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镇关于开展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工作实施方案为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带动作用和扶贫开发对基层党建的促进作用,实现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的目标任务,根据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印发〈关于开展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云组通〔2013〕56号)要求,在实施扶贫开发整乡推进的乡镇,开展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工作。
现结合全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镇概况一是**镇扶贫开发整乡推进工作基本情况。
**镇位于**县西南,东北面与**县中安镇、大河镇、竹园镇、营上镇接壤,西南面与**区珠街乡、茨营乡、**镇和**县白水镇接壤。
全镇国土面积495.5平方公里,辖1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143个自然村,有17524户62474人,其中贫困人口11071人,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
全镇有耕地总面积56508亩,人均耕地0.9亩,农民人均有粮食454公斤;有汉、回、彝、佤、瑶、哈尼等民族,营**为全县最高峰,海拔2748米,最低海拔1791米,平均海拔2025米,年平均气温12.7℃,昼夜温差大,全年无霜期为235天,年均降雨量为1160.4mm,年平均日照1620小时,是一个气候冷凉民族杂居的山区农业大镇。
**镇整乡推进试点项目覆盖**、玉麦、普冲、加克、九河、江浪、补木、吉克、**、世迤、法土、鲁木克、田冲、**头、清水、摩山16个村委会,139个村民小组143个自然村,17524户62474人。
总投资39244.03万元,其中省扶贫专项资金2000万元,县级财政投入6800万元,部门整合资金20310.09万元,企业捐资投入5312.26万元,农户自筹5821.68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为六大类,其中,产业发展14591.54万元,基础设施10225.55万元,安居工程7930.5万元,素质提高88.3万元,社会事业4203.6万元,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资2204.54万元。
“双推进”工作总结一、基本情况(其中:贫困人口4 103 AA乡是AA市AA县唯一的民族乡,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9.31%,深度贫困人口1146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0 98%),属典型的老、少、边、贫、小乡镇:全乡有党总支6个,党支部31个,其中农村党支部27个,目前共有党员316名;201 3年7月,AA乡启动实施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项目,项目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安居工程、素质提高、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6类103个子项目(项目点),总投资12 46511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 000万元、市县配套400万元,通过“八项措施”的落实,已经累计完成投资7 340 42万元,完成总投资的58.89%,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主要做法(一)组织领导“双推进”。
县委、县政府对“双推进”工作负总责,把“双推进”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建立目标责任制,健全考核奖惩制度,确保备项任务落到实处。
乡党委、政府负责抓好“双推进”工作的落实,把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为保证工作的顺利推进,乡党委、政府成立了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领导,小组,负责全乡“双推进”工作的组织领导指挥协调、督查检查及考核工作。
各村(社区)党总支及时成立工作组,建立乡、村、组三级领导干部党建责任区。
省、市、县各行业部门根据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规划,结合各自职能,落实部门责任,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实施项目时向AA乡倾斜。
通过大力宣传,让广大党员群众了解“双推进”的目标和任务,掀起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建设高潮。
(二)体系建设“双推进”。
全乡共设置6个党总支,60个村(居)民小组,采用以自然村为单位或党员人数较少的与邻近小组联台建立党支部的方式,共建立农村党支部27个。
为进一步发挥党员队伍的作用,2014年起在全乡党员中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对316名党员进行分类管理、积分考核,采取“一季一评、季末亮分、年度总评”的方式,分类制定考核评分细则,专人进行打分,并及时将分数向群众进行公示。
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总结 (2)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总结 (2)精选3篇(一)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总结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是指以扶贫为目标,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善贫困地区居民生活为手段,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我对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总结:一、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需要明确具体的目标并制定详细的计划,包括制定贫困地区的脱贫指标和时间表,明确哪些领域需要开发,以及如何分配资源和资金。
二、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政策支持和投入。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财政资金支持、优化公共服务等,帮助贫困地区解决发展难题。
三、加强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可以通过引进和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等,帮助贫困地区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增收致富。
四、推动教育扶贫教育是打破贫困传承的重要途径。
