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考题类型及考点详析.doc
- 格式:doc
- 大小:139.00 KB
- 文档页数:17
近五年语文中考试题分析一、字词题分析:2006年改错别字,写汉语拼写,规范书写2007年根据拼音写汉字,改正错别字2008年根据汉语写拼音,改正错别字2009年选择注音正确的一项,选择书写正确的一项2010年选择注音有误的一项,选择没有错别字的一项综合上述情况,字词音是必考内容。
一般占4分。
在常规教学中一定要落到实处。
改错别字是常见的题型,考试虽然由书写改为选择,但范围更广,生字词的内容正在扩大。
二、古诗文默写题分析:2006年全是理解性默写。
范围分别是:《沁园春》《醉翁亭记》《望岳》及爱国诗句的自由默写。
2007年根据上巨写下句,其它三个为理解性默写。
范围分别是《水调歌头》《论语》《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饮酒》2008年两个根据上句写下句,三个理解性默写。
范围分别是《醉翁亭记》《课后十首诗,《论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009年三句写下句或上句。
两个理解性默写。
范围分别是《论语》《使至塞上》《水调歌头》《登飞来峰》《己亥杂诗》2010年四个上下句默写,两个理解性默写。
范围分别是《孟子》两章《五柳先生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过零丁洋》《论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综合上述情况:近五年的默写理解性默写正在减少,默写上句或下句正在增加。
诗中含有哲理性的名句默写情况很普遍。
同时《论语》默写的频率很高。
分值每年都是8分。
三、成语题出题特点分析:1、一般出现在第一大题“积累运用”的第四小题,分值2分。
2、形式:选择题(单选),选择错误的一项。
3、考试内容:成语的正确含义;成语所用语言环境是否正确;成语感情色彩是否运用正确;一般出题的是常见成语、常(用)错的成语。
四、病句修改题特点分析:1、一般出现在第一大题“积累运用”的第6小题,分值2分。
2、形式:多以简答题形式出现,格式为:“修改意见是”,很少出选择题,(05年是选择题,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3、考试内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中考语文考试各题型解析一、科技文阅读——速读抓信息科技文阅读考察的是挑选信息的能力。
因此,建议同窗们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义和作者写作思路,做题时把每一个选项返回文章,认真对照原文就能够够了。
二、基础知识题——平常积存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病句辨析等。
这部份需要深厚的基础知识积存,建议同窗们在平常常常把这些内容温习,在做题时依照自己的知识就能够够准确作答。
三、文言文阅读——熟悉讲义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必然是在讲义中显现过的,考察的意义和用法也必然是经常使用的。
因此,建议同窗们平常温习要着重讲义中的文言文的温习,做题时也必然要联系讲义做判定。
第二,文言文一样考察的是人物传记类的文章,这种文章故事性强,咱们能够依照文章的上下文来推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四、文言文翻译——字字直译文言文翻译的原那么是“信、达、雅”,那个地址的“信”确实是忠实原文,确实是直译;而“达”确实是要通顺,符合语法。
因此,建议同窗们翻译文言文的最大体的原那么确实是“字字有着落”,一字一字地翻译,不能尽管大意。
五、现代文阅读——从课文中找答案做现代文阅读最要不得的方式是,先看题目,然后拿题目往文章里套。
拿到一篇文章,建议同窗们第一要快速阅读一遍,明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作者对他所写的内容的情感,然后再看题目。
应该说现代文阅读的题目,大体都紧扣文章的主旨。
因此答题的时候也要紧扣文章的主旨。
六、语言表达题——知足要求,字句优美第六大题的语言表达题是年年转变最大的题目,也是比较能考察学生语文素养的题,固然也是一道容易拉分的题。
碰着新题,不要慌张,这种题老是给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建议同窗们只要一一落实这些要求,并尽可能让语言美一些,符合情理就能够够了。
七、诗歌——套用术语,结合诗句咱们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诗歌的术语,明白了诗歌设题的大体模式及做题思路和方式,也多少明白了诗歌的大体分类及每类诗歌的情感与主旨,建议同窗们,在了解了诗歌的类别和题干的要求后,先套用术语,再结合诗句分析。
中考语文五大题型解析-一是会认:能识记基本课文中常用字的字形;二是会写:能正确书写基本课文中的常用字;三是能改:能修改题目中出现的常见错别字。
(二)考查范围字形始终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主要考查汉字书写和汉字构造。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最主要的是考查汉字书写。
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有时也出现考查考生先找出错别字,再纠正错别字的试题。
1.对汉字构造的考查。
近几年中考主要考查考生对形声字的了解,同时着眼于形声字的结构辨析,各地中考试题中这类题比较浅近。
但近一两年的中考试题,也淡化了对形声字知识的考查。
2.对汉字书写的考查。
主要考查考生对常用字的音,形,义的辨识和改正错别字。
