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 格式:ppt
- 大小:10.83 MB
- 文档页数:84
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与划分范文施工现场是建筑工程的实施地点,其平面布置与划分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
在进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划分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施工工艺、安全要求、材料存放和运输、设备安装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详细探讨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与划分。
一、施工现场平面布置1.施工现场布置原则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布局: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的各个区域,使之紧凑有序,便于施工人员和设备的运作。
(2)安全保障: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应考虑安全要求,合理划定安全通道与非施工区域,保证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安全。
(3)材料存放与运输: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应考虑材料的存放和运输,同时要避免材料间的相互干扰,确保材料的顺利供应。
(4)设备安装与维护: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需考虑设备的安装与维护,合理安排设备的摆放位置,方便设备的操作与检修。
2.施工现场主要区域布置(1)施工区域:施工区域应根据施工工艺划定,包括地基处理区、主体结构施工区、装饰装修区等。
合理划分施工区域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交叉干扰。
(2)临时设施区:临时设施区包括办公区、宿舍区、食堂区、厕所区等。
这些区域应离施工区域适当距离,以确保工人的休息与生活质量。
(3)材料存放区:材料存放区需根据施工工艺和材料种类合理划分,以便于材料的管理和供应。
相同种类的材料应放置在同一区域,方便工人使用。
(4)设备安装区:设备安装区应根据设备种类和施工工艺进行合理布置,确保设备操作的顺畅与安全。
(5)交通道路与通道:施工现场应设置合理的交通道路与通道,方便施工人员和设备的进出与运输。
二、施工现场划分1.安全通道划定为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应划定安全通道,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通行。
安全通道应满足以下要求:(1)通道宽度:安全通道的宽度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尺寸和规模进行确定,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顺利通行。
(2)通道设置:安全通道应设置在施工现场的合适位置,并标示明确的通道指示。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的方案一、总体布置概述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是指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合理规划、布置,确保施工作业的高效进行,工人的安全和施工质量的保障。
本方案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施工作业流程、人员流线、材料和设备存放区域、施工现场围墙、临时设施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布置,可以使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效率。
二、施工作业流程施工作业流程是施工现场总布置的基础。
在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中,我们将施工作业流程划分为五个主要区域:进场区、材料存放区、施工区、设备存放区和出场区。
1.进场区进场区是施工现场的入口,用于接收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和设备。
进场区应设置足够宽敞的空间,以方便材料和设备的卸载和搬运。
同时,进场区应与道路相连通,方便物资的进出。
2.材料存放区材料存放区是用于存放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的区域。
材料存放区应根据施工流程的顺序进行划分,并根据材料的种类进行分类,便于施工现场工人快速找到所需材料。
在存放材料时,应注意分类、整齐,并确保材料的安全,避免损毁。
3.施工区施工区是进行具体施工作业的主要区域。
施工区的划分应根据不同的施工工序进行,便于工人进行工作。
在施工区域内应设置足够的工作空间,保证工人的安全,并确保施工质量。
同时,施工区应设立临时安全防护措施,如挡板、围栏,避免施工时的危险事故发生。
4.设备存放区设备存放区是存放施工所需设备的区域。
设备存放区应根据设备的种类进行划分,并考虑设备的尺寸、重量等因素,合理布置设备存放位置,方便工人使用。
5.出场区出场区是施工现场的出口,用于运出已完成的工程物资、设备等。
出场区应与道路相连通,方便物资的运出,并确保安全、便捷。
三、临时设施布置在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中,还需要考虑一些临时设施的布置,以满足施工人员的日常需求和工作安全。
主要包括工人休息区、办公区、厕所、水电供应和通信设施等。
1.工人休息区工人休息区应设置在远离施工区域的地方,以减少噪音对工人休息的影响。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涉及到所有施工过程的安排和组织,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和效果。
一个合理的现场布置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保障施工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原则和要点。
