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第一篇专题二第1讲
- 格式:pptx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28
2017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篇专题四立体几何第二讲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课时作业理1.(2016·正定摸底)已知直线a与平面α,β,α∥β,a⊂α,点B∈β,则在β内过点B的所有直线中( )A.不一定存在与a平行的直线B.只有两条与a平行的直线C.存在无数条与a平行的直线D.存在唯一一条与a平行的直线解析:设直线a和点B所确定的平面为γ,则α∩γ=a,记β∩γ=b,∵α∥β,∴a ∥b,故存在唯一一条直线b与a平行.答案:D2.设l,m,n表示不同的直线,α,β,γ表示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l,且m⊥α,则l⊥α;②若m∥l,且m∥α,则l∥α;③若α∩β=l,β∩γ=m,γ∩α=n,则l∥m∥n;④若α∩β=m,β∩γ=l,γ∩α=n,且n∥β,则l∥m.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1 B.2C.3 D.4解析:易知①正确;②错误,l与α的具体关系不能确定;③错误,以墙角为例即可说明;④正确,可以以三棱柱为例证明,故选B.答案:B3.如图所示,O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的中心,则下列直线中与B1O垂直的是( )A.A1D B.AA1C.A1D1D.A1C1解析:由题意知,A1C1⊥平面DD1B1B,又OB1⊂面DD1B1B,所以A1C1⊥OB1,故选D.答案:D4.(2016·某某模拟)设m、n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m⊥α,m⊥β,则α∥β;②若m∥α,m∥β,则α∥β;③若m∥α,n∥α,则m∥n;④若m⊥α,n⊥α,则m∥n.上述命题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①④正确;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故②错;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或异面,故③错.选A. 答案:A5.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不能证明AP⊥BC的条件是( )A.AP⊥PB,AP⊥PCB.AP⊥PB,BC⊥PBC.平面BPC⊥平面APC,BC⊥PCD.AP⊥平面PBC解析:A中,因为AP⊥PB,AP⊥PC,PB∩PC=P,所以AP⊥平面PBC,又BC⊂平面PBC,所以AP⊥BC,故A正确;C中,因为平面BPC⊥平面APC,BC⊥PC,所以BC⊥平面APC,AP⊂平面APC,所以AP⊥BC,故C正确;D中,由A知D正确;B中条件不能判断出AP⊥BC,故选B.答案:B6.如图,L,M,N分别为正方体对应棱的中点,则平面LMN与平面PQR的位置关系是( ) A.垂直B.相交不垂直C .平行D .重合 解析:如图,分别取另三条棱的中点A ,B ,C 将平面LMN 延展为平面正六边形AMBNCL ,因为PQ ∥AL ,PR ∥AM ,且PQ 与PR 相交,AL与AM 相交,所以平面PQR ∥平面AMBNCL ,即平面LMN ∥平面PQR .答案:C7.一个面截空间四边形的四边得到四个交点,如果该空间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与这个截面平行,那么此四个交点围成的四边形是________.解析:如图,由题意得AC ∥平面EFGH ,BD ∥平面EFGH .∵AC ⊂平面ABC ,平面ABC ∩平面EFGH =EF ,∴AC ∥EF ,同理AC ∥GH ,所以EF ∥GH .同理,EH ∥FG ,所以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答案:平行四边形8.(2016·某某模拟)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P 为棱DC 的中点,则D 1P 与BC 1所在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________.解析:连接AD 1,AP (图略),则∠AD 1P 就是所求角,设AB =2,则AP =D 1P =5,AD 1=22,∴cos ∠AD 1P =12AD 1D 1P =105. 答案:1059.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E ,F 分别是棱BC ,CC 1的中点,P 是侧面BCC 1B 1内一点,若A 1P ∥平面AEF ,则线段A 1P 长度的取值X 围是________.解析:取B 1C 1中点M ,则A 1M ∥AE ;取BB 1中点N ,则MN ∥EF (图略),∴平面A 1MN ∥平面AEF .若A 1P ∥平面AEF ,只需P ∈MN ,则P 位于MN 中点时,A 1P 最短;当P 位于M 或N 时,A 1P 最长.不难求得A 1P 的取值X 围为⎣⎢⎡⎦⎥⎤324,52. 答案:⎣⎢⎡⎦⎥⎤324,52 10.(2016·某某模拟)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平面BAD ⊥平面CAD ,∠BAD =90°.M ,N ,Q 分别为棱AD ,BD ,AC 的中点.(1)求证:CD ∥平面MNQ ;(2)求证:平面MNQ ⊥平面CAD .证明:(1)因为M ,Q 分别为棱AD ,AC 的中点,所以MQ ∥CD ,又CD ⊄平面MNQ ,MQ ⊂平面MNQ ,故CD ∥平面MNQ .(2)因为M ,N 分别为棱AD ,BD 的中点,所以MN ∥AB ,又∠BAD =90°,故MN ⊥AD .