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公开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2
《乙烯》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初步掌握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学会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方法。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乙醇在不同条件下反应产物不同,即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既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于反应条件,渗透“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科学品质:通过乙烯用途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学习用表格的形式对知识进行分类归纳的方法。
重点、难点乙烯的结构和实验室制法;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设计【引入】不饱和烃:分子里碳原子所结合的氢原子数少于饱和链烃里的氢原子数,分子里的这种碳原子还可以结合其他原子或原子团,这类烃叫不饱和烃。
【板书】第四章第四节乙烯【提问】同学们常见塑料,大家想想哪些物品是用塑料制作的?【设问】大家知道我手中这些塑料物品是用什么制造的吗?阅读课本第84页,理解概念.记笔记.思考并举例.回答:是乙烯.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续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述】乙烯不仅可以制塑料,还可以制橡胶、纤维等。
国际上评价一个国家的石油工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就是用“乙烯的年产量”衡量的.我国乙烯产量逐年迅猛增长,1997年乙烯产量为359万吨,比1996年增长18%。
【提问】乙烯的用途如此广泛,请大家想想这与乙烯的什么因素有关?【再问】那么乙烯的性质又是由它的什么因素决定的呢?【引入】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乙烯的结构。
【板书】一、乙烯分子的结构【设问】乙烯分子中的两个碳原子、四思考并理解。
回答:性质。
回答:由结构决定。
思考。
一名学生板书,其他同学写在笔记本上。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学法指导。
自然过渡.激发求知欲。
个氢原子是怎样结合的呢?【讲述】请大家根据原子趋于达到稳定结构的趋势,试着写出乙烯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高中化学乙烯教案doc教学内容:乙烯一、教学目标:1. 了解乙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2. 掌握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理解乙烯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乙烯的结构和性质;2. 乙烯的工业生产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实验;2. 案例分析;3. 课堂讨论。
四、教学内容:1. 乙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乙烯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的化学式为C2H4,结构式为CH2=CH2。
乙烯的键长度较短,键能较高,稳定性较弱。
2. 乙烯的物理性质:乙烯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易燃。
其密度小于空气,可以溶解在水中。
乙烯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
3. 乙烯的化学性质:乙烯是一种具有不饱和双键的烃类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常表现出特殊的活性。
乙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卤素加成反应等。
4. 乙烯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用于生产乙烯聚合物、合成橡胶、合成衬里等。
此外,乙烯还可用于制备醋酸乙烯酯、氯丙烯等有机化合物。
五、教学过程:1. 讲授乙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2. 实验演示乙烯的物理性质;3. 分析乙烯的化学性质;4. 讨论乙烯的工业生产和应用;5. 案例分析乙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乙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掌握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乙烯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乙烯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公开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 理解乙烯的定义、特点以及应用领域;2. 了解乙烯的制备方法和重要的化学反应;3. 掌握乙烯的化学式、结构式及其相应的物理性质;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乙烯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2. 乙烯的制备方法和重要的化学反应;3. 乙烯的化学式、结构式及其相应的物理性质。
三、教学难点1. 乙烯的制备方法和重要的化学反应的理解与应用;2. 乙烯的物理性质的学习与应用。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本节公开课安排为主讲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形式。
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乙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乙烯的定义与特点(10分钟)向学生介绍乙烯的定义和化学式,并通过简单的实验展示乙烯的特点和性质。
3. 乙烯的制备与应用(15分钟)介绍乙烯的制备方法,包括烃的裂解和乙烯的蒸馏。
同时,从乙烯的广泛应用领域,如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方面,向学生展示乙烯的实际应用和市场需求。
4. 乙烯的重要化学反应(2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乙烯的重要化学反应,如聚合反应、加成反应等,并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的原因和特点。
5. 乙烯的物理性质(15分钟)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比较乙烯与其他相似物质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如密度、熔点、沸点等。
