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地区野外地质地貌实习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16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地处华北板块的南缘,是伏牛山系的一部分。
由于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丰富的地质遗迹,嵩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评选为世界地质公园。
本次实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入了解嵩山的地质特征,掌握地质观察、记录和描述的方法,提高野外实践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路线设计本次实习共安排了两条路线,分别为嵩山地质公园核心景区线路和周边矿区线路。
核心景区线路主要涵盖地层、岩浆岩、构造等地质现象,周边矿区线路则重点了解矿产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情况。
2. 实习地层观察在核心景区线路中,我们依次参观了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地层。
通过对不同地层的岩石、化石等特征的观察,同学们对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 实习岩浆岩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嵩山地区的岩浆岩,包括花岗岩、玄武岩等。
同学们通过观察岩浆岩的产状、岩相学特征等,掌握了岩浆岩的形成环境和分布规律。
4. 实习构造观察在构造观察方面,我们主要了解了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和少林运动等构造运动特征,以及褶皱、断层等构造现象。
通过实地观察,同学们对构造地质学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5. 实习矿产资源观察在周边矿区线路中,我们参观了煤矿、铁矿、铝土矿等矿产资源。
同学们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以及矿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1. 知识巩固与拓展通过实习,同学们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加深了对地层、岩浆岩、构造和矿产资源等地质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实习过程中涉及的许多新概念和新方法,如地质罗盘的使用、地形图的阅读等,为同学们今后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实习过程中,同学们学会了如何观察、记录和描述地质现象,提高了野外实践能力。
通过实地操作,同学们掌握了地质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地质罗盘、放大镜等,为今后从事地质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团队合作与交流实习过程中,同学们分组进行观察和调研,既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又促进了同学间的交流。
嵩山地区地貌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实习地点: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地区。
实习地区位于东经112°55′-113°09′,北纬34°19′-34°35′,主要在郑州市西南七十公里的登封市境内。
实习时间:2天,自2013年10月26日-10月27日。
实习路线:10月26日:雪沟村——迎仙阁——左庄东侧塄坎——耿庄427高地——颍河大桥——王堂水库——石淙河隧道——鸡山顶;路线沿嵩山南麓和九朵莲花山脚行进,之后由北向南穿过登封广谷,到达箕山山脉。
10月27日:纸坊水库——三官庙486高地——陈庄——水峪村——九龙潭风景区;路线沿嵩山北麓石淙河上游河段溯源而上,直至石淙河源。
实习路线图见附图。
二、嵩山地区地质地貌简介嵩山地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北地台南部边缘的一部分。
本区最古老的基底岩层形成时间在25.8亿年前,当时本区被大海覆盖在经过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以及第四纪新构造运动等地质构造运动,历经多次海陆变迁,在沉积作用和强烈的风化剥蚀作用下,形成了本区现有的地质地貌情形。
嵩山地区属于豫西复杂构造山地区,山脉近东西走向,是秦岭山脉的东端,属于外方山和熊耳山的东延部分。
北部是嵩山山脉,整体山势呈南陡北缓的单面山形态或单斜山岭,主要由五指岭、嵩山、玉寨山等组成。
最高峰玉寨山,海拔1512米,最低处海拔220米,全区平均海拔400米左右。
南部是箕山山脉,由伏牛山、箕山组成,是典型的发育中期的普通褶皱山地。
中间是登封广谷,东西方向延伸,底部中间微微凸起,水系由此东西分开,成为黄河与淮河流域在本区的分水岭。
实习区的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和盆地等,唯独缺少平原,这是因为全区近期处于整体抬升,使平坦的地表受到破坏所致。
山地按照高程山形可分为海拔900米以上的中山和海拔在200—900米的低山,也可按构造特征分为褶皱山和单斜山。
本区的丘陵系流水侵蚀丘陵,分为山前侵蚀丘陵长岗状丘陵和花岗岩岗丘。
地质地貌学实习报告——嵩山一、实习背景及目的嵩山位于河南省中部,郑州市西南部,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地质、地貌、生态、文化资源。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嵩山的地质地貌特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我们的地质地貌学素养。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前,我们学习了地质地貌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地层、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构造等地质现象。
同时,我们还准备了实习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地质锤、放大镜、样本袋等。
2. 实习过程(1)地层考察在嵩山地区,我们发现了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变质岩和沉积岩地层序列。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不同地层的岩石特征、接触关系和层理结构。
(2)岩浆岩考察在嵩山地区,我们发现了岩浆岩的多种类型,如侵入岩、喷出岩等。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岩浆岩的产状、岩相学特征和构造特点。
(3)构造考察在嵩山地区,我们观察到了多种构造地形,如断层、褶皱、层理、波痕等。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不同构造地形的形成机制和特征。
(4)地貌考察在嵩山地区,我们观察到了多种地貌类型,如峡谷、峰林、石林、喀斯特地貌等。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不同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1. 实习使我们丰富了地质地貌学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了对地质地貌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实习使我们认识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嵩山的地质地貌景观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我们更加热爱自然、珍惜资源。