这类试题,借考查字的书写能力,着重考查的是常用词语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大多数考题设计精巧并有较高的难度,迷惑性强,因此同学们要有加强识字、书写训练的指导思想。
二、字形题目解析一般题型例1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A.疏浚匿名感慨良深姹紫嫣红B.狭隘矫健辨伪去妄改邪归正C.雏形上溯声色俱历自出心裁D.妖娆惘然才疏学浅勃然大怒【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辨别错别字的能力。
解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在此基础上,逐项辨识,须无一遗漏地找出。
当然,倘若能够一眼看出某项中的错别字,那么答案即可确定。
此题A、B、D三项中四个词语都没有错别字,C项中历应为厉。
【答案】C【复习建议】初中三个学年六本语文书中重点词语和短语,考生应熟练掌握,因为该题考查的内容是近年来中考常见内容之一,应予以重视。
例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有志于为这一崇高理想而奋斗的青年要敢于面对现实,不怕一切艰难困苦,不怨天忧人,以凌云的壮志,用刻苦勤奋的汗水浇开灿烂的理想之花。
B.由此取得我们一家的口粮,可以说,这是性命悠关的一座桥。
那桥不论修得怎样简陋,可仍是美好的。
C.让这些英雄的人们,在这自由的天幕下,干净的沙滩上,海阔天空地尽情谈笑吧,酣畅地休憩吧。
D.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莫不关心,麻木不仁。
中考语文考点详细解读中考语文考点解读考查内容命题形式考试要求/考查命题趋势分值比例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部分字音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书写:掌握汉语拼音的描写规则,正确使用汉语拼音。
辨析:掌握常用汉字的读音,能准确注音、辨别正误。
综合题**选择题**填空题*1%—3%字形书写/辨析规范书写题(方格,不设)、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书写:根据拼音或语境用正楷规范地写出相应汉字。
填空题**选择题*书写题*1%—3%辨析:辨析并改正易出错的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
填空题**综合题*书写题*1%—5%词语理解/运用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理解:了解词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正确常见的词语和新生词语。
填空题**综合题*选择题*2%—3%运用:正确使用成语、关联词语;掌握词语在使用中感情色彩的变化、能根据语境选词填空。
填空题**综合题**选择题*2%—3%病句辨识与修改选择题、主观题(在原句上作修改不设)、辨识:能准确判断一个句子有无语病,能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判定句子表达正否得当。
选择题***2%—4%修改:针对病句,能在不改变愿意的情况下,进行恰当修改,能正确使用主观题***3%—5%综合题修改符号。
文段中病句辨识与修改:能从语法方面指出病句类型,能从逻辑方面判定句子表意是否合乎合理。
综合题***3%—5%标点使用/作用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使用: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等点号以及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标号在句子中的使用。
选择题**填空题**2%—3% 分析冒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等在句子中的作用。
综合题**修辞手法判断/表选择题、填空题、综合判断:对八种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的辨别。
综合题**选择题*填空1%—3%达题题*运用:仿写、续写句子,根据要求用某种修辞手法拟写标语、对联等。
填空题**综合题**2%—4%句子转换仿写选择题、填空题转换:能根据要求和语境选用不同句式的句子,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按要求变换句式。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 考点:字音、字形、词语辨析、成语、文学常识等。
解析:这部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字音、字形要求学生准确识记,能够区分形近字、多音字;词语辨析要求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正确运用;成语要求学生掌握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文学常识要求学生了解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作品、流派等。
2. 考点:病句修改、标点符号使用、句子仿写等。
解析:这部分考查学生对语言表达的掌握。
病句修改要求学生找出句子中的错误,进行修改;标点符号使用要求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句子仿写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例句,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进行仿写。
