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
- 格式:ppt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8
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诊疗现状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fifth lumbar transverse process syndrome),又称第五腰椎骨棘肥大综合征,是一种腰背疼痛的常见疾病。
其主要特征是第五腰椎横突(即骨棘)体积增大,与周围软组织摩擦和刺激引起腰背部疼痛。
本文将介绍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诊疗现状。
一、临床表现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腰背疼痛,疼痛多位于腰椎区,可呈间歇性发作或持续性疼痛。
疼痛可由腰部活动加重,并可能向臀部、大腿后侧放射。
患者还可能出现腰肌劳损、腰背部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
二、诊断方法1.临床体征:通过体格检查可以触及到患者的第五腰椎骨棘肥大,这是确诊的主要依据之一。
2.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片、CT和MRI等。
X线片可以明确骨棘的肥大情况,CT和MRI 则可以进一步观察软组织的情况,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腰背疼痛的病变。
三、治疗方法1.保守治疗:对于轻度症状的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包括休息、热敷、物理治疗(如理疗、康复训练等)以及疼痛缓解药物的应用。
2.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的是减轻或消除椎骨肥大所造成的刺激和摩擦,常采用的手术方法包括椎间减压手术、椎板切除术等。
四、预后及随访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可以得到明显缓解,预后良好。
但也有个别患者可能症状复发或难以控制,需进行长期随访和治疗。
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腰背疼痛疾病,准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目前,对于轻度症状的患者,保守治疗是首选;而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以提高其诊疗水平和效果。
中国当代医药2019年10月第26卷第29期•综述•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诊疗现状杨智杰蓝海洋陈杰夏辉强张野刘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重庆市脊柱外科中心),重庆400042[摘要]第五腰椎横突肥大(HTPL5V)是一种脊柱先天性发育畸形,初期单纯性肥大无临床表现,当年龄增长、发生外伤或劳损时可能出现下腰痛及下肢放射痛,则称为HTPL5V综合征。
既往临床工作中对此综合征认识不足,常误诊为腰背筋膜炎、梨状肌综合征、腰肌劳损,甚至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O HTPL5V的临床发病率男性略高于女性,可发病于青、中、老年人群O HTPL5V的诊断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X线片、多层螺旋CT (MSCT)、高分辨CT(HRCT)或MRI综合考虑。
HTPL5V分为四种类型:I型(单纯型)、11型(假关节型)、HI型(融合型)、IV型(混合型)。
HTPL5V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有:①一般保守治疗,平卧休息和热敷、非苗体类抗炎止痛药、局部封闭和牵引治疗;②中国传统医学治疗,手法推拿、五禽戏、频谱照射;③微创治疗,小针刀松解治疗;④手术治疗,单纯HTPL5V切除减压术、HTPL5V切除+L5~S,椎间融合植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假关节融合术或椎间融合术。
本研究通过总结前辈关于HTPL5V诊断和治疗的经验,对本病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旨在提高广大医疗工作者对HTPL5V的认识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假关节;局部阻滞;微创治疗;手术治疗冲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9)10(b)-0031-05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tatus of hypertrophy syndrome of the fifth lumbar transverse processYANG Zhi-jie LAN Hai-yang CHEN Jie XIA Hui-qiang ZHANG Ye LIU Bo'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Chongqing Spinal Surgery Center,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42,China[Abstract]Hypertrophy of the transverse process of the fifth lumbar vertebra(HTPL5V)is a congenital deformity of the spinal column.Simple hypertrophy has no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t the initial stage.Low back pain and lower limb radiation pain may occur when age grows,trauma or strain occurs,which is called HTPL5V syndrome.In the past clinical work,there was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this syndrome,which was often misdiagnosed as lumbar back fasciitis,piriformis syndrome,lumbar muscle strain and even lumbar disc herniation or lumbar spinal stenosis.The clinical inci・dence rate of HTPL5V is slightly higher in men than in women,and it can be found in young,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The diagnosis of HTPL5V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patients and imaging X-ray films,multi-slice spiral CT(MSCT),high-resolution CT(HRCT)or MRI.HTPL5V is divided into four types:type I(simple type),type U(pseudoarthrosis type),type H(fusion type)and type IV(mixed type).The treatment of HTPL5V syndrome mainly includes:①General conservative treatment,recumbent rest and hot compress,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analgesic,local blocking and traction treatment;©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al treatment, manipulative massage,wuqinxi,spectrum irradiation;©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small needle knife lysis treatment;④Surgical treatment,simple resection and decompression of the transverse process of HTPL5V,resection of the transverse process of HTPL5V+L5-S|interbody fusion and bone graft pedicle system internal fixation,pseudoarthrode・sis or interbody fusion.