一、施工布置原则1. 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过程的要求,合理布置工作面、设备、材料堆放区和临时设施等,使各工序之间的交叉作业互不干扰,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效率。
2. 安全优先:施工现场必须设立周密的安全保护措施,包括安全通道、临时防护设施、警示标志等,以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
特别是对危险区域和高风险工序,要加强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 环境保护:施工现场应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进行管理,设置合适的污水、废弃物处理设施,精确控制噪音、尘土、污染的扩散范围,保护周边环境的安全和整洁。
二、施工布置要点1. 工作面布置:工作面是施工现场的核心区域,其合理布置能够提高施工效率。
在选择工作面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工序的先后顺序、设备和材料的进出方便性、施工工艺的要求等。
不同工作面之间应留出足够的通道,便于人员和物资的进出。
2. 设备布置:施工现场的设备布置应符合施工流程和安全要求。
将设备合理布置在工作面附近,便于操作和监控。
重型设备要考虑地基的承载力和平坦度,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材料堆放区:材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堆放区的合理布置对施工效果和现场安全至关重要。
材料堆放区应远离危险区域,避免对施工造成干扰。
不同类型的材料应分类堆放,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4. 临时设施:施工现场需要一些临时设施,如办公区、休息室、食堂、厕所等。
这些设施应根据现场规模和人员需求进行合理布置,方便施工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保障施工期间的正常运转。
5. 安全通道与标志:施工现场应设立合理的安全通道,保障人员的顺畅疏散。
通道应平整、宽敞,并配备明显的标志和警示标识。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原则一、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原则概述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是指在建设工地现场,根据施工项目的要求,对施工现场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布局的过程。
合理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在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二、原则详解1.合理利用空间:施工现场空间有限,要在满足施工需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空间,减少浪费。
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材料堆放区、施工区、办公区等,使各区域相互协调,提高现场作业效率。
2.安全便捷:确保施工现场的道路畅通,方便施工人员和设备的进出。
根据施工特点,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如围挡、警示标志等,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3.布局整齐:施工现场布局要整齐有序,有利于现场管理。
遵循“整齐、清洁、美观”的原则,提高现场的整体形象,展示企业精神。
4.节能环保:在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中,充分考虑节能环保措施。
合理配置施工照明、临时设施等,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减少施工噪声、粉尘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适应性强: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以满足不同施工项目的要求。
在布置过程中,充分考虑施工项目的特点、规模、施工周期等因素,确保施工现场的稳定运行。
6.便于施工和管理: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要便于施工和管理。
合理划分施工区域,使各区域功能明确,有利于现场施工的高效运作。
同时,简化施工流程,降低施工成本。
三、总结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遵循以上原则,能够提高施工现场的运行效率,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环保,展示企业形象。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项目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原则,实现施工现场的合理布置。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完整版带附表)一、施工平面布置为确保工程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围绕本工程的工程特点、技术难度等相关技术资料,我公司从工程的整体考察与分析,施工前期部署、现场施工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拟制。
特别在施工前期部署及本工程材料选择方案、产品加工工艺及施工方案四个方面作了更为详尽的阐述:施工部署从工作主要从技术部署、组织人员部署、材料准备及现场临时设施布置等方面做好本工程的施工部署工作。
根据本工程实际地形情况,并本着安全、紧凑、有序的原则进行总平面布置。
周围居民安全、标准化工地和文明工地的要求采用封闭形式进行施工,现场在适当位置设置施工出入口,出入口设置警示标志。
我们将本着“文明生产,科学管理,方便施工,合理布置,节约用地”的原则,充分利用业主所提供的场地进行项目部的总平面布置。
1、技术部署(1)施工、测量放样施工图审批确定后,技术人员尽快熟悉图纸,充分领会设计意图,清楚各种施工做法,设计人员向技术人员做好交底工作,按照设计施工图进行翻样工作、加工定货。