二、阅读理解1. 考点: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解析:现代文阅读要求学生阅读现代文,理解文章的主旨、内容、结构、表达方式等;文言文阅读要求学生阅读文言文,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文章的大意。
2. 考点:古诗词鉴赏。
解析:古诗词鉴赏要求学生阅读古诗词,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
三、作文1. 考点: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
解析:作文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命题作文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中心思想,展开论述;材料作文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内容,发挥想象,写出一篇作文;话题作文要求学生围绕话题,展开论述,提出自己的观点。
四、写作技巧1. 考点: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达等。
解析:这部分考查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
立意要求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确定文章的主旨;选材要求学生根据文章主题,选择合适的材料;结构要求学生合理安排文章的层次,使文章条理清晰;语言表达要求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
总结:中考语文试卷考点涉及基础知识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和写作技巧等方面。
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全面复习,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锻炼写作技巧,为中考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基础。
语文试卷第Ⅰ卷(共70分)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绯.红(fēi)狭隘.(yì)津.津有味(jīn)B.剔.透(tī)步骤.(zhòu)既往不咎.(jiù)C.濒.临(bīn)颈.椎(jīng)载.歌载舞(zǎi)D.庇.护(pì)广袤.(mào)中流砥.柱(jīn)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古木参天,竹林掩映,环境十分清幽静谧。
B.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是学习行书的首先字帖。
C.面对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我们坚定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
D.垃圾分类即能回收可再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环保,可谓两全其美。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与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与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B.他出射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最终选择了用线条的色彩演绎人生。
C.玉不琢不成器......,一个运动员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教练的悉心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也难以超越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D.柳敬亭拜说书艺人莫后光为师,虚心学习,说书技艺炉火纯青,成为扬州评话的一代宗师,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在下面语段中,一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却很少单独出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运动都有很强的逃生能力,兀鹰来说,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就不如合作。
A.因为但是只要 B.所以因此只要C.因为因此如果 D.所以但是如果5.结合语境修改画线病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现代工业社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过多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二氧化碳具有吸热和隔热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玻璃罩”,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向外层空间无法发散,造成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温室效应”。
考查内容字音字形书基写/ 辨析础知识积累词语理与解 / 运用运用部分病句辨识与修改命题形式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规范书写题(方格,不设)、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选择题、主观题(在原句上作修改不设)、综合题中考语文考点解读考试要求 / 考查命题趋势书写:掌握汉语拼音的描写规则,正综合题 **确使用汉语拼音。
