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135.00 KB
- 文档页数:9
高新技术产业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常态下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瓶颈,过去那些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如劳动成本低、依靠出口的经济增长率高等,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一方面国际市场骤然收缩,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落后,传统产业生存压力加大,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因素,既是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又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
当前,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因而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举。
当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成为实践探索的主要方向。
“科技进步尤其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通过产业技术和市场需求变化不仅使第一产业发生革命性变革,使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可能,而且使第二产业本身发生结构性变化。
”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
实施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战略,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竞争力,“高技术产业向主导产业部门的演变促使主导产业出现更替现象,推动产业结构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换。
”以高新技术产业引领产业结构转型是支撑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永久动力所在。
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手段高新技术产业是由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等所形成的企业群或企业集团的总称,它把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建立在坚实的高新技术基础之上的产业,是知识密集型、R&D投入高、附加值高、增长速度快、技术进步快的先导型产业。
按照国际通行惯例,判定高新技术产业的标准有两个:一是研究与开发强度,即研究与开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所占比重;二是研发人员占总员工人数的比重。
OECD在20世纪80年代将R&D经费占总产值的4%作为划分高新技术产业的的标准,90年代后这一标准提高到8%。
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对广东就业的影响分析广东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其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对广东就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壮大,广东正经历着从传统制造业发达地区向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转型升级的阶段。
下面将对广东就业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对广东就业带来了积极影响。
随着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广东正不断吸纳更多的高技能、高薪酬员工。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于各类高端人才和技术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这就为广东的高学历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与此同时,因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其研发和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支持,所以广东的非技术劳动力也能够在新兴产业中找到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在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中,广东的传统产业也在不断优化和提升,给广东就业市场带来了新的需求。
虽然传统制造业的份额在不断减少,但对于其中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分支产业,广东仍然保持了较高的竞争力。
此外,传统产业的优化也带动了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如物流、金融、法律等,这些行业的发展也为广东就业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再者,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对广东就业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一些传统产业的需求减少,可能导致部分劳动力需求下降,进而带来失业风险。
同时,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大量的技术和资金投入,这对于一些小微企业来说可能构成较大的压力,一些企业可能在转型过程中难以适应并最终退出市场,给就业市场带来一定冲击。
综上所述,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对广东就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虽然对传统产业和部分劳动力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相对应的,新的高技术产业的兴起为广东就业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此外,传统产业的优化和提升也为广东就业市场提供了新的需求和机会。
因此,广东应积极引导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同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以确保就业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深圳特区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钟无涯;颜玮【摘要】通过对深圳市1979—2009年的经济统计数据进行回归与图表分析,描述深圳市的产业结构状况及其形成过程,指出了深圳开Z30年来虽经济成就斐然,但产业结构相比20世纪90年代仍无实质改变。
文章依据分析思路认为深圳尤应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转换、升级,提升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形成更高效率经济增长方式并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实现经济体的现代化转型。
%Based onthe economic data of Shenzhen from 1980 to 2009, this paper describesthe status and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oints out that Shenzhen should focus on the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secondary and the tertiary industries, especially on improving the ratio of production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to the city' s GDP, which would guarantee a more efficient economic-growth mode in the next period.【期刊名称】《城市观察》【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9页(P94-102)【关键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深圳【作者】钟无涯;颜玮【作者单位】深圳大学;闽江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9.27;F121.3一、引言产业结构概念的提出及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和表现于工业化早期就被经济学家们察觉并重视。