3. 实习使我们了解了嵩山的历史与文化。
嵩山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嵩阳书院、少林寺等,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些古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4. 实习使我们认识到地质地貌学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嵩山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工作,认识到地质地貌学在这些问题中的关键作用。
一、实习概况本次实习于2023年10月15日至20日进行,实习地点为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地区。
实习团队由来自不同院校的20名学生组成,指导老师为地理科学专业教授张教授。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对嵩山地质地貌的实地考察,加深对地质地貌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实践能力。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嵩山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基本地质知识;2. 观察嵩山地区典型的地质地貌现象,如构造地貌、流水地貌、黄土地貌和喀斯特地貌;3. 掌握野外地质调查的方法和技巧;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实习路线:本次实习共分为五个小组,分别对嵩山地区的主要地质地貌进行了实地考察。
路线包括:嵩山主峰、少林寺、中岳庙、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等。
2. 实习内容:(1)嵩山主峰:考察嵩山主峰的构造地貌,了解嵩山地区的地层、岩性及地质演化历史。
(2)少林寺:考察少林寺附近的构造地貌、黄土地貌,了解嵩山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中岳庙:考察中岳庙附近的喀斯特地貌,了解嵩山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及分布规律。
(4)嵩山世界地质公园:考察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内的构造地貌、流水地貌,了解嵩山地区的地质景观多样性。
(5)实习报告撰写:根据实习过程中观察到的地质现象,结合所学理论知识,撰写实习报告。
四、实习成果1. 实习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认真观察,积极提问,对嵩山地区的地质地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们掌握了野外地质调查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了野外实践能力。
3. 实习报告撰写过程中,学生们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观察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4. 实习过程中,学生们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沟通协调能力。
五、实习体会1. 地质地貌实习是地理科学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习,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2. 野外地质调查需要耐心、细心和严谨的态度,通过实习,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
3. 地质地貌实习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嵩山地区的地质地貌,还让他们领略了嵩山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了他们对自然和历史的热爱。
嵩山野外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任务本次野外地质实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入理解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提高野外实地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习任务包括识别不同地层、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了解嵩山的构造特征,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以及学习地质现象的记录和描述技巧。
二、实习地点与时间实习地点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的嵩山地区,世界地质公园嵩山拥有丰富多样的地质景观和完整的地层序列,是进行地质实习的理想之地。
实习时间安排为两周,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深入观察和研究嵩山的地质特征。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在实习的第一天,我们首先在登封市内进行集中学习,了解嵩山的地质背景和地层序列。
通过实地观察和指导老师的讲解,我们逐渐熟悉了不同地层的岩石特征和沉积环境。
接下来,我们开始了野外实习。
实习路线涵盖了嵩山的多个地质景观,包括断层、岩层、背斜和向斜等地质现象。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逐一学习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如何准确地测量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我们还学会了如何记录和描述地质现象,包括岩层的颜色、质感和层理结构等。
在实习的第三天,我们重点观察了嵩山的岩浆岩。
我们参观了多个岩浆岩地貌景观,通过观察岩石的形态和构造,了解了岩浆岩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根据岩石的成分和结构进行分类和命名。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转向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学习。
我们在实习现场观察了不同类型的沉积岩,如砂岩、页岩和石灰岩等,并了解了它们的沉积环境和形成过程。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变质岩的特征,包括片麻岩、片岩和大理石等。
在实习的最后几天,我们重点学习了嵩山的构造特征。