因为平面BAD ⊥平面CAD ,平面BAD ∩平面CAD =AD ,且MN ⊂平面ABD ,所以MN ⊥平面CAD ,又MN ⊂平面MNQ ,所以平面MNQ ⊥平面CAD .11.(2016·某某五校联考)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菱形,PA =PD ,∠BAD =60°,E 是AD 的中点,点Q 在侧棱PC 上.(1)求证:AD ⊥平面PBE ;(2)若Q 是PC 的中点,求证:PA ∥平面BDQ ;(3)若V P BCDE =2V Q ABCD ,试求CP CQ的值.解析:(1)证明:由E 是AD 的中点,PA =PD 可得AD ⊥PE .又底面ABCD 是菱形,∠BAD =60°,所以AB =BD ,又因为E 是AD 的中点,所以AD ⊥BE ,又PE ∩BE =E ,所以AD ⊥平面PBE .(2)证明:连接AC (图略),交BD 于点O ,连接OQ .因为O 是AC 的中点, Q 是PC 的中点,所以OQ ∥PA ,又PA ⊄平面BDQ ,OQ ⊂平面BDQ ,(3)设四棱锥P BCDE ,Q ABCD 的高分别为h 1,h 2.所以V P BCDE =13S 四边形BCDE h 1, V Q ABCD =13S 四边形ABCD h 2.又因为V P BCDE =2V Q ABCD ,且S 四边形BCDE =34S 四边形ABCD ,所以CP CQ =h 1h 2=83. 12.(2016·某某模拟)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及该正方体直观图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正方体中,设BC 的中点为M ,GH 的中点为N .(1)请将字母F ,G ,H 标记在正方体相应的顶点处(不需说明理由);(2)证明:直线MN ∥平面BDH ;(3)过点M ,N ,H 的平面将正方体分割为两部分,求这两部分的体积比.解析:(1)点F ,G ,H 的位置如图所示.(2)证明:连接BD ,设O 为BD 的中点,连接OM ,OH ,AC ,BH ,MN .∵M ,N 分别是BC ,GH 的中点,∴OM ∥CD ,且OM =12CD ,NH ∥CD ,且NH =12CD , ∴OM ∥NH ,OM =NH ,则四边形MNHO 是平行四边形,∴MN ∥OH ,又∵MN ⊄平面BDH ,OH ⊂平面BDH ,(3)由(2)知,OM∥NH,OM=NH,连接GM,MH,过点M,N,H的平面就是平面GMH,它将正方体分割为两个同高的棱柱,高都是GH,底面分别是四边形BMGF和三角形MGC,体积比等于底面积之比,即3∶1.。
1.(2011年高考山东卷)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解析:选C。
有些元素的最高价不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如O、F等元素,故A错;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故B错;元素的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C正确;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通常既显一定的金属性,又显一定的非金属性,而过渡元素是指副族和第Ⅷ族元素。
故D错。
2.(2010年高考海南卷)短周期元素X、Y、Z所在的周期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且Y2-与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
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存在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Z2Y B.X2Y2C.Z2Y2D.ZYX解析:选B。
短周期元素X、Y、Z所在的周期数依次增大,故X、Y、Z所在的周期分别是第一周期、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又因为Y2-与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所以Y是氧元素,Z为钠元素,根据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可知X的原子序数为20-8-11=1,3.(2011年高考天津卷)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ⅠA族元素铯的s两种同位素137Cs比133Cs多4个质子B.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解析:选B。
A项,137Cs比133Cs多4个中子,两者质子数相等。
C项,氢化物的稳定性随元素非金属性的增强而增强。
D项,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第ⅦA族单质的熔点逐渐升高,而第ⅤA族单质的熔点先升高后降低,故D项错误。
一、单项选择题1.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于2010年2月19日宣布,经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确认,由该中心合成的第112号化学元素从即日起获正式名称“Copernicium”,相应的元素符号为“Cn”,。
有报道称该元素原子含有165个中子。
下列有关112号元素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原子可表示为165112Cn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7C.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2D.该原子能够稳定存在解析:选C。