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基础教育条件,提供贫困学生的资助和补贴,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提升贫困者的就业竞争能力。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修建和改善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提高贫困地区的交通便利性和生产生活条件。
六、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工作,包括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养老保险体系、失业保险体系等,帮助贫困地区的居民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七、加强扶贫工作的监督和评估要加强对扶贫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了解工作进展和问题,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困难,确保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顺利推进。
总之,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贫困地区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有效的措施和坚定的决心,才能实现贫困地区人民的脱贫致富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总结 (2)精选3篇(二)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总结自从我加入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以来,我一直致力于帮助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机关“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赢扶贫攻坚战和推进基层党建的决策部署,按照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要求,紧紧围绕基层效劳型党组织建设和“挂包帮”定点扶贫工作,结合“两学一做”和“基层党建推进年”工作,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效劳功能、转变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效劳能力、完善效劳保障,实现机关和农村基层党组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促双赢、共同提高,着力构建“机关基层党建和农村基层党建联动推进、相互促进”,“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双推进”的良好格局,为我市打好脱贫攻坚战与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2〕组织开展调查研究。
结合开展“转走访”工作,每年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挂联点和贫困村贫困户开展调研和座谈恳谈,广泛收集社情、村情、民情,综合分析研判,为党支部扶贫攻坚科学决策和实施帮扶提供重要参考。
〔3〕健全完善脱贫攻坚措施。
准确掌握挂联点脱贫攻坚的任务目标和脱贫规划推进情况,充分发挥本单位本部门本行业的优势和机关党组织的组织、信息、资源优势,配合挂包点结合实际,科学确定帮扶重点、创新帮扶方式,按照“六个精准”、“四个一批”要求,不断健全完善脱贫攻坚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提高帮扶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4〕推动落实精准扶贫任务。
充分发挥协助监督作用,认真落实党建目标责任制,综合运用“领先锋走前头”、“云岭先锋”志愿行动等载体和手段,协助局党组推动落实扶贫责任、细化分解扶贫工作任务,加强对本单位驻村帮扶工作队员中党员干部的管理,催促检查产业扶持、根底设施、能力提升等扶贫措施落实和进展情况,确保本单位扶贫措施落细落小落实,稳步推进。
〔2〕积极宣传扶贫相关政策。
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语言,积极宣传、讲解州委和市委、市政府扶贫开发政策以及各级支农惠农措施,开展送政策、法律、文化、科技、信息等进村入户,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引导贫困群众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摆脱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作者: 李富强
作者机构: 人民论坛
出版物刊名: 人民论坛
页码: 106-106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23期
主题词: 基层党建 大工程 脱贫 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社会发展 基层基础工作 扶贫开发 服务体系
摘要:四川开江县按照“组织优化、党员示范、产业支撑、项目引领、结对帮扶、多方共赢”的思路,将“党建引航脱贫路、先锋托举奔康梦”活动细化为“五大工程”,加强领导,高位推进,以全县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为平台,找准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共同推进的结合点,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社会事业、群众素质和服务体系、服务阵地、服务资源、服务队伍全面推进,既加速了经济社会发展,又加强了党建基层基础工作。
“孟连经验”解读目标任务深刻把握服务型的内在要求,坚持“四个服务”,使服务成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
四个服务:服务发展。
紧紧围绕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着眼于全面深化改革,引导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本职、发挥作用,推动全省“翻两番、增三倍、促跨越、奔小康”,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
服务民生。
贯彻落实党的惠民利民政策,解决好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重点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服务群众。
实行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按照群众的需要和意愿,提供方便、快捷、高效服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服务党员。
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党员光荣感责任感,激发服务群众内在动力。
