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初中七年级下册音乐(五线谱)《辛德勒的名单》
- 格式:pptx
- 大小:87.03 MB
- 文档页数:25
309教育网
《辛德勒的名单》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电影剧本的特点,掌握欣赏电影音乐的基本方法。
2、寻找剧中人物在特殊环境中的人性发展轨迹,体会人性的复杂性。
教学重点:
着眼于作品整体,用联系的观点鉴赏作品的细节和情节。
教学难点:
结合音乐对人性问题进行思考和评价,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1、引入。
我们已经对影视音乐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本节课中,我们将继续学习,从而进一步认识影视音乐。
2、新课教授。
(1)了解作品
进入新课的第一个内容,就是要介绍影片人物、剧情,了解导演与作曲指挥。
(2)初步赏析
在介绍与了解后,欣赏《辛德勒的名单》的经典音乐。
(3)了解小提琴的音色,体会小提琴独奏表达的情感。
3、讨论歌曲。
(1)这首音乐的情绪。
(痛楚的。
)
(2)塑造了辛德勒怎样的形象。
(塑造了辛德勒冒着生命危险保护1200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英雄形象。
)
4、再次聆听歌曲,结合老师介绍的剧情想象电影情节和人物形象。
5、师生交流想法,老师作总结。
6、布置作业,结束本课。
309教育资源库。
第二单元辛德勒的名单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影视金曲”的第2课时,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影视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音乐在影视中无可替代的功能,掌握音乐在影视中的形式及作用。
《辛德勒的名单》是本课的教学任务,是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音乐,一首以小提琴主奏的主题音乐;旋律以跳进为主波浪式起伏很大;音乐情绪哀婉倾诉,贯穿全片,用音乐描述了二战期间犹太人所遭受的苦难,整首乐曲仿佛刻画了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的心理历程。
本人结合电影让学生欣赏电影主题音乐《辛德勒的名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的内涵。
二.学情分析影视与人们的文化生活紧密相连,青少年学生喜欢听影视音乐,特别是他们熟悉的动画音乐,但他们更多的是关注剧情,对音乐与画面、音乐与剧情发展间的关系,不是十分关注。
因此,要激发学生探究音乐在影视功能的兴趣,必须要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完整欣赏电影音乐《辛德勒的名单》,了解它的音乐情绪。
2、理解音乐片段在不同的场景中出现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获得感知。
2、通过整体感知、分段欣赏、完整聆听电影音乐《辛德勒的名单》,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电影音乐《辛德勒的名单》,让学生体会到犹太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对生命的认知。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分析音乐作品,可以根据每段音乐要素的不同,理解每段音乐的情绪。
教学难点:体验音乐在不同场景中所起的作用。
五.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1.欣赏电影片段。
战后,伴随着欢快的民歌,犹太人手挽着手走向光明,画面由黑白向彩色转变。
2.电影海报。
影片里唯一的色彩,穿着红色衣服的小女孩,小手被一双有力的大手紧紧拽住,”拯救“的主题震撼而出,背景是老式打字机打出的带有血色的名单——《辛德勒的名单》。
人音版七年级下期音乐复习资料七年级下期音乐复习资料1、歌曲《一二三四歌》作词:石顺义,作曲:臧云飞。
2、轮唱,指同一旋律分别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先后模仿演唱,并造成前后呼应、此起彼落音乐效果的演唱形式。
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作曲: 郑律成。
4、进行曲,一种结构工整,节奏鲜明,旋律铿锵有力,并富有强烈号召性,使队列行进时步伐一致的声乐或器乐曲。
5、管弦乐《拉德茨基进行曲》作曲:(奥地利)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
6、西洋管弦乐队的主要乐器:木管乐器: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巴松管铜管乐器:圆号、小号、长号、低音号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打击乐器:定音鼓、镖、军鼓、三角铁、沙槌、锣、木琴7、管风琴独奏《婚礼进行曲》作曲:(德国)瓦格纳。
8、管风琴,通过琴管发声,有二至数层手动键盘和脚踏键盘,音域宽广,音色丰富。
管风琴历史悠久,最早的管风琴于公元前25哦你按诞生在古希腊,13世纪在欧洲广泛流行。
大型管风琴多在教堂使用。
9、钢琴独奏《葬礼进行曲》作曲:(波兰)肖邦。
10、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史称“钢琴诗人”,浪漫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作品有玛祖卡、波罗乃兹、前奏曲、夜曲、练习曲、圆舞曲等钢琴曲及近二十首艺术歌曲等。
11、钢琴,键盘乐器,通常有88个琴键。
其音域宽广,音色丰富,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乐器之一。
