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音乐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流行音乐20年简述大陆简述:1980年——1985年1,演唱形态:突破近30年以民族唱法为中心的格局,通俗唱法被认可。
邓丽君影响第一代歌手。
“通俗民歌”李谷一为代表。
2,表演模式:单一,静态。
3,歌曲内容:80年代前后台湾校园歌曲,人文化人性化歌曲开始复苏。
1986年——1990年1,演唱形态:多元化2,音乐风格:开始“港台”向“欧美”贴近;流行音乐本土化“西北风”歌曲最大亮点。
3,音乐赛事:“央视歌手大奖赛”4,传播载体:电视剧,电视晚会5,音乐市场:卡拉ok6,大记事:崔建《一无所有》中国摇滚乐正式诞生。
1991年——1995年1,音乐风格:多元化。
走向个性化,追求新颖时尚,另类,民谣,重金属等歌路开始细化。
2,传播载体:长篇电视剧增多。
电台“原创歌曲排行榜”推动原创歌曲发展。
MTV新文化现象。
3,音乐商业:唱片公司,分工细化。
4,音乐制作:录音技术革新,多轨录音台,数字录音。
5,音乐“苗圃”:北京,广州。
1996年——2001年1,音乐风格:创作欧美化,制作现代化,传播数字化,歌手签约国际化。
淡化旋律,强化节奏;削弱社会大主题,强化爱情生活细节描述;更加另类。
2,表演模式:各种组合,国际交流合作更多。
3,音乐市场:音乐极度扩大化,复合型人才,自弹自唱,自写自录等。
4,音乐传播:互联网。
台湾简述:40、50你年代:台湾尚无自己流行音乐,沿续上海与香港风格,例周璇演唱,黎锦辉作曲,等。
60年代:音乐开始本土化,驻台美军西洋音乐开始进入。
70年代:自弹自唱的校园民谣。
80年代:政府文化松绑,大量引进欧美。
90年代:歌手年轻化,音乐风格国际化。
香港简述:欧美流行音乐输入而形成发展地:古典音乐,民歌民间音乐,宗教音乐,轻音乐,美国流行音乐,爵士乐等。
50年代:粤曲黄金期;另一分支,国语时代曲。
60、70年代:欧美流行乐取代国语时代,例模仿披头士;国语流行歌;粤语流行歌三大类并存。
80年代:偶像派两岸三地新潮流。
关于中国的流行歌曲中国的流行音乐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吸收了不少西方音乐元素,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美妙的听觉享受。
下面就是一些中国流行音乐的代表作品。
1.《稻香》《稻香》是周杰伦的一首歌曲,发行于2008年。
这首歌曲以家乡、农村生活、田园风光为主题,旋律优美,歌词感人。
歌中的“稻香盈尺,小雨纷纷,像情绵绵,你依旧瘦嗓子唱完了整晚”等段落赢得了无数听众的心,成为了周杰伦的代表作之一。
2.《东风破》《东风破》是周杰伦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发行于2004年。
歌曲的旋律流畅、优美,歌词深情真挚,讲述了一段悲情的爱情故事。
这首歌曲也是周杰伦在音乐风格上的诠释,将传统的中国琵琶与流行的西方风格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独具魅力的风格。
3.《青花瓷》《青花瓷》是一首由周杰伦作词、作曲,陈奕迅演唱的歌曲,发行于2007年。
这首歌曲采用了传统的古风元素,包括乐器配器、唱腔和歌词等方面,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雅和深沉。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意境,为听众带来了一种非常奇妙的听觉体验。
4.《走在大路上》《走在大路上》是一首由李宗盛演唱的歌曲,发行于1994年。
这首歌曲通俗易懂,表达了对生活的深情感悟。
李宗盛的深情演唱为这首歌曲增色不少,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走在大路上》也是中国大众音乐的代表作之一,深受大众喜爱。
5.《稻谷之歌》《稻谷之歌》是一首民间歌曲,该歌曲诞生于中国南方水稻种植的地区。
这首歌曲起源于劳动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每处细节都包含着对生命的赞美和感恩。
这种清新淳朴的旋律和感人至深的歌词,一直是中国音乐爱好者的最爱。
总之,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多年的发展,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歌曲。
这些歌曲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传承了中国的音乐文化。
同时,这些歌曲也在不断吸收西方音乐元素,形成了中国独特的音乐风格,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中国风流行音乐,是指在现代流行音乐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音乐形式。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中国风流行音乐也逐渐走进了世界舞台。
这种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音乐元素的音乐形式,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多元文化魅力,也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和认可。
一、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国风流行音乐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那个时候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际文化和音乐的影响也逐渐渗透到中国。
流行音乐开始融合了西方音乐元素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就是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萌芽。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风流行音乐逐渐走向成熟,尤其是在21世纪初期,中国风的音乐作品开始涌现,这其中不乏许多经典之作。