总体思路在总结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开展边疆党建长廊建设、推进边境地区党建、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等做法的基础上,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促突破、以落实抓推进,坚持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夯实基层,扎实推进全省边疆党建,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着力推动基层组织工作重心向服务转移、工作方式向服务转变。
具体方法是扎实推广升级版的“孟连经验”,以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为着眼点,按“8433”要求,解决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八有”目标结合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实际,明确全省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实现“八有”。
即:有坚强有力的服务核心,建设服务意识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水平高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有本领过硬的服务队伍,培养带头服务、带领服务、带动服务的骨干力量;有持续稳定的服务保障,完善财政投入为主、党费留存补助为辅、社会筹集为补充的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有功能实用的服务阵地,建设便于议事决策、开展活动、服务群众的活动场所;有高效快捷的服务体系,通过建设“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县乡村组四级为民服务体系;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创新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工作抓手;有健全完善的服务机制,形成规范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和随机抽查、动态评估的监督机制;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建立以群众评价为主的考核评价机制。
泸西县白水镇四级民主评议办法(试行)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关于开展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工作的意见》及县委办、县政府办印发的《泸西县白水镇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切实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快全镇农村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全镇“双推进”工作的实施,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特制定四级民主评议办法。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和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四级民主评议体系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的,转作风、炼干部,抓基层、强基础,办实事、解难题,使广大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党群干群关系更密切、基层基础更牢固、扶贫开发更有效、社会建设更和谐。
通过四级民主评议制度,倒逼基层党建工作,确保“双推进”工作取得实效。
二、四级民主评议机制的对象、内容及方式方法(一)群众代表评议党员1. 民主评议对象:全体党员2. 民主评议的内容(1)是否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能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把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同脚踏实地做好农村公益事业结合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是否坚决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为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3)是否站在改革的前列,维护科学发展观和改革的大局,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4)是否坚决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纪、政纪、国法,坚决做到令行禁止。
(5)是否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艰苦奋斗,廉洁奉公,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在联系群众和帮扶过程中充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以互促共进发展理念做好“双推进”工作牟定县安乐乡一、基本情况牟定县安乐乡距县城32公里,是全县最贫困的山区乡。
全乡辖13个村委会,103个自然村,1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2万人,居住着彝、回等12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6951人,占总人口的28.77%。
乡党委下设13个村级党总支,6个机关党支部,有党员1097人,其中农村党员993名。
全乡土地面积269.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万亩,人均1.12亩。
境内山高箐深,基础设施薄弱,生存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产业单一,贫困面大。
2012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138元,有12个行政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占总人口的84.7%;2000余人需易地转移安置。
在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项目实施进程中,安乐乡坚持“扶贫项目开发到哪里,基层党建就跟进到哪里”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激发党员干部队伍活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扶贫开发中的带动作用和扶贫开发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促进作用,着力做好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工作,实现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发展目标。
二、主要做法(一)建强基层组织基础,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农村产业发展。