Petty、Clarke和Kuznets等通过比较早期工业国家的经济数据,指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并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增长过程比较中一个标志性区别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
深圳市产业大数据分析报告深圳自20世纪80年代建市以来,由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其产业结构从“三来一补”加工业为主发展到高新技术制造产业初具雏形,再升级至四大支柱产业和区域整体性创新阶段,期间呈现了的产业结构革命性变革和跨越性升级调整。
20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在加工业基础上发生了第二次产业结构变革,深圳市政府提出了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将产业转型为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深圳产业的主导方向。
深圳政府在南山建立了高科技园区,希望通过政府的政策导向形成高新技术企业积聚效应。
在经历了1997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深圳政府根据深圳产业发展和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在21世纪初提出具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即重点发展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和文化产业) ,并首次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并开始调整区域产业的整体结构以适应科技时代的发展。
2006年,深圳再次提出要以技术创新战略引领深圳产业发展,把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深圳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导战略。
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深圳三次产业调整的脉络,即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快速增长并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第三产业高速发展。
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快速转型。
传统的深圳市产业结构分析,主要着眼于社会经济产出等统计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或数值变化等方法,研究产业构成比例以及产业变动情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管理和分析城市的过程中,要实现智慧化的城市运行、管理和决策,必须要通过以大数据,尤其是地理大数据为支撑的应用分析,挖掘城市人口、经济、货物以及信息分布和流通模式。
根据具体需求建立相应的时空模型,回答“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对象、要做什么”这样的基础问题,从而破解当前城市管理存在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困境,实现有预判、有手段、有前瞻的城市管理目标。
1、产业时空格局分析在传统的基于数量统计数据的产业结构分析基础之上,本研究主要对深圳市的各类产业进行时空格局分析。
宏观经济管理学结业论文深圳市产业机构及现状分析赵家未20130889 工商管理类4班深圳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现状分析赵家未20130889 本人三年的高中生涯在深圳度过,所以深圳也算的上我第二个老家,下面便对深圳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现状问题进行分析一;深圳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成因改革开放之初深圳还是一个边陲小镇,利用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和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借助香港制造业大规模北移的产业转移契机,深圳也是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迅速的壮大起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深圳对“三来一补”产业进行转型提高,“八五”期间深圳开始重视产业规划、调整产业比重,提出建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九五”期间,更进一步明确把“深圳建成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基地”,“加快发展先进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此后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高级化加快,而工业已经成为深圳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撑起了深圳经济的“半壁江山”。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国际竞争的加剧,发达国家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劳动力成本高居不下,新技术不断涌现,产业发展已趋成熟等情况下,产业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成为这次国际产业向东亚地区转移的承接地之一。
而深圳作为中国最早改革开放的地区,市场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建立市场秩序,投资环境已经成熟,部分运作机制和模式已与国际接轨,加之劳动力价格低廉,特别是从90年代以来深圳市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导向使深圳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环境都具备了承接这次产业转移的条件。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信息化浪潮中,深圳能够抓住机遇,把握时代脉搏,通过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国际分工,以深化自身的产业结构,不失时机地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新兴地区,步入产业发展的快车道.纵观深圳市20多年来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非农化趋势明显。
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由于受城市化发展和土地资源的限制,以及农业生产本身的特点所制约,其发展规模和速度,远不及第二、第三产业,因而比重逐年降低。
高新技术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推动作用研究近年来,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高新技术对产业结构的推动作用,旨在揭示其在经济转型中的重要地位。
一、高新技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与应用,传统产业正面临着格局变革的压力。
高新技术的引入使得传统产业在生产、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拥有了更多的创新机会,大大提高了效率和质量。
以制造业为例,智能制造、数字化生产等新技术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优化了生产流程,更为企业提供了更精准的市场预测和运营决策。
这种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相互促进的态势,推动了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二、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协同创新高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具有单一产业的优化效果,更在跨界融合中实现了资源的集聚与优化。
