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履虫培养过程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一、草履虫(Paramecium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门的纤毛纲,是一类体型较大的原生动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又容易采集和培养,是观察研究原生动物的好材料。
草履虫种类很多,其中体型最大和最常见的是大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
1.采集草履虫通常生活在水流速度不大的水沟、池塘和稻田中,大多积聚在有机质丰富,光线充足的水面附近。
当水温在14~22℃时,繁殖最旺盛,数目最多、草履虫的这些习性,是确定采集地点和方法的重要依据。
(1)到水沟、池塘采集草履虫。
水沟和池塘是草履虫的主要生活场所。
在气候温暖的季节,到水质没有污染的水沟、池塘岸边,选择枯枝落叶多的地方,用广口瓶沿水面采集池水,这样的池水往往含有许多草履虫。
为了更有把握,可在不同地点多采几瓶。
采集后,广口瓶内要放置少许水草,瓶口不要加盖,以免草履虫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回到实验室后,要把盛有池水的广口瓶放在温暖、明亮、阳光又不直射的地方,使瓶中的革履虫迅速繁殖。
三五天以后,对着光线用肉眼观察,如果看到水中有许多小白点在不停地游动,很可能就是草履虫。
这时,用吸管吸取一滴带有小白点的水,放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在视野中会看到各种微小生物。
如果发现有象倒置的草鞋一样的小动物,不停地螺旋运动,那就是草履虫,采集就成功了。
(2)到稻田采集草履虫。
在稻田灌水期间,寻找田中的旧稻茬,用广口瓶在稻茬附近取水,随后放进几根旧稻草。
这样的水中往往会有许多草履虫。
返回实验室后,放在温暖明亮处,三五天后,用显微镜检查是否有草履虫存在。
(3)从新鲜稻草上采集草履虫。
当环境变得干旱或寒冷时,草履虫能向身体表面分泌一层蛋白质的薄膜,虫体不吃不动,进入休眠状态。
这种状态叫作包囊。
在稻田水抽干时,草履虫便形成许多包囊,附着在稻草近根部的几节茎上。
因此,可选取新鲜稻草近根部的几节,剪成3~4厘米长的小段,放入广口瓶中,注入清水,放在明亮温暖处,一周以后,用显微镜检查是否有草履虫。
一、草履虫(Paramecium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门的纤毛纲,是一类体型较大的原生动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又容易采集和培养,是观察研究原生动物的好材料。
草履虫种类很多,其中体型最大和最常见的是大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
1.采集草履虫通常生活在水流速度不大的水沟、池塘和稻田中,大多积聚在有机质丰富,光线充足的水面附近。
当水温在14~22℃时,繁殖最旺盛,数目最多、草履虫的这些习性,是确定采集地点和方法的重要依据。
(1)到水沟、池塘采集草履虫。
水沟和池塘是草履虫的主要生活场所。
在气候温暖的季节,到水质没有污染的水沟、池塘岸边,选择枯枝落叶多的地方,用广口瓶沿水面采集池水,这样的池水往往含有许多草履虫。
为了更有把握,可在不同地点多采几瓶。
采集后,广口瓶内要放置少许水草,瓶口不要加盖,以免草履虫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回到实验室后,要把盛有池水的广口瓶放在温暖、明亮、阳光又不直射的地方,使瓶中的革履虫迅速繁殖。
三五天以后,对着光线用肉眼观察,如果看到水中有许多小白点在不停地游动,很可能就是草履虫。
这时,用吸管吸取一滴带有小白点的水,放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在视野中会看到各种微小生物。
如果发现有象倒置的草鞋一样的小动物,不停地螺旋运动,那就是草履虫,采集就成功了。
(2)到稻田采集草履虫。
在稻田灌水期间,寻找田中的旧稻茬,用广口瓶在稻茬附近取水,随后放进几根旧稻草。
这样的水中往往会有许多草履虫。
返回实验室后,放在温暖明亮处,三五天后,用显微镜检查是否有草履虫存在。
(3)从新鲜稻草上采集草履虫。
当环境变得干旱或寒冷时,草履虫能向身体表面分泌一层蛋白质的薄膜,虫体不吃不动,进入休眠状态。
这种状态叫作包囊。