围绕扶贫产业项目规划和具体实施,积极发挥村党总支、自然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宣传、引导群众做好土地流转和冬桃、花椒种植及黑山羊养殖。
牵头成立种植养殖合作社,推行“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做法,引导当地群众在产业项目建设中走产业合作发展之路。
自开展“双推进”以来,小屯村党总支成立了牟定绿源林果专业合作社,带动336户农户种植冬桃2860亩;安益村党总支成立了黑山羊养殖协会,发展黑山羊养殖专业户87户,养殖黑山羊3700只;六渡村党总支成立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139户农户种植花椒1549亩,引进发放公羊53只,带动89户农户养殖黑山羊4400只;力石村委会海资哨村民小组在村党支部的促动下,成立了海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59户农户种植石榴300亩。
基层党建与扶贫须“双推进”作者:郭和才来源:《人民论坛》2018年第16期【摘要】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要牢牢把握扶贫攻坚方向,审时度势,以新措施顺应时代发展,找准农村基层党建与扶贫攻坚的结合点,进行科学合理切入,从而切实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实效,实现党建、扶贫“双推进”,真正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关键词】党建扶贫双推进【中图分类号】C9 【文献标识码】A扶贫攻坚是党和政府为彻底解决贫困人口问题的系统工程,是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重大政治举措。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彻底解决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工作重点,这项工作艰巨繁重,对贫困地区党组织来说,要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需要结合党建,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实现扶贫与党建“双推进”。
做好贫困地区基层党建工作有助于社会稳定。
“打铁还需自身硬”,治国安邦的重点是党建,只有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党组织工作才能具有战斗力。
贫困地区党组织是党的基层代表,是维系基层干部和群众关系的纽带。
贫困地区脱贫工作要靠基层党组织积极推动,党的威信和形象也要依赖基层党组织来维护。
如何维护,工作能力是关键。
只有真正落实中央扶贫开发政策,抓好扶贫工作,以此推动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才是扶贫工作落实的关键。
基层党建是密切干群关系、检验基层党组织能力的试金石。
基层党组织根植于社会基层,与广大群众朝夕相处,最能感受到基层群众生活冷暖,也最能体谅困难群众的诉求与期盼。
正因如此,基层党员干部扶贫工作能力高低,能真实反映基层党员干部能力,群众也能对基层党组织能力有更清晰的认识。
因此,基层党组织要体现党的实干精神,真正抓好贫困基层党建和扶贫工作,以端正的工作态度和获得的成效拉近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
贫困地区基层党建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前提。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口总数近一半为贫困人口,经过40年的经济发展,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果。
在取得成绩同时也应清醒看到,虽然党和政府在扶贫帮困上取得成效,但在一些边远偏僻地区,扶贫工作进展缓慢,群众生活难题还未完全解决。
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开展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工作的意见为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在扶贫开发中的带动作用和扶贫开发对基层党建的促进作用,实现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的目标任务,决定在每年实施扶贫开发整乡推进的乡镇,开展扶贫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工作。
现提出如下意见:一、目标要求把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提升到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上来认识,按照“一个规范管统筹、一个方案作保障、一个班子抓落实、一个奖惩促成效”的要求,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坚持扶贫抓硬件、党建抓软件,坚持扶贫开发在哪里、基层党建工作跟到哪里,努力实现“一年布局突破、两年铺开配套、三年贫困乡镇大变样”的总体目标。
二、工作措施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主要从七个方面实现“双推进”。
(一)在体系建设上“双推进”。
行政村原则设党总支,村民小组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设党支部,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纳入邻近村民小组党支部管理,推行“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做法,村党组织牵头成立农民合作社,村党组织书记可兼任监事长;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及时建立党组织,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协调服务作用。
探索在种植养殖、加工、运输、销售等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对从事相同或相近行业的党员加强分类管理,实现基层组织体系的有效覆盖,为扶贫开发整乡推进提供组织保证。
(二)在队伍建设上“双推进”。
强化县、乡两级扶贫机构及队伍建设,加强乡、村、组三级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及时调整不胜任的党组织书记,把服务意识强、服务能力强、服务作风好的党员选拔到书记岗位上来。
实施以服务为主题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工程,把乡级党、村、组三级党组织书记轮训一遍。
选派优秀年轻机关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常务书记、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选聘优秀大学毕业到村任职,选派边防民警兼任村官。