通过相关产业间的合作与创新,高新技术在产业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智能手机的崛起,离不开手机制造、互联网通信、电子元器件等多个产业的协同发展。
不同高新技术的应用与交叉结合,不仅推动了原有产业的创新,还为相关产业提供了新的增长机会。
产业协同创新的推动作用,为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新的路径。
三、高新技术推动新兴产业崛起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并改变着产业结构。
而高新技术,则被视为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以云计算、大数据为核心的互联网产业、以节能环保、新能源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都是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快速发展起来的典型代表。
这些新兴产业的崛起不仅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与优化,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四、高新技术对产业结构呈现的挑战与机遇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产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变化和高新技术的冲击,使得一些传统产业面临着淘汰的风险。
另一方面,高新技术对人才需求的变革,也给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压力。
然而,这些挑战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
深圳产业分析报告一、引言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
本文将对深圳的产业发展进行分析,重点关注深圳的主要产业、产业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二、深圳的主要产业深圳的主要产业包括电子信息、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等。
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是深圳最为著名的产业之一,拥有众多知名的科技企业,如华为、腾讯等。
金融业也在深圳得到快速发展,深圳证券交易所是中国内地第二大证券交易所。
此外,深圳的物流业也相当发达,得益于其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网络。
三、深圳产业发展趋势1.产业升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变化,深圳的产业正在向高端制造业、互联网+等方向转型升级。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深圳未来的重点。
2.创新创业:深圳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提供优良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
大量的科技创新企业涌现,深圳逐渐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
3.服务业发展:深圳的服务业也在快速发展,特别是金融、文化创意等领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服务业将持续成为深圳的重要支柱产业。
四、深圳产业面临的挑战1.人才竞争:随着深圳产业的发展,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市场上的人才供应仍然不足。
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成为深圳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2.环境污染:深圳的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
如何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成为深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3.市场竞争:随着国内外产业的竞争加剧,深圳的产业面临着来自其他城市和国家的竞争压力。
如何提升深圳产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五、结论深圳的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通过持续升级和创新,深圳的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助力深圳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
然而,深圳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继续加大力度解决。
相信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深圳的产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未来。
以上是对深圳产业的分析报告,通过对深圳的主要产业、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旨在为深圳的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圳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2016年修订)》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6.09.28•【字号】深发改〔2016〕1154号•【施行日期】2016.09.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圳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2016年修订)》的通知各相关单位:《深圳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2016年修订)》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实施。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6年9月28日深圳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2016年修订)一、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社会投资方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根据国家和省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结合深圳实际,在《深圳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2013年本)》的基础上,修订形成本目录。
二、本目录是深圳市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政策文件。
制定和实施具体行业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应当与本目录的导向条目相衔接。
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有关部门可根据区域和行业的发展特点,遵循适度从严的原则,依据本目录制定相应的行业和项目准入条件,确保本目录的有效实施。
三、本目录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广东省优化开发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14年本)》、《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国家、省和深圳市的有关规划和政策为依据,按照先导性、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实行产业发展分类指导。
本目录分为鼓励发展类、限制发展类和禁止发展类三大类。
不属于上述三类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划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发展类,允许发展类不列入本目录。
四、鼓励发展类主要是指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对深圳产业链和产业群的提升具有先导作用,对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需要予以鼓励和支持的关键技术、产品和服务。