从张学友的《吻别》到王菲的《红豆》,从周杰伦的《青花瓷》到邓紫棋的《泡沫》,这些歌曲以其旋律优美、歌词深刻、曲风独特,深受听众的喜爱。
1. 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中国风流行音乐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
在这些音乐作品中,既可以听到中国传统乐器的音色,又能感受到现代流行音乐的激情和节奏感。
这种融合既展现了中国千年历史的深厚底蕴,也彰显了现代音乐的时尚魅力,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
2. 独具民族特色的歌词和主题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歌词和主题多是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传说、民间故事等展开的。
王菲的《红豆》唱出了中国古代传说中情侣的执着和牵挂;周杰伦的《青花瓷》讲述了一段跨越千年的爱情故事。
这些歌词和主题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民族情怀和文化自信。
3. 引领潮流的时尚风格中国风流行音乐不仅在音乐风格上充满了中国特色,同时在形象和舞台表现上也以中国元素为主题。
艺人们在演唱会上常常穿着古装,舞台背景也常以中国传统建筑、绘画等为主题,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音乐的时尚风格完美融合。
这种时尚风格的展示,不仅引领了流行音乐的潮流,也让人们更加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普通高中音乐鉴赏参考资料(二)中国流行音乐发展梗概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从奠基人黎锦晖先生从事音乐活动算起,至今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
根据歌曲风格的变化和发展重心的转移,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第二发展分阶段中间出现了重心的转移分为前后两期,加上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前的学堂乐歌,这样共有六个部分。
在流行音乐出现之前,只有在学校里学生演唱的学堂乐歌。
先在学生中演唱,后来也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可以说是没有出现流行歌曲之前的流行歌曲。
主要词曲作家代表为李淑同(弘一法师)、赵元任和沈心工。
中国流行音乐奠基人-黎锦晖黎锦晖(1891-1967)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
黎锦晖生于湖南湘潭,自幼学习古琴和弹拨乐器。
家乡民间音乐和当地流行的湘剧、花鼓戏、汉剧等戏剧音乐对他影响至深。
1927年,他创办了“中华歌舞学校”,后又组建“中华歌舞团”。
1929年组织“明月歌舞团”,并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
1931年,“明月歌舞团”并入联华影业公司。
1949年后,他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担任作曲,1967年逝世于上海。
黎锦晖青年时代醉心于新音乐运动,主张新音乐与新文学运动携手共进。
基于这种认识,他创作了大量儿童歌剧、歌舞及歌曲。
这些作品,不仅在大陆风靡一时,而且波及香港及南洋各地。
《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神仙妹妹》、《可怜的秋香》、《月明之夜》等歌曲流传极广。
这个时期的作品大多以保护儿童创造才能、反对封建教育为主题,文字通俗易懂,音乐语言简练、生动、明快,继承和发展了沈心工及李叔同所倡导的学堂乐歌的传统。
同时,他又是运用民间音乐素材的能手。
在这些儿童歌曲里,民歌、小调、曲牌等均成为创作的素材。
在歌曲创作民族化方面,黎锦晖无疑是一个先行者。
继儿童歌舞之后,黎锦晖转入了流行音乐的创作。
《毛毛雨》、《妹妹我爱你》是他早期的流行音乐作品,标志着中国流行歌曲的诞生。
黎锦晖转入流行音乐创作并获得了成功有其相应的社会背景。
当时的上海已具备资本主义商业化都市的特征,西方特别是美国流行音乐通过舞厅、电影、广播等媒介流入中国。
中国流行音乐赏析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指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美国黑人的blues音乐为基础,最初以商业为目的,发展至今有着众多风格及多方面融合的调性音乐体系。
20 世纪 80 年代,流行音乐渐渐进入的人们的生活中。
1986 年是一个被乐迷们铭记的年份。
在那年的北京举办的纪念国际和平百年演唱会上,百名歌手齐唱《让世界充满爱》,而崔健的一首《一无所有》更是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
于是 1986 年被称为中国流行音乐和摇滚乐的元年。
从1986 年到今天,流行音乐已经发展了20 余年。
一、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中国流行音乐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出现在少数发展城市中,发展至今已有60年左右的历史。
它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30年代至40年代是第一个高峰期,80年代是第二个高峰期,真正流行音乐的大众化应视为80年代中期。
20多年来,流行音乐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冲击着各个音乐欣赏市场并大有发展之势。
