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司法考试《民法》考试知识点:高度危险责任
- 格式:docx
- 大小:38.85 KB
- 文档页数:4
【tips】本文是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整理的司法考试重要知识点,大家定要好好复习!司法考试民法复习资料下载之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
行为
司法考试民法复习资料下载之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
司法考试基础知识在司法考试复习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定要引起重视。
我们为考生整理了司法考试名师讲义,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高度危险作业,是指在现有的技术水平、设备条件下,即使作业者已尽小心谨慎的注意义务,仍然难以避免给他人的人身、财产造成损失的危险性作业。
2、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是典型的无过错责任,其构成要件包括三个方面:
(1)存在高度危险作业的行为。
具体包括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7项。
但其他性质上符合高度危险作业的行为,也应当适用此种特殊侵权责任。
(2)存在损害事实。
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了受害人的人身与财产损失。
(3)危险作业行为与损害事实间存在因果关系。
即应当证明损害事实是由该危险作业引起。
△高度危险作业的免责事由是损害由受害人的故意造成。
受害人的故意应由作业人举证。
【导语】我们都是有梦想却不知道怎么努⼒付出的纠结体,是⼀个需要别⼈帮忙规划⼈⽣的幼稚派。
为您提供了“2019法考必备考点:具体侵权责任”,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 【考查重点】 本章的主要内容为特殊主体的侵权责任、产品责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医疗损害责任、环境污染责任、⾼度危险责任、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和物件损害责任。
(1)特殊主体的侵权责任主要包括:监护⼈的侵权责任;完全民事⾏为能⼒⼈对⾃⼰的⾏为暂时丧失意识或者失去控制致⼈损害的责任;⽤⼈单位、⽤⼯单位的侵权责任;个⼈之间形成劳务关系中接受劳务⼀⽅的侵权责任;络⽤户、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公共场所的管理⼈、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教育机构的侵权责任;被帮⼯⼈、帮⼯⼈、定作⼈的侵权责任;见义勇为中受益⼈的补偿责任。
(2)产品责任:缺陷产品⽣产者应承担⽆过错责任、销售者承担过错责任。
(3)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可分为: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责任;机动车与⾮机动车驾驶⼈、⾏⼈之间的交通事故责任。
(4)医疗损害责任: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员承担过错责任。
(5)环境污染责任:污染环境造成他⼈损害依法应承担侵权责任。
(6)⾼度危险责任:从事⾼度危险作业致⼈损害,承担⽆过错责任。
(7)饲养动物致⼈损害责任:饲养动物致⼈损害,动物饲养⼈或管理⼈依法应承担责任。
(8)物件损害责任:物件致⼈损害,责任⼈应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章的难点在于准确地界定各类具体侵权责任,以劳务派遣关系中侵权责任的承担为例: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作⼈员因执⾏⼯作任务造成他⼈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难点在于如何结合题⼲信息判断劳务派遣单位是否构成过错。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概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是无过错责任。
这有利于使企业自发调整经营模式,通过加重其法律责任来促使其履行环保法律义务。
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环境损害责任的受害者,无过错责任不要求受害人承担举证责任,侵权人也不得以自己主观上无过错为由进行抗辩。
「环境污染责任」1.构成要件(1)污染者实施了污染环境的行为。
行为成立不以违反或超出排污标准为必要,只看其是否造成损害。
(2)受害人因污染环境或者生态破坏遭受损害。
(3)污染者的行为与受害人的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受害人无须证明污染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污染者应当就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2.环境污染责任的抗辩(1)不可抗力。
由于不可抗力造成水污染损害的,排污方不承担赔偿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受害人故意。
水污染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排污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人过错不构成环境污染责任的免责事由或减责事由。