在稻田水抽干时,草履虫便形成许多包囊,附着在稻草近根部的几节茎上。
因此,可选取新鲜稻草近根部的几节,剪成3~4厘米长的小段,放入广口瓶中,注入清水,放在明亮温暖处,一周以后,用显微镜检查是否有草履虫。
草履虫(洄水)的培养草履虫是原生动物的重要代表,也是初学动物学最先接触的动物。
以草履虫为代表的纤毛虫在水质净化及监测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本实验主要是介绍草履虫的纯化和多种培养方法,并通过观察,掌握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进而更好地理解有关原生动物的其他知识。
一、实验准备(一)材料:干稻草、旧稻草垫子、干玉米雄花穗、干荷叶、小麦粒、离芭叶、干酵母、动物内脏(肝、胰、甲状腺等)、蛋黄、牛肉汁(50g 牛肉、 100 g水,煮熟)。
(二)用品:显微镜、放大镜、电炉、恒温培养箱、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微吸管、解剖针、烧杯、培养皿、凹玻璃片、纱布、吸水纸、大头针、琼胶、质量分数为3%的甲基纤维素溶液、碘液、葡萄糖、氯化钠、质量分数为1%的洋红溶液、质量分数为0.1%的中性红溶液。
(三)采集和培养:1.采集:选取多处进行采集。
凡是有机物含量丰富的污水,均可采250~500 mL水样,当场用放大镜检查。
水样镜检,凡呈乳白色,个体较大,圆柱状,一端稍圆一端稍尖的动物,就是草履虫。
如果多次检查均未发现草履虫,水样可弃之,另选别处采集。
水样取回,经显微镜检查,凡含有草履虫的水样,要在离水样瓶10~20cm处,放置一盏灯,经以24 h照明,使草履虫向水的上层聚集。
2.培养液制备:制备方法较多,可根据教学实际进行选用。
(1)稻草培养液干稻草10g,剪成3Cm长,放人烧杯,加水1000 m1,煮沸10~15 min,放凉,补足失去水分。
在1000 mL水面处划一刻度线,便于日后失水再补。
(2)玉米雄花穗培养液干玉米雄花穗15 g,剪成3Cm长,加水1000 m1,煮沸10~15 min。
(3)荷叶培养液干荷叶50 g,适当撕碎,加水1000 mL,煮沸15~20 min。
(4)麦粒培养液小麦粒100颗,加水1000 mL,煮沸10~15 min。
(5)离芭、稻草混合培养液离芭叶25 g,加水500 m1,煮沸5 min,补足失去的水分后,再加稻草培养液500 m1。
草履虫实验
草履虫实验是一种经典的生物实验,用于研究草履虫的趋光性。
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具有趋光性即对光的正向或负向行为反应。
进行草履虫实验的步骤如下:
1. 准备培养基:制备适合草履虫生长的培养基,例如硫酸铵培养基。
2. 培养草履虫:从已有的草履虫培养物中取出一部分,加入到培养基中,放入培养皿中。
3. 准备实验装置:在一个长方形的玻璃皿中,加入适量的培养基。
4. 观察初步趋光性:将培养皿倾斜放置于实验装置中,使草履虫分布均匀。
然后在一侧加入光源,观察草履虫的行为。
5. 观察草履虫趋光性:根据初步观察结果,可以在实验装置的不同位置加入光源,并观察草履虫的行为反应。
6. 记录观察结果:记录草履虫在不同光源位置的聚集情况或远离情况,以及反应时间和强度。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了解草履虫对光的趋性反应,进一步研究单细胞生物的行为特征和光感受机制。
快速培养草履虫的方法
一、准备
1、首先,准备一个养虫盒子,大小要适合容纳草履虫的小型玻璃罐可以做容器;
2、准备一些草履虫的食物,根据其口味,可以选择苹果、梨、胡萝卜等;
3、准备一些干草或湿草来给草履虫提供栖息地;
4、最后,准备一些水,让草履虫可以湿润的生长环境。
二、新建环境
1、首先,将苹果、梨、胡萝卜之类的食物放到养虫盒子中;
2、然后,将干草或湿草放到养虫盒子中,让草履虫可以有一个舒适的环境;
3、在罐子里加上一些水,这样可以使草履虫可以更好地在里面生存;
4、最后,将草履虫放入养虫盒子中,便可以开始培养草履虫了。
三、每日照料
1、每天早晨要打开养虫盒子,检查一下草履虫的状态,看看它们有没有生病,如果发现有什么不正常的情况,要及时处理;
2、每天都要给草履虫添加新鲜的食物,以保证它们的营养充足;
3、每周应该更换养虫盒子中的水,保证它们的环境清洁;
4、当草履虫的体重明显减轻时,应该考虑增加食物摄入量;
5、当草履虫的环境明显变热时,要及时散热,以保证环境的舒
适。
四、定期检查
1、定期给草履虫进行体重检查,以保证它们有良好的体重;
2、定期检查它们的身体状况,检查是否有什么疾病;
3、定期检查它们的排泄物,来检查它们的营养和新陈代谢状况;