解放初期,中国大陆本身由于政治斗争,流行音乐普遍都带有政治色彩,在内地带有本土风格的音乐创作从30-40年代开始自发形成了,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和乡土气息,很多音乐素材都是从当地的民歌,戏剧等演变而来的,这个时期,这个类型的音乐,也是主动的过程、自发的过程,但均受到了解放区政治宣传需要的影响,比如《南泥湾》、《大生产》《游击队歌》等等作品。
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市场经济体系下的流行音乐,在度过了80年代与社会话语的磨合期与广大听众的蜜月期之后渐渐步入常态,基本能够按照自身规律独立运行,一个前景广阔的音像娱乐市场渐已形成。
20世纪80年代曾经流行的歌曲如《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的中国心》等还少不了以国家民族作背景,其中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和崔健的《一无所有》则是个人色彩极为突出的另类流行经典。
1994年,在港台流行歌曲依旧如火如荼时,大陆原创流行音乐也开始了一次井喷式的大爆发,宣告了内地流行音乐的复苏。
中国流行歌曲的类型
中国流行歌曲的类型非常多样化,涵盖了各种音乐风格和流派。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国流
行歌曲类型:
1. 流行摇滚:这是中国流行音乐中非常受欢迎的一个类型。
它融合了摇滚乐的电吉他和鼓点,
并结合了流行音乐的旋律和歌词。
2. 流行舞曲:这是适合跳舞的流行音乐类型,通常具有明快的节奏和电子音乐元素。
它在夜店
和派对中非常流行。
3. 流行民谣:这是一种结合了民谣和流行音乐元素的类型。
它通常以吉他伴奏为主,歌词内容
感性深刻,旋律悦耳动人。
4. 流行电子音乐:这是近年来在中国流行音乐中越来越流行的一个类型。
它以电子音乐的制作
和编曲为特点,通常具有前卫的声音和节奏。
5. 流行R&B:这是一种结合了节奏蓝调和流行音乐元素的类型。
它通常具有饶舌或唱腔性质
的歌词,以及强调节奏和和声的音乐编曲。
6. 流行嘻哈:这是中国流行音乐中的一种新兴类型,其特点是饶舌歌词和嘻哈风格的音乐编曲。
当然,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类型,实际上中国流行音乐的类型非常多样,不断演变与创新。
我对中国流行音乐的认识何潇杰计软1541目录目录 (2)一、中国流行音乐起源 (1)(1)代表人物和作品: (1)二、中国早期流行音乐(1927—1936) (1)1.奠基 (1)(1)代表人物和作品:聂耳,洗星海。
(1)三、上海流行音乐(1937—1949) (2)1.电影电台的双栖形式 (2)(1)代表人物: (2)2.避难到香港 (4)四、香港流行音乐(50-90年代) (4)1.50年代大陆流行音乐发展阵地转移 (4)2.美国流行音乐对香港的影响 (5)3.六十年代创始代表人物:“温拿五虎” (5)(2)代表人物:温拿五虎,许冠杰 (6)3.六十年代后的发展和变化 (6)4.香港流行音乐鼻祖许冠杰 (7)5.巨星退出歌坛 (9)(2)代表人物:张国荣,谭咏麟。
(9)6.九十年代疲态后的明星包装潮 (9)(1)代表人物: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
(10)五、台湾流行音乐(60-90年代) (10)1.起源 (10)2.台湾流行音乐开始崛起 (10)(1)代表人物: (11)3,发展速度加快,创作力量开始崛起 (11)4.台湾流行音乐革命 (12)六、80年代以来内地流行音乐 (13)1.80年代大陆社会对流行音乐的影响 (13)2.80年代大陆流行音乐的创作特点 (13)(2)代表人物: (14)3.85年大陆流行音乐发展情况: (15)4.90年代后流行大陆音乐发展情况: (15)七、21世纪初的中国流行音乐 (19)1.新时代的来临 (19)2总结: (22)何潇杰—计算机系—154—中国流行音乐通论一、中国流行音乐起源中国流行音乐于20世纪20年代诞生于上海。
当时,在这个中国最早的国际化大都市中,西洋古典音乐、美国的爵士乐、中国的民间小调、戏曲汇集于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逐渐于30年代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风格。
(1)代表人物和作品:代表人物是沈心工和李叔同,代表作是《送别》。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中国风流行音乐是指在音乐创作中融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一种风格,近年来在中国乐坛逐渐兴起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它与传统的流行音乐相比具有独特的韵味和特点,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丰富的中华文化。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流行起初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一些音乐人开始尝试将中国传统乐器与西方流行乐器结合起来演奏,并融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创作出了一些有别于以往的音乐作品。
这些作品在歌曲的编配、词曲的创作、演唱形式以及舞台表演等方面都融入了浓郁的中国风格,给人们带来了新鲜而独特的听觉体验。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能够给人一种熟悉感与亲近感。
许多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具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而中国风流行音乐正好能够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向往。
通过融入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和文化符号,这种音乐能够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和热爱,让人们更加亲近自己的文化传统。