该原子的质量数为:112+165=277,A项不正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各种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B项不正确;元素周期表中84号元素以后的元素均为放射性元素,不能稳定存在,故D项不正确;元素的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C 项正确。
2.(2011年高考安徽卷)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C.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解析:选D。
Mg的第一电离能大于Al,A错误;卤素中的氟无正价,B错误;未标明温度,故pH=6.8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C错误;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是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D正确。
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Na>Mg>OB.13C和14C属于化学性质不同的同位素C.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D.N和P属于第ⅤA族元素,HNO3酸性比H3PO4的强解析:选B。
根据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可知A项正确;互为同位素的原子,其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B项错误;根据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可知C项正确;根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依次减弱,D项正确。
专题2第2讲第1课时考点指引第]课时貌内力作用与地思维导A—、内力作用与地貌"能量来源;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岩浆活动、地震等对地表形态影响:使地表变得—生长边界一消亡边界 _板块边界受力方向=>板块运动方向(以非洲板块为参小板块照}1 •划分:地球表层的」^ 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图中①为:板块:④为__________ 板块。
2 •消亡边界:板块③与板块④⑤的边界相互挤压碰撞,分别形成喜马拉雅山脉、一—山脉;而板块②与板块③的边界也为消亡边界,在③一侧形成亚洲东部的」一在②一侧形成症_o3 •生长边界:常形成海岭,如①与③⑤之间的大西洋中脊;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地带,会形成巨大的」 -如⑤非洲板块内部张裂形成O 4•性质:A、B两处,地壳较稳定的是A,原因是位于二而B处比较活跃,因为位于板块交界处。
1 •褶皱:图中A、B处水平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褶皱。
其中A处岩层中间向上隆起,叫_;B处岩层中间向下凹陷,叫左_o2 •断层:图中C处岩层发生』一并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称为断层构造。
其中E处叫地1 常发育成陡峻的山峰;D处叫地'常发育成盆地或谷地。
四、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1 •火山:熔岩物质堆积常形成亠_、J _等地貌。
2 •地震:造成地壳卫_和错动。
探究点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典题示例】读图甲与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0° 30° 60° 90°图甲地栅层I I翻温岩层水旳諭地幔岩层rm软换热流[3口斷磁岩戾运动聞..X.• ••••••••••••・・・・・・・・・・・・・・・・・・・■・・<第(2)题,图乙显示的是张裂运动,是岩浆上升形成岩石之处;图甲中②属于东非裂谷带的一部分,地壳运动形式与图乙最相符。
第⑵题,张裂边界一关闭关闭⑴B (2)D方法提升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主要内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尿用尿表现形式一地壳运动平动成于动组行运直动一垂运一成于动组直运压温质定变一生在发石下岩力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表现形式一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岩浆喷出地表经冷凝形成火山地震地表下岩层的断裂、错动,引起震动造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弓1 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2特别提醒⑴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中南半岛、东南亚、小亚细亚半岛、太平洋西部岛弧链位于欧亚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马达加斯加岛属于非洲板块。