4、定期检查养虫盒子的温度,保证它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5、定期清洁养虫盒子,以保证环境的洁净。
五、养草履虫有一定的风险,要注意防护,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草履虫培养带苗几个步骤:1、在静水池塘取一瓢水(一般静水池塘里的水都会有虫种);2、准备一个金龙鱼5L油壶,把壶口剪成和底部一样大,最好加透明盖子(草履虫趋光,盖子不透明就沉底了),不然引来蚊子产卵,概不负责;3、把池塘水倒进壶子,多余空间用自来水加满;4、用酵母粉调水搅得很匀,然后倒进壶子里,酵母粉的量以培养液的水有点浑浊的效果就可以,把壶子放到室内明亮的地方即可;5、一般7天以后就能看见大量的草履虫了(最简单的方法是晚上关掉灯,用一个手电筒平照壶子,人从上往下俯视,能看见密密麻麻的小点);6、水变得很清就代表酵母菌被吃完了,就加点酵母水进去,要喂鱼,直接用那个一次性的塑料碗在水面带水捞,草履虫有趋光性,一般聚集在水面光比较强的地方,有高密度筛网更好。
(一般只要是老水苗缸,下一次足量的草履虫进去,就不用管了,草履虫也会在苗缸里繁殖,老水里面含有细菌和大量的有机碎屑,这些东西都可以做为草履虫的食物,速度很快,苗吃草履虫10天以后,基本上就能换水蚤了)。
7、用草履虫开口的好处就是水不容易坏,而且基本是不需要人管理的,省掉了丰年虾孵化和捞取的麻烦,而且丰年虾喂多的话,吃不完会死掉坏水,以草履虫的大小,所有苗子都能吃得下它;8、本人只在15度以上做过实验,培养出高密度草履虫。
2 小时前上传下载附件 (12.99 KB)下图为草履虫培养容器下图为手电筒照射下清晰可见的草履虫昨天21:09 上传下载附件 (52.2 KB)本人一手拿手电筒,一手拿相机调焦照下的苗缸里的草履虫,感谢上帝相机没掉水里昨天21:38 上传下载附件 (58.27 KB)下载附件 (83.13 KB)下图为酵母菌,淘宝和超市应该都会有卖的用这个装水以后,对着水面喷,水面的污物和油膜很快就没有了~~~带苗用这个也不会怕苗受不了~~~下载附件 (29.17 KB)。
草履虫的三种培养方法草履虫是一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其培养方法有三种:液体培养、固体培养和半固体培养。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种方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液体培养1. 准备好草履虫的培养基,可以使用普通的液态营养琼脂或特制的草履虫培养基。
2. 在无菌条件下,将草履虫接种到培养基中。
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数量和活性。
3. 将接种好的培养基放置在恒温振荡器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般为25℃-28℃。
4.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草履虫数量和活性,并根据需要添加新的营养物质。
5. 当草履虫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进行分离或移植到其他容器中进行扩展培养。
注意事项:1. 培养基要无菌,并且保证营养成分完整、均衡;2. 接种时要注意避免污染;3. 培养过程中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草履虫死亡。
二、固体培养1. 准备好草履虫的培养基,可以使用普通的琼脂或特制的草履虫培养基。
2. 在无菌条件下,将草履虫接种到培养基表面。
3. 将接种好的培养基放置在恒温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般为25℃-28℃。
4.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草履虫数量和活性,并根据需要添加新的营养物质。
5. 当草履虫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进行分离或移植到其他容器中进行扩展培养。
注意事项:1. 培养基要无菌,并且保证营养成分完整、均衡;2. 接种时要注意避免污染;3. 培养过程中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草履虫死亡;4. 固体培养需要使用无菌环境和工具。
三、半固体培养1. 准备好草履虫的培养基,可以使用特制的半固体培养基。
2. 在无菌条件下,将草履虫接种到半固体培养基中。