选择题 **辨析:掌握常用汉字的读音,能准确填空题 *注音、辨别正误。
填空题 **书写:根据拼音或语境用正楷规范地写出相应汉字。
选择题 *书写题 *填空题 **辨析:辨析并改正易出错的形似字、综合题 *同音字、多音多义字。
书写题 *填空题 **理解:了解词的基本义、引申义、比综合题 *喻义;正确常见的词语和新生词语。
选择题 *运用:正确使用成语、关联词语;掌填空题 **握词语在使用中感情色彩的变化、能综合题 **根据语境选词填空。
选择题 *辨识:能准确判断一个句子有无语病,能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选择题 ***色彩等方面判定句子表达正否得当。
修改:针对病句,能在不改变愿意的情况下,进行恰当修改,能正确使用主观题 ***修改符号。
文段中病句辨识与修改:能从语法方面指出病句类型,能从逻辑方面判定综合题 ***句子表意是否合乎合理。
分值比例1%— 3%1%— 3%1%— 5%2%— 3%2%— 3%2%— 4%3%— 5%3%— 5%选择题、标点使填空题、用 / 作用综合题选择题、修辞手填空题、法判断 /综合题表达句子转选择题、换仿写填空题选择题、口语交填空题、际 / 听说表述能力题、修改题主观表述综合性题、开放学习 / 材性主观料探究题使用: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选择题 **分号等点号以及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标号在句子中的使用。
填空题 **分析冒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等综合题 **在句子中的作用。
判断:对八种常见修辞手法(比喻、综合题 **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复、设选择题 *问、反问)的辨别。
中考语文题型知识点总结一、选择题1.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题是中考语文试卷中常见的题型,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阅读理解题一般包括对文章内容的细节理解、主旨概括、推理判断等方面的考查,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文章内容,做出相应的选择或判断。
2. 完形填空完形填空题是考查考生对语言逻辑的掌握以及对语句结构和语篇连贯的分析能力。
考生需要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和语言的联系,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词语填入空格,使整个语篇内容通顺、合理。
3. 选择填空选择填空题是中考语文试卷中常见的题型,考查考生对语法、词汇、逻辑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题干一般由一个问题或一个不完整的句子组成,考生需要在若干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来填入空白。
二、填空题填空题是中考语文试卷中的常见题型,要求考生根据语言逻辑和上下文的语境,填入一个合适的词语或短语,使句子通顺、语意完整。
三、改错题改错题是中考语文试卷中常见的题型,要求考生在给定的一段文字中,找出并改正其中的语病错误。
考生需要对所给的句子或段落有一定的语法和词汇知识,并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翻译题翻译题是中考语文试卷中的常见题型,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一定的中文句子或短文翻译成英文或者将英文句子或短文翻译成中文。
这种题型考查考生对语言的熟练运用能力和语法结构的掌握程度。
五、作文题作文题是中考语文试卷中的重点题型,通常包括看图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等。
作文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考生需要根据所给的题目或材料,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并且要符合语言规范和逻辑严谨。
六、综合题综合题是中考语文试卷中的综合性考试题型,一般包括阅读理解、写作、改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考查考生的语言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综合题的考查范围较广,需要考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分析所给的材料,有能力进行综合性的思考和表达。
以上是我对中考语文题型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广东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试卷分析与备考建议第一部分知识点总结与解析一、中考知识点总结与答题技巧分析中山市中考文卷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累与运用,分是 25-33 分,第二部分是理解,分是 40-48 分其中包括文言文(文言文中包括内段和外文言文),分 20 分(内大8-10 分,外 10 分),代文(包括叙文,分 15 分;明文,分10-12 分,文,分10-12 分,明文和文考其中的一个;名著8 分),第三部分是写作,分50 分,式一般包括命作文,半命作文,材料作文,作文以及根据材料行改写、写、写等。