(2)编制施工方案资料准备,施工中严格按国家和行业现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施工技术验收规范进行施工和检查,且遵照市质量监督站和业主的有关规定,开工前准备好各种资料样表,施工中及时填写整理,分册保管,待工程竣工后装订成册。
编制各分项工程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及专项施工方案,报甲方及监理审批后进行施工。
(3)编制工程质量计划编制本工程项目质量计划,确定质量目标,将质量责任分别落实到个人,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质量目标实现。
2、现场实际情况(1)本工程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现场场地宽敞,具有良好的施工条件。
(2)施工用水、用电由建设单位负责接至施工场地内,场内施工排水可以经过处理后排放。
二、总平面原则、依据说明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主体工程量的分布及工期要求、施工程序,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及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避免重复运输等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出现。
引言概述: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合理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任务按时完成,并且可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本文将通过概述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重要性、影响布置的因素以及布置的基本要求,然后从五个大点详细阐述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内容,包括场地选择、临时设施布置、材料和设备的摆放、施工道路的规划和交通组织、安全防护措施的布置。
最后进行总结。
正文内容:一、场地选择1.考虑施工范围和规模,选择适合施工的场地2.考虑周边环境因素,如交通便利性、场地面积等3.考虑场地地形,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地势不平等问题4.考虑周边建筑物的影响,避免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二、临时设施布置1.根据施工项目的需求,确定所需的临时设施,如施工办公室、仓库等2.合理布置临时设施的位置,保证施工人员的通行便利3.根据施工项目的工期,合理安排临时设施的使用时间4.确保临时设施的功能完善,满足施工需求三、材料和设备的摆放1.根据施工进度,合理摆放所需的材料和设备,方便取用2.分类储存材料和设备,避免混乱和丢失3.考虑工作流程,将材料和设备摆放在施工现场的合适位置4.定期检查材料和设备的状态,确保其完好和安全四、施工道路的规划和交通组织1.合理规划施工道路,确保施工人员和车辆的通行顺畅2.根据施工进度,设置临时交通标志和指示牌,引导交通流向3.考虑行人通行的安全性,设置人行通道和护栏4.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道路的状态,确保安全五、安全防护措施的布置1.根据工程类型和特点,确定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围挡、安全网等2.合理布置安全防护措施的位置,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3.识别施工现场的潜在危险,采取预防措施,如添加安全警示标识4.培训施工人员关于安全防护措施的知识,提高工作安全意识总结: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是确保施工效率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场地选择、临时设施布置、材料和设备的摆放、施工道路的规划和交通组织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的布置,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安全风险。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1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应充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及施工需要,布置时应遵循如下原则:1.1现场平面随着工程施工进度进行布置和安排,阶段平面布置要与该时期的施工重点相适应;1.2在平面布置中应充分考虑好施工机械设备、办公、道路、现场出入口、临时堆放场地等的优化合理布置;现场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保持安全距离;1.3施工材料应尽量运输到施工的区域内,以减少发生二次搬运为原则;1.4中小型机械的布置,要处于安全环境中,要避开意外物体打击的范围;1.5临电电源、电线敷设要避开人员流量大路口,以及容易被坠落物体打击的范围,电线尽量采用暗敷方式;遇有不可避免的外接电线路时,设置木质、塑料等绝缘体的防护设施;1.6现场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饮水、休息等场所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着重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力度,严格按照我公司的《项目安全管理手册》的要求进行管理;2 现场临时用水方案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及有关临时用水要求,参照相应的施工规范,做出本临时用水设计方案,本方案包括生活、施工生产给水系统及现场临时排水系统;2.1 生产给水系统在施工现场使用甲方提供的水点或使用水车预留施工生产用水甩口;2.2 排水系统按照公司有关卫生设施的设置要求,设计相应的排水管道;3 现场临时用电方案3.1 现场临电设计电源:施工现场使用周边的配电箱电源或我方自行使用发电机发电,根据现场各主要设备用电量计算;项目经理部将对全现场的施工工序进行统一布署、调配,由调度根据总体部署,对用电量进行平衡;3.2 现场电路布置根据供电线路的特点及现场施工要求,配电箱与电缆线路布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置;4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方案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临时办公场所,所选场地尽量满足施工需求,道路交通、通讯方便,场地相对较高,适合搭临建,堆放材料不污染周边环境;。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是指在施工现场进行建筑施工时,为了保障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和施工现场各项工作的协调推进,需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合理地规划和布置施工现场。