3. 将接种好的半固体培养基放置在恒温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般为25℃-28℃。
4.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草履虫数量和活性,并根据需要添加新的营养物质。
5. 当草履虫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进行分离或移植到其他容器中进行扩展培养。
注意事项:1. 培养基要无菌,并且保证营养成分完整、均衡;2. 接种时要注意避免污染;3. 半固体培养需要使用无菌环境和工具。
一、实验目的1. 学习草履虫的采集、纯化和培养方法;2. 掌握草履虫的生存条件,探究适宜的培养液和pH值;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属于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
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草履虫能够快速繁殖。
本实验通过采集野外水样,纯化草履虫,并探究不同培养液和pH值对草履虫生长的影响,从而为草履虫的繁殖和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水样、大米、大麦、玉米汁、鸡蛋黄、牛肉汁、棉花纤维、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烧杯、酒精灯、托盘天平、PH试纸等。
2. 实验仪器:恒温培养箱、电热套、电热恒温干燥箱、PH计等。
四、实验步骤1. 草履虫的采集与纯化(1)采集:在野外水池中取一定量的水样,用滴管在载玻片上滴两至三滴,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若未发现草履虫,则重复采集过程。
(2)纯化:将采集到的草履虫载玻片放入500ml煮沸的玉米汁中涮洗,放置于温暖的地方(约20度)维持1天。
从培养液中吸取1ml观察,若有少量草履虫,则再次用新的培养液涮洗,重复2次,得到较为纯净的草履虫培养液。
2. 备选培养液的配置(1)大米培养液:取1000ml蒸馏水,加入10g大米煮沸15分钟后,冷却、过滤、定容后分装。
(2)大麦培养液:100ml水加2g大麦煮沸15分钟,冷却、过滤、定容后分装。
(3)鸡蛋黄培养液:用托盘天平称取0.6g鸡蛋黄,加入少量蒸馏水,搅拌均匀后,加入5ml蒸馏水,过滤后分装。
3. 探究培养液和pH值对草履虫生长的影响(1)将纯化的草履虫培养液分为三份,分别置于三个培养皿中。
(2)在第一个培养皿中加入大米培养液,第二个培养皿中加入大麦培养液,第三个培养皿中加入鸡蛋黄培养液。
(3)用PH试纸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培养液的pH值,记录数据。
(4)将三个培养皿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观察草履虫的生长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草履虫在不同培养液中的生长情况(1)大米培养液:草履虫生长良好,繁殖速度快。
草履虫的简介及培养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
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体长只有80~300微米。
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
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身体表面包着一层膜,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里运动。
草履虫是鱼幼苗生长所需的一种饵料。
但其不易被发现,也很难捕捉,因此为补充其不足,应当人工饲养。
其方法是:取干稻草切成小段,直接浸泡于水中或煮后浸泡,用稻草浸出液作培养液。
然后将浸过的稻草与水放进玻璃容器内,水占2/3以上,置于光照充足的地方。
再到腐殖质丰富的地方去取种源,那里的水质应比捞红虫的坑塘水质清。
舀回一桶水,取部分水体装入无色透明的小瓶内,对阳光细心观察,可见有白色小点悬浮于水中。
如果看不见小白点,应用力搅动桶水,再取中央部位的水装入小瓶,对准光线看有无小白点。
如见有小白点悬浮水中飘忽不定,可将此水倒入培养液中。
将温度控制在22℃~28℃之间,1个星期后便可发现有草履虫的幼体了。
