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部管理人员分工安排
- 格式:docx
- 大小:11.45 KB
- 文档页数:2
生产部内部职责分工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定单按计划完成,,落实公司成本、质量控制指标,现将责任具体落实到人,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检查,具体分工如下:1、徐亮生产部全面管理(1)负责年度生产经营目标的制定及落实完成情况;(2)生产安全管理,负责生产系统的绩效管理工作。
(3)负责车间生产计划与生产组织工作,落实完成市场订单;(4)负责组织车间技改工作,不断提高车间质量、成本控制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5)现辖区仓库日常管理工作;(6)生产类物资采购计划及生产作业计划的审批。
2、吕栋生分管压车铸间(1)负责参与压铸生产计划的评审、制定、发放;(2)负责生产进度的跟踪和落实,压铸采购计划的编制,负责车间生产组织和生产准备工作,保证车间生产节拍;(3)压铸车间工艺执行情况,质量及成本控制;(4)模具的外协、维修、维护、保养及模具易损件的定购;(5)负责压铸车间的安全及现场5S管理;(6)负责组织车间技改工作,不断提高车间质量、成本控制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7)体系文件相关记录、整改、存档;(8)公司交办的临时任务;3、吴学猛分管机加车间(1)负责参与机加生产计划的评审、制定、发放;(2)负责机加生产进度跟踪和落实,机加采购计划的编制,负责车间生产组织和生产准备工作;(3)机加车间工艺执行情况,质量及成本控制,组织车间制定成本及质量改进措施;(4)负责组织车间技改工作,不断提高车间质量、成本控制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5)负责机加车间安全及5S现场管理;(6)工装夹具的验收、维护、保养及周期鉴定;(7)体系文件相关记录、整理、存档;(8)完成公司交办的临时任务。
4、张学振设备科长(1)负责生产部设备科人员日常管理。
(2)负责设备(含特种设备)的安装、验收、维修、保养工作;(3)负责设备年度及月度维修、保养计划制定,并落实执行;(4)设备日常检查工作;(5)负责设备日常检查及易损备件采购计划制定;(6)压铸、机加使用线路的维护及安全检查。
安全生产部各岗位人员责任分工一、部长职责1、负责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
2、协助领导组织推动生产中的安全工作,贯彻执行上级和本企业的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法规、规范标准和各项规章制度。
4、组织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对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总结交流推广先进经验。
6、定期到项目进行安全检查,指导下级安全技术人员的工作,掌握安全生产情况,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
7、组织落实上级安全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活动,负责组织公司安全方面的专项检查活动。
8、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遇到特殊情况,要及时报告领导进行研究。
9、参加新建、改建、扩建、拆建等项目的工程设计审查、竣工验收、试运行等工作。
10、参加工伤事故的调查,做好工伤事故统计、分析、报告工作,协助有关部门提出防范措施,并督促检查贯彻落实。
11、监督现场劳动卫生工作状况,提出职工预防和改善卫生条件的措施。
12、负责特殊工种、三类人员培训、考核、继续教育工作,负责三级安全培训工作。
二、安全员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推广先进经验。
对本公司的安全生茶负检查、监督的责任。
2、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指导下级安全技术人员的工作,掌握安全生产情况,调查研究生产中的不安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参加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遇到险情有权暂停生产,并报告领导处理。
5、进行工伤事故统计分析和报告,参加工伤事故调查和处理。
A有限公司二〇二〇年一月十日。
生产部各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生产部是企业的核心部门之一,负责产品的生产制造,管理的高效性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生产部中,各个管理人员担负着不同的岗位职责,以确保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产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1.生产部经理生产部经理是生产部门的负责人,负责制定生产目标和策略,组织生产计划并分配工作任务。
他们需要监督和协调部门中的各个环节,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此外,生产部经理还需要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
2.生产计划经理生产计划经理负责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销售预测制定生产计划。
他们需要与销售团队和供应链部门进行交流,并确保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生产计划经理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生产能力和资源的最优利用。
3.生产技术经理生产技术经理负责研究和引入新的生产技术,并优化现有的生产工艺。
他们需要与工程师和研发团队密切合作,确保生产流程的高效运行。
此外,生产技术经理还需要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和故障,并提供培训和指导以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
4.质量控制经理质量控制经理负责确保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和合规性。
他们需要制定和执行质量管理计划,包括设定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并监督和指导生产人员进行质量控制检查。
质量控制经理还需要与供应商进行质量审核和监督,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质量要求。
5.生产物流经理生产物流经理负责生产过程中的物料供应和产品配送。
他们需要与供应链团队密切合作,确保原材料的及时供应和产品的准时交付。
生产物流经理还需要制定并优化物流计划,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物流效率和成本控制。
6.生产组长生产组长负责指导和监督生产线上的工人,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和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他们需要安排工人的工作任务并分配工作岗位,以保证生产效率和质量。
生产组长还需要解决工人的问题和需求,提供培训和指导以提高工人的技能和工作素质。