6. 总结与归纳(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乙烯的定义、制备方法、重要化学反应和物理性质进行总结归纳。
五、教学手段及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乙烯的定义、特点、制备方法、化学反应及应用领域的相关内容;2. 实验器材与试剂:用于进行有关乙烯性质的实验。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与讨论;2. 学生对乙烯相关问题的回答;3. 学生根据乙烯的特点和应用领域,发表个人或团体观点。
希望以上乙烯公开课教案符合您的要求,如有需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高中化学必修2乙烯教案教学内容:
1. 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
1. 理解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掌握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了解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教学过程:
一、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1.介绍乙烯的结构和化学式
2.讲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乙烯的性质
二、乙烯的制备方法
1.介绍乙烯的主要制备方法:热裂解法和蒸气裂解法
2.讲解不同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进行相关的实验,制备乙烯并观察结果
三、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1.介绍乙烯的主要应用领域:聚乙烯、乙烯树脂等
2.讲解乙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3.讨论如何减少乙烯对环境的影响,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评估:
1. 考试:期末考试包含乙烯相关知识的选择题和简答题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乙烯相关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评分考虑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展示对乙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此外,要引导学生关注乙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乙烯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乙烯的教学设计和教案【设计思路】从水立方的膜结构材料是什么?如何使猕猴桃尽快变熟?由生活中的事例引出课题乙烯,并留下悬念。
利用球棍模型模拟乙烷和乙烯的分子结构,对比乙烷和乙烯的分子结构的不同,预测两者化学性质的不同,通过化学实验验证乙烯的化学性质,借助模型和比较断键所需能量的不同,突破难点,乙烯分子中双键的其中一根键易断裂,乙烯比乙烷活泼。
乙烯可使高锰酸钾褪色,乙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可作为判断物质含有双键的一个依据。
通过乙烯能加聚生成聚乙烯塑料,引出乙烯的用途,展示已经变熟的猕猴桃,并揭秘原因。
提供辨析保鲜膜的方法,学以致用。
通过小结对比乙烷和乙烯,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目标】1.知道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特点,认识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乙烯在生产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2.掌握乙烯的加成反应。
3.通过乙烯用途-性质-结构的学习,体会化学学科由具体到抽象、由宏观到微观的思维特点。
【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宏观辨析与微观探析的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素养,让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
【教学过程】【引入】乙烯的用途:、一、乙烯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乙烯是色、气味的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任务1:探究乙烯的分子结构】(1)动手拼搭:乙烷的分子结构模型,将乙烷每个碳上各去掉一个氢原子,分析该结构是否稳定?根据碳元素的四价理论,分组拼搭出乙烯(C2H4)的球棍模型(注:黑球代表碳原子,白球代表氢原子),并完成下表。
二、乙烯的分子结构(2)对比乙烷,指出乙烯分子中碳与碳之间的化学键的特别之处?(3)你还能指出乙烯分子的空间构型吗?(所有原子位于同一个上)【任务2:预测并证实乙烯的化学性质】(1)阅读材料:预测乙烯可能的化学性质材料1:根据客运违禁品规定,乙烯为易燃化学品,禁止旅客携带上车。
材料2:成熟的水果采摘后会有乙烯产生,容易加快水果的腐烂。
在水果箱中放一些用0.2%的KMnO4溶液浸泡过的纸封严,能延长水果的保质期。
乙烯》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的乙烯样品,大家可以看到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较高的活性,可以用于制造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
请大家思考一下,乙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学生观察乙烯样品,思考乙烯的应用。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应用。
2讲解】介绍乙烯的分子结构,强调碳碳双键的特点,引出乙烯的性质和加成反应。
图讲解乙烯的分子结构,强调碳碳双键的特点,引出乙烯的性质和加成反应。
学生认真听讲,理解乙烯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重点讲解乙烯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为后面的研究打下基础。
3探究】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乙烯的加成反应,引导学生思考反应机理和产物结构。
图组织学生进行乙烯的加成反应实验,观察反应过程和产物结构,引导学生思考反应机理。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反应过程和产物结构,思考反应机理。
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乙烯的加成反应机理和产物结构。
4总结】归纳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强调加成反应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结构决定性质,反应条件决定产物的思想。