喂其煮熟的牛肉汁或牛奶(不能过多,会导致水体混浊),大约0.5小时后分裂。
相信有很多鱼友经历过辛辛苦苦繁殖成功,但初生幼鱼没有合适的开口饵料却难以带大。
一些种类的幼鱼个体过小且只吃活食,(小型灯鱼斗鱼短鲷)如何喂养就成为了鱼友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洄水可替代的小鱼苗开口粮.比丰年虾小几十倍,投喂后还可以净化水质,存活时间超长. 鲜活幼鱼开口饲料草履虫洄水,小型鱼幼体活体极品开口饲料新生鱼苗的开口食物。
规格:约300-350毫升)密度:有几万个肉眼几乎看不到购买后可将鱼虫放置于浅的盛水容器中保存。
推荐给鱼友几种简单培养方法:培养液配方:小麦粒培养液:将12粒小麦放入500ml池塘水,煮沸5min,加盖冷却24h后接种。
蛋白胨培养液:1g蛋白胨融人500ml自来水,煮沸,加盖冷却24h后接种。
牛奶培养液:将鲜牛奶与凉开水以1比200的比例调配(酸奶更好)后接种。
大米培养液:将10粒米浸人500ml自来水中,煮沸5min,加盖放置24h后接种。
综合性实验报告--草履虫的培养一、实验器材:1、材料:各地采集的水样、稻草、小麦、牛奶、蒸馏水。
2、仪器:锥形瓶、滴管、纱布、广口瓶、烧杯、水浴锅、载玻片、毛细管、解剖镜、显微镜。
二、实验过程:(一)采集水样实验的第一步是到水沟、池塘采集草履虫。
采集的方法是到水质没有被化学药品污染的水沟、池塘岸边,选择枯枝落叶较多的地方,用广口瓶沿水面采集池水,这样才能采集到较多的草履虫。
在采集水样之前,我们开了个会,将实验人员进行了简单的分组,也把采集地点定了下来,我与邓梦负责从学校里面的大小水塘里采集。
我们首先找了几个矿泉水瓶子,然后分头采集水样。
我按照上述的方法从图书馆前面的小水池里采了一些水样,然后又到睿智楼后面的池塘里、汇学楼旁边的水池里、图书馆后面的水塘里分别采了一些。
为了方便区分,在把水样采集完毕之后,我们将盛装水样的瓶子进行了编号,然后拿到实验室进行汇总。
到了实验室之后,组长用白纸做了几个小箱子,我们将每组采集到的水样放进小箱子里面,然后放在了窗子边,给了草履虫一个温暖、明亮、阳光又不直射的环境,使瓶子中的草履虫能够迅速繁殖。
过了几天之后,组长召集我们开了一次会,他告诉我们说我们采集到的水样里面没有找到草履虫!后来我们决定重新去采集水样。
但是这一次采集水样是分配给了其他的组员。
我们得任务是去寻找配制培养液的材料。
(二)配制培养液实验的第二个环节是配制培养液。
在此之前我们了解到草履虫的主要食物是细菌,为了给予草履虫食物,我们必须配制含有大量细菌的培养液:稻草培养液、小麦培养液、牛奶培养液。
在配制培养液之前,我们需要先去找材料。
我与另外三个组员到了柏枝营后面的超市寻找小麦与稻草。
我们在超市的二楼看见了一堆废弃的稻草。
我们问过主人之后,主人同意将稻草给我们。
拿到稻草之后,我们决定去找小麦。
可是绕完整个超市我们都没有发现卖小麦的地方,后来我们去到小区里面一家门口挂着许多玉米的家里问了他们,得到的答案还是没有。
草履虫的采集和培养1、采集地点:在比较肥沃、水不太流动的污水沟、河沟或池塘里,沟水较浅,淤泥黑色,泥表有一乳白色的薄膜。
方法:用器皿轻轻刮取白膜,连同少许的水放于瓶中;或用器皿从表层取一些水,向光观察,如果发现其中有针尖大小的小白点在游动,这可能就是草履虫和其他原生动物,可以采回来。
2、分离牛肉汁分离法取载玻片平放在台上,先用清洁的吸管吸取牛肉汁,滴一滴在玻片左端;再用另一根小吸管吸取草履虫液,滴在玻片右端。
用解剖针从牛肉汁一端引一条沟,把这两个液滴连接起来。
草履虫对牛肉汁反应较敏感,它们很快经过小沟被引到牛肉汁一端来。
待草履虫聚集后用吸水纸切断水线,用吸管吸取牛肉汁中的草履虫,接种到培养液内,就可培养出大量草履虫供实验用。
3、培养牛奶液培养将牛奶液搅拌均匀后,移入草履虫,温度保持在摄氏22度,二三日后,草履虫迅速繁殖,并且出现处于分裂生殖状态的草履虫。
5日内虫体数量达到高峰,以后每隔2星期在原有的培养液内再加入牛奶液,可长期维持草履虫的生活。
草履虫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雌雄同体。
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
体长只有180—280微米。
它和变形虫的寿命最短,以小时来计算,寿命时间为一昼夜左右。
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
目录编辑简介草履虫(6张)草履虫Paramecium是纤毛纲的代表种,也是原生动物的代表种。
草履虫生活在淡水中,一般池沼,小河中都可采到。
世界已知22种,常见有大草履虫(长180~300微米)、双小核草履虫(长80~170微米,伸缩泡2个,有两个小核,很小)、多小核草履虫(长180~310微米,有时有3个伸缩泡,小核泡型,有3~12个)、绿草履虫(体长80~150微米,细胞质内有绿藻共生,在见光处培养后通体呈绿色,小核1个,致密型)[1]、大草履虫是最常见者。