我们观察了多个断层和褶皱,通过测量和观察,了解了断层的走向和倾角,以及褶皱的形成机制。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根据地质现象判断地层的倾向和倾角。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野外地质实习,我对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嵩山的实地观察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地质罗盘,如何记录和描述地质现象,并掌握了不同类型岩石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嵩山地区地质野外实习报告院(系): 环境与地理科学系专业年级: 08级地理科学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09年6月7 日引言------------------------------------------------1 一,地理与经济概况--------------------------------2 (1)地势----------------------------------------2 (2)水系----------------------------------------3 (3)气温----------------------------------------3 (4)经济情况------------------------------------3 (5)矿产----------------------------------------4 (6)交通----------------------------------------5 二,区域地层与岩性--------------------------------5 三,构造------------------------------------------14 四,岩浆活动--------------------------------------21 五地质发展史------------------------------------24 六,感言------------------------------------------28“恒山如行,华山如立,泰山如坐,恒山如飞,嵩山如卧”,这是古人对中华名山-五岳的真切描述,我对五岳也是神往已久,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亲身去体会它们的妙处,今年学校为了加强同学们对《地质学基础》的更深一步的理解,同时也希望同学能够亲身接触大自然,激发同学们对地理的热情和拓展同学们的眼界,特意组织了一次嵩山的地质实习。
一、前言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是我国五岳之一的中岳。
嵩山不仅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而且地质构造复杂,地层丰富,是进行野外地质实习的理想场所。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地质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嵩山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和岩性特征。
2. 掌握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包括地质罗盘的使用、地形图的判读、岩石的识别等。
3. 认识各类地质现象,如断层、背斜、向斜、岩浆侵入、沉积岩等。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实习地点与时间实习地点: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实习时间:2023年10月2. 实习路线(1)太室山景区:从嵩山南门进入,沿途考察太室山断层、太室山背斜、太室山岩浆侵入等地质现象。
(2)少林寺景区:参观少林寺,了解其历史背景和建筑风格,同时考察少林寺附近的地质构造和地层。
(3)嵩山北麓:考察嵩山北麓的煤矿资源,了解煤矿的形成和开采过程。
3. 实习过程(1)实地考察: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分组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地质现象,记录相关信息。
(2)地质罗盘使用:学习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3)地形图判读:学习地形图的判读方法,了解地形地貌特征。
(4)岩石识别:学习识别各类岩石,如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等。
(5)讨论与交流: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积极讨论,交流心得体会。
四、实习成果通过本次实习,同学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加深了对地质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如地层、岩性、构造等。
2. 掌握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提高了野外实践能力。
3. 认识了嵩山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和岩性特征。
4.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五、实习总结本次嵩山野外地质实习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同学们在实习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团队精神。
以下是本次实习的几点体会:1. 野外地质实习是学习地质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实地考察,可以加深对地质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嵩山地区野外地质地貌实习告姓名:班级:地理科学11级3班学号:学院:环境科学与旅游学院导师:江富建蒋国富岳紫龙罗勇日期:2012年 5 月10 日目录目录 (1)引言 (3)第一章 (3)第一节实习目的 (3)第一节嵩山历史文化 (3)第二节嵩山地质公园 (6)第三节实习的路线 (7)第二章嵩山地区的地理概括 (9)第一节位置与交通 (9)第二节地形 (9)第三节气候 (10)第四节水文 (10)第三章嵩山地区地质特征 (11)第一节区域地质背景 (11)第二节地层 (11)第三节岩石 (13)第四节构造 (16)第五节矿产 (18)第六节地史 (18)第四章嵩山地区典型地貌 (19)第一节构造地貌 (19)第二节流水地貌 (20)第三节黄土地貌 (22)第五章小结 (23)引言2012年四月二十二日,在院长蒋国富、辅导员张维杰、地质老师罗勇以及岳紫龙老师的带领下环旅学院11级地科专业和地信专业的学生来到了世界地质公园——嵩山的脚下。
古诗有云“嵩山高万尺”。
从这句古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嵩山的巍峨。
此次实习共历时五天,在此期间,我们真实地感受了嵩山的伟岸,感觉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从实践中学到了很多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其中的少林寺和峻极峰彻底征服了我们的眼球。
第一章第一节实习目的1 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巩固课本知识。
2 了解罗盘的使用等,锻炼实际操作能力,以及野外实习的能力。
3 培养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4 增强地理知识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节嵩山历史文化众所周知,嵩山是三教的策源地,对三教的形成和传播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嵩山是三教合一体现最为完美的地方。