第1讲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高考定位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内容,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查:1.三角函数的图象,主要涉及图象变换问题以及由图象确定解析式问题,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2.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求解三角函数的值、参数、最值、值域、单调区间等,主要以解答题的形式考查.真 题 感 悟1.(2017·全国Ⅱ卷)函数f (x )=sin ⎝ ⎛⎭⎪⎫2x +π3的最小正周期为( )A.4πB.2πC.πD.π2解析 由题意T =2π2=π. 答案 C2.(2016·全国Ⅱ卷)若将函数y =2sin 2x 的图象向左平移π12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图象的对称轴为( ) A.x =k π2-π6(k ∈Z ) B.x =k π2+π6(k ∈Z ) C.x =k π2-π12(k ∈Z )D.x =k π2+π12(k ∈Z ) 解析 由题意将函数y =2sin 2x 的图象向左平移π1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的解析式为y =2sin ⎝ ⎛⎭⎪⎫2x +π6,由2x +π6=k π+π2(k ∈Z )得函数的对称轴为x =k π2+π6(k ∈Z ).答案 B3.(2017·全国Ⅲ卷)设函数f (x )=cos ⎝ ⎛⎭⎪⎫x +π3,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f (x )的一个周期为-2πB.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8π3对称 C.f (x +π)的一个零点为x =π6D.f (x )在⎝ ⎛⎭⎪⎫π2,π单调递减解析 函数f (x )=cos ⎝ ⎛⎭⎪⎫x +π3的图象可由y =cos x 的图象向左平移π3个单位得到,如图可知,f (x )在⎝ ⎛⎭⎪⎫π2,π上先递减后递增,D 选项错误.答案 D4.(2017·全国Ⅱ卷)函数f (x )=sin 2x +3cos x -34⎝ ⎛⎭⎪⎫x ∈⎣⎢⎡⎦⎥⎤0,π2的最大值是________.解析 f (x )=sin 2x +3cos x -34⎝ ⎛⎭⎪⎫x ∈⎣⎢⎡⎦⎥⎤0,π2, f (x )=1-cos 2x +3cos x -34, 令cos x =t 且t ∈[0,1],y =-t 2+3t +14=-⎝⎛⎭⎪⎫t -322+1,则当t =32时,f (x )取最大值1. 答案 1考 点 整 合1.常用三种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下表中k ∈Z ) 函数y =sin xy =cos xy =tan x图象递增区间 ⎣⎢⎡⎦⎥⎤2k π-π2,2k π+π2 [2k π-π,2k π] ⎝ ⎛k π-π2,⎭⎪⎫k π+π2 递减区间 ⎣⎢⎡⎦⎥⎤2k π+π2,2k π+3π2 [2k π,2k π+π]奇偶性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对称中心 (k π,0) ⎝ ⎛⎭⎪⎫k π+π2,0 ⎝ ⎛⎭⎪⎫k π2,0 对称轴 x =k π+π2 x =k π 周期性2π2ππ2.三角函数的常用结论(1)y =A sin(ωx +φ),当φ=k π(k ∈Z )时为奇函数;当φ=k π+π2(k ∈Z )时为偶函数;对称轴方程可由ωx +φ=k π+π2(k ∈Z )求得. (2)y =A cos(ωx +φ),当φ=k π+π2(k ∈Z )时为奇函数;当φ=k π(k ∈Z )时为偶函数;对称轴方程可由ωx +φ=k π(k ∈Z )求得. (3)y =A tan(ωx +φ),当φ=k π(k ∈Z )时为奇函数. 3.三角函数的两种常见变换热点一 三角函数的图象 命题角度1 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例1-1】 某同学用“五点法”画函数f (x )=A sin(ωx +φ)⎝ ⎛⎭⎪⎫ω>0,|φ|<π2在某一个周期内的图象时,列表并填入了部分数据,如下表:(1)请将上表数据补充完整,填写在相应位置,并直接写出函数f (x )的解析式; (2)将y =f (x )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平行移动θ(θ>0)个单位长度,得到y =g (x )的图象.若y =g (x )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为⎝ ⎛⎭⎪⎫5π12,0,求θ的最小值.解 (1)根据表中已知数据,解得A =5,ω=2,φ=-π.数据补全如下表:且函数表达式为f (x )=5sin ⎝ ⎛⎭⎪⎫2x -π6. (2)由(1)知f (x )=5sin ⎝ ⎛⎭⎪⎫2x -π6,根据图象平移变换,得g (x )=5sin ⎝ ⎛⎭⎪⎫2x +2θ-π6.因为y =sin x 的对称中心为(k π,0),k ∈Z . 令2x +2θ-π6=k π,k ∈Z , 解得x =k π2+π12-θ,k ∈Z .由于函数y =g (x )的图象关于点⎝ ⎛⎭⎪⎫5π12,0成中心对称,令k π2+π12-θ=5π12,k ∈Z ,解得θ=k π2-π3,k ∈Z .由θ>0可知,当k =1时,θ取得最小值π6. 探究提高 1.“五点法”作图设z =ωx +φ,令z =0,π2,π,3π2,2π,求出x 的值与相应的y 的值,描点、连线可得.2.在图象变换过程中务必分清是先相位变换,还是先周期变换.变换只是相对于其中的自变量x 而言的,如果x 的系数不是1,就要把这个系数提取后再确定变换的单位长度和方向.