科目属膜口目草履虫科大草履虫属。
生活在有机质较丰富的池塘、缓流的小沟、小河以及居民区附近的水沟中。
草履虫实验引言草履虫(Paramecium)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属于纤毛虫门。
它在生物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尤其在实验室中进行观察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草履虫实验的相关内容,包括实验材料和方法、观察和记录以及实验的含义和应用。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草履虫培养液:准备适宜的草履虫培养液作为实验基质。
•显微镜:用于观察和放大草履虫。
•培养皿:用于放置草履虫培养液。
•移液器:用于移动草履虫。
方法1.准备草履虫培养液:按照草履虫的生长要求配制适宜的培养液,可以采用麦氏盐液或其他适宜的培养液。
2.建立草履虫培养环境:将草履虫培养液倒入培养皿中,使其覆盖底部。
避免光照过强和温度过高。
3.添加草履虫:使用移液器将适量的草履虫加入培养皿中,避免草履虫数量过多。
4.观察和记录: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形态等特征,并记录实验观察结果。
5.实验控制:在实验中进行适当的对照组,例如对照组添加特定的药物或改变培养液条件,以观察对草履虫生长和行为的影响。
观察和记录在草履虫实验中,观察和记录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观察点和记录内容:1.运动方式: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式,例如是否蠕动或游动,并记录其速度、方向等。
2.形态特征:注意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特征,如大小、形状等,并描述并记录特征。
3.分裂繁殖:观察草履虫进行有性或无性的分裂繁殖过程,并记录相关细节。
4.反应和刺激:注意观察草履虫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如光线、温度变化等,并记录相关情况。
5.饮食行为:观察草履虫对于食物的接受和进食行为,并记录相关细节。
实验的意义和应用草履虫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生物学教学:草履虫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实验材料,可以用于教学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等基础生物学知识。
2.细胞运动研究:草履虫的运动方式和机制是细胞运动研究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细胞运动的原理。
3.药物毒性评估:草履虫实验可以用于评估药物对生物体的毒性和副作用,帮助药物研发和安全性评估。
草履虫培养的实验报告引言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属于原生动物门。
它们通常生活在淡水环境中,通过摄取细菌和其他微生物为食。
草履虫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于研究原生动物的生理特性、生态行为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为了研究草履虫的生长速度和繁殖方式,我们进行了一项草履虫培养实验。
本实验旨在观察草履虫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并探究影响其生长的因素。
材料与方法材料- 清洁的玻璃容器- 淡水- 透明塑料薄膜- 草履虫标本- 显微镜- 显微镜玻片和盖片方法1. 在清洁的玻璃容器中注入适量的淡水。
2. 将一块透明塑料薄膜放在玻璃容器内,作为草履虫的觅食基质。
3. 将草履虫标本加入玻璃容器中。
4. 定期观察草履虫的生长情况,包括数量变化和行为特征。
5. 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特征,并拍摄照片记录。
6. 使用显微镜玻璃片和盖片制作草履虫标本,以备后续研究和观察。