(一)基础板块1.关于诗文默写的考查。
(1)考方式:教材中的古代歌和代歌中要求背的部分行默写,形式一般上句填下句或下句填上句,或者是出相的提示性文字,按要求写出中的原句。
(2)解方法:一是理解歌内容;二是熟成;三是默写准确无;四是写范美。
2.关于词语的考查。
考点( 1):辨析同(包括关)。
常的考方式是你一段材料,然后将其中的一些空缺,在材料后面出四个,填入空缺最合适的。
解方法一是要掌握所的意思,二要合言境,即具体的句内容,一般情况下容易做出来。
另外要区常的一些关的搭配方式,掌握常的关,常的关如下:并列:既⋯⋯又不是⋯⋯而是是不是:不但(不)⋯⋯而且(并且)甚至(尤其、更):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是⋯⋯是要么⋯⋯要么折:然⋯⋯但是却然而尽管⋯⋯也(但是)因果:既然⋯⋯就因⋯⋯所以之所以⋯⋯是因因此假:如果⋯⋯就即使⋯⋯也假如(倘若)⋯⋯那么条件:只有⋯⋯才无⋯⋯都只要⋯⋯就不管⋯⋯都除非⋯⋯才考点( 2):辨析成。
考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以考点①的形式出;二是以的形式出,式一般“下面四个中成使用正确(不正确)的一是” ,解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所出的成的意思,如果不知道所成的意思,那只能靠猜,答的几率肯定是很低的,甚至出笑。
当然也可以运用排出法去做,即我能知道其中三个成的意思,剩下的一个即使不清楚,也能做出来。
初中中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文学理解与鉴赏(共60分)A.现代文阅读(共30分)文段一:雨后的校园,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
小红弯下腰,仔细观察刚从土里冒出来的小草。
她想起了刚才那场考试的最后一道题,那个她思考了很久却依然没有解出来的数学题。
尽管如此,她并没有气馁,因为她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总会找到答案的。
1.小红为什么会想到考试的最后一道题?(5分)2.小红的心情是怎样的?(5分)3.描述小红心情的变化。
(5分)4.你认为小红接下来会怎么做?(5分)5.如果你是小红,你会如何面对这次考试的挑战?(10分)文段二: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小明坐在书桌前,手里捧着一本书。
他喜欢这样的晚上,安静而充实。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洒进来,为房间增添了一丝柔和的光。
他沉浸在书中的世界,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5.“宁静的夜晚”有什么作用?(5分)7.“沉浸在书中的世界”说明了小明怎样的状态?(5分)B.古诗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10题。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5分)9.“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效果?(5分)10.结合全诗,简述诗人对庐山瀑布的感受。
(5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论语》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0.“学而时习之”是什么意思?(5分)1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5分)12.“不亦君子乎”在文中是什么意思?(5分)13.孔子在这段话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5分)14.你认为这些思想在今天是否仍有意义?为什么?(5分)第二部分:语言知识及应用(共40分)一、选择填空(共20分,每小题2分)16.下列各句中,语病最明显的一项是()。
A.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不过还想再读一遍。
一、文言文阅读考点分布:1. 文言文实词的理解与运用2. 文言文虚词的理解与运用3. 文言文句式及修辞手法的运用4. 文言文翻译5. 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赏析答案:1. (1)以……为(2)来(3)……的样子(4)……的原因2. (1)A(2)B(3)C(4)D3. (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悠然见南山。
4.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现代文阅读考点分布:1. 现代文阅读理解2. 现代文信息提取与概括3. 现代文探究性阅读4. 现代文写作技巧答案:1. (1)文章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勇敢面对的故事。
(2)主人公面对困境时,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挑战。
2. (1)故事发生在我国一个偏远的山区,主人公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双腿。
(2)尽管遭遇重重困难,主人公依然坚持生活,勇敢地面对挑战。
3. (1)主人公在困境中,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挑战。
(2)文章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告诉我们面对困境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挑战。