[Key words]Hypertrophy syndrome of the fifth lumbar transverse process;Pseudarthrosis;Local anesthesia block;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Surgical treatment第五腰椎横突肥大(hypertrophy of transverse pro-矗看简介肠智杰(1993-),男,云南保山人,硕士,主要从事 脊柱外科方面的研究▲通讯作者:刘渤(1970-),男,甘肃兰州人,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脊柱外科方面研究cess of the fifth lumbar vertebra,HTPL5V)为第五腰椎横突先天性发育畸形,初期单纯性肥大无临床表现,当年龄增长、发生外伤或劳损时可能出现下腰部及下肢放射痛,则称为HTPL5V综合征。
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诊疗现状
1. 临床观察和体格检查:
临床观察和体格检查是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首要诊断方法。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家族史和过去的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2.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确定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最常用方法,包括X光片、CT和MRI。
这些检查可以显示横突的大小和形状,进一步确认患者是否有此综合征。
3. 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是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首选治疗方法。
具体措施包括:
(1)药物治疗: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神经营养药物等。
(2)物理治疗:如理疗和针灸等。
(3)休息和减轻活动:限制某些体力活动有助于缓解疼痛。
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手术治疗是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最后选择。
手术方法包括植入人工椎间盘、植入神经刺激装置和植入硬度调节夹板等。
需要指出的是,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早期识别和治疗对于预防病情恶化非常重要。
因此,建议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尽早就医,并严格按照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此外,也应加强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对于该综合征的认知度。
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诊疗现状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L5S1横突肥大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椎管狭窄症状,主要由于第五腰椎横突肥大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腰痛、下肢放射痛及感觉障碍。
本文将就L5S1横突肥大综合征的诊疗现状进行综合性介绍。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或椎间盘退行性变,导致椎管狭窄。
这些因素会导致神经根受压,引起腰痛、下肢放射痛及感觉障碍等症状。
个体的遗传、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也可能会对该综合征的发病起到一定的影响。
二、临床表现L5S1横突肥大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腰痛、下肢放射痛、下肢感觉异常、下肢肌力减退等症状。
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降低生活质量。
三、诊断方法诊断L5S1横突肥大综合征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明确患者椎管狭窄的程度及椎间盘突出的情况,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四、治疗方法1. 保守治疗:对于轻度症状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措施,如休息、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镇痛药、消炎药等,物理疗法包括理疗、针灸等,这些方法可以缓解症状,减轻疼痛。
2.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椎间盘切除术、椎间植骨融合术等,这些手术可以减轻椎管压迫,缓解症状,恢复神经功能。
3. 康复训练:手术后的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椎管功能,增强腰部肌肉力量,预防症状的再发。
五、预防与注意事项预防L5S1横突肥大综合征的关键在于保持腰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避免过度疲劳和劳累,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久坐和长时间弯腰等不良习惯。
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腰部的保健检查,及时发现病变。
L5S1横突肥大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椎管狭窄症状,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在诊疗方面,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十分重要的。
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诊疗现状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L5 transverse process enlargement syndrome)是一种腰椎疾病,它通常出现在运动员和跑步者中。
该症状是在运动中由于肌肉过度使用而导致的,当腰背肌过度紧张时,横突会有不同程度的肿胀。
横突缺乏血液流通和肌肉过度使用,可能会导致疼痛和其他症状。
诊疗现状1. 临床症状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症状包括下腰部的疼痛,特别是在运动后加剧。
还会伴随着压痛和触痛,比如说腰部受压时会感到疼痛。
在一些患者中,症状可能会延伸到髋部,膝盖和下肢。
一些患者还会出现晨僵和运动时加重的疼痛。
2. 诊断方法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
可以通过触诊来感受到椎体的肿胀,并触发疼痛。
在一些病例中,医生可能还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或MRI等,以确定椎体肿胀的程度和是否存在其他腰椎相关的病变。
3. 治疗方法物理治疗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来改善患者的腰背肌肌力和柔韧性,减轻椎体的肿胀和疼痛。
康复训练可以包括伸展运动、加强活动和核心肌群训练等。
对于椎体肿胀严重、伴有骶髂关节疼痛或压迫神经根的病例,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减压手术和椎间融合手术,通过手术来减轻椎体的肿胀和压迫神经,恢复患者的正常活动功能。