下面将从空间布置、材料管理、设备布置、人员流线等方面探讨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原则。
1.空间布置:施工现场的空间布置需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划分,确保各工作区域的畅通和协调。
首先要确定施工现场的进出口位置和临时办公区域,以方便进出和协调管理。
其次,要根据工程的进度和作业要求,划分施工区域并设置施工道路,确保各区域之间的运输通道畅通无阻。
此外,要确定好材料堆放区和临时设施的布置位置,合理利用场地空间,保证作业的顺利进行。
2.材料管理:合理的材料管理是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重要一环。
材料堆放区要根据材料种类进行统一划分,并与施工道路和作业区域相连,减少运输路径和时间。
同时,要进行细分,明确标识不同材料的存放位置,并按规定堆放,确保与其他施工活动的协调。
还要进行材料的分类存放,方便取用和管理,避免交叉混杂。
3.设备布置:合理的设备布置是保障施工作业的关键。
要根据施工进度和要求,确定合适的设备布置位置。
大型机械设备应首先考虑安全、稳定和占地面积小的要求,保证设备在施工作业中的正常运行。
相邻设备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以便设备的安全操作和作业的协调进行。
此外,在设备布置中还需考虑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要安排相应的维修区域和设施。
4.人员流线:合理的人员流线布置是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关键。
为了保证人员的安全和作业的顺利进行,应根据施工工艺和流程,规划好人员的流线和通道。
工人的出入口应与施工区域相连,方便人员的进出和作业的开展。
同时,要保证各工种之间的流线畅通,避免人员交叉干扰。
此外,为了确保安全,还需设置相应的安全通道和疏散通道,并配备适量的安全设施。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包括空间布置、材料管理、设备布置和人员流线等方面的考虑。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1现场用地及围墙、道路规划1.1施工现场围墙进场后我单位按天津市文明施工要求在现场设置连续封闭彩板围挡。
高度2.5m。
1.2现场道路规划及交通组织为了满足施工需求,对施工用临时道路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道路和交通运输解决方案,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施工的工作效率。
1.3场内外道路的特点和要求1.3.1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我们将按照天津市各级有关管理部门有关规定,对外运散装材料、工程垃圾和工程渣土及产生扬尘的废弃物等,在装载过程中,采取喷淋压尘等措施。
运输时必须采用封盖严密的工程车辆。
避免车辆对沿途道路造成污染、损坏和噪声干扰。
1.3.2场内道路的特点和要求为满足工程所需的混凝土、钢筋、机电设备等顺利完成运输,在场区内设置临时路。
1.4场内外交通组织1.4.1出入口设置出入口大门宽度在10m左右。
进场后在入口处面处设置排水沟,沉淀池,排向市政管网。
现场设专人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现场入口处浇筑200~300mm厚C20混凝土路面,设置沉淀池和车辆冲洗设施。
正对大门入口处,设置醒目提示车辆等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注意施工安全,服从现场人员指挥等。
1.4.2场内道路设置现场道路,主要用于施工人员通行及较小型车辆通行,道路每日进行喷淋降尘,日常设专人进行清扫、喷淋、维护等。
1.4.3车辆冲洗设施为避免出场车辆车轮带泥,污染场外道路,在出入口位置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并设置沉淀池、冲车泵等。
2现场生活、办公设施及构造做法2.1生活设施2.1.1宿舍民工宿舍区设置双层彩板房,宿舍由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安排。
宿舍内要经常清扫和消毒,保持室内及环境清洁卫生。
宿舍间甬道采取花砖铺装,设置部分绿化。
设置排水沟,保证良好排水,生活垃圾采用封盖密闭容器,严禁乱泼乱倒垃圾、污水。
宿舍实行封闭的物业化管理,建立各项管理制度,设专人负责。
2.1.2食堂食堂设置在生活区内,根据宿舍区大小设置食堂,由专人管理。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第一节布置的基本原则各施工场地的规划布置尽可能按照标书要求及业主提供的条件进行;其规模和容量按施工总进度及施工强度的需要进行规划设计;各施工场地及营地均按有关规范要求配置足够的环保及消防设施。
第二节施工规划及布置1.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内容施工总平面布置主要包括施工场地及工作面、生产及生活的辅助设施的布置。
(1)施工场地及工作面施工场地及工作面主要沿甲方指定四个施工范围内布置,本工程占地面积大,其机械流动性比较大,故需采取工作面布置机械的原则,下班后再集中堆放于各分区临设区域内,防止设备被盗。
故主要施工机械应按项目部要求堆放。
2.施工场地的规划与布置(1)施工道路布置施工道路布置是工程施工的关键,其对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
选择方案时,主要应满足运输强度的要求,并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具有足够的宽度和设置调头会车场地。
本工程主要交通道路为原有的路面进入施工现场。
施工项目部在整个施工现场的中间位置进行布置临设区、生产加工区及办公区,其它分区则简单进行围蔽,分散放置施工机具。
