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内不同树种行道树及不同类型绿地遮光效应的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290.92 KB
- 文档页数:5
园林绿化景观之行道树优缺点分析随着城市楼房的增高,栽培高大的树木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使道路两旁形成浓荫葱郁的“绿岛”、“绿带”和“绿墙”。
据有关专家介绍,在一定体积的空间内,一棵树冠高大、枝叶浓密的树木在夏季里比光秃秃的空间可降低局部气温4~8℃、湿度则能增加50%,噪声减弱20%左右,而成排的树木效果更佳。
有净化空气、荫庇行人、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减轻噪音等功能。
对于形成“绿色隧道”的行道树,这些功效还会被大大地提高。
但树木的品种不同,栽培方式不科学,效果不好或者树木死亡率高。
我们就以下几种常见高大行道树的树种提出合理的建议。
杨树:美中不足飞花絮杨树是杨柳科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
杨树是世界上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树种。
杨树喜光,要求温带气候,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
对水分要求十分严格,因此其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均高于其他阔叶树。
杨树有它的缺点,春天的扬花满天飞,但也有它的优点,长得快,枝繁叶茂,秋天落叶最晚,是最好的行道树之一。
有一现象值得注意,杨树不宜成片栽培,成片树林中间的杨树大多长得不好或者死亡,据观察这种现象已在很多地方出现,而单行栽培和2~3行栽培生长的较好,一至几棵不规则栽培的杨树或单独生长效果最好,树木高大挺拔,枝繁叶茂,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详。
杨树飞絮问题:1、“抑花一号”药水根治飞絮问题,给杨树打针变性。
药物可通过直接注射入树体内部,随蒸腾作用扩散到树体各个部分。
当年3至5月底使用,可控制次年杨柳飞絮,成本较低,无药害。
此外,采用树干注射方法不产生环境污染。
2、停种雌性杨树,通过无性繁殖多植雄株,以减少飞絮的产生。
法国梧桐:蜚声世界的行道树法国梧桐又称悬铃木科,树高20~30m,树冠呈阔钟形,高大的法国梧桐尤为雄伟壮观。
法国梧桐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对城市环境适应性特别强,具有超强的吸收有害气体、抵抗烟尘、隔离噪音能力,耐干旱、生长迅速的特点。
它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
北京市23种行道树遮荫及UVB屏蔽效果研究作者:曹冰冰邱尔发陈明明来源:《中国城市林业》2016年第01期摘要:通过测量植物阴影与全光下的照度、温度、UVB辐射强度等值,对北京市道路23种绿化树种遮荫及UVB屏蔽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悬铃木、雪松、毛泡桐、国槐、栾树等树种综合遮荫效果较好;雪松、毛泡桐、悬铃木、栾树、国槐等树种UVB屏蔽效果较好。
关键词:道路绿化树种,遮荫效果,荫质,UVBDOI:10.3969/j.issn.1672—4925.2016.01.003城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在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
尤其在行道树的遮荫效果上,炎炎夏日,浓密的树荫不仅给人们带来清凉,还能帮人们阻挡光照、紫外线等对皮肤的灼伤。
不同树种遮荫效果并不相同,当前对不同树种问的定量比较研究相对较少,研究内容及研究对象均不全面。
论文通过选取目前北京市最常使用的23种行道树进行研究,比较其遮荫及UVB屏蔽效果的差异,试图为北京市行道树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区概况与试验材料试验地点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2.5℃,极端最低气温-21.7℃,最高气温为41.6℃。
年日照数2 662 h,无霜期211天。
海淀区道路用地总面积为2 694.49 hm2,道路长度为764.8 km,道路绿化覆盖面积为994.18 hm2,道路绿化长度为650.5 km,绿地率为34.65%,绿化覆盖率为36.90%,道路绿化情况较好。
根据北京市常用绿化树种,在北京市海淀区选取了国槐、毛白杨、垂柳等23种乔木树种作为研究对象,对行道树进行调查,每个树种选取生长正常的3株树木进行测定(表1)。
2研究方法2.1测定指标与时间试验采用TES-1332A照度计、NK5920便携式风速气象测定仪、UV-B单通道紫外辐照计同步测定植物树荫下(树荫中心)和全光下(树荫外缘3米处)的照度、温度和紫外线辐射强度,每个树种均测量3株,取平均值(结果见表2)。
大学校园不同绿地结构类型的小气候特征分析摘要:2008年11月29号至11月30号,我们对广西大学校园内不同绿地(纯草坪、密林型和疏林型绿地)进行实验观测,结果表明:(1)植被郁闭度越高对光照强度的削弱作用越显著。
(2)空气温度不具有独立密闭性,由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使空气温度趋于相等,小环境中的空气温度受大环境的影响,致使不同绿地结构类型对空气温度的影响不显著。
(3)植被对地面有保温作用,郁闭度越高的植被使地面温度的升温和降温都变得相对缓慢。
