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地方标准《民用建筑能耗指标》
- 格式:docx
- 大小:437.80 KB
- 文档页数:3
北京21消耗量标准章节说明
根据现行能源消耗量标准的要求,北京市将各行业按照能源消耗水平和能源消耗强度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消耗量标准。
北京市的消耗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章节的说明:
1. 总体要求:对全市范围内的各行业、各领域的能源消耗量设定目标,同时要求企业和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能源消耗降低措施,达到标准要求。
2. 行业划分:根据行业性质和能源消耗特点,将各行业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
3. 能源消耗量指标: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能源消耗水平,制定了相应的能源消耗量指标。
指标通常以能源消耗量与产出(如单位面积、单位产品等)的比值来衡量,例如每平方米建筑能源消耗量、每吨产品能源消耗量等。
4. 程序和要求:详细说明了能源消耗量标准的执行程序和要求,包括企业自行测算和报告能源消耗量、进行能源消耗量核查等步骤。
同时,还强调了相关企业和单位应监控和管理能源消耗量的重要性。
5. 监测和考核:制定了相应的监测方法和考核标准,对企业和单位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监测和考核。
监测和考核结果将作为企业和单位在相关政策和激励措施中的依据。
通过制定和执行消耗量标准,北京市旨在推动各行业实现能源
消耗的节约和优化,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同时,加强能源消耗监测和考核,对于倒逼企业和单位加强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市公共建筑能耗限额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紧张的加剧,低碳环保已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市一直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
为实现这一目标,北京市制定并实施了严格的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政策。
一、政策背景公共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政府办公楼、学校、医院、图书馆、文化中心等。
它们在日常运营中消耗大量能源,对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公共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北京市政府决定出台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政策。
二、政策内容1. 设定能耗限额标准:北京市制定了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的能耗限额标准。
这些标准基于建筑的类型、面积、功能等因素进行细分,确保科学合理。
2. 强制执行: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政策是强制性政策,所有新建的公共建筑和进行大规模改造的公共建筑都必须符合能耗限额标准。
政府会对建筑进行监督检查,不符合标准的将被要求进行整改。
3. 能耗评估和监测:公共建筑在建设之前需要进行能耗评估,评估结果将被用于确定能耗限额。
同时,政府还建立了能耗监测系统,定期对公共建筑的能耗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4. 能源管理措施:政府鼓励公共建筑采用节能措施,包括使用高效节能设备、优化建筑外观和结构、合理利用自然光线等。
政府还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
5. 奖惩机制:北京市政府建立了奖惩机制,对能耗达标的公共建筑给予奖励,如减免相关费用或提供财政支持;对能耗超标的公共建筑进行处罚,如罚款或暂停使用权。
三、政策效果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公共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能耗减少,碳排放量降低。
其次,节能措施的推广和应用促进了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
此外,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了提高,低碳生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四、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尽管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部分公共建筑存在能耗超标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
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标准一、建筑规划设计1. 建筑物规划应注重利用太阳光照、自然通风等自然条件,降低空调采暖和照明负荷。
2. 合理设计建筑物的朝向、通风、景观等,保证室内外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性。
3. 考虑建筑物的间距、形状、建筑组合等,以利于自然通风和采光。
二、围护结构保温1. 建筑物围护结构应采用保温隔热材料,提高保温性能。
2. 外墙保温材料应具有防火、防水、耐候等性能,保证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内墙和楼板应采用保温材料,以减少冷热桥效应,提高室内舒适度。
三、空调采暖系统1. 空调系统应采用高效节能型空调设备,如变频多联机、冷水机组等。
2. 采暖系统应选用符合节能标准的锅炉、散热器等设备,并合理配置水力平衡装置。
3. 应注重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以降低能源消耗。
四、照明系统1. 照明系统应采用高效节能灯具,如LED灯、节能型荧光灯等。
2. 合理设计照明线路和开关控制,减少电损和能耗。
3. 办公场所和公共区域应设置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和节能控制。
五、电器设备1. 电器设备应选用高效节能型产品,如低能耗家电、节能型电梯等。
2. 合理配置供电系统和配电设备,保证供电质量和效率。
3. 加强电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设备。
六、可再生能源利用1. 积极推广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2. 利用太阳能进行热水供应、供暖和光伏发电等。
3. 利用地源热泵技术进行空调制冷和采暖等。
4.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在规划设计时予以考虑。
5. 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并经过专业机构的评估和批准。
6. 在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过程中,应注重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效益的发挥。
7. 可再生能源利用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推广和应用。
七、能耗监测与计量1. 建筑物的能耗监测和计量是实现节能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1篇一、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日益增加,能源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建筑节能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建筑节能标准。
本文将对北京建筑节能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二、北京市建筑节能标准的主要内容1. 保温隔热标准北京市建筑节能标准对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提出了严格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1)外墙:采用高效节能材料,如岩棉、玻璃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外墙传热系数应≤0.45W/(m·K)。