中国风流行音乐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逐渐转变。
传统音乐正是二者的结合,既具有传统音乐的温婉、柔美和内敛,又融入了流行音乐的活力和时尚感,使得音乐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更加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发展离不开一些优秀的音乐人的努力和贡献。
他们通过创作出一些优秀的作品,推动了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发展和流行化。
这些作品既能够表达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又能够满足人们对好听音乐的需求,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肯定。
中国风流行音乐是一种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流行音乐,它融入了传统音乐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这种音乐通过表达音乐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现代审美需求的追求,满足了人们对音乐的艺术和审美追求。
相信在未来,中国风流行音乐还将继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乐坛的一股重要力量。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1. 引言1.1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定义中国风流行音乐是一种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和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的音乐风格。
它以中国传统音乐的旋律、乐器和节奏为基础,结合现代流行音乐的编曲和制作技术,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这种音乐风格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能够在听觉上带给人一种中国风情的感觉。
中国风流行音乐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成为了流行音乐市场的一股新力量。
它不仅吸引了国内观众的注意,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这种音乐风格既传承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为听众带来了全新的音乐体验。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但其独特的风格和中国文化的传统特点始终贯穿其中。
1.2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内外音乐文化的交流也逐渐增多。
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开始在流行音乐中得到融合和创新,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风流行音乐。
在90年代初期,一些音乐人开始将中国传统乐器和民间音乐元素引入流行音乐创作中,例如鼓、琵琶、二胡等乐器的运用,让听众们感受到了独特的中华文化魅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风流行音乐也逐渐走向成熟和多元化。
2000年代以后,随着数字音乐的崛起和互联网的普及,中国风流行音乐在更广泛的传播渠道上得到了推广和发展,涌现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和音乐人。
如今,中国风流行音乐已经成为国内外年轻人喜爱的音乐风格之一,不仅在国内各大音乐节目中频繁出现,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魅力。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充满变革和创新,展现出了中国音乐文化的活力和魅力。
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和音乐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风流行音乐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美好的未来。
2. 正文2.1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特点1.融合中西文化:中国风流行音乐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方流行音乐风格相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
(二)中国流行音乐的“港台时代”。
这一时期,由于中国政策性的影响和制约,大陆的流行音乐发展低迷,基本无流行音乐形式的存在,而此时的香港,开始在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基地,吸收接纳了众多流行音乐方面的人才,音乐形式和趋势风格基本延续了前期的风格,如《不了情》、《蓝与黑》等,曲式较为轻柔玩转。
60年代中后期,台湾经济迅速发展,带动了当地流行音乐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港台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民众生活富足,影视产业兴起,为流行音乐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最为著名的要数《酒干倘卖无》,歌曲朗朗上口、并采用和声模式,至今仍广为传唱。
