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_七下隋唐时期大事年表
- 格式:pdf
- 大小:79.18 KB
- 文档页数:2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重大历史
事件年表
汉朝
- 202年:刘备建立蜀汉
- 220年:曹操去世,魏国灭亡,正式结束了东汉朝
- 266年:刘渊建立西晋
隋朝
-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
- 618年:隋炀帝杨广退位,隋朝灭亡,唐朝建立
唐朝
- 618年:唐朝建立,李渊
- 690年: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 762年:安史之乱爆发,中央政权受到严重动摇
宋朝
- 960年:宋朝建立,赵匡胤
- 1085年:王安石变法开始
- 1127年:金国攻破开封,南宋建立
元朝
- 1279年:元朝建立,忽必烈
- 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灭亡
明朝
- 1368年:明朝建立,朱元璋
- 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
- 1644年:清朝建立,明朝灭亡
清朝
- 1644年:清朝建立,顺治帝即位
-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 1912年: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
这份历史事件年表是对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重大历史事件的简要记录。
它涵盖了中国历史中一些重要的朝代的建立和灭亡,以及一些著名的历史事件。
通过学习这份年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隋朝大事年表
附录: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一个重要的朝代,史学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称隋唐。
隋朝源自581年隋文帝杨坚受禅于北周静帝建立隋朝,至619年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隋朝灭亡为止,国祚38年。
隋朝在政治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正式制定出科举制度,建立政事堂议事制度、监察制度、考绩制度。
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
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差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
这些政策成就了隋初的开皇之治。
外交方面,隋朝的盛世也使得当时周边国家和境内的少数民族如高昌、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与内属的东突厥等国都受隋朝文化与典章制度的影响,外交交流以日本的遣隋使最为著名。
隋朝根据南北朝的经验而改革政制,兴建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使到很多城市从此出生,同时还建立京师大兴城和东都洛阳。
这些政策几乎被唐朝和宋朝全盘承袭,唐朝在某程度上更是隋朝的伸展。
隋朝代深刻影响往后唐朝、宋朝、以后中国朝代。
隋唐至宋元大事年表隋唐至宋元大事年表隋唐时期(581年-907年)和宋元时期(960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时期。
以下是隋唐至宋元的一些重要事件:隋朝(581年-618年)- 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局面。
- 589年:隋炀帝杨广统一南北朝,统一全国。
- 605年:隋炀帝杨广发动对高句丽的战争,耗费大量资源,导致国力衰退。
- 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杀,隋朝灭亡。
唐朝(618年-907年)- 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开创了长达290年的盛世。
- 626年:唐太宗李世民成功平定玄武门之变,夺取了皇位。
- 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发动对高句丽的战争,成功收复东北边疆,巩固了边疆防线。
- 713年-741年:唐玄宗开元盛世,经济繁荣,文化繁盛,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
- 751年:唐朝在怛罗斯战役中被回纥部落击败,使中亚地区大量汉人被掳,损失惨重。
- 907年:五代十国时期开始,唐朝灭亡。
宋朝(960年-1279年)- 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分为北宋(960年-1127年)和南宋(1127年-1279年)。
- 976年-997年:北宋开宝年间,进行了一系列对辽国的战争,收复了涿州、幽州等地。
- 1069年-1085年:北宋仁宗时期,王安石变法,推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教育改革。
- 1127年:北宋被金国攻占,南宋建立。
-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结束了宋朝统治。
元朝(1271年-1368年)- 1279年:元朝在崖山海战中击败南宋,统一全国。
- 1279年-1368年:元朝实行蒙元政权,维持统一局面,但也面临蒙古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
- 1368年:明朝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结束了元朝统治。
隋唐至宋元大事年表仅列举了一些重要事件,每个时期还有许多其他重要事件和变革。
这些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国的社会和文明。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重要事件年表第一单元:秦朝的统一中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统一文字。
-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民族入侵。
第二单元:帝国的繁盛与灭亡- 公元23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
- 公元25年:王莽推行新政,改变土地制度。
- 公元220年:刘备,建立蜀汉。
- 公元265年:西晋末年,群雄割据。
第三单元: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公元420年:北魏孝文帝废止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度。
- 公元500年:南朝梁武帝创办文学院,培养儒家文化。
第四单元:隋朝与唐朝-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
-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
- 公元668年:唐朝推行科举制度,开科取士。
- 公元713年:玄武门之变,李隆基被迫禅位给李治。
第五单元:唐朝开元盛世- 公元742年:武则天摄政,实际上开元年间的统治者。
- 公元751年:唐朝与阿拉伯在青海战场激战,唐朝失败。
- 公元754年:文成公主出使吐蕃,建立了吐蕃与唐朝的友好关系。
第六单元:社会主义革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 1958年:中国开展。
- 1966年:发动文化大革命。
第七单元:改革开放-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经济逐渐发展起来。