4. (1)文章以记叙为主,通过描写主人公的经历,展现了主人公的勇敢和乐观。
(2)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语言生动。
三、古诗词鉴赏考点分布:1. 古诗词意象的鉴赏2. 古诗词意境的鉴赏3. 古诗词情感的表达4. 古诗词艺术手法的运用答案:1. (1)意象:江水、孤舟、斜阳、青山、白鹭。
(2)意境:孤寂、落寞、悠远、宁静。
2. (1)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手法:以景写情,情景交融。
3. (1)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壮志未酬的遗憾之情。
(2)手法:以景写情,情景交融。
4. (1)手法:比喻、拟人、夸张。
(2)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作文考点分布:1. 写作技巧2. 内容构思3. 语言表达4. 结构安排答案:题目:成长的烦恼开头: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
广东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试卷分析与备考建议第一部分知识点总结与解析一、中考知识点总结与答题技巧分析中山市中考语文试卷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积累与运用,满分是25-33分,第二部分是阅读理解,满分是40-48分其中包括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中包括课内语段阅读和课外文言文阅读),分值20分(课内大约8-10分,课外10分),现代文阅读(包括记叙文阅读,分值约15分;说明文阅读,分值10-12分,议论文阅读,分值10-12分,说明文和议论文考查其中的一个;名著阅读约8分),第三部分是写作,满分50分,样式一般包括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以及根据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等。
(一)基础板块1.关于诗文默写的考查。
(1)考查方式:针对教材中的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中要求背诵的部分进行默写,形式一般为给上句填下句或给下句填上句,或者是给出相应的提示性文字,按要求写出诗中的原句。
(2)解题方法:一是理解诗歌内容;二是熟读成诵;三是默写准确无误;四是书写规范美观。
2.关于词语的考查。
考点(1):辨析同义词(包括关联词语)。
常见的考查方式是给你一段材料,然后将其中的一些词语空缺,在材料后面给出四个选项,选择填入空缺处最合适的词语。
解题方法一是要掌握所给词语的意思,二要结合语言环境,即具体的语句内容,一般情况下容易做出来。
另外要区别常见的一些关联词语的搭配方式,掌握常见的关联词语,常见的关联词语如下:并列:既……又不是……而是是不是递进:不但(不仅)……而且(并且)甚至(尤其、更)选择: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是……还是要么……要么转折:虽然……但是却然而尽管……也(但是)因果:既然……就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此假设:如果……就即使……也假如(倘若)……那么条件:只有……才无论……都只要……就不管……都除非……才考点(2):辨析成语。
考查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以考点①的形式出现;二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样式一般为“下面四个选项中成语使用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解题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所出现的成语的意思,如果不知道所给成语的意思,那只能靠猜测,答对的几率肯定是很低的,甚至闹出笑话。
中考语文试卷及分值分析(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时期是古代文学的高峰时期?A. 春秋战国B. 汉代C. 唐代D. 宋代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罗贯中C. 吴承恩D. 施耐庵3. 下列哪个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A. 欧阳修B. 苏轼C. 柳宗元D. 王安石4.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呐喊》C. 《西游记》D. 《水浒传》5. 下列哪个是“元曲四大家”之一?A. 关汉卿B. 白朴C. 马致远D. 王实甫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A.循循善诱蹑手蹑脚 莫明其妙B.泪如泉涌钦泣吞声 五彩缤纷C.娓娓动听睡眼惺牛公 万籁俱寂 下列词语中有4个词存在书写错误, 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礼上往来 怒不可遏 断章取义 惴惴不安 三顾矛庐 陡罚藏否 ②按拼音写词语:错别字改正you mo ao mi qicfin ( ) fan Ian fu qu ( )mo mo ccng ccng) 辗转反侧 语文知识体系及考点详析一、语文基础知识的考察及运用:㈡基础知识:1. 正确、优美的书写:2分%1 给定内容书给文字书写,如:人民总是伟大的,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永远强迫人民向它低头。
给诗词书写,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做此类抄写题时,一定要先计算一下字数与所给格子的数,然后再设计写内容,怎么写。