命题角度2 由函数的图象特征求解析式【例1-2】 (1)函数f (x )=A sin(ωx +φ)⎝ ⎛⎭⎪⎫A >0,ω>0,|φ|<π2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f (x )的解析式为( )A.f (x )=2sin ⎝ ⎛⎭⎪⎫x -π6B.f (x )=2sin ⎝ ⎛⎭⎪⎫2x -π3C.f (x )=2sin ⎝ ⎛⎭⎪⎫2x +π12D.f (x )=2sin ⎝ ⎛⎭⎪⎫2x -π6(2)(2017·济南调研)函数f (x )=A sin(ωx +φ)⎝ ⎛⎭⎪⎫A >0,ω>0,|φ|<π2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若x 1,x 2∈⎝ ⎛⎭⎪⎫-π6,π3,且f (x 1)=f (x 2),则f (x 1+x 2)=( )A.1B.12C.22D.32解析 (1)由题意知A =2,T =4⎝ ⎛⎭⎪⎫5π12-π6=π,ω=2,因为当x =5π12时取得最大值2,所以2=2sin ⎝ ⎛⎭⎪⎫2×5π12+φ,所以2×5π12+φ=2k π+π2,k ∈Z ,解得φ=2k π-π3,k ∈Z ,因为|φ|<π2,得φ=-π3.因此函数f (x )=2sin ⎝ ⎛⎭⎪⎫2x -π3.(2)观察图象可知,A =1,T =π,则ω=2. 又点⎝ ⎛⎭⎪⎫-π6,0是“五点法”中的始点,∴2×⎝ ⎛⎭⎪⎫-π6+φ=0,φ=π3.则f (x )=sin ⎝ ⎛⎭⎪⎫2x +π3. 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x =-π6+π32=π12.又x 1,x 2∈⎝ ⎛⎭⎪⎫-π6,π3,且f (x 1)=f (x 2),所以x 1+x 22=π12,则x 1+x 2=π6,因此f (x 1+x 2)=sin ⎝ ⎛⎭⎪⎫2×π6+π3=32.答案 (1)B (2)D探究提高 已知函数y =A sin(ωx +φ)(A >0,ω>0)的图象求解析式时,常采用待定系数法,由图中的最高点、最低点或特殊点求A ;由函数的周期确定ω;确定φ常根据“五点法”中的五个点求解,其中一般把第一个零点作为突破口,可以从图象的升降找准第一个零点的位置.【训练1】 (1)(2017·菏泽二模)偶函数f (x )=A sin(ωx +φ)(A >0,ω>0,0<φ<π)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其中△EFG 是斜边为4的等腰直角三角形(E ,F 是函数与x 轴的交点,点G 在图象上),则f (1)的值为( )A.22 B.62 C. 2D.2 2(2)(2017·贵阳调研)已知函数f (x )=A sin(ωx +φ)(A >0,ω>0,|φ|<π2)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①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②将函数y =f (x )的图象上各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再把所得的函数图象向左平移π6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 =g (x )的图象,求函数g (x )在区间⎣⎢⎡⎦⎥⎤0,π8上的最小值.(1)解析 依题设,T2=|EF |=4,T =8,ω=π4. ∵函数f (x )=A sin(ωx +φ)为偶函数,且0<φ<π. ∴φ=π2,在等腰直角△EGF 中,易求A =2.所以f (x )=2sin ⎝ ⎛⎭⎪⎫π4x +π2=2cos π4x ,则f (1)= 2.答案 C(2)解 ①设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T ,由题图可知 A =1,T 2=2π3-π6=π2,即T =π,所以π=2πω,解得ω=2, 故f (x )=sin(2x +φ).由0=sin ⎝ ⎛⎭⎪⎫2×π6+φ可得π3+φ=2k π,k ∈Z ,则φ=2k π-π3,k ∈Z ,因为|φ|<π2,所以φ=-π3,故函数f (x )的解析式为f (x )=sin ⎝ ⎛⎭⎪⎫2x -π3.②根据条件得g (x )=sin ⎝ ⎛⎭⎪⎫4x +π3,当x ∈⎣⎢⎡⎦⎥⎤0,π8时,4x +π3∈⎣⎢⎡⎦⎥⎤π3,5π6,所以当x =π8时,g (x )取得最小值,且g (x )min =12.热点二 三角函数的性质 命题角度1 三角函数性质【例2-1】 (2016·天津卷)已知函数f (x )=4tan x sin ⎝ ⎛⎭⎪⎫π2-x ·cos ⎝ ⎛⎭⎪⎫x -π3- 3.(1)求f (x )的定义域与最小正周期;(2)讨论f (x )在区间⎣⎢⎡⎦⎥⎤-π4,π4上的单调性.解 (1)f (x )的定义域为{x |x ≠π2+k π,k ∈Z },f (x )=4tan x cos x cos ⎝ ⎛⎭⎪⎫x -π3- 3=4sin x cos ⎝ ⎛⎭⎪⎫x -π3- 3=4sin x ⎝ ⎛⎭⎪⎫12cos x +32sin x - 3=2sin x cos x +23sin 2x - 3 =sin 2x -3cos 2x =2sin ⎝ ⎛⎭⎪⎫2x -π3.所以f (x )的最小正周期T =2π2=π. (2)由-π2+2k π≤2x -π3≤π2+2k π,k ∈Z ,得-π12+k π≤x ≤5π12+k π,k ∈Z .设A =⎣⎢⎡⎦⎥⎤-π4,π4,B =⎩⎨⎧⎭⎬⎫x ⎪⎪⎪-π12+k π≤x ≤5π12+k π,k ∈Z ,易知A ∩B =⎣⎢⎡⎦⎥⎤-π12,π4.所以当x ∈⎣⎢⎡⎦⎥⎤-π4,π4时,f (x )在区间⎣⎢⎡⎦⎥⎤-π12,π4上单调递增,在区间⎣⎢⎡⎦⎥⎤-π4,-π12上单调递减.探究提高 1.讨论三角函数的单调性,研究函数的周期性、奇偶性与对称性,都必须首先利用辅助角公式,将函数化成一个角的一种三角函数.2.求函数y =A sin(ωx +φ)(A >0,ω>0)的单调区间,是将ωx +φ作为一个整体代入正弦函数增区间(或减区间),求出的区间即为y =A sin(ωx +φ)的增区间(或减区间),但是当A >0,ω<0时,需先利用诱导公式变形为y =-A sin(-ωx -φ),则y =A sin(-ωx -φ)的增区间即为原函数的减区间,减区间即为原函数的增区间. 命题角度2 三角函数性质的应用【例2-2】 (2017·哈尔滨质检)把函数f (x )=2sin(x +2φ)⎝ ⎛⎭⎪⎫|φ|<π2的图象向左平移π2个单位长度之后,所得图象关于直线x =π4对称,且f (0)<f ⎝ ⎛⎭⎪⎫π2-φ,则φ=( )A.π8B.3π8C.-π8D.