(4) 地面温度对空气相对湿度有负影响。
关键词:绿地结构类型光照强度空气温度地面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前言:大学校园是大学师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关系到大学师生的身体与身心健康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校园环境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怎样使大学校园成为适宜大学师生居住学习的优良场所成了老师、同学以及校领导共同关心的问题。
不同绿地结构类型对其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空气温度、地面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有何影响?不同绿地结构类型的小气候会有什么样的特征?1 研究区自然概况※序号1:乔木层主要树种名称:印度橡胶榕、银合欢、人面子、阴香、小叶榕、芒果、龙眼、构树、黄葛榕、芭蕉。
灌木层主要树种名称:红绒球、大花紫薇、柚子(苗)、梨(苗)、樟树(幼树)、台湾相思(幼树)、水茄草本层主要树种名称:马尼拉、美人蕉、龙舌兰序号2:乔木层主要树种名称:阴香、柔枝红千层、人面子、假槟榔灌木层主要树种名称:木瓜、九里香、阴香(苗)、龙眼(苗)草本层主要树种名称:虎尾兰、铁线蕨、鳞毛蕨、淡竹叶、荷花(水面)、笗叶序号3:草本层主要树种名称:马尼拉、黄茅草、马唐2 研究方法观测仪器照度计、通风干湿表、地面温度表观测方法照度计:整点观测时在观测点附近用照度计在2min内读取十组数据,做好记录。
通风干湿表:通风干湿表安置于距地面1.5m高处,观测前先用几滴水湿润湿球纱布,然后上发条通风,约2min后对通风干湿表进行读数,先读干球温度,再读湿球温度。
绿色校园——校园植物分类引言概述: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校园成为了当下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作为校园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校园植物的分类和种植对于创造绿色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植物分类的角度出发,探讨校园植物的分类方法以及其在绿色校园建设中的应用。
一、校园植物分类的方法1.1 按照生长习性分类校园植物可以根据其生长习性进行分类,分为喜阳植物、喜阴植物和耐阴植物。
喜阳植物适合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如草坪和露天花坛;喜阴植物则更适合在校园的阴暗角落生长,如树荫下和室内花坛;而耐阴植物则可以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下生长,如走廊和教室。
1.2 按照植物形态分类校园植物还可以按照其植物形态进行分类,分为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
乔木是指高大的树木,常见的有梧桐树和松树;灌木是指较矮小的树木,如玫瑰和杜鹃;草本植物则是指草地上的植物,如牵牛花和向日葵;藤本植物则是指攀援生长的植物,如常春藤和紫藤。
1.3 按照植物用途分类校园植物还可以按照其用途进行分类,分为欣赏植物、果树和草药植物。
欣赏植物是指校园中用于美化环境的植物,如牡丹和菊花;果树则是指可以结出果实的植物,如苹果树和梨树;草药植物则是指可以用于药用的植物,如薄荷和罗勒。
二、校园植物分类的应用2.1 美化校园环境校园植物的分类方法可以匡助校园规划者更好地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以美化校园环境。
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形态特点,可以合理安排植物的种植位置,使校园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2.2 提供生态环境校园植物的分类不仅可以美化校园环境,还能够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不同类型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释放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碳,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同时,植物的根系还可以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校园的生态系统。
2.3 教育意义校园植物的分类方法可以作为教育资源,用于生物学和植物学的教学。
通过学习不同植物的分类特点,学生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绿植遮光实验报告总结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绿植对遮光的效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通过实验的过程,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 绿植对遮光具有显著的效果。
实验中,将不同种类的绿植摆放在阳光直射的窗户前,并测量了窗户内部的光照强度。
结果显示,绿植能够有效地减少阳光的透过率,降低窗户内的光照强度。
这表明绿植可以作为一种简单、经济且环保的遮光方式。
2. 不同种类的绿植对遮光效果有一定差异。