图归纳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强调加成反应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结构决定性质,反应条件决定产物的思想。
学生跟随教师归纳乙烯的结构和性质,理解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探究和总结四个环节,让学生逐步了解乙烯的来源、结构和性质,加深对有机化合物的认识,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的品质。
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乙烯的加成反应机理和产物结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同时,本节课与生产生活结合紧密,具有STS教育价值,能够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和理解。
请仔细观察乙烯的颜色和状态,并演示实验室闻物质气味的方法。
在预测乙烯的化学性质之前,先阅读三个材料并做出预测。
然后,采取合适的操作或选取合理的试剂来验证,确保现象明显、简单易行、安全环保。
为验证可燃性,需要点燃乙烯,但在点燃之前要注意验纯。
乙烯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乙烯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掌握乙烯的合成方法及应用领域;3.了解乙烯的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乙烯的合成方法及应用领域;2.乙烯的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观看乙烯的生产过程视频,激发学生对乙烯的兴趣,并引发对乙烯的认知。
2.乙烯的基本概念(1)介绍乙烯的基本概念和化学式;(2)说明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引导学生理解乙烯的特点和用途。
3.乙烯的合成方法(1)介绍乙烯的自然存在形式;(2)介绍乙烯的工业合成方法,包括热裂解法、催化裂解法等;(3)引导学生思考各种合成方法的原理和适用性,并讨论其优缺点。
4.乙烯的应用领域(1)介绍乙烯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塑料工业、橡胶工业、纺织工业等;(2)探讨乙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特点和优势。
5.乙烯的环境影响及可持续发展问题(1)介绍乙烯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2)引导学生思考乙烯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6.小结总结乙烯的基本概念、合成方法、应用领域以及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实物展示:展示乙烯分子结构模型和乙烯产品;2.多媒体教学:播放乙烯生产过程视频,辅助学生理解;3.讨论和互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评估学生对乙烯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拓展延伸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或企业代表来进行乙烯相关领域的讲座或参观考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乙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七、教学反思本堂乙烯公开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乙烯的基本概念、合成方法及应用领域,培养学生对乙烯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乙烯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通过互动讨论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完善课堂组织和教学手段,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对乙烯的实际应用能力。
乙烯公开课教案一、协议关键信息1、课程名称:乙烯公开课2、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乙烯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及其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理解乙烯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3、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演示法小组讨论法4、教学重难点: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如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难点:乙烯的加成反应机理。
5、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和药品6、教学时间:具体时长二、教学过程1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等,引出这些材料的主要原料之一——乙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1 乙烯的分子结构讲解乙烯的分子式(C₂H₄)和电子式。
展示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介绍其分子的空间结构(平面结构,键角约为 120°)。
112 乙烯的物理性质描述乙烯在常温常压下的状态(无色气体)、气味(稍有气味)。
介绍乙烯的密度(略小于空气)和溶解性(难溶于水)。
12 乙烯的化学性质121 氧化反应演示乙烯燃烧的实验,观察火焰的颜色(明亮且伴有黑烟)。
写出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₂H₄+ 3O₂ → 2CO₂+ 2H₂O)。
介绍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实验,说明乙烯的还原性。
122 加成反应通过动画演示乙烯与溴水的加成反应过程。
讲解加成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写出乙烯与溴水、氢气、氯化氢、水等物质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3 聚合反应简单介绍乙烯的聚合反应,生成聚乙烯。
写出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 乙烯的用途结合图片和实例,介绍乙烯在农业(催熟果实)、工业(合成塑料、橡胶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14 课堂练习安排一些与乙烯的性质和用途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乙烯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和用途。
16 布置作业布置书面作业,如完成课后习题、书写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等。