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污染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
污染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3.环境污染责任的承担(1)实施污染环境的行为并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这是我国对于环境污染责任主体的一般规定。
即“谁污染,谁负责”的具体体现。
(2)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侵权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
侵权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生态破坏责任」1.生态破坏责任的构成要件(1)行为人实施了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2)行为人的破坏行为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不利改变以及他人的损害,这种他人的损害包括人身伤害也包括财产损害;(3)行为人的破坏行为和环境的不利改变以及他人的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行为人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2.生态破坏责任的责任承担生态破坏责任的责任方式有修复生态环境、赔偿损失、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赔礼道歉等。
民法典的⾼度危险场所安全保障责任是什么由于现在有很多年轻⼈喜欢冒险经常出⼊⼀些⾼危场所,因此引发了很多安全事故,我国民法典对此就做出了相应的规定,那么民法典的⾼度危险场所安全保障责任是什么?店铺⼩编针对这个问题整理了⼀些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了解相关知识。
⼀、民法典的⾼度危险场所安全保障责任是什么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未经许可进⼊⾼度危险活动区域或者⾼度危险物存放区域受到损害,管理⼈能够证明已经采取⾜够安全措施并尽到充分警⽰义务的,可以减轻或者不承担责任。
《民法典》第⼀千⼆百四⼗三条【⾼度危险场所安全保障责任】未经许可进⼊⾼度危险活动区域或者⾼度危险物存放区域受到损害,管理⼈能够证明已经采取⾜够安全措施并尽到充分警⽰义务的,可以减轻或者不承担责任。
⼆、未尽安全保障义务有哪些责任(1)关于未尽安全保障义务引起的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已过错责任为基本原则,对于是否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应由受害⼈举证。
(2)关于第三⼈介⼊侵权纠纷中安全保障义务⼈的过错问题。
对于过错问题的判断实质上是⼀个控制危险责任的范围问题,也就是判断不同安全保障义务⼈对其安全保障义务是否有效履⾏;(3)关于安全保障义务⼈的补充责任问题。
补充责任属于法定义务不履⾏⾏为与他⼈的侵权⾏为发⽣竞合⽽产⽣的责任。
具体⽽⾔,安全保障义务⼈在第三⼈介⼊侵权的情形下,事实直接加害⾏为的第三⼈可以确定的,有加害⼈或者其他负有赔偿义务的⼈承担责任;只有在侵权⼈⽆法确定或者其他义务⼈承担责任不⾜的情况下,安全保障义务⼈才能在其能够防⽌或者制⽌损害的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且这种补充赔偿责任也适⽤过失相抵原则。
因此,安全保障义务⼈的补充责任并⾮必然是全部责任,只是相对于其能够防⽌或者制⽌损害的范围内相对于该范围⽽⾔承担的是全部责任,⽽不是不考虑安全保障义务⼈的能⼒和范围,只要加害⼈⽆法确定或者⽆⼒承担赔偿责任就让其对受害⼈承担全部责任,这⼀做法不符合利益平衡原则通过整理了民法典的⾼度危险场所安全保障责任条款,读者们也明⽩了如果去到⾼危地区是需要⾃⼰注意是否有警⽰标志,管理⼈或者场所尽到责任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如果对相关问题还不清楚的可以咨询店铺⼩编为您解答疑问。
2019年司法考试卷三《民法》基础知识乘人之危
乘人之危
因危难处境被他人不正当利用,不得已而作出对自己严重不利的
意思表示,是乘人之危而实施的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危难人的意思
形成和表示,都受到了乘危人的不正当干涉,违背了意思自由原则,
因而不能被认为是民事法律行为。
乘人之危的行为,须具备以下要件:
(1)在乘危人方面:
A.须乘人之危。
即对他人的危难处境加以利用。
危难处境一般指
经济上的窘迫,以及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自由等方面面临或者
陷于危险或困难。
B.须有乘人之危的故意。
即须有使危难人按照自己意思实行意思
表示的故意。
(2)在危难人方面:
A.须危难人被迫实行意思表示。
即乘人之危与危难人的意思表示
之间具有因果联系。
危难人实行意思表示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乘危人
不正当利用的结果。
如果危难人临危不惧,不为利诱所动,当然谈不
上危难为人所用而实施的行为。
B.须危难人迎合乘危人的意思实行意思表示。
即危难人无奈而使
自己的意思表示迎合乘危人的意思。
如果危难人并不迎合乘危人的意思,那么他所实施的行为也就不构成危难为人所用而实施的行为。
C须后果对危难人严重不利,违反了公平原则。
司法考试频道为大家推出【】考生可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免费试听页面!足不出户就能够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取证梦想助力!
