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和金属腐蚀
- 格式:pptx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52
专题二十:原电池与电解池以及金属的腐蚀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部分一、原电池1.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构成条件及判断(1)具有两个活性不同的电极(金属和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
(2)具有电解质溶液。
(3)形成闭合电路(或在溶液中相互接触)。
★☆判断3.原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子流向可用下列图示表示:【说明】①在原电池装置中,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阳离子在正极上获得电子,通过电路中的电子和溶液中的离子的移动而形成回路,传导电流,电子并不进入溶液也不能在溶液中迁移。
②原电池将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分为两个半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一般将两个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数目写为相同,相加便得到总反应方程式。
③阴离子要移向负极,阳离子要移向正极。
这是因为:负极失电子,生成大量阳离子积聚在负极附近,致使该极附近有大量正电荷,所以溶液中的阴离子要移向负极;正极得电子,该极附近的阳离子因得电子生成电中性的物质而使该极附近带负电荷,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要移向正极。
④不参与电极反应的离子从微观上讲发生移动,但从宏观上讲其在溶液中各区域的浓度基本不变。
4.原电池的两极及判断负极:活泼性强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活泼性弱的金属或导体,发生还原反应。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1)根据电极材料判断负极——活泼性较强的金属正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注:活泼金属不一定做负极,如Mg、Al在NaOH溶液中,Al做负极。
(2)根据电子流动方向或电流方向或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定向移动方向判断负极——电子流出极,电流流入极或阴离子定向移向极正极——电子流入极,电流流出极或阳离子定向移向极(3)根据两极发生的变化判断负极——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4)根据反应现象判断负极——会逐渐溶解,质量减小正极——有气泡逸出或质量增加【特别提示】原电池正负极判断的基础是氧化还原反应。
第17讲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理解电解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能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
2.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以及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核心素养分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转化;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电解池中发生的反应,并运用电解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利用电解池装置,分析电解原理,建立解答电解池问题的思维模型,并利用模型揭示其本质及规律。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肯定电解原理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贫献,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对与电解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知识点一电解的原理1.电解和电解池(1)电解:在电流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个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
(2)电解池: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3)电解池的构成①有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③形成闭合回路。
2.电解池的工作原理(1)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式(电解CuCl 2溶液为例)总反应式:CuCl 2=====电解Cu +Cl 2↑(2)电子和离子的移动方向①电子:从电源负极流出后,流向电解池阴极;从电解池的阳极流出后流向电源的正极。
②离子:阳离子移向电解池的阴极,阴离子移向电解池的阳极。
3.阴阳两极上放电顺序(1)阴极:(与电极材料无关)。
氧化性强的先放电,放电顺序:(2)阳极:若是活性电极作阳极,则活性电极首先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若是惰性电极作阳极,放电顺序为注意①阴极不管是什么材料,电极本身都不反应,一定是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的阳离子放电。
②最常用、最重要的放电顺序为阳极:Cl ->OH -;阴极:Ag +>Cu 2+>H +。