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乙烯的最新应用和研究进展。
三、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乙烯详细教案教案标题:乙烯详细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乙烯的化学性质和结构;2. 掌握乙烯的制备方法;3. 理解乙烯在工业上的应用;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时间:2个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引入乙烯的话题,提问学生对乙烯有什么了解,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2. 知识讲解(25分钟):a. 介绍乙烯的化学性质和结构,包括乙烯的分子式、结构式和双键特征。
b. 解释乙烯的制备方法,如石油裂解和乙烷脱氢。
c. 探讨乙烯在工业上的应用,如制造塑料、合成橡胶等。
3. 实验演示(20分钟):进行乙烯的实验演示,展示乙烯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4. 实验讨论(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乙烯的性质和结构。
引导学生思考乙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5. 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乙烯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6. 实验设计(2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乙烯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所需材料。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
7. 实验操作(20分钟):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8. 结果分析(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结果分析,总结实验中的观察现象和实验结论。
9. 总结和展望(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展望乙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相关知识。
教学资源:1. 乙烯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的介绍资料;2. 乙烯制备方法和应用的相关资料;3. 乙烯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和化学品。
教学评估:1. 实验报告评估:评估学生对乙烯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能力;2.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对乙烯制备方法和应用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 课堂参与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
教学延伸:1. 学生可进一步深入研究乙烯的合成方法和工业应用;2. 学生可进行乙烯相关的实验探究,如乙烯的聚合实验等;3. 学生可了解乙烯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应用。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一、教学目标1、了解乙烯是石油裂化产物,苯是从煤中提炼出来的产品。
2、掌握乙烯、乙炔和苯的化学性质。
掌握烷烃与烯、炔烃;芳香烃与烯、炔烃的鉴别方法。
3、利用模型了解乙烯和苯的结构,知道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这一基本原理。
从乙烯的性质学会推导乙炔的化学性质。
分析苯和烯的结构,认识到苯的性质与烯烃的在性质上有哪些异同点。
4、认识乙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我国乙烯工业近几年的发展势态。
通过结构决定性质认识到本质决定表象,表象是本质的体现这一辨证关系。
从凯库勒对苯分子结构的认识,体验科学家的探究精神。
二、重点难点1、从乙烯的结构认识烯烃的化学性质以及烯、炔、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2、苯分子中的不饱和键与烯烃的不饱链和异同点。
3、烷、烯、炔、苯的鉴别。
三、教学过程〖课前活动〗查阅有关乙烯和苯的资料,1、工业上的乙烯和苯是如何得到的。
2、我们家用的日用品中有哪些是利用乙烯和苯为原料制得的。
3、全国大型石化企业主要有哪些。
〖课堂汇报〗〖实验探究〗:石蜡高温裂化提问:烷烃如甲烷遇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会褪色吗?利用课本P59装置图进行实验时,石蜡油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试管中,溶液不褪色,能说明生成的气体一定是甲烷吗?如褪色,说明生成的气体一定不是甲烷吗?是否含有甲烷等烷烃呢?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是否需要检验气体的纯度?石蜡油分解的气体燃烧时现象与甲烷等烷烃燃烧的现象是否相同。
一、乙烯的结构〖学与问〗:参照课本P59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写出乙烯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分子结构:二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键角为120°,结构简式为CH2=CH2。
并与烷烃进行比较,双键比单键稳定,但双键中有一根键比较“脆弱”易断裂。
乙烯的性质与甲烷性质比较,烯烃比烷烃更加活泼。
——结构决定性质〖引导阅读〗:乙烯的化学性质P60二、乙烯的化学性质〖共同讨论〗:师生共同进行1、氧化反应——燃烧现象——燃烧反应方程式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现象:说明产物为二氧化碳2、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现象及原因——体验打开“C=C”双键〖试一试〗:你能写出乙烯与氢气、氯化氢、水、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的方程式吗?3、加聚反应——从打开双键看乙烯的自身加成——高分子材料〖实践活动〗:乙烯的催熟作用〖拓展延伸〗:三、烯烃的通式及化学性质以丙烯为例,写出丙烯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乙烯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
乙烯的加成反应。
【教学策略】类比学习、实验探究、交流研讨、归纳提升。
【教学过程】【引入】播放视频:“姜妍中国百万吨乙烯压缩机设计第一人”乙烯是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乙烯与国家发展、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视频让学生感悟到: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强国。