建立本地干部与外来干部优势互补的基层干部队伍,做好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坚持“三个培养”,把服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服务骨干,把党员中的服务骨干培养成基层干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服务骨干队伍。
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制度扶贫开发是我国推进国家减贫攻坚战的重要策略。
为了更好地落实扶贫工作,提高减贫效果,在国家减贫攻坚战进入深度阶段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建立“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制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其意义、优势及实施方法。
一、双到工作制度的意义1.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率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制度能够为政府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更准确、更全面、更立体的信息资源,帮助政府更准确地定位贫困人群,精准施策,提高扶贫的效率。
2.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制度能够使得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个主体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的统一行动,更好地实现减贫攻坚战的目标。
3.加强农民参与扶贫的积极性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制度可以让村民有所感,增强乡村的凝聚力,让村民成为扶贫开发的重要参与者,更好地发挥农民积极性,使扶贫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双到工作制度的优势1.数据更加准确采取双到工作制度,意味着在分析扶贫数据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信息会更加准确,从而为向目标对象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扶贫服务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2.统筹管理、对接协调更加便捷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制度可以实现多部门合作配合,破除信息孤岛,达到共享资源,提高协作效率,使得政府的扶贫工作得以统筹管理,对接协调更加便捷。
3.杜绝滥用扶贫资源采用双到工作制度,减少各类扶贫政策的冲突和重复,规范扶贫资金的流向和使用,减少扶贫资金的滥用,达到真正实现扶贫工作和开发动力协调发展。
三、实施方法与具体措施1.建立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联动机制针对各级扶贫干部、扶贫对象、社会组织以及企业等各类扶贫资源建立起一个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联动机制,对于规范扶贫、提高扶贫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2.建立扶贫数据中心建立扶贫数据中心,将各个领域的扶贫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并与扶贫部门进行协作,使得扶贫工作信息更加真实准确,从而为扶贫行动提供科学预判和精细化管理手段。
3.建立扶贫开发服务中心扶贫开发服务中心是一个无人管理的智能系统,它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和加工,为扶贫对象提供和制定个性化扶贫计划,从而使得扶贫行动得以按需求、按资源分配,全面提高扶贫效率。
创新机制切实抓好“双推进”工作、zgwenku、创新机制切实抓好“双推进”工作一、基本情况燕门乡位于德钦县城南部澜沧江干热河谷,“三江并流”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核心腹地,东与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霞若地段相连,西靠怒江州贡山县,南邻维西县巴迪乡,北与云岭乡河谷地区成片,最高海拔5300 米,最低海拔1840 亩,呈立体式气候。
全乡辖7 个村委会62 个村民小组,共1757 户7451 人,土地面积580 平方公里。
境内居住着藏族、纳西族、傈僳族、独龙族、汉族、怒族、白族等7 个民族,主要信仰佛教、天主教、东巴教。
近几年来,燕门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依托自然、气候、地理、土壤等优势,结合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项目,以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未抓手,实行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核桃、药材、葡萄等主导产业,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民族团结、宗教有序的良好局面。
二、主要做法(一)实施产业机构调整,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
乡党委以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为目的,按照“以核桃产业为主导,葡萄、青稞、药材种植和生猪更多文章请见、zgwenku、养殖产业为辅,适量发展土鸡养殖”的产业发展思路,把扶贫工作和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一手抓扶贫,一手抓党建,共同谋划,共同部署,共同推进,以扶贫工作带动党建工作,以党建工作促进扶贫工作,力争实现“乡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产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的发展目标。
燕门乡先后在7 个行政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投入资金306、5 万元,共推广种植优质核桃700 亩,种植秦艽、秦归、附子、木香、桔梗、重楼等中药材3064、5 亩,新建生猪养殖园2 个、黑山羊养殖基地1 个,建立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
通过积极发展本地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产业,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收入渠道单一和产业随意盲目发展、产值产量低、规模不大、不合理等问题,突显村党总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导核心作用。
隆阳区档案馆党建扶贫工作双推进■ 李"洁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隆阳区档案馆把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
—是下沉力量推进档案资料规范化。
隆阳 区档案馆组织11名党员干部到挂钩村芒宽乡 芒龙村开展精准扶贫档案资料规范整理工作,从脱贫攻坚宣传到精准识别,再到各项脱贫举 措推进,所有资料逐一核对,查漏补缺,整理归 档,户档案标识明确、内容详实,确保贫困户档案齐全完整、分类科学、排列有序、安全保管。