钢琴分为三角钢琴和立式钢琴两类。
第一架钢琴于18世纪初问世。
12、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主题歌《长江之歌》作曲:王世光,填词:胡宏伟。
13、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辛德勒的名单》作曲:(美国)约翰・威廉姆斯。
14、影视音乐,指电影、电视剧中的配乐和歌曲。
配乐包括主题音乐、场景音乐;歌曲包括主题歌、插曲。
15、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主题歌《眺望你的路途》作曲: (法国)布鲁诺・古莱。
16、动画电影《天空之城》主题音乐《伴随着你》作曲:(日本)久石让。
309教育网
《辛德勒的名单》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电影剧本的特点,掌握欣赏电影音乐的基本方法。
2、寻找剧中人物在特殊环境中的人性发展轨迹,体会人性的复杂性。
3、通过学习知道音乐在影片中起到的作用。
教学重点:
着眼于作品整体,用联系的观点鉴赏作品的细节和情节。
教学难点:
结合音乐对人性问题进行思考和评价,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用《泰坦尼克号》的主题音乐导入本课:爱情的主题是永恒的,而和平也是人类的愿望。
战争是残酷的,而在战争中展现出的人性的光芒也引起了我们沉重的思考。
2、聆听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
3、讲授新课。
(1)分析剧情。
影片由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科内雅雷斯所著的《辛德勒的名单》改编而成。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
影片真实的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200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的历史事件。
(2)再次聆听音乐。
一圈烛光照亮整个疯癫的世界,《辛德勒的名单》经典图片在主题音乐中不断闪现,帕尔曼的如泣如诉的小提琴乐曲缓缓响起。
(3)分析辛德勒的人性。
真实的英雄未必完美,辛德勒是人性舞台上一个两面真实的英雄未必完美,辛德勒是人性舞台上一个两面的人。
辛德勒最后完成了自我救赎,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最后荣获一枚“救人一命等于救全人类”戒指,“最正义的非犹太人”称号。
309教育资源库。
人音版教材七年级第二单元“影视金曲”《辛德勒的名单》教学设计课型:欣赏课执教者:列五联合中学瞿建军任课年级:初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时教与学,让学生复习并掌握旋律进行的儿种方式。
了解影视音乐的基本概念、构成形式和内容分类。
2、欣赏《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旋律的进行与音乐情感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知道影视主题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以及表现的情景、人物形象所带来的魅力。
让学生对影视音乐产生兴趣,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中去真正理解音乐。
3、通过本课欣赏《辛德勒的名单》一曲去激发学生乐观向上,爱憎分明、热爱和平、热爱生命并懂得感恩的高尚情操。
教材分析:《辛德勒的名单》是美国电影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为美国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创作的主题音乐。
4/4拍,全曲音乐稍慢,痛楚地。
乐曲中,小提琴分三次奏出音乐主题。
前两次是在d小调上演奏的,表现出了哀而不伤的情感,充满了省思和缅怀。
第三次是在a小调上变化再现了音乐主题的原型,音乐充满了犹太民族那种饱含苦难和难以言喻的激情。
最后,音乐在绵长、深情的小提琴中结束,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感觉。
音乐还以圆号和钢琴的演奏形式出现在影片中,表现了苍凉悲壮和缅怀沉思的情感。
教学重点:影视主题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教学难点:感受、分析音乐主题教具准备:课件、钢琴、图片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手势唱名(设计意图:为演唱主旋律短小乐句进行铺垫练习)四、复习音乐有关知识,旋律进行的几种形式(设计意图:复习旋律进行形式,为以下内容铺垫)五、不同影视剧音乐片段欣赏(设计意图:了解影视音乐的基本概念、构成形式和内容分类);六、看图片(希特勒和南京大屠杀图片)(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对学生情感的唤醒。
)七、欣赏《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设计意图:层层深入,在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中去真正理解音乐。
)1、初听音乐,听到和想到了什么?2、请同学们看看这个乐句,有什么特点?14 4/43|3 6 3 6 4 3 1 3|1 2 1 2 3一I |1 2 1 2 3 2 1 7|6- | |3、出示课题:《辛德勒的名单》4、介绍《辛德勒的名单》的剧情、作者和获奖情况(1)该片真实地描述了德国工厂主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冒着生命危险保护1200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故事。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辛德勒的名单》《眺望你的路途》课程教学设计课题:《辛德勒的名单》《眺望你的路途》教学目标:1、能在感受、体验影视音乐中,乐于参与聆听和欣赏活动,并对其产生继续学习和了解的愿望。