【手机用户】→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第十三章高度危险责任本章主要阐述了高度危险作业的概念和特征、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抗辩事由、高压电流致人损害责任的责任主体、赔偿范围和免责条件、高速运载工具致人损害责任的抗辩事由和危险物品致人损害责任的责任主体。
本章共四节。
在学完本章之后应能够了解1、高度危险作业的概念和特征2、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3、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责任的抗辩事由4、高压电流致人损害责任的责任主体5、高压电流致人损害责任的赔偿范围和免责条件6、高速运载工具致人损害责任的抗辩事由7、危险物品致人损害责任的责任主体第一节高度危险责任概述一、高度危险作业的概念我国《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作业,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属于高度危险作业。
【法律规定】《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三条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解读】我国《民法通则》对“高度危险作业”进行的是一种列举式的规定,但它又是一种不完全性的列举,即只列举了最常见的7种。
第123条还规定了此类侵权的无过错责任(《民法通则》第106条第3款的具体运用)以及免责条件。
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是指作业人的危险作业对他人造成损害,不包括作业人内部工作人员(雇员)等因实施高度危险作业而遭受的损害。
于后一种情形,应按照工伤事故的规则处理。
拥有或占有、管理某些危险物品如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不构成严格意义的“作业”,而是一种静态的事实状况,这些危险物品致人损害的,其所有者、占有者、管理者等也应当依据《民法通则》第123条的规定承担责任。
二、高度危险责任的概念、特征及归责原则(一)概念:是侵权法上明确列举的特定类型的危险责任。
即侵权责任法第九章专项规定的侵权责任类型。
(二)特征:1、它是一种危险责任。
司法考试民法复习:⾼度危险责任
1、⾼度危险作业的⽆过错责任:(《侵权责任法》第69条)
2、民⽤核设施侵权责任:经营者承担责任;免责事由:战争或者受害⼈故意。
(《侵权责任法》第70条)
3、民⽤航空器侵权责任:经营者承担责任;免责事由:受害⼈故意。
(《侵权责任法》第71条)
4、占有或者使⽤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度危险物侵权责任:占有⼈或者使⽤⼈承担,免责事由:受害⼈故意或者不可抗⼒;可以减轻情节:被侵权⼈对损害的发⽣有重⼤过失的。
(《侵权责任法》第72条)
5、从事⾼空、⾼压、地下挖掘活动或者使⽤⾼速轨道运输⼯具侵权责任:经营者承担;免责事由:受害⼈故意或者不可抗⼒;可以减轻情节:被侵权⼈对损害的发⽣有过失的。
(《侵权责任法》第73条)
6、遗失、抛弃⾼度危险物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法》第74条)
(1)所有⼈承担侵权责任。
⾼度危险物不能适⽤《物权法》遗失物、抛弃物的规定。
(2)所有⼈将⾼度危险物交由他⼈管理的,由管理⼈承担侵权责任;所有⼈有过错的,与管理⼈承担连带责任。
7、⾮法占有⾼度危险物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法》第75条)
(1)⾮法占有⼈承担侵权责任。
(2)所有⼈、管理⼈不能证明对防⽌他⼈⾮法占有尽到⾼度注意义务的,与⾮法占有⼈承担连带责任。
8、未经许可进⼊⾼度危险区域侵权责任:管理⼈已经采取安全措施并尽到警⽰义务的,可以减轻或者不承担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76条)。
2023司法考试《民法》考试知识点:高度危险责任1500字高度危险责任是民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因从事高度危险活动而造成他人损害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高度危险责任的适用条件、责任范围和法律后果等问题,都是考生需要了解的重要知识点。
下面就是2023司法考试《民法》考试知识点:高度危险责任的详细解析。
一、高度危险活动的概念高度危险活动是指那些由于活动的特殊性质,即使采取了预防措施,仍然可能对人身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或者造成重大损害的活动。
高度危险活动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 活动的特殊性质:高度危险活动一般不是常规的、普通的活动,而是在一般活动中比较特殊、危险、高风险的活动。
例如,火药制造、核能开发、危险物品运输等都属于高度危险活动。
2. 预防措施的不完全:尽管高度危险活动的从事者采取了一定的预防措施,但由于活动本身的特殊性质,很难完全杜绝事故的发生。
预防措施的不完全性是高度危险活动的重要特征。
3. 严重威胁或重大损害的可能性:高度危险活动对人身和财产都可能造成严重威胁或重大损害。
这是高度危险活动的最重要的特点。
二、高度危险责任的适用条件高度危险责任的适用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高度危险活动的从事者:只有参与或从事高度危险活动的人才可能被追究高度危险责任。
例如,从事危险物品运输的公司的员工、核能开发的研究人员等都属于高度危险活动的从事者。
2. 他人的损害:高度危险责任的适用需要有他人的损害。
损害可以是对他人的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害。
3. 因高度危险活动的特殊性质:高度危险责任只有在因高度危险活动的特殊性质下才能适用。