实验中使用了多种绿植,包括大叶植物和小叶植物。
结果显示,大叶植物比小叶植物更适合作为遮光植物。
大叶植物的叶片较宽,叶面积更大,可以有效地阻挡阳光的透过。
而小叶植物的叶片较窄,叶面积较小,遮光效果较差。
3. 绿植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遮光效果也有所变化。
实验中通过改变窗户的朝向和角度,模拟了不同光照条件。
结果显示,朝向和角度对绿植的遮光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光照强度较强的朝向和角度下,绿植的遮光效果更为显著。
4. 绿植对室内舒适度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绿植不仅可以降低室内光照强度,还可以吸收室内有害物质,释放氧气,调节室内湿度等。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加入绿植的元素,可以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室内环境质量。
综上所述,绿植作为一种自然遮光的方式,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绿植对遮光的有效性,并深入
了解了不同种类的绿植及光照条件对遮光效果的影响。
这对于室内设计、建筑节能和环境改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龙岩学院校园行道树调查分析作者:吴秀曹梦春梁文全来源:《绿色科技》2018年第03期摘要:指出了高校校园内行道树是展现校园风貌的重要载体,构成了校园绿化景观的基本框架,有美化校园、净化空气、减少噪音、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调节校园内微气候等作用。
调查了龙岩学院东肖校区内主要道路及学生宿舍区道路行道树的应用现状。
结果表明:校园内常用行道树共有22种,隶属12科,15属;应用频率最高的5种乔木依次是羊蹄甲、杜英、大叶榕、樟树和乐昌含笑,它们的数量总和占总量的71.90%。
分析与评价了行道树的生长状况及行道树景观,并对高校行道树绿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校校园;行道树;调查分析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3-0022-021 引言高校校园内行道树是展现校园风貌的重要载体,它构成了校园绿化景观的基本框架,有美化校园,净化空气、减少噪音、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调节校园内微气候等作用。
校园内行道树的选择和配置对发挥校园环境的生态功能、提高环境品质、塑造人文环境、划分空间、营造景观等,起着重要的作用[1]。
2 学校背景龙岩学院坐落于著名革命老区——福建省龙岩市,是根植并成长于红土地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
龙岩市城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9.9℃,具有四季分明,温暖湿润的特点;冬季冷空气南下,常引起较严重的低温、霜冻灾害[2]。
学校绿地面积约18万m2,东肖校区共有树木约6000棵,其主要树种包括天竺桂、木棉、香樟、大叶榕、菩提、小叶榕、羊蹄甲、深山含笑、杜英等。
3 调查对象与方法2017年11月份,选取龙岩学院校园内主要道路、行政办公区、教学区和宿舍区道路作为调查对象,分别统计其所用的行道树种类、数量、生长状况、耐寒性、行道树配置进行调查与分析。
采用树种出现的次数比总数树种出现的总次数,从而得出该树种在调查到的总树种中的应用频率。
4 结果与分析4.1 校园行道树种类及生长状况及耐寒性分析4.1.1 种类分析校园行道树种类分析经调查统计校园内行道树种类有22种,隶属12科,15属。
热带地区校园行道树景观现状调查及优化建议热带地区的校园,常常因为气候的原因,拥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尤其是那些常年郁郁葱葱的行道树。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日益增长的学生人数,校园景观也需要不断进行优化和改善,以适应现代化的教育需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本文将对热带地区校园行道树景观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一、现状调查1. 行道树种类及分布我们需要了解热带地区校园行道树的种类及其分布情况。
通常,热带地区的树木种类较多,比如椰子树、棕榈树、银杏树等,这些树木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校园内的行道树一般分布在校园的主要通道和绿化带,为学生和教职工提供了阴凉和美丽的环境。
2. 树木健康状况我们需要关注行道树的健康状况。
热带地区的气候湿热,容易产生各种疾病和害虫,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健康。
树木的定期检查和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树木出现病变或虫害,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以免影响树木的生长和景观效果。
3. 行道树的美观性我们需要评估行道树的美观性。
树木的美观性不仅取决于其种类和健康状况,还与树木的修剪和整理有关。
一些树木可能因为长势过旺或分枝过密而显得凌乱,需要进行适当的修剪和整理,以维持树木的整体形态和美观性。