结果与讨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观察到草履虫的生长情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我们得到的主要结果和讨论:草履虫的数量变化在实验的早期阶段,我们观察到草履虫数量逐渐增加。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增长速度逐渐减缓,并最终趋于稳定。
这可能是由于草履虫在有限的食物资源下的自我调节机制导致的。
草履虫通过分裂繁殖的方式增加数量,当环境中的食物供应变得有限时,它们的繁殖速率减缓以适应环境。
食物资源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组控制实验,给予草履虫足够的食物资源,并与没有食物补给的实验组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在有充足食物的情况下,草履虫生长更为迅速,数量增加较多。
而在缺乏食物的条件下,草履虫的数量增长缓慢甚至停止。
这证明食物资源对草履虫的生长和繁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草履虫的行为特征通过观察草履虫的行为特征,我们发现它们在食物充足时更为活跃和移动频繁。
草履虫倾向于通过伸缩变形的方式改变身体形状,在水中蠕动前进。
然而,当食物供应不足时,草履虫会减缓运动,甚至暂停移动以节省能量。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草履虫的生长和繁殖受到食物资源的影响。
一、草履虫种源培养
1、将3个150mm平皿、2个200ml烧杯、量筒、镊子、量杯、勺子、过滤筛、蓝盖瓶(瓶
中放入蒸馏水)放入灭菌锅中灭菌(20分钟、121℃)。
2、灭菌完成,取出物品待其温度降至低温,将无菌水倒入量杯中并放入10粒灭菌小麦煮
15分钟。
称量0.017g酵母粉放入200ml烧杯中,称量0.016g食用级小苏打放入同一烧杯中。
用量筒量取200ml无菌水倒入盛有酵母粉和小苏打的烧杯中,摇晃均匀。
将煮过的小麦放入60目的过滤筛中用无菌水冲洗3次。
将摇匀的培养液倒入平皿中各100ml,各加入5粒小麦。
从生化培养箱中取出一管草履虫种源,充分摇匀,分别向两个装有100ml培养液的平皿中加入45 ml、7.5 ml种液并盖上平皿盖子标记日期。
将接种后的平皿放置在28℃的培养箱中培养。
注:湿热灭菌是放入高压灭菌锅中
干热灭菌是有专门的灭菌箱
二、水藻培养(以下操作均在超净台中)
1、将5ml吸量管、蓝色枪头、三角瓶放入灭菌锅中灭菌(25分钟、121℃)。
2、灭菌后在超净台上接种藻种于三角瓶内,每瓶放入4ml藻种和一管培养液并摇匀。
3、将三角瓶放入人工气候箱(培养箱)中,每日早晚手动摇一摇。
注:每次使用超净台先开30分钟紫外
无糖20分钟、121℃达到灭菌效果
有糖25分钟、115℃达到灭菌效果
人工气候箱必须保证加湿器中有水。
草履虫培养草履虫的培养方法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门的纤毛纲,是一类体型较大的原生动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又容易采集和培养,是观察研究原生动物的好材料。
草履虫种类很多,其中体型最大和最常见的是大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
1.采集草履虫通常生活在水流速度不大的水沟、池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门的纤毛纲,是一类体型较大的原生动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又容易采集和培养,是观察研究原生动物的好材料。
草履虫种类很多,其中体型最大和最常见的是大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
1.采集草履虫通常生活在水流速度不大的水沟、池塘和稻田中,大多积聚在有机质丰富,光线充足的水面附近。
当水温在14,22?时,繁殖最旺盛,数目最多、草履虫的这些习性,是确定采集地点和方法的重要依据。
(1)到水沟、池塘采集草履虫。
水沟和池塘是草履虫的主要生活场所。
在气候温暖的季节,到水质没有污染的水沟、池塘岸边,选择枯枝落叶多的地方,用广口瓶沿水面采集池水,这样的池水往往含有许多草履虫。
为了更有把握,可在不同地点多采几瓶。