也就是说,由于活动的特殊性质,即使采取了预防措施,仍然可能对人身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或者造成重大损害。
三、高度危险责任的责任范围高度危险责任的责任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害人行为人的过错:高度危险责任的适用并不排除害人行为人对损害责任的承担。
害人行为人如果在高度危险活动中有过错,那么依照普通侵权责任的规定,他也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章特殊侵权责任本章重点掌握2个名词解释、3道简答题、1道论述题即可,本章可考案例题。
一、名词解释1.产品责任产品责任是指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时,生产者、销售者所应承担的侵权责任。
2.高度危险责任高度危险责任是指因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时,作业人所应承担的侵权责任。
二、简答题1.(★)产品责任的成立条件。
产品责任的成立条件:(1)产品存在缺陷;(2)受害人受到了损害;(3)产品缺陷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2.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概念和归责原则。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是指机动车在道路上通行造成他人损害时,机动车一方所应承担的侵权责任。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分两种:一是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二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论机动车一方是否有过错,都要对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承担赔偿责任,但在机动车一方无过错时,应实行限额赔偿,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
3.医疗事故责任的构成要件。
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1)诊疗行为具有违法性;(2)受害人受到了损害;(3)诊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4)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存在过错。
属于业务过错。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即构成诊疗过错。
当然,在具备《侵权责任法》第58条规定的情形下,可以直接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三、论述题1.(★)物件损害责任的概念和归责原则。
物件损害责任是指物件因脱落、坠落、倒塌等造成他人损害时,物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所应承担的侵权责任。
物件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根据情况分别实行过错推定的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
(1)适用过错推定的过错责任原则的责任包括:①建筑物等设施脱落及坠落损害责任;②堆放物倒塌损害责任;③林木折断损害责任;④窨井等地下设施损害责任。
(2)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责任包括:①建筑物等倒塌损害责任;②妨碍通行物损害责任;③地面施工损害责任。
侵权责任中的高度危险责任实例分析(2)
第七,未经允许进入高度危险活动区域或者高度危险物存放区域受到损害,管理人已经
采取安全措施并尽到警示义务的,可以减轻或者不承担责任。
【实例分析】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高度危险责任的是( )。
A.民用航空器致人损害责任
B.啤酒瓶爆炸致人损害责任
C.剧毒性危险物致人损害责任
D.民用核设施发生核事故致人损害责任
【答案】B。
解析:《侵权责任法》第70条规定,民用核设施发生核事故造成他人损害的,民用核设施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战争等情形或者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责任。
则D属于高度危险责任。
第71条规定,民用航空器造成他人损害的,民用航空器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责任。
则A属于高度危险责任。
第72条规定,占有或者使用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占有人或者使用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担责任。
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重大过失的,可以减轻占有人或者使用人的责任。
则C属于高度危险责任。
啤酒瓶爆炸致人损害责任属于产品
责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html/2014/12/18586.html。
2019司法考试《民法》考试知识点:高度危险责任 2019司法考试《民法》考试知识点:高度危险责任
高度危险责任
《侵权责任法》
第七十条民用核设施发生核事故造成他人损害的,民用核设施的经营者理应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战争等情形或者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责任。