施工中使用车辆较多,为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施工中派专人现场指挥,疏导行车,减少运输中的相互干扰,保持交通的利用率。
(2)辅助企业及生活福利设施的布置布置主要施工临时设施。
施工设备修理厂、停车厂及生活福利设施、材料堆放场等,部分设施则分片布置,以便减少二次转运。
主要生活区采用围护进行封闭式管理施工。
为活跃职工的文化生活,配备一些文娱活动设施,设职工文化室和宣传栏。
仓库的布置:为着使用及管理的方便,仓库布置于生活区傍侧。
机械维修厂:机械维修厂邻近停车场布置。
机械修配车间承担机械的中小维修及保养任务。
中石、小石、砂堆放场地采用空心砖墙或75#浆砌块石砌筑作为分隔隔墙,以节约用地。
第三节供电、供水布置1.供电布置由发包人配置一个380V的施工电源接口供施工和生活用电,发包人在施工电源输出端的出口处设置计量电表,按合同约定价格向承包人收取电费。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内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是指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布置,以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同时,保障施工安全和环保要求。
一、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目的1.合理利用施工现场空间,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2.保障施工现场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3.保证施工质量,避免出现质量问题;4.保障环境卫生,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步骤1.确定施工区域:根据建筑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确定施工区域,并在施工现场进行标识。
同时,需要根据周边环境和道路情况,确定施工进出口和施工通道。
2.确定施工设备和材料存放区域:根据施工进度和施工要求,确定施工设备和材料的存放区域,以便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施工安全。
3.确定施工临时设施位置: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确定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位置,包括临时办公室、休息区、厨房、卫生间等,以满足施工人员的日常需求。
4.制定施工现场交通组织方案:根据施工现场道路情况和施工进度,制定施工现场交通组织方案,确保施工现场交通畅通,并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5.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案: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案,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安全防护措施等,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6.制定施工现场环保管理方案: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制定施工现场环保管理方案,包括施工废弃物的处理、施工噪声的控制、施工污染源的治理等,以保证施工现场的环保要求。
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注意事项1.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施工进度和施工要求。
2.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应符合施工安全和环保要求,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
3.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应符合当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
4.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应合理利用空间,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5.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应考虑施工现场交通组织和安全管理,避免交通拥堵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施工总平面布置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的快慢和施工的安全文明。
根据施工区域特点并服从业主、监理工程师总体布置的要求设置施工作业区,在施工场地范围内设置明显标志。
合理的施工总平面布置,能保证现场机具、材料、设备安全及施工的正常开展。
施工现场的布置及使用,需报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实施。
为保证施工现场布置紧凑、适用、合理,现场施工顺利进行,具体的施工平面布置原则为:1、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尽量节约施工用地,便于管理,尽量避免各项目之间的施工干扰;2、满足施工需要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临时设施搭投;3、在保证场内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对材料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减少场内二次搬运;4、保证场地排水畅通,布置符合现场卫生、安全防火和环境保护符合要求。
二、施工现场总平面管理1、建立现场施工总平面管理班子,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施工平面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由工长及材料部门组织实施,按计划分片包干管理。
2、现场临设、道路应有排水明沟,且必须保持道路、排水沟的通畅。
3、现场主要入口处设置出入制度、场容管理条例、工程简介、安全管理制度标牌等。
4、施工设备、材料按施工进度计划分批进场,凡进入现场的设备、材料必须按平面布置图指定的位置堆放整齐,做好标识工作,不得随意拆除。