③电解水溶液时,K +~Al 3+不可能在阴极放电,即不可能用电解水溶液的方法得到K 、Ca 、Na 、Mg 、Al 等金属。
4.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4.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生酸性的含氧酸盐电,阴极电解质的阳离子放电阴极:Ag ++e -===AgO 2知识点二电解原理的应用1.氯碱工业阳极反应式:2Cl --2e -===Cl 2↑(氧化反应)阴极反应式:2H ++2e -===H 2↑(还原反应)总反应方程式:2NaCl +2H 2O=====电解2NaOH +H 2↑+Cl 2↑2.电镀与电解精炼3.电冶金电解冶炼冶炼钠冶炼铝电极反应阳极:2Cl --2e -===Cl 2↑阴极:2Na ++2e -===2Na 阳极:6O 2--12e -===3O 2↑阴极:4Al 3++12e -===4Al 总反应2NaCl(熔融)=====电解2Na +Cl 2↑2Al 2O 3(熔融)=====电解4Al +3O 2↑知识点三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金属腐蚀的本质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金属阳离子,金属发生氧化反应。
第20讲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复习目标1.认识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化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应用。
2.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认识电解在实现物质转化和储存能量中的具体应用。
3.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本质,知道金属腐蚀的危害,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4.能分析、解释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设计简单的电解池。
考点一电解原理必备知识整理1.电解与电解池(1)电解:使________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而在阳极、阴极引起____________的过程。
(2)电解池:将______直接转化为______的装置。
(3)电解池的构成①有与________相连的两个电极;②________溶液(或________);③形成________。
2.电解池的工作原理(1)工作原理(2)以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为例分析电子和离子的移动方向(惰性电极))3.阴、阳两极上的放电顺序 (1)阴极(与电极材料无关)氧化性强的先放电,放电顺序如下:阳离子放电顺序:Ag +>Fe 3+>Cu 2+>H +(酸)>Fe 2+>Zn 2+>H +(水)>Al 3+>Mg 2+。
①若金属阳离子(Fe 3+除外)放电,则得到相应金属单质;若H +放电,则得到H 2。
②放电顺序本质遵循氧化还原反应的优先规律,即得(失)电子能力强的离子先放电。
(2)阳极(与电极材料有关) ①活性电极作阳极(除Au 、Pt 以外的金属),则活性电极本身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Cu -2e -===Cu 2+,Fe -2e -===Fe 2+。
②惰性电极作阳极(Pt 、Au 、石墨碳棒) 离子的放电顺序如下:4.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产物判断(图示)示例: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 4溶液(放O 2生酸型)阳极反应式:2H 2O -4e -===O 2↑+4H +(或4OH --4e -===2H 2O +O 2↑)阴极反应式:2Cu 2++4e -===2Cu电解总反应式:2CuSO 4+2H 2O=====电解2Cu +O 2↑+2H 2SO 4 微点拨(1)阴极不管是什么材料,电极本身都不反应,一定是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的阳离子放电。
目夺市安危阳光实验学校第二节 电解池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高频)2.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中频)电解原理1.电解、电解池2.电解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电解CuCl2溶液) 总反应方程式:CuCl2=====电解Cu +Cl2↑电解原理的应用1.氯碱工业制烧碱、氯气和氢气 2.电镀电镀是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方法,也用在金属的精炼上。
如电镀铜或电解精炼铜含锌、铁等杂质时: 3.电冶金冶炼钠、钙、镁、铝等活泼金属,必须用电解法。
如电解熔融氯化钠得到钠时: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比较金属腐蚀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条件 金属与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反应 不纯金属接触到电解质溶液发生原电池反应 区别无电流产生有微弱电流产生实质与联系(1)实质都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而损耗;(2)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往往同时发生,但电化学腐蚀更普遍、危害性更大、腐蚀速率更快2.