采集后,广口瓶内要放置少许水草,瓶口不要加盖,以免草履虫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回到实验室后,要把盛有池水的广口瓶放在温暖、明亮、阳光又不直射的地方,使瓶中的革履虫迅速繁殖。
三五天以后,对着光线用肉眼观察,如果看到水中有许多小白点在不停地游动,很可能就是草履虫。
这时,用吸管吸取一滴带有小白点的水,放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在视野中会看到各种微小生物。
如果发现有象倒置的草鞋一样的小动物,不停地螺旋运动,那就是草履虫,采集就成功了。
(2)到稻田采集草履虫。
在稻田灌水期间,寻找田中的旧稻茬,用广口瓶在稻茬附近取水,随后放进几根旧稻草。
这样的水中往往会有许多草履虫。
返回实验室后,放在温暖明亮处,三五天后,用显微镜检查是否有草履虫存在。
(3)从新鲜稻草上采集草履虫。
当环境变得干旱或寒冷时,草履虫能向身体表面分泌一层蛋白质的薄膜,虫体不吃不动,进入休眠状态。
3月9号制作培养液:麦片煮沸后,冷却、沉淀,取上清液(分两瓶装,编号1、2),另
有两瓶静置(编号1’、2’)。
莴苣叶加水煮沸,冷却、过滤,取上清液(分两瓶装,编号3、4),
另有两瓶静置(编号3’、4’)。
一起放入于25摄氏度有光照恒温培养箱中。
3月9号接种:从秦淮河取水分别加少许于上述1、2、3、4号培养液中。
3月12号接种:分别取上述草履虫培养液在4倍镜、10倍镜和40倍镜下观察,并
取草履虫培养液的上层,加入1’、2’、3’、4’溶液中,继续放入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3月13号制作培养液:取稻草加入水煮沸(按1克稻草加100毫升水的比例),冷却后用
双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并静置于恒温培养箱中。
3月15号接种:分别取1’、2’、3’、4’溶液的上层,用上述观察方法观察草履虫,
并取草履虫较密集的3’、4’培养瓶中的上层草履虫液,连同含草
履虫的载玻片一起放入新稻草浸出液的培养液中,编号3’’、4’’。
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制作培养液:取稻草加入水煮沸(按1克稻草加100毫升水的比例),冷却后用
双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并静置于恒温培养箱中。
3月16号制作培养液:取稻草加入水煮沸(按1克稻草加100毫升水的比例),冷却后用
滤纸过滤,取滤液,并静置于恒温培养箱中。
镜检及接种:发现在3’’、4’’的培养液中含大量草履虫,于是制作更多的
载玻片,将每滴能观察到草履虫的溶液,放入新配置的稻草浸出液
(记作A)中涮,这样可以有利于提纯草履虫。
另外,对3月9号、12号和15号的培养液镜检,还发现有不少其
他生物,如颤藻、尾草履虫等,其中颤藻居多。
3月19号接种:制作8个培养瓶,每瓶装入约100ml稻草培养液,分别接入4—5
滴A中草履虫上层培养液,把培养瓶编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3月22号镜检:取一滴A瓶草履虫上层培养液制作装片,发现草履虫数量增加,取
一滴编号为八的草履虫培养液发现有很多对草履虫在进行结合生
殖。
3月27号镜检:一号瓶,大草履虫多。
二号瓶,含大草履虫和颤藻。
三号瓶,大草
履虫和颤藻。
四号瓶,极少的草履虫,一滴内只含一只。
五号瓶,
小草履虫占多数。
六号瓶,大草履虫数量较多,其中可见个别草履
虫进行结合生殖。
七号瓶,总体数量较多,但小草履虫占多数。
八
号瓶,总体数量较多,但小草履虫占多数。
3月27号制作培养液:取稻草加入水煮沸(按1克稻草加100毫升水的比例),冷却后用
滤纸过滤,取滤液,分装并静置于恒温培养箱中。
3月30号接种:取草履虫较密集的一号培养瓶中的上层草履虫液,连同含草履虫
的载玻片一起放入新稻草浸出液的培养液中,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
养。
此后每天镜检,发现草履虫数量不断增加,并可见结合生殖现象。
制作装片并分别用碘液、
中性红溶液染色、镜检,碘液可杀死草履虫,分别对其拍照,碘液
效果较好。
4月6号制备盐溶液: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0.6%、0.7%、0.8%、
0.9%、1.0%
刺激实验:在载玻片两侧分别滴加一滴草履虫培养液、一滴清水,将其连通,在4倍显微镜下观察,在草履虫培养液一侧滴加一滴盐水(1.0%
浓度最佳),静置7分钟以后,发现,大量草履虫游到清水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