5、施工现场的水准点、轴线控制点、埋地电缆、架空电线应有醒目标志,并加以保护,不得损坏和移动。
6、各类作业队伍要遵守统一的平面管理,施工忙而不乱。
7、现场配置门卫,加强现场材料、物资等的保卫工作和维护正常的施工秩序。
8、现场切实做到工完场清,减少材料浪费,并定期检查,争创精品工程。
根据本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工期要求,本工程计划各区进行流水施工,在甲方的协调下确定合理布置施工道路线路和材料加工存放场区,保证运输方便通畅。
在施工平面的布置还应遵循防火、安全、消防、环保、卫生等技术标准,法规。
1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1.1施工总平面布置依据1.招标文件的有关要求;2.现场红线、临界线、水电源位置,以及现场勘察结果;3.总平面图、基础平面图;4.总体部署和主要施工工艺要求;5.消防法规的要求;6.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
1.2施工道路、围挡、出入口1.施工道路:现场自入口处沿主要施工道路做200mm厚C20混凝土硬化路面。
施工支路铺碎石硬化路面。
2.硬化地面:办公区、搅拌区做60厚C20混凝土硬化地面。
3.排水设施:在道路两侧、建筑物和临建四周修建临时混凝土排水沟。
4.出入口:现场正门处按标准图集设置砖砌门楼,并设冲车区。
5.围挡:现场利用工程围墙或用蓝色1.8m高彩钢压型板进行围挡,出入口处设置门卫。
1.3临时水电管路埋设1.3.1施工现场临时用水(1)现场水源采用DN100总管接入工地。
(2)首层设顶水泵向高层供水。
(3)沿现场施工道路敷设DN50、DN25干管,接至所需用水部位。
(4)室外临时供水管线埋深600mm。
(5)在道路两侧,永久建筑物及临时建筑物四周修建临时混凝土排水沟,将场地内的雨水输送至场外。
1.3.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1)使用建设单位提供电源,变压器容量315kVA,现场供电保护形式为TN-S。
(2)导线型号:3×95mm2+2×70mm2(通总配电箱);3×50mm2+2×35mm2(通生产区各级分配电箱和开关箱,供施工用电);3×35mm2+2×16mm2(主要为生活区用电),导线敷设方式为埋地敷设。
(3)接地装置采用镀锌角钢(L50×50×5×2500)重复接地(4)现场施工供电系统分三级供电,即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每个配电箱及开关箱均设漏电保护器进行逐级保护。
(5)塔基做接地极,龙门架、外架体与工程防雷引下线连接。
1.4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劳动力计划2 劳动力计划2.1主要工种劳动力计划2.2项目劳动力管理(1)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作业特点制定现场劳动力需求计划。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一)现场平面布置根据施工招标件中的工程施工程施工地点,确定施工租赁场地以及根据建设单位对施工场地总体布置的要求,对临时设施、加工车间、现场办公、设备及仓储、供电、供水、卫生、生活、道路、消防等设施的情况和布置。
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我公司在本工程施工场地布置时,严格落实如下布置原则:1、施工用地依据1)建设项目建筑总平面图、竖向布置图和地下设施布置图。
2)建设项目施工部署和主要建筑物施工方案。
3)建设项目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总质量计划和施工总成本计划。
4)建设项目施工总资源计划和施工设施计划。
5)建设项目施工用地范围和水电源位置,以及项目安全施工和防火标准。
2、施工用地原则1)在满足施工需要前提下,尽量减少施工用地,不占或少占农田,施工现场布置要紧凑合理。
2)合理布置起重机械和各项施工设施,科学规划施工道路,尽量降低运输费用。
3)科学确定施工区域和场地面积,尽量减少专业工种之间交叉作业。
4)尽量利用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或现有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施工设施建造费用,尽量采用装配式施工设施,提高其安装速度。
5)各项施工设施布置都要满足: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安全防火和环境保护要求。
6)按施工阶段划分施工区域和场地,保护目前道路交通的畅通和施工堆场的合理布局以及在施工各阶段满足材料运输方便,尽量减少材料的二次运输。
7)符合施工流程要求,减少对专业工种和其它方面施工的干扰。
8)施工区域与生活办公区分开,且各种生产设施布置便于施工生产安排,且满足安全防火、劳动保护的要求。
9)符合交叉施工要求,减少对各专业工种干扰;各种生产设施便于工人的生产、生活的需要,且满足安全防火、劳动保护的要求。
10)符合总体施环境的工要求,进行封闭施工,避免或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11)遵循节约原则,降低生产成本。
3、施工用地内容1)建设项目施工用地范围内地形和等高线;全部地上、地下已有和拟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位置和尺寸。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一、现场平面布置原则1、充分利用现场施工场地,并满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2、做好施工平面的功能分区,与现有建筑、临建相互协调;3、科学确定施工区和现场平面布置,现场平面布置分阶段调整;4、满足构件吊装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地内的二次搬运;5、满足生产、生活、安全、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的要求。
二、临时设施平面布置1、配电系统应设置室内总配电屏和室外分配电箱或设置室外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
2、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如合置在同一配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照明线路接线宜接在动力开关的上侧。
3、开关箱应由末级分配电箱配电。