钢铁的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类型 析氢腐蚀 吸氧腐蚀 水膜性质 酸性较强 酸性很弱或呈中性负极反应Fe -2e -===Fe2+ 正极反应2H ++2e -===H2↑2H2O +O2+4e -===4OH - 其他反应及产物 Fe2++2OH -=== Fe(OH)2 2Fe +O2+2H2O===2Fe(OH)24Fe(OH)2+O2+2H2O===4Fe(OH)32Fe(OH)3===Fe2O3·xH2O +(3-x)H2O 普遍性吸氧腐蚀更普遍3.金属的防护(1)电化学防护法⎩⎪⎨⎪⎧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电池原理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电解原理(2)其他:改变金属内部结构和金属表面外加保护层 1.易误诊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电解是把电能转变成化学能( ) (2)电解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3)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 ) (4)某些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可以实现( ) (5)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 )(6)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电解精炼铜时,阳极减少的质量和阴极增加的质量相等( )(7)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铜块可防止闸门被腐蚀( )(8)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是将被保护金属接在直流电源的正极( )【答案】(1)√(2)×(3)√(4)√(5)√(6)×(7)×(8)×2.如图所示,甲、乙两试管中各放一枚铁钉,甲试管中为NH4Cl溶液,乙试管中为NaCl溶液,数天后导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甲中正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中正极反应为____________。
电化学反应和金属的腐蚀电化学反应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子的转移而引起的化学反应。
而金属的腐蚀是一种电化学反应的表现形式。
本文将探讨电化学反应对金属腐蚀的影响,并讨论一些避免金属腐蚀的方法。
一、电化学反应及金属的腐蚀原理电化学反应是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金属的腐蚀是一种常见的电化学反应过程。
在金属表面,由于化学反应和电荷转移的发生,金属离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同时在电解质溶液中产生电子。
这个过程被称为金属的阳极腐蚀。
电化学反应中的金属腐蚀有很多原因,如溶液中的氧、水和其他化学物质的存在,以及金属表面存在的杂质等。
这些原因导致电化学反应发生,进而引起金属的腐蚀。
二、电化学反应对金属腐蚀的影响1. 腐蚀速率增加:电化学反应的进行加速了金属的腐蚀速率。
金属腐蚀过程中的电化学反应会消耗一定的电流,导致金属迅速氧化和溶解。
2. 放电和腐蚀电位:电化学反应会引起金属表面的放电,使金属处于一种更容易被腐蚀的状态。
放电和腐蚀电位是评估金属腐蚀程度的重要指标。
3. 金属的损失:电化学反应导致金属表面的腐蚀,进而使金属失去原有的形状和性质。
金属腐蚀不仅引起金属表面的破坏,也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损失。
4. 腐蚀产物的形成:电化学反应产生的氧化或还原反应会生成一些腐蚀产物,这些产物可能会进一步加速金属的腐蚀过程。
有些腐蚀产物还会附着在金属表面,并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减缓腐蚀速率。
三、金属腐蚀的防治方法为了减少金属的腐蚀,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防治方法:1. 使用防腐剂:防腐剂是一种能够减少或抑制金属腐蚀的物质。
防腐剂可以形成一层保护膜,阻隔金属与周围环境的接触,减少氧化和溶解反应的发生。
2. 表面处理: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金属表面进行处理,如电镀、喷涂或涂覆一层保护膜,以提高金属的防腐能力。
3. 利用合金:将金属与其他金属混合形成合金,可以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能。
合金中添加的元素可以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防止金属进一步腐蚀。
金属腐蚀的原理
金属腐蚀是指金属表面与周围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使金属失去其原有的性能和外观的过程。
金属腐蚀的原理主要涉及电化学和化学反应两方面。
1. 电化学腐蚀:在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金属表面上会形成一个电化学反应的界面,即金属溶液间的电极。
在这个界面上,存在氧化和还原反应。
金属表面的阳极区域发生氧化反应,即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离子,并溶解到电解质溶液中;而金属表面的阴极区域发生还原反应,即电解质中的阴离子接受电子,并在金属表面上发生沉积或析出。
这些电化学反应导致了金属表面的腐蚀。
2. 化学腐蚀:金属腐蚀还可以通过直接与大气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引起。
例如,金属与氧气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如铁与氧气反应形成铁锈。
金属还可以与酸、碱等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导致腐蚀。
这种腐蚀过程主要是由于金属与化学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金属表面破坏。