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是每个国家追求的目标,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关键步骤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需求和市场趋势的改变,就需要进行适应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发展需求,提高产业效益和竞争力。
一、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是指在经济运行中,不同产业之间发生的变化和调整,主要表现为一些产业的发展迅速,一些产业的相对落后,这种变化和调整是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所导致的。
1.调整的原因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有多种,包括技术进步、市场需求、资源禀赋以及政策导向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传统的产业可能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而高新技术产业则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是导致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原因,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变化,需要不同的产业来满足这些需求。
此外,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也会影响产业的选择和调整。
政府的政策导向也可以促使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和政策引导,推动产业结构向着更加高效和有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2.调整的方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首先是通过技术进步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引进和创新技术,提高现有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促使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
其次是通过市场机制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市场化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引导资源向效益最大化的产业倾斜,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再次是通过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引导,鼓励和支持某些产业的发展,同时减少对不发达和不具竞争力产业的支持,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二、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延伸、产品创新等手段,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使产业更加高效、高质量和高附加值。
1.升级的目标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是实现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产业可以获得更高的附加值,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和竞争优势。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几课内容(一)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十五课的内容。
1. 产业结构调整的定义与意义•产业结构调整是指调整国民经济各个产业之间的比重和布局,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体现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2. 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与原因•科技进步的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推动了老旧产业的转型与更新。
•市场需求的变化: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导致一些传统产业的衰退,对新兴产业的需求逐渐增加。
•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迫使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3. 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通过技术创新、产品优化等手段实现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优化产业布局与结构:在国家或地区层面上进行产业布局的优化,促进不同产业间的合理协调。
•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影响。
4. 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与方法•加强政府引导与支持:政府在引导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以通过政策、资金等手段进行支持。
•促进创新与科技发展:创新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通过提升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调整产业布局与结构:通过在地方或国家层面上进行产业布局的优化,推动产业间的协调和平衡发展。
5. 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与案例•中国的去产能政策:钢铁、煤炭等行业的过剩产能得到了调整,优化了产业结构。
•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美国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德国的能源转型:德国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方式,实现了能源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以上是关于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相关内容。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可以实现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与政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深圳在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过程中,究竟有哪些经验可以总结,可以给别的地区发展高新科技产业时有所启发和借鉴,可以为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在价值观和方法论层面有所贡献?我们认为,至少有以下六点是深圳成功的主要经验:五、嵌入全球科技产业链在全球的科技链条中寻找自身价值定位,并依托于本地区的合作分工体系,这也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法宝。
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时代背景,是在上世纪80年代,正值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分工处在再分配的当口,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制造业部分,从美日欧等发达地区向港台韩等东亚细小经济体一波转移后,更进一步向中国大陆转移的关键时刻。
而深圳毗邻香港,具有进出口便利的优势,成为此波产业转移的最优择址。
其实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正好抓住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窗口,从而使得中国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之一。
深圳又刚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形象代言人,势必要收割一些成果。
在最初,深圳所接受的产业转移,主要是由香港、台湾等转移过来的IT及家电制造环节,其中大多属于组装工序;之后日韩欧美等相关领域的制造环节也加入进来,形成群聚优势。