- 19发生严重政治事件。
-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实行一国两制。
-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强与国际贸易合作。
第八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0年:五年规划第十一号纲要发布,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2018年:中国发起“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全球经济合作。
- 2020年:中国成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重要事件年表的主要内容。
更多内容请详细参考课本。
隋唐大事年表581年------隋开皇元年∙二月﹐杨坚称帝﹐是为隋文帝杨坚﹐国号隋﹐建都长安∙铸五铢钱﹐统一钱币。
颁行《开皇律》582年------隋开皇二年∙于长安故城东南营建新都大兴城。
颁均田及租调新令583年------隋开皇三年∙迁都大兴城∙隋军败突厥﹐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废郡﹐行州县二级制584年------隋开皇四年∙凿广通渠585年------隋开皇五年∙诏诸州置社仓∙东突厥沙钵略可汗称臣于隋﹐南迁入塞588年------隋开皇八年∙十一月﹐以晋王广为统帅﹐伐陈589年------隋开皇九年∙正月﹐隋军克建康﹐俘陈叔宝﹐陈朝亡∙废行台﹐置并﹑扬﹑益﹑荆四总管府590年------隋开皇十年∙诏府兵入州县户籍。
令丁男年五十﹐免役收庸599年------隋开皇十九年∙东突厥突利可汗内附﹐隋以其为启民可汗﹐筑大利城处其部落600年------隋开皇二十年∙废太子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日本使者小野妹子抵隋604年------仁寿四年∙七月﹐文帝去世﹐太子广继位﹐是为隋炀帝杨广∙是岁﹐除妇人﹑奴婢﹑部曲之课605年------大业元年∙营建东都。
开通济渠。
疏浚邗沟606年------大业二年∙迁都洛阳607年------大业三年∙遣羽骑尉朱宽﹑海师何蛮使流求∙颁《大业律》。
改州为郡﹐改部分台﹑省﹑府﹑寺官名∙炀帝北巡至榆林﹐启民可汗来朝608年------大业四年∙开永济渠609年------大业五年∙炀帝亲征吐谷浑﹐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
伊吾吐屯设内附﹐以其地置伊吾郡。
高昌王伯雅朝见炀帝于张掖∙大索貌阅∙全国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余﹐口四千六百余万611年------大业七年∙炀帝将攻高丽﹐集百万大军于涿郡﹐又强征百万民夫运粮械。
邹平民王薄起义于长白山。
刘霸道﹑孙安祖﹑窦建德﹑张金称﹑高士达﹑翟让﹑杜伏威等相继起义﹐隋末农民起义爆发612年------大业八年∙二月﹐炀帝渡辽水﹐一征高丽。
581年杨坚(隋文帝)长安隋朝建立589年,隋朝灭陈,隋朝的统一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一,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隋朝繁荣“开皇之治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原因: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隋文帝在位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
605年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原因:①隋文帝的统治为开通大运河奠定经济基础②隋朝国家统一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评价:(1)积极:①经济上: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门交流②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2)消极: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开创科举制过程:①隋文帝废除了前朝选官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②隋炀帝进士科的创立,是科举制确立的标志意义: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618年隋朝灭亡(暴政亡国)618年唐朝建立,李渊唐高祖,长安626年李世民(唐太宗)“贞观”玄奘西行《大唐西域记》纳谏: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大臣魏征敢于直言,进谏200多次。
用人:广纳贤才,知人善任,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贞政治: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观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④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之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军事: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治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评价:唐太宗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隋唐大事年表581年------隋开皇元年∙二月﹐杨坚称帝﹐是为隋文帝杨坚﹐国号隋﹐建都长安∙铸五铢钱﹐统一钱币。
颁行《开皇律》582年------隋开皇二年∙于长安故城东南营建新都大兴城。
颁均田及租调新令583年------隋开皇三年∙迁都大兴城∙隋军败突厥﹐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废郡﹐行州县二级制584年------隋开皇四年∙凿广通渠585年------隋开皇五年∙诏诸州置社仓∙东突厥沙钵略可汗称臣于隋﹐南迁入塞588年------隋开皇八年∙十一月﹐以晋王广为统帅﹐伐陈589年------隋开皇九年∙正月﹐隋军克建康﹐俘陈叔宝﹐陈朝亡∙废行台﹐置并﹑扬﹑益﹑荆四总管府590年------隋开皇十年∙诏府兵入州县户籍。
令丁男年五十﹐免役收庸599年------隋开皇十九年∙东突厥突利可汗内附﹐隋以其为启民可汗﹐筑大利城处其部落600年------隋开皇二十年∙废太子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日本使者小野妹子抵隋604年------仁寿四年∙七月﹐文帝去世﹐太子广继位﹐是为隋炀帝杨广∙是岁﹐除妇人﹑奴婢﹑部曲之课605年------大业元年∙营建东都。
开通济渠。
疏浚邗沟606年------大业二年∙迁都洛阳607年------大业三年∙遣羽骑尉朱宽﹑海师何蛮使流求∙颁《大业律》。
改州为郡﹐改部分台﹑省﹑府﹑寺官名∙炀帝北巡至榆林﹐启民可汗来朝608年------大业四年∙开永济渠609年------大业五年∙炀帝亲征吐谷浑﹐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
伊吾吐屯设内附﹐以其地置伊吾郡。
高昌王伯雅朝见炀帝于张掖∙大索貌阅∙全国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余﹐口四千六百余万611年------大业七年∙炀帝将攻高丽﹐集百万大军于涿郡﹐又强征百万民夫运粮械。
邹平民王薄起义于长白山。
刘霸道﹑孙安祖﹑窦建德﹑张金称﹑高士达﹑翟让﹑杜伏威等相继起义﹐隋末农民起义爆发612年------大业八年∙二月﹐炀帝渡辽水﹐一征高丽。
七年级下册大事年On February 12, 2022, investing in oneself is the best way.