4. 预防方法预防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关键在于适当的训练和保护腰部。
运动员和跑步者在进行高强度训练时,应注意加强腰部肌群的力量和柔韧性,并逐渐增加运动负荷。
合理的运动配速和充分的热身也是预防椎体肿胀的重要措施。
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下腰部疼痛和肿胀。
诊断时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并可能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
在预防方面,适当的训练和保护腰部是关键措施。
希望通过对该疾病的诊疗现状的了解,能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诊疗现状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是一种腰椎骨刺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和下肢放射痛。
该疾病由于骶骨和髂骨之间的骨质增生造成,通常会导致神经根受压和局部疼痛。
目前,针对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诊疗现状主要包括临床诊断、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手段。
本文将对该综合征的诊疗现状进行全面介绍。
一、临床诊断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腰背部疼痛和下肢放射痛。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下肢感觉异常、运动障碍、拇趾背弯减弱等症状。
在临床诊断方面,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和持续时间等,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的检查。
通过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初步诊断,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
二、影像学诊断影像学诊断是确诊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片、CT和MRI等。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的退变情况,以及椎间隙的变窄和骨刺的形态。
还可以观察到椎管狭窄和脊髓受压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三、治疗手段针对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1.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针灸等。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和肌肉松弛剂等,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
物理疗法主要包括理疗、按摩和热敷等,可以帮助改善局部循环和缓解肌肉紧张。
针灸等中医疗法也被一些患者所接受。
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症状和不需要手术的患者,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和改善功能。
2.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症状的患者,或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腰椎间盘切除术和椎管成形术等。
手术可以有效减轻神经根受压,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
但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患者谨慎选择。
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腰椎骨刺性疾病,临床诊断和影像学诊断对于明确病情至关重要。
在治疗方面,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是目前的主要手段,患者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由于第三腰椎横突周围组织的损伤,造成慢性腰痛,出现以第三腰椎横突处明显压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亦称第三腰椎横突滑囊炎或第三腰椎横突周围炎。
因其可影响邻近的神经纤维,故常伴有下肢疼痛。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尤以体力劳动者常见。
:释义·腰椎横突位于腰椎两侧,无骨性组织保护,其中第三腰椎横突最长,上有腰大肌、腰方肌起点,并附有腹横肌、背阔肌的深部筋膜。
当腰腹部肌肉强力收缩时,该处所承受的压力最大,因此,第三腰椎横突上附着的肌肉容易发生牵拉损伤,引起局部组织的炎症、肿胀、充血、液体渗出等病理变化,继而发生滑膜、纤维组织、纤维软骨等的增生,临近腰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受到刺激,日久神经纤维可发生变性,产生腰部和臀部痛,引起腰骶肌痉挛。
急性扭伤时可使第三腰椎周围的肌肉筋膜被撕裂,出现损伤性炎症。
若治疗不当可引起横突周围瘢痕粘连、筋膜增厚、肌腱挛缩等病理变化,并产生相应的症状。
风寒湿邪侵袭,由于一侧腰背肌紧张或痉挛,可引起对侧或同侧肌肉在牵拉的作用与反作用力的影响下损伤。
中医学认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腰部受损,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或肾虚腰府失养所引起的腰部一侧或两侧或正中发生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中医将其归为“腰痛”的范畴。
:3 诊断3.1 诊断要点3.1.1 病史腰部长期劳损或者腰部单一姿势时间过长。
释义·腰部长期劳损或腰部单一姿势时间过长可引起腰背筋膜或肌肉紧张,使同侧或对侧横突尖处的软组织撕裂而受损伤,并出现渗出、出血、水肿,反复劳损积累可引起横突周围软组织粘连、肌筋膜增厚、肌肉挛缩等病理变化,使穿过其中的神经血管受到炎性刺激和机械性挤压而产生疼痛刺激症状。
3.1.2 症状体征以腰部慢性、间歇性酸胀、疼痛乏力为主症。
酸痛部位广泛,但不能指出具体的疼痛点,腰部容易疲劳。
单一姿势难以持久维持,劳动后腰部症状明显加重。
查体:慢性期无明显体征;急性发作时,腰部肌张力增高,运动功能受限,第三腰椎横突的顶端有压痛,呈结节状或条索感;下肢腱反射对称,皮肤知觉、肌力、直腿抬高试验均属正常。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锻炼方法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是指腰椎第三横突处出现各种症状的疾病,一般会导致腰部疼痛、麻木、肌肉紧张等不适感。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锻炼方法来缓解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1. 腰部伸展锻炼:平躺在地上,将双腿屈曲并平放,双手交叉抱于胸前。
慢慢提起上半身,直至感觉到腰部有适当的伸展感。
保持住这个姿势约15秒钟,然后慢慢放下。
重复进行10次。
2. 背部伸展锻炼:站立或坐于椅子上,将双手放在背部,用手掌尽量向前方推背。
同时注意将颈部保持自然放松,肩膀下沉。
保持这个姿势10秒钟,然后慢慢松开手。
3. 腹肌训练:腹部的肌肉对于维持腰椎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常见的腹肌锻炼包括仰卧起坐、卷腹等动作。
这些动作可以帮助加强腹肌群,减轻腰椎的负担。
4. 温水热敷:在腰部疼痛的时候,可以使用温水热敷来缓解疼痛症状。
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毛巾等方式进行热敷。
5. 适当的休息:在感觉到腰部不适时,及时休息,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
可以适当进行平卧或站立休息。
请注意,在进行上述锻炼方法前,建议先咨询医生或理疗师的意见,以确保不会对病情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