这一时期的流行歌曲,普遍的在演唱技法上都有意侧重于声音腔体的圆润和通畅、追求个性化的演唱技法,但仍为摆脱中国传统名族音乐元素的束缚。
(三)中国流行音乐的大发展时代。
这一时期,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开始的标志便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一时期共经历了几个大的发展转型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复苏期。
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唤醒了沉睡在中国大陆角角落落的生命。
流行音乐也开始迸发出新的强大生命力。
一批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应运而生,这些歌曲切合时代发展脉搏,迎合大众心理预期,摒弃了前一时期的演唱风格,有有机的融合了港台流行音乐的创作手法,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抒发,如《乡恋》、《少林少林》、《牧羊曲》等都是更加旋律化、情感化的歌曲,唱法上也更为自由,更易于传唱。
第二个阶段为探索期。
这一时期主要是以探索流行音乐新形式为主,以“西北风”最具代表性。
这一时期成为中国流行音乐取得突破性的关键时期,此时的中国流行音乐开始真正接触并借鉴欧美流行音乐元素,并大量运用到创作当中,创作出了众多的脍炙人口又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少年壮志不言愁》、《心中的太阳》、《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酒神曲》等,一大批豪歌壮曲风靡全国,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
第三个阶段是中国流行音乐的繁荣期。
20世纪最后十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流行音乐也进入了一个深发展、快融合时期。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及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活动日益增多,更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这种环境下,我国的流行音乐市场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但整体而言,我国现阶段的音乐市场,特别是流行音乐市场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加之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流行音乐市场管理混乱,制度不完善,严重制约了流行音乐市场的发展。
本文作者从市场角度出发,结合所学知识及演出经验,通过采取阅读大量相关资料文献,与流行音乐市场业内人士交流等方式对中国流行音乐市场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及市场商业元素对音乐市场的作用及影响进行分析,并试图从中找寻流行音乐与市场的切合点,探寻出一条流行音乐商业化发展道路。
第一章中国流行音乐概述
中国流行音乐至今已发展了半个多世纪,由最初的“大上海”时代,几个时期的推陈出新,不断发展到今天,为中国音乐历史的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流行音乐一改往日的借鉴、模仿欧美形式的老套路,在音乐风格、演唱方式、创作理念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近几年来,一大批带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的流行音乐更是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那么,中国流行音乐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发展呢?
一、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简况
流行音乐,在我国被称为“通俗音乐”,是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现象。
而流行音乐的形成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
我国流行音乐的形成,深受美国流行音乐的影响。
其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大发展时期。
(一)中国流行音乐萌芽时期。
我国的流行音乐最早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大上海,一直持续到20世纪40年代末。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两半社会,民族、社会矛盾深重,国家处于为难之际,民族意识觉醒,救亡图存观念迸发。
在此大的社会背景下,西方爵士乐、拉丁音乐等各种流行音乐元素不断被中国本土音乐元素集合,形成不同类型的歌曲,并成为当时社会最为流行的音乐表现形式:一是以抗争、
图存为主的革命流行歌曲,如《渔光曲》、《春天里》为例,主要反映人民追求美好未来的美好愿望;其次是描写个人情感、反映个人生活的歌曲,以《天涯歌女》、《夜上海》最为著名。
这一时期的流行音乐,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歌曲,都离不开大的社会背景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中国音乐,在演唱风格上,多为沿用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声演唱技巧,较为注重咬字吐字的细腻玩转。
民族色彩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