开关箱内应一机一闸,每台用电设备应有自己的开关箱,严禁用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
4、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地方,分配电箱应装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
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5、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也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振动、液体浸溅及热源烘烤的场所。
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两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其周围不得堆放任何有碍操作、维修的物品。
6、配电箱、开关箱安装要端正、牢固,移动式的箱体应装设在坚固的支架上。
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皮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1.4m,小于1.6m。
移动式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下皮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0.8~1.6m。
配电箱、开关箱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铁板的厚度应大于1.5mm。
7、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下底面,严禁设在箱体的上顶面、侧面、后面或箱门处。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一、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本工程主要施工项目包括道路、交通、排水、给水、再生水、照明、热力等工程,总体布设原则如下:1、合理安排施工程序,进行施工场地规划,将施工对周边交通及周围环境影响程度降至最小,将现有场地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2、施工总平面布置总体上坚持阶段性、适用性、灵活性特点。
3、现场布置既要满足施工要求,方便施工管理,又要确保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环保的要求。
4、施工现场布置整洁、有序,同时做好施工废水净化排放、防尘、防噪措施,创建文明施工工地。
5、场地布置遵循“三防”原则,防火、防水、防盗设施齐全,布置合理,消除不安定因素。
6、施工现场实行“三区”(作业区、材料区、生活区)隔离。
三区设置符合安全标准,标识清楚醒目。
根据施工工序及现场情况布置各工种作业加工棚,以便于施工操作。
现场办公室设置在明显位置,设施符合施工条件要求,做到各项管理制度齐全、上墙。
7、排水施工时采用围挡进行施工现场围蔽,围挡占地保证符合业主要求及规划占地要求,布设时,考虑尽可能地避免材料二次倒运,避免场内道路进行多次迁改,电、水管线埋设符合标准规范。
8、现场施工用电与用水情况执行国家及天津市标准规范,做到安全用电,安全施工,节约水电资源。
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根据现场情况,现场计划采用围挡进行封闭,并修建一条施工进出场道路,与周边现状道路连接贯通。
在道路南侧空地上设置项目部及施工人员住宿,同时根据施工总体安排及划分,在现场设置各类原材料存放区及加工区,确保施工区域与住宿区域相隔离。
1、现场围闭及施工路修建施工场地,现场采用半封闭式管理,对施工占用场地采用专用围挡连续固定设置,并在进出口设置警示标志标牌。
在工地进出口设冲车台,冲车台下设排水沟,冲车废水通过沉淀池处理后再对外排放。
2、项目部及民工生活区建设(1)、项目部布置项目经理部采用单层彩板房结构,占地面积约3000m2,主要设置项目各领导办公室、各科室办公室、会议室、驻地监理办公室以及业主代表办公室等。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一)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原则根据本工程的实际特点,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原则如下:场地布置必须满足国家、以及招标文件的有关要求。
按照施工部署确定的施工区域划分和施工顺序,合理布置施工机械,保证满足施工的需求。
各施工区料场和加工区尽量布置在运输设备工作范围内,以减少二次运输。
合理布置施工道路,保证运输方便通畅,减少运输距离和二次搬运。
临时设施的布置应能满足整个施工期间的管理和生产的需要,同时满足安全、环境、消防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整个施工现场的布置考虑“文明施工、保护环境”的理念,合理增加绿化面积,降低成本、美化环境。
达到美观的要求。
(二)生产生活设施布置1、搭设原则施工场地布置须考虑下述施工设施的合理布置,临时生产设施、施工用材料堆放场地、施工场地的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临时设施,施工临时道路,临时用水、临时用电、施工场地的排水等。
具体的布置原则为:适应各施工阶段的生产需要,利于施工作业;临时设施位置不占用室外道路等施工面;避免或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市政设施的影响;交通通畅,尽量减少材料的二次运输;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利于创造一个整洁文明的施工环境;遵循节约原则,降低施工生产的成本。
根据关于文明施工的规定,施工现场和施工办公生活区都要用彩钢板围挡,其高度不小于2.0m。
2、生产设施布置临时用水由临时生活区的供水点引出,用国标DN150的镀锌钢管,并在生活区和办公区的各设消防支管,临时生活用水用ф20的镀锌钢管引入并在用水点安装水龙头,满足日常生活用水。
施工现场用镀锌钢管引入后,在每个加工区设消防栓,同时在施工区,每个区域各设两个消防支管,满足消防和施工用水的需要。
临时施工用电是由临建场区内的变压器引出,在临近位置设总配电箱,按照施工临时用电的规范规定,三级配电两极保护,前期进行施工用电量的负荷计算,计算出施工高峰期的临时用电负荷。
3、办公、生活区的布置临时办公区根据现场的实际大小,将临建布置在施工现场的东侧建四栋彩板房,周围用彩钢板围挡,围挡的高度不小于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