2、欣赏《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以及《放牛班的春天》的主题曲《眺望你的路途》,知道影视主题音乐在影片中的基本特点及作用。
教学重点:欣赏《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以及《放牛班的春天》的主题曲《眺望你的路途》,知道影视主题音乐在影片中的基本特点及作用。
教具准备:电钢琴、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我们的影视音乐之旅。
1、介绍影视音乐概念:影视音乐是指电影、电视剧中的配乐和歌曲,是影视这一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演奏(唱)是随影视片的放映被观众感知。
根据音乐的类别来划分可分为:配乐和歌曲。
是20世纪新出现的音乐体裁。
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奥斯卡电影,去聆听感受奥斯卡的最佳配乐。
2、介绍影片师:有一部电影荣获第66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音乐等七项大奖。
这部电影就是《辛德勒的名单》。
在这部电影中,音乐和剧情丝丝相扣,完美契合,一次次震撼着观众的心灵,是影视音乐的典型代表。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部影片。
出示PPT(电影中的图片),师讲述电影故事梗概。
(同时播放这部影片的主题曲)二、音乐欣赏(一)、《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欣赏1、师:接下来同学们跟着钢琴一起来感受下音乐主题片段,在聆听的过程中你们划一划旋律线(以水平线为“1”音位置,按课件上的图例所示),想一想旋律线有什么样的特点?同时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师钢琴弹奏课本上的主题旋律)3 34/4 1 --------------------------------------------------------63学生自由回答。
师结:旋律呈波浪式进行的特点,充满着难以言喻的感情。
2、完整聆听乐曲师:接下来就请大家一起去完整聆听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音乐,听完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辛德勒名单》教案教学课题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
课型器乐欣赏。
学情分析《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经典影片及其配乐信息量庞大,是本单元的重点欣赏内容,课堂必须突出音乐性,该影片的辉煌史、在电影界里程碑式的重要地位、创作背景,以及养成良好观影习惯等内容,应留给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要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旋律(波浪式进行)、音色等音乐要素,初步接触“主题音乐”这一基本概念,以及配乐与画面间的关系、主题音乐的作用。
欣赏过程重在以“情”动人,教师要通过音乐活动引导学生走进乐曲,并始终沉浸在乐曲的氛围中。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全曲、画旋律线、哼唱主题句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情感,以及乐曲旋律波浪式进行的特点。
2、对比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的主题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色变化所产生的不同情感表现与剧情画面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关注影视配乐,初步接触主题音乐这一基本概念,体会主题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
重点与难点让学生感受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情感。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教师播放乐曲,学生随乐曲进入教师。
(设计意图:营造氛围,让乐曲贯穿课堂始终。
)二、课程导入讲述历史背景与电影情节简介。
(《辛德勒名单》主题乐曲以低音量继续播放。
)三、赏析乐曲(一)初听乐曲,关注音色教师提出问题并播放乐曲,学生听乐曲,辨别乐器音色,感受音乐情绪,想象电影画面。
(二)再听乐曲,关注旋律(1)播放乐曲。
(2)教师范唱主题句。
(3)提问旋律线进行方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乐曲旋律波浪式进行的特点以及主题音乐与影片的关系。
)(三)视听结合(1)播放影片最震撼人心的“红衣小女孩”经典片段,提示注意影片配乐。
(2)提问影片配乐与画面的关系,什么是“主题音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影片主题音乐思想内涵、关注影片配乐与画面的关系。
)(四)音色与画面(1)播放三段场景音乐(主题音乐变奏),后揭示乐器音色。
(2)依次播放以上配乐的影片场景,提问配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