感受乙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价值,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环节一、物理性质(展示实物)这是实验室制得的乙烯,请仔细观察它的颜色和状态。
乙烯有气味吗?引导同学演练实验室闻物质气味的方法。
[设问]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收集到的这瓶气体呢?[学生]排水法(他们发现集气瓶底部有少量的水)[追问]能用排空气法吗?[学生]不能,因为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与空气相近总结乙烯的物理性质:无色气体,稍有气味,难溶于水,密度于空气相近环节二、分子结构[过渡]前面我们学习了乙烷的分子式C2H6,写出它的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
额(展示某同学的答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乙烯分子式是C2H4,比乙烷少了2 个氢原子,展示乙烷的球棍模型,根据碳原子形成4 个价键的原则,该去掉哪两个氢原子呢?[学生]积极思考动画演示双键形成的原因和形成过程,[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碳原子形成4 个价键的原则,设置悬念引发思考,通过动画演示、组装模型,将隐性的内容显性化,再操作中加深理解。
[设问]对比观察乙烯、乙烷的球棍模型,他们在组成和空间结构上有什么不同?[学生]乙烯是双键,乙烷是单键;乙烯是6 个原子在一个平面上,乙烷的8 个原子不在一个平面。
采用归纳、对比的方法加深认识乙烯是平面结构,乙烷是立体结构,在充分认识乙烯结构的基础上,要求学习学生写出乙烯的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
环节三、化学性质[过渡]乙烯结构与乙烷不同,那么乙烯的化学性质有什么不同吗?[探究1]演示乙烯燃烧的实验,鉴于实验的安全和可操作性,我改良了教材中的实验。
密封袋中装有纯净的乙烯气体,连接玻璃导管,打开开关,靠近酒精灯点燃,观察现象。
高中化学乙烯公开课教案【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乙烯【教学目标】1. 了解乙烯的基本性质和化学结构;2. 掌握乙烯的制备方法;3. 理解乙烯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应用。
【教学重点】1. 乙烯的基本性质和化学结构;2. 乙烯的制备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乙烯的分子结构;2. 掌握乙烯的制备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出示乙烯的分子结构,并让学生讨论乙烯在生活中的应用;2. 引导学生思考:乙烯是如何制备的?二、乙烯的基本性质和化学结构(10分钟)1. 讲解乙烯的分子式、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2. 介绍乙烯的化学性质,强调其具有不饱和性和活泼性。
三、乙烯的制备方法(15分钟)1. 讲解乙烯的制备方法,包括蒸馏法和裂化法;2. 对比两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引导学生讨论。
四、乙烯的工业应用(10分钟)1. 介绍乙烯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应用,如合成聚乙烯等;2. 引导学生思考:乙烯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五、小结(5分钟)1. 总结乙烯的基本性质、化学结构和制备方法;2. 强调乙烯在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
【课堂活动】1. 分组讨论乙烯的应用;2. 实验演示乙烯的制备方法。
【教学案例】1.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比如合成塑料、合成橡胶等;2. 制备乙烯的蒸馏法和裂化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工业生产需求。
【课后作业】1. 搜集乙烯的相关信息,了解乙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2. 思考乙烯的未来发展方向,写一份小结。
【教学反思】1. 本节课内容涉及乙烯的基本性质、化学结构、制备方法和工业应用,涵盖了乙烯这一有机化合物的全貌;2. 课堂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新版人教版乙烯教案教案标题:新版人教版乙烯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乙烯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应用;2. 掌握乙烯的制备方法及工业应用;3. 了解乙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 乙烯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乙烯的制备方法;3. 乙烯的工业应用。
教学难点:1. 乙烯的环境和健康影响;2. 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乙烯的相关知识、实验操作流程、教学媒体和教具;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实验服装和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乙烯的兴趣;2.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乙烯是什么吗?它有哪些应用呢?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乙烯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说明乙烯的制备方法,如乙烷脱氢法、乙醇脱水法等;3. 分析乙烯的工业应用,如制造塑料、橡胶、纤维等。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介绍实验目的和步骤;2.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制备乙烯;3.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四、实验分析(10分钟)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乙烯的制备方法;2. 分析乙烯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五、环境和健康影响(10分钟)1. 介绍乙烯对环境的影响,如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2. 引导学生思考乙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六、实验总结(5分钟)1. 学生总结实验内容和结果;2. 教师进行实验总结和评价。
七、课堂作业(5分钟)1. 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乙烯的理解;2. 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探究,如乙烯的其他制备方法和应用。