-3π8解析 把函数f (x )=2sin(x +2φ)的图象向左平移π2个单位长度之后,得y =2sin ⎝ ⎛⎭⎪⎫x +π2+2φ=2cos(x +2φ)=g (x )的图象,根据所得图象关于直线x =π4对称,可得g (0)=g ⎝ ⎛⎭⎪⎫π2,即2cos 2φ=2cos ⎝ ⎛⎭⎪⎫π2+2φ=-2sin 2φ,即tan 2φ=-1.又f (0)<f ⎝ ⎛⎭⎪⎫π2-φ,故有2sin 2φ<2sin ⎝ ⎛⎭⎪⎫π2+φ=2cos φ,即sin φ<12,结合选项,φ=-π8. 答案 C探究提高 此类题属于三角函数性质的逆用,解题的关键是借助于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列出含参数的不等式,再根据参数范围求解.或者,也可以取选项中的特殊值验证.【训练2】 (2017·浙江卷)已知函数f (x )=sin 2x -cos 2x -23sin x cos x (x ∈R ). (1)求f ⎝ ⎛⎭⎪⎫2π3的值;(2)求f (x )的最小正周期及单调递增区间. 解 (1)f (x )=sin 2x -cos 2x -23sin x cos x =-cos 2x -3sin 2x =-2sin ⎝ ⎛⎭⎪⎫2x +π6,则f ⎝ ⎛⎭⎪⎫2π3=-2sin ⎝ ⎛⎭⎪⎫4π3+π6=2.(2)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 由正弦函数的性质得令2k π+π2≤2x +π6≤2k π+3π2,k ∈Z , 得k π+π6≤x ≤k π+2π3,k ∈Z .所以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k π+π6,k π+2π3,k ∈Z .热点三 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的综合应用【例3】 (2017·西安调研)已知函数f (x )=2sin ωx cos ωx +23sin 2ωx -3(ω>0)的最小正周期为π.(1)求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2)将函数f (x )的图象向左平移π6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函数y =g (x )的图象,若y =g (x )在[0,b ](b >0)上至少含有10个零点,求b 的最小值. 解 (1)f (x )=2sin ωx cos ωx +3(2sin 2ωx -1) =sin 2ωx -3cos 2ωx =2sin ⎝ ⎛⎭⎪⎫2ωx -π3.由最小正周期为π,得ω=1, 所以f (x )=2sin ⎝ ⎛⎭⎪⎫2x -π3,由2k π-π2≤2x -π3≤2k π+π2,k ∈Z ,整理得k π-π12≤x ≤kx +5π12,k ∈Z ,所以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k π-π12,k π+5π12,k ∈Z .(2)将函数f (x )的图象向左平移π6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y =2sin 2x +1的图象; 所以g (x )=2sin 2x +1.令g (x )=0,得x =k π+7π12或x =k π+11π12(k ∈Z ),所以在[0,π]上恰好有两个零点,若y =g (x )在[0,b ]上有10个零点,则b 不小于第10个零点的横坐标即可. 所以b 的最小值为4π+11π12=59π12.探究提高 1.研究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关键是将函数化为y =A sin(ωx +φ)+B (或y =A cos(ωx +φ)+B )的形式,利用正余弦函数与复合函数的性质求解. 2.函数y =A sin(ωx +φ)(或y =A cos(ωx +φ))的最小正周期T =2π|ω|.应特别注意y =|A sin(ωx +φ)|的最小正周期为T =π|ω|.【训练3】 (2017·山东卷)设函数f (x )=sin ⎝ ⎛⎭⎪⎫ωx -π6+sin ⎝ ⎛⎭⎪⎫ωx -π2,其中0<ω<3,已知f ⎝ ⎛⎭⎪⎫π6=0.(1)求ω;(2)将函数y =f (x )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将得到的图象向左平移π4个单位,得到函数y =g (x )的图象,求g (x )在⎣⎢⎡⎦⎥⎤-π4,3π4上的最小值.解 (1)因为f (x )=sin ⎝ ⎛⎭⎪⎫ωx -π6+sin ⎝ ⎛⎭⎪⎫ωx -π2,所以f (x )=32sin ωx -12cos ωx -cos ωx =32sin ωx -32cos ωx =3⎝ ⎛⎭⎪⎫12sin ωx -32cos ωx=3sin ⎝ ⎛⎭⎪⎫ωx -π3.由题设知f ⎝ ⎛⎭⎪⎫π6=0,所以ωπ6-π3=k π,k ∈Z , 故ω=6k +2,k ∈Z . 又0<ω<3,所以ω=2.(2)由(1)得f (x )=3sin ⎝ ⎛⎭⎪⎫2x -π3,所以g (x )=3sin ⎝ ⎛⎭⎪⎫x +π4-π3=3sin ⎝ ⎛⎭⎪⎫x -π12.因为x ∈⎣⎢⎡⎦⎥⎤-π4,3π4,所以x -π12∈⎣⎢⎡⎦⎥⎤-π3,2π3,当x -π12=-π3,即x =-π4时,g (x )取得最小值-32.1.已知函数y =A sin(ωx +φ)+B (A >0,ω>0)的图象求解析式 (1)A =y max -y min 2,B =y max +y min2. (2)由函数的周期T 求ω,ω=2πT . (3)利用“五点法”中相对应的特殊点求φ.2.运用整体换元法求解单调区间与对称性类比y =sin x 的性质,只需将y =A sin(ωx +φ)中的“ωx +φ”看成y =sin x 中的“x ”,采用整体代入求解.(1)令ωx +φ=k π+π2(k ∈Z ),可求得对称轴方程; (2)令ωx +φ=k π(k ∈Z ),可求得对称中心的横坐标;(3)将ωx +φ看作整体,可求得y =A sin(ωx +φ)的单调区间,注意ω的符号. 3.函数y =A sin(ωx +φ)+B 的性质及应用的求解思路第一步:先借助三角恒等变换及相应三角函数公式把待求函数化成y =A sin(ωx +φ)+B (一角一函数)的形式;第二步:把“ωx +φ”视为一个整体,借助复合函数性质求y =A sin(ωx +φ)+B 的单调性及奇偶性、最值、对称性等问题.