深圳政府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按照电子制造产业链的要求,投资赛格集团等重要的元器件生产工厂,部分补足了这个产业链的上游环节;部分国内创业的终端企业如长城电脑、联想、康佳、TCL、新天下等也借助产业链优势迅速成长起来,使得深圳及周边地区的IT 制造产业集群终形成规模优势。
可以说,在IT产业领域,北美始终是产业技术革新的发动机,占据这个庞大新技术产业的控制环节;台湾、韩国、香港等亚洲先发地区,则是借由与北美地区的直接联系,并承接北美地区的产业转移,从而形成北美研发、亚洲制造的格局;深圳等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则在承接港台日韩的制造业转移之后,借助自身的劳动力低成本、土地等要素资源价格较低的优势,最终取代亚洲先发地区成为制造基地。
深圳等本地区的中心城市,则进一步与北美建立直接的产业联系,使自己逐步转向生产及贸易组织者角色,而将制造工序甩给周边地区。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变化,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已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就产业结构调整的概念、目的和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探讨转型升级的意义和策略。
产业结构调整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改变不同产业之间的比重关系,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其目的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和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产业结构调整能够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传统产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可以减少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破坏,促进经济的绿色转型。
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提高产业竞争力。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创新能力,能够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再次,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不断演变。
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高端技术和创新产品的投入,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产品质量、品质和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升。
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转型升级是一个重要的策略。
转型升级是指通过改变产业的技术、产品和管理方式,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能力。
使用转型升级策略,可以有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有几个关键要素需要考虑。
技术创新是转型升级的核心。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可以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人力资源是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
培养人才、提高人才的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能够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
政府应该推动教育改革,加强职业培训,吸引海外人才的引进,以满足产业升级的需求。
产业政策也是推动转型升级的关键。
政府应该制定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包括优惠税收政策、财政支持政策、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等。
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课题,它既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也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产业升级的原因,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经济发展中的挑战与机遇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产业升级的原因产业升级是指从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的过程。
产业升级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使产业不断向高技术、高价值的方向发展。
例如,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兴起,使得传统制造业逐渐向智能制造转型,提升了整体竞争力。
2.市场需求变化:市场的需求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产业升级可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加利润空间。
3.产业结构优化: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
通过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可以避免同质化竞争,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协同效应。
同时,优化产业结构还能够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双赢。
二、结构调整的方向结构调整是指调整经济结构中的各个要素,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结构调整的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减少传统产业的比重,实现产业结构向高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升级。
2.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手段,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企业的技术壁垒和竞争力。
3.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培养和引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机会。
4.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调整:加强区域间的协同发展,通过区域间的合作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发展的协同效应,推动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0.28•【字号】深府[2011]165号•【施行日期】2011.10.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体制改革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深府〔2011〕16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以及出席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并视察广东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据《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深发〔2010〕12号),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重要意义深圳的产业发展史就是一部顺应经济发展规律、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不断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力发展“三来一补”加工业开始起步,到九十年代着力打造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再到本世纪前十年初步构建起以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文化产业为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转型升级为深圳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原有发展模式面临挑战,科技领域孕育着重大突破,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巨大压力和倒逼机制,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央明确了深圳“一区四市”的战略定位,赋予了深圳“继续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的历史使命。
