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1)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小孔成像演示装置仪

卢龙县燕河营镇燕窝庄小学秦香云

一.实验设计意图

1.《小孔成像》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光的传播》中的教学活动。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原理;2、探究小孔成像的规律

二、实验材料:

蜡烛、磨砂玻璃、白色屏板

2、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原型

教材中原有的实验是:在三张长方形卡纸的同一位置打一个大小约为一枚硬币的小孔,然后把这三张卡纸分别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上,每张卡纸之间间隔15 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 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学生就可以在纸屏上观察到光斑。这时,如果将第二或第三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5 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的小孔,学生就不能在纸屏上观察到光斑。实验旨在让学生明白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线。

实验的不足之处

A. 不直观。白天光线强烈,学生不能直观地看到光的传播路线。

B. 难操作。实验道具难做精确,三孔难以对齐。

C. 不全面。该实验只证明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没有证明其在液体、固体俩种物质形态中的传播路径。

D. 实验器材比较常见,学生对这些天天见到的物体提不起兴趣,不能激发探究热情。

二、实验原型的不足之处

1、白天上课时,一般阳光比较强烈,不易观察到烛焰的像;

2、由于空罐前后距离较短,很难观察到烛焰的各种成像情况;

2.一次性吸管学生反复吹,不够卫生,用后丢弃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3.学生气息不足,很难将水顺利吹出来,现象不明显。

4.如果杯子接触水面时没有垂直,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5.三年级的学生在操作时很容易把纸团掉入水中,浪费纸

张,不利于环保。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金点子案例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方案——大气压的存在

昌邑市育秀学校王鲁英指导教师:王鲁英

一、实验名称:小孔成像二、实验目的:小孔成像的特点

三、实验所需器材:八宝粥空瓶一只、薄膜、纸杯四、实验装置及说明:

五、实验操作步骤:

1.将八宝粥空瓶有口的一端割掉,扎上薄膜;将纸杯去底,套在有薄膜的一端;八宝粥空瓶的另一端扎上小孔;

2.点燃蜡烛,将有空的一端对准烛焰,调节距离,直到在薄膜上看到烛焰的像;

3.调节孔与烛焰的位置,再观察像的变化。

六、实验创新点及其意义:小孔成像的实验在课本上是学生的动手实验,但总是薄膜上的像在教室展示时,非常不清晰,我发现用套上纸杯却非常清晰,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

四.创新实验所需器材

玻璃水槽、去底矿泉水瓶(底部缠铁丝)和完整矿泉水

瓶各一个。玻璃管、橡胶管、带孔橡胶塞、乒乓球、注射器(或

打气筒)、红墨水等。

五、实验过程

(一)自制小喷泉

1.连接装置。

2.推动活塞,观察现象。

(二)有魔法的空瓶

1.往装有水的水槽里放入乒乓球,让学生猜一猜“用去底的

矿泉水瓶对准水中的乒乓球,竖直用力向下压,乒乓球会在水的

什么位置?”学生可能会得出三种答案:水面上、水中、水底。此环节是为了了解学生以往的知识储备,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找出答案。设疑“怎样才能让乒乓球浮到水面上来呢?”说着,慢慢拧开瓶盖。让学生思考原因。感受瓶中空气的存在。再次设疑“怎样让乒乓球反复听我们的话,让它到哪里,它就到哪里呢?”

2.连接装置。

3.推动活塞,观察现象。

六、实验效果及自我评价

(一)变零散的个体为整体,增强了连贯性

我将课本上设计的几个小实验加以改进,从开课设疑到最后整体感知,用的是同一装置,更有连续性。

(二)变抽象为形象,增加了实验的可信度

通过我的改进,学生能借助“有魔法的空瓶”这个游戏,清晰的看到乒乓球的变化,实验现象形象、直观。

(三)变厌学为乐学,增强趣味性

改进后的实验,变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为看的见摸得着,这样的实验学生越“玩”越爱“玩”,在玩中学到了知识。

(四)变浪费为环保,提高实验器材利用率

实验用可以重复使用的乒乓球代替纸团,节约纸张保护森林,实验无污染,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科学理念,同时提高了实验器材的利用率。

这节课是在教学反思中逐步成型的,对教法和实验方法进行了创新,围绕课题《认识空气》,改进实验器材,其目的就是要达到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可以大胆的发挥想象)思考: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乒乓球“听”我们的话?)。刚刚接触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的我,要学习的内容还很多,向他人学习是我参加这次大赛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