7.生产管理员生产管理员负责记录和分析生产数据,并准备生产报告和分析报告。
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分工模版1. 总经理/董事长/CEO- 确保公司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的制定和贯彻执行;- 负责制定和修订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流程;- 对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指导;- 负责公司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负责协调处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突发事件;- 负责公司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安全和环保监管工作的对接;- 负责与监事会和董事会沟通,并提供相关安全生产的报告;- 评估和确定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投资需求。
2. 安全生产总监/副总经理/安全经理- 负责公司安全生产体系的建立和维护;- 组织制定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流程;- 主持并组织安全生产委员会的工作;- 负责对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演练活动;- 负责制定和监督各部门的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 协调处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突发事件;- 负责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安全和环保监管工作的对接;- 定期向总经理/董事长/CEO汇报安全生产情况。
3. 各部门经理/分管领导- 确保本部门的安全生产政策、规定和程序的制定和执行;- 负责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和监督;- 组织并参与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培训和演练活动;- 负责本部门安全设施、设备和消防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在本部门内建立和维护安全生产档案和记录;- 及时汇报本部门的安全生产情况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协助安全生产总监/副总经理/安全经理处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突发事件;- 配合政府相关部门的安全和环保监管工作。
4. 安全生产委员会- 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讨论和解决相关安全生产问题;- 负责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的制定和评估;- 对公司各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演练活动;- 定期评估公司的安全生产风险,并提出改进措施;- 协调处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突发事件;- 提供与安全生产相关的信息和资料。
5. 所有员工- 遵守公司的安全生产政策、规定和程序;- 参加安全生产培训和演练活动,并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主动发现和报告安全隐患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如巡视检查、应急处理等;- 配合公司安全生产检查和调查工作;- 遵守公司的安全生产纪律,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提高安全意识,珍爱生命,预防事故。
生产部几件管理制度一、生产部门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生产部是企业的重要部门,负责生产过程的组织、调度和监督,其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关系到生产工作的高效进行。
生产部门应当设立总监、副总监、生产经理、生产主管等职位,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
总监负责整个生产部门的管理工作,制定生产计划和政策,协调各个岗位之间的关系,确保生产顺利进行;副总监协助总监工作,负责特定的生产工作,如生产调度、原材料采购等;生产经理负责具体的生产工作,领导生产车间的生产人员和设备,确保生产质量和效率;生产主管负责生产过程的具体指导和监督,负责生产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二、生产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生产计划是生产部门工作的基础,通过合理规划和安排生产任务,确保生产过程能够有序进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生产部门应当根据销售需求和生产能力确定生产计划,明确生产目标和任务,并制定具体的生产进度表和生产任务分配表,分解每个环节的生产任务,确保生产流程的顺利进行。
生产计划应当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原材料供应和生产设备情况,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
生产部门应当根据生产计划,及时调整生产进度,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是生产部门工作的核心,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
生产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生产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生产流程和作业规范,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生产部门应当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确保各个环节的质量和效率。
生产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发现并处理,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
生产部门应当加强对生产设备和人员的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加强对生产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四、质量管理和品质提升质量是产品的生命,质量管理是生产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
岗位:生产经理:张建凯职责:1.负责公司全面生产工作安排,制定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过程。
2.负责制定月度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并保障进度实施。