七年级下册大事年表
1、581隋朝建立、都城长安
2、589隋朝统一全国
3、618隋朝灭亡、唐朝建立都城长安
4、907唐朝灭亡
5、916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又名辽
6、960赵匡胤建立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
7、103811世纪初元昊建立西夏
8、111512世纪初完颜阿骨打建立金
9、1127北宋灭亡;南宋建立、都城临安杭州
10、到南宋时,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1、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12、1276南宋灭亡
13、1271忽必烈建立元朝、都城大都今北京
14、记录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是资治通鉴
15、1368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建立明朝
16、1421明成祖朱棣迁都到北京
17、1405—1433郑和七下西洋
18、1616努尔哈赤建立金后金;1636皇太极改金为淸;1644清军入关、迁都北京
19、1662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清政府设立台湾府
20、1727清政府设立驻藏大臣
21、1689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隋唐-大事年表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中外交流隋唐隋形成、唐完善三省六部制;隋炀帝首开科举(庶族政治);唐中叶在边疆增设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唐律疏议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后改为两税法;曲辕犁;坊市制,出现柜坊和飞钱;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隋朝提出三教合一;唐诗和传奇兴起;出现雕版印刷术,唐末火药用于军事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广州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三省六部制1.唐太宗曾对门下省长官说,国家“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
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
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
或有苞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
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
”唐太宗此言表明A.国家治理有赖于严格执行国家制度B.人情的泛滥严重威胁唐王朝的统治C.三省六部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困境D.皇权的加强限制了官僚的议政功能【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三省六部制的设置本意是为了避免决策失误,但由于人情和相互包庇的存在,使三省六部制成为弊政,即三省六部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困境,故选C;国家治理依赖多方面的因素,而不仅仅是严格执行国家制度,排除A;人情泛滥导致三省六部制成为弊政,而非严重威胁唐王朝的统治,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皇权的加强,排除D。
2.关于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有学者认为一种是采用“领袖制”,宰相由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
另一种是采用“委员制”,相权分掌于几个部门。
结合所学,宰相制度实行“委员制”的时期是A.先秦B.秦汉C.唐宋D.明清【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另一种是采用‘委员制’,相权分掌于几个部门”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宰相权力分割,体现了采用“委员制”,相权分掌于几个部门,C项正确;宰相制度实行“委员制”的时期是唐宋,而不是先秦,A项错误;秦汉时期宰相权力较大,符合材料中“宰相由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不是“委员制”,B项错误;明朝时期宰相被废除,皇权极大加强,“宰相制度实行‘委员制’”的表述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
·581年:隋朝建立,北朝结束。
·589年:隋朝统一南北方,南朝结束。
·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隋末农民战争开始。
·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649年:贞观之治。
·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755-763年:安史之乱。
·907年: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时期开始。
·960年:北宋建立。
·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11世纪中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
·15年:金灭辽。
·17年:金灭北宋,南宋建立。
·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76年:元灭南宋。
·1368年:元朝灭亡,明朝建立。
·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16世纪中期:戚继光抗倭。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清军入关。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隋唐至宋元大事年表隋唐至宋元大事年表正文:隋唐至宋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这段时期的主要大事年表。
一、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1. 隋朝建立: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废隋朝的前任皇帝陈霸先,建立隋朝,定都于长安。
2. 隋朝统一全国:公元606年,隋文帝杨坚攻打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50多年南北朝分裂的局面。
3. 开凿大运河:公元605年,隋文帝杨坚下令开凿大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4. 科举制建立: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颁布《科举制》,正式确立了科举制度,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主要选拔制度之一。
5. 唐朝建立:公元618年,隋朝灭亡,隋炀帝杨广被推翻,唐朝建立,定都于长安。
6. 安史之乱:公元755年至763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导致唐朝迅速衰落。
7.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至960年,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割据政权,如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
二、宋元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1. 宋朝建立:公元960年,北宋太祖赵构取代南宋末代皇帝赵昚,建立宋朝,定都于临安(今浙江杭州)。
2. 宋朝经济繁荣:宋朝时期,商品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发达,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之一。
3. 宋朝文化发达:宋朝时期,诗词、绘画、书法等文化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宋朝军事弱小:宋朝虽然拥有强大的军队,但由于内部腐败、军事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其军事实力较弱。
5. 元朝建立:公元1271年,蒙古族统治者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于北京。
6. 元朝统一全国:公元1279年,元朝军队攻打南宋,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50多年分裂的局面。
7. 元朝开放对外贸易:元朝时期,对外贸易发达,对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8. 元末农民起义: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导致元朝迅速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