在嵩山的三教圣地中,以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在我国儒学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嵩山大法王寺建于东汉时期,是中国佛教寺院的发祥地之一,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的禅宗祖庭,佛教文化独领风骚;中岳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道教庙宇之一,踞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一、实习背景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部,是五岳中的中岳,具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为了更好地了解嵩山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和生态环境,我们一行人于2023年9月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嵩山地理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嵩山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和地质现象;2. 培养野外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判断能力;3. 体验野外工作环境,增强团队协作意识;4. 了解嵩山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
三、实习内容1. 实习路线实习路线主要包括嵩山地质公园、少林寺、中岳庙、嵩山少林武术学院等地。
沿途,我们参观了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嵩山少林武术学院、嵩山少林寺等景点。
2. 实习内容(1)地层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观察了嵩山地区的新太古界、古元古界、中-新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地层。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不同地层的特点和地质年代。
(2)地质构造观察实习过程中,我们观察了嵩山地区的褶皱、断层、层理、波痕等地质构造现象。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3)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观察实习过程中,我们观察了嵩山地区的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不同岩石类型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4)生态环境观察实习过程中,我们观察了嵩山地区的植被、土壤、水文等生态环境。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嵩山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5)人文景观观察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少林寺、中岳庙等人文景观。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嵩山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人文价值。
四、实习成果1. 通过实习,我们对嵩山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地质现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2. 培养了野外实际操作技能,提高了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判断能力;3. 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了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4. 对嵩山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五、实习总结本次嵩山地理实习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通过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地质知识,还提高了野外实际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一、实习概述实习时间:2023年10月15日至10月18日实习地点: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实习单位:河南城建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实习人员:[班级] [姓名] 等[人数]指导教师:[教师姓名]实习目的:1. 了解嵩山地质构造和地层特征。
2. 学习地质调查和采样方法。
3. 培养野外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深入理解地质学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
二、实习内容1. 嵩山概况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素有“中原嵩岳”之称。
嵩山地质公园分为太室山和少室山两部分,共有72峰。
嵩山地质构造复杂,地层丰富,是进行地质实习的理想场所。
2. 实习线路本次实习线路主要包括以下地点:- 嵩山地质博物馆- 三皇庙- 嵩阳书院- 少林寺- 大白板- 背斜峰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对嵩山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1)地层嵩山地层主要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
其中,太古宙地层以片麻岩为主,元古宙地层以大理岩、石英岩为主,古生代地层以灰岩、砂岩为主,中生代地层以火山岩为主,新生代地层以沉积岩为主。
(2)岩浆岩嵩山岩浆岩主要为花岗岩和闪长岩。
花岗岩主要分布在嵩山南麓,闪长岩主要分布在嵩山北麓。
(3)变质岩嵩山变质岩主要为片麻岩、大理岩和石英岩。
片麻岩主要分布在嵩山中部,大理岩和石英岩主要分布在嵩山南部。
(4)沉积岩嵩山沉积岩主要为砂岩、页岩和砾岩。
砂岩主要分布在嵩山南部,页岩和砾岩主要分布在嵩山北部。
4. 实验内容(1)岩石鉴定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对采集到的岩石样品进行了鉴定,包括岩性、成分、结构、构造等方面的分析。
(2)地层对比通过对嵩山地层的调查和采样,我们对嵩山地层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解了嵩山地层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3)地质构造分析通过对嵩山地质构造的调查和分析,我们了解了嵩山地质构造的成因和发展过程。
三、实习成果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嵩山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嵩山地区野外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姓名:黄晨璐班级:地理信息系统11级4班学号:11009210028学院:环境科学与旅游学院导师:江富建蒋国富罗勇岳紫龙日期:2012年5月10日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一节实习目的 (1)第二节嵩山历史文化 (1)第三节嵩山世界地质公园 (2)第四节实习路线 (3)第二章嵩山地区地理概况 (4)第一节位置和交通 (4)第二节地形 (5)第三节气候 (5)第四节水文 (6)第三章嵩山地区地质特征 (6)第一节区域地质背景 (6)第三节岩石 (7)第四节构造 (10)第五节矿产 (14)第六节地史 (15)第四章嵩山地区典型地貌 (16)第一节构造地貌 (16)第二节流水地貌 (17)第三节黄土地貌 (19)第五章总结 (20)第一章前言第一节实习目的掌握常规的野外教学环节及地质调查和研究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矿物、岩石,学会绘制信手地质剖面图、地质现象示意平面图、剖面图,掌握地址观察点的记录和描述方法以及每天的地址路线小结,培养良好的野外工作素质,增强身体,磨练意志。
第二节嵩山历史文化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中的中岳。