3.负责库房(含发货的组织安排)和售后人员及日常工作的统筹安排。
4.负责生产部门(固定工资)员工的考核及计件工资员工的分配方案。
5.监督生产设备(含叉车)日常保养工作的落实,现场整理整顿工作的坚持。
6.协调生产与公司其他部门的工作。
7.严控产品质量,负责生产安全工作。
8.配合技术部新产品研发及老产品升级换代工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公司效益。
考核范围:质量,产量,安全,成本控制,设备及现场管理及其他。
待遇:1.底薪3000元,2.生产经理岗位补助1200元,3.每月按入库100元/台标准补助,(季度发放)月入库量低于8台,扣除当月补助200元(当月扣除)。
(已经发货按照实际发货高度,未发货按照80米高度核算高度,已经发货部分未按照订单发全的,未发完货到部分统计时扣除相应部件,单独购买标准节及配件不计算提成)以上按月考核发放.4.以下按照年度发放:年度累计入库(已经发货按照实际发货高度,未发货按照80米高度核算高度,已经发货部分未按照订单发全的,未发完货到部分统计时扣除相应部件,单独购买标准节及配件不计算提成)达到120台,奖励2000元,达到160台时再奖励3000元,达到200台再奖励5000元。
超过200台以上部分,效益工资变为300元/台(不重复补助)。
岗位补助包含每天加班工资。
说明:1.生产经理及副经理属于非脱产干部,需按照安排参与具体生产工作。
岗位补助包含每天加班工资。
等公司规模发展后,可考虑全脱产。
2.经公司领导同意每月可以调休2天。
突击入库造成质量问题的,发现一台次罚责任人200元。
虚假给相关班组考勤的每次罚款200元。
生产经理及副经理对公司质量和安全管理负责,并承担相应责任。
3. 如在节假日或8小时以外有员工加班时,必须安排一名主管值班。
4. 生产经理不在时,要提前将需要完成的工作安排给副经理监督执行,5. 产量考核一律按照公司月初下达的生产任务单为依据,未能按照公司要求完成生产指标的,承担相应责任,在岗位补助里扣除产量部分(质量,产量,安全管理)。
生产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员分工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描述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分工。
通过明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提高生产管理的效率和协调性。
二、组织机构设置1. 生产部生产部是公司生产管理的核心部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调度生产资源、监控生产进度等工作。
生产部设有以下职位:- 生产部经理:负责整体的生产管理工作,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 生产计划员:负责制定生产计划,根据销售需求和资源情况进行排产安排。
- 生产调度员:负责协调各个生产环节的进度,确保生产流程的顺利进行。
2. 质量部质量部是负责监控产品质量的部门,保证产品符合标准和客户要求。
质量部设有以下职位:- 质量部经理:负责整体的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和维护质量控制程序。
- 质检员:负责对生产过程及成品进行质量检查和测试,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3. 采购部采购部是负责公司原材料和设备采购的部门,确保生产过程所需的资源供应充足。
采购部设有以下职位:- 采购经理:负责制定采购策略和计划,与供应商进行谈判和合作。
- 采购专员:负责具体的采购事务处理,包括询价、比价、合同签订等。
4. 物流部物流部是负责产品运输和仓储管理的部门,确保产品按时交付给客户。
物流部设有以下职位:- 物流经理:负责制定物流策略和计划,协调运输和仓储工作。
- 仓库管理员:负责仓储管理,确保库存安全和及时出入库。
5. 技术部技术部是负责产品设备维护和技术支持的部门,保障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技术可行性。
技术部设有以下职位:- 技术经理:负责设备维护计划和技术支持策略的制定。
- 技术工程师:负责设备故障排除和技术问题解决。
三、人员分工在各个部门中,每个职位的人员分工如下:生产部- 生产部经理: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资源的调配和生产进度的控制。
- 生产计划员:负责根据销售需求和资源情况制定生产计划。
- 生产调度员:负责协调生产环节的进度,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质量部- 质量部经理:负责建立和维护质量控制程序,监督产品质量管理。
车间的分工管理制度为了更好地管理车间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公司决定建立并完善车间分工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实现生产目标。
以下是车间分工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一、车间组织架构1. 车间主管:负责车间的日常管理工作,下属人员的工作分配和指导,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2. 生产组长:分管车间生产工作,负责生产进度的把控,协调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3. 质量管理员:负责检验产品质量,监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并提出改进建议。
4. 安全防护员:负责车间安全工作,监督员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5. 设备维护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修理。
6. 生产操作员:根据生产计划,进行生产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7. 包装工人:负责产品包装工作,确保产品外观整洁,符合要求。
二、工作分工1. 生产计划制定:由生产组长负责根据生产计划,分析生产需求,确定生产目标和生产计划。
2. 原料采购:由采购员负责采购原材料和辅料,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充足和质量符合标准。
3. 生产过程控制:生产操作员根据生产计划,进行生产操作,控制生产过程,并及时处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4. 质量检验:由质量管理员负责检验产品质量,监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 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维护员负责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发现故障及时维修。
6. 生产日志记录:由操作员负责记录生产日志,包括生产过程、生产质量等信息及时记录,为生产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7. 安全防护工作:安全防护员负责车间的安全工作,监督员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8. 包装工作:包装工人负责产品包装工作,确保产品外观整洁,符合要求,保证产品货物运输的安全。
三、工作流程1. 生产计划制定→原料采购→生产操作→质量检验→包装工作→产品存放→产品出库2. 车间主管负责协调各个环节,确保生产流程顺畅,提高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