不得出现抄错现 象。
%1 给定意向书写:如:写一句表现母爱(或环保、资源、文明、勤奋等)的诗句或宣传语。
做此类题时,一定要写大家熟知的诗文名句,或自己创造的内容,尽量少用自己的。
综合类,把上面几种类型揉合在一起的,如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陈涉仰天他们的事迹载入史册,被后人一代一代传诵。
2. 字音、形、义的考察:(关键点在音、形、义的原始积累一定要掌握得好而牢)这种题的类型一般有如下几种:leishuiyi ngkuang( )%1 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解释下列词语::(2)万籁俱寂①选择题: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强聒(gud) 承蜩(tao) .嬉戏(XI ) 灵柩(jiu) .B 、 讴歌(6u) . 扶掖(ye) . 契合(qi) . 恪守(ke) .C 、 睿智(rui ) 植凿(zdo) .骈进(pidn) . 缉含(yun) D 、 羲皇(XI ) 唾手(tud) . 百彳了 (xlng ) 佝偻(16u ) 下列各组词语全部正确的是( )”揭竿而起;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范仲淹“无与伦比 重导覆辙析沂折拆%1 本字相关的成语书写:如写出与马相关的四个成语: 又如,写出含有龙的四个成语:%1 形近字、多音字的注音、组词:如r 析%1 字型的联想探索:如依照下列字的解说形式,解释另一个字如“家”是“ ”和“豕”," ”是房子,猪养在房子里,有房子,有猪,就像个“家” 了。
又如“灾"“”和“火”组合,意思是说火烧着了房子,自然灾祸临头。
请用这种方式解释:滩,瘫,想3. 修改病句:先要憧得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等)及其功用一短语结构(联 合、偏正、动宾、主谓、后补等)及其功用一单句及主干、枝叶的区分一复句类型及相关连词一句子的病 因一修改的方法与技巧。
(参看V 语文报>第11期第8版A 修改语段:下面是小明的同学在电话中给他说的一段话,加横线的部分有的有语病,有的表达不当,请 加以改正。
小明,①你还是为迎接即将马上到来的校庆给我们“幼林文学社”写篇稿件吧!体裁不限,诗歌散文小品 都可以。
还请你在班上多发动同学投稿。
你看,②我们班L :有十个同学连我在内交了稿子。
你可以直接把 写好的稿件交给我,③我给你们点拨点拨。
④请注意交稿口期截止本月底。
B 、直接修改:如目前,全社会对素质教育的问题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学校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
4. 默写:%1 理解默写:如写出V 钱塘湖春行〉中表现莺歌燕舞的诗句:,写出V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现作者报国之志的句子,%1 给定内容默写:如:夕阳西下,o,春来发儿枝。
%1 比较联想默写:白居易的V 望月有感〉中表现对弟兄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
苏轼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也有类似的说法:, 。
杜甫曾在他的V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同样的情怀, o 5. 课文阅读的概括与简析:如〈藤野先生〉中写到藤野先生的有哪些事?表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样的品格?又如V 三颗枸杞豆〉中三叔的三个愿望是什么?结果如何?上述题型重在考察学生知识的积累,从准确性、牢固性上加以考察。
可以考察全文材料的状态,中心的概 ㈡综合性考察及应用题1.读新闻:%1一句话新闻概括:如请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
【湖南日报5月27日讯】今日又有一种新型客机在长沙升空。
自此从长沙乘坐南航班机飞往北京、广州、深圳的旅客,就可以坐上由南航公司引进的首架波音737-800型客机,开始更加舒适的空中之旅了。
据南航湖南分公司总经理张和平介绍,南航公司斥资13亿元引进的波音737-800型客机,是波音公司737飞机系列中最优良的机型。
据悉,另外两架客机年内到货后,也将投入湖南分公司运营。
%1标题的设计:梵民、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给新闻命个题目,字数不得超过10个:《濮阳日报》前天狂风暴雨,许多巨型广告牌在风雨中跌落、损坏,给商家造成了巨大损失。
现在商家急于寻找能快速修复这些广告牌的行家里手。
%1提取信息: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并说明它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至少四个方面)新华社北京10月12电北京时间10月12 H 9时许,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同性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这是我国第二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A、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信息: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仿写句:%1给定意向,按原文的格式接着写出相似的几个句子:如在“献给母亲的歌”的语文综合活动中,林晓梅同学深情地赞美了自己的母亲。
请你参照画线的文字,展开联想、想象,仿写一个了,同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