除了电化学和化学反应,金属腐蚀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湿度、温度、金属表面的质量、表面处理等。
湿度和温度的提高促进了金属腐蚀的发生,而金属表面的质量和表面处理可以对腐蚀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金属腐蚀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会导致金属材料的性能下降、丧失机械强度和导电性能,甚至导致设备和结构的损坏和失效。
因此,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采取防腐措施或使用耐腐蚀材料来延缓金属腐蚀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2Cu+Cl2↑。
=====通电电解池中电子和离子的移动:①电子:从电源负极流出后,流向电解池阴极;从电解池的阳极流向电源的正极。
微提醒:活泼电极是指除金、铂等惰性金属外的其他金属电极。
1.因镍与盐酸反应缓慢,工业上以镍和盐酸为原料,利用离子膜电解技术制取氯化镍),其原理如图。
电解过程露不断往b极区补充盐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NiClA.a接外电源的负极B.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C.总反应为:2通电N i+2H C l N i C l+HD.电解过程可用溶液代替盐酸NaCl【答案】CA .a 处的试纸变红B .b 电极是正极C .a 处发生的电极反应:D .b 处发生的电极反应:2Fe 2e e=F -+-22Cl 2e Cl =---↑【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b 处与电源正极相连,b 为阳极,a 与电源负极相连,可知铁棒为阴极,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生成氢气,阳极生成氯气,以此来解答。
A .实验相当于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a 作为阴极,氢离子放电后浓度降低,使氢氧根浓度增大,碱性增强,故使pH 试纸变蓝,故A 错误;B .b 处与电源正极相连,b 为阳极,故B 错误;C .a 与电源负极相连,可知铁棒为阴极,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生成氢气,发生的电极反应: ,故C 错误;222H O 2e =H 2OH --+↑+D .b 处与电源正极相连,b 为阳极,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发生的电极反应:,故D 正确;22Cl 2e Cl =---↑故答案选:D 。
4.电解处理垃圾渗液是一项重要的环保课题,研究小组用图装置进行渗液(pH=6.5-8)处理,可以实现其中的和有机物COD 的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3NHA .a 为电源负极Al 3+、Mg 2+、Na +、Ca 2+、K +只有在熔融状态下才放电。
(6)阴极不管是什么材料,电极本身都不反应,一定是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的阳离子放电。
(7)最常用、最重要的放电顺序是阳极:Cl ->OH -;阴极:Ag +>Cu 2+>H +。
电解池金属腐蚀知识点电解池和金属腐蚀是与化学反应有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电解池和金属腐蚀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解池电解池是一种用来产生电流并进行化学反应的装置。
它由两个电极和一个被电解质溶液浸泡的容器组成。
电极分为阳极和阴极,阳极是电流从电解池中流出的地方,阴极是电流流进电解池的地方。
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会向着阴极移动,阴离子会向着阳极移动,这种移动就是离子迁移。
在电解过程中,离子被迁移到了电极上,然后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
这种过程被称为电解反应。
电解池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制备各种化学物质,电镀金属,制备氢氧化钠等。
电解池的原理也被用来制作电池,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二、金属腐蚀金属腐蚀是金属在与周围环境的接触中逐渐损失其性能和质量的过程。
腐蚀是一种氧化反应,也是一种化学反应。
金属腐蚀通常是指金属在与水、氧气和其他化学物质接触时产生的化学反应。
金属腐蚀的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暴露时间、温度、湿度、气体成分等。
一般来说,金属腐蚀速度越高,金属的腐蚀程度越严重。
腐蚀过程中,金属表面会出现氧化物、氧化膜或腐蚀产物,这些物质会降低金属的性能和寿命。
金属腐蚀有多种类型,包括普通腐蚀、局部腐蚀和应力腐蚀等。
普通腐蚀是金属表面均匀氧化的过程。
局部腐蚀是金属表面只在一些局部区域氧化的过程,例如点腐蚀和线腐蚀。
应力腐蚀是金属在受到应力的作用下产生腐蚀的过程,它是由于化学物质与金属同时作用而引起的。
金属腐蚀对于工业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
它会导致结构材料的破坏,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维修和更换的成本。
因此,研究金属腐蚀机制和控制腐蚀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控制金属腐蚀的方法包括使用抗腐蚀材料、表面涂层、防腐涂料和防腐处理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调节温度和湿度等方式来控制腐蚀反应的进行。
总之,电解池和金属腐蚀是与化学反应有关的重要知识点。
了解电解池的原理和应用,以及金属腐蚀的类型和控制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