深圳作为国内率先发展地区,也较早地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各种矛盾问题交织汇集,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凸显,适应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以“高、新、软、优”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是突破发展瓶颈、拓展产业空间的必然选择,是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创造“深圳质量”的迫切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重要任务。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调查表
填表时间(Q0002):2008年月日
填表人:
姓名(Q0003):办公电话(Q0004):
手机(Q0005):传真(Q0006):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土地使用情况
三、企业经营状况
四、融资情况
单位:万元
1、是否上市(Q0404):
□没有□深交所□上交所□新加坡主板□新加坡创业板□香港主板□香
港创业板□纳斯达克□纽约交易所□韩国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
其他
2、若未上市,拟上市(Q0405):
□没有上市计划□深交所□上交所□新加坡主板□新加坡创业板□香港主
板□香港创业板□纳斯达克□纽约交易所□韩国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
易所□其他
五、经营产品情况
注:1、上表所属技术领域、是否认定为高新技术项目、产品水平、技术来源、是否专利,用序号选填。
2、所属技术领域:01、电子与信息02、生物医药技术0
3、农业0
4、新材料0
5、光电一体化0
6、新能源/高效节能0
7、环境保护08 海洋工程09、核应用10、航空航天技术11、其他
3、高新技术项目:01、是02、否
4、产品水平:01、国际领先02、国内领先03、国内先进04 其他
5、技术来源:01、国外购买02、引进技术本企业消化创新03、本企业自主研发
04、本企业与其他企业合作研发05、本企业与高校合作研发06本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研发07、本企业与港澳合作开发08 本企业与国外合作研发09、高校成果转让10、其他
6、是否专利:01、发明专利02、实用新型专利03、外观设计专利04、国外专利05、非专利产品
六、人力资源状况
1、企业目前是否人才紧缺(Q0607):□是□否
2、企业目前所需人才:
研发人员(Q0608)人管理人员(Q0609)人
经营销售人员(Q0610)人其他人员(Q0611)人
3、企业所需人才一般来自(Q0612):
□本地招聘□外地招聘□校园招聘□社会招聘□其他方式
七、新劳动合同法和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影响
1、新劳动合同法对本企业影响不大(Q0701)□
新劳动合同法对本企业影响较大(Q0702)□主要体现在:
□担心无固定期劳动合同带来的后果(Q0703)
□工人难以管理(Q0704)
□增加了企业成本(Q0705),预计增加(Q0706)%
□招工难度加大(Q0707)
□其他(Q0708)
2、本企业是否已采取措施应对新劳动合同法(Q0709):□是□否
3、新企业所得税法对本企业影响(Q0710)□正面影响较大□负面影响较大□没有影响□影响不大
八、研发状况
1、是否有专门的研发部门(Q0814):□是□否
研发部门级别是(Q0815):□企业内部机构□市级□省级□国家级
2、研发人员总计(Q0816)人,研发设备数量(Q0817)台/套
3、研发部门设立地(Q0818)(可多选):□深圳□国内其他城市□国外
4、主要研发地(Q0819)(根据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等综合判断):□深圳□国
内其他城市□国外
3、2007年技术改造项目投入(Q0820)万元人民币
4、2008年是否有技术改造项目计划(Q0821):□是□否,
计划投资(Q0822)万元人民币
5、若政府给予技术改造贴息等支持,企业是否会增加技术改造投入(Q0823):
□是□否
九、知识产权状况
1、品牌情况
□没有自主品牌,采用贴牌方式生产(Q0901)
□已在国内注册自有品牌,注册个数(Q0902):个
□一直国外注册自由品牌,注册个数(Q0903):个
2、拥有专利情况
共有专利(Q0904)项,其中:国内专利(Q0905)项,国外专利(Q0906)项;
发明专利(Q0907)项,实用新型专利(Q0908)项,外观设计专利(Q0909)项,
3、知识产权保护累计投入费用
信息化固定资产投入(Q0910)万元人民币(必须是知识产权保护相关项目)
知识产权保护维护费用(Q0911)万元人民币(包括专利维护费用等)咨询和培训费用(Q0912)万元人民币(包括无形资产评估费用等)4、拥有的专利和自行开发的科技成果如何处理(Q0913):
□仅作为技术储备□自行产业化□与其他企业合作转化
□转让给他人□许可他人使用
5、您认为阻碍企业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的主要外部因素是(Q0914):
□技术市场不健全□政府支持不力□缺乏鼓励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
□企业间竞争不充分□产学研合作难度大□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6、曾经遇到国外竞争对手设置的哪些壁垒(Q0915)
□通过协议条款选择国外法院或者适用国外法律解决争议
□专利许可歧视
□国外公司经常把失效的知识产权一并许可给中国公司
□通过发起专利侵权诉讼或通过高的诉讼费用获得临时禁令等打压竞争对手□其他(Q0916)
7、企业对当前自主创新政策环境的满意度(Q0917):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8、企业希望获得政府支持知识产权工作的主要方式(Q0918)
□税收优惠□专项贷款□开发技术列入政府计划项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定期进行专业人员培训,提供技术指导□政府采购专利产品支持□申请国内外专利登记的政府补助
□其他(Q0919)
十、企业能耗情况
1、2007年度企业年用电量(Q1001)千瓦时(度),
共计支付(Q1002)万元人民币
2、2007年度企业年用水量(Q1003)吨,
共计支付(Q1004)万元人民币
3、2007年度企业在气、煤、油方面费用共计支付(Q1005)万元人民币
十一、企业迁移情况
1、企业已部分外迁状况
(1)本企业已有部分生产环节迁往异地,涉及年产值(Q1101)万元人民币;
迁往地是(Q1102)省(Q1103)人,占企业原该业务从业员工总数比例(Q1104)%,迁出时间(Q1105)-- 年--月
(2)企业生产环节上以下哪种形式迁往外地(Q1106)
□法人分支机构□非法人分支机构□其他(Q1107)
(3)企业迁往异地的主要业务或产品的名称是(Q1108)
(4)对深圳的贡献:年返利税(Q1109)万元人民币;对当地的贡献,年纳税(Q1110)万元人民币,解决了就业人口(Q1111)人
(5)其他贡献(Q1112)
2、企业近期外迁计划
(1)近期是否有部分环节外迁计划(Q1113):□是□否
迁移的环节是(Q1114)(可多选):□研发□销售□生产□培训□总部□其他
(2)本企业已有整体搬迁或总部迁移计划:
迁移地是(Q1115)省(Q1116)市。
若是迁往国外:(Q1117)国(Q1118)市
3、企业外迁或计划外迁的原因是(Q1119)(可多选):
□深圳厂房租金高□深圳水电成本高
□深圳的用地需求无法满足□深圳劳动用工不足
□深圳执法太严□深圳政府服务效率有待提高
□深圳人工成本,包括工资、福利和社保等费用高
□所需技术人才深圳难以招聘
□属于企业的战略规划,需要向外迁移,
□其他(Q1120)
4、若是迁入深圳的企业,迁入的原因是(Q1121):
□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优惠□深圳有比较好的产业环境
□深圳的城市品牌有利于企业产品推广□其他(Q1122)
5、迁入部分是(Q1123):□研发环节□销售环节□生产环节□总部□其
他(Q1124),迁入时间(Q1125)年月
十二、产业上下游情况
十三、经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十四、对市政府和市科技部门的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