1982年,嵩山以河南嵩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2004年2月1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评选为“世界地质公园”。
2007年5月8日,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总面积450平方公里,东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北临黄河,南靠颍水。
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最高峰(峻极峰)1491.7米。
东西绵延约60余千米。
古名为外方、嵩高、崇高。
五代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
少林寺,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嵩山,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由于其坐落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
嵩山地区野外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嵩山地区野外地质地貌实习报告目录第一章引言第一节实习目的——————————3 第二节实习意义——————————4 第三节选取嵩山作为实习地点的原因—4 第四节嵩山地区的历史文化—————4 第五节实习路线及内容———————5第二章嵩山地区的地理概况第一节自然地理——————————6 第二节人文地理——————————6第三章嵩山地区地质特征第一节区域地质背景————————7 第二节地层————————————7 第三节构造————————————8 第四节岩石————————————11 第五节矿产资源——————————16 第六节地质发展历史————————17第四章嵩山地区的典型地貌第一节构造地貌——————————19 第二节流水地貌——————————20 第三节黄土地貌——————————22 第五章总结—————————23第一章引言地理科学专业开设两门必修课《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源自自然,与自然联系紧密,而作为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理所应当回归自然,以此加深对该课程的了解,对该专业的认识。
为了让我们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们在学院的安排下,由老师带队深入自然,来到世界地质公园——嵩山进行为期一周的实习。
本次实习时上大学以来的第一次实习,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加固和加深课堂多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出用地质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和观察能力,在实习中,观察分析褶皱、断裂特征,学会了辨认分析河流地质作用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地质的地位以及与自然地理和现实紧密结合的治学思想。
而对于个人成长来说,这无疑是一次特有的历练。
不仅是学识上的锻炼,更是对个人自我素质的锻炼。
在这次实习过程中不仅加深了我对地质和自然地理的认识,更是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
与此同时这次实习已经成为大学生活美好的记忆,更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第一节实习目的1.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将其与实践相结合,使课本上的知识活学活用。
嵩山地区野外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嵩山地区野外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姓名:班级: 地理科学11级3班学号: 110091100学院: 环境科学与旅游学院导师:日期: 2012年 5 月 6 日目录第一章前言 ..................................................................... . (1)第一节实习目的...................................................................... (1)第二节嵩山历史文化 ..................................................................... .. (1)第三节嵩山世界地质公园 ..................................................................... (3)第四节实习路线...................................................................... ........................ 5 第二章嵩山地区地理概况 ....................................................................7第一节位置和交通 ..................................................................... (7)第二节地形 ..................................................................... .. (9)第三节气候 ..................................................................... .. (9)第四节水文 ..................................................................... .............................. 10 第三章嵩山地区地质特征 (10)第一节区域地质背景 ..................................................................... (10)第二节地层 ..................................................................... . (11)第三节岩石 ..................................................................... (15)第四节构造 ..................................................................... (19)第五节矿产 ..................................................................... .. (22)第六节地史 ..................................................................... .............................. 22 第四章嵩山地区典型地貌 (23)第一节构造地貌...................................................................... . (23)第二节流水地貌...................................................................... . (26)第三节黄土地貌............................................................................................ 26 第五章总结 ..................................................................... .................... 27 参考文献 ..................................................................... .. (28)i第一章前言第一节实习目的运用地质理论,认识地质现象,认识典型地貌,锻炼野外工作能力。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 嵩山地质概况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中岳嵩山南麓。