二是结合“三挂四包”责任开展挂牌督战 工作。
馆支部融入芒龙村脱贫攻坚作战指挥 体系,参与解决贫困群众收入、控辍保学、危, 实齐为目标。
对已脱贫户 进行巩固提升,未脱贫户进 行集中帮扶,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和易 地扶贫 搬迁户进行重点关注。
确保2020年上半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下半年全面巩固脱贫成果。
三是全面开展“感恩教育”。
以“心向党、跟党走、感党恩”为主题,将“感恩教育”纳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感恩教育,宣传扶贫先扶志、脱贫先立智、鼓奋进之气,感扶贫之恩的思想,推动形成话党恩、感党恩、颂党恩的良(氛围。
四是扎实开展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按照 《隆阳区提升村庄人居环境1档杨^隹工作扌旨南》和《隆阳区进村入户“十四看”》标准,遍访芒龙村农户,通过入户宣传、开展卫生大扫除、发放宣传册 等方式,帮助挂钩村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作者单位:隆阳区档案馆砚1县"不忘初7、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档案移交接收工作如期完成■ 寸忠梅自全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启动以来,砚NC 档案馆紧扣活动主线,立足部门实际,制发归档范围及要求、加大宣传培训及跟踪指导力度,如期完成主题教育全过 程文件材料归档及接收进馆工作。
近年来,砚N 县档案馆始终牢记“为党管档、 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聚焦中心、服务大局,紧扣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重点工作和重大民生领域,转变思维、主动服务,变硬档案 为软实力。
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双推进”
孙成伟
【期刊名称】《共产党员:下半月》
【年(卷),期】2016(000)011
【摘要】宽甸满族自治县结合实际,立足优势,因地制宜,不断夯实党建平台,
创新“党建+”,把党建融入脱贫攻坚全过程,实现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
夯实党建平台。
扶贫在哪里,党建就跟进到哪里。
一是完善机制,落实责任。
【总页数】1页(P29-29)
【作者】孙成伟
【作者单位】宽甸满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67.2
【相关文献】
1.抓实党建促脱贫党建脱贫双推进——沾益区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的探索与实践
2.党建脱贫“双推进”同频共振促“双赢”——麒麟区基层党建与脱贫
攻坚“双推进”的探索与实践3.夯实基层党建助力脱贫攻坚——蒙自市党建与扶
贫“双推进”的实践经验4.宁武县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双推进5.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双推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紫溪镇整乡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
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扶贫开发中的相互促进作用,紫溪镇按照“一个规划管统筹、一个方案作保障、一个班子抓落实、一个奖惩促成效”的要求,做到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
在队伍建设上“双推进”。
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加强镇、村、组三级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实施以服务和群众路线为主题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工程,发挥常务书记、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大学生村官作用。
坚持“三个培养”,把服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服务骨干、把党员中的服务骨干培养成基层干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服务骨干队伍,大力培养农村致富能手和乡土人才,为扶贫开发整乡推进提供人才支撑。
在服务建设上“双推进”。
围绕培育特色产业、夯实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素质能力、完善社会服务、加强生态建设等,对扶贫开发整乡推进项目资金统筹考虑,优化布局,精准扶贫,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
村组党组织依托“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一事一议”等,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凝聚共识,优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困难和问题,做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建立项目定期巡查制度,强化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重点加强对项目招投标的监督管理,规范落实扶贫资金财政报账制,严防资金截留、挪用、不按规定使用等违法违纪行为,确保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
在增收致富上“双推进”。
镇党委、村党组织牵头,找准自身优势,确保主导产业、骨干产业和推进措施。
村民小组党支部牵头,逐户帮助找准增收项目,做到镇有主导产业、村有骨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
认真落实“红色信贷”制度,为党员带头创业致富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
广泛开展机关和乡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农村党员、先富党员结对帮扶困难党员、党员结对帮扶困难群众、乡镇机关挂钩联系村组的“三结对一联系”活动,引导党员群众组成脱贫致富互助组或共同体,把党员领富工作落到实处。
在服务群众上“双推进”。
大力推广“插甸经验”,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挂钩扶贫制度。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做好党员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
规范乡镇为民服务站建设,依托村组活动场所建设为民服务点,建立村组干部轮流值班制度,开展民事代办、费用代缴、惠农支付等便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