二、优化建议1. 种类选择与搭配针对热带地区校园行道树,我们建议可以根据气候条件和校园环境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行道树种类。
在主要通道可以选择高大的椰子树或棕榈树,而在绿化带可以选择银杏树等各具特色的树木,形成多样化的搭配,丰富校园的景观效果。
2. 定期维护和检查为了保证行道树的健康和美观性,需要建立定期的维护和检查制度。
校园管理部门可以定期对行道树进行修剪、浇水、施肥和除虫,及时发现并处理树木病变和虫害,以保持树木的健康状况和整体美观性。
3. 绿化带规划与设计对于校园的绿化带,我们建议可以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使之更加适合校园的功能需求和美化效果。
可以根据不同的区域和用途,选用不同种类的行道树,并搭配一些花草和地被植物,打造出更加丰富多彩和具有特色的绿化景观。
园林绿化景观之行道树优缺点分析随着城市楼房的增高,栽培高大的树木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使道路两旁形成浓荫葱郁的“绿岛”、“绿带”和“绿墙”。
据有关专家介绍,在一定体积的空间内,一棵树冠高大、枝叶浓密的树木在夏季里比光秃秃的空间可降低局部气温4~8℃、湿度则能增加50%,噪声减弱20%左右,而成排的树木效果更佳。
有净化空气、荫庇行人、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减轻噪音等功能。
对于形成“绿色隧道”的行道树,这些功效还会被大大地提高。
但树木的品种不同,栽培方式不科学,效果不好或者树木死亡率高。
我们就以下几种常见高大行道树的树种提出合理的建议。
杨树:美中不足飞花絮杨树是杨柳科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
杨树是世界上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树种。
杨树喜光,要求温带气候,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
对水分要求十分严格,因此其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均高于其他阔叶树。
杨树有它的缺点,春天的扬花满天飞,但也有它的优点,长得快,枝繁叶茂,秋天落叶最晚,是最好的行道树之一。
有一现象值得注意,杨树不宜成片栽培,成片树林中间的杨树大多长得不好或者死亡,据观察这种现象已在很多地方出现,而单行栽培和2~3行栽培生长的较好,一至几棵不规则栽培的杨树或单独生长效果最好,树木高大挺拔,枝繁叶茂,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详。
杨树飞絮问题:1、“抑花一号”药水根治飞絮问题,给杨树打针变性。
药物可通过直接注射入树体内部,随蒸腾作用扩散到树体各个部分。
当年3至5月底使用,可控制次年杨柳飞絮,成本较低,无药害。
此外,采用树干注射方法不产生环境污染。
2、停种雌性杨树,通过无性繁殖多植雄株,以减少飞絮的产生。
法国梧桐:蜚声世界的行道树法国梧桐又称悬铃木科,树高20~30m,树冠呈阔钟形,高大的法国梧桐尤为雄伟壮观。
法国梧桐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对城市环境适应性特别强,具有超强的吸收有害气体、抵抗烟尘、隔离噪音能力,耐干旱、生长迅速的特点。
它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
热带地区校园行道树景观现状调查及优化建议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绿化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作为城市中的绿色空间,校园的绿化对学生和教职工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热带地区的校园绿化更是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而行道树作为校园绿化的一部分,对于提升校园景观的美观性和环境的舒适性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热带地区校园行道树景观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热带地区校园绿化提供参考。
1. 校园行道树的种类热带地区的树种繁多,而校园行道树的种类也很多样化。
常见的校园行道树种包括木棉、凤凰木、榕树、椰子树等,这些树种在热带地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够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中生长茂盛。
调查发现,一些热带地区的校园行道树数量较少,行道两侧的绿化带面积不足,甚至存在着一些行道树被砍伐或者病虫害泛滥的情况。
行道树的布局不够合理,有些地方树木过于密集,有些地方树木过于稀疏,整体缺乏统一的规划。
校园行道树的管理情况直接影响着树木的生长状况和景观效果。
在一些学校,由于缺乏专业的园林管理人员和设备,树木的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开展,导致了行道树的生长不良,枝叶稀疏,影响了校园景观的美观性。
热带地区的校园行道树以其繁茂的树叶、高大的树干和盛开的花朵而闻名,一些校园的行道树能够在春夏季节呈现出绚丽多彩的景观效果,给校园增添了浓厚的生机和鲜艳的色彩。
1. 选择适宜的树种在校园绿化中选择适宜的树种是极为重要的。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具有适应性、造型美观且能够在热带地区生长良好的树种,如木棉、凤凰木等,以保证行道树的良好生长和景观效果。