市境东西长56千米,南北宽35.5 千米,总面积1220平方千米。
207国道与217、316省道贯通全境,郑少洛、禹 登高速公路纵横交错,登封铁路与京广、陇海、焦枝铁路干线相连,形成了四通 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 模范县(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县域旅游品 牌百强县(市)”。
登封已成为中州大地上一座人居环境优美、生态景致怡人的现地理概况: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登封市, 总面积450平方公里,东 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北临黄河,南靠颍水。
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最 高峰(峻极峰)代旅游名城対丘Isfisn 厝阳市fiPEflM 二 ■山县 mu幵封市: =y.7吉利蛋孟帽市 --ffW 1 xa%畑 、亠 一證济_国_ 郑州市~OI *榨武旷 _>v 博禮县IF 鱼县/ I # 平鸣山醵鼻图1 —1491.7米。
东西绵延约60余千米。
古名为外方、嵩高、崇高。
五代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
这里山峦起伏,峻峰奇异。
历史上根据山峰坐落方位,形状外貌和名人遗迹等,分成太阳、少阳、明月、玉柱、万岁、凤凰、悬练、卧龙、玉镜、青童、黄盖、狮子、鸡鸣、松涛、石幔、太白、罗汉、白鹿等72峰。
嵩山顶又名峻极峰,是嵩山的最咼峰,古有“峻极于天”之说。
嵩山属伏牛山系,是中国五岳之一,通称为中岳。
它东西横卧,雄峙中原,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环山地跨新密、登圭寸、巩义、偃师、伊川等市县嵩山先后经历了“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等几次大的地壳运动,逐渐形成了山脉。
嵩山古老的岩石系形成于23亿年前,此前,嵩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据中外地质学家考察,嵩山岩石发育完整,在地球发展历史上,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代,习称为“五世同堂”。
嵩山地区野外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嵩山地区野外地质地貌实习报告目录第一章引言第一节实习目的——————————3 第二节实习意义——————————4 第三节选取嵩山作为实习地点的原因—4 第四节嵩山地区的历史文化—————4 第五节实习路线及内容———————5第二章嵩山地区的地理概况第一节自然地理——————————6 第二节人文地理——————————6第三章嵩山地区地质特征第一节区域地质背景————————7 第二节地层————————————7 第三节构造————————————8 第四节岩石————————————11 第五节矿产资源——————————16 第六节地质发展历史————————17第四章嵩山地区的典型地貌第一节构造地貌——————————19 第二节流水地貌——————————20 第三节黄土地貌——————————22 第五章总结—————————23第一章引言地理科学专业开设两门必修课《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源自自然,与自然联系紧密,而作为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理所应当回归自然,以此加深对该课程的了解,对该专业的认识。
为了让我们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们在学院的安排下,由老师带队深入自然,来到世界地质公园——嵩山进行为期一周的实习。
本次实习时上大学以来的第一次实习,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加固和加深课堂多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出用地质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和观察能力,在实习中,观察分析褶皱、断裂特征,学会了辨认分析河流地质作用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地质的地位以及与自然地理和现实紧密结合的治学思想。
而对于个人成长来说,这无疑是一次特有的历练。
不仅是学识上的锻炼,更是对个人自我素质的锻炼。
在这次实习过程中不仅加深了我对地质和自然地理的认识,更是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
与此同时这次实习已经成为大学生活美好的记忆,更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第一节实习目的1.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将其与实践相结合,使课本上的知识活学活用。
一、实习概述实习时间:2023年10月1日至10月5日实习地点: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地区实习目的:1. 熟悉嵩山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地质环境。
2. 学习野外地质调查的方法与技能。
3. 提高对工程地质问题的认识与解决能力。
实习内容:1. 地质构造调查2. 地层岩性观察3. 地质灾害调查4. 工程地质分析二、实习过程1. 地质构造调查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对嵩山地区的地质构造进行了调查。
通过实地观察和资料查阅,我们了解到嵩山地区位于华北板块的南缘,地质构造复杂,主要构造形式为背斜、向斜和断层。
(1)背斜:嵩山地区的背斜构造主要分布在太室山、少室山一带,形成于太古代。
背斜核部为太古宙变质岩,翼部为元古宙沉积岩和古生界碳酸盐岩。
(2)向斜:嵩山地区的向斜构造主要分布在嵩山山脉中段,形成于元古代。
向斜核部为元古宙沉积岩,翼部为古生界碳酸盐岩。
(3)断层:嵩山地区的断层构造主要分布在嵩山山脉两侧,形成于中生代。
断层性质多样,有正断层、逆断层和走滑断层。
2. 地层岩性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对嵩山地区的地层岩性进行了详细观察。
主要地层如下:(1)太古宙变质岩:主要分布在嵩山山脉核部,岩石类型有片麻岩、大理岩等。
(2)元古宙沉积岩:主要分布在嵩山山脉中段,岩石类型有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3)古生界碳酸盐岩:主要分布在嵩山山脉两侧,岩石类型有石灰岩、白云岩等。
3. 地质灾害调查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对嵩山地区的地质灾害进行了调查。
主要灾害类型有:(1)滑坡:嵩山地区滑坡主要分布在嵩山山脉两侧,多由岩质边坡失稳引起。
(2)泥石流:嵩山地区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嵩山山脉中段,多由强降雨引发。
(3)地面沉降:嵩山地区地面沉降主要分布在煤矿开采区,多由地下水开采引起。
4. 工程地质分析通过对嵩山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和地质灾害的调查,我们对嵩山地区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
主要问题如下:(1)岩质边坡稳定性:嵩山地区岩质边坡稳定性较差,易发生滑坡、崩塌等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