母亲得知我生病,急匆匆赶到我的病床前。
我微微睁开双眼,发现母亲正慈祥地看着我,那是一种怎样的眼神啊!那是晨曦对娇花的沐浴,那是春风对碧水的轻抚,那是, 。
%1给定格式,用另一项主题内容,采用相似的格式仿写:如,仿照例句,以“笔”为话题立意开头,并作为本体,写出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例句:书似阶梯,开启心灵之门;书似灯塔,照亮前行之路。
又如:换一种表情动作(如沉默、流泪、哭、笑……)仿写下列语句,字数可略有增减: 例句:低头,不等于认输,低头有时是对过去的反思,有时是对未来的筹划。
%1缩句:把散句缩写成对联样式或韵文如:按要求用上修辞手法,扩充“湖水拍打着石岸”这个句子,使它既优美又合乎情理。
例句:用上比喻修辞手法:在月光的照耀下闪着鱼鳞般银光的湖水拍打着石岸。
A.用上拟人的修辞手法:用上反复修辞手法:B.又如:请根据课外阅读的外国名著,补全下面的名人对联: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下联:炼钢铁意志(奥斯特洛夫斯基)再如:根据下面这段文字的意思,完成对联: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香港文汇报记者的提问时说:“中国的总理憧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
”其中“知难不难”出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所引对联“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1给上联写下联:如运用对联知识对出下联A忆苦思甜〈榆钱饭〉,oB—片苦心育桃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忆往昔沧桑岁月,oD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注意内容的对应性:同类句式中修辞的对应,表达方式对应,句式类型对应。
%1注意所用材料的对应性:如古今中外的对应,伟人与平民的对应,科学家与社会活动家的对应。
3.综合活动题:%1时事生活中新出现的现象问题的概述、描绘与评价: 如: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生的词汇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例如:在网上常见的“美眉”(漂亮女孩)“莱鸟”(新手);由外来语演变的“酷” (cool)“秀”(show)等等。
你怎么看?随便说说。
(30字左右°)又如:2008中国十大新闻人物的事迹简介及评价:再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全国上下一心,全力抢险救难,出现了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画面和一件件动人心魄的事件,请根据近期的新闻报道,写出一则,并加以评论。
%1给定材料的分析与探究:如: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
这句名言有仅说明了一种生活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请说出这个道理,并举出一个能证明这个道理的事实论据。
%1类似联想与发挥:%1名著导读:A课外阅读提炼法:如:a请你从读过的文学名著中选择一位令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作品名称:人物姓名b写--段简短的话,介绍这位令你感动的英雄人物。
要求简洁流畅,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
B文段阅读还原法:如:a他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己经不多了。
”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段文字出自(作家名)的《》(2分)b孙大圣执着扇子,行近山边,尽气力挥了一扇,那火焰山平平息焰,寂寂除光;行者喜喜欢欢,又揄一扇,只闻得习习潇潇,清风微动;第三扇,满天云漠漠,细雨落霏霏。
这段文字出自(作家名)的《西游记_》,是“”的故事中的结局部分。
(2分)C、推荐名著法:一部部璀璨的文学名著,引领我们走进一座座文学殿堂,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请从下而所提供的名著书目中向你的朋友推荐一部,并说说推荐理由(2分)(江西省)书目:《三国演义》《西游记》《朝花夕拾》《童年》《名人传》《鲁滨孙漂流记》推荐的名著:《》推荐的理由:oD、读书卡片法:名著阅读(4分)(成都市)阅读名著就是跟大师对话,能使我们获得很多启示;阅读名著,做好读书卡片,既能让我们增长知识,又能让我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阅读名著,写下感受,能使我们的思考走向深入。
请从《红楼梦》《名人传》《骆驼祥子》《格列佛游记》《家》五部名著中,选出其中一部,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要求,完成读书卡片。
E、名著联结法:名著是美的:《名人传》美在它对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精神的赞美;《》美在;鲁智深美在他嫉恶如仇有勇有谋的性格;孙悟空美在他二、现代文阅读:(48分)命题规律:1、考查内容:①对标题的分析;②对记叙要素、详略顺序的分析理解;③对内容要点的归纳概括;④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分析;⑤对文章表达方式的辨别分析;⑥对特殊词句含义的理解;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