(2)屋面:采用高效节能材料,如保温板、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屋面传热系数应≤0.50W/(m·K)。
(3)地面:采用高效节能材料,如保温板、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地面传热系数应≤0.30W/(m·K)。
2. 窗户标准北京市建筑节能标准对窗户的节能性能提出了严格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1)窗户类型:采用双层玻璃窗户,外层玻璃应采用Low-E玻璃,内层玻璃应采用普通玻璃或浮法玻璃。
(2)窗户面积:窗户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应≤0.70。
(3)窗户传热系数:窗户传热系数应≤2.5W/(m·K)。
3. 暖通空调系统标准北京市建筑节能标准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性能提出了严格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1)空调系统:采用高效节能空调设备,如变频空调、热泵空调等,空调设备能效比应≥2.8。
(2)供暖系统:采用高效节能供暖设备,如地暖、散热器等,供暖设备能效比应≥0.9。
(3)通风系统:采用高效节能通风设备,如新风换气机、风机盘管等,通风系统能效比应≥0.5。
4. 照明标准北京市建筑节能标准对建筑照明的节能性能提出了严格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1)照明设备:采用高效节能照明设备,如LED灯、节能荧光灯等,照明设备能效比应≥0.7。
(2)照明控制: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照明设备的自动调节和节能运行。
5. 水系统标准北京市建筑节能标准对建筑水系统的节能性能提出了严格要求。
北京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能耗指标:评价建筑能耗水平,包括建筑能源消耗、供暖供冷系统效能等。
2.材料和资源指标:评价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和资源的环境友好程度,包括可再
生资源的使用比例、材料的环境影响等。
3.水资源利用指标:评价建筑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包括节水器具使用、非传
统水源利用等。
4.室内环境质量指标:评价建筑室内环境质量,包括室内空气质量、声环境、
光环境等。
5.室外环境质量指标:评价建筑室外环境质量,包括绿地率、室外噪声、风环
境等。
6.运营管理指标:评价建筑运营管理水平,包括能源管理、水资源管理、室内
环境监测等。
在具体的评价标准方面,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和功能需求,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例如,对于商业建筑,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能源效率、室内环境质量、水资源利用等;对于居住建筑,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节能性能、室内空气质量、噪音控制等。
此外,对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资源禀赋,也有不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归纳来说,北京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旨在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建筑的环境友好性和资源利用效率。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市规发[2005]412号关于发布北京市地方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贯彻国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政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根据北京地区的现实条件,由北京市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组织,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通过专家及相关部门的审查。
现批准为北京市地方标准,编号为DBJ 01-621-2005,自2005年7月1日起执行。
从2005年10月1日起,所有报审的设计图应符合本标准。
其中,第3.1.5条、第3.1.6条、第3.2.1条、第3.2.2条、第3.2.3条、第4.1.1条、第4.1.3条的第1款、第4.3.3条的第1款、第4.3.6条的第2款、第4.4.3条的第1、2款、第4.5.1条、第4.5.2条的第1款、第4.5.3条的第1款、第4.5.5条、第4.5.6条、第4.5.12条、第4.6.7条、第5.0.2条、第5.0.3条、第5.0.7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和北京市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北京市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负责出版发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
二00五年六月十三日北京市地方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esign Standard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Public BuildingsDBJ 01—621—20052005-06-13发布 2005-07-01实施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前言为实现国家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战略,贯彻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2005),按照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批准的编制计划, 根据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具体情况,广泛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总结工程经验,并经专家深入论证, 编制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建设委员会批准为北京市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4.采暖、空调和通风的节能设计;5.节能设计的判定。
北京市民用建筑能耗指标1.引言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和经济中心,人口众多,建筑物数量庞大,建筑能耗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北京市民用建筑能耗指标的背景、目标和实施情况。
通过了解这些指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北京市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2.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北京市的能源消耗量不断增长。
然而,高能耗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负担。
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北京市制定了民用建筑能耗指标。
3.目标北京市民用建筑能耗指标的目标是通过减少建筑能耗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具体目标包括:-减少建筑物的总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新建建筑和现有建筑的能源效率标准4.实施情况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广和实施建筑能耗指标,其中包括:-制定并更新建筑能效标准,要求新建建筑物符合更严格的能源效率要求。
-进行宣传和培训,提高市民和建筑业从业人员对建筑能耗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建立能源监测和数据分析系统,实时监测建筑的能耗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提供改进建议。