2. 合理规划树木布局行道树的布局应该遵循自然原则,根据行道的长度和宽度选择合适的树木间距,以确保树木之间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生长。
应避免树木过于密集或者稀疏的情况,保持整体绿化布局的均衡和协调。
3. 加强行道树的管理与养护为了保证校园行道树的良好生长和景观效果,学校应该加强对行道树的管理与养护工作。
热带地区校园行道树景观现状调查及优化建议热带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在校园景观设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本次调查旨在了解热带地区校园行道树景观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一、现状调查:1. 树种种类和数量:调查发现,热带地区校园行道树种类繁多,包括椰子树、芒果树、柚子树等,但数量不足。
校园行道树在美化校园环境、净化空气、提供阴凉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要合理增加校园行道树的数量。
2. 树木保护:虽然树木的种类丰富,但是有一些树木因为环境污染、天气恶劣等原因导致生长状况不佳。
对于较老或病弱的树木,应该加强保护和养护工作,定期修剪枝叶、除虫,确保树木的健康生长。
3. 空间规划:校园行道树的设置应该考虑到树木的枝干和树冠的覆盖面积,合理安排行道和树木的距离,为行人提供舒适的行走空间。
树木的布局应该考虑到校园建筑的风格和特点,使整个校园的景观具有一致性。
二、优化建议:1. 增加树木的数量:合理增加校园行道树的数量,提高绿化覆盖率。
可以在校园内合适的位置种植更多的树木,并结合校园规划,采用多种树种搭配的方式,形成独特的绿色景观。
2. 引进混栽技术:可以引进混栽技术,将不同种类的树木种植在一起,形成错落有致、层次丰富的景观效果。
混栽可以增加绿化密度,提高生物多样性,同时也能够节约空间。
3. 增加树木的抗逆性:选择具有较好抗逆性的树木品种,增加树木的生存率和生长速度。
可以优先选择适应热带气候和病虫害抵抗力较强的树种,确保树木能够生长茁壮。
4. 引入花草植物:可以在校园行道树的周围种植一些花草植物,增加景观的色彩和变化。
花草植物可以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同时也能够吸引蜜蜂、蝴蝶等昆虫,促进生物多样性。
5. 定期养护和修剪:定期进行树木的养护工作,包括修剪树枝、除虫、浇水等。
养护工作能够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延长树木的寿命,同时也能够提高树木的美观度。
通过对热带地区校园行道树景观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优化建议,如增加树木的数量、引进混栽技术、增加树木的抗逆性、引入花草植物等。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8种植物群落的遮光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作者:秦仲李湛东来源:《绿色科技》2019年第14期摘要: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8种常见的园林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群落内部和对照点的光照强度,以及群落的叶面积指数、郁闭度、树高、枝下高和冠幅进行了观测。
结果表明:在08:00~18:00时段,8种植物群落均可发挥明显的遮光作用,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群落的遮光作用日变化趋势均呈单峰型分布,大多群落的遮光作用在11:00~14:00时达到峰值;此外,植物群落的树高、枝下高与遮光作用呈显著负相关,郁闭度与遮光作用呈显著正相关。
探明了城市公园中植物群落的光环境特性及其影响机制,旨在为科学构建园林植物群落和深入剖析植物群落温湿效应的影响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群落;光照强度;冠层结构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4-0001-041引言世界气象组织2019年3月28日发布的《2018年全球气候状况声明》显示,过去一年全球变暖仍在加速,为全球带来诸多经济社会方面的挑战。
在城市园林绿地中,植物群落冠层可以反射和吸收部分光照,减少地面接收的光照强度,同时通过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动将吸收的光照转化为化学能,进而降低空气温度、增加相对湿度。
因此,在城市公园绿地中,光照不仅是影响园林植物群落构建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更是影响园林植物群落温湿效应的主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众多学者针对植物群落内的光环境特征进行了探索。
林荫对比了不同结构类型绿地的遮光作用,在春、夏、秋三季,遮光作用从强到弱依次为乔一灌一草绿地、灌一草绿地、乔一草绿地。
申超等分析了福州市不同类型城市绿地的遮光效益,认为公园绿地的遮光效益远大于居住区、商业区等其他城市区域。
晏海等研究发现不同植物群落及对照点的光照强度日动态均呈单峰分布,与对照点相比,植物群落的日均遮光率为61.0%~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