第七十一条民用航空器造成他人损害的,民用航空器的经营者理应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责任。
第七十二条占有或者使用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占有人或者使用人理应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担责任。
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重大过失的,能够减轻占有人或者使用人的责任。
第七十三条从事高空、高压、地下挖掘活动或者使用高速轨道运输工具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者理应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担责任。
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失的,能够减轻经营者的责任。
第七十四条遗失、抛弃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所有人承担侵权责任。
所有人将高度危险物交由他人管理的,由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有过错的,与管理人承担连带责任。
第七十五条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非法占有人承担侵权责任。
所有人、管理人不能证明对防止他人非法占有尽到高度注意义务的,与非法占有人承担连带责任。
第七十六条未经许可进入高度危险活动区域或者高度危险物存放区域受到损害,管理人已经采取安全措施并尽到警示义务的,能够减轻或者不承担责任。
1.高度危险责任概述。
(1)归责原则:②原则:无过错责任。
②例外:两种过错责任:(a)第74条规定,所有人将高度危险物交由他人管理的,管理人遗失、抛弃高度危险物致人损害的,由管理人承担无过错责任,所有人具有过错的,与管理人承担连带责任。
(b)第75条规定,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非法占有人承担无过错责任;所有人、管理人不能证明对防止他人非法占有尽到高度注意义务的(具有过错),与非法占有人承担连带责任。
(2)免责事由具有特殊性。
若《侵权责任法》第70-76条对高度危险责任的免责事由作出了特别规定,不再适用《侵权责任法》第三章规定的一般免责事由。
2.因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责任。
(1)民用核设施发生核事故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者承担无过错责任。
免责事由有二:①损害是因战争等情形(包括武装冲突、敌对行为、暴乱、恐怖行为等)造成的。
②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
须注意:不可抗力不属于免责事由(《侵权责任法》第70条)
(2)民用航空器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者承担无过错责任。
免责事由仅限于受害人故意。
须注意:不可抗力和战争等情形都不是免责事由(《侵权责任法》第71条)
(3)从事高空、高压、地下挖掘活动或者使用高速轨道运输工具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者承担无过错责任。
免责事由分为两个层次:
①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担责任。
②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失的,能够减轻经营者的责任。
可见,此种情形免责较为容易(《侵权责任法》第73条)
3.因高度危险物致人损害的责任。
(1)占有或者使用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高度危险物造成
他人损害的,占有人或者使用人承担无过错责任。
免责事由分为两个
层次:①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担
责任。
②能够证明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重大过失的,能够减轻占
有人或者使用人的责任。
若受害人仅有一般过失,不能减轻责任(《侵
权责任法》第72条)
(2)遗失、抛弃高度危险物致人损害的责任承担。
①所有人遗失、抛弃高度危险物致人损害的,由所有人承担无过错责任。
②所有人将
高度危险物交由他人管理时,管理人遗失、抛弃高度危险物致人损害的:(a)由管理人承担无过错责任;(b)所有人有过错的,与管理人承担
连带责任(《侵权责任法》第74条)(见【例1】、【例2】和【例3】)
(3)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致人损害的责任承担。
①非法占有高度
危险物致人损害的,非法占有人承担无过错责任。
②所有人、管理人
不能证明对防止他人非法占有尽到高度注意义务的,与非法占有人承
担连带责任(《侵权责任法》第75条)(见【例5】和【例5】)
【例1】个体户甲因为转产,将不用的氯气罐放置于公路边的一
块荒地上,烈日暴晒后,氯气泄露,导致周边多人中毒。
甲抛弃高度
危险物致人损害,甲承担无过错责任。
【例2】个体户甲因为生产需要十几罐氯气,于是与乙签订运输
合同,由乙运回,并叮嘱罐内专有剧毒气体,不能暴晒,千万别弄丢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因为乙放置不当,在运输途中,一罐氯气滚
落遗失在马路上,烈日暴晒后氯气泄露,导致周边多人中毒。
①甲为
氯气的所有人,甲没有过错,所以甲不承担责任。
② 管理人乙承担无
过错责任。
【例3】个体户甲因为生产需要十几罐氯气,于是与乙签订运输
合同,由乙运回,因为氯气具有危险性,甲担心乙不愿意运输,就谎
称是食用油。
乙以为运输的真的是食用油,就没太认真,在运输途中,一罐氯气滚落遗失在马路上,烈日暴晒后氯气泄露,导致周边多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