟相遇。
杜甫自称“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壮游》)杜甫到十四五岁,就“出游翰墨场”。
杜甫少年时期有机会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这对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他五六岁时在河南郾城看过舞蹈家公孙大娘的剑器浑脱舞;后在洛阳尚善坊的岐王李范府中,遵化里玄宗宠臣崔涤堂前,听过李龟年的歌声;在洛阳北邙山顶玄元皇帝庙里欣赏过画圣吴道子画的五圣尊容、千官行列。
这些经历在他以后的诗歌创作中都有所反映。
当时社会名流崔尚、魏启心看到他习作的词赋,夸奖他有班固、扬雄之风。
还有李邕、王翰这样的长辈也屈尊来访问他。
看来他自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并不是吹牛。
杜甫生在唐王朝的辉煌盛世时期,当时农村经济繁荣,交通也很发达,所谓“九州道路无豹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许多积极追求功名的青壮年读书人中,盛行着全国漫游的风气。
杜甫从二十岁左右到三十五以前,也曾经三次出游。
第一次是南游吴越,江浙的山水人物,引发他无限想象。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他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却名落孙山,于是他又带着蔑视考功郎的傲气,与苏源明等一起,来到齐赵平原,作第二次漫游。
唐代诗人杜甫简介及代表作唐代诗人杜甫简介及代表作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唐代诗人杜甫简介及代表作,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杜甫简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1-2]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代表作《谴怀》《昔游》《卜居》《堂成》《蜀相》《为农》《有客》《狂夫》《舍》《江村》《野老》《遣兴》《南邻》《恨别》《客至》《江亭》《可惜》《独酌》《寒食》《石镜》《琴台》《病柏》《枯棕》《不见》《大雨》《四松》《归雁》《去蜀》《除草》《丈人山》《成都府》《石笋行》《赠花卿》《少年行》《大麦行》《题桃树》《漫城二诗》《春夜喜雨》《草堂即事》《绝句二首》《绝句四首》《戏作花卿歌》《望岳》《酬高使君相赠》《春日江村五首》《春水生二绝》《绝句六首》《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南逢李龟年》《天末怀李白》《月夜忆舍弟》《兵车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兖州城楼》《登楼》《月夜》《潼关吏》《新安吏》《垂老别》《旅夜书怀》《水槛遣心二首》杜甫代表名句1、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