一、选择题1.(2017·山东卷)函数y =3sin 2x +cos 2x 的最小正周期为( ) A.π2 B.2π3C.πD.2π解析 ∵y =2⎝ ⎛⎭⎪⎫32sin 2x +12cos 2x =2sin ⎝ ⎛⎭⎪⎫2x +π6, ∴T =2π2=π. 答案 C2.(2016·北京卷)将函数y =sin ⎝ ⎛⎭⎪⎫2x -π3图象上的点P ⎝ ⎛⎭⎪⎫π4,t 向左平移s (s >0)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 ′.若P ′位于函数y =sin 2x 的图象上,则( ) A.t =12,s 的最小值为π6 B.t =32,s 的最小值为π6C.t =12,s 的最小值为π3D.t =32,s 的最小值为π3解析 点P ⎝ ⎛⎭⎪⎫π4,t 在函数y =sin ⎝ ⎛⎭⎪⎫2x -π3图象上,则t =sin ⎝ ⎛⎭⎪⎫2×π4-π3=sin π6=12.又由题意得y =sin ⎣⎢⎡⎦⎥⎤2(x +s )-π3=sin 2x ,故s =π6+k π,k ∈Z ,所以s 的最小值为π6. 答案 A3.(2017·全国Ⅰ卷)已知曲线C 1:y =cos x ,C 2:y =sin ⎝ ⎛⎭⎪⎫2x +2π3,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把C 1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π6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C 2B.把C 1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π12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C 2C.把C 1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π6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C 2D.把C 1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π12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C 2解析 易知C 1:y =cos x =sin ⎝ ⎛⎭⎪⎫x +π2,把曲线C 1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 =sin⎝ ⎛⎭⎪⎫2x +π2的图象,再把所得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π12个单位长度,可得函数y =sin ⎣⎢⎡⎦⎥⎤2⎝ ⎛⎭⎪⎫x +π12+π2=sin ⎝ ⎛⎭⎪⎫2x +2π3的图象,即曲线C 2,因此D 项正确. 答案 D4.(2017·天津卷)设函数f (x )=2sin(ωx +φ),x ∈R ,其中ω>0,|φ|<π.若f ⎝ ⎛⎭⎪⎫5π8=2,f ⎝ ⎛⎭⎪⎫11π8=0,且f (x )的最小正周期大于2π,则( ) A.ω=23,φ=π12 B.ω=23,φ=-11π12C.ω=13,φ=-11π24D.ω=13,φ=7π24解析 ∵f ⎝ ⎛⎭⎪⎫5π8=2,f ⎝ ⎛⎭⎪⎫11π8=0,且f (x )的最小正周期大于2π,∴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4⎝ ⎛⎭⎪⎫11π8-5π8=3π,∴ω=2π3π=23,∴f (x )=2sin ⎝ ⎛⎭⎪⎫23x +φ.∴2sin ⎝ ⎛⎭⎪⎫23×5π8+φ=2,得φ=2k π+π12,k ∈Z ,又|φ|<π,∴取k =0,得φ=π12. 答案 A5.(2017·茂名一模)如图,函数f (x )=A sin(2x +φ)⎝ ⎛⎭⎪⎫A >0,|φ|<π2的图象过点(0,3),则f (x )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A.⎝ ⎛⎭⎪⎫-π3,0 B.⎝ ⎛⎭⎪⎫-π6,0 C.⎝ ⎛⎭⎪⎫π6,0 D.⎝ ⎛⎭⎪⎫π4,0 解析 由题中函数图象可知A =2,由于函数图象过点(0,3),则2sin φ=3,即sin φ=32.又|φ|<π2,所以φ=π3.从而f (x )=2sin ⎝ ⎛⎭⎪⎫2x +π3.由2x +π3=k π,k ∈Z ,得x =k π2-π6,k ∈Z ,取k =0,得f (x )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 ⎛⎭⎪⎫-π6,0.答案 B 二、填空题6.(2017·全国Ⅱ卷)函数f (x )=2cos x +sin x 的最大值为________.解析 f (x )=2cos x +sin x =5sin(x +θ),其中tan θ=2, ∴f (x )的最大值为 5. 答案57.(2016·江苏卷)定义在区间[0,3π]上的函数y =sin 2x 的图象与y =cos x 的图象的交点个数是________.解析 在区间[0,3π]上分别作出y =sin 2x 和y =cos x 的简图如下:由图象可得两图象有7个交点. 答案 78.(2015·天津卷)已知函数f (x )=sin ωx +cos ωx (ω>0),x ∈R .若函数f (x )在区间 (-ω,ω)内单调递增,且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ω对称,则ω的值为________.解析 f (x )=sin ωx +cos ωx =2sin ⎝ ⎛⎭⎪⎫ωx +π4,因为f (x )在区间(-ω,ω)内单调递增,且函数图象关于直线x =ω对称, 所以f (ω)必为一个周期上的最大值有ω2+π4=2k π+π2,k ∈Z ,所以ω2=π4+2k π,k ∈Z .又ω-(-ω)≤2πω2,即ω2≤π2,即ω2=π4,所以ω=π2. 答案 π2 三、解答题9.(2017·北京卷)已知函数f (x )=3cos ⎝ ⎛⎭⎪⎫2x -π3-2sin x cos x .