教学辅助手段:1. 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对乙烯产生兴趣;2. 实验操作流程图、教学PPT等辅助讲解;3. 实验器材、实验室等提供实验条件。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 学生对乙烯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3.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工业生产现场,了解乙烯的实际应用;2. 鼓励学生进行乙烯相关的科学探究项目,如乙烯的环境友好替代品等。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究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特点。
2.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掌握加成反应。
3.了解乙烯的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2.从实验现象到乙烯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使学生领悟到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科学辩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
难点:乙烯的分子结构、乙烯的加成反应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常说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从煤和石油不仅可以得到多种常用燃料,而且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基本化工原料。
那么从煤和石油中都能获得哪些重要的化工原料呢
【板书】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
【思考】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什么
【投影】资料卡片——《乙烯装置简介》
【教师】到底乙烯是怎样的物质呢能否从石油中得到乙烯从石油分馏中得到的石蜡油进一步加热会得到什么呢
【探究实验】投影教材P67石蜡油的分解实验,将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分别观察现象
【观察与思考】1.实验中看到哪些现象
2.石蜡油分解实验中生成的物质与甲烷的性质比较有什么异同
3.由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
【教师】石蜡油分解得到的产物中含有与烷烃性质不同的烃——烯烃
【学与问】投影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写出乙烯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板书】一、乙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C 2H4,电子式:结构式:
结构简式:CH2=CH2
【思考与交流】乙烯分子的空间结构有什么特点
【投影】乙烯分子的空间结构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回答,由教师补充
【板书】乙烯分子的空间结构的特点:
1.碳原子之间以双键结合,其中一根键不稳定。
2.原子之间的夹角均为120°
3.乙烯分子为平面型结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教师】乙烯有哪些物理性质呢
【投影】乙烯的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排水法收集)
【教师】由于乙烯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所以乙烯表现出较活泼的化学性质。
那么乙烯都能
发生哪些反应呢
【投影】乙烯的氧化反应
【板书】1、氧化反应
(1)燃烧C2H4+3O22CO2+2H2O
现象:乙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并伴有黑烟,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思考与交流】乙烯在空气中燃烧,为什么会有黑烟
【教师】主要是由于乙烯中碳元素含量较大,发生不完全燃烧,反应中有碳单质产生。
【板书】(2)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思考与交流】能否利用酸性高锰酸钾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
【学生】不能,因为酸性高锰酸钾与乙烯反应生成CO2,引入了新的杂质。
【过渡】乙烯除了能发生氧化反应外,还能发生什么反应
【投影】乙烯的加成反应及加成反应的机理
【教师】反应机理:在反应过程中,碳碳双键中的一根键断裂,同时Br-Br键也断裂,形成的两个Br原子分别加成到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上,反应后碳碳双键变为碳碳单键。
【板书】2.加成反应
【教师】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投影】迁移应用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H2、HCl 、H2O等发生加成反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乙烯分子之间能否发生类似的加成反应呢
【投影】加聚反应过程
【教师】乙烯有哪些用途
【投影】乙烯的用途、大千世界
【板书】乙烯的用途:(1)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2)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熟剂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乙烯和烯烃的结构和性质。
乙烯分子中含有C=C,双键中的一个键易断裂,所以乙烯性质较活泼,易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
加成反应是乙烯和烯烃的特征反应,而烷烃的特征反应是取代反应,烯烃和烷烃的分子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这种结构决定性质的现象,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经常遇到!
五、当堂训练
[练习1]你能想出几种方法鉴别甲烷和乙烯
[练习2]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 )A.与足量溴反应?????B.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下通入氢气? ?D.分别进行燃烧[练习3] 在一定条件下,乙烷和乙烯都能制备氯乙烷CH3CH2Cl。
试回答
(1)乙烷制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2)乙烯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3)比较两种方法,______法制备氯乙烷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布置作业《优化学习方案》P51---P52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