-支持和鼓励建筑业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如智能控制系统、高效照明和供暖设备等。
-开展能耗评估和认证工作,对达到一定能源效率标准的建筑进行认证和评定。
5.成果与展望北京市民用建筑能耗指标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随着指标的执行,市民用建筑的能耗逐渐减少,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节能减排的目标逐步得到实现。
然而,在面临日益增长的建筑需求和人口压力的同时,仍然需要继续努力改进和完善建筑能耗指标。
未来,北京市将继续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的效率,为市民提供更加宜居和环保的居住环境。
结论北京市民用建筑能耗指标是北京市在节能减排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制定和实施这些指标,北京市不仅可以减少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然而,为了实现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仍需持续努力和创新。
北京市地标工业建筑能耗指标北京市地标工业建筑能耗指标是一个关键的工程,旨在确保工业建筑的能源效率得到合理利用。
本篇文章将围绕该领域展开阐述,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该指标的背景研究表明,工业生产是影响全球能源消耗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中,工业建筑能源消耗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高达70%以上,而这种现象在北京等大城市更加明显。
由此,引起了北京市政府的重视,出台了“北京市地标工业建筑能耗指标”。
2. 该指标的目的该指标的目的是推进工业企业能效改善,降低北京市工业建筑能耗水平,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同时,该指标还有助于促进北京市工业升级和转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 该指标的实施方法该指标实施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首先,制定具体标准,建立各类行业的能耗标准;其次,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工业企业进行处罚和改进;最后,加强宣传推广,号召企业全面加入能源效率提升的行动中来。
4. 该指标的成效通过该指标的实施,北京市工业建筑能耗水平得到了有效降低,同比下降了 3.4%;同时,各类工业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在整个能源消耗结构中所占比例也逐渐得到减小。
更为重要的是,该指标为北京市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为未来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北京市地标工业建筑能耗指标通过标准化、监督和推广等多方面手段,成功提高了工业企业能效水平,推进了工业升级和绿色发展,实现了环保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但是也需要指出,该指标的实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力度,扩大覆盖面,以期更好地完成推广和普及,为全国的工业企业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借鉴。
ICS27.010F 01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DB XX/ T XXXXX—XXXX民用建筑能耗指标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dex for civil buildings(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目次目次 (I)前言 (Ⅱ)1范围 (1)2标准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基本规定 (2)5民用建筑能耗指标计算方法 (2)6民用建筑能耗指标 (4)附录 .............................................................................. .13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民用建筑能耗指标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民用建筑采暖耗热量、电力消耗(照明耗电量、空调耗电量和其他用能设备耗电量)、生活用气量(生活热水用气量和炊事用气量)及综合能耗指标的现行值和民用建筑采暖耗热量、电力消耗(照明耗电量和空调耗电量)及生活用气量(生活热水用气量和炊事用气量)的目标值。
本标准适用于评价新建民用建筑设计阶段的能耗指标。
改建、扩建项目可参照执行。
2 标准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GB 20665 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30531 商用燃气灶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DB11/ 687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 891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T 825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 974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编制技术规范DB11/T 1159 商场、超市能源消耗限额DB11/T 706 公共机构办公建筑用电和采暖用热定额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北京市地方标准《民用建筑能耗指标》
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医院后勤管理质控中心昨天
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1413-2017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7年6月29日发布,同年10月1日实施ICS 27.010,F 01,备案号:56035-2017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范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节能环保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霞、张玉梅、刘力、佟立志、徐淼、晋文、谢琳娜、唐泊洋、闫硕、李舟、王圣典、冉霞、张然、刘宇。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民用建筑采暖耗热量、电力消耗、生活用气量及综合能耗指标的现行值和民用建筑采暖耗热量、电力消耗及生活用气量的目标值。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民用建筑能评阶段的能耗指标。
改建、扩建项目可参照执行。
2标准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民用建筑能耗energy consumption for civil buildings
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使用过程中由外部输入的能源,包括维持建筑环境的用能(如供暖、制冷、通风、空调和照明等)和各类建筑内活动(如办公、炊事等)的用能。
3.2 采暖耗热量heat consumption for space heating
采暖耗热量指为建筑空间提供热量(包括加湿),以达到适宜的室内温湿度环境而消耗的热量。
3.3 电力消耗power consumption
维持建筑物运行所消耗的电能和室内设备所消耗的电能,包括制冷设备、通风设备、照明设备、电梯、给排水设备及室内设备等的电能消耗。
本标准将电力消耗分为照明耗电量、空调耗电量和其他用能设备耗电量,其中,其他用能设备是指民用建筑内除空调系统和照明外的所有用能设备,主要包括电梯、通风、给排水系统和维持室内基本功能的设备等。
3.4 生活用气量gas consumption for cooking and water heating
炊事及生活热水所消耗的天然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