(1)求f (x )的最小正周期;(2)求证:当x ∈⎣⎢⎡⎦⎥⎤-π4,π4时,f (x )≥-12. (1)解 f (x )=3cos ⎝ ⎛⎭⎪⎫2x -π3-2sin x cos x=32cos 2x +32sin 2x -sin 2x=12sin 2x +32cos 2x =sin ⎝ ⎛⎭⎪⎫2x +π3, 所以f (x )的最小正周期T =2π2=π.(2)证明 由(1)知f (x )=sin ⎝ ⎛⎭⎪⎫2x +π3.∵x ∈⎣⎢⎡⎦⎥⎤-π4,π4,∴2x +π3∈⎣⎢⎡⎦⎥⎤-π6,5π6,∴当2x +π3=-π6,即x =-π4时,f (x )取得最小值-12.∴f (x )≥-12成立.10.(2016·山东卷)设f (x )=23sin(π-x )sin x -(sin x -cos x )2. (1)求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2)把y =f (x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图象向左平移π3个单位,得到函数y =g (x )的图象,求g ⎝ ⎛⎭⎪⎫π6的值.解 (1)f (x )=23sin(π-x )sin x -(sin x -cos x )2 =23sin 2x -(1-2sin x cos x ) =3(1-cos 2x )+sin 2x -1 =sin 2x -3cos 2x +3-1=2sin ⎝ ⎛⎭⎪⎫2x -π3+3-1,令2k π-π2≤2x -π3≤2k π+π2(k ∈Z ),解得,k π-π12≤x ≤k π+5π12(k ∈Z ).所以,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k π-π12,k π+5π12(k ∈Z ).(2)由(1)知f (x )=2sin ⎝ ⎛⎭⎪⎫2x -π3+3-1,经过变换后,g (x )=2sin x +3-1,所以g ⎝ ⎛⎭⎪⎫π6=2sin π6+3-1= 3.11.(2017·西安模拟)已知函数f (x )=sin ⎝ ⎛⎭⎪⎫π2-x sin x -3cos 2x +32.(1)求f (x )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x 的值;(2)若方程f (x )=23在(0,π)上的解为x 1,x 2,求cos(x 1-x 2)的值.解 (1)f (x )=cos x sin x -32(2cos 2x -1)=12sin 2x -32cos 2x =sin ⎝ ⎛⎭⎪⎫2x -π3.当2x -π3=π2+2k π(k ∈Z ),即x =512π+k π(k ∈Z )时,函数f (x )取最大值,且最大值为1.(2)由(1)知,函数f (x )图象的对称轴为x =512π+k π,k ∈Z , ∴当x ∈(0,π)时,对称轴为x =512π. 又方程f (x )=23在(0,π)上的解为x 1,x 2. ∴x 1+x 2=56π,则x 1=56π-x 2,∴cos(x 1-x 2)=cos ⎝ ⎛⎭⎪⎫56π-2x 2=sin ⎝ ⎛⎭⎪⎫2x 2-π3,又f (x 2)=sin ⎝ ⎛⎭⎪⎫2x 2-π3=23, 故cos(x 1-x 2)=23.。
专题二 函数的性质 第一课时一、 要点整合.(一) 函数的单调性:1.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函数)(x f y =在定义域的某个子区间[]n m ,上,若对任意的21,x x ∈[]n m ,,当21x x >时,总有)()(21x f x f >,则称)(x f y =在[]n m ,上单调递增,区间[]n m ,称为函数)(x f y =单调递增区间;当21x x >时,总有)()(21x f x f <,则称)(x f y =在[]n m ,上单调递减,区间[]n m ,称为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2.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可以在整个定义域上,也可以在定义域的某个子区间上;函数在整个定义域上可能不具有单调性,但在定义域的某个子区间上可能具有单调性。
例如:函数2x y =在R 上不具有单调性,但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但函数2+=x y 在整个定义域上单调递增3.函数在定义域上可能有一个单调区间,也可能有多个单调区间,在多个单调区间上的单调性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在表示这些单调区间时,要注意正确的写法。
例如:函数xy 1=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但不能说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减,也不能说在()+∞,0或()0,∞-上单调递减,因为()0,∞- ()+∞,0{}R x x x ∈≠=,0|,而函数xy 1=在定义域{}R x x x ∈≠,0|上不具有单调性4.函数的单调区间必须是函数定义域的子集。
利用这一条可以用来建立关于参数的不等式。
5.函数的单调性是研究函数在定义域上或其某个子区间上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变化规律的,因此在某一点处不考虑其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反映在图象上为自左向右图象呈上升或下降趋势。
6.单调区间的端点值能否包括关键在于函数在端点上是否有意义,如果有意义,则包括或者不包括都可以,否则,就不能包括端点值。
7.基本初等函数的单调性:1)一次函数:)0(≠+=k b kx y 的单调性与k 的正负有关当0>k 时,b kx y +=在R 上单调递增当0<k 时,b kx y +=在R 上单调递减2)